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弗呂家

 

{\Section:TopicID=2216}弗呂家 Phrygia(地名)

字義:    不生產的 Barren,曬焦的 Parched

彙編:    ‧徒2:10小亞細亞中部之一大古國,多山,並有高達四千尺之高原,後為一省名。

―― 陳瑞庭

 

弗呂家(Phrygia)土耳其西部一個地區,位於亞拿多利亞的高原上,這地區確實的界線無可稽考。弗呂家人原是歐洲人,希臘人稱他們為弗呂格斯,他們從馬其頓和特拉吉亞橫過赫勒斯滂到這裏來定居,這種遷移與其他歐洲人入侵小亞細亞的模式同出一轍。弗呂家人組成一個強大的聯邦,在赫人衰亡後與呂底亞帝國興起前(即主前七至十三世紀)一段時間內,在這地區盛極一時。他們的宗教首府在米達斯城,即現今的雅悉利卡雅,位於安卡拉西南約150哩。米達斯城內有一個山寨,以一堵有瞭望塔的城牆和一個下城作防禦,在一個大山洞內有一股水泉,人可從山石鑿成的階梯拾級而上;這泉為上城和下城供應食水。著名的米達斯王墓穴或紀念碑上,有用弗呂家文刻著的碑文,提到米達女神,就是母神區伯利,依據神話的傳說,她是米達斯王的母親。法國考古學家在194849年間發現一些遺跡,顯示米達斯城是在主前六世紀被毀的,約一個世紀後再重建,最後在主前三世紀再被毀滅了。古代弗呂家的首都是哥迪音,位於今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東南37哩。古代的哥迪音建於早青銅時代,到了主前八世紀,成為弗呂家的主要城市。哥迪音經過多次盛衰,後來給森美里人入侵(主前684);繼森美里人之後侵略此城的有呂底亞人、波斯人(主前546)、馬其頓人,最後是羅馬人。根據一個古老的傳說,人若能解開一個繫在戰車上的「哥迪音繩結」,便可以統治整個亞西亞。亞歷山大大帝用劍把這結砍開了(或說除去了一顆釘子,然後把結解開)。傳說這民族是好戰和善感的。他們主要的女神是區伯利,她後來成為了整個亞拿多利亞的生殖女神。人以飲酒狂歌的祭禮敬拜她,其後還有行淫,用意是促進人類、牲畜和農作物的繁衍。伊奧尼亞人和希臘人定居在米利都和以弗所後,區伯利變成了亞底米,即希臘的生殖女神;位於以弗所的亞底米神廟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亞底米神像是黑色的隕石(參徒十九35)。她後來成了草木之神亞度尼斯的妻子,他們的生殖禮儀在中東一帶都十分盛行。這女神後來傳入了羅馬,羅馬帝國組成了不久,一所敬奉她的神廟便建於加比多連山上。在保羅到達此地之前3個世紀,高盧人已入侵弗呂家,使該區的人口分佈改變,以致政治、地理,和種族的劃分都不一致,以前的弗呂家由於高盧人的遷入改稱為加拉太。不過,舊的名字仍有人使用。今日我們根本不能再分辨種族與地理的分區,在疆界問題上,政治成為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亞述諸王皆鼓勵猶太人定居於此。猶太人是這社區中的重要成員,每個大城市都有他們的會堂。保羅從呂高尼前往特羅亞途中,「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徒十六6)。福音首次傳入這區,可能是透過前往耶路撒冷朝聖而聽聞彼得講道的人。這些人在耶路撒冷驚奇地聽見門徒用他們的鄉談,包括「帕提亞人、米底亞人、以攔人,和住在米所波大米、猶太……弗呂家、旁非利亞……的人」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徒二8-11)。其中有些人悔改歸了主,便回鄉傳揚這好信息。我們可以知道基督教在很早的時候便傳入這區,並得著不少信眾,因為二世紀中期,教會中一名熱心的領袖孟他努,曾起來呼籲教會返回五旬節的原始動力中。孟他努教派因而興起;教中領袖有時被看為成了肉身的聖靈;從好處看,這運動鼓勵了信徒返回原始的基督教,對教會中日益嚴重的形式主義,提出了無聲的抗議。根據優西比烏的記載,到了三世紀,整個區域幾乎都已基督化了。基督教的福音可以把一群像弗呂家人那樣狂野而感性的人改變過來,足可見證「救恩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比出征的軍隊行列更有力量的,是基督教的信息,這無聲的酵責備人內心牢固的偏見與昔日那「無知的日子」的各項傳統。――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