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的动机与目的 【事奉的动机必须纯洁】一个人在事奉主的事上,有一点是必须特别留意的,就是:要问问自己,我们事奉主的动机是出于甚么?或者说,我们事奉主的存心到底是甚么?若是我们事奉主的动机和存心不纯正,就我们所事奉的都是枉然;即使外面事奉的果效相当显著,但是里面的动机若不单纯,甚至是别有用心和企图,我们所事奉的成果便都不能荣耀主。我们事奉主的动机必须干净纯洁,结果才能荣神益人。── 黄迦勒《事奉基要信息》 【几种不纯洁的事奉动机】从神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下列几种事奉的动机是不纯洁的: (一)为利而事奉:保罗说:「有人传(教)...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35)。这里是说在教会中有一班人,他们是为着得利而教导人。同样的,今日也有很多人是因着利益而事奉主。有的是为金钱(增加收入),有的是为物质的好处(提高生活水平),有的是为前途(出国留学),有的是为婚姻(选择好的对象)等,所以他们都是想利用事奉来达到自己得利的目的。但是神厌恶出于这种动机的事奉,责备他们说:「他们有祸了,...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犹11)。旧约的先知巴兰,被摩押王巴勒雇请去咒诅以色列人,虽然他并没有说出咒诅以色列人的话,但他的存心却招致神的弃绝。 (二)为争地位而事奉:旧约中有可拉一党的人,他们原是以色列会众中的首领,但因为高抬自己,想要和摩西一争高下,结果他们都活活的坠落阴间而灭亡了(参民十六章)。今天在教会中也有一些信徒,特别是作长老、执事、负责人等,很可能是为着争领导地位而事奉,甚至牧师、传道人,也很可能是为着争地盘、争羊群而事奉。虽然有的人从表面看,是为了负责任、尽托付,但其内心却是为着争权夺位。比方,你若被安排在高位上,就大发热心,大献殷勤,费财费力,劳苦事奉;但你若被安排在不显著的岗位上,或在你所看不起的人之下服事,就不事奉,即使勉强服事,也是消极应付了事。这些现象显出,很多信徒事奉的动机,是为了争地位、抓权柄。 (三)为得荣耀而事奉:当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有一班文士和法利赛人,从表面看,他们是谨守律法、禁食、祷告事奉神;但其内心却是自高自大,专求自己的荣耀。他们「喜爱筵席上的首位,会堂里的高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太廿二6~7)。这些表现,十足的说出了他们要得荣耀的存心。现在的基督徒,也有很多人是为着得从人来的荣耀,而热心传福音、看望信徒、捐款建造教堂等。他们施舍、祷告、禁食,不是作在暗中,而是故意叫人看见,无非想要得从人来的赏识和好评(太六2,5,16)。 (四)为「欲望」而事奉:新约教会初期,有一班传割礼的人混入教会中,他们不是靠着圣灵行事,而是顺着肉体的情欲(或谓「欲望」)撒种,以致从情欲收败坏(加五19~21;六8)。今天在教会中也有一班人,他们是为「欲」而事奉。有的人有「讲道欲」,故到处巡回讲道;有的人有「见证欲」,故每次聚会非开口作见证不可;有的人有「领袖欲」,参加事奉只是为着能表现他们过人的才能;有的人有「工作欲」,为着满足他们肉体中的工作欲望而事奉主。这些都是动机不单纯的事奉。── 黄迦勒《事奉基要信息》 【纯洁的事奉动机】从神的话中,我们能知道下列几种动机并没有被主责备,所以是被主所认可的,是动机蒙主悦纳的事奉: (一)因主爱的激励而事奉:保罗说:「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祂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五14)。这里所说的「为主活」,也就是事奉主。我们所以为主活、事奉主,是因为主的爱激励所致。「激励」原文的意思是「被大水冲走」;基督的大爱好像大水一样,把我们冲得无法抗拒,不能不起来事奉主。惟有基督的爱能激励人;爱是不能拿出给人看的,但是你如果尝了这爱的甘美,而不被它冲走乃是不可能的。 