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领人归主 【带人得救要作的几件事】一个罪人因着懂得前面所说的那些真理而有醒悟后,还要让他作几件事: 一、让他知道神的恩赐(参约四:10)——神的恩赐乃是照着人的需要而给。有人醒悟了,稍微推一下,他就得救,若再讲道,反而不能推他到主面前,这是得罪主的事。如果有人惧怕审判,就该告诉人怎样逃避将来的审判;假如你把马太福音第十一章二十八节劳苦重担的事说给他听,这是愚昧。又如人感觉虚空,你倒把审判说给他听,也是愚昧。又如罪人感觉罪的捆绑,你反把虚空说给他听,也是愚昧。 传福音的人应该知道罪人的需要是什么,就该供给他什么,不应该让他兜圈子。不是我们给他定规,他有什么难处,乃是看他有什么难处,而去解决他的难处。若是我们传福音的人有主观,那是最得罪主的事。人一主观,一个人都救不来。罪人的情形是个个不一样的。我们要把神的恩赐给人。神的恩赐乃是照着人的需要。千万不可将人不需要的,塞在他身上。他醒悟什么,就给他什么。 人天然的思想,总是律法的,总以为神不白给予,人总得要作,以为人的喜乐总得用钱来买。但神是白给的,是恩赐的。主能专门应付人的需要。 当人认识神是恩赐的之后,就该把神的话给他一句。不能叫人因信我的话而信,乃是因信神的话而信。总得把神的话在台上或台下指明给他看,给他够清楚的圣经节,只要把他所需要的圣经的话,指着给他看,说明这是神的恩赐。一直让他看,只要他把所需要的圣经的话,指着给他看,说明这是神的恩赐。一直让他看,让他觉得这些是他的需要。 二、让他到神面前来——他知道了神的恩赐还不够,必须让他到神面前来。让他知道神人的父(参太七:11)。没有人相信神是普遍人的父。但是我们对罪人还可说,神罪人的父。在我们这一边,神还没有生我,我就不是神的儿女。但从神的爱那一边看,神看世人就像他的儿女一样。因神是以父的爱,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世人。神作人的父亲没有难处,乃是罪人有难处。所以对罪人传福音,可以说,神爱世人,像父一样,不过还没有发生生命的关系而已。但这个比方是可用的,连主耶稣也用这个比方。 应当带领例子们到神面前,让他们肯求天上的父。也可以把马太福音第七章十一节读给他们听。罪人听明白了道之后,我们传福音的人,总应当把他们带到神面前,让他们和神碰一下。没有父亲不给儿女好东西的。让他们祷告五分钟比听道五个钟头还有用处。 三、让他感觉罪——要给罪人知道神是恩赐的神,并且神也愿意赐给人。但神所以不给,是因人有罪,罪能拦阻神赐恩。可把以赛亚书第五十九章一至二节,约翰福音第九章三十一节,读给他们听。不要传一种福音,让人不祷告,就能遇见神。总得让人到神那里转一个弯。神是肯给的,也必定给,但因人有罪,神没法听。这就是从需要的感觉来到罪的感觉。让罪人看见神的恩赐,再让他到神面前来,再让他知道罪。只要能让他肯到神面前来,神的存在问题就解决了。这比去讲神的存在而让他知道还方便。然后再让他感觉罪。 四、让他认识主的十字架——让他感觉罪后,就要让他认识主耶稣的十字架。读希伯来书第九章二十七,二十八节,彼得前书第二章二十四节,第三章十八节,这几处够了。让他们知道主耶稣如何担当我们的罪。像方舟一样,把审判落在他身上;像逾越节的羔羊一样,主是被杀了;像铜蛇一样,一望就得救了;像献祭一样,他是替我们赎罪了。让他简单地知道,就是这么一回事。只让他们知道最少的真理,就得救了。 传福音的人千万不可打自己的岔,千万不可作一个无所不知的人,讲得太多,叫人拐弯来,拐弯去。要用简单的话,也可用自己的见证。 为什么要有上面这四步呢?因罪人的思想是完全黑暗的,悟性不是为着神的,情感不羡慕神,在定规里没有要神的心,所以要用上面四步,把人引到羡慕和决定,这就是勾子。 一位传福音者,名叫Verls说,我们要替罪人祷告,替罪人相信,替罪人接受。这话是真的。这是说,我们要感觉他的罪,好像他的罪就是我的罪。好像我和他是一同得罪主。我认罪好像替他认罪,我相信好像他相信,我悔改也替他悔改,我接受也替他接受,两个人好像一个人了。我在这里好像和他一同祷告,一同相信,一同接受。这样,就能把罪人带到神面前。冷的传福音的人,不能让人得救。必须先把自己用火点起来,然后才能把别人点起来。只有站在自己和他似乎是同时得救的情形里才能让人得救。 当传今天的福音,不要传二十年前的福音。神的福音好像吗哪一样,是天天活的才成。我们要把自己碾得细才有用,我们要背着罪人来得救。话语该有勾子不错,但传福音的人也该是勾子。传福音的人有一个奇妙的能力,就是我们是接电的。我们要接电,要把我们自己接在罪人身上。我们就是接电的。我们必须把命摆进去,才能救人。保罗是把一切摆上去的,不是讲道理。 到此,罪人要问,我们怎样行才能得救,这也有四件事。 一、要劝他认罪——读约翰书第一章九节,这虽是对基督徒说的,而原则上,认罪总是得神赦免。有许多人求赦免而不认罪。他们对神说,我骄傲,我嫉妒,我奸淫,我恨人,但只求赦免而不认罪。认罪乃是说这是罪,不是光求赦免。人犯罪是专门的犯几样罪,不是普遍的。我们认罪,不是只向神说,我骄傲,我嫉妒,乃是更要向神说,我骄傲这是罪,我嫉妒这是罪。如此,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 传福音的人最怕的,就是罪人吃了酒席,而没有见主人的面。我们不是让人点头我们的道,乃是让人来到神面前,让他向神碰一下。他明白了以上四点后,总要让他跪在神面前祷告一下。人一认罪,就是站在神的一边,来一同定罪。若不认罪,他就仍在罪的一边。总要让他刚硬的膝头软了,让他跪下来。要认罪,求赦免。这样认罪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他一辈子忘不掉。这样一求,他就跑不掉了,神也算数了。 二、给他神的话——认罪后还得给他一两句神的话。本来罪人是不信的,他的身体对得救无关,悟性是黑暗的,羡慕是没有的,决定是反对的,那么他怎么相信乃是从外面把一个东西,就是神的话,先送到里面去,一进去就不出来了。道理不够,笼统的话不够,普通的话也不够,只有神的话才行。所以要让他读圣经的话。让他读而又读。雅各书第一章二十一节说,神所栽种的话,能救人的灵魂。彼得后书第一章四节,人靠神的应许,才能与神的性情有分。使徒行传第二章四十一节,五旬节时人得救,就是接受彼得的话,他引用了圣经的话。神所有的工作,是用他的话来包括。人接受神的话,是接受神的工作。话语的内容就是神的工作。不是直接摸着神的话,就是接受神的工作。话语的内容就是神的工作。不是直接摸着神的工作,乃是直接摸着神的话。因此我们传福音的人必须把圣经上关于神救恩的话,多背几节。总得把神的话,一句一句地向他们念,一直到他们清楚为止。这样,他们就永远忘不掉。带人得救,总应把神的话,好像枕头一样,让他们枕在头下。 三、让他信——接着就是让他信。认罪和信有什么分别呢?认罪是行为。信是认罪之后,又有神的话,相信照着神的话那么作了,就得着了。如约翰壹书第一章九节,先认罪这是行为。信是说,神已经用他儿子的血洗净了我一切的罪,这就行了。 相信不是等候。活的信心是当时解决的。此处的信,不只是信主所作的工作,乃是马上相信神的话是事实,就是马上得着了。神说有永生,就是有永生。要让他知道现在已得着了。 四、要他口里承认——读罗马书第十章十节给他听,要他公开地承认。许多人得救不牢靠,是因口里不承认。一承认就牢靠了。像洋灰一用水就结牢了。要给他一个机会,让他马上承认。常因开口承认主,得救就清楚了。这也是罪人该作的事。人只要信神的话,并且承认,灵就活过来,神就把他的灵放在人的灵里。信的行为神给他一个新的心,信的结果,神给他一个新的生命。这样,他就得救了,重生了。我们要多花工夫学习这些事。马虎的人不能得救得好。我们不只要救人,更要救福音品格高的人。——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与灵命》 【得救的条件和果子都是主 】按着我们来看,得救的条件和得救的结果是有何等的不同。没有一件事的手续和目的是相同的。我们知道救恩是有条件的,悔改是条件,赦免是果子。照样信是条件,得救是果子。人应该认识主,认识主是条件,得生命是果子。得救的自己也和其结果不同,得救是条件,接受主是果子。人得救才能作神的儿女,然后才有神儿女的生活。得救是条件,神儿女的生活是果子。人得救才能除去肉体中的罪,得救是条件,除去肉体中的罪是果子。得救是一件事,得救的条件又是一件事,得救的果子又是一件事。 但有一件事,在圣经中是非常奇妙的,就是得救的条件和得救的果子完全混了。人若想要整理得救的条件和得救的果子,而让人清楚,这是愚昧的事。因主没有一个意思,要那样分得清楚。这不但不是乱,反而是荣耀的事。为此我们要敬拜他。因为条件就是果子,果子也就是条件。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十九章,那位少年官问主耶稣得永生的条件,就是先作什么,才能得永生。主说要守诫命,要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且要跟从主,才能得永生。那位少年官听见这话,就很忧愁,因为他很富足。主就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难那。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门徒就说这样谁能得救。主说,在人不能,在神却能。这里得永生,进神国,得救,三个是并行的,这三个神都能。