返回辞典目录

 

「公义

 

神的作为是公义:神的心虽满了爱,祂愿意万人得救,但祂不能不顾公义,无条件的赦免人。圣经说:「耶和华阿,你是公义的,你的判语也是正直的」(诗一百十九137)。这一位创造宇宙万有、管理并托住万有、审判全地的主,祂有祂作事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公义。(公义也就是公正、公平、正直、全对的意思)。公义是祂宝座的根基(诗八十九14),祂绝不能偏离公平。这一位全能的神,被自己公义的法则所约束,不能作不公义的事。── 黄迦勒

 

公义(Righteousness)符合和顺应某一些期望,而这些期望会随着角色身分之不同而有别。公义或义是满足某种关系中之期望,无论是人与神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义可应用于社会上的各阶层,也适用于生活中各个层面。因此,公义是表示已满足各种关系中之期望,包括夫妇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市民之间、雇主与雇员之间、商人与客户之间、君王与臣民之间,以及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若已满足了与身分相符的期望,便可称为义人,他的行动和言语也可被称为义了。义的相反是「恶」、「坏」或「错」(参诗一6;番三5)。公义是维系着社会、宗教和家庭的要素;公义可令身处的社群更幸福安宁。一个敬畏神(跟现今「虔诚」的意义不同)的人被称为「义人」,「义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义」能为其家人(箴二十三22-25)、城市(箴十一10)和神的子民(箴二十九2)带来喜乐。在以色列,公义的概念改变了整个生活,包括宗教方面和世俗方面的。神呼召以色列作为一个分别出来的国民,耶和华要透过他们向列国见证祂普世性的治权、祂的本性,以及祂对人生活在世上的期望。这意味着以色列需要有从神而来的启示,使他们知晓祂的旨意,并蒙指引去维系一种与神相交的关系。人与神关系的素质直接与他和别人的关系有关。神是公义的(代下十二6;诗七9,一○三17;番三5;亚八8)。耶和华的公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为那包含祂为其子民所作的事,及祂与子民之关系的本质。公义是基于圣约关系而产生的品格。以色列接受了神的启示,以神的创造、从埃及的拯救及赐下迦南地等,为神「公义」的表达。神的所有作为都是义的(参申三十二4;士五11;诗一○三6),神的子民因神公义的作为而喜乐(诗八十九16)。以色列在宇宙万物,并在神统管列邦及其救恩的行动中,看出神与这世界及与其子民之间多重关系之秩序和设计。神对其创造物,尤其对其选民之忠实态度,表现了祂的公义。由于这个启示,以色列看历史的进程为直线的,神的计划按时逐步进行。因着神的恩典,以色列人能在神的历史秩序中占一席位;他们永不能说他们在救恩历史中有分,是由于他们的义(参申九56)。从神为其约民作出的拯救行动,可见神仍继续其统治。神在创世和拯救中的行动是公义的,因为这些行动是要把祂的天国计划带给人类(诗十一;参彼后三13)。神是公义的,在其大能的作为中彰显祂的义。不单如此,祂也期望人行公义,反照创造他的主之本性。神期望人以公义来响应神之统治,就是顺从祂的管治和旨意。在这基本的意义上,挪亚被称为「义人」,因为他与神同行,而且跟他同代的人比较,他是正直的(创六9)。人类之堕落和反叛在洪水和巴别塔事件达致高峰后,神在亚伯拉罕及其后裔身上更新祂与人类的关系,亚伯拉罕是义人,因为他按着神所彰显的心意来过活(创十五6;参十七1下,十八19,二十六5)。至于人如何与神相交,又如何彼此相交,耶和华向以色列启示得更清晰。律法设立是为了帮助神的子民按着祂的旨意来生活。一个以敬拜和生命来事奉神的人被称为义人(参玛三18)。那么,公义就是在人与神,及人与人的关系中,以行为和言语表达的完整人格。耶和华在其创造、维持和拯救中的行动都是公义的,祂甚至期望人能在说话和行动上彰显公义(何十12)。耶和华──那位公义的──自由地与以色列人立约,以慈爱救赎他们,并以恩慈应许作以色列及其后裔的神。圣约的关系并不在乎以色列的义行──不管是过去、现在或将来。为成全祂的计划,神拣选了大卫及其后裔来引导神的子民进入公义之中。律法只是一件工具,需要一位公义的领袖来成全,如在摩西和约书亚的日子,借着领袖,公义才能推进。神期望以色列的君王带领祂的子民进入公义里。