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知识】饮酒是少饮清醒,越多饮越醉。但有一种东西,少饮则醉,多饮却清醒:那就是知识。── 于中旻《隽语嘉言》
【知识会叫人自高自大】希腊和中国人都是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有智识就自高自大,偏于智识就阻碍灵命。智识不是不好,雅各,保罗,亚波罗,他们都是有智识的,神也大用他们,青年人努力求学是好的,但不要看智识重于属灵道理。人可以取用智识,切不可被智识所用,因为牠能妨害灵命的长进。── 周志禹 ※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我不能从他身上学到一点东西的人。─ 《Journal d'un poete》 【训贼良言】汉朝有个人名叫陈实,幼年在游戏中便为一般孩童所钦佩崇敬。出身虽然寒微,然而好学不倦,后来果然学成功立,替国家做了许多大事。某年,年岁饥荒,遍地饥民。一天晚上,有个小贼爬进他家,躲在梁上。陈实觉察了,半夜从床上叫醒他的儿孙们,正颜厉色的训诫他们说:「做人不可不自勉,恶人未必本是恶,不过从小养成习惯,就成了天性,所以做出下贱的行为来,好像梁上这位君子一样。」那贼听了大吃一惊,便跳下来认罪。陈实转而用轻言细语劝勉他说:「看你的面貌,并非恶人,应该自勉做个好人,你也许无可奈何为饥寒所迫才来作贼。」于是吩咐子孙,给他两匹布;送他走了。从此再没有盗贼到他家来。——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苦李】晋朝王戎六岁时,和小朋友们在大路旁玩耍,路旁有一棵高大的李树,树上结满了李子。大家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坐着不动。人问他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树在路旁,结果又多,必是苦李,必不中吃。」果然,那些小孩摘下来,吃了一口,都丢了,因为李子是苦的。——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常识救人】北美洲一位著名的布道家格林非尔,也是医生。在他的著作中述及他悔改信主的经过。他说:「在我少年时,一天去赴慕迪先生的奋兴会。我进去的时候,慕迪先生请了一位牧师祷告,那祷告简直是一长篇演说,我坐在台下,简直忍受不住,拿起帽子就走。慕迪先生看见我要走,马上报告说:我们这位牧师还在祷告没完的时候,我们唱一首诗。因此我听了很欢喜,就坐下来,接着便是讲道开始,在那一次的聚会,我的心大受感动,决定悔改信主。」——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先叫他歇下来】一个少年传道士很伤心地对一位老牧师谈话,说:「唉!人心真硬!昨天我在街上走,碰见一老年人,背着一捆柴回去,我站着对他谈道,劝他悔改信耶稣,灵魂要紧,天父很爱你。可是老人好像没有耳听的,回答说:『神那里爱我,像我这样老的人,还要劳苦背柴!』」老牧师接着说:「一点不希奇,没怪他不信你的话。」那少年传道士惊问说:「怎样不希奇,我对他讲的完全是圣经上的话,他不肯信,岂不为怪。」老牧师叹声回答说:「唉!好弟兄,假若你当时代他背架,放下他的重担,先叫他歇下来,然后才对他讲道,他才信哪!因为他不只听见神的爱,并且亲眼看见神的爱在你身上表现出来!」——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我还有一位兄长】有一个人问一个小孩子说:「你有几个兄弟?」孩子很天真的一一说出好几个,最后还加上一句:「还有一个在天上。」他的母亲在旁说:「没有!你傻了!你那有弟兄在天上。」孩子转面对母亲说:「有的!我有。妈妈不是告诉我说,神是我的父,主耶稣是神的儿子,他不是我的天上的兄长吗?」——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发明最多的国民】美国统计学最著名的权威翟复孙,据他研究统计世界的新发明,所得的结果,依地理及国家面积而论,首推瑞士国。瑞士国人发明多的理由:(一)瑞士国是世界的乐园,无论是何国的被压迫者,都逃亡到那里去了;(二)瑞士国地小人多,不得不在发明上作更精细的东西,例如造钟表,所得的利润胜过许多重工业;(三)被四围的强国包围着,不得不奋发图强,所以愈过压迫则愈多新发明。