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彼特拉

 

彼特拉(Petra)拿巴提人的首都;拿巴提人在主前312年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中。拿巴提人源於亞拉伯民族,但其先祖是誰,卻不能確定;他們佔據以東舊地,以彼特拉為首都。彼特拉位於一個引人入勝的山谷中,山谷寬約1,000碼,位於以東西面的群山之中,約在阿卡巴灣以北60哩,唯一可通往山谷的路是一個稱為西克的山峽。彼特拉四面是紅色沙岩形成的陡峭山崖。今日仍可見到許多遺跡,是一些從紅色沙岩砍鑿出來的廟宇、房屋、墓穴,和其他建築物,一個羅馬式的長方形會堂和劇院仍然可見。在羅馬時代,這地方仍然存在,後來更有一所基督教會和一位主教在這裏,到了主後七世紀,回教徒征服了這地之後,彼特拉便受到破壞而沒落了。聖經並沒有提及彼特拉一名,但自主前三世紀始,人便把彼特拉當作是西拉(即斯西拉),一個位於波斯拉(即布賽拉)西北面2.5哩外的地方(參七十士譯本:王下十四7;俄3)。優西比烏認為彼特拉就是利堅;拿巴提人稱之為拉克穆。彼特拉唯一的以東遺跡,屹立在彼特拉一個高山的山頂上,稱為烏姆比雅拉。按近期的研究,鐵器時代的斯西拉似乎與聖經時代和後聖經時期的證據吻合(王下十四7;賽十六1)。士師記一章36節和以賽亞書四十二章11節的西拉(或譯作「岩石」)是指甚麼地方,則不能確定。

――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