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不该有黑暗与罪恶 【读经拾遗第四题
遮盖阴私与揭发罪行之不同】 【问】 创世纪第九章20~25节记载,挪亚醉酒,含看见他父亲赤身未替他遮盖,就到外边告诉他两个弟兄。挪亚醒了酒,知道含向他所作的事,就咒诅他的故事。 另一面,提摩太前书五章20节说,「犯罪的人,当在众人面前责备他,叫其余的人也可以惧怕。」 请问,两者之差异是甚么? 【答】 一 阴私 挪亚醉酒的情形,只是个人生活上的不检点,失态而已;且是发生在自己的帐棚里,并不影响他人,或是危害他人;不是犯罪,只是一件不太光荣的偶发事件,不愿他人知道的个人阴私而已。并且含是他的儿子,应该有义务立刻替他的父亲遮盖失态。可是他不但没有这样作,反而曝露了父亲的阴私,所以纔受了咒诅。 二 犯罪的人 提摩太前书五章20节所说的,是犯罪的人。犯罪的人,和过犯不同。一个好人若不事事谨慎,也有可能偶而失慎被过犯所胜。然而他们随即蒙光照,悔改认罪,对付罪,不轻易重犯。这样的人,既不是提前五章所说的犯罪的人,也不是哥林多前书五章13节所说的那恶人。圣经所说的犯罪的人,或是恶人,都是指着已经习惯于犯罪,犯了罪之后没有罪恶感的人。林前五章所说的的恶人,乃是;「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既是如此,当然不能替他遮盖,还要让众人知道,以免遭受亏损。提前五章的犯罪的人,照上下文看,应是重在指犯罪而被控告的长老。 除此之外尚有以西结书三章17~21节,及三十三章7~9节,也告诉我们,应该警戒恶人离开恶行,拯救他的性命,若不然,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主却要向知道恶人而不警戒他的人,讨他让罪人丧命的罪。约翰壹书五章16~17节也说,「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当为这罪祈求。凡不义的都是罪;也有不至于死的罪」。哥林多教会中那位收了他的继母与她行淫乱的弟兄,保罗尚且说,「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林后二6~7)。 到底甚么罪是严重到一个地步,成了至于死的罪呢。我们不太清楚。 希伯来书十章26~29节说,「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烧灭众敌人的烈火。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宝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注:这里的亵慢圣灵和马太十二章31节的亵渎圣灵略有分别;这里的罪,可能是至于死的罪,但还不是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的罪)。 主耶稣亲自告诉我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太十二31~32)。 这样看来,那些亲近主耶稣,对于神的旨意很清楚的人,类似十二门徒之一,卖主的犹大,那样蒙特恩的人,因着个人的私欲,不顾圣灵的感动和禁止,一意孤行,替魔鬼说话,卖主卖友,干犯神格,作出破坏神旨意并亵渎神的言行,大概就是属于亵渎圣灵,不但是至于死,且是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的罪了。神是爱,但神也是烈火忌邪的神,是大而可畏,轻慢不得的神。我们应当恐惧战兢,存着敬畏的心,以免得罪祂。 三
消极的事 在教会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把阴私,犯罪的事,不合乎基督的道理和教训的事等等,混杂在一起,统称为「消极的事」,并声称,在教会中不该谈消极的事,祇能谈积极的事;甚至说,凡谈消极的事,就是散布死亡,传染大痲疯。 阴私是不该显扬的;但消极的事是否该题,则有下列的讲究: (一)谈的动机,目的,乃是为防止错误继续下去,并且是为挽回弟兄,而不是惟恐天下不乱。 (二)为要使众人转向积极。 (三)被消极的事所影响的范围有多大,需要改正,谈的范围就要有多大。 圣经是记载消极的事最多的书。因为神希望祂的子民认识魔鬼的诡计,认识自己败坏可怜的光景,以便转向神,接受救恩。 若非有摩西的责备和对付,亚伦和以色列民就不会从制造金牛犊,拜偶像的错误中醒悟过来(参照出三十三)。 若非先知拿单奉差遣责备大卫,那么大卫虽杀了乌利亚,夺了他的妻子,还不知悔改认罪(参照撒下十二)。 