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蒙頭」 【蒙頭的意義】「凡男人禱告或是講道,若是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若不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因為這就如剃了頭髮一樣」(林前十一4~5)。蒙頭乃是說,我服在神的政治底下,我接受那一個地位。基督如何接受神作頭,各人也如何接受基督作頭。照樣,在代表上,女人也如何接受男人作頭。蒙頭的意義就是說,我好像沒有頭一樣,我把頭遮了。請記得,在實際上,基督在神面前是蒙頭的,各人在基督面前是蒙頭的。神是要每一個人的頭部都蒙起來的。因為基督是我的頭,我的頭就要不顯露。可是在實行上,神只要求女人在男人面前蒙頭。這不是一件小事,這乃是一件極深、極大的事情。你要明白甚麼是神的政治,你才能明白蒙頭。 神定規男人是女人的頭。今天在不認識神權柄的日子當中,只有在教會裏,主要求這樣的事。所以,這變作是作不作基督徒的問題。神在教會裏,要求基督徒接受神在政治上所定規的制度。──
黃迦勒 女人蒙頭是為天使的緣故:「因此,女人為天使的緣故,應當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記號」(林前十一10)。撒但原是天使長,因要高抬自己與神同等,而背叛了神。換句話說,天使在神的面前出了頭,不服在神的權柄之下。今天女人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記號,就是要作給天使看。這是對墮落的天使一個最好的見證。蒙頭乃是羞辱撒但。牠在神面前所不作的事,我們作。神在天使中所得不著的,神在教會中得著了。── 黃迦勒 蒙頭(CoveringoftheHead)這是保羅於哥林多前書十一章2-16節中論及的一個問題。古代中東和希臘的習俗均要求婦女在公共場合下以巾蒙頭,一方面表示順服權威,另一方面也在維護婦女的尊嚴。保羅時代此風尚盛,但哥林多教會為此出現了爭議。問題的焦點是:女信徒在公眾場合祈禱時要不要蒙頭?傳統的看法認為,女人蒙頭既是為了男人(或丈夫)的榮耀,那麼在教會禱告或講道時若不蒙頭就等於羞辱自己,因為不蒙頭「就如同剃了頭髮一樣」(林前十一5),剃頭即羞辱的記號。保羅在回應這問題時,先援引創世時男女的次序(林前十一8),然後指出男女相互依恃的道理(十一11、12)。其間,保羅說:「女人為天使的緣故,應當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記號」(十一10),這句話後人多不解其意。有人認為第10節所說的「權柄」(有譯本翻作「帕子」)是指一個新的權柄,因為婦女在猶太會堂被禁止參加敬拜,而早期基督教婦女只要蒙頭就可參加崇拜。保羅隨即談到「本性」,以此來教訓男女應各守本分。有人認為保羅之意是說,婦女既以長髮為榮(林前十一15),也就應當蒙頭;另有人以為「她的榮耀」是指髮式;還有人以為,保羅既已指出女人的長髮「是給她作蓋頭的」(十一15),那麼,女人於長髮之外另加蒙頭已大可不必。保羅既提倡自由,又主張維護教會的規律。他教訓信徒要遵守一些既定的習俗,以免遭社會的批評(林前九19-23),但他又大聲疾呼廢除某些陳規舊俗,以維護福音的純正(參加六12)。多數教會認為,在有婦女蒙頭習俗的社會中,婦女可入鄉隨俗。也有一些教會認為,無論何處,婦女禮拜時頭上總要有所覆蓋,如帽子、頭巾、頭帕均可。某些教會的婦女經常在頭上戴上小巾,以致她們可隨時蒙頭禱告。另參:「哥林多前書」。――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