第十八章这里是一个少年有道德的官,第十九章那里是一个中年没有道德的税吏。第十八章是得救的条件,第十九章是得救的果子,也就是得救的自己。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完全相反。如果是条件,就得自己作;如果是果子,就得神来作。那位税吏把他所有的一半分给穷人,讹诈谁就还他四倍,这是神的救恩叫他变卖他所有的,这是神作的。救恩的条件就是救恩的自己。条件是自己作,救恩是神来作。若救恩是条件,我们就不能得救了。主说在人不能,在神却能,就是救恩的条件并在救恩的里头了,就是一切让神来作了。人能作的,就作,人不能作的,让神来作罢! 使徒行传第五章三十一节,赦罪和悔改都是神所赐给。人有错误的思想,以为悔改是我作的,赦罪是神给的。岂不知悔改和赦罪都是神所赐给的。如果人以悔改为难,可将悔改并在赦罪里。悔改本是赦罪的条件,但是圣灵若给赦免也好,若自己不能悔改,就把悔改并在赦免里,神就一同作了。 彼得前书第一章二十一节,信和他是一同得的。全圣经一切得救的条件都是在信心上面,而在这里是说,不是我们把信给神,乃是信是神所给的。信心是神恩赐中的一个,是我们从神那里得着的。人能信还是圣灵所给的。我们传福音是讲信,但人若是信不来,也没有关系,信也是包括在救恩里。 路加福音第十章二十五至二十八节,二十九至三十七节,人要爱主神,并爱邻舍,才能得永生,爱是得救的条件。律法师是问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是问谁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律法师就是落在强盗手中的人,邻舍是指主耶稣自己说的。爱神,爱邻,而得永生,这是头一段的教训。下一段掉一个头,得永生而爱邻舍。似乎是乱了,却是荣耀的。爱他而得永生,得永生而爱他。我们都不能爱主,乃是主给人爱他的心。给永生的是他,给爱他之心的也是他。救恩是他给的,救恩的条件也是他给的。人能相信接受都是他给的。所以能信的来,不能信的也来,要的来,不要的也来;因什么都是主作的。 路加福音第七章三十六节至末了。免债在先,爱主在后,而女人是先爱主而从主得赦免,这是把救恩的果子变作救恩的条件。本来免债是救恩,而救恩的条件是主给予的,救恩的果子也是主给的。在此并没有先后的问题。每一件事的起头到末了,一切都是神作的。这叫作福音。神不只在各各他为我们作成了救恩,而我们里头救恩的成就也是主作的。 路加福音第八章十五节,说到诚实良善的心,才能结实。人非有诚实良善的心不能得救,但人能有这诚实良善的心,是神所作的,是神给人诚实良善的心来接受他的救恩。神的要求就是他自己的工作。 马太福音第十六章十七节,父所指示的,才能认识子。约翰福音第六章四十四节,父吸引人才能到主那里。约翰福音第十七章三节,认识子的得生命。父所指示的人才能认识子,认识子的人才能来到主那里,来到主那里才能得生命。但是到底是先认识了才来,还是来了才认识?来主这里才得永生,抑是得了永生才来主这里?怎么都行。 使徒行传第十八章十节,人到底是先信了才作神的百姓呢?还是作了神的百姓才信呢?时间一带进来就有难处,神是超时时间的。因为我们是受时间限制的,所以常有先后的分别;但神没有先后的分别。条件变果子,果子变条件,都是神作的。从外面看好像是人作的,那知道都是神恩典作成的。 罗马书第九章二十一,二十三节,先是器皿,后是荣耀。神有他的荣耀,就造出一个器皿来,把他的荣耀装在这器皿里。神把我们造成了预备得荣耀的器皿,所以神才给我们荣耀。 人可以照着他的本相来。主是罪人的朋友,只要心一出来,神就能拯救。祷告虽错,但听祷告的主是不错的。只有一点心向着神就行了。再者,圣灵已经降临,任何地方有祷告,任何地方圣灵就作工。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圣灵,只要人的心一有裂缝,圣灵就作工了。人的认识虽不够,只一遇见主就成功了,而且神又把得救的条件和结果并在一起了。 福音的两面:一、福音的技术;二、福音的内容。两面都够,便能救人。 寻求福音的给他们福音,寻求进步的给他们清楚的真理。这要两面平均才好。 (一九四七年,在中国,天主教三百万人,三成在内蒙古。更正教四十八万人。)——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与灵命》 【劝世文及其踪踪】一个安静的主日晚上,很晚的时候,有一人在露天的地方,对许多常到那里乘凉的人传讲主耶稣的事。他是一个平常诚恳的信徒,虽少得恩赐,却多蒙神恩的。当他讲到十字架的事,总有许多人受感流泪,也有人俯首自卑。他们末了唱一首赞美诗,他就在人丛中,散布那最合宜的劝世文。 一年过去,这人有时想到这样的聚会,有结果没有?到了秋天的某晚,他在对岸,就是离他上次布道不远的地方,遇见一个粗俗的人对他说:『先生,晚安!我想你不记得我啦!』他仔细看了一看,很诚恳的回答说:『是的!我不能说我认识你。』『阿,我却认识你。』『请告诉我,在那里,是怎么认识我的?』『我记得去年夏天,某主日晚上,在岸那边的布道么?我就是那听众之一,——我感谢神,我是内中的一个!讲到将来的审判,你常对我看,我想你必已知有一个罪人紧靠着你站着。在你未讲完之前,我已十分受感。后来你又给我一劝世文,我带回去读了一遍。这张劝世文也讲到要来的审判。我的良心很自责。我再看那文,又告诉我主耶稣是神的羔羊,是除去罪孽的。阿!这是我所急需的阿!我禹神呼求。接着几个礼拜我不能成眠,也是十分忧愁。末后我看明,我与神相交,惟有借着耶稣基督;因为在神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但我安息在他里面,并信靠他,我就知道,死亡再无害我的希望,审判也非我所怕的了。我只信靠主耶稣,且借着他,虽我的罪像朱红,也变成白如雪了。』 『朋友;现在你怎样?曾再犯罪么?』『阿,先生,我愿我说没有,但不能,因我真犯罪。』『你犯了罪又怎么办呢?』『我惟到神前认我的罪。』『你死后盼望到天堂去么?』『是的。倚靠主,不是靠我自己;因为我是完全不配的,但主是完全义的。』『怎样就是天堂呢?』『在那里,我要见他(主)的面,总不再犯罪;在那里,从恩典的河里,畅饮无穷的喜乐。』 这是他沉静的答复。问的人停止了。所有的答语,已足证神的奇妙工作。他是得救,是已经弃暗投明了。在人方面说,这就是工作的效果。撒种的人哪能!努力往前撒种『在各水边;』;在为神不但能,也要『加给我们果子。』(林前十五:58.)——倪柝声《造就故事(卷一)》[译] 【暗中结果】美国波士顿有一个青年查经班,学者大概都是大学生,其中杂有一个乡下少年。当先生叫他们读约翰福音时,这乡下少年翻到旧约里去找。他不知道在那里翻起。同班的学生都笑他的愚昧。 这位先生却有主的心灵。他亲自到那乡下少年作艺徒的地方,把手放在他肩上向他说:『你要作一个基督人么?』那少年说:『我要』。他就接受了主耶稣作他的救主。这个少年就是主所大用的慕迪。但是,这个先生始终不知道他所的工夫有多大。——倪柝声《造就故事(卷一)》[译] 【时机一过不再来!】有时我们不立刻回答主的分配。就永远后侮。当我过一宽大舒适的大街时,见有一老人坐在草地上,神命我告诉他福音的消息,我想这一定是错啦,未必我所想的就是神的命令。我就过去打算乘电车,而忘了带钱。不得已而返回。又经过老人坐处。心想总得对他讲几句,或问一问,他是否基督徒不是。就看见廊子里坐着几个妇人,心想到,若同着那么多的人突然的说『你是基督徒么』?是怪不好意思的。不但无益,反而不好。我于是过去先和那几位妇人说话。那位老人就走了。过了几点钟,听说他就被汽车撞死。那时才知道他不是基督徒。早知如此何不对他讲几句关于灵魂得救的事呢。(对不认识的人,讲论耶稣,似乎难以为情。但是这里有很大的福气。你试试看就可以知道,我的话是不错。)──《箭上羽》 【就淹死了】一位牧师说道:『白约翰和我同住一院。他在某旅馆作司账,我当牧师。当我修理花园,他油漆小船的时候,我们就彼此相识。过了几天。见他将要漆完。心中忽然想,现在可以对他讲耶稣。但我又想现在是正午。等到吃饭时再说。可是吃过饭,他就出去啦。次日他同他的哥哥,去到河里试他的小船,就淹死了,真是叫我后悔』!(时乎时乎,一去不再回)!)──《箭上羽》 【十五万美金的支票掉下去了】上礼拜在纽约城某经纪人的公事房,由对面窗户,吹来一阵小风。将桌上一张支票吹出去。不知这张小纸,价值十五万美金,立刻惊动了大家,去到窗下寻找。不久就叫一送信小夫拣起。送还本主。得了五元美金的报酬。(但是你要知道,就在这时,在几里之内,有多少比百万美金更宝贵的灵魂,沉沦下去。到永远灭亡之处。而反无人理会这些人的灵魂,因为不知它的价值。) )──《箭上羽》 【弱女得千人】艾迪博士所著之《印度醒了》一书内述说一位弱女子,以打字为生。意欲出外布道。因其软弱被拒。从此她就积蓄每月的收入,年出三十美金,供给一个本地传道的人。不几年的工夫就有千人信了救主,出黑暗入光明,末了问读者道:『有多少人因你的作为出黑暗入了光明呢』?)──《箭上羽》 【第八十一次】在英国伯明翰城有一位贫老者。又定意要去救一醉酒者。他告诉人说:『这是第八十一次,以前已经救过八十人归耶稣了』。(惭愧的很,两手空空,有何面目去见恩主?) )──《箭上羽》 【传消息】有一天晚上在印度某山,听见山顶上有喊叫之声。山腰就有人回声。又听见山根似乎回声似的,也发出喊声。甚么意思呢?那意思就是山腰的那人将山顶上的消息传下来。不然山根下的人不能直接听到山顶上的声音。(朋友们!现在下面有人听不见上面的声音。你肯否替他传一声么?)