若非先知以利亚奉差遣责备亚哈王,那么他虽任凭妻子耶洗别谋害拿伯,霸占人家的葡萄园也不会受良心的控告。 以色列民因不读律法书,不晓得耶和华的作为,和他们神作事的法则,以致偶像的数目与城的数目相等;所以神就差遣先知耶利米责备他们说,「因为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二13)。 在新约圣经中记载,有些从耶路撒冷来的信徒,把割礼的规文带给安提阿的信徒,困扰他们;甚至彼得和巴拿巴都受他们影响时,身为晚辈的保罗,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当面抵挡彼得,而且把经过情形写信给在加拉太各教会,重申福音真理(参照加二)。关于这件事,从来也没有人批评过,保罗这样作,是揭发长辈的阴私,是背叛,是大痲疯;反而认为是为真理打了美好的仗。 四
结论 教会是按神的旨意被召之人的聚集。神召我们的目的是要把我们模成祂儿子的模样,成为圣洁毫无瑕疵,彰显祂各样的美德,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可是我们今天都还在变化的过程中,没有人是完全的;都还没达到圣洁无有瑕疵。我们(包括在教会中带头的人在内)常会有软弱,失败甚至偶而因不小心被过犯所胜。这些都是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必须澄清,认罪,对付,纔能转向神,积极往前。凡事都不能敷衍了事,不然,错了还以为是对的,至终一同败亡。 虽然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但是为使生命能长进,我们必须先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纔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后一4)。若是我们的软弱与失败,甚至罪恶,只在意念之中,尚未有行动,未曾害及他人,那么我们只需要在神面前认罪对付就可以。「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9)。但是我们的软弱,失败,与得罪的范围,若超出意念,已经对他人构成伤害时,则不能仅在神面前认罪就算了事。我们若不对那些被得罪的人认罪,对付,求他的饶恕,不只会绊倒人,且会叫我们的祷告有拦阻。经上说,「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太五23~26)。 你得罪人的范围有多大,认罪的范围也相对的该有多大。你得罪的是一位弟兄,你向那一位弟兄认罪对付就够了。你若是得罪全教会,你就该向全教会认罪对付。一个平信徒,其得罪的范围往往较小;但若是长老,同工,或使徒,其得罪的范围往往较为广泛。并且愈是前面带头的人,愈不容易看见自己的过错,也不容易下宝座,谦卑下来认错。 大卫王谋杀乌利亚,夺了他的妻子之后,并没有犯罪的感觉;他的眼目只看见别人的过错,恼怒欺负穷人的富户说,「行这是的人该死」;直到先知拿单点出,「你就是那人」,之后始蒙光照认罪(参照撒下十二1~13)。 教会不容易因着平信徒的失败而大受亏损;但往往因前面带头人错谬的带领,和错误的榜样而受极大的亏损。并且若是头号的带领者出错,据于利害关系衡量,其余的同工长老们,往往利用挪亚醉酒赤身的例为借口,视为遮盖阴私,竭力遮盖恶行。「因为他们从最小到至大的,都一味贪婪,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他们轻轻忽忽的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耶六14~15;八10~11)。当该尽职的君王,祭司和先知,以不要谈论消极的事作为借口,不顾神旨意的时候,神不得已选召平民阿摩司为祂说话。他说,「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门徒;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树的。耶和华选召我,使我不跟从羊群,对我说,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说豫言」(摩七14~17)。我们都知道阿摩司所说的话,乃是暴露他们恶行,及宣告神的惩罚,就是,那些人的口头语,非常严厉的消极话。但愿我们都有耳听这样的消极话,知道自己的错谬,免得继续往错谬里直奔,自取败亡。