「因我们想...」的「想」字在原文是「断定」的意思。基督的爱所以会激励我们,是因为我们断定两件事:(1)基督的死是因着祂爱我们;基督爱我们,所以祂为我们死了。(2)基督的爱使我没法不为祂活,不能不起来事奉祂。 许多时候,我们对罪人作见证真难以开口;但是,我们一被基督的爱激励了,就没法不作见证。多少时候,我们很难从「自己的宝座上」下来,在教会中好像奴仆一样的服事人;但是,一旦被主的爱摸着,就不能不甘心乐意的服事人。 (二)因着爱主而事奉:在旧约里面有一处奴仆的条例:「倘或奴仆明说,我爱我的主人,...不愿意自由的出去,...他就永远服事主人」(出廿一6)。凡是被主的爱所感动、所激励的人,在他里面必定有一个爱主的心。乃是这个爱主的心,使我们不愿意在世界里自由自在,而甘愿在教会中作主的奴仆,服事我们所爱的主。我们对主的爱,在我们里面催逼我们,推动我们事奉主,所以这个爱,就是我们事奉的动机。 (三)因着责任的托付而事奉:保罗说:「我传福音原是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九16~17)。凡是真正被主的爱所激励,因着爱主的缘故而事奉主的人,他们必然有一个受托的感觉和负担;这个受托的感觉和负担,催逼他们不能不尽心竭力事奉主。事奉主而里面没有受托的感觉,往往会半途而废。责任既然已经托付我们了,所以不能不忠心事奉到底。 (四)因着要归还欠债而事奉:保罗又说:「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罗一14~15)。前面的「因着责任的托付而事奉」,是指我们与主之间的关系而言;这里的「因着要归还欠债而事奉」,则是指我们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向着主,必须尽心竭力的事奉,以完成主所托付的责任;我们向着人,也必须尽心竭力的事奉,以偿还我们对人所欠的债。我们在教会中若有一点点的事奉,不要认为别人欠了我们甚么,乃要认为我们是在还债,并且所偿还的还不够。这样,我们的事奉才有价值。── 黄迦勒《事奉基要信息》 【事奉的目的】我们事奉的目的,绝不该是为着自己能从事奉中得到甚么好处,而该是让主能藉我们的事奉完成祂的心意。当然,主为着鼓励我们在事奉上尽所托付的职责,曾给我们一些赏赐的应许。祂说:「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十二26)。这是说,事奉主的人必蒙父神的尊重;蒙神的尊重,不是一件小事。主耶稣又说:「主人来了,看见仆人儆醒,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子,进前伺候他们」(路十二37)。这是说,凡是儆醒服事主的仆人,当主再来的时候,要坐席享受主的服事。主又说:「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廿五21,23)。这是说,凡是在今天照主的托付忠心服事主的人,将来在神的国度里,要与主一同作王(参启廿6),并要享受主的快乐。 虽然我们有上面这些得赏赐的应许,但我们并不是为着这些才来事奉主。我们事奉主的目的,乃是为着让主能使用我们这些「无用的仆人」(路十七10),在地上达成祂的心意。主的心意有三: (一)传福音拯救罪人:主升天之前,曾赐给我们一个大使命:「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廿八19);「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我们事奉主,首先是要为主得人,使千千万万的人归入主的名下。 (二)牧养和照顾信徒:主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你餧养我的小羊」(约廿一15~17)。每一个归入主名下的人,都是主的羊;既是主的羊,就需要牧养与照顾。牧养和照顾信徒,不单是传道人和长老们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爱主之信徒的责任。我们应当彼此相顾(林前十二25;来十24),也应当彼此相劝(来三13;十25),用爱心互相服事(加五13)。