)──《箭上羽》 【结舌也能】在奋兴会时,有一位极平常的教友,每天晚上去各处寻找丧亡的灵魂。他的成效,比赴会的牧师都好,因为有多人是他领来的。末了有人问他道: 『你力量的秘诀在那里?你知道你说话不清楚,时常结舌。我总看不出,你那里有这么大的力量』!答道:『先……先生,我……告诉你。真神的话一点也……也不结舌。因……因为我把他的话……告诉人』。(那你就不能推辞了!) )──《箭上羽》 【盼望人来】一天有一位基督徒,对一位大有名望的人,讲论基督的事。这人答道:『切勿犹豫对人讲他灵魂的事。我廿年之久,时常盼望有一位基督徒,来对我讲道。我信在这城里,不知有多少千人,像我一样,整天的良心里不自在,似乎灵魂里有一大重担。而无勇气去寻求教训。可是愿意接受』。(我近来的定意!是对我所见的每一个人讲论基督。他若不十分的反对,我就继续的引领他到主前。) )──《箭上羽》 【王像的出现】一幼童找得锈铜铁一堆。以为是不值甚么。就随便卖给一人,谁知那人是收聚古钱者。拿回去,用硫酸洗过,渐渐露出西班牙王的像来,乃是一极古的钱。(多少人我们以为是无足轻重的。岂不知每人都常着王的像。藉我们忍耐的力量去磨。王像终可出现。就如同以前多少大有力的圣徒,在他们身上,显出主耶稣的面貌来。) )──《箭上羽》 【合作】在班上教员对一个学生道:『韦连这班里只有你一个人是基督徒。我们俩合作去劝卓而志好不好』?就得了卓而志,韦连又同卓而志去救别人。如此全班差不多信了耶稣。可见合作是好的。(耶稣派门徒两个两个的出去传福音,就是这个意思。)
)──《箭上羽》 【请他进去!】有一个买卖人去聚祷告会,将进会堂,见一人在窗外渴望的向里看,就受了一种感力『请他去』赴会,这个人就进去,因之成了他一家作基督徒之起点。他后来对这位请他去赴会的朋友说道:『你知道我在这城内住了七年之久,没有一个人请我到礼拜堂去过。我到此没有三天,杂货商人,送牛奶的及政客等,都来找着我。但七年之久,你是头一位,注意我的灵魂』。(你是否应该请人去作礼拜?) )──《箭上羽》 【就起首】道济先生有一天和一位教友会的会友谈话。论到教会及基督徒,对于世俗罪人之不重视,其原因有三:就是懒惰,不信,及世俗心。凡有上项三事之教会或教友,圣灵就不能作工。道济先生道:『我信五旬节的事,乃因五旬节的祷告。基督徒应当觉悟,须有痛切的祷告』。那位会友道:『朋友,你说的很对,你我二人就开始罢』。后来因他们二人的祷告,得了很美好的结果。(宜重看罪人,他一悔改,也是真神之子。) )──《箭上羽》 【点火把】在某城开一火把欢迎会。因有一位英雄从外头回来。起初就是一个一个的火把点起,照亮全城,好似电光一样。人可不知道,怎样把这些火把点着的。后来有人找着一个小孩子,手持蜡烛一支,蹲在一根大木旁边一手遮风,一手持烛。每一支火把,都从他这里去点着的。直至把黑暗的世界,变为光明。(福音乃世界的真光。但须有人把它举起来,就是一个小孩也子能办到。) )──《箭上羽》 【下监救了十八人】朝鲜国有一位牧师,被囚在监。他和别的十八个人同在一个监房内。过了五个月的工夫他出来。而那十八个囚犯,变成了十八位基督徒。)──《箭上羽》 【总未失过一次机会】有一个铁匠说:『马克利博士没有一次到我铺子来,不对我说,论到基督的事。他若不把基督放在我心内他是不走的』。若基督徒都有马克利博士之心。则广传福音就不发愁了。)──《箭上羽》 【我们是翻转世界的人】何雷务牧师一天讲道。他的题目分作三段。一,是世界转到错的那一方面去啦。二,是必需把它翻过来。三,我们基督徒就是翻转世界的人!(你的责任多么大) )──《箭上羽》 【去!】有人问慕迪道:『如何可使福音广传,使世人都得听呢』?他立刻答道:『去!到他们那里去』!(这一句话就可以讲解他一生的大力) )──《箭上羽》 【存信心去救】在亚非利加洲,古罗满海边,有兄妹二人去到那里传福音。兄名莫非卢巴,妹名莫非玛丽。十年之久,未得着一个人信主。那地离有文化之地约千五百里的野地,而他们的信心,仍不踌躇。一日由极远的英国收到一信,问他们所急需,而不能得的是甚么?这时仍无一人归顺救主,而玛丽的回信说『请把圣餐器具寄一份来,不知那天我们要用的』。圣器寄来三年,才有一人受浸。『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来十一1)。)──《箭上羽》 【摸珠者】洋海底下摸捞珍珠者,其生命乃由上面送下空气去。基督徒的生命,完全由上面赐生命的灵来的。在地下是为耶稣的冠冕,捞摸珍珠(人的灵魂)。)──《箭上羽》 【一个可惊的比例】南京李汉铎牧师在礼拜日讲道:『基督教传到中国已有一百廿多年。共有信徒不到五十万。照这比例来算,中国共有四万万人。必须经过九万六千年,才能全国归主。若从今日起,只有一个信徒,他能在一年之内,引领一个人归主。那不算多。但如此的类推下去,这二人明年再各领一人,后年四人再各领一人,这样只用卅年的工夫,全中国的人就能全信耶稣而且有余了』。(所以传道不要专靠牧师,先生,乃是每个信徒的责任。)
)──《箭上羽》 【残废妇人救千人】在开斯维大会,司柏尔牧师说道:『我在奥斯不利亚看见一位无臂无腿的妇人,名赫金氏。年十八岁时,得了一种奇病。手足皆受毒。医生欲保存她的性命,就将她的双臂和双腿断去。只剩下身子。终日躺在床上,十五年之久。她一天在床上,想到我一个割去四肢的妇人,能作些甚么事呢?忽然有一个思想,叫一个木匠来,在肩头上安了一块木板。板端装置自来水笔一枝。可是我们写字是用手,那有多么方便,而她是用全身之力来写,她收到一千六百多封回信。借着她这样写的信,许多人因而得到基督面前。(若真神能借着一位无四肢的妇人,而救一千多灵魂,你我该如何呢?) )──《箭上羽》 【我还有四十九个】有一天牧师讲道,说:『救人灵魂的事,大家都有份儿,若每位去救五十人,则合村必能都成基督徒』。牧师的小儿年十二岁听了很注意这事。就时常去劝他的小朋友们来信耶稣。有一天他的一个小朋友来受洗,他就极喜乐的说道:『我还有四十九个』。(你一生为主领了几个人?) )──《箭上羽》 【批评!】批评人是一件最危险的事。在四、五十年以前,有几位严守安息日的人,批评一位信徒,他是某铁路的总管,说他不守安息日。常常在礼拜日下午开车出去,甚至有时自己开车。便到大会去控告他。会中有人报告道:『前次开大会时,有人说某镇无主日学。也没有公共大礼拜,可是酒馆却不少。这位铁路总管也来赴会。他听了这件事,就每礼拜日请人去讲道。有时怕机匠太忙,就亲自开车将传道的人,并主日学教员送去。晚上再把他们接回来』。告他的人听了都羞惭得无言的退去。(岂知别人的错行反成为适对;而我之适对反倒真是错行,礼拜日作善事是应当的)。(路十四5) )──《箭上羽》 【瘸子领来两千人】在亚非利加洲费了三年的传道工夫,才得着一人受洗,这个人是一瘸腿的,手也不灵便。他不能去找别人,而他请人来。常常对他们讲道。在年终有三十一个野人,从七个不和的村庄里,聚在一个桌子上,同用晚餐。当时他就提议,建一新会堂。每人每月出他们进项的十分之一,来供给教会,大家全都同心赞成。后来他又提议,每十个人中举出一人专作传到之工,其他九人供给他的费用。大家也是很喜欢的,愿意照办。过了九年。又多添了四个教会。会友增到两千多名。现在仍是努力的继续前进。)──《箭上羽》 【服侍人的】你记得耶稣使三千人,和五千人吃饱时,不是祂自己去作服侍人的,去分给众人。乃是门徒当服侍人的。耶稣作创造者。基督在十字架上,作了救恩的首创者。乃是世人灵魂所缺少的生命的粮。分散的工作是祂的门徒。(不是难的工作,只把现成的食物,递给别人就是了。)