我们该转向积极,就是转向活水的泉源,主耶稣自己。主说,「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玛三7)。──《查经辑要》黄共明 【新耶路撒冷城的一切都像水晶般绝对透明】我们都知道,那座圣城就是教会的一个表号。教会――那一座城――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她像水晶那么透明。『那座城的光辉,如同极宝贵的光辉,明亮如同水晶。』城里的街道是用精金造成的,那精金又是如同水晶那样明亮。而城里流通的那一条生命水的河,也是如同水晶透明。在那一座城里无需日光,也没有人工所制造出来的光;『神的羔羊就是那座城里的灯』。羔羊的工作,已经把那里头一切的不洁、黑暗,都清除了,每一件事物都像水晶般清明。这些都是表号的说法,是代表属灵的原则。这是教会该有的光景,这也就是教会这一所建筑物所该有的超卓特性。 【光带进喜乐】光能使人鼓舞,能使人高昂。黑暗是叫人下沉的,在黑暗里头,你的灵总不能被建立,特别是在黑暗一直延长的光景中。住在黑暗里的人,都不是愉快的人。为着要有喜乐,我们必须要有光。光就是有这一种的结果﹗当我们坐在黑暗中,自自然然就会陷在许多暧昧思想里。黑暗的阴影能杀死我们的灵。可是当我们在光之下,我们就会感觉何等的快乐。那里若有属灵的黑暗,那里就没有喜乐。若教会里有罪恶,教会就没有喜乐。这就是黑暗。所以该把光带进来。当光进来了,喜乐也进来了。喜乐乃是光的果效。若教会满了光,教会必满了喜乐,这二者总是携手同行的。我们该是一班喜乐的人。 【教会里的一切不应该是黑色的】有一件事是我永远不能明白的,这就是说,在那个组织的基督教里,当他们造起一所礼拜堂的时候,他们都造得黑洞洞的。你若是走进去,好像要迷路。他们以为在黑暗里就是神圣,以为进到黑洞洞的光景里头,就会使人感觉更加圣洁。我没法子明白这件事。 还有一件事,也是我不明白的。为甚么基督教所采用的颜色是黑颜色,人们穿上黑色衣服去作礼拜,我不能领会这件事。又当基督徒去送殡时,也穿上黑衣服;但是,我盼望人给我送殡的时候,给我穿白衣,不是我要他们因着我死了,就快乐了,乃是因为我进到亮光里头去了,所有那些黑影都过去了,完全没有黑暗了。我们是光明之子,为甚么用黑色来代表神的建筑﹖这是代表错了。教会里的一切都应该是明亮的。 【恶毒女人心】美国南部各州属于阳光地带(SUNBELT),同时也是圣经地带(BIBLE BELT),因为这些地区的宗教气氛颇为浓厚,教堂林立,甚么宗派都有,各小镇都有教堂。礼拜日上教堂几乎是生活的一部份。可是最讽刺的是州内的监犯也多是已受洗的基督徒,因为大多数人都曾经受过洗礼,加入了某一间教会。不过最令人感到震栗的是发生在德州某学校的一桩案件。 在公立或私立学校都有不少球队,包括篮球、美式足球、排球、网球等等。不论任何球队,除了教练和队员之外,还有拉拉队,专门为所属的队伍呐喊打气,队员手持用布条或塑料剪成的彩色缤纷宽松球状物体、高举双手作出有规律的动作,以增加比赛的娱乐性(这是美国特色的助兴方法)。而可以被选为拉拉队的队长是一项殊荣。 在一间中学里,某班上有两位女学生都有资格成为队长。老师正为人选大伤脑筋,因为她们都是品学兼优的活泼少女。到快要揭晓之前,其中一个女生的母亲却买通了一个杀手要干掉另一个女生和她母亲,事成的话就没有对手和女儿争夺这个位置了。可是杀手出价太高,只能杀一个。于是这母亲说不如杀那大的,女儿丧母后必定很伤心,退出拉拉队。(94年元月也有一名溜冰好手被人故意弄伤膝盖,迫使她退出比赛。) 幸好这件事的谈话内容被人录了音,这位买凶杀人的母亲被控意图谋杀,被判入狱。最令人莫名奇妙的是被告竟然是一间教会的主日学教员!她怎会区区为了女儿争取做拉拉队队长而买凶杀人呢?真令人惶惑不解! 「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太十五19)——苏美灵《故事百感》 【撒旦的座位】一位香港游客到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旅游,参观了不少博物馆和专门展览现代抽象画的画廊,因为多位举世知名的画家,例如梵哥和林百兰特都是出自荷兰的。此外,荷兰,正如欧洲其他大城市,也有不少古旧的教堂,大多建于中世纪时代,高耸参天,他也去参观市内一间最宏伟的教堂。因为不少教堂已成为旅游点,在门口有人专门收集入场费几个荷兰盾,然后分发一张简介。这游客在堂内四处浏览,所有对象都好像博物馆内的展品,它们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玻璃窗的彩色图案颇为特别,因为每一幅图都道出圣经内某一个著名故事,例如圣婴走难图、最后晚餐图、耶稣为门徒洗脚图等等。 