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博士

 

博士(Magi,WiseMen)在马太福音二章1-12节,博士跟着一颗星,走到耶路撒冷,然后到了伯利恒,朝贺新生的「犹太王」。马太没有提及他们的身分或地位,只简略道出他们是从东方来的。这样的记载成为马太福音内一个恰当的引言,为要集中介绍耶稣真正的身分,并预示外邦人对耶稣的尊敬,这样的尊敬可见于全卷福音书中。古代的职责和地位圣经以外的资料,为马太福音二章中「博士」的原居地以及地位,提供了线索。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提出「博士」是玛代或波斯的祭司阶级。当时的波斯,是信奉祅教的;希罗多德所谓的博士有可能就是指祅教的祭司。希罗多德跟蒲鲁他克和斯特拉波都认为博士部分的职责,是负责宗教礼仪和教中的生活(指导献祭和祈祷)。此外,还要在王宫为王担当谋士。人们相信星象的动向和其他现象反映了历史事件,希罗多德看出东方的君王普遍利用博士对天文和解梦的知识决定国策。所以,博士关心星象的移动,视为一种迹象和征兆,因星象可能意味未来的历史事件。这样就不但说明了马太福音二章中博士与星的关系,也解释了他们向希律王道出的结论,说新星的出现,标示着新生王诞生的重要意义(太二2)。在基督降生前几个世纪,也发现有类似的相互关系,就是在亚历山大大帝出生时,也有星象出现。在马太福音中的身分马太福音对有关圣婴的叙述中,少有资料涉及博士的身分,而只有「东方有几个博士」(太二12)这寥寥数语。这样一个不太清楚的交代,引起了许多推论。有些教父提出,那些礼物(黄金、乳香和没药),可能是亚拉伯的产物;有人则认为是迦勒底或玛代和波斯。虽然没有确实的地点,但波斯肯定有祭司(博士)阶级,正合乎马太福音的叙述。有趣的是马太没有提及有多少个博士来拜访婴孩耶稣,东正教会认为有12个旅客,然而这可能因圣经非常喜爱用这数字(以色列十二支派、主的十二门徒)。西方教会大概基于敬贺的礼物有3样,便估计有3位博士。但正确的人数,始终没有人知道。马太福音也没有提及博士的姓名。按传说,博士的姓名是迦斯巴、米奇亚和波他萨;这些都不是出于马太福音。同样,稍后有传说迦斯巴是印度的君王,米奇亚是波斯的君王,而波他萨则是亚拉伯的君王;但都没有事实根据。在马太福音的意义博士来朝的事件在马太福音的引言中,担当重要角色,它从开始就揭示了婴孩的真正身分:衪就是期待已久、先知所预言以色列的君王弥赛亚。首先那「星」的出现,正如民数记二十四章17节所说的(「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清楚地带出弥赛亚的含义(参赛六十3)。第二:博士、希律王、祭司长,以及文士(太二2-6)交替出现,启示耶稣是应验了弥迦书五章2节中论及弥赛亚的预言,说以色列的君王将来自小城伯利恒。第三,所献上的礼物(太二11),可能应验了诗篇中对弥赛亚的应许(诗六十八29,七十二10)。马太记录博士的拜访,除了确定耶稣是所盼望的弥赛亚之外,博士来朝作为马太福音的楔子,更介绍了几项重要的主题,它们在以后各章再次复述。第一,那段记载证实了耶稣弥赛亚的身分,祂不单为犹太人,也为外邦人而来(博士从东方来朝拜,象征了祂的普世性)。这些外邦的天文学家恭敬来朝,预示大使命是宣告救恩要临到万邦(太二十八19,八1112,十二21)。第二个主题就是外邦人叫人惊奇的信心,这信心是耶稣自己的百姓中所没有的。刚在外邦博士向婴孩弥亚表示尊敬的时候,希律(还可能加上祭司长和文士)却设法谋害耶稣(太二3-616)。在其他福音书中,外邦人对耶稣的信心,时常与犹太人的信心形成强烈的对比(参太八5-13,十五21-28,二十七1954)。在希律王宫里的一个池子。按照希律大帝的遗旨,希律就葬在这里。该墓地距离伯利恒,即耶稣降生并屠杀婴孩之地仅4(太二)DavidC.Carlson另参:「智慧,智慧文学」。――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