)──《箭上羽》 【救世军的原始】前几十年,在英国有一位美以美会的牧师,忽然间爱世人所不爱的。一日他步行伦敦东方,看见人们灵魂的饥渴,就生出无限的爱情。回家去对他夫人说道:『夫人,我已经奉献我自己,也奉献了你,和孩子们,归主为救这些疾苦的灵魂』。他们夫妇二人,就跪下祷告。这就是救世军的起头。布威廉的大工作,原始于此。)──《箭上羽》 【凶犯也来传道】前十年有一动刀伤人的凶犯汪保罗君。在监狱内得着了耶稣。他出来以后就买了一个小车子游行各处,以焊洋铁壶等为生活。专门对人讲论耶稣,三年之久。后被西国某牧师送往北平道学院,毕业后在北平为主工作多年。汪君现在上海福德路二号福音堂专任传福音打魔鬼的工作。)──《箭上羽》 【替我教书】在北平时,同学贾乐山君常来劝我去赴查经班。我对他说:『没有工夫,因为每天晚上要教孩子们读书,所以不能去』。他说:『不要紧,我来替你教书,你去查经』。次日我晚上回家,孩子们对我说:『贾先生刚走,他来教我们把明天的书都念好了』。他天天的来替我教书。我就风雨无阻的去查经。我在圣经上的工夫,真是多亏他的爱心』。)──《箭上羽》 【藤器匠人游行布道】南京讲堂街福音堂林炳宸牧师有一会友陈非我君(按此名系贾玉铭牧师赠给他的)。以作藤器为生。信主后常常去旷野祷告。得着一种新的力量。就每天担着修理藤器的家具出城几十里去传道。并且作了好多牧师传道所最怕他的事情。就是常常当面指摘他们的不是。以致给他一个外号叫作陈疯子。(此人常来我家谈道,非常的热心,他恨不得全国教友都作真基督徒。陈君现在中央医院供职。常说:『我叫他们看看我实在不是疯子。也能作别人所能作的事。然后再出去传道』。) )──《箭上羽》 【山西老昔儿敲大锣】我到南京头一件使我在信仰上加添力量的,就是在前四年看见一位须发灰色的老人,王约瑟先生。每天下年见他在街上敲锣。旁边立着一个架子。上面挂着好些个小单子,如『耶稣爱罪人』『孝子得福』『人之初性本善』『天堂』『地狱』等等。把人敲了来,他就讲半天。人打他不还手,骂他不还口。后来有人对我说:(革命军进城的那一天,教堂多被焚毁。牧师多逃避,教堂都住了兵。他仍然在夫子庙大敲其锣,宣讲耶稣。常常被兵丁打。三次被警察拘去)。我听说很觉希奇!有一天我跟着到他的住处,他对我详述他的历史如下:『我今年七十五岁(山西省人)。前三年圣灵吩咐我来南京。我也不认得那里是南京。就顺从圣灵的引导随走随传的走了两个多月才到了南京。我一个钱也没有带。家有老母已九十多岁。我有五个儿子,五个孙子。出来时他们都不知道,我也没有给他们写过信。这个锣,(以手指他所敲的锣)是我父亲的。他活着的时候,每礼拜天,他敲着锣围着村子绕一匝,叫人来作礼拜。他现在主那里(笑着说)』。问他的生活,他说:『我先到这里给人家上午担水,下午去传道。人家叫我整天去工作,我就辞退了。我来不是为生活。我的生活是为主。现在上午出去给人家磨剪子,下午去传道。有时没有钱就一天不吃饭。有一次害病七八天没有吃饭。住在庙内也无人照应。看看要死。我就祷告主说:『主既叫我来此地,叫我明天起来吧』。次日我跟好人一样似的就起来了。和我同住在庙内的化子问我说:『你好了么?你躺了七八天了』。我就大声的赞美真神。在民国十八年八月十四日早他就回家去了。过了一个多月接到他一封信说:『平安到家了,母亲还健壮,孩子们都好,等话』。(编者按这样的人不是世界上所配有的。当时常跟他来往,加添了信心和胆量不少)。)──《箭上羽》 【天路历程的著者】本仁约翰先生是一位修理洋铁壸的匠人。他每天出去做生意顺便带讲道。每天听他讲道的人很多。当时政府不准他随便传道,然而他仍不顾一切的去传。于是就把他下在监内。感谢主!他在监内写了一本天路历程。因这本书得救的不知有多少万人。现在这书审译出几十种文字来。天下各国都有,有的学校拿它当作课本。)──《箭上羽》 【幼童也能】格瑞恩在伦敦讲道时说道:『我起首在十五岁的时候作传道的工夫。当时有五十个小孩子,每礼拜每人担任一条大街,去分派福音单张。有时他们请我去同病人祷告。为甚么我们不能常替主说话?到审判时你怎么对得起那天天见面的邻舍,来往的朋友,及同桌而坐的同事,并你那至亲的父母,至近的妻子儿女呢?也不必作牧师去传道,只说『来』,就够啦』。(到耶稣这里来,祂会救罪人。) )──《箭上羽》 【抓不住!】某年冬天,船上一老人落水。船上的人把浆递过去,而老人抓不住。救他的人,不明白为甚么他不抓住浆呢!至终这位可怜被淹的老人嚷道:『请你把那头递给我罢』!因为递给他的头上冻了一层冰,太滑抓不住。(我们也是常常递给那将要沉沦的人,有冰的浆。我们坐在有垫儿的会堂里,手里抓住热的那一头儿,不肯自己吃些苦,给别人一点暖和,而救他们的灵魂。我们的主去找税吏和罪人不像现在作牧师的在家里等着,不肯受一点儿冷。) )──《箭上羽》 【暗中之光】前几年在沿海南岸某城,有一位女信徒,在工厂作工,她的环境太坏,多人逼迫她。一天她来见一位牧师。他正在那大城领奋兴会。她对牧师说,她恐怕要失去她的信仰。牧师对她说道:『你告诉我,我们把光放在甚么地方』?她想了一会儿就说道:『当然把光放在暗处』。没往下再问,自己就明白这个意思。自己承认,主把她放在恶劣的环境里,叫她为耶稣发光,照在黑暗里。她回去就更加勇敢的,去为基督作见证。过了几个礼拜,她领了十三位女同事来信耶稣。)──《箭上羽》 【得了一个少女】查摩尔博士道:『有一位夫人来和我说道:『博士,我有一个女孩子,我尽力对她讲道,总不能引她归主。你有法子替我想没有』?我想她一定是不会劝她的女儿。我就对她说道:『那请你不用言语,让我独自对她说一说』。我去见她的女儿对她说道:『论到信耶稣的事,我听说他们常来麻烦你。我打算告诉你的母亲,叫她一年的工夫不对你题这件事,怎么样』?小女犹豫了一会儿说道:『等一年恐怕不妥,要出了事怎么样』?博士答道:『噢!那么六个月好么』?她想那也不大妥当。博士道:『那顶好是三个月吧』。等了一会儿,她就答道:『三个月也怕不妥。不如不往后推吧』』。于是他们就跪下祷告得着了基督。(求主赐你当说的话,一定可以感动人的。) )──《箭上羽》 【渴死了!】在阿瑞作那大沙漠地,有一井离别处最近有水的地方约二百里,而离井周围五六十里之地,尸骨甚多,都是渴死的。若准知井的所在处,也决不致死的。在离井十里路的地方,有两辆车,连人带马都干死在那里。在离井一里之远的地方,也有人死在那里。后来有一人立了一个灯塔。就是一高杆,在上面安一灯。如此浅白而简单的一事,许多人都忽略了。以致多人渴死。(我们是否使我们的同伴,遇见比死更可怕的事,就是我们忽略了他们灵魂救恩的塔灯?) )──《箭上羽》 【公事房内传道】葛宝来牧师说道:『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大铺店,顺着心内自然的带领进去。对店主人讲论他灵魂的事。找着他我就对他说道:『唐慕先生,我常来和你交易,所谈的不过是桌椅,地毡,床铺等事。我总未对你谈过我的事情。你愿意给我几分钟的工夫,我们说几句话吗』?他就领我到公事房。我将圣经,由衣袋内取出,对他念了几段。为使他接受耶稣。至终他就老泪纵横的,对我说道:『我今年已经七十岁。生在此城,有一百多牧师并几千教友认识我,差不多和你一样。但从未有一人,对我讲些我灵魂的事』。从那天起他就接受了耶稣。(如何不成立一『公事房内的传福音会』去见他,不必客气,一直谈救恩要道『为光作见证』。) )──《箭上羽》 【引吭高歌】介甫色斯密氏是一贫寒的黑人。以做晒衣夹为生。做好了拿去沿街叫卖,得救以后就热心为主每天出去随卖随唱随讲道。有一天在街上叫卖,有母女二人出来,叫他过去。买了几个晒衣夹晒衣夹。然后对他说道:『介甫色你给我们唱一个歌儿听听』。介甫色就引吭高歌。唱的是:『耶稣受苦替我』唱的非常的悲哀。唱完了见母女二人皆满脸泪痕,大哭起来。介甫色吓的就跑了。总没敢再来。过了差不多廿年。有一天介甫色在一家庭领奋兴会。因为他已经作了牧师。就有一位妇人过来和他拉手,说道:『牧师你认识我么』?介甫色说道:『我不认识你』。妇人道:『你不记得前廿年,在某某门口唱诗么』?