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

 

卖主的加略人犹大

 

【加略人ISCARIOT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耶稣……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有一个门徒,耶稣所爱的,……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于身上也得了荣耀。神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的荣耀他。(约十三1832)

犹大被称为加略人,因为他来自犹太的加略城。他不像其他的使徒,他并不是加利利人。因此,他可能觉得比他们优越,然而,他的内心却像圣经历史中违背神的人一样的黑暗。他与基督的关系,只会加增𠕇的完美而已。主耶稣早知道他是个贼,又是出卖𠕇的,却仍对他存无限的温柔忍耐,从来不用眼神或言语叫其他十一位门徒晓得这个加略人是假冒为善的。因着这个关系,主的心必定深受苦楚,但𠕇却从未止息𠕇丰盛的慈爱。在最后的晚餐中,𠕇蹲下来为犹大洗脚。既然这个最后的举动还不能改变他,主就任凭犹大偏行己路。即使这样完全的爱也对他无济于事了! ―― 华思德《默想圣经人物》

 

【加略人犹大】

   一、得使徒职分(可三13~19)

   二、受耶稣警戒(约六70~71)

   三、作假善之人(约十二4~5)

   四、常偷取公款(约十二6;出二十15;多二10;提前六810)

   五、将恩主暗卖(太廿六1~514~16)

   六、蒙耶稣洗脚(约十三2~510~11)

   七、再受主警戒(约十三182127~30;诗四十一9)

   八、让魔鬼入心(路廿二3;约十三27~30;雅四7)

   九、以亲嘴为号(太廿六47~50;路廿二47~48)

   十、把银钱丢弃(太廿七3~5首句)

   十一、因后悔自缢(太廿七4~6;徒一18~19;太十六26;箴十2;十六8;传五12后半;参书七1~26;王下五1~27;徒五1~11;俗语说,既然有财人不在,何如人在少有财)

   十二、归自己地方(徒一25;约十七1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加略人犹大(徒一25)

   一、所居的位分(徒一17;可三13~19)

   二、所存的心意(约十4~6;路廿二3~6)

   三、所受的感动(约十三2)

   四、所得的警戒(可十四18~21)

   五、所遭的充满(约十三27)

   六、所作的恶事(可十四43~46)

   七、所收的结果(太廿七3~5)

   八、所获的名号(约十七12)

   九、所归的地方(徒一25)

── 丁良才《经题模范》

 

【犹大与彼得对比】

   一、都曾受撒但驱使(太十六22;约六70)

   二、都曾敢背逆耶稣(太廿六14~1647~50;可十四66~70)

   三、都曾因己罪懊悔──但犹大不过是后悔而已,彼得却是悔改了(太廿七3~4;廿六65)

   四、其结局判若天渊──犹大自缢而死,往自己的地方去;彼得却是蒙了赦免,多年热心服事主(太廿七5;徒一25;十五6~7)

── 丁良才《经题模范》

 

【灭亡之子】

   一、犹大得灭亡之子的名号(约十七12)

   二、犹大有灭亡之子的行为(约六70~71;十三1821;参八44)

   三、犹大受灭亡之子的报应(徒一25)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卖主的加略人犹大】

本课主要经文:马太福音廿六章十四至十六节,四十七至五十节,廿七章一至十节

  一、身家背景

        1. 名称:本名犹大(Juda)。在中文圣经中被称为犹大的,旧约有八位,新约有六位。为了区别,这位犹大通常按其出生地,被称为加略人犹大",或卖主的犹大"。主耶稣曾称他为魔鬼"(约六71)及灭亡之子"(约十七12)。使徒约翰称他为贼"(约十六6)。

        2. 家世不详。出生地是南部犹太地的小城加略希斯仑,不像其他使徒是北方加利利人。历史学家De QuinceKazantzakis认为他原是歹徒,后来改变了,被带到耶稣门下。

        3. 个性:精明,善于理财,有贪心(约十二62)的习性。

  二、时代背景

         1. 世界和犹太局势:与施洗约翰相同(见本书第五课)

  三、关系人物

       长辈/亲人  父:西门  老师:主耶稣

       朋友/同工  同工:十一使徒

         仇敌  魔鬼  祭司长、长老

  四、一生主要事迹

         1. 蒙召为使徒(路六12-16

         2. 负责管理钱财(约十二4、6)

