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创世记」提要 壹、书名 《创世记》(Genesis)这个书名来自希腊文的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意思是「起源」、「源头」、「创造」等,而希伯来文圣经的书名(根据这卷书起首的字)则是《起初》。这两个书名都恰当地表达了本书的内容,因为本书是描述一切事物的来源,例如宇宙、世界、人类、人类的制度(如婚姻)、国家和至为重要的以色列人。《创世记》集中记载神如何借着创造,使这一切都出现。 另外一个比较少用的书名是《摩西的第一卷书》。这书名强调《创世记》是摩西五经的第一卷。传统认为摩西是这些书卷的作者,所以它们又称为「律法书」。《创世记》为西乃山的颁布律法(《出埃及记》至《申命记》的内容)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又为解释这些书卷的律法和故事提供了神学上的钥匙。 贰、作者 圣经开头的五卷书,据信都是摩西写的,故称为「摩西五经」。本书是「摩西五经」中的第一卷。 叁、写作时地 摩西是大约主前1500~1400年的人物,而本书内容所描述的时间,大约自主前4000年至主前1700年,前后共约二千三百年。摩西如何能知道在他多年以前的历史呢?当是根据于他在西乃山上和旷野间从神那里所得的启示和晓谕(参徒七37~38)。 肆、主旨要义 本书给我们看见神的创造和人的堕落。神创造宇宙万有,并且造了人,祂的目的是要人代表祂在地上掌权,彰显祂的荣耀。但是人却堕落了,无论在何种时期和何种情况之下,都是失败的。然而人的堕落失败,并没有使神放弃祂原定的目的和计划。在人各阶段的堕落失败中,神都伸进手来,施予救援。人的堕落失败,倒给神机会来彰显祂的恩典。本书处处显示,那要来的基督是堕落之人的指望和拯救。 伍、写本书的动机 本书写作的目的是在描述人类的起源,神选民的来历,以及他们如何从迦南地迁徙至埃及地。 陆、本书的重要性 (一)创世记是全部圣经的第一卷,也是圣经中最重要的一卷。它说到:关乎神自己的启示,宇宙和万物的来历,神和人的关系,神拯救的计划,基督的豫表,神带领和对付古圣的经过,等等。可以说,圣经中每种主要的事实、真理、教训和启示,都胚胎在这卷书里,正像雏鸡尚未成形时早已包含在鸡卵里了。 (二)在圣经里有两卷书是魔鬼所特别忌恨的,就是创世记和启示录。两千年来,牠一直千方百计的企图破坏这两本书的信用,并推翻它们的记载,若不是说它们是「神话」,就是说它们是「迷信」。牠所以如此,是因为创世记是说到神对牠的宣判(创三14~15),启示录是说到神对牠的处决(启廿2~3,10)。 柒、本书的特点 (一)在新约圣经中,圣灵借着主的仆人引述本书的话有六十多次;我们的主也有好几次引用它的话(参太十九4~6;廿四37~39;路十一51;约八44,56等)。 (二)圣经中一切真理的种子,都先种在这本书里,以后在后面诸书中发芽、生长并结实。 (三)本书的书名《创世记》(Genesis),是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所给的称呼。希伯来文旧约圣经原无书名,犹太人惯于用各书开头的第一个字来命名。本书第一章第一节的头一个字是「起初」,故犹太人称呼本书为「起初」。本书就是论到天地的起初、万物的起初、人的起初、罪恶的起初、救赎的起初、宗教的起初、凶杀的起初、文化的起初、家谱的起初、世人被灭的起初、国家的起初、巴比伦的起初、神呼召的起初、信心和应许的起初、以色列人的起初、选民下埃及的起初。 (四)神在本书中借着各种不同的名字,如:「神」(Elohim,一1)、「耶和华」(Jehovah,二4)、「主」(Adonai,十八27)、「耶和华以勒」(廿二14)、「至高的神」(十四20)、「全能的神」(十七1)、「永生神」(廿一33)等,把祂自己向人多方启示出来,使我们可以由此得着许多宝贵的亮光。 (五)本书中虽然没有一次直接题到我们的主,可是它里面充满了关乎基督的豫表,例如:亚当的沉睡(二21~22)豫表基督十字架的死;皮子(三21)、羊群中头生的(四4)、公羊(廿二13)等,都豫表主为我们作代替的牺牲;方舟(六14)豫表基督是人惟一的拯救;以撒豫表基督顺服以至于死(廿二1~10);麦基洗德豫表基督是另一等次的祭司(十四17~20);约瑟(卅七至五十章)豫表主为父所爱,为弟兄所恨、所弃、所卖,后升为至高,成为弟兄的祝福和拯救,娶外邦新妇,等等。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一、本书是论到败坏,而《出埃及记》则论到救赎。本书结束于「收殓在棺材里,停在埃及」(创五十26),显明人败坏的结果,是何等的黑暗与无望;《出埃及记》则不但记载神如何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并且最后的结局是「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出四十34),说明救赎的结果,带进何等的荣耀与盼望。再者,本书重在描绘神子民个人的属灵经历,而《出埃及记》则重在描绘神子民团体的属灵经历。 二、在圣经里有两卷书是魔鬼所特别忌恨的,就是本书和《启示录》。历年来,牠千方百计的企图破坏它们的信用,和推翻它们的记载,若不是说它们是「神话」,就是说它们是「迷信」。牠所以如此,因为本书是说到神对牠的宣判(创三14~15),《启示录》是说到神对牠的处决(启二十2~3,10)。 玖、钥节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一26) 「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二9b,16~17)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十二1)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十五6) 拾、钥字 「起初」(一1) 「败坏」(六11) 拾壹、内容大纲 【被造与选召】 一、上古的历史(一至十一章) 1.天地万物的来历(一1~二3) 2.人类的起头与堕落(二4~三24) 3.人类在罪恶与死亡之下(四1~六8) 4.世界受审判(六9~八14) 5.立约与咒诅(八15~九28) 6.分散与拣选(十一1~32) 二、选民列祖的历史(十二至五十章) 1.亚伯拉罕的蒙召与应许(十二~二十章) 2.以撒与信心的更大考验(廿一~廿六章) 3.雅各与以色列的雏形(廿七~卅六章) 4.约瑟与迁入埃及(卅七~五十章)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创世记注解》 创世记(Genesis,Bookof)圣经的第一卷书。名称由来英文“Genesis”一名来自希腊文的音译,解作「源头」或「开端」。圣经希伯来原文的希腊文译本(七十士译本),即以此名称呼这一卷书。创世记一名显示了此书的内容,同时解释了其希伯来文原名,即该书的头一个字bereshith,意谓「起初」。 作者创世记的作者与旧约五经的作者关系密切。五经是圣经开首5卷书,希伯来文称为「妥拉」。圣经显示这几卷书的作者是摩西。神数次吩咐摩西把不同的事情「写在书上」(出十七14);「要将这些话写上」(出三十四27)。五经说「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二十四4);他摘录出埃及、在旷野的行踪和路线(民三十三2);「摩西将这些律法写出来」(申三十一9)。(这处不能肯定是否指全部5卷书,但至少指申命记绝大部分经文。)出埃及记二十四章7节记述摩西将约书念给百姓听,那肯定是他刚写成的书。