介氏道:『不错』。妇人道:『我母女二人就因你唱的那首诗得了救恩。我现在也是作女传道士』。(感谢主祂能借各样的法子来救人,你只要肯为主使用,祂就能用你。) )──《箭上羽》 【灵魂的磁铁】听说范那隆和真神甚接近。其面放光。一天有一爵士彼得保柔是不信有神的人,和他同住一个旅馆。次日大早,爵士就快快走去对人说道:『我若再同那人住一夜,他一定会把我变成基督徒。因为他满有慈爱,面上发光,说话甚感人。每一件事都像是对我说:『到耶稣这里来』他实在是一『属灵的磁铁』』。(这就是每一个信徒所当有的,叫人看见我们的行动,就可引他们来归主。朋友!人见了你有何感想?) )──《箭上羽》 【小黑奴---大监督】八十年前在亚非利加洲中部。有人买得一个小黑奴。他的主人不喜欢他。打算拿他换一匹马,可是无人肯换。后来叫黑奴贩子买去,装在葡萄牙船上,运往他处贩买,和别的黑奴一同用铁链销着。后来这只船为英国巡洋舰查着,将黑奴完全释放,小黑奴就落到了一位基督徒手内,领他到基督面前,并教导他。这个小黑奴就是以前顶顶大名处领奋兴会的葛撒母耳监督。因为他,不知有多少万人,得到神的国。)──《箭上羽》 【得他的母亲】最先去古巴传福音的,就是帝滋。他工作的头一个果子就是得了他四岁的小妹妹。别人都讥笑他,而他的妹妹独非常的注意,听他讲道。他的母亲更恨恶他信耶稣,几个月也不和他讲一句话。至终他的母亲投降了耶稣。受浸的时候,帝滋就喜欢的不得了。连仪文都忘掉。就大声的嚷道:『主耶稣,这是我的母亲』!(得一人归主,天使都为他欢喜)(路十三10)
)──《箭上羽》 【我应当是你的!】有一位极快乐,光辉满面的女郎,对哈未哥女士说道:『我应当是你的』。问道:『这是甚么意思』?女郎答道:『我寻找救主,几次到你那里,盼望你对我讲些得救的事,但你未曾对我讲过一次。现在别人已经引我到救主面前』。哈女士总不能忘记这个教训。(你有没有这样待你的好朋友?) )──《箭上羽》 【三句话不离本行】在南京贵格会有一位高师竹老牧师(前年他已升到主那里去了)。四年前我去见他。刚说了三句话,他就对我讲起圣经来。因为这个缘故,我就很爱去找他,每次必谈论经中要道。这难怪他的会友于救恩要道都是很明白的了。(比较那见面从头到尾只谈新闻,买卖,闲话的牧师就相差太多了。)
)──《箭上羽》 【迦瑞的营业】迦瑞博士是首先到印度去传道的,他未离国以前,是当鞋匠。到处游行布道,充满了真神的爱。一天有一个朋友来,对他说道:『迦瑞先生,我要对你讲一句最要紧的话』。他说:『甚么话』。朋友答:『你这样游行布道,你营业的前途,很不能乐观。不能如此的忽略你的营业』。迦瑞先生答道:『忽略我的营业?我的营业是扩充真神的国。我作鞋匠不过是供给我的用费而已』。(不必人人去作牧师。你在甚么地方作事,你就是甚么地方的牧师。你的进款,就是养活你传道的经费。如此神的国就要复兴了。) )──《箭上羽》 【注重灵魂】主日学散班后,有一位教员,问他的同伴说道:『你知道,加拿离叙加有多少里』?那位教员答道:『我不管那个,我只告诉我的学生,离基督多么远』。(人若自知离基督太远,他就有得救的希望。) )──《箭上羽》 【医生传福音】天津马大夫医院有一位雷振汉医生。每天早晚在病人卧房内的礼拜多是他自己领的。待人的和气真可以代表基督。我在天津时,常听他领大礼拜。病人因为他的引导信主的很多。我曾送他一方铜匾上书『医传主道』四个字。现悬在该院病室内。(作医生是为生活,生活是为主。真不愧此语也!) )──《箭上羽》 【洗衣妇布道之法】有一位贫穷的老太太。信了主以后,她就想法子替耶稣作见证。可是她天天必得给人家洗衣服,不能出去。腿又有毛病,不便走路。于是她就对给她担水的人说:『我现在很快乐,因为信了耶稣。请你有工夫去做礼拜好不好』?对卖馒首的,等等也是用这一句见证。过了几个月,居然有三个人信了主,都是她那简短的见证引去的。(瞎子说『别的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就是从前我是瞎眼的,现在我看见了』。) )──《箭上羽》 【面对面】有一位很出名传福音的人,在一个会堂领奋兴会。本堂的牧师也是很能讲道,富有经验大有能力的。一天晚上他们坐在台上,牧师指着台下的人说道:『这个人我十二年之久,尽力引他得救,总没成功』。传福音的道:『都是从台上对他讲么』?『是』。『你没有一次面对面和他讲道』?『没有』。传福音的道:『我看这个人不是攻不破的』。当夜聚完了会,传福音的,就拉住他,对他说了几句话。次日晚上,多少人找着了他们已失的平安,永远的生命。这个人也在其内。跪在地上,泪如雨下的懊悔自己的罪。得了救恩。(此乃面对面的一种情感,所得的结果。) 四九。【一拍】梅耳博士道:『他用手拍一少年的肩头道:『你是基督徒么』?他答道:『牧师,我不是,我虽然听你讲道七年之久,没有一个礼拜我不去的,可是我还未作基督徒』。自从那日起,他就作了顶忠心的基督徒。七年讲道,所失败的,用手(慈爱的手)一拍。和五分钟的谈话,以心相交,就成功了。(你试试这法子看) )──《箭上羽》 【她喜乐的脸】莫干博士述说他自己的经验:『有一位工厂的女工,奉献了她自己归耶稣。她一次到车站去接人,在月台上来回的走,脸上发出新奇的喜乐,车内坐着一位贵族的夫人,见她来回的由窗前过。她就下车来问她道:『你怎么这样欢喜呢』?她就告诉了她这极简单的来历。这位夫人也就信了基督。这二位妇人我都认识。我可以见证这事是真的。(真基督徒总是喜乐的『心快乐灵欢喜身体也安康』。)(诗十六9)
)──《箭上羽》 【去---当面】有一位七十八岁的老者,是我们的近邻,独自住在一间小平房内。最近因着一位顶忙的妇人得了救恩。他有一天在公园里坐着,这位妇人并不认识他,从他面前经过,就有一种催逼的强力催她去问他灵魂的事。知道他的灵魂甚是饥渴。他后来告诉我们说:『我早就知道耶稣教是好的,可是没有人来和我讲』。人们常常爱著作宗教文学,有口才的讲道,而忘记了门前的拉撒路,又饥,又渴的等我们的剩饭。(一个一个的当面去救。先由贫穷的起首。若等着一次救一大群,那你连一个也救不了。) )──《箭上羽》 【你是真神之手】在奋兴会的时候,有一个人替他的邻舍祷告。说道:『求真神用你的圣手摸他』。心情很恳切,反复如此的祷告。似乎有一个声音对他说:『你就是真神的手。你曾摸过你这邻舍吗?你曾对他说过一个字论到救恩么?去摸那个人,你的祷告,必蒙应允』。这就是真神的声音。他就起来自己责备自己。他认识他的邻舍有廿多年,从没用过一句话来警诫他。几百次的机会都过去。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忽略了。此乃作基督徒惟一的责任。(去告诉你的邻舍,主必用你作祂全能的手来感动他。)