         3. 责难伯大尼的马利亚打破香膏(约十二5

         4. 卖主而后自杀(太廿六14-1647-50,廿七1-10;可十四10-1143-45;路廿二3-4;约十八1-5;徒一16-20

  五、观察本课主要经文的史实:犹大卖主而后自杀

        1. 时间(when):犹大卖主的事件,发生于主耶稣公开传道第三年的逾越节。主耶稣在逾越节前二天(即尼散月十二日,星期三),即已预言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当时犹太人的领袖已决议用诡计捉拿耶稣,犹大自动献策,愿作内应。这时撒但已进入他的心,卖主的事件,终于在逾越节前夕的深夜时发生。

        2. 地点(where):逾越节前夕的最后晚餐"席上,主耶稣对门徒作了很长的教导、应许和临别祷告后,走到耶路撒冷城外,过汲沦溪到客西马尼园,在园中祷告。就在这园中,犹大率领兵丁来捉拿耶稣。

         3. 方式(how):犹大索价三十块钱后,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将耶稣出卖。他带领祭司长、守殿官、长老,还有一队罗马兵丁及许多带刀棒的差役,显然有周详的计划,志在必得,且防止民众暴动。他以问安的亲嘴"动作为暗号,实行出卖的诡计。这一切邪恶的方式,均事先设谋计划(可十四44)。他的阴谋虽成功,但耶稣被捕后,他却后悔,还钱被拒后,以上吊的方式自杀身亡。

  六、解释并归纳犹大在事奉上的失败

        1. 为甚么犹大会从尊贵的使徒沦为出卖主耶稣的叛徒?

犹大的失败,并非一日造成的,而是个渐进的过程:

               1)犹大与其他使徒一样,是被主亲自拣选、呼召的。他曾聆听主的信息,出去传道,医病赶鬼,亲见神迹奇事。然而,他虽有事奉的机会、恩赐、表现,却对主一直没有真正的信心(约六64)。正如登山宝训"中所描述的恶人",他们口称耶稣为主,也传道、赶鬼、行异能,却与天国无份无关(太七21-23)。他们身"在服事的团队中,心"却不属于所服事的主。

               2)他有贪爱钱财的弱点

         他负责保管行囊,常"盗用公款(约十二5-6),而且视马利亚献香膏为浪费"。撒但就利用这一弱点进入他的心"(路廿二3),使他见利忘义,出卖主耶稣;真正是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了"(犹11)。

               3)他忽略主耶稣一再的提醒,失去了及时悔改的机会。

         最后晚餐"前,主为他洗脚(约十三2-5)主暗示门徒不都是干净的(约十三10-11主藉递饼明指犹大就是卖主的人(太廿六20-25;约十三25-26犹大吃饼后,再次让撒但入心(约十三27主耶稣再次提醒犹大,已知他要做甚么(约十三2730在客西马尼园中,主再次对犹大说话(太廿六50)。

         他任凭自己的心刚硬,一再忽视回转归正的提醒,正如任я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的人(罗二5)。难怪主耶稣会说: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廿六24

        2. 犹大真的后悔卖主吗?

               1)犹大为甚么会自杀?国际圣经协会的《圣经 灵修版》的注解说当初犹大出卖耶稣,可能企图迫使耶稣去发起一次革命来对抗罗马"(新约87页)。魏斯比(Warren Wiersbe)在《作个忠心者》一书中,也认为当耶稣重复地拒绝成为一位政治的弥赛亚时,犹大转而反对他"(284页)。然而,当犹大看见耶稣被打受辱,且无辜"被公会判决死罪后,他就后悔"了。主耶稣过去的美善一定唤起他的回忆,让他后悔竟以卖奴隶的价钱出卖了耶稣(出二十一32),他发现得到三十块钱的快乐不能代替心中的懊恼。他想退还这血钱给祭司长,去换取耶稣免罪却被拒。一种绝望的心情迫使他以自杀偿命。

               2)犹大的后悔,仅是自认为有罪了"。他充满了罪恶感,和对罪恶之结果的恐惧。这种后悔"(seized with remose)是一种受骗、做错了判断的后悔;他靠自己的力量自责,不是面向主的认罪悔改(repent)。他宁愿回去找祭司长,用自己的方法脱罪,却不愿回到主耶稣和众使徒当中求饶恕、得赦免。

