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例证 【要善用比喻】容我提供一些使用比喻的法则。你的比喻必须在讲章中闪出亮光,而不是勉强的把一些比喻拖进来。你也许曾听过有些人讲道时加上一个故事,但这故事却与他的信息根本没有任何重要的关系。他把它引进来,为的是要使听众松弛一下,使他们笑笑,而故事本身却与讲章毫无关连。 我认识一位最善于使用比喻的人,名叫卓约翰(John Henry Jowett),另一位是韦更生(W.L. Wat Kinson)。卓博士所用的比喻,经常会照亮他的主题。比喻千万不能变成讲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的目的是要把信息衬托得更为明亮。── 康培摩根《摩根讲道法》 【今日讲道者的毛病】 一、不讲故事例证,以致太理论化,枯燥无味,因此听者不易了解。 二、太会讲笑话,以致成了笑话专家,结果听众只记得笑话反而不明教训,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失去了故事的目的。 三、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本身不切题,甚至自相矛盾。 四、所讲故事不新鲜且人尽皆知,讲了上半句,下半句别人早已猜出来了。 故事比喻的目的,在于解释真理,使人易懂、易记、易接纳、易实践,若失去此原则,则毫无意义与价值。―― 施达雄《如何准备讲道》 ※ 讲道中以比喻说故事,如一个房屋的窗户,一方面表达了重要性,另一方面表达了限制性――适可而止。―― 施达雄《如何准备讲道》 【创作譬喻】罗拔孙·史都华德某次遇见马歇尔——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马歇尔说:「为何你讲道不像你的主一样,使用譬喻呢?」罗拔孙说:「如果我知道得够多的话,我会使用的,我倒希望你替我创作一些譬喻。」 他一直没有机会再遇见马歇尔,直到某天在一个转角遇见他,他说:「马歇尔,那些譬喻在那里呢?」 「我知道你一定在找我,可是我得放弃它,我曾经试过,却创作不出,我不晓得它是那么难。」 人们说:「哦!任何人都可以准备一次讲道,如果你也这么想,你可以试试看。」——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为什么要用比喻 】经文:“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照他们所能听的,对他们讲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可4:33-34)。 《说苑》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记得有位著名布道家说过这样的话:“讲道若不用比喻,就如同建筑楼房;四壁不留窗户一样,既不透亮也不通气。”信哉斯言。 【例证有如窗户】假若没有窗户,讲道就会暗淡无光;反之,我们也发现若窗户太多,例证就『喧宾夺主』而成为『故事专家』不再是讲道了。── 周联华《讲道法》 【比喻之功用】 (太十三3,24,31,33~34;廿一33;廿二1;廿四32;廿五1,14,32~33;路五36;六39;十二16,41;十四7;十五3;十八1,9) 一、比喻如号筒──令人惊心(太十三1,3)──如书中之图画令人注意 二、比喻如窗户──令人心明(太十三35;罗九21;十一17~25)──注意,各屋须有窗户,却不可尽是窗户 三、比喻如味素──令人爱听(撒下十二1~7首二句;路十八9~14;十九11~27) 四、比喻如钉子──令人易记──好比方容易记忆,也助人日后想起比喻的教训 五、比喻如尖针──令人得道──无针难以缝衣,无线针也无用,故此各比方应有一定的教训 ── 丁良才 【讲章中之例证】 一、例证之功能 1.可解释某一真理──用最简扼的故事来解释一个难懂的真理 2.可提起听道者之兴趣 3.可使内容更充实完全 二、如何获得例证 1.由圣经中取材料 2.由自然界中取材料 3.由历史与点故中取材料 4.由科学知识中取材料 5.由文学中取材料 6.由个人信仰经验中取材料 7.由讲道者编写或想象中取材料 8.由一般故事或格言专辑中取材料 三、运用例证之原则 1.不可用与讲道无关的材料 2.要够水平份量 3.避免用陈腐的例子 4.资料要正确,内容要清楚 5.运用故事解释重点时要注意: (1)内容与重点密切相关 (2)避免不必要的细节 (3)要能造成一个高潮 (4)不必事先声明说要开始讲一个故事 6.运用统计数字支持论点时要注意: (1)运用完整的数字,而不是大略的数字 (2)把数字来源交待清楚,引起人们的信赖 7.引述格言支持论点时要注意: (1)说明原著作者之姓名 (2)把引用的话自然带入你的话里 ── 施达雄《如何准备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