)──《箭上羽》 【对木头人说话】有一位年老的洗衣妇名莎菲,说道:『有人说,看见我在一个纸烟铺门旁,对一个当招牌的木头人讲道,因为我的眼花看不清楚,或者也许是真的,可是我不知道。但是总比一个像木头人一样的基督徒,一生也不对人讲说得救的故事,好得多了』。(魔鬼使牠的子民,环绕我们说坏话,而他们不惧怕。为甚么我们怕说好话呢?) )──《箭上羽》 【掉了一张,救了无数】有一位夫人掉了一张讲解圣经的单张,白革司特拾去读了,而得着基督,他作了一本《看望罪人》的书,因之救了许多人归主。其中有一位名达瑞芝,他又作了一本《宗教的兴起和进步》的书,也领了多少人进入天国。其中有一位是韦伯佛司。韦氏又作了一本《基督教的实在》的书,这书也不知引领多少千万人归主。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名李瑞查满的,他又写了一本书名叫『送牛奶的女郎』也作了多人悔改的器具。你看掉了一张纸,似乎不算甚么。但是长成多么大的一颗树。上头长出多少枝叶。(印送有益的单张实为救灵魂之利器) )──《箭上羽》 【间接的】有一位女看护,住在爱丁堡一个客栈里。她放了一张纸片子,在屋中镜子里。上面写着『陀瑞博士教会的事情』,过了两三天,店主妇问她道:『这张纸片是甚么意思』?她答道:『这是请人往陀瑞博士的礼拜堂去做礼拜』。因为她自己不能去,她放它在那里,为使人看见,能去的就可以去。她就请店主妇去,而她答道:『不能去,因为孩子们无人照应』。看护妇说道:『你若愿意去,我可以给你看孩子』。店主妇去做礼拜,当夜,就得了救。她就引领她的丈夫,次日也去。也就得着耶稣。后来他们的两个儿子也得了救。(你看四个人得救,不过因为一张小纸片。) )──《箭上羽》 【分送圣经】有一位瑞典人,在大西洋那面登岸,就有纽约哥圣经会的人过来送他一本瑞典文的新约圣经。这位瑞典人站住,很惊异的看他,说道:『前廿六年,你不是在这里么?我想你还是那个人』。这位分散圣经的人答道:『我在此服务已廿八年了。按照各人的语言。分送他一本圣经』。瑞典人说道:『前廿六年,我在此作客,你曾送给我一本圣经,因那本圣经,我就找着了耶稣。过了几年,我就立意作传道的。现在算起来,我已经传道廿年了』。(真神的话是活泼有力的。你不可轻看这样的布道法。)
)──《箭上羽》 【理发匠的圣工】在慕那汉的理发馆,玻璃窗上写着:『当信真神』。那面写着『预备见你的主真神』。每次来刮脸或理发的人,皆得一番的教训。如此作了廿五年之久,他说这样他心里就快乐。里面有硬纸版,挂在墙上。上面写着:『须牺牲一些来作基督徒。但作罪人牺牲的更多』。『你的话发亮光』。『真神供给你一切所需用的』。『贫儿老弱理发者免费』。『游民浪子,耶稣也替他们死过,一概欢迎』。(你肯或敢这样作吗?愿主祝福你,赐你胆量。) )──《箭上羽》 【得他的弟弟】前些年,南京金陵大学,有一位学生,未毕业前,就信了救主。他的父亲知道这事就和他断绝关系。他末一年的学费,多是由亲戚朋友家借来的。他家中有一个弟弟,他打算劝他来信主,就给他寄去一本圣经,并一些福音单张。他父亲不留这些东西在家;后来他无法,就每次写信,一段一段的把圣经故事告诉他的弟弟。至终他的弟弟也信了基督。(常听人说『我没有工夫去劝人,没有口才,等等推辞的话』。但是一天真信了主,就引为己任了。) )──《箭上羽》 【瘸子救囚犯】有一个基督徒是瘸子,他想能为基督作些甚么呢?就有人告诉他,可以给监狱的囚犯写信。因为犯人被囚,实在无聊。他想这也很好,就起首作起他的新工作来。信中写着基督徒最大的喜乐,盼望,处世的能力,皆由信耶稣而得来。如此的写了不知多少封信,但连一点消息都没有。一天监狱的护兵长,来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请先生再写信时,用厚一点的纸。因为由各监房传递,末了都碎了』。(深知监狱的圣工,不但不可缺,而且实在令人喜乐。我在北平监狱布道二年。就有卅五个杀人的强盗受浸。归入神的国。足见主耶稣的宝血,是大有功效的。) )──《箭上羽》 【个人布道之利器】司布真道:『比喻及故事是人所驳不倒的真理』。无论对甚么人讲道,比喻是不可少的。慕迪道:『讲道不用比喻,好比建一大楼没窗户一样』。鄙人编辑此箭上羽其目的就在这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箭上羽》 【施药布道法】西人来华传道之始,多有医生偕来,因其易得人心。在外游行布道的人,若能医病,就能事半功倍。本会(基督徒救世会)施送药品已经四年。说明书上印有医治灵魂的经节。虽然它将来的效果不能预知,然也是一件对个人布道的有效办法。(耶稣在世传道所用的法子,当然是不错的。愿各教会起而效之。)
)──《箭上羽》 【全饭店人员归主】在某大城有一个饭店,一天来了一位牧师问账房女职员道:『你是基督徒么』?她答道:『不是』。『你甚么时候用饭』。『十二点到一点之间』。『那时候我可以来见你谈一谈么』?『很欢迎』。『十二点半我就来』。到时,二人坐在屋中静处。谈论救恩,然后祷告,她从此就得了救。以后她就一个一个的作工。结果牧师给所有的人都施了洗。就剩下店主一人,因为他是天主教徒。(这样的工夫,得有信心和忍耐,才能作的来。) )──《箭上羽》 【换鞋走】桑木维博士,在主日须走十余里到一小礼拜堂去领早礼拜,途中叫起那些贪睡的教友,因他走的很早,告诉他们来做礼拜。一天他遇见一个采石人,就请他来做礼拜,他答道:『我的鞋已经坏了,不能走这么远的路』。博士说道:『我的鞋还好,咱们俩人换一换,你穿好鞋去听,我可以穿你的鞋去讲』。换好了鞋他们就一同走路,去作礼拜。因博士之爱,采石匠当日就得了救恩。(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 )──《箭上羽》 【廿一次】司布真讲道:『我记得有一位牧师,去看望一个将要死的工人,那工人反怀恨的说道:『告诉他快出去,我不愿意看他这类的人来搅扰我』。牧师又来,他仍然如此的无礼,如此他来了廿一次。到最末一次,这个病人说道:『好,既然如此的恳切,就请你进来』。当日就救了那个人归真神的国』。)──《箭上羽》 【恳切的去救】赫戴森牧师所著《得人之法》一书内有一段说:『有一位青年,是弟兄会的会友。他时常想着领一位朋友归主,可是他胆太小,不敢请他的朋友去做礼拜,或赴查经班。他每礼拜皆去拜访他,可是无用。不管怎样到末了,他到底得着这位朋友。有人问他怎么样能达到目的,他答道:『我常去找他,连我自己也觉得麻烦,所以我就去,和他住在一块儿。同吃,同睡,同住,就引他归了主』。(你看他的恳切,他能得这位朋友,那就不足怪了。) )──《箭上羽》 【看这个主日学校】有人去参观一个主日学校,教员是很好的。一位青年妇人,用街的名字称呼学校。意思就是每人负一条街的责任。如『南木街』底下答道:『无新房,无人搬来』。教员又叫道:『谭特街』底下答道:『有两家迁居,空了一所房』。『那以后请三个人注意,如有新人搬来,好好招待他们。凡新来的人,你若待他们一点好,他们是很注意的』。末后有一个小姑娘报告。她们那儿搬来一家新邻居。她领了一个小姑娘来。教员很注重福音。在他们未成大人以前,就早已明白得救的道理,及教会的圣工。(无妨也可以试试这个法子,看看有何效果。) )──《箭上羽》 【刷靴工人救千人】一天有一个人来见慕迪说他要帮助慕迪去传道,慕迪问他道:『你会做甚么』?答道:『我会刷鞋,也可以服事你,每天开会我可以在门外请人进来听道』。每次开会就看见他在门外很和气的请人进来听道,后来调查因为他和气的请求进来听道的人中有一千多人得了救恩。(只要你有一愿意的心,祂都会用你。) )──《箭上羽》 【这回你还管他吗?】在矿工居住的乡村里,有一位顶仁爱的女圣徒,常常去拜望一个病卧在床的老人,因他无人照应。可是老人的脾气太坏,时常骂人赌咒发誓。虽然病人不存感谢之心,而她仍继续的去帮助这个贫苦的老人。每天晚上,同着她的小儿子,在祷告的时候,常常提到这位老人。于是小孩子也常常跟他母亲去看他。有一天夫人用言相劝,他反以恶言相加,发誓辱骂。小孩子对他母亲道:『这回你还管他吗』?答道:『宝贝!我想这是末次罢』!小孩子问道:『你想真神也不管他了么』?这一问甚感动夫人,于是她仍然恒心的去看望他。至终得胜,将老人感化过来,得耶稣的救恩。(阿们!这才真是基督的好门徒呢)!)──《箭上羽》 【唉呀!那是我的儿子】一艘大渔船上的医生,述说以下的故事:『在我们上一次的航程,看见一个小孩子,由船面上掉在海里。我不知道他是谁,我就命水手下水去,尽力救那小孩子。至终有一个水手将他救上来,可是已经被水淹死。水手们就用人工呼吸法,脱去他的外衣,弯伸他的手足。尽他们所知道的救法。一人说道:『我们已经尽了我们所能的』,我说道:『是』,但我忽然想到我应当去,看我能否作些甚么。