旧约其他书卷亦证明五经由摩西写成。大卫提及「摩西律法」(王上二3)。约西亚时代在圣殿发现「摩西所传耶和华的律法书」(代下三十四14)。以斯拉天天阅读「神的律法书」(尼八18;参八1:「摩西传……的律法书」)。新约记载耶稣提及「摩西的书」(可十二26;路二十37),并提及摩西的诫命和言论(太八4,十九8;可七10;参路十六31,二十四44)。犹太人亦习惯引用妥拉,认为妥拉传自摩西,而耶稣也没有提出异议。单以创世记而言,可以说摩西既合时机,亦有能力著作此书。也许他是在埃及居留时或与基尼人一起时撰述的。作为众人公认的领袖,他应该有办法得到,甚至保管雅各从迦南带来的任何记录。他「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徒七22);而且可以书写几种语言,及不同的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及古希伯来文)。虽然以摩西的才干,书写创世记,实在胜任有余,但要记着这并非仅是人为的著作,乃靠神的默示而成(彼后一21)。故此,我们可以肯定地下结论,摩西就是创世记的作者。关于创世记的作者,自由派认为此书乃编纂辑成,这理论源于一位法国医生亚实突。他说书中以不同名字称呼神,显示文稿来自不同文献或数据源。现今仍有人持此说,甚至一些自称保守派者亦支持这看法。其实神的不同称谓是反映祂的不同属性。德国的高等评鉴学家更把沿用各种文献撰写创世记的说法加以申论,开辟底本说,亦称为创世记作者的JEDP论。这论点称此书共有4个基本的文献来源:(1)J,以「雅巍」(YHWH,中译「耶和华」)为神之名的文献,出于主前九世纪,由犹大而来;(2)E,以「伊罗兴」(Elohim,中译为「神」)为神之名的文献,出于主前八世纪的北国;(3)D,即申命记(Deuteronomy),据悉应该来自主前621年约西亚时代;(4)P,是有关祭司(Priest)的单元,是关于祭司及礼仪等,在主前五世纪或较晚时期合成。有些人估计创世记某些部分甚至在后来希腊时期才写作。根据这个理论,编者将不同的文献融合,因而产生JE或JED等拼本。考古学把这些评论家的极端看法推翻,奥伯莱特及其追随者挽回创世记在历史上的真实可信性。过去数十年间,书中关于以色列先祖的叙述及约瑟的篇幅,再次受到质疑,但这些议论均过分极端,而由奥伯莱特和较早期的学者如威理逊及格连等举出的例证,则仍足以辩证。写作年代对于本书的写作年代,亦意见纷纭,甚至在赞同摩西为作者的人中,也对写作的时间持不同看法。按圣经的记载,摩西必是主前十五世纪的人(参士十一26;王上六1),然而许多学者却属意主前十三世纪为写作年代。如上所示,根据自由派的看法,创世记的写作年代乃自主前九至五世纪,最后的编写时间约为主前五世纪左右,或甚至比这更晚。写作目的创世记描述了许多事物的来源:宇宙、地球、植物、动物和人类。它描述人类社会部族、职业及手工艺的起源,记叙罪恶和死亡的始源,并透露撒但在人心深处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创世记宣示将要来临的救世者(创三15),藉此揭开救赎历史的序幕。本书列举弥赛亚世系的先祖及希伯来民族之始,透过他们,圣经和救世主得以诞生。创世记也从神旨意的角度,来撰写一些人物和事件的历史。结构全书分为11部分,但并不均匀,每段以「……的后代记在下面」开始(二4,五1,六9,十1,十一10,十一27,二十五12,二十五19,三十六1,三十七2)。这公式只有3次刚巧在章首出现,通常称该句为章目或标题,作用是连贯前段与后段。内容提要创世(一1至二25)多年来这两章在神学与科学方面争辩激烈,学者一直试解宇宙和生命源头之谜。提出的许多证据均无法通过科学的考验,因为科学的定义是:必须能以实验重造相同结果的,才算是可证实的事物。不管如何,论及创世之源,创世记一章1节依然是最华美、简炼、准确的声明:「起初神创造天地。」