最要紧的,乃是彼此供应各人所经历、所享受的基督。 (三)一切是为着建造基督的身体:我们传福音拯救罪人,是为要得着建造的材料;我们牧养和照顾信徒,是「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2)。建立基督的身体,也就是建造教会(参弗一23;西一24)。主今天在地上最终的目的,乃是要建造祂的教会,借着教会胜过祂的仇敌撒但(太十六18),彰显祂的荣耀。这是神在创世之前就已定下的计划,也是主耶稣降世完成救赎的原意,又是今天圣灵在每一位信徒心中作工的目标。同时,这也是我们事奉的目的。── 黄迦勒《事奉基要信息》 【信徒要在地上预备天上的材料】请问,我们今日的生活、行为、思想,能否与天上合得起来吗?现在有不少配合零件公司。他们有图案,制造零件,然后我们自己去配凑起来。他们有钢琴、床铺,甚至有房子的零件,我们买了零件,按照图案去完成,这样可以省了一半的价钱。因为在文明的国家,工资很贵。我们信徒也是这样。今日要在地上预备材料,要为将来天上的灵宫,也许你是一条横木,要插进另一条木头的孔中,但你要插进另一木的上面还有栉,插不进去,所以必须去掉。我们的身上是否有些多余的东西?我们所有的,能否凑得上天上的样式? 【你看甚么为宝贵】没有异象就去事奉神,是容易的;没有蒙召就去事奉神,也是容易的;因为你根本不需理会神的要求。头脑上的知识,加上信徒的情感做指导,你会干得很成功。心情可优悠自得,只要你从未经历神的呼召。可是,一旦你接受了耶稣基督的差使,神就整日驱策着你;那你再也不能根据头脑上的知识来为祂工作。一个未被主耶稣抓住的人,他不会看事奉为宝贵,为神摆上的时间为宝贵,以性命为宝贵。但保罗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徒二十24)。保罗不顾他自己的安危,因为认定他是属于主的;除了完成主所交付的使命之外,他绝对不管别的。─ Oswald Chamblers《My Utmost
for His Highest》 【服务神圣】耶稣基督的人生,是有史以来全世界上最尊高的人生。地上没有任何帝王,曾获得这种辉煌、真实的威权像祂一样;没有任何勇士,在战场上曾立过这种奇异的功绩,像这位拿撒勒的木匠所立的。祂人生的规律是甚么呢?岂不是为人服务么?祂一生美丽的岁月中的箴铭就是:「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祂完全是为别人活着。祂从来未曾想到自己,也未曾专为自己作过一点甚么。到了最后,祂在祂一生最大的服务工作中,流出祂自己的宝血。我们岂不当从我们的主留给我们的榜样中,看明白世界上最真实的人生,便是忘记自己去爱别人么?自私在各处都毁坏了这种稀少的行为所表现的美丽。我们必须获得这种服务的精神,这样我们的人生便像基督了。─《灵食拾英》J.R.
Miller 【事奉神是为着在教会中通行神的旨意】「与神同工」的意思,并不是指凓人被召来「帮助」神,「与神同工」乃是让神自己在教会中通行祂的旨意。因为只有藉凓教会,才能完满的彰显出祂的智慧和能力。这是神永远的旨意。失去了这神最中心的旨意,岂不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倪柝声《一个荣耀的教会》 【自由的黑奴】多年以前在非洲盛行着贩卖奴隶的生意。有一个英国贵族到贩奴市场去,在奴隶堆中,看身体健壮,年纪轻轻的,就把他买了回来。他对奴隶说:「我用钱买了你回来,现在你可以完全自由,随你的意思自由使用你时间和力量,或随意往来。」这少年黑人不明白,犹豫地说:「难道你买了我来,为要叫我自由吗?没有人管我吗?」那英国人说:「是的。」那少年黑人说:「你既如此好心,我不愿意离开你,我愿一生服事你,做你的侍仆,表明我对于你的感恩,因为你提拔了我,给我新自由。」 保罗说他是耶稣基督的奴仆,身上带着自由的印记,愿意把万事当作粪土,去服事救了他的主耶稣。——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一枝笔】她虽已高龄七十九(1989),且心脏常有毛病,但每天清早就往印度的大街小巷跑,寻找贫乏饥饿、寂寞孤独的人,伸出温暖的手,解决他们的痛苦。 