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宣教

 

【黑人先知沈毕】南非洲的深山里,居民都是拜偶像的,有些还过着黑暗而残忍的生活。直到一八七○年左右,英国人到那里去殖民。当时,沈毕这小黑人是在一家敬拜神的人家,作抹地板等杂工。因此他知道有位真神,也会祷告神。客堂里有一本圣经,人告诉他说:这是神的书,他听了很怕,不敢进那客堂,更不敢挨近圣经。主人一再解释,说所敬拜的神不是叫人可怕的。于是他才放胆翻看,知道是英文的,他就决心学英文。一天,他看见礼拜堂的牧师带领人去河边施洗,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因此他也受了洗。

当沈毕先知四十八岁的时候,一天,他独自在山顶上,清清楚楚的看见一个异象,见到自己站在高处,有活水如江河流出来,直流到人民身上。又听见有声音吩咐他说:「要撇下一切,出去传道,不可迟延。」他遵神的话去作。

他有医病赶鬼之能,所到之处,人民都从远近各处,甚至千里之外来听他,就医听道。他手中常拿一本圣经,走遍各城各地。为人圣洁虔诚,完全把自己放在神的手中,作工具让神使用,虽经过艰难逼迫,因他而得救的约有三万三千多人。他凡事自动为本地同胞着想,不带一点欧洲色彩。——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拔牙一万二】百余年前(1861冬)马偕宣教士离开加拿大,搭船来台湾。从那时起,他在世六十年的日子,可说全燃烧在台湾的宣教事工上。马偕的事迹大家都知道,我知特别提出其中一件,即从他踏上这块土地后第三年起,他一共替人拔掉一万二千颗牙齿,可见患有牙病的同胞是那样多。这件事是马偕自己说的。

    传福音主要的工具当然是圣经,但从马偕所做的一切来看,医病和办学校是他的辅助工具。换言之,他不仅关心人得救的问题,也关心人身体的健康及知识的栽培。今日传福音的工具比他的时代更多,像广播、文字、医疗、小区活动、音乐、演艺等等。在科技进步下,甚至借着卫星设备传福音,将救恩之道传得更远、更快,听的人更多。像马偕的拔牙,凡对传福音有辅助之工具都可以采用。愿我们手所做的工,都能使上帝得荣耀。——张钦煌《小吗哪》

 

【差传的策略】在菲国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一个东南亚地区会议中,与会者都是来自东亚和东南亚的牧师和传道人。最后一天的议程是讨论差传事工的问题。不少人说现在的差传事工在各地进行得如火如荼,实在是令人鼓舞的。廿世纪不再是白人差传的时代了,踏进廿一世纪,传福音的棒子早已落在其他民族的手中。所以无论在南美洲、中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均有不少本地的宣教士,被差往其他地区开荒宣教。

他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亚洲一些先进地区(包括香港)因为物质丰富,财雄势大(相对亚洲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所以他们每年用在差传的款项也不菲。不过为什么他们差来的人却不能像本地人一样生活呢?

例如在菲国,一个普通白领平均收入只有四千披索(约港币一千三百元),却要养活全家四五口,所住的是最简陋的房屋,没有电视、电话、冰箱、冷气机或其他奢侈品。当然更没有甚么额外的津贴,例如儿女教育、公积金和旅游。到这些国家的宣教士的生活方式与本地人有天渊之别,好像五六十年代由欧美到香港的宣教士一样。他们住在九龙塘的花园洋房,生活方式和在祖家无异。这种殖民地色彩的「生活隔离」早应被淘汰了。为什么现在却重复五六十年代宣教士的作风呢?

他们又举例,一个由香港来的宣教士至少要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学习本地语,然后工作二至三年便要转换工厂去泰国。他到了新工厂后又重头学习泰文,然后工作二至三年又再被调走(或者宣教士只能投身五六年便回港从事其他的福音工作)。为什么不用同样的金额协助或训练十至廿位本地传道人,效果岂不更佳么?

各位教会的差传部成员或主任,你们如何回应呢?