可是在教堂的另一个入口处,特设了一角展览一些令人吃惊的图片。抬头看看挂在墙上的彩色照,原来都是一些印度教和佛教的神像,有观音莲座照、有千手佛照、有佛祖显像图,也有印度神施华祝福的彩照。这游客看了为之瞠目结舌,为什么在基督教的教堂内竟然有这些照片的呢?因为照片之上便是马利亚、彼得和耶稣升天的彩色玻璃窗!原来此画展的目的是介绍东方的冥想哲学让信徒学习;它可以喝基督教融合,使信徒更能达到信仰的最高境界,汇集了东西方宗教的精华于一身,使人更能找到真理的途径云云。 这是否撒旦在教会的座位呢? 「你们不要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来十三9)——苏美灵《故事百感》 【女传道】沈小姐是一位刚从神学院毕业不久的女传道,受聘于一间颇大的教会,人数约有一千。这教会除了主任牧师之外,还有一位助理牧师,青年工作主任和四位传道人。在某一个礼拜四下午,她去探访居住在教会附近的陈太太。陈太太是在去年一次大型布道会中信主的,布道会的工作人员根据她所住的地区介绍她去这间教会。当沈小姐按铃之后,开门的正好是陈太,她一看见沈小姐便大声说:「你得正好,我们刚刚好三缺一」。沈小姐吓了一跳,说:「我不会打牌的,对不起」。陈太说:「你不会,我们可以教你,包你很快便学会」。「但我认为基督徒最好不要打牌」。「谁说不可以的?我听道一年了,从未听过牧师讲道说不可以打牌,而且我们今天三缺一,是因为王太没有来,她也不是基督徒么?更是王执事的太太哩。如果做基督徒不能打牌,我宁愿不信了。我以为信耶稣可以上天堂,所以便信了」。这位女传道真是有口难言! 今天我们所听到的救恩是否太廉价了?只要口里承认耶稣,心里相信便可以获得一张天堂入境证,保证死后一定可以通行无阻,但在世上的生活与世俗人毫无分别?只在礼拜日到教会点点名,给牧师看见我们的面,算是尽了基督徒的义务呢? 经训:「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二22)。——苏美灵《故事百感》 【欢迎到教会博一博】一名台湾旅客到了美国俄利根州砵兰市旅行,在博物馆看到此城如何由一个很小的运输木材港口变成一个海外贸易的转运站。在街上有很多报纸型免费的杂志,供人自由取阅。有「城市人」、「广告市场」、「近郊人」、「老人娱乐」和「自建居屋」等等,通在周末出版的,所以他也拿了一些来看。又因为次日是礼拜日,他想找一找教会有否刊登广告介绍聚会时间、地点和讲员。在一份名为「城市广告」周刊中,他找到了三页全是教会的广告,于是他按着这些教会的地址看看哪一间是最近自己所居住的汽车酒店,以便容易找到。但当他一看到广告的内容,却大吃一惊,原来并不是介绍讲员或聚会时间的,竟然是:「欢迎到教会博一博,保证你大有收获,不会空手而归。下午五时正开门,晨鸟局是六时三十分;热身局是七时正;正局是七时三十分;夜莺局是九时正。每局只收五元,有免费咖啡招待,更有廉价晚餐供应,烟酒特平,请早入座,以免向隅。此外每晚更有特别奖金,最高可达七百五十元,有免费泊车位」。这些教会的名称竟然是圣司提反堂、救主堂、圣十架堂、圣心堂等。此外还将奖金的金额写在广告中的十字架上。原来这些教会并不是叫人来听福音,认识神,乃是叫来赌「BINGO」的,结果这位游客要从电话簿中的黄页里几经辛苦才找到一间浸信会的地址。 很多这一类的「教会」,虽然名义上是宗教机构,在州政府登记为不牟利的团体,而牧师也有不少的特权和优待,但这些教会只不过是一些娱乐会所,和普通俱乐部没有分别。他们所经营的,政府亦无权干涉,更加不必纳利得税,教会是最大的庄家,难怪其门若市,不少忠实「赌徒」,风雪不改的热心返教会「事奉」,尽力「博杀」! 经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后六10)。——苏美灵《故事百感》 【光能疗伤除疾】光能够杀死一切疾病,光是能医治的。在光的跟前,疾病是无法蠢动的。这就是我们采用日光治疗的缘故。在第一次大战时,战场上的伤兵,有的人身体被炸弹炸开了,整块整块的肉从肢体上脱落。因此,如何使伤口再长出肉来,就成为一个极大难题。后来人们发现了解决的方法,是不在那些伤损破口上绷扎包裹,而是洗涤之后,便把那些伤口暴露在日光底下,一天过一天,就看见新肉长出来了,就是这样治疗,完全由光来负责医治。光实在能愈病,一切疾病不能在光面前存留。所以今天我们常采用太阳灯作治疗之用,消除一切病菌。 教会应该是一个使人得医治的地方,在我们中间的光该有医治的能力。邪恶的事在教会中不应存在着,属灵的疾病不应滋生在教会里,一切伤口都当在教会里得到医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