她有一个坚强的理念:要将基督爱心之道行出来,让凡坐在黑暗里的都看见光,被遗弃的知道有人关怀他们。 她是谁?就是荣获一九七九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蕾沙修女(Mother Teresa)。可是最令人惊讶的是,以她瘦弱的身体,何来那样崇高之心志,数十年如一日呢? 德蕾沙谦卑地说:「我只是一枝笔放在主手中,如何想由祂,如何写也由祂。」 有人问她,神给她最大的福气是甚么?回答说:「神给我有机会,二十四小时帮助可怜人。」——张钦煌《小吗哪》 【让主使用你】瑞典人诺贝尔(Alfred Nobel 1833~1896)自幼对化学即有浓厚兴趣,受教于苏俄后,便回到父亲的化工厂协助设计鱼雷水雷,但他最大志愿是研究一套方法来驾驶炸药之爆发性,将这极具杀伤力的东西变为造福人类的能力。在实验期中,有好几位得力助手都不幸被炸丧生。一八六六年他终于将硝化甘油混合板状硅藻土而成功地发明一种安全炸药,并给命名为炸药(Dynamite),从此以后,炸药被用来炸山、辟路,不仅没有危险,且容易操作。但另一方面,各国军火商纷纷向他订购威力强大的炸药造武器,使他短短数年内成为亿万富翁。 当他亲历几次惨酷战争,目睹无辜生命被杀,诺贝尔对他所发明的炸药越来越后悔,良心不安。因此当他晚年在意大利疗病时捐出巨款,成立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颁奖给对物理、化学、文学、医学及和平有卓越贡献的人。 凡物皆有利弊,看你怎样用它。想到蒙恩基督徒,假若肯把自己交在主手中,必能成为一个贵重的器皿,叫你余剩生命显得更有价值。——张钦煌《小吗哪》 【自动去探访】王姊妹是某教会的会友,虽然受浸已有多年,但她只参加主日学崇拜,很少参加其他聚会。牧师和传道人曾多次邀请她负责一些儿童工作,例如担任幼儿级主日学或在儿童崇拜兼任导师,她都以一拒绝,不是推说不适合便说时间不方便。所以她只是一位崇拜教友。 可是最近她却主动去找教会的探访不忘部长,询问他什么时候去会友的府上探访。这部长觉得甚为奇怪,这姊妹以前从不答应担任任何事奉,怎么现在倒自动请缨,便说欢迎她加入他们的队伍,因为多一个人可以分成两队,去不同的家庭,尤其是去探访那些长期患病不能返教会的年老肢体,帮助他们查经和祷告。怎知王姊妹说只愿意加入探访年轻会友的那一队。部长没有坚持己见便让她加入了。 起初一两次的探访没有甚么特别,这姊妹只在旁看看探访是如何进行的。后来,她探访时却带了一些货品让这家的主妇看,问她有否兴趣购买,可以有七折优待。那家的主妇不好意思拒绝,便买了一些。其后这位姊妹认识了不少家庭主妇,更自动上门去推销货品。这时教会的牧者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并非存心投入教会的事奉,乃是趁着机会推销货品,于是劝她这样做不太适当。怎知她说这样没有甚么不妥。 我们有否利用教会为洽谈生意或介绍货品的场所,使圣殿成为兑换钱财的地方呢? 「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太廿一14)——苏美灵《故事百感》
【甘愿放弃自由来服事主】从前有一黑人,为人所卖,与妻儿洒泪告别,状至凄怆,有人见而动了慈心,出重价把他买回来。黑人以为不过是换个买主罢了。不料那买他的人对他说:参波阿!我出重价买你,是叫你得自由的,你回家去吧。参波却说:我本为奴隶,你买而释我,你真是极大恩人,我被你的爱感动,我不愿自由,我愿跟随你,终身为你的奴仆。我们对于上帝,也应如此。须知天下没有一个绝对自主的人,不为上帝的奴仆,便为魔鬼的奴仆,不服事上帝,即服事魔鬼,虽有学问,地位……亦不能免。 【为一百万我也不干】有一个新闻记者在印度游行,看见一位传教士在印度设立一问麻疯院,专收患大麻疯的人。他每日向他们传福音,并为他们洗麻疯的伤口。新闻记者说:『就是给我一百万元一天,我也不干这种工作。』传教士回答说:『若是为着一百万元一天,我也不干这种工作。』 【白鸽与燕子】有几个贵妇,在一起辩论作事,由负责任而作较好呢?抑是由爱策励而作较好呢?有的说由负责写作较好;有的说由爱策励而作较好;有的说,既作同样的事,就同样的好。适一传道人来到,她们就请传道人决断。