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大卫的城」 大卫的城(CityofDavid)(1)旧约称耶路撒冷为「大卫的城」。故址在今日耶路撒冷城内东南角的一座小山上(小山名「俄斐勒」)。早年居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在山上建有城堡,大卫攻克以后,遂从希伯仑迁都耶路撒冷(撒下五1-10),并将俄斐勒山上的城堡改建为皇城,称为「大卫的城」,亦名「锡安」(王上八1)。大卫、所罗门并历代诸王都葬于大卫的城(王上二10,十一43)。由于耶和华的约柜置于城内,故所罗门视该城为「圣所」,而将其异族妻子(埃及法老之女)迁离大卫的城,为她另建别宫(代下八1)。所罗门朝以后,「大卫的城」用作泛指耶路撒冷全城,包括新建的圣殿殿址。在圣殿殿址以下的耶路撒冷旧城,却仍特别的冠以「大卫的城」的称号(尼三15)。大卫王的墓靠近西罗亚池,旁边有石级走下大卫的城(尼三15、16)。主前702年,犹大王希西家于亚述军围城之前即未雨绸缪,先堵塞城外水源,又修筑城墙及大卫城的米罗城堡(代下三十二5)。神派天使杀灭了围困耶路撒冷的亚述大军后(代下三十二21),希西家为大卫的城另辟水源。王城东墙外的山岩间有基训泉,清冽的泉水源源流入汲沦谷。希西家为了不使水源落入敌手,且又可供应城民之需,于是,「塞住基训的上源,引水直下,流在大卫城的西边」(代下三十二30)。工程的难度相当大:须凿穿俄斐勒山的坚岩,挖一条1/3哩长蜿蜒的水道,将基训泉水从地下引入城内,注入西罗亚池。施工工匠分两路相向挖进,于中间会合。另参:「耶路撒冷」;「锡安」。(2)新约称伯利恒为「大卫的城」(路二4)。伯利恒是大卫的故乡。大卫自从应扫罗王之召入宫作琴师,就离别了乡里(撒上十六16-23);作犹大王时则按神的指示定都于希伯仑(撒下二1-11)。耶稣是大卫的后裔,也生于伯利恒(弥五2-4;路二11)。另参:「伯利恒#1」。――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