祂借着说话使无变成有(来十一3);祂一下令,事就成了(创一3、6、9、11、14、20;诗三十三6、9)。创世的日期无人知晓;对古人来说,时间并不重要。而时间的长短在神眼中亦无重大意义(参彼后三8),祂更注重按旨意定时(加四4:「及至时候满足」;罗五6:「按所定的日期」)。持自然划一论的宇宙起源论者(相信自然事物恒常依照一贯模式发生的宇宙研究学者,参彼后三3-7)一直推测宇宙始于过亿年前,但创造论支持者却假定世界只有数千年日子。为协调地质年岁与远古已绝种之动物的生存时期,一些释经者提出创世记一章1节和一章2节之间有一间距,创世记一章2节至二章3节可称之为第二次创世或新造。以创世7日来比拟地质年代的概念,说服力极弱,可以反驳之处甚多。经中称一天为昼和夜,按旧约所言,「日」一词专指24小时的一段时间。各式的神导进化论,不外是尝试把进化论和创造论之间的缺口连贯起来,或挨着两者的篱笆充作骑墙派,通常两边对此中立派均不表认同。头3天和次3天有相连关系。第一日造光;第四日见发光体。第二日造天(称为「穹苍」更佳),分开水域;第五日出现雀鸟和水中群族。第三日神造地和植物;第六日造陆地上的动物和人。神依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第26节),「比天使微小一点」(诗八5),赋予人权柄管治地土。祂造万物「各从其类」,每类都独立而各有分别。祂创造工程的完美,以「神看着是好的」(一4、10、12、18、21)、「神看着……都甚好」(第31节)这重复句子肯定了。第七日停止创造大工,作为人类安息日的预表(二1-3)。圣经评论学者看二章4-25节为创世记一章1节至二章3节的重复经文,并视为互相冲突。保守派认为第二章所述与前章同,不过采取不同观点:第一章按创世的先后次序描述,第二章以人为中心呈现神的创造大能。第二章详述用「地上的尘土」造人(第7节),并用男人的肋骨造女人(21、22节);她受造为配偶「帮助他」(8、20节)。他们甫成形即以成人模样出现,获赐讲话的能力,极有智慧。亚当富想象力和善用词汇,足以替所有动物品类定名(第19节)。经文提供了伊甸园的位置(10-14节)。4河中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至今仍能准确辨认。人便在无邪的福荫之下生活于美丽的乐园中。自伊甸至巴别期之人类史(三1至十一26)人的堕落伊甸园失落及人与神隔绝,乃人类历史上最悲哀的一页。蛇代表魔鬼,牠使出常用的伎俩,卖弄一贯的哲学:怀疑神的话(三1)、否定死亡(第4节)和意欲与神等同(第5节)。他从3方面出击(第6节;参约壹二16):(1)「好作食物」、「肉体的情欲」;(2)「悦人的眼目」、「眼目的情欲」;及(3)「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今生的骄傲」。夏娃上了当,她把果子拿给亚当,亚当自愿接受,他是完全知道自己做的事,(创三6;参提前二14),后来却妄不知耻,竟埋怨神给他女人,说是女人给他禁果的(创三12)。人与神的关系就此破裂(第8节),但神仍前来寻找亚当,并找到他。罪恶带来审判,神向蛇、女人、男人宣判各应得的惩罚。地亦「受咒诅」,至今仍叹息劳苦,等候更新之日(罗八21、22)。然而神予人希望,应允救世主会降临(创三15),要伤蛇的头。亚当和夏娃被逐出园后,再也无法回归。人类总欠耐性等候,夏娃竟急不及待冀望儿子该隐成为应许中的拯救者。该隐却对神产生怨愤,嫉恨弟弟,还杀了他。神攫住他,指证其过犯,但该隐只是表现出自苦自怜,前往伊甸之东,建了一城(四1-16)。第四章的结尾则又是另一个对比:拉麦厚颜吹擂之诗,声称要复仇云云;但其他人却回转呼求神的名。亚当的后代第五章的族谱名表把人类的时空,连接到挪亚和洪水时期。洪水出现之前,列祖的长寿看似惊人,但得记紧当时地球未遭受污染,罪恶对人类的影响,仍只是轻微的。