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地狱」 【真正的地狱乃是火湖】罪人的灵魂在「阴间」或「阴府」里受痛苦,虽然极其难熬,但与火湖比较起来,时间与程度均有限。真正「地狱的刑罚」(太廿三33),主耶稣形容「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参可九44~48)。 圣经所用「地狱」一词,原文Gehenna,原为耶路撒冷城外的一处深谷地名,又叫「欣嫩子谷」(书十八16)。那里原是外邦异教徒拜摩洛时,用来焚烧自己儿女的地方(参耶七31);后来犹太人改用来焚烧犯罪者的尸首,和一切不洁之物,所以该处的火经常不止息。圣经乃是以此为背景,用这名来形容将来地狱的刑罚,乃是不灭之火的刑罚。 由此看来,真正的地狱乃是火湖。火湖原是「为魔鬼和牠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太廿五41),圣经称它是「烧着硫磺的火湖」(启十九20;廿一8),那里的火是不灭的。罪人若不肯悔改,将来也要与魔鬼遭受相同的刑罚,就是「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启十四9~10),而这个痛苦是永永远远的。这也就是「永刑」(太廿五46)、「永远沉沦」(帖后一9)、「灭亡」(约三16)和「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三36)的意思。── 黄迦勒 圣经题到一处地方,中文圣经翻译有误:「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没有宽容,曾把他们丢在地狱,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审判」(彼后二4)。这里的「地狱」,原文是指「极深的坑」,它是暂时拘禁犯罪天使的地方。犯罪的天使将来要受信徒的审判(参林前六3)。── 黄迦勒 地狱(Hell)失丧、不肯悔改、邪恶的死人,将在这里受惩罚。定义和解释地狱是不信的人最终的归宿。圣经用不同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地方:火炉、永火、永刑(太十三42、50,二十五41、46)、外边的黑暗、哀哭切齿的所在(太八12)、永远的罪(可三29)、神的震怒(罗二5)、永远沈沦、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帖后一9)、无底坑(启九1、11)、永远受苦之处(启十四10、11)、火湖、第二次的死(启二十一8)、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地方(太二十五41)。这些经节充分表示,下到地狱的人,在那里直到永远。其他的经节也表示恶人在地狱是永久的:「不灭的火」(太三12),「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可九43、48),有些罪是「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的(太十二32)。只要按着正意解释圣经,就可看出圣经从来没有表示不信的人在地狱所受可怕的苦,会有完结的一日。他们的痛苦是永无穷尽的;他们悲惨的处境是个肃穆的结局。有一点值得留意的,就是把地狱形容得最透澈、最无辩论余地的,是主耶稣自己。把圣经对地狱的教训归纳起来,可以看见地狱是一个完全没有良善、惩罚邪恶无良者的悲惨地方。身在地狱最可怕──但应得的──是完全和神并一切纯全、圣洁、美丽隔绝。在地狱的人,还明了到他们在神的震怒底下,要忍受公义审判的咒诅,是故意甘心犯罪的结果。 圣经对地狱的形容,虽然是用自然、实在的文字表达,我们却不当把地狱的概念和特征局限在被虫咬、受鞭打、被火烧等物质的范畴之内。这并不表示地狱中的情况,相对就没有那么可怕、那么严重;因为根本上就没有甚么情况比与神隔离、被恶心折磨更坏。对于身在地狱的人来说,地狱之所以为地狱,主要是因为他们与神为敌,与神为敌的结果,必然是和人疏远。人所要受的苦,没有比这种刑罚更大的。跟神永远地完全分离,又和周围的人彼此仇视;这种情况的另一个恶果,就是敌视自己──被罪疚和羞耻撕裂内心。地狱是甚么呢?地狱就是和神、和人、和自己完全的冲突。圣经对地狱的描写,或许都不过是比喻和象征,但这些象征所能表达的,却远不及实际情况的万分之一。圣经一贯的教训,都是罪必受罚。审判的教义贯彻整本圣经(例:创二17,三17-19,四13;利二十六27-33;诗一四九7;赛三11;结十四10;摩一2-15,二1-11;亚十四19;太二十五41、46;路十六23、24;罗二5-12;加六7、8;来十29-31;启二十11-15)。圣经用词旧约主要用「苏奥」(和合本作「阴间」)这个字,来表达「坟墓、深坑、死人要到之处」(创三十七35;伯七9,十四13,十七13-16;诗六5,十六10,五十五15;箴九18;传九10;赛十四11,三十八10-12、18)。旧约似乎没有清楚辨别善人恶人最终的归宿。人无论善恶,都要到坟墓,到下面的世界里去。这个世界是黑暗、疲乏、死荫、朽坏、不再被记念、远离神(伯十20-22;诗八十八3-6),但神仍可操纵(伯二十六6;诗一三九8;摩九2)。这个地方的特点,是寂静(诗九十四17,一一五17)和安息(伯三17)。但其他的经节又似乎说人在阴间,是清醒、有盼望、有沟通的(伯十四13-15,十九25-27;诗十六10,四十九15;赛十四9、10;结三十二21)。几处的经文暗示人死后会受神的审判(诗九17,五十五15)。整体来说,阴间在旧约的时代,给人恐慌和不祥的感受(申三十二22;诗三十九13;赛三十八18)。到了两约之间时期的犹太文学,才清楚分辨义人和不义的人,死后有不同的结局。这个时期发展了阴间分开善人和恶人两个界限的概念。