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手

 

(Hand)手,是希伯來人量度長度的一種方法。4隻手指並排,合一掌(耶五十二21);3掌是一虎口(出二十八16)。此外,手又象徵力量(申二15;詩三十一15;可十四41)。約書亞記八章20節甚至把原文的「手」字翻作「力」(參詩七十六5)。但相反地,軟弱的手也代表優柔寡斷和怯懦(賽三十五3)。握手則表示友誼(王下十15)。讓人坐在自己的右手,是恩寵的表現(詩十六11,七十七10)。清潔的手代表無辜(詩十八20)。買賣成交時,人要互相擊掌(箴六1)。舉手有時代表運用暴力(王上十一26),有時表示代禱(出十七11;利九22;賽一15;提前二8)。還有起誓時也得用手(創十四22,「起誓」原文作「舉手」,二十四2)。

在一般的慣用語裏,把生命放在手中,就是冒生命的危險(士十二3,「拚命」原文是「把生命放在掌中」)。拍掌代表歡樂(王下十一12),鬆手代表慷慨(申十五11),以手抱頭代表悲哀(撒下十三19),用手摀口表示謙卑(箴三十32),以手扶犁是負起責任的意思(路九62)。親手作工代表人的尊嚴和責任感(弗四28;帖前四11),保羅並不引以為恥(徒二十34;林前四12)。祭司在執行聖工之前,必須洗手(出三十19-21,四十30-32)。文士和法利賽人把這律法曲解,以致耶穌故意忽視洗手的儀式(太十五1-20;路十一38)。彼拉多洗手(太二十七24),表示他拒絕負起行惡的責任;實際上沒有他的合作,這惡也作不出來。以色列人「高舉著手」出埃及(出十四8,和合本作「昂然無懼」),是因為有神的手幫助。神的手代表祂無敵的大能(申二15)、審判(徒十三11;來十31)、默示(結八1,三十七1,參看和合本小字)、庇祐(拉七6;約十2829)。此外,還有藉祈禱而帶來的祝福(太十九13-15)。聖經時常提到按手的重要性。獻血祭之前,按手在祭牲上面,是獻祭者而非祭司的責任。這個行動表示獻祭的人把自己的罪,歸到祭牲身上,又表示他和祭牲認同(利一4)。此外,按手也是任命職務的儀式。摩西指派約書亞(民二十七12-23),使徒指派7個門徒協助他們事奉(徒六56),安提阿教會差派保羅和巴拿巴代表他們作為宣教士(徒十三3),每一個都經過按手之禮。人受了按手之禮,就成為按手者的同工,得到同等的地位(提前四14;提後一6)。按手和禱告同時進行,本身也是一種禱告。奧古斯丁說得好:「按手若不是為受按者祈禱,是甚麼?」在主耶穌(可六5;路四40,十三11-13)和祂門徒(可十六18;徒九1217,二十八8)的事工中,按手和治病常常連在一起。這個舉動表示按手的人認同受苦者的憂傷,又有堅固他信心的功用。神會答允這禱告,賜他健康。J.G.S.S.Thomson另參:「按手」;「右手」。――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