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課堂管理(詹姆士戴特) 有效的課堂管理 根據調查,曾有許多本來興致勃勃,希望能夠培育學生成長的主日學教師,因為無法控制學生的課堂秩序,最後失望地離開了主日學教師事奉崗位。如果想要主日學教師有效施教,學生學習有果效,必須要有一個有秩序的學習環境。以下是一些改善課堂秩序的建議與技巧: 一、給予學生責任: 一個學生行為的動機主要有兩個目的:被人接納和吸引人注意。由於用了錯誤的方法,以致產生了不合宜的行為,以期得到別人的接納或注意。因此,教師可給予學生適當的責任,使之增長責任感,例如:裝扮班容,管理物品,作業本,代表老師發問,及擔任一些學生可擔任的職責。以此就會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鍛煉他們的自我約束及控制力。 二、態度目標明確 明確的讓學生知道你對他們的期望和紀律的標準。有些主日學教師以為在主日學裡不需要紀律規則,免得把學生嚇跑了。其實,一個主日學如果沒有紀律規則,肯定會散漫無章,學生如發現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模棱兩可的,他們會感到無所適從。在制定規條,可以採用與學生一起設計,討論而編定一套他們認同的課室規條。讓他們知道遵守規條並非只為順從成人,而為了全班共同的利益。這樣就能產生了一種自律及互相約束的效果。如果,一個學生違反規條,就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並可以以規條嚴格的要求他們。當然,主日學要突擊一種家庭的親切感,要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慈愛和寬容,有公義也有慈愛。 三、深入溝通認識 改變一個學生的重要動力是愛,最有效的課堂管理也是愛。愛能感化和溫暖一顆冰冷的心,當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和關懷,他們便可以在與你建立友誼的情況下,更樂意的與你合作。 所以教師可以當學生設立一個檔案,通過家訪,瞭解他們的家庭成員,他們的愛好,生活方式,這些都有助於師生的溝通。更可以經常在教導中,禱告中提到個別學生的需要和情況。一些教師並在課室以外的時間與學生遊玩,請學生一起就餐或看望別人。這樣,就促進了師生之間的認識和情誼。 四、自我評價價值 當一個學生對自己有一個負面的評價值,他們的行為亦會傾向於該形象。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形象沒有正面的評價,因此,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卑感,以為自己是一個人人討厭的傢伙,不敢抬起頭來行走。故此,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正面而健康的自我形象,自然會使他們在課室中有合作的表現。蘇霍姆林斯基講過:要讓每個學生抬頭行走。恰當的讚賞就是讓學生抬起頭來。當學生有不當行為時,教師應讓學生明白不被接納只是那些不適當的行為,而非學生本身。教師批評學生,只能批評行為的本身,而非批評學生的整個人格。 五、認真準備授課 導致課室秩序混亂的起因,有時是來自教師的。一個沒有足夠準備的教學過程,自然很容易導致混亂,使人無從適從。例如:器材不足,指示不明,都會導致活動無法進行。 認真備課包括: 1、 時間分配當恰當; 六、改善教學環境 課堂環境對學生學習情緒有很大影響。課堂太髒、太擠、太暗、太熱,嘈音太響都將影響課堂秩序。教師要讓每個學生看到你,課室的光線應充足;學生之間應有足夠的空間;課堂班容的佈置不但衛生,也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增強學習氣氛。如果給予課堂更多的變化,滿足學生的新鮮感,將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小結: 教師善於控制課堂紀律,是達致有效培育的必要條件;而最後要的是教師要明白紀律無需依賴權威和懲罰才能達致。一個有計劃的教學過程,一個滿有愛心,體諒和尊重學生的教師,一種堅定且有原則的態度,才是達致有效課室管理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