「……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路十2—苏美灵《故事百感》

 

【奇怪的组合】泰国除了是佛塔之国之外,更被誉为是「微笑之国」,因为该国的旅游局经常向各国宣传到此地旅游的种种优点。事实上,这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最大的分别是她从未被任何超级强国所统治,反观她周围的国家,柬甫寨、缅甸、印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滨都作过强国的殖民地,至今仍然残留着殖民时代所留下的痕迹和政策。所以泰国在这些年头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亚洲第五小龙,又被列入为新兴的工业国(NIC)之一。

正如其他发展中国家,她也接受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过参观过这些援助计划的人都会欣赏计划的模式和明白泰国人成功的原因。

在一个名为葱类种植场计划中,其农场的大门有一个牌子写上「本计划由德国、以色列、泰国三国合作」。看来这三个国家风马牛不相及,实在是一个奇怪的组合。德国以前更是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刽子手。以色列又是远在中东的新兴国家,而泰国无论在民族、政治背境、宗教、地理环境和文化无一方面和德、以有任何关联,何来这三个国家会合作呢?

原来德国威了补偿屠杀犹太人之罪过,曾秘密协助以色列国重建,又大力捐助以色列的各项建设,更在科技、农业、文学和教育等与以色列合作。现在更携手以科技援助第三世界小国。该计划的政策之一是不插手干预运作,行政、人事和管理完全由泰国人负责。所以泰国可以在各方面有真正的发展。

照样,教会向发展中国家的差传工作,岂不可以学效这种合作计划,以金钱、方针方式协助当地的传福音工作,使接受援助者不会感觉只是被施舍,而施予者也不会有任何优越感。——苏美灵《故事百感》

 

【开荒者】五十六年前,柯克到了阿利上纳的派末印度人中间,当时他身边只有两块钱(并没有什么宗派在他后面辅助他),白日他教书,晚间就传福音。过了十二年,得了一个人信主,过了十九年,第一个礼拜堂成立。在一九二二年有了五个礼拜堂,有一千三百八十二个信徒——其中已有六位早五年前出外作工。在派末印度族中基督人占有百分之二十二。——倪柝声《造就故事(卷一)》[译]


【史怀哲为非洲奉献一生】以下是史怀哲服务的榜样,他放弃在西方作医生的特权,去非洲当地贫穷的人中建立医院,他的许多朋友觉得他放弃专业的训练可惜,就派了代表到非洲去,希望游说他回到英国.
他们说:“为何像你如此有才干的人,放弃来服务非洲土著呢?
史怀哲说:“当一个人能在某地服务别人这不是放弃,我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已决定留在此地,照顾我的非洲朋友.”他留在非洲直到1965年九十岁,他保持工作生存之热情到离世.

【十字架与宣教】

   一、加六17的双重意义

         1.为传福音而受迫害,以致在保罗身上留下许多疤痕

         2.表明保罗是在受苦中宣扬十字架的信息

   二、十字架是宣教的信息

         1.主耶稣基督已经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恩的大工──『成了』

         2.错误的教导将神的救恩设立在人自己的努力上

         3.十字架的救恩将扫罗改变成保罗──生命本质的改变

         4.撒玛利亚妇人『留下水罐』表明放弃她自己的努力

   三、十字架是宣教的催逼

         1.保罗为着十字架的救恩,甘愿摆上他的生命与别人分享这福音

         2.『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主工,因为黑夜将到』(约九4)

         3.我们对于福音有多少的使命感和迫切感呢?

   四、十字架是宣教的榜样

         1.主耶稣虚己成为人的样式,甚至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2.保罗藉『印记』提醒加拉太信徒,他是属于主耶稣的人,以服事主为己任

         3.“profession”英文字义:一是职业,另一是信仰的告白;保罗以传福音为业

   五、十字架是宣教的力量

         1.保罗因他身上的『印记』而不受别人的『搅扰』(全书出现五次)

         2.主耶稣的十字架是能够让我们在监牢里唱歌的力量

         3.戴德生在中国至死忠心服事主,死在湖南长沙(宣教基地),长眠于浙江镇江

── 戴继宗

 