「就死了」一语重复多次,教人醒觉人总不免一死;以诺则蒙神恩宠,──他「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五24)。洪水泛滥人口暴增亦使罪恶勃发(六1-5)。人类为数愈众,腐败愈加严重。第5节称普世受咒诅,显示神的审判将届。但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因为他正直无瑕疵,与神同行(8、9节)。神遂实行灭绝人类,但决定救存挪亚和他一家。因为在神计划中以洪水灭世,神遂指示挪亚建造方舟,吩咐他领众动物上船,雌雄各一对,藉此留种。一切就绪后,大水临到,「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七11)。雨下了40昼夜,覆盖最高的山峰,舟外的生物全灭亡。但「神记念挪亚……叫风吹地,水势渐落」(八1),方舟最后停于亚拉腊山上(第4节)。挪亚便向神献祭,神就定意此后永远不再以洪水毁灭地土。神降水灭世之举,成为辩证之题。许多人称泛滥只及局部区域,仅肆虐于米所波大米之地一部分。考古学者尝试发掘米所波大米城冢,指出陷地的水灾土层足证确曾发生洪水祸殃,且重述该地祖传的洪水故事,说是创世记经文之源,吉加墨斯史诗记载一个英雄受命拜访乌纳比士庭(Utnapishtim是挪亚的楔形文字写法),求问得永生之道。乌纳比士庭口中的洪水故事与创世记所述有些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差距却更多。我们相信圣经始终保留真实的记录。创世记的记载和新约的引述(参彼后三6),均同意洪水非仅殃及希底结河与伯拉河之地,而是史无前例遍临全球的大灾祸。基督徒地理学者肯定水患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极其深远。洪水泛滥的故事,几乎普世流传,左证它为祸全世界。水退之后,神赐福挪亚和他的儿子含、闪及雅弗,并与挪亚立约,应允将来永不再以洪水灭世,更立彩虹为记。挪亚是世上第一位耕地种田的人,他开垦了一个葡萄园(九20)。挪亚喝过自制的酒,醉后赤身躺在帐棚里。含见后告诉其他弟兄,闪和雅弗慎重地把衣物搭在父亲身上。结果,含和他儿子迦南受咒诅;闪和雅弗得祝福。 列国表「挪亚的儿子闪、含、雅弗的后代记在下面。」(十1)第十章列出挪亚3个儿子的后代,次序由雅弗(2-5节)到含(6-20节)和闪(21-31节)。他们后裔中许多名字,都成了多个部族和国家的名字。巴别塔建造巴别塔(「神之门」)一事显露人的刚愎自用,总想脱离神而独立称雄。人跟魔鬼一样,欲替代神,也是许多邪教的信念。神为了拦阻人类建造巴别塔,遂变乱他们的口音,使工程不得不停止(十一1-9)。建塔的确实地点尚未能肯定,有些人说该地即拜斯宁录,邻近巴比伦城的废墟。创世记十一章10-25节再次记述闪的族系,往下数至亚伯兰的父亲他拉。亚伯拉罕(十一27至二十五10)和以撒(二十一1至二十八5)的历史亚伯兰生于迦勒底的吾珥──一个富庶的文化之都。乌利曾率领工作人员于吾珥一地作大型发掘,发现城中有一壮丽的塔庙,另有许多庙宇、储物房屋和住舍。亚伯兰及其妻子撒莱跟随父亲到叙利亚的哈兰。像吾珥一样,哈兰是一个拜祭月神辛(或安拿)的中心。亚伯兰蒙召神呼召亚伯兰,嘱咐他离开亲人,迁移到祂指示的地方(十二1;参七23)。亚伯兰听从命令,虽已年届75岁,仍带同撒莱和侄儿罗得离开哈兰,前往示剑。耶和华在该地向他显现,应许把地赐给他的子嗣。为了逃避饥荒,亚伯兰南下往埃及(十二10-20)。因撒莱貌美,他害怕有人会杀夫以抢妻,便假称撒莱是妹妹,这位「妹妹」即被纳入法老的后宫。直到神因此向法老降灾时,才揭发亚伯兰的谎话,撒莱方重归夫郎。圣经评鉴者曾指十二章16节不实,因为经文记载亚伯兰的队伍中有骆驼,但古埃及文字并无「骆驼」一词,而埃及考古资料中,亦鲜有这种动物。