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个人生活综合

 

【生活该是生命的流露】基督徒应该追求美好的生活。以往我们的生活,恐怕都不见得美好,但不要忘记我们里面的生命是美好的,因它属乎神,就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作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之所以丑恶,是因没有让这美好的生命自然长大,我们给祂的约束太多、限制太大,使祂在我们身上没有出路,不能够彰显出来。─ 寇世远《更美的生活》

 

【你自己承当罢!】马太福音廿七章两次提到「你自己承当罢」,第一次是犹大听见耶稣被定罪,心中后悔,便回去找祭司长退钱,可是祭司长不肯,说你所做的你自己负责,与我无干。第二次是彼拉多查不出耶稣有罪,便拿水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罢。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子孙身上。他们当日所说的话(相当于起誓),句句都应验了。

    这句话钦定本作 See thou to that 。它说明人对他所做的后果,必须负责,不可推给别人。今天我们的生活动作仍受这定律之约束。行善有善果,行恶有恶果,或善或恶,必由你承当。因此做人、做事应该三思而后行。——张钦煌《小吗哪》


【智慧】求神赐我平静的心,
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事;
赐我勇气,
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事;
并赐我智慧,
让我能分辨两者 ~ Reinhold Neibuhr

【这是你的祷告吗?】
主啊,帮助我在明天早上东太平洋时区7:41:23,这种不重要的时间能放轻松。
神啊,帮助我考虑别人的感受,虽然别人大多过于敏感。
神啊,帮助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虽然经常不是我的错。
神啊,帮助我试着不逃避,但是如果你需要我帮忙时,请不要客气来请求我。
神啊,帮助我更能回头,也帮助我能确实做到。
神啊,帮助我对事情的态度更认真,尤其是欢笑的事、狂欢的聚会及跳舞。
神啊,赐我耐心,我是指「现在」!
主啊,帮助我不要完美主义(我这样子写对不对?)
神啊,帮助我完成每件事,就是那个
神啊,帮助我专心看!有一只鸟吔!
神啊,帮助我只做我能做的事,其余我不能的才信靠祢。
主啊,使我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虽然他们可能都错了。
主啊,帮助我要依靠祢,但让我用自己的方法来做。
主啊,帮助我依照今天已定好的时程,不过我想我可能只会顺着计划几分钟。
主啊,帮助我慢下来,不要急。快一点!
阿们!

     一斗的决心立志,倒不如一颗颗的举步履行。司布真

 

     人最大的需要,是明白甚么是他的最大需要。达斯克

 

     愚昧人羡慕他一切所看见的,相信他一切所听见的,述说他一切所知道的,耗尽他一切所拥有的。―― 王明道

 

     许多信徒常开口就说,主的慈爱真是浩大!祂向我们所施的恩惠真是丰富!其实,他们心中大约对于这件事连想也未曾想过一次;不然,他们万不能整日度着这种自私自利的生活。―― 王明道

 

     基督教是实行的宗教,真基督徒都是实行家。―― 贾玉铭

 

     我回顾既往,实觉幸福美满,我有健康的身体,我有治学的能力,我有忠信的亲友的帮助,但是我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幸福,是人间一切福乐不能相比的,那便是我能作一个真正的基督徒。─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我是一个基督徒,受神使命,来与罪恶之魔宣战。我死了也要人知道我是一个基督徒。孙中山

 

     无所事事并非宁静;空洞的心灵就是痛苦的心灵。顾伯

 

     生活三诀:一日三笑常常喜乐;时时交托不住祷告;样样知足凡事谢恩。

 

     生活中最美丽的事,莫过于接近神,而把祂的光芒散播于人间。

 

     在孤独之时,保守你的思想;在家庭之中,谨慎你的脾气;在众人面前,勒住你的舌头。

 