【宣教士十项装备】

   一、心志的装备

         1.有坚强肯受苦的心志

         2.有仆人服事的心态

   二、专业的装备

         1.学会一项专业技术才能,对宣教大有帮助

         2.一能减轻经济负担,二有助批准居留,三能成为接触外界人群的管道

   三、团队的装备

         1.教会中的长者作属灵的父亲、生命的导师

         2.差会的同工彼此配搭和帮助

         3.加上后防支持的队工──奉献、关怀、支持物资、短宣队等

   四、家庭的装备

         1.小心择偶,夫妇须同心同异象

         2.在工场当地组成家庭时,宣教士的身份可能会变成本地传道人

   五、神学的装备

         1.一些基本的神学课程

         2.带职训练,一半牧会实用课程,一半有关宣教课程

   六、职前的装备

         1.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

         2.资源摄取Resources Utilization

         3.队工建立Interpersonal Building

         4.文化认识Culture Learning

         5.事工建立Establish Ministries

   七、经费的装备

         1.差会的固定经费来源和保障

         2.信心宣教士的筹募经费

               (1)基本生活费

               (2)基本福利

               (3)事工发展费

               (4)一次过的出工场需要──旅费、搬迁费、手续费等

   八、文化的装备

         1.学习当地语言及文化

         2.不断应用在服事上

   九、经验的装备

         1.生活方式、待人接物、事奉态度等

         2.宜在资深宣教士之下学习

   十、基本的装备

         1.先在母会中有教会生活与事奉的基本装备

         2.事人事主的历程乃是每一为宣教士出工场前应有的基本装备

── 林安国

 

【深化灵命强化教会广化宣教】

   一、深化灵命

         1.灵命进深三层

               (1)到外院:藉祭坛到十字架前,藉洗濯盆求主宝血洗净

               (2)进到圣所:藉吃陈设饼桌上的饼享用主话,藉金香炉献上祷告,藉金灯台为主发光

               (3)进到至圣所:藉与主同死进入幔内与神交通

         2.与主关系三步曲

               (1)与主同心(腓二5)

               (2)与主同行(摩三3)

               (3)与主同工(太廿八19~20)

   二、强化教会

         1.强化的领导:传道人与长老联合集体领导教会

         2.讲台的供应:生命与生活并重

         3.人人参加教会各种聚会

         4.人人参加教会的服事

         5.人人都作主的门徒

         6.人人学习传福音

         7.靠主实行差传的事奉

   三、广化宣教

         1.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徒一8)

         2.初期耶路撒冷和安提阿教会的榜样

         3.多年来东西方教会的贡献

         4.为宣教事工代祷、教导、认献、组团等

── 郑果

 

【深化灵命强化教会广化宣教】

   一、深化灵命的目标

         1.得生命更丰盛(约十10)

         2.以遵行主所给的『大诫命』和『大使命』(太廿二37~39;廿八19)为目标

         3.以实现『万民』皆成祂的『门徒』

   二、强化教会的使命

         1.看全民归主为己任

         2.看宣教为生活优先

         3.超越地域来看宣教

   三、广化差传的运动

         1.在教导上入手

         2.在祷告上安排

         3.培讯宣教人材

         4.计划宣教策略

         5.调整生活习惯──服侍、奉献、祷告等

         6.慎防撒但攻击

── 冯永梁

 

【深化灵命强化教会广化宣教】

   一、深化灵命途径

         1.忠于福音的内容

               (1)忠于纯正的福音真理

               (2)忠于福音的完整性

               (3)忠心地活出福音

         2.忠于福音的托付

   二、强化教会的方法

         1.重视大使命(五次颁布)

               (1)复活当晚向十个门徒(约廿20):仅提及差遣

               (2)一周后向十一个门徒(可十六15):提及『普天下』和『万民』

               (3)再过两周在加利利山上(太廿八19):强调『去』和『万民(群体)

               (4)第四次(路廿四46~48):信息须包括悔改和基本的信念

               (5)第五次(徒一8):提及圣灵的能力和扩展地理范围到万邦

         2.实现大使命

               (1)须建立不同地方、民族的教会

               (2)须藉『施洗』使信徒联于教会

               (3)建立门徒须以『万民』为焦点

               (4)须使信徒遵行主的教导

   三、广化宣教的行动

         1.关注世界

         2.掌握资讯

         3.牧者榜样

         4.付诸行动

         5.恳切祈祷

── 余俊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