我去一看,唉呀!淹死的乃是我的儿子,你看、我一定会不想,我是已经尽力啦,我脱下外衣,曲身以口吹他的鼻孔。对他的口呼吸。我将他翻来覆去,终是无有效果。我就求真神救他回来。如此的用各种方法去救他,四点钟之久到日快落的时候,我才看见他胸间略微颤动,显出活气来。噢!我不再看别的孩子淹死,直到我用尽我的力量,如同我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门去救人的灵魂,当看作他们是我自己的:老年人,把他们作父母。同年人看作弟兄姊妹。小孩子看作儿女,那才有恒心。) )──《箭上羽》 【你是他的朋友吗?】桌孟享利说道:『有一医学生,在爱丁堡读书。我打算用宗教感化他,没想到他是一个无神派。后来看见他同一个别的学生在一块儿,因为要知道他的事,就问那位学生道:『你是他的朋友么』?答道:『不是,我是由美国来的,到此地实习一年。在试验室,他坐在我的旁边,我很喜欢他。我尽力打算引他归基督。但是毫无效力。一年已过,我打算回家。就有一个问题来到我心中,『回去作事阿?是再在此待一年,以得此人呢』?我立意再待一年。桌孟道:『那你一可以得他归主』。后来这个无神派,竟作了教会传教的医生。(此乃因一位恒心有信心的人所得的结果。他将来的赏赐不知有多么大?) )──《箭上羽》 【大机会】有一位青年妇人,同她的丈夫迁到边界的一个乡间去住。她的姊姊给她在家的母亲写信说道:『可怜阿达林常为基督徒的工作活动,现在她去的地方,再没有别的基督徒。这回她就不知道怎么办啦』。不久又从阿达林来了一信,上写道:『母亲!你信不信,此地就是我和弗软柯是基督徒。你想我们的机会是多么大』。(不必找有基督徒的地方去作工。意思就是说勿须建屋在他人的根基上。去到普天下传福音,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5) )──《箭上羽》 【永不放松】有人问一位救世军的军官说道:『你们对醉酒的人传福音,多能成功,是甚么缘故』?军官答道:『我们得着一个人,就永不放松』,可见『永不放松』是一件大事。(各教会的毛病,就是得着一个,就不管他啦。对于保守的工夫,多不注意。无怪他们的教友日少一日。) )──《箭上羽》 【指路的警察】有一警察,在某十字路上站岗。那时正值某大学开学之期,新来的学生很多。有一个学生过来,问他道:『先生,到耶稣那里,从那边走』?他立刻答道:『感谢真神,我能告诉你。你走十字路,一直的就到啦』!学生很惊奇的,看了一会儿,说道:『你知道,我要问你,那耶稣教的学校在那里』。『噢!学校阿!直往前走,向右拐就到啦』。这个新学生,急忙转过头来,就走啦。过了不大的工夫,他看见学生走向他来。很犹豫似的,不好意思走进前来,忽然又大胆的走向前来,说道:『警察先生,我可以和你握手,谢谢你么?因为你方才告诉我的话,从前没有人和我讲过。所以我谢谢你』。警察很喜欢的答道:『先生,不要谢我,谢谢我所事奉的主吧。我不过是一个送信的人』。)──《箭上羽》 【佩带圣经之起点】前几年在英国伯明翰有一位小女学生,在奋兴会时,接受了耶稣。自从她找着了救主,她就立意去救别人。过了两三年,她升入中学。她就时常的,对同学们讲论耶稣。有一次她要引圣经,来证实她的话。就上楼去取,但是下楼时,同学已走,自悔失此好机会。就从那日起把圣经装在衣袋内,以备不时之用。如是一位又一位的佩带起来。她没梦想到真神祝福这诚垦的行为,已成了全世界佩带圣经大运动之起点。(我常见牧师不带圣经,那就无怪他的教会不兴旺了。)
)──《箭上羽》 【两句话!】在上海常看见有四五苦力同胞们,拉一辆货车,分量极重,马路上勉强可行。但遇高冈,或过桥,则实在是费力气。就见一穿着很体面的人,去帮忙他们拉过去。对他们说道:『因为我是基督徒。所以我愿意帮你们的忙』。(这两句话,影响不知有多么大!) )──《箭上羽》 【卧车服务员】在火车上,有一黑人在卧车上当服务员。面带笑容的站在车门吹口哨。有一位客人说道:『侍者,你吹的调子。好似一首宗教的诗歌』。服务员答道:『我为甚么吹这个呢?为使人问我这是那一首,我好藉此为由的问一问,他对于真神如何?现在请问先生,『你对于真神怎样』?因我们的谈话,就知道他的信心很大。在每次车上他全极力的为耶稣作见证。因他的见证,被提醒信主的很不少。(我的名片后面印着约翰三章十六节,也是为这个缘故。藉问贵姓,换名片,就可以讲起道来。) )──《箭上羽》 【管你自己的事吧!】慕迪先生是十九世纪中世界第一个有名传福音的人,人称他为传道之王。他行路的习惯是见人就问:『你是基督徒么』?藉此可以引人归主。他有一次问在路旁站立的一位青年。那人厉声的答道:『管你自己的事吧』!慕迪答道:『先生,这就是我的事』。(这徒的责任就是引领丧亡的人来归救主。你尽了责任没有?)
)──《箭上羽》 【慕迪之爱罪人】『一天下午,在讲台前面不远,乱起来。慕迪先生在台上就立刻停住。有一个人酒性大发,对他左近的人,大说而特说,如此过了几分钟,慕迪站在台上一声也不响。就见这个人,离拉歪斜的,走出坐拉。他出去刚一关上门,慕迪极忧愁的说道:『我们的弟兄出去啦,他的道路,是很危险。谁知道他要往那里去,他的结局如何?他独自走啦,没有一个人顾念他的灵魂么』?话是极柔和动听的。立刻就有几个人跟他出去。出于爱心的去追随这个游荡的罪人。于是慕迪又继续的讲他的道。没说甚么闲话。这聚会终占胜利。使我忘却醉酒的人以前之麻烦。我走的很晚,因和朋友讲话。差不多堂中的人,都走净了我才出来。就见椅子当中跪着两个人。一人搂着那个人。就见那个人哭的很伤心。这正是慕迪先生和那个醉汉。别人把他带回来,同慕迪跪着祷告。那个人以后如何,我不知道,但我所要知道的就是慕迪有力气的胳臂拥抱着他。真神听慕迪的恳求,一定是要可怜他的。从那天起,在醉汉得救的事上,就满有盼望』。(赫车尔博士述) )──《箭上羽》 【以爱胜之】在监狱里有一受过高等教育的犯人。他是完全不信有神的。不管怎样和他辩论,或讲解,总是不能叫他信的。一天有一位牧师去监狱布道,看见他的脚受了伤,非常痛苦。就停住不讲,弯腰去看,然后掏出雪白的手绢,给他慢慢的裹好。他正裹的时候,就觉得顶大的眼泪,掉在他的头上。因之他就大受感动,信了赐他爱心的神。)──《箭上羽》 【你的兄弟在里头哪!】前些年在伦敦东维多利亚公园,挖一渗水池,挖到深处,忽然边上塌下一方。将下边的人压在底下,当时公园大混乱。池边站着一人,很热心的看着别人挖土,去救底下的人。旁边跑来一个妇人,对他说:『别雷!你的兄弟在里头哪』!你看他!立刻脱下外衣,跳下去,一顶十的极力去挖土。(诸位,在将要灭亡的城中,你的兄弟也在里头。你不当袖手旁观地说:『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四9) )──《箭上羽》 【亡羊】有一位美国监督说道:『有一位主日学的学生,总没去上主日学。他的班长见他的位子空了几个礼拜。就对他的学生道:『你们大家在此读经,唱诗,祷告,我去找一亡羊』。果然把他找回来』。监督道:『我的主基督找着了我。我没拒绝他的请求。我不再作亡羊,因为他是这样的恩爱我』。)──《箭上羽》 【因爱心受了感动】伦敦有一位牧师说,在他教区内,有一位社会学大家。他有一个女儿生病。牧师常去问候。一次牧师看见她父亲,在园中剪除杂草。走向前去问他道:『你的女儿好些么』?他没理会牧师。又问了他一次,他抬起头来眼中的泪要流出来。牧师说道:『我想姑娘不要紧吧』!答道:『不是因为姑娘,是因为老牧师你,我常常对你说些不好听的话。但你毫不理会。而仍来看顾我的孩子』。老牧师说道:『我一辈子不能忘记这件事情。接近他,就能感动他』。)──《箭上羽》 【选择受苦】有一位印度妇人,在医院里养病,得着了基督。后来她知道,在世顶多还有三个月的工夫,她就要回家。