【生活、动作、存留】我的心常想起这段经文: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徒十七:28)。最近有两件事让我更体会人的软弱,除了到他面前求他怜悯外,别无他路。第一,入冬后我身体一直不很好。我这上了年纪的人诚心祈求说,温暖的春天啊,愿你快来。但春天不是人决定的。第二,一月十七日清晨五时四十六分,日本关西大地震,死伤逾万,房屋倾倒。大阪、神户两大城,二十秒钟内面目全非。地震何时要来就来,谁能拦阻?处此有限环境条件下,基督徒更要时刻仰望主,藉你「余剩」的时间、体力,多做主工,并在我们生活上彰显基督的生命。——张钦煌《小吗哪》

 

【吃大饼】有一个人,买了七个大饼;他吃了一个不饱,再吃一个也不饱;吃了三个也不饱;吃了六个还不饱。吃到第七个的时候,刚吃了一半,已经觉得很饱。他好像恍然大悟的样子,自言自语的说:「早知这半个饼会吃饱肚子的,就不会枉吃六个了!」

这个吃饼的人,他自以为很聪明的发现了新道理,以后一定会买一个吃得饱的饼,不再买那些吃不饱人的饼了。他却知道叫他肚子饱的并不是单是第七个的饼的功效,其实那六个饼也是一样的叫他的肚子饱,但可惜吃饼的人也不够聪明,却把那六个能叫他肚子饱的大饼地功劳忘记,只喜欢这一吃到肚就觉得饱的第七个饼。

由于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得着以下的教训:

①凡事都不会偶然成功,都是积渐而成的。

②每有一件事成功了之后,那有份工作的人,常常会被人忽略或忘记的。正如「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故事一样。打一场大胜仗,死了几万人,得名的却是一位大将。事实那死了的人也是打胜的功臣,却被人忘记了。

③我们传道的时候,讲完了有人举手信主,多数不是因一次听到受感的,乃是听了许多次,这次再听才决心吧了。也许素来未听过讲道,也会给过许多耳濡目染的受了基督徒的感化,所以一听道就决心。我们不要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当将荣耀归给神。——苏天佑《故事深思》

 

【保守你的心】国安是一位由香港到美国深造的基督徒留学生,主修微生物学,希望可以在一年半之内完成硕士课程。正如其他由东方去的留学生,一切生活起居都得靠自己了,因为在美国,几乎人人独自生活,很少会与人合伙的。可是因为没有汽车代步,若要去参加甚么校外的活动,总要乘搭别人的顺风车。

在第一年的暑假,他和同学一同参加在另一州举行的学术会议,是在某大酒店举行的,为期整整五天。早午都有不同形式的学术讨论、演讲和展览,也有书展,介绍各大出版社所出版的工具书。在这么一个场合,与会者可以认识很多素未谋面和久仰其名的著名学者、教授和作者。可是在这些会议的晚上,却是总总形式的社交活动,有自我认识的鸡尾酒会、有大型的晚宴,也有轻松的交易会。

三天的会议顺利过去了,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可是到了最后一天去那个交易会时才发觉有点不对劲。原来是他们尽情吃喝快乐的时间,他们随着音乐起舞,在雷射灯光闪烁的场地尽情欢乐。本来是西装笔挺,道貌岸然,日间在演讲台上讲解深奥的微生物酵素活动的学者,在晚上好像变了另一个人,他们放荡形骸的动作简直令人作呕。国安看了一会便立即回到酒店的房间,真想不到自己所仰慕的教授竟然是如此的。他的美国同学叫他不要那么古板,这是甚么时代,他们有自由跳舞,有何不妥?不过他决心以后不再参加这些晚会了。——苏美灵《故事百感》

 

【生活的调查】东南亚某地区素以自由见称,因为它不单享有言论自由,更有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这地的局面呢若没有触犯律法的话,他们可以随从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活,没有人会干涉你的。这地区在政治上也有相当的自由,市民可以选举议员,代表选民发言和争取一些权益。

有一次某报章做了一项议员私生活的调查,目的是在一般市民眼中,议员的言行是否和他们的身份相配。在这个调查里,有多项是关于他们日常生活方式、消遣和嗜好等等,包括上马场、跳舞、喝酒、赌博、买彩票和说粗口等等。接受调查的议员也颇诚实的一一填上,因为认识他们的人不少,若不诚实很容易被人揭穿的。