他的统计瑞士国的发明较德国多三倍,较法国多四倍,较英国多五倍,较美国多六倍。——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舍近而求远】南美洲巴西国,有九个牧羊人结伴,离家背井,要到北美洲加省去开金矿。他们动身的时候,经过自己的家乡,在山脚下拾起一袋小碎石块,预备在路上下棋作消遣之用。他们到了美国,想把那袋子的石头丢在海里,谁知把剩下的几块石子,拿给金矿炼金的人,一看之下,原是极名贵的金刚石。他们惊慌了,立即赶回家中,要去采拾金刚石,到了家,才知道那块地已卖给政府了。不能再采。 美国尼华达州有一个农夫,也是将自己的一块地,仅卖了四十二块钱的旅费,自己出门去探求金矿。那晓得自己所卖出的那块地,到了别人手里,一开采便是金矿银矿。那正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小因结大果】坐在火驴旁看见蒸汽掀动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这人就是瓦特。看见苹果落地而发明了地心吸力,这人名叫牛顿。看见一件汗衫,挂在火边波动,因此想到轻汽作用而发明轻气球,这人名叫孟得。看见木虫用头钻木做洞,而学做地道的白雷耳,英国泰晤士河的地道,就是他的工程。一个小孩子在父亲的眼镜店里,拿两块玻璃弄耍,他的父亲因此发明了望远镜。点火偶然落在一瓶药料上,因此发明了火药。看见小孩子吹肥皂泡,而用轻气球发明了飞艇。看见煤坑里一下一上的输送机,因而发明了升降机。一瓶硫酸偶然的倒在纸浆内,造出来的纸不能写字,因而变成了吸水纸。总之,一切的发明,都是从小事上和人的好奇心追求而发明出来的。所以善用小因,便可结大果。——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安慰人当有智慧】有一个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时候他的儿子因水土不服而死了。他却安静喜乐,惟一使他伤心的事,是一般教友说他一定犯了大罪,所以神惩罚他,叫他的儿子死去。 古时约伯遇见各种苦难,抢劫,焚烧,死亡,疾病,他的三个朋友不但不安慰约伯,反倒增加他的痛苦。所以约伯称他们为「无用的医生,是编造谎言的。」(约伯记十三章四节) 所以我们安慰伤心的人,必须要有智慧,切莫增加别人的痛苦。——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慕迪应付讨厌的事】美名布道家慕迪先生,一次到一教会讲道,那教会的执事告诉他,那会的教友,总是在礼拜未完毕前,就起身出堂,扰乱讲者的精神,令人讨厌。所以预先告诉慕迪,以免他难过,慕迪听了一笑。到了讲道时,他先在台上宣布说:「我今日讲道,是对两种人讲的。先对未悔改的罪人,末后才对已悔改的圣徒讲。」于是,他先讲了福音后,忽然停下来,宣布说:「现在对罪人所讲的已完毕,诸位当中愿意先走的,此时可以走;等他们走了之后,我才再对圣徒讲成圣的道理。」这话一说出后,没有一人敢动一动,全体会众静坐,至到礼拜完毕。这是那教会十多年来第一次未散会前,没有人先走。——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皮鞋匠做到总统】早年在美国乡间有个穷孩子,喜欢读书,却没有书读。八岁时,经过富户门前,那家的太太看见他衣裳褴褛,就喊进去,给他几件衣服,又问他识不识字。他说:「认识一些。」那太太叫他明天再来。他准时去了。那太太拿一本新约圣经,对他说:「这本书是送给肯读书的孩子的。你说你认识字,现在你念给我听一听。」那小孩便读完了一章。太太说:「这本书可以先拿回家去,你读完了一遍,才算是你的。」七天过后,他又去见那太太告诉她已经读完一遍了。那太太惊奇地说:「这样快!」她经过试验他以后就说:「这本书算是你的了。」 这穷孩子十岁时,因为贫寒在一个农夫家里做长工。订的条约:每年冬天读一个月书,除了衣食以外,十一年后,可以得六匹羊,一头牛。十一年满了,他刚好二十一岁,他得了他应得的羊和牛。又在这十一年间,除了每年读一个月书以外,他自己又偷偷读了一千多本书,还有当时著名的北美什志,就是英美著名的文学书,科学书,他几乎都读过了。越学越好学,愈学愈不足。以后他把牛羊卖了八十四元钱,离开乡间到城市去学做皮鞋生意。廿年之内,从皮鞋匠做到美国的总统。 因为他工作不忘学习,时刻不忘读书,不住的求进步,富强的国家,正是这样的人们在建设。