传道人就从衣袋中取出昨日剪下的报纸一页,在她们面前诵读:比利时国之安兑伯城某人,在其檐下捕得一燕,涂以红色,置于笼中;又以一宠置一白鸽;遂携二者乘坐汽车,前往二百三十五公里之远处。次晨七时十五分,启笼将白鸽和燕子放了出来。燕子过了一小时零七分飞返本城,白鸽则过了三小时方才返回。白鸽由笼放出之时,先在空中回翔数周,似觅方向,或在游玩,久之方向本城飞去。燕子因为巢中有雏,一由笼出,即行奋力飞同巢中,展其疲倦双翼,覆于雏上;母子同乐。观此白鸽与燕子,她们所谈之问题立即解决。白鸽之飞回可比负责而为;燕子之飞回乃由爱之策励。『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六节) 【沙漠路旁挖井】有兄弟两人,想要留名后世。一为自己在公路旁筑了一座纪念碑,上刻他的名字事迹,以为这样便可传名于后世了。另一个在沙漠中的路旁挖了一口井。疲乏的旅客经过那井,必然停下汲水畅饮,得以解渴,重振精神。那里没有记述他的事迹,事实上也用不着,因为得到他供应的人,必然感激纪念他的名。你若作一活水运河,必有许多人从你得到供应,纪念你,为你感谢神。(参看哥林多后书九章十四节) 【基督徒生命中有一个特性就是要事奉】在基督这个生命里头,有一个非常大的特性,就是服事,就是事奉。基督这个生命,乃是一个服事的生命,乃是一个事奉的生命。你若不让它服事,不让它事奉,就如同把一只鸟关在笼子里,不让牠飞一样,这对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鸟的生命的特性就是要飞,你把牠从笼子里放出去,让牠大飞一场,牠就大大享受一番,觉得是过节了。同样的,一个基督徒越有事奉,里头就越感觉释放,因为基督这个生命的特性就是事奉。 【事奉主是生命的需要和特性】事奉主,虽然一面也觉得麻烦,有的时候也有重担,但我们却感觉快乐、舒服!因为这是一个生命的故事。这就好像吃饭一样,虽然为了吃饭,在人生里不知增加多少麻烦,如果能不吃饭那是多好!但到了时候,还是不能不吃,因为这是一个生命的需要,生命的特性。 【主用爱来激励彼得事奉祂】主在提比哩亚海边向彼得显现,要彼得事奉祂的时候,就是三次问他说,你爱我么?主就是用这个爱来吸引彼得、激励彼得,要彼得起来事奉祂,牧养祂的羊。你看见在这里,主没有勉强彼得。主不是像捉强盗一样,来把彼得捉去事奉;主乃是用爱来作一个因素,在彼得里面激励、吸引他,叫他不能不事奉。 【事奉神乃是信徒的本行】我们事奉主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论身分、论地位,我们乃是祭司,我们应该干的一行就是事奉神。我们若不事奉神,而去作别的,我们的行业就错了。这好像医生不去看病,反而去扫马路,这是改行了,离开他的本行相差太远了。 【我愿作煤炭】在一个主日学里,教员讲给学生听:『教会好比火车。有火车头,有火车轨道,有灯,有笛,有坐椅,正如教会里面有各种人才,发生各种功用,装运属灵丰富,供应人们的需要。请问你们愿意作那一部分?』有一位小学生说:『我愿意作笛。火车一到,笛就响了,远远叫人听见,不至于受伤。』另有一位小学生说:『我愿意作栅。我看火车穿过马路的时候,时常伤人,作栅是最要紧的。』又有一位小学生说:『我愿意作车厢。可以装着许多丰富的物品,供应各城的需要。』有一位顶小的学生,始终不开口。教员就问他说:『你愿意作甚么?』那位小学生就说:『我愿意作煤炭。』教员说:『煤炭有甚么好处?』他说:『火车没有煤炭就不能行动。这煤炭从炉门送进去,经火烧过之后,变成炭渣,倒在路旁,并不被人记念,但它却在隐藏中发生了莫大的能力,推动整部火车。所以我愿意作煤炭。』弟兄姊妹,今天在教会中,愿意行在人前的人太多了,但是愿作隐藏工作的人,是何等的少。在背后为着教会祷告,就像火车上的煤炭一样。 【回到农场去】有一个穷苦出身的孩子,他的志向是进大学,进神学,然后献身作传道人;家境虽然困难,但他总算设法读完了中学。毕业后身体欠佳,医生叫他另换一种生活方式。于是他就在农场里作工两年。以后他考进了大学!但是求学的现实没有带给他平安。主的声音仍是要他在农村里作一忠诚的信徒,帮助村子里的教会。他为了要逃避这个声音,曾进入极大的争战中。终于他抑服了自己的野心,决定回到农场去。十年后,他是农村教会的一位长老。他从来没有上过讲台,但他的精神和影响给教会带来了复兴。主安排你作甚么肢体,你就作甚么肢体。 