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預表」 預表(Type,Typology)釋經學上一個分支,指舊約對新約的預示。最初的稱為「預表」,應驗的則稱為「象徵」。無論是預表或象徵,均可指人、東西或事件;預表則往往是關乎彌賽亞的,並常指向救恩。研究預表最安全的做法,是只把聖經明顯指出的例子看作預表(參林前四6)。然而,有學者認為這種方法限制了預表的使用,因為有些明顯的預表,並沒有在新約中提及。此外,新約中明顯的預表只是一些例子,指示我們如何找出舊約中的預表。有些例子可用來檢定聖經中的預表:耶穌曾對尼哥底母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約三14;參民二十一9)。逾越節的羊羔(出十二1-13、49)是基督的預表(林前五7)。在曠野中為以色列人供應食水的磐石(出十七6),也正好預表基督(林前十3、4)。希伯來書中充滿預表彌賽亞的例子。神在西乃山頒佈的律法中,所有規定的獻祭均預表了耶穌在本體和工作中的某些部分。灑在祭壇上的血,預表了只一次被殺之羔羊的血(來九12-22)。在聖經研究中,預表跟寓言不同,寓言一般是把聖經歷史作靈意化的解釋。在初期教會,俄利根過分使用這種技巧,後來,其他人也跟隨他的做法。加拉太書四章22-31節指出,夏甲和撒拉在保羅所談及的律法與恩典中,屬寓意的形式。預表跟象徵或修辭法不同。希伯來書指出亞伯拉罕憑信把以撒獻上,預期神會即時叫兒子從死裏復活。當耶和華阻止他下手,並為他提供一隻代替以撒的祭牲,亞伯拉罕便「象徵性地」(「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十一17-19)。水禮似乎是救恩的一個象徵。水禮並不是為了肉身得潔淨,乃是良心蒙赦的一個見證(彼前三21、22)。比喻是另一個用以傳達屬靈真理的修辭技巧。比喻是一種例證,一個簡單的故事,通常用以說明只一個的意思;不過,耶穌也曾指出某些故事的不同要素,各自表達一些特殊的意義。顯然看比喻的時候,必須考慮其上下文,好使故事能與上下文保持統一;因此,比喻中並非每一個環節,都是可以解釋的。 預表跟表徵不同,表徵是一個沒有時限的象徵,可指過去、現在或將來;預表則常常是預示一些將要發生的事情。英文中的「預表」,源自希臘文tupos,其基本含義是「一個藉撞擊或壓力而顯現的印象或記號」。在希臘文新約裏,這詞出現了16次,每一次都帶有不同的意思。它是一件複製品,一份模印,或用鑄模壓出來的物件。在使徒行傳七章43節,這詞指偶像或假神的「像」。tupos可以是一個樣式,根據這樣式造出一些東西來(如帳幕,徒七44;來八5)。它是一個例子或榜樣,或是要加以避免的壞榜樣(林前十6、11),或是要加以仿效的好榜樣(腓三17;帖後三9;提前四12;多二7;彼前五3)。它就像用以灌注混凝土的模型,決定模造出來的東西的形狀和物質。藉著文書「以達致此效果」(徒二十三25;按:和合本沒有此句),以及道理的「模範」(羅六17)等句中所使用的,就是這個意思。舊約中的預表,預示了新約中的人事。這詞譯作「預表」,在新約中只出現於羅馬書五章14節,經文說亞當「是那以後要來之人(即基督)的預象」。兩者的關係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再一次提及;那裏並沒有把亞當稱作一個預象,而是指出亞當與基督之間異同之處,均明顯可見(林前十五22、45-49)。這表明了預表也像實例和比喻一樣,不是每一項細節都得以強調。另一方面,聖經也挑出一些細節,用作預表。例如,在慶祝逾越節的指示中,談到羊羔的時候,說明「羊羔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出十二46)。詩篇三十四篇20節重提這事,並用作一件預表性的事件。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記載中(約十九31-36),猶太人要求把被釘囚犯的腿打斷,讓他們快點斷氣,好在安息日之前把屍首從十字架上除下來。但當兵丁來到耶穌跟前,見祂已經死去,便沒有打斷祂的腿。CarlE.DeVries另參:「聖經的詮釋」;「記號/神蹟/預兆」。――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