他是谁呢?原来就是威尔逊总统。——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博士和船夫】有一位从外国留学回来的博士,回到家乡,要经过一条很宽阔的江河。于是他雇了一艘小船,要摇到另一边的河岸。船在江中行驶,博士问船夫说:「你懂得天文吗」?船夫说:「不懂」。博士说:「你的生命没有了四分之一了」。博士又问:「你懂得地理吗?」船夫说:「不懂」。博士说:「你的生命没有了一半」。又问:「你懂得化学吗?」船夫说:「不懂」。博士说:「你的生命四分之三没有了」。博士觉得船夫甚么都不懂,心中起了鄙视的念头,于是不再开口问他。 船到了江的中心,天上忽然黑云密布,狂风骤起,船夫知道暴雨快要来临,船在江的中心是会有危险的,于是问博士说:「你懂得游泳吗」?博士说:「我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恐怕会全部没有了」。博士十分惊慌,央求船夫救他。 由以上的故事,可以得到下面的教训: ①一个人读多了书,觉得自己很有学问,不免起了骄傲的心,看不起别人。但古人曾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就是说,有大学问的人,也会有不懂的事情,没有知识的人,也会有一种长处,所以不可存心轻看别人。 ②社会是互相的,各人的职业不尽相同,而不同的职业更应彼此配合。假如整个城市,人人职业相同,我们便觉得有很大的不方便了。没有耕田的,便没有粮食,没有织布的,便没有衣服穿,没有做鞋的,也没有鞋穿的,没有摇船的,便过不了江。由此可以类推。职业本无分贵贱,各行职业都是重要的,所以不可轻看别人。有一句现代成语说:「劳工神圣」,说得很对。 ③箴言书说:「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看了博士的故事,我们实在应该学习谦卑。——苏天佑《故事深思》 【钱财和文才】在从前某一村中,有一个财主和一个穷秀才。财主虽然有钱,但不大识字,秀才虽然没有钱,但饱读诗书。在古时人的眼光中,对秀才是表面尊敬,心里实轻看他,因为他是一个穷秀才。财主虽然没有甚么学识,但是他有钱,所以村人对财主人的尊敬,是心口合一的。 有一天,邻村邀约本村人派代表去开会,本村人于是选举了财主和秀才两人去做代表,因为一个是有钱,一个有学问,甚么事都可以应付得来的了。但财主的心里还是老不舒服的,是因为和一个贫穷人同行。从前乡间是没有客车的,须要步百数十里然后才能到达的;但因财主和秀才,平素不大惯走路的原故,行得很慢,到了日落时光,还赶不到站头。那天晚上便要在途中树林里过夜,他们找了许多干草,预备在夜里铺在地上睡觉用的。他们休息的时候,吃些干粮,便预备睡觉。忽然听见狼的吼叫声,那财主听见了,心中慌乱,秀才想对他说些话也来不及,他拿着包袱逃跑去了。秀才没法,只有设法救自己。他用火石划了火,把草点着了,狼看见火光便远远避开了,秀才便得以安然渡过了一夜。第二天,秀才起来,便四处去找那财主的所在,结果找到了,只剩下一颗头颅和一把骨,肉都被狼吃光了。秀才哭着说,你若懂得放火拒狼的方法,就不致于死了。 由于以上的故事,可以得着下面的教训: ①俗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就是说,人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不可因自己有长处而轻看别人。 ②有人以为金钱是万能的,但有经验的人,才知道在许多种情形之下,金钱是一无所能的。世上固然少不了金钱,但和学问比较,金钱却逊色了。现代社会和科学的进步,叫人享受舒适快乐的生活,岂不是那有学问者所赐的吗?没有这班学者的努力,纵然有金钱,也没法享受的。 ③圣经上说:「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其实这世界都是互相效力,换句话说,就是互相帮助。财主们吃的穿的,都是一班劳力的人所成功的,没有各界的互相效力,纵然有钱也会变成一无享受了,富又何足骄呢?——苏天佑《故事深思》 【识字苦乐】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2790)在巴黎的时候,应邀参加一个餐会。席间有人提出问题:“在甚么环境中的人最为可怜?”各人指出甚么样的人最可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