调查完毕,不少人质疑究竟这项调查有甚么意义,因为他们干甚么和议员的工作并没有冲突,即使他们酩酊大醉,或者通宵跶旦跳舞,只要他们次日仍能清醒的照常开会或主持什么公开活动,也是他们个人的自由,是不应被干涉的。

对于基督徒而言,假若教会真要调查每一位会友在礼拜日以外那六天的生活,我们能否从实招来,填上作过甚么呢?这些事情是否与基督徒的身份相称呢?今天虽然别人不能向我们调查甚么,但将来在审判的那一天,甚么隐秘事都要显露出来了。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人相称」(路三8)——苏美灵《故事百感》

 

【两样都要】在一间教会的主日学里,有一位负责教小学三年级的老师正在讲解路加福音十六章的比喻。该处说到一个财主身穿紫袍,天天奢华宴乐,但无怜悯人的心,只顾自己享受。虽然天天都看见一个乞丐拉撒路坐在他的门口,也不将东西施舍周济他,反而有一只狗来可怜他,舔他身上的疮。他们死后,财主下到阴间受苦,而拉撒路却由财主门口被天使带到亚伯拉罕的怀中享安息。讲完之后,老师问他们:「你们愿意做最后受到痛苦的财主或愿意作最后是享福的拉撒路」?愿做拉撒路的举手。全班都举手说要做拉撒路,唯有一个小孩子不举手。老师好奇的问:「难道你想做财主吗?他下到阴间受永远的苦呀」!那小孩迟迟不答,最后才说:「我想在生前做财主,死后做拉撒路」。他真聪明!

我们不必笑这个小孩子,我们可以自问是否那个小孩子。虽然我们自称为基督徒,但生活却象那个财主。他并不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而受痛苦,圣经也没有记载他行过什么大恶,但他却没有怜悯人的心,从不将自己的财富与别人分享,乃是天天奢华宴乐,以自我的享受为中心。很多人以为信了主耶稣好像买了得救的保险,死后一定可以上天堂享福,但是我们更要小心自己所行的,如果我们的行为和悔改的心不相称的话,我们和这财主有何分别呢?

经训:「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二13)。——苏美灵《故事百感》

 

【不要为明天忧虑】雅各书说: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原是云雾一片,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有位信耶稣的木匠,受到国王故意刁难,限他第二天交出十一万一千一百一十磅细木屑,否则就要受死刑。朋友劝他专心仰赖神,求神拯救,大家为他祷告。木匠回到家中,看见妻子儿女都为他哭得很伤心,他就把朋友的劝告转来劝他的妻儿,并且合家跪下不住的祷告。一会儿天已破晓,全家大小都沉默下来,等候命运的决定。忽然有人来敲门,木匠对家人说:现在大概来抓我去受刑了。一面说一面去开门。门一敞开,国王那里派来的人对木匠说:木匠!国王昨晚驾崩了,你给他造一口棺材吧。
  耶稣说: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六:34) ──《为甚么要用比喻》

【学习自立】"你们务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林前十六:13)

  有一位信主的妇女,患有脊椎病好几年,行路非用拐杖不可,医生虽然屡次嘱咐她,放下拐杖试走,但她始终不敢实行。有一天她从楼上下来,偶一失足,就一直滚到楼梯底下,她的拐杖丢了,躺在地上大声呼救,可是附近没有一个人,她用尽气力扶着栏杆挣扎站起来,试着行走。想不到从此以后她不靠拐杖。跌跤和失拐杖,反成了她最好的遭遇。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倚赖许多事情,例如家庭关系,金钱地位,这些并不是坏的,不过把它们当作拐杖来倚靠,便会削弱我们自立的信心,一旦灾难来到把它们夺去,我们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其实我们还是有手足、脊骨,更有神的恩典,这些告足够我们重新生活,神要我们放下拐杖,站起来作大丈夫。──《为甚么要用比喻》