虽然如此,要证明他确拥有骆驼,证据是足够的;正因为此动物罕有,更显见牠们的珍贵。亚伯兰和罗得亚伯兰和罗得回到迦南时,双方的牧人起了争执。亚伯兰建议两组人分道扬镳,且让罗得率先择地。罗得遂拣选水源充足的约但河谷,并住近平原上的所多玛和蛾摩拉两城(第十三章)。东方四王入侵沿约但河外王道进侵的四王身分很难确定。他们攻克平原5城,再向前推进,大肆搜掠,捉拿俘虏,罗得亦成为阶下囚。亚伯兰带领318个在家生养的壮丁跟随敌兵,出其不意突袭而剿敌,夺回罗得及失物。回程时亚伯兰遇见耶路撒冷王麦基洗德,亚伯兰要向他奉献得物的十分之一(第十四章)。立约耶和华应许给亚伯兰一个儿子做承继人。一天晚上,神以独特方式与亚伯兰立约,答允把从埃及河至伯拉河之地赐予他(十五章)。撒莱长久不育,遂让埃及使女夏甲与亚伯兰同房。夏甲生以实玛利,他是亚拉伯人的祖先。其后两妇不和,撒莱迫走夏甲,按努斯坭版所载的近东习俗,撒莱的确有权这样做。然而神怜悯夏甲,应允使她子嗣众多(第十六章)。神向亚伯兰重申应许,让他后代繁盛,并替他夫妇易名,由亚伯兰(「受举颂之父」)和撒莱改为亚伯拉罕(「多国之父」)和撒拉(「公主」)。与亚伯拉罕以割礼为立约的记号(第十七章),这习尚已在埃及人中实行了多个世纪。毁灭平原之城耶和华和两个天使向亚伯拉罕显现,宣布承继其应许的人会于年内诞生,并表明神将要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两城,亚伯拉罕却为这两城与神讨价争辩(十八22-23)。罗得及其家属获救,得以从所多玛城逃出来;神终于以硫磺与火毁灭两城(十九24-25)。后罗得两女儿为保家族存留后裔,遂灌醉父亲,和他同寝。结果,摩押和亚扪两族由此而出,后期成了以色列的仇敌。创世记二十章1-18节中,亚伯拉罕再次因假称撒拉为妹而得罪基拉耳王亚比米勒。 以撒以撒出世时(二十一1-3),撒拉和夏甲又生龃龉,夏甲再次被逐,却又得到神的看顾怜悯。亚伯拉罕和亚比米勒为了一口井不和,终在别是巴立约,平息了这次纠纷(二十一25-34)。神要求亚伯拉罕在摩利亚山把以撒献为燔祭,用以试验其信心。该处可能就是后来大卫从耶布斯人亚劳拿购得的地(撒下二十四16-25),此地也是圣殿之所在。亚伯拉罕正要下手杀他的儿子,神喝止他,使他看到有一只公羊扣在小树中。以撒因此得释放,公羊取代他成为燔祭。撒拉在希伯仑逝世,亚伯拉罕为她向赫人以弗仑买来麦比拉洞置墓(第二十三章),他们采用的买卖办法是近东典型的交易方式。亚伯拉罕欲替以撒觅妻,便差派仆人以利以谢到哈兰一地,神引导以利以谢找着利百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记叙亚伯拉罕迎娶基土拉;其后,基土拉替他生了多个孩子。亚伯拉罕终年175岁,儿子以撒和以实玛利把他埋葬在麦比拉洞(7-10节)。雅各和以扫的事迹(二十五19至三十七1)利百加生下以扫和雅各一对孪生子。孩子长大后,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将长子的名分卖给雅各(二十五27-34)。那地有饥荒,以撒效法父亲往基拉耳去(第二十章),且一如其父亲撒谎,假称妻子为妹子(二十六1-11)。其后他跟非利士人因争夺水井而起纷争,但以撒生性和平,宁愿另掘新井,免得为了旧井又起争竞(17-33节)。以撒年老,眼睛昏花。利百加和雅各合谋瞒骗以撒,把原属以扫的长子名分给了雅各。根据努斯坭版,这口宣的祝福赋有法律权力,不能反悔。利百加生怕以扫会杀害雅各,遂遣小儿子往哈兰去,在她的族人中寻觅妻子。神于伯特利在梦中向雅各启示。雅各梦见一个梯子(梯级?)从地上达至云霄。神并向他重述昔日赐给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应许(二十八10-22)。雅各到了哈兰,找着舅父拉班,并替他作工(第二十九章)。雅各服侍7年的工酬,就是要娶拉班次女拉结为妻。