【为神洗碗】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翁在他迟暮之年,到旧金山海湾边的生命救助中心从事洗碗的工作。他临终时,遗赠十五万元给救助中心,一个贫困无依者的避难所。又捐十二万八千元给宾州的弥赛亚学院。 圣诞节前夕,这项不寻常的遗赠发表出来了。那时宾州的弥赛亚学院接到一张十一万元的支票,而且附带说明另外的一万八千元将随之而至。该学院的院长知道捐助人的身份,但为尊重他的遗言,隐藏他的姓名。 贺斯特利校长说,捐助者工作多年省吃俭用,将所赚的每分钱投资在股票市场。这笔钱将用来扩建位于格兰闪校园新艾森豪威尔学生中心的厨房,以记念一位老人,将许多时间花在救助中心洗碗碟。 【人不能事奉两个主】神不接受不专一的心,祂是绝对的独裁。你的心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放置两个宝座。将崇拜神和崇拜其他的假神混在一起,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正如要把油和水混合在一起一样的不可能。若基督坐在我们心里的宝座上,我们的心将不再有空处容纳其他的宝座;反之,如果属世的进来,属灵的就会出去。 【主手中的一枝笔】荣获一九七九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蕾沙修女(Mother
Teresa),生前心脏常有毛病,但数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早就往印度的大街小巷跑,寻找贫乏饥饿、寂寞孤独的人,伸出温暖的手,解决他们的痛苦。她有一个坚强的理念:要将基督爱心之道行出来,让凡坐在黑暗里的都看见光,被遗弃的知道有人关怀他们。人问说,以她瘦弱的身体,何来那样崇高的心志,且能行之以恒呢?她谦卑地说:「我只是一枝笔放在主手中,如何想由祂,如何写也由祂。」有人问她,神给她最大的福气是甚么?回答说:「神给我有机会,一天二十四小时帮助可怜人。」 【有没有把主放在第一位】在美国,有很多中国基督徒往往因为环境的缘故,灵性冷淡退后,其中原因虽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原因都是人为的。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由于他自己没有行在神的旨意中,从而走错了路,以致到了一个无可收拾的地步;这不能怪环境,只能怪他自己。 比方说,有人为着工作收入较多,就搬家到遥远的城市,而没有考虑到那个城市的教会情况如何,以致在新教会中格格不入,于是逐渐变成了一个形式化的基督徒,每天忙于工作,连祷告和读经都一曝十寒。他的问题出在他从来没有把主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却是将他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他所想的,只是如何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如何能有更好的前途,很少去想到如何能多事奉主,如何能使自己的灵性进步。─ 何晓东《培灵什锦》 【宁学撒玛利亚妇人】戴德生牧师有一次说到某些教会的领袖争取最高权威的事。他说:「这些领袖以使徒的继承人姿态出现,显得十分骄荣。但我宁愿当一个撒玛利亚妇人的继承者,因为她为了别人灵魂的得救,而忘却了自己的水壶。」戴牧师的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可说观察入微。时常教会里有些人为了争夺权力、地位,致使他们忽略了对将亡的世界作见证的重要任务。那位撒玛利亚妇人并不是一个神学家,不过她和主耶稣的际遇,使她情不自禁地要向世界宣布。由于她热心的推荐,使得许多人也与她一同信了耶稣。─《清晨露滴》 【讨主喜悦的侍奉】 一、认定十架的道路 二、跟随羔羊的脚踪 三、清晰圣灵的引导 四、认真努力的追求 1.稳的生命 2.深的隐藏 3.静的安息 4.爱的活出 ── 王永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