虽然他们的概念仍是模糊不清,但犹太人无疑相信人死后会继续存在,旧约也反映了这个信念。新约「希得斯」(和合本也是译作「阴间」)这个词,和旧约的「苏奥」十分相似。实际上,七十士译本的译者把旧约翻成希腊文时,也是选用了这个词,来翻译「苏奥」。它所指的,是死亡的状况或死者的去处、坟墓,或死亡的本身。除了上述的解释外,新约没有很明确地给「阴间」一词下定义。很多用到这字眼的地方,都没有在死人的实况上,给我们进一步的启示。然而,也有一些段落,比旧约的「苏奥」有更「进一步」的用法。新约某些段落,清楚把阴间形容为恶人所到之处,和刑罚罪人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译作「地狱」(路十六23)。部分圣经学者基于路加福音十六章19-31节,相信阴间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拉撒路所到、称为「亚伯拉罕怀里」的乐园,另一个是财主受苦之处。但这个信念,基于路加福音的少,基于希腊异教的多。这段经文似乎是比对「亚伯拉罕怀里」与另一处,和拉撒路的所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它看来不是指阴间的两个不同部分,而是指两个被不能渡过的深渊所分隔、截然不同的地点、截然不同的景况。这段经文的目的,不是要形容死人所在的地形,而是警告那些不为来生作好准备的人。 新约好几处地方,都用到「革赫拿」(希腊文Gehenna),来代表一个用作惩罚恶人、炽热的地方。一般的译本把它译作「地狱」(和合本)或「地狱之火」(太五22、29、30,十28,十八9,二十三15、33;可九43、45、47;雅三6)。圣经通常把这个字和最后的审判相提并论,不时暗示这刑罚是永远的。「革赫拿」原来是旧约希伯来文「欣嫩谷」或「欣嫩子谷」的音译。这个在耶路撒冷南面的山谷,以前是祭偶像的中心。有人曾经在这里把自己的儿女烧死,作为献给假神摩洛的祭物(代下二十八3,三十三6)。约西亚王以死人的骨头和耶路撒冷的废物污秽了这个地方(王下二十三10-14),这山谷就变成了垃圾场,成为可憎之地。由于谷中有火不停燃烧,欣嫩子谷便代表地狱不灭之火,焚烧失丧的人。对于拜偶像和悖逆的人,这是神审判的象征(耶七31-34,三十二35)。另一个代表地狱或「下界」的希腊文,是「塔塔雷斯」(Tartarosas,彼后二4,和合本译作「地狱」)。这是古希腊文中,形容永远刑罚之所。使徒彼得说,堕落了的天使被扔在这个地方,「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审判」。如上面所说,圣经除了这些用词以外,又有生动明确的描述,清楚教导本文前面述及的有关地狱的教义。合乎圣经的教义所依据的,主要是这些词组明确的讲述,而不是我们常用但含义没有这么清楚的字眼,如「苏奥」、「希得斯」等。永远刑罚是否公义我们都是罪人,实在很难明白圣洁的神,祂公义的审判。祂一方面恨恶邪恶,另一方面却爱邪恶的人,以至牺牲独生子,把他们从罪中拯救出来。神因罪而震怒,是必然的,因为祂是圣洁的神,憎恨一切违反祂公义本性的事物。慈爱的神对悖逆的人提供了对罪唯一的解救,要求他们与衪和好。人若拒绝的话,神就再没有其他办法,只得任凭罪人走向自我选择的道路。对于在道德上和它相反的恶,圣洁无可避免的反应,必须是惩罚罪恶。只要邪恶的情形继续存在,惩罚就不能止息。圣经完全没有提到,失丧的罪人在地狱中有能力悔改相信。今生有最好的环境及各样的机会,使人可以转离罪恶,接受基督。在来生一切吸引人相信神、离弃罪的条件都不复存在了。以为今生不愿意悔改的人,在来生可能会愿意,是不合理的。罪疚和罪恶一日存在,刑罚就不能停止。人至终的罪,是拒绝圣灵使人知罪的工作,如此,悔改得救就变得不可能了。因为永远的罪(可三29;启二十二11)要受永远的惩罚;圣经描述地狱的刑罚和天国的福气,都是用同一个字──永远──来表达的(太二十五46)。人类决意堕落这个可悲的现实,是在地狱里不可能悔改相信的另一个理由。人不断违抗神,确定了自己的意志。罪在意志中自我繁殖,人的性格便不再有改变的可能。神对不断犯罪的回应,就是不断的惩罚。但慈爱的神怎么可以把人送到永远的地狱里去呢?其实选择这个结局的,并不是神,这结局是人凭自由意志选择的。神不过是容许他们这样做,并启示他们所选的道路的后果而已。不要忘记神不但慈爱,更是圣洁、公义的。一次的反叛为这宇宙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神是不可能不伸张正义的。虽然对于一切选择这道路的人,地狱的惩罚都是永远的,但刑罚的程度,却因各人所犯的罪不同而有分别,也惟有神才能够断定。祂会照着每个人负责的不同程度,完全的依照公义判定刑罚。圣经几处地方都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刑罚(太十一20-24;路十二47、48;启二十12、13;参结十六48-61)。这些经文显然是说,处罚的程度,和个人的地位、知识、机会有相对的关系。上面所讨论的一切清楚证明,很多观点都是不合圣经的。无论这些观点听来是何等合理、在某些时代是何等广泛地被接受,都应当被否定。普救派、死后灭亡说,和人死后还有第二次悔改机会的教训等,虽然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都是谬误的。地狱的教义,不论对于人自然的理性或感情是何等的难以接受,我们总要记着,圣经才是我们信仰的准则。圣经清楚地说,地狱是可怕而永恒的。教会若是拒绝或忽略这个真理,便会在她属灵的健全和使命上,带来严重的恶果。RalphE.Powell另参:「死亡」;「死人的住处」;「苏奥」;「阴间/希得斯」;「居间境界」;「欣嫩子谷」;「亚伯拉罕的怀里」;「神的愤怒」。――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