拉班却以大女儿利亚代替拉结给雅各为妻,卒使雅各为拉结再服侍拉班7年。耶和华使雅各极其兴旺,但拉班总是为难他。神指示雅各归回迦南(三十一3),他便带同妻儿、财物悄悄离开。拉班追赶他,因拉班发觉家中的神像不见了(按努斯习俗,持有「神像」的人,有权承继原主的产业)。拉结确实偷了神像,却把它收藏起来,使父亲无法搜出,于是,拉班只有返回哈兰。他们途经以东,雅各恐防遇见以扫,便先向兄长遣送礼物,同时,把自己的人口牲畜分成两队而行,以保万一。回程时,不料雅各遇见神人,且跟他摔跤,结果雅各的大腿瘸了,另得了一个新名字,称为以色列(第三十二章)。雅各与以扫见面时并无不快,其后雅各往示剑(第三十三章),他的两个儿子却因妹子底拿遭示剑玷污,遂杀戮该族男丁(第三十四章)。神吩咐雅各去伯特利为祂筑坛,并除掉他们中间一切外邦神像(三十五1-4)。神又在伯特利再次言明祂的应许,要赐他们土地,并子孙繁多(9-15节)。他们往伯利恒途中,拉结生了便雅悯便死去,这是雅各第十二子,也是最后一个。以撒死在希伯仑,终年180岁,由以扫和雅各把他葬在麦比拉洞。创世记三十六章记载「以扫之后裔」(第1节);文中亦称以扫为以东(意思是「红」;参二十五30)。约瑟的事迹(三十七2至五十26)雅各甚爱约瑟,因而引起众兄嫉妒。约瑟告诉哥哥们,他梦见全家向他下拜,于是哥哥们益发恨他。及至雅各给约瑟彩衣时,众人的怒气升至极点。哥哥们决定要杀约瑟,商议后,还是将他卖给商旅。商旅带约瑟到埃及,卖给埃及人护卫长波提乏作奴仆(三十七36,三十九1)。第三十八章讲述一个寡妇成为亡夫兄弟的妻子。犹大的儿媳守寡,却不让第三个儿子为长子续后。这寡妇使计骗得犹大成为她孪子之父,迫他承认过错。犹大长子法勒斯的名字记载在路加福音耶稣的族谱中(路三33)。耶和华祝福约瑟,让他很快成为波提乏的管家(第三十九章)。年轻的约瑟引起波提乏妻子的青睐,主母多次引诱他都无法得逞,最后便诬捏约瑟。他因此下狱,在狱中的约瑟蒙恩,并有机会替法老的臣仆解梦(第四十章)。后来埃及法老连作二梦,术士和博士都不能圆解。酒政想起约瑟来,王便召他出狱。约瑟告诉法老,那些梦表示7个大丰年,随之而来7个荒年。事后,约瑟升任为宰相,位仅次于法老,负责治理埃及全地(四十一37-44)。饥荒临到巴勒斯坦,雅各遣子往埃及籴粮。约瑟认出他的哥哥们,却没有显露自己的身分。为了试验他们,约瑟指称他们是探子(四十二9),并以其中一个哥哥(西缅)作人质(第19节),要求他们带粮回家后,把其小兄弟带到埃及来(第20节,四十三3)。其后,迦南的饥荒甚大(四十三1),雅各终于容让众子带同便雅悯往埃及去。约瑟再次用计试验哥哥,暗把银杯放在便雅悯的粮袋里,要把他当贼子办(第四十四章)。到了这时候,约瑟才向众兄弟表明身分(四十五4-15),大家喜得重聚。他说神派他到埃及(7-8节),是为了保全一家的性命。后来,雅各来到埃及(四十六1),约瑟在歌珊地迎见父亲(28-29节)。以色列人得以在歌珊置下产业,并且生养众多(四十七27)。雅各临终时,约瑟带同二子玛拿西和以法莲前来,接受祝福。雅各把长子之福赐给次子以法莲(四十八13-14、17-20)。雅各给众子祝福后便死了,终年130岁。约瑟照埃及的习俗,为父亲的遗体熏香备葬(五十2-3),把亡父安葬在希伯仑的麦比拉洞后,兄弟们担心约瑟会报复,但约瑟宣称:「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第20节)约瑟在110岁逝世,临终前吩咐兄弟和子孙们,声言以色列人从埃及归回时,他们得把他的骸骨从那里搬上去(五十25;参出十三19;书二十四32)。CarlE.DeVries另参:「列祖时代」;「底本说」;「亚当」;「夏娃」;「挪亚」;「亚伯拉罕」;「雅各#1」;「约瑟#1」;「人的堕落」;「邦国」;「以色列史」;「立约/约」;「洪水」;「创造论」;「割礼」。――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