【鹰 言】『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40:31

一则古老的寓言讲到一个人发现了一粒老鹰的蛋,将它放在一窝鸡蛋中去孵。这只老鹰与一群小鸡一起孵出,一起长大。这只鹰一生中的作为如鸡一样,认为牠自己只是一只鸡。

牠用爪耙地。寻觅虫儿,牠会展开翅膀,但只会在空中飞几尺远的距离。

一年年过去,那只鹰已经十分衰老。有一天,牠发现无云的天际有一只好美丽的巨鸟。牠美妙地在强大的气流中翱翔,展着金色的翅膀。那只老鹰抬头观看,不胜惊羡的问:『那是谁?』牠的邻居回答说:『那是鹰,鸟中之王!属天,我们属地,只是小鸡!』

这样,那只鹰活到死都像鸡一样,因为,牠认为自己是一只鸡。

我们身为天上大君的儿女,在可以展翅上腾之时,却过着小鸡般的生活,何等凄惨!── 佚名《喻道小品》

 

【外表的生活方式常会因国家、文化而异】我有一位基督徒好友是欧洲「普利茅兹弟兄会」的会员。有一回他招待一群美国弟兄,他知道这些弟兄是不喝酒的,所以他为他们预备了酒和饮料,他笑着说:「我为神的荣耀预备酒,你们为着神的荣耀而不喝酒──我们两个人都对。」世界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传统,我们不应该随意论断这些事。── 葛培理《浩劫前夕──苦难的透视》

 

【神应当是我们生活的中心】有一个故事这样说:有一个父亲有一架很好的留声机器,和很好听的片子。有一天他的儿子把一张很好听的片子,在离开中心的地方另外钻了一个洞,就放在那片盘的轴心上。结果,令人听了那种聒耳不和谐的声音,就毛发悚然。这张片子可说是一个离心而古怪的东西了!凡生活不以神为中心的也是如此。无论个人,或家庭,或社会,或过家,或全世界的生活,若不以神为中心就不会和谐,而且终必失败。── 申乐道《雅各书注释》

 

【要常自我反省】史恩生为许多人所敬重爱戴、又有德望的人。十三岁那年离开所爱的英国留学巴黎。出发前夕,母亲流着泪对他说:『今生也许不再有机会与你共处,若不介意你就去吧!我得告诉你人心常易生锈,所以中午时分要反省早晨是否尽了自己的本份;夜间休息以前须回顾一天,为明日立下高尚的决心。』

           少年史恩生求学巴黎,两年后,接到慈母别世的消息。终其一生八十六年岁月,忠实力行母亲的教训『每日反省自己的行为』。

        『常常反省』这是母亲留给心疼的儿子的遗物。―― 川部金四郎《清晨心路》

 

ACTION 行动】有位卖牛奶的女孩,顶着一桶牛奶准备到街上去卖。走着,走着,忽然想到:「我这桶牛奶卖的钱,至少可以买300个鸡蛋,而这些鸡蛋至少可以孵出250只小鸡。等小鸡长大了,价格高了,就可以卖掉这些鸡,去买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当圣诞夜的舞会时,必定会有许多男孩子追求我,但我会一一拒绝他们……」。想到这里,这女孩陶醉地摇摇头……。忽然间,头上牛奶桶便掉在地上,牛奶倒了,她的梦也碎了!

【要立志作一个有价值的基督徒】有一次某报社记者访问爱因斯坦,要他说明人要如何作才能成功。爱因斯坦很简单的回答:『不要作成功的人,要作一个有价值的人。因为成功的人从生活中取得多,给得少;而有价值的人给得多,取得少。』我们也当立志作一个有价值、能供应别人的基督徒。

 

【效法基督耶稣】佐治麦当奴(George MacDonald)是苏格兰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鲁益师(C.S. Lewis)。他其中一本小名《男爵之歌》,主角是一名孤儿。虽然这孤儿承袭了男爵的位衔,却是长于贫穷和逆境中。这孩子因生理上的残缺不能说话,但他有温良和善的德性,默默地四处行善,帮助在困难中的人。