丈夫说:『你在此可以少受些痛苦』。妇人说道:『我愿意多受些苦,去把这位基督告诉我家里的人』。(一人若果得着基督,决不会缄默的。) )──《箭上羽》 【收玉米,得灵魂】有四十二位爱普务德会友,替一位瞎眼晨夫收割玉米。干了一天的工夫。每人自吃自己的,没有到日落,就替那人收割了廿亩地的玉蜀米。但有一个效果就是那人全家变成了基督徒。现在他的邻居共有廿一人,成了教友。(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办得到吧!) )──《箭上羽》 【四十年】亲爱的马克卑牧师,有一位兄弟。四十年之久,被酒缠住。至终因他的信心,爱心,和恒切的心,使他兄弟脱离了为奴的捆绑。牧师曾说:『我到天堂时,我要手拉着我的兄弟,去见我的母亲,对她说:『母亲,卓志在这里。我把他带回家来啦』。(没有别的可以救世界上万千的人。除非他们的同伴,有爱心和信心,去帮助他们打胜仗。) )──《箭上羽》 【我再去救一个!】一次在苏格兰的海边上有一只大船遇险。沿海住的人多去奋勇的救人。其中有一少年,他的哥哥也在海中遇险至今毫无下落。他很勇敢的去救上一个人来。他母亲在海岸上拦阻他,叫他不可再去。他说道:『我再去救一个』。过了很久的工夫,就见他又拉上一个人来。他母亲一看!噢!这正是他的大儿子。没想到他把自己的哥哥救上来。(一人得救,真神多添了一个儿女。就是你我多添了一个弟,兄,姐,妹。凡藉我信主的人,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又是在主里的弟兄。) )──《箭上羽》 【慕迪得道之起点】慕迪六岁时,他父亲就死了。母亲给人家洗衣养活他们兄妹六个人。不得已他哥哥早就出去给人家帮工。他也去给人家放牛挤奶。他刚到那个地方,哥哥对他说:『这地方有一位先生,凡头一次到这地方的小孩子他都给一角钱』。有一天,慕迪的哥哥领他在街上走,对他说道:『你看那位先生来啦』!就把慕迪介绍给那位先生。先生就拿出一角又新又亮的钱来放在慕迪手内说道:『小朋友!你知道耶稣爱世上所有的人,也爱你。从天上到世界上来,替人死在十字架上』。慕迪后来说:『这是我认识主的起点』。)──《箭上羽》 【隐藏了赦旨】在人岛上有一位好的行政官,在欧战时,被人控告他不忠,遂判死刑,英王特赦之。而赦令落在他的敌人手内,总没拿出来,后来行政官被治死。(耶稣赦免世人之令,在我们手内。我们是否当把它藏起)?『去到普天下传福音(赦令)给万民,信而受浸者得救』(可十六15,16)。)──《箭上羽》 【惨无人心的】施布真讲道说:『有一个不信神的人,一天遇见一个基督徒,对他说道:『我知道你一定不信你的宗教』。基督徒问道:『你怎么知道』?那人说:『因为你多年常到我的铺子去,时常见面。你信不信,那里有一个地狱,是为不信的人预备的』?基督徒说:『是阿,我信哪』!『你也知道,除非我信耶稣,我一定也到那里去』?『是阿』!『我准知道,你不信宗教。假若你是真信,那你一定是一个惨无人心的,因为你每天从我面前经过,甚么话你都对我说,就是不告诉我,或儆戒我,那个地狱的事』。)──《箭上羽》 【胆小不敢说】有一天聚完会。白克满先生同一个学生步行很远的路。打算和他讲几句论他灵魂的事,但是他胆小。到了也没和他说甚么。过了一个月,这个人公然承认耶稣。白克满过来和他拉手说道:『我很喜欢你得着耶稣』学生答道:『是,白克满先生但你这个人差不多领我到地狱里去。那天下午我和你一块走,我时时的盼望你帮助我,告诉我得救之路。但始终你未对我讲一句话』。(可惜多少这样的机会错过。) )──《箭上羽》 【败兴的狗】有一旅行的人住在亚拉伯山教会中留宿之处。一天早晨回来一只狗,头尾都搭拉着,偷偷的进来,到牠窝里去。似乎很败兴的。教会的人对他讲解道:『这只狗今日出去见大雪中无人可救,空空的去寻找了一次,就很羞愧的回来』。(我们到那日,在主面前站立,当如何?若是我们在这混乱的世界中没有救得一个人的灵魂。) )──《箭上羽》 【牧师见财主】有一位钱庄的掌柜去教堂里和牧师谈话,牧师一看是一位阔人就对他谈论生意可好,社会的光景,国家的新闻等等,连来了几次总是这一套。后来阔人对人讲说:『教会也是这样,我去是为听道理。几天的工夫他没和我讲一句』。(不要忘记你的工作是甚么) )──《箭上羽》 【失掉一个大机会】一位美国人说:『最近有九百多中国留美的学生回国,这些人中,已有八百人入了政界。其中只有一百廿五人,是基督徒。外国人到美国来,想各处都是基督徒。入了基督徒势力范围之内。有的人在此住了三四年之久,从未有人请他们到礼拜堂来听福音。岂不是失掉一个大机会』!)──《箭上羽》 【不要山顶上的经验】一天慕迪在一个地方领会。有人站起来说他的经验道:『我五年的工夫,天天是在登山变像的山顶上』。慕迪就立刻问他道:『去年你领了多少人归基督』?这个人很惊讶的答道:『我不知道』。慕迪又说道:『你从来领过人归主没有』?答道:『我不记得』。慕迪说:『好!请坐,我们不要山顶上的经验』。(你既然真真得见基督,你一定要下来告诉人的。) )──《箭上羽》 【记在脑子里】一次在一处地方开会。大家讨论个人布道的事。有一个青年对一位老者说道:『这事我已经记在脑子里』。老者答道:『好,你须知道,脑子里有两付神经,一付是感觉的。一付是动作的;你要把它记在动作的神经系里』。(意思就是去实行) )──《箭上羽》 【一人不准】有一位传教士,做了一个很感动人的梦,他梦见登梯上天,到了天堂。就叩门。里面应声问道:『谁呀』?教士很得意的告诉他自己的名字。里面又问:『谁和你同来的』。答道:『没有别人,就是我自己』。天使说道:『对不起,现奉命,不准为单独一人开门的』。他就很败兴,失望的下到地上来。(我们虽然不信梦,可是到那一天空手去见天父,也实在难为情。)
)──《箭上羽》 【救灵魂或不管闲事】撒革森博士,有一年夏天,去爱瑞湖边,住在饭店内,休息几天。终日除去吃,喝,散步,游船,睡觉外,别无他事。而在饭店对面,有一救生室。室内的人也吃,喝,睡,有时也出去散步。但他不只是如此,他惟一的职务是救人。撒博士问道:『你愿作那种人?救灵魂的或不管闲事的』?)──《箭上羽》 【介绍他的朋友】有人在曼彻斯特弟兄会,告诉人以下的故事说:『有一位心中很快乐的会友,唱一首他最喜悦的诗歌。是:『我找着一位朋友,噢!如此的一位好友』。就忘记了他跟前的小儿,站在他旁边。他刚刚唱完,小儿问他道:『爸爸你想我们邻居那人,知道你这位朋友么』?他出去,总是面带愁容的,心中似乎常说:『你不愿意把你这朋友,介绍给别人吗』?他就顺着这个提醒,去介绍给别人。也使他们心里喜乐。(你若是真得着喜乐,你一定会去告诉别人的。) )──《箭上羽》 【迦瑞牧师的后悔】迦瑞牧师对人说:『有一天早晨我觉得应当去看望一位女人,她曾有几次来听过道理,因为和她不十分熟识,就对自己说:『等几天』!到中午似乎又有声音:『你去看看她,对她讲句道理回来吃中饭』。我想到下午再去也不迟。到下午因有人来,就把这件事忘记了。晚饭后就照常的安歇睡觉了。次日听见人说:『那妇人作晚自缢而死』。我就后悔的不得了。使我一生不能忘记这件事』。(多少的灵魂,因为你的推托而沉沦到地狱去了。) )──《箭上羽》 【雪夜之呼救声】有一人住在海边,一夜大风大雪,极其寒冷,时常听见有人呼叫救命的声音。他因为怕冷就没有起来。第二天他出去一看他的弟弟涷死在海边。后来他得了神经病,每夜只是听见呼救的声音,因之而死。(亲爱的朋友!你弟弟在那里醉酒,猜拳行令之声,一如呼叫救命。在电影院里拍掌叫好的声音,也像呼叫救命。牌桌上叫道:『四、五、不要六阿』!坏地方的淫辞污语,都是呼救声。你是否袖手旁观?) )──《箭上羽》 【撒种不空】王载讲过他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