  七、归纳与应用:事奉者的监戒

        1. 犹大的失败,是个渐进的过程。今日一个事奉者的失败,也往往不是突然堕落罪坑中(fall into sin),而是逐渐滑跌下坡,越陷越深(slide into sin)。

        2. 犹大的弱点是贪财。事奉者的弱点若不儆醒对付,会被魔鬼乘虚而入,要防微杜渐。一个小小的破口,可使一座堤坝溃决。请自省:你目前有甚么隐而未现的破口吗?(如:急躁、胆小、情欲、懒散、虚荣……)快求神光照、医治、对付!

        3. 事奉者极易受到名利的诱惑,必须谨慎自守,且与清心爱主的人彼此规劝,互相提醒(accountable to each other)。

        4. 一个事奉者可能有外现的恩赐,有优越的地位;但他内在的生命却可能像犹大一样贫乏可怜之至!我们自己必须谨守里外如一(consistent),也关心同工内在生命的成长、过于外在恩赐的追求。

        5. 当日魔鬼攻击主耶稣,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外面凶恶的祭司长、官府、兵丁,而是利用主耶稣的心腹门徒犹大。今日教会中也要慎防假先知、假弟兄和似是而非的异端进来鱼目混珠。

        6. 主耶稣多次给犹大悔改的机会。今日主耶稣也藉圣灵的感动,遭遇的事件、疾病、苦难,讲台的信息,弟兄姊妹用爱心说的诚实话……不断提醒我们。要及时悔改,不要执迷不悟,免得后悔莫及。

 作业(讨论题目)

   . 在圣经人物中,有哪些事奉者曾经失败?他们失败的原因是甚么?他们的结局与犹大有何异同?请列举至少三位(如:亚伦、巴兰、亚伯拉罕、罗得、参孙、扫罗、大卫、乌撒、以利亚、约拿、彼得……)。

   . 曾有人说:犹大卖主,主早已预知。因此他的行为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不应由他负责;犹大还可说是促成耶稣拯救世人的功臣呢!"请指出此言错谬之处。

答案

   一、圣经中的三位失败者

   人物    经文 失败的原因    过程        结局

   巴兰    民廿二- 1.贪婪钱财     1.神明言禁止 与米甸人同亡

         廿五9        2.爱受尊荣     2.巴兰一再求问,

         三十一;       3.明知故犯       试探神

         彼后二           3.忽视驴子的警告

         15;犹11          4.咒诅反而祝福

         启二14          5.献毒计勾引以

                       色列人犯罪

   参孙    士十三- 1.违犯拿细耳 1.娶非利士女子为 1.被割双眼,铜链

         十六;     人条例          妻被骗           拘索,监里推磨;

         来十一32      2.迷恋外邦女 2.到迦萨住妓女家中        最后与非利士人

                 子,放纵情欲              同归于尽

               3.匹夫之勇      3.迷恋非利士女子 2. 临死前知道悔改,

                       大利拉。她三次迷          并仰望神杀敌建

                       哄参孙,终于出卖他      功,被列入信心伟

                           人之中(来十一32)

   彼得    太廿六     1.过分自信     耶稣被捕后,彼得单独        1.他能回想主的

         3175         且自夸        跟进大祭司的院子。当           警告,痛哭悔改

         路廿二   2.忽视主三次 耶稣被审时,他因被认        2.他回到使徒当中,

         3134         警告(太十六    出,竟三次否认主          不自绝于同工和

         5462     23;路廿二31                 肢体关系

                 太廿六3440                3.主复活后仍顾及

               3.单枪匹马入             他,向他显现并

                 敌营(太廿六69)             个别召见他(可

                           十六7;约廿一

                            1-14

   二、犹大是十架救恩的功臣"吗?

         主耶稣十字架上的代死和救赎,是神在万世之前预定的旨意,若无犹大卖主,也会成就。主耶稣早就预言:人子必要去世,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廿六24)他出卖主耶稣,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成为魔鬼利用的工具。他必须自己担罪,所有参与这罪行的人都是自取其祸。正如雅各书一章十三至十五节所说: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 苏桂村《圣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