作为神治权下的委任君王,他反映了神的荣耀和威严。不过,王还有另一个相关的任务:他要维护神的秩序,并制造一个领域来鼓励神的子民行神的旨意,以确保神的祝福。为这缘故,大卫劝勉所罗门说:「你当刚强,作大丈夫,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王上二23)所罗门也曾祈求能得着公义(诗七十二),以致他可以公正地治理以色列,公义得以彰显,使国民可以享受神的祝福,「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使民得享平安」(诗七十二1-7)。期望一个公义年代来临的思想,蕴藏在那有关弥赛亚统治和神国之建立的先知启示之中(赛十一1-9),这统治将伸展至列国(10-16节),并永远存在(九7)。以赛亚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神国带着荣耀而胜利降临的启示,那时神的仇敌都被征服,祂的子民要聚集在一起,活在神面前一种和平的境况中。在先知以赛亚的理解中,以色列从被掳归回至神国最后之降临的复兴行动,都表明了神公义的作为。祂饶恕、修补,保持信实、慈爱,并差祂的灵来更新其子民,及赐给他们那更新了的圣约关系中的各样好处。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可以因祂这些公义的作为而得益(赛四十五823,四十六13,四十八18,五十一5816,五十六1,五十九1417,六十17,六十一1011)。在这新纪元里,「你的居民都成为义人,永远得地为业」(赛六十21),耶和华则「以拯救为衣」,「以公义为袍」给其子民穿上(赛六4-10)。由于神关心其子民之得救及其永恒国度之建立,所以祂差遣自己的爱子来彰显其公义。基督的来临象征了一个新纪元。神更新了祂与人的关系,更新了约,并更新了祂在世上的国度。旧约由摩西传达,更新的约则由那「尽诸般的义」(太三15)的神子来成全。耶稣的信息与旧约一致,因为祂也看神的国即神的义(太六33,十三43;参罗十四17;林前六9)。耶稣教导人说,神要求所有人都遵神的旨意而行(太七21),而不是单单仿效别人的义(太五20)。神以耶稣作为最后的启示,指出神要求欲进神的国、过公义生活的人做甚么。神要求每个人都悔改,信靠基督,并跟随弥赛亚;这是进入神国的途径。耶稣在「八福」和登山宝训中以崭新的角度解释神国的律法(太五1至七27),在其中祂并没有意图把旧约的启示搁在一边,而是要肯定昔日的启示。耶稣教训说,律法上的义本身从没有意思要成为最终的目标。义人凭信心与神同行,他们跟从耶稣的脚踪,并与圣灵契合。对保罗来说,公义也不是一个律法上的制度(罗九30,十5;腓三6;加二21)。使徒保罗多方面发展公义的教义,他把人的义与神的义分别出来。首先,公义是法律性的词语。一个人不能达致公义,只能把公义看作神的礼物来接受(罗三21至五21)。除了耶稣基督以外,世上并没有义。「神的义正在这(耶稣的)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罗一17;参哈二4),因此,父神要求人接受祂的儿子为指定的称义之途径(罗三2526,五9)。公义有一个法律上的重要意义,在这意义上神能称人为义(罗八3334;林后三9,十一15)。神饶恕人的罪,与罪人和好,并把自己的平安赐给他们(罗五19-11;弗二141517)。

其次,义是一个关系性的用词。神宣布为义的人可以享受一种新的关系。他们被立为后嗣,成为「神的儿子」。第三,义是新生活中动力的表现。父神以公义与儿女相交,并期望他们也以公义与祂相交。公义作为动力的本质,在圣灵里的新生活中表达出来,这圣灵里的新生活是神白白赐给那些得称为义之人的(罗八9-11)。公义的生活在爱中彰显了自己(加五22-26;雅三1718)。第四,公义也是盼望的表达,因为神的义行从起初的创造伸展至耶稣基督的新创造。保罗为盼望下定义为:所迫切等候的义(加五5),那就是以赛亚所说的复兴纪元。完全的义会在我们的主耶稣再来时得以彰显,到时所有得称为义的人都会得荣耀(罗八30)。救恩历史的目标朝着神国最后荣耀的彰显迈进,到时所有受造物都会在「义」中更新,那就是说,在每一方面均与神在耶稣基督里的计划一致(罗五1721;彼后三13)。WillemA.VanGemeren另参:「圣经中的律法观」;「以色列的宗教」;「神的本体和属性」;「成圣」;「称义」。――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