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报名上册

 

报名上册/核点民数(Census,Enrolment)对人口进行登记和普查谓之核点民数或报名上册,目的主要在于征兵和课税。圣经记载了几次的核点民数。第一次核点民数是在以色列民出埃及后第二年,在西乃山之时。为了估计全民的战斗力,对20岁以上的男丁进行了全面的清点,得数为603,550人(民一1-346),又对能供圣役的利未人进行了清点,当时利未男子(从满月的男婴算起)的总数是22,000,可供圣役的男丁则为8,580人(民三1539,四46-48)。据民数记二十六章记载,以色列民在旷野飘流40年后,又进行了一次大清点。这是以色列民进攻应许地前,集结在摩押平原的什亭地方所作的一项战略准备。统计的结果是,能上阵打仗的以色列男丁共601,730人(民二十六51),另有23,000利未人则不在此数,他们免了兵役,也不得地业(民二十六62)。按规定,每个男丁要交「赎价」半舍客勒(出三十11-16),约等于白银1/5盎司,「免得数的时候,在他们(以色列民)中间有灾殃」。第三次核点民数是在大卫末年(撒下二十四1-17)。前两次统计是顺应神意,这次却惹神发怒。按圣经记载,耶和华「激动大卫」(参代上二十一1)。圣经对大卫此举的动机并未明言,可能是为了征兵课税或炫耀手下军力。奉诏主其事的大将约押虽已发觉此举非其时,但谏止无效,只好遵办。这一次兴师动众的核点民数,究竟是否完成却记述含糊(参代上二十一6,二十七2324),总之,大卫事后知悔。然而神的震怒已不可挽回,祂给大卫在3罚之中选择1罚。这3罚是:3年饥馑、3月被敌人追杀或3天灾疠。大卫甘受灾疠之惩;结果是3日之内死者7万。核点民数的数目如下,以色列男丁已达800,000,犹大男丁已达500,000(撒下二十四9);另一记载则说以色列能上阵的男丁有1,100,000,犹大有470,000(代上二十一5),外加可服圣役的利未人38,000(代上二十三3)。

这次核点民数的结果颇使学者困扰(先不管两处记载的出入),以色列民丁口比前两次的数额竟有成倍的增长。虽有种种解释欲圆其说,但依然未有完满答案。第四次核点民数完成于被掳归回之后,据以斯拉记二章记载,那时以色列男丁总人口是42,360,奴隶(男女均算在内)总人数是7,337,另有200名歌唱者(男女均算在内)。新约在记述耶稣诞生时,提及了1次核点民数:「当那些日子,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路二1-3)据犹太史家约瑟夫记述,居里扭于主后6年就任叙利亚总督伊始,便遵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彻查;然而据马太福音二章的记载,耶稣明明诞生在大希律在位之际,而大希律是死于主前4年的。有欲证明约瑟夫之说不确者,俱不成功;至于路加的记载,无论是他的福音书还是使徒行传,都下笔有征,似绝无在此事上独出纰漏之理;也有人欲归咎于校勘者之误或史料上的张冠李戴(如早期教父特土良即曾指出,在保民官撒土尼努主持下,也有过一次普查),但也都不能言之成理而立为定论。后有一说以为,在耶稣在生之年确曾有清点人口之令颁布天下,但并未实行,直至主后6年或7年,也正是居里扭由副巡抚擢为正巡抚之时,才雷厉风行地进行了统计。另一说则指出路加记载中有「头一次」3个字(路二2)。这说明路加特意强调耶稣生年的那次为「第一次」,以区别于主后67年的另一次更为著名的「报名上册」。路加于使徒行传五章37节,也提及了第二次核点,显然路加知道有两次的核点。考埃及于是时,也先后进行过多次报名上册,以此推诸巴勒斯坦,连续两次作核点民数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可以大致确认,居里扭于擢升正巡抚之前,在他主持下先就进行过一次「报名上册」,其时正是耶稣诞生之年。考路加记载居里扭主持下的那次报名上册,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为耶稣生年提供参数;二是为约瑟与马利亚归回故里伯利恒作出解释。据史科可知,罗马治下的犹太人是免服军役的,但军役虽免,捐税难逃,所以那一次报名上册的目的,显然是在课税。「众人各归各城」也反映了两个情况:一是希伯来人宗族观念浓烈,向来念念不忘寻根归祖,这也是希伯来宗教的重要特点;二是罗马皇帝亚古士督的犹太政策,尊重其民的宗教习俗。MorrisA.Weigelt――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