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大數」 大數 Tarsus(地名) 字義: 翼 Wing,平籃 A flat basket 彙編: ‧徒22:3基列家首城,離地中海卅六里,為亞述人設立的。羅馬王准此城為自由城,人民有入羅馬籍特權。 ―― 陳瑞庭 大數(Tarsus)掃羅(保羅)出生及長大的城鎮,也是羅馬在小亞細亞基利家省之省會和重要城市。聖經只提及這城5次,且多半在使徒行傳中。掃羅歸信後,主指示亞拿尼亞前往探望掃羅:主吩咐他去尋訪「一個大數人,名叫掃羅」(徒九11)。後來掃羅回耶路撒冷,發現有人設計謀害他,那裏的基督徒便打發他往大數去(九30)。巴拿巴在敘利亞的安提阿事奉,需要幫助時,曾前往大數要求掃羅與他同工(十一25)。有一次,千夫長把保羅從聖殿的暴徒中拯救出來後,欲知曉保羅的身分,保羅便說:「我本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並不是無名小城的人」(二十一39)。他在憤怒的群眾面前為自己辯護時,曾用希伯來話說:「我原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二十二3)。大數位於基得努斯河畔,距地中海約12哩處。這城所在的平原十分肥沃,因該平原是由基得努斯河及其他支流從托魯斯山帶下來的沖積土形成的。小船雖可沿基得努斯河航行至大數,但大數的陸路交通才是最重要的。羅馬人接管小亞西亞之前許多年,當地已交織著許多道路網絡。其中有兩條主要路線源自東方,一條始於米所波大米北部,經迦基米施或亞勒坡,再穿過阿馬努斯山峽。 另一條從尼尼微經馬拉蒂亞和安提阿,到達敘利亞門。這兩條路線在大數以東約50哩,即該撒利亞附近匯合。在羅馬帝國時期,「東部舊路」以巴比倫為終點,沿這路向西行,經過亞勒坡、敘利亞的安提阿、阿達納、大數、基列家門、特庇、路司得、以哥念、彼西底的安提阿、希拉波立、歌羅西、老底嘉、以弗所、士每拿和特羅亞,其中多半在保羅的著作和啟示錄中都很著名。基列家門是一個狹窄的山峽,多個世紀以來,旅行者、商人和軍隊都經此通過托魯斯山。這位於大數以北35哩的短狹谷,曾有赫人的士兵、波斯的軍隊、贊諾芬的10,000人,和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經過,前往伊蘇斯攻打大利烏。大數是一個教育中心,其大學以其學術著稱,斯特拉波稱大數超越了雅典、亞歷山太,及其他城市,成為一個學術中心地。大學所開設的學科範圍甚廣,其中一個專門學科是哲學,稱為斯多亞學派,保羅對此也很熟悉。雖然保羅沒有明說他曾在大數的大學求學,但他在那裏受教育的說法頗為普遍。在歷史上,大數曾在撒縵以色三世(主前858-824)的黑方尖碑上被提及。此外,大數一名也出現在贊諾芬的《遠征記》書中(約主前400)。龐培在主前64年把基利家定為羅馬其中一省,自亞古士督的時候始,大數便成為一個自由城。蒲魯他克甚至記載了埃及皇后克麗佩脫拉一次前往大數的旅程。基於保羅的緣故,我們也許亦有興趣知道,大數是一個織帳棚的中心;保羅曾受這方面的專業訓練(參徒十八3)。托魯斯山因寒冷和積雪,其中的山羊都長著長毛,這些山羊毛便製成適宜織造帳棚的布料。有人形容大數是「希羅世界的心臟地帶」和「東西交匯的地方」。在這樣的環境下,大數的掃羅既熟悉希臘和羅馬文化,又在迦瑪列門下受教育,正是神特別為把福音先傳給猶太人,再傳給希臘人而特別預備的人選。另參:「保羅」。――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