         当环境迫使他离开城市,要往高原地带寻找安身处时,他跟一些纯朴的村民住下,那些人接待他如同他们的一分子。当时认作他母亲的珍欣有读经的习惯,后来也读给他听。

         麦当奴这样写:『珍欣告诉他关乎主耶稣的事,直至他整个生命都充满着主耶稣的工作、话语、思想和生命。他几乎不期然地变为主耶稣生活的样式。

         虽然这名孤儿最后成了男爵,物质生活也因承受了爵位和遗产而丰富起来,但他仍保持一贯的谦卑,如镜子般把他的主反照出来,继续到处帮助有需要的人。他的生命就是主的反映,在苏格兰凹原上,成为无声但有力的见证。

         虽然这是一部小说,但它是以美丽和刺激思想的文笔描述那种生命,又是每个信徒应有的特征。我们这些能说话的人应该用我们的声音,把主的恩典告诉别人,然儿更有效的是我们生命的影响力,因为这应该是主荣光的反照。

 

【从小处着手改善】有一个人送一盆花给一个家庭,主人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因为到处都是乱七八糟,不得不将客厅整理一番,客厅整理好了,显得卧室好像猪窝,不得不又整理卧室;卧室整理好了,厨房更显得不对称,就又整理厨房。这样一来,整个家庭焕然一新。这小小的花盆就是起步,整理客厅是第二步,如此一步一步终于成为新的局面。同样的,你若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就要从小小的一步起首。

 

【也要留心地上生活为人的事】有一个天文学家常常会在晚上到郊外去观察星象。有一个晚上,他边走边专心的仰视着天空时,因不小心而跌入一个很深的土坑中。他受了伤,很痛苦的大声呼救。附近的居民闻声而来,及时的将他救上来,问明了原因之后,便说:『你怎么只留心天上的星象,而不留心地上的陷阱呢?』这虽然只是个很小的故事,却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基督徒会不会只留心天上的事,而却不留心在世上如何待人触世呢?

 

【缺乏生活的实际】有一位母亲,请她读小学的儿子帮忙倒垃圾,小儿子很不耐烦的对他母亲说:『不行!我明天要考生活与伦理。』过了两天,考卷发下来,这个小儿子考了一百分,他得意洋洋的拿着考卷回家炫耀一番。母亲看一看这一份考卷,发现其中有一则选择题,题目是:『当母亲有事需要帮忙时,我们应该是(1)找理由不作;(2)可作可不作;(3)主动帮忙。』这个小儿子选择第(3)个答案――主动帮忙。于是这位母亲叫他到跟前来,指着这个答案说:『真的是主动帮忙吗?』这个小儿子却理直气壮的回答她说:『唉呀,那只是考试的答案而已嘛!』许多信徒常有一个毛病,就是他们常以为信仰归信仰,生活归生活,并不把他们的信仰应用在他们的活上。

 

【在生命中超越环境】哦,捆我们的东西太多了,压我们的东西太多了。有的时候就是人家的一句话,就把你压住了。实在说来,一句话真是轻如鸿毛,但是这一句话在你身上比两万磅还重。但我们若真的在生命里腾空,如鹰展翅上腾,无论甚么都捉不着我们,压不着我们,因我们是站在它的上面逍遥。

 

【学习与主一同负轭】基督徒的生活,就像一个负轭的生活。你有没有看见人种田呢?当时犹太人耕田是用牛来耕的,常常两只牛并排着来负一个轭,其中一只牛是受过训练的老牛,另一只有时是没有耕过田的新牛。你知道那只新的牛是自由惯了的,牠喜欢走自己的路。但是旁边有一只老牛一同在那里耕,那只新的牛就学牠的样子。那只老牛是乖乖的在那里耕,那只新的牛也跟着牠来作。当牠这样学的时候,慢慢就习惯了。我们的主就像这一只老牛。今天主不只是与我们一同走,祂乃是在我们的里面。当我们让我们的主活在里面的时候,主的谦卑就要显在我们身上。

 

【银色的冠冕】我的基督徒朋友,假如你的头发变白的话,请你不必先着急,请你切记,这一顶「银色的冠冕」也曾加在基督的头上(启一14)。并且,它是那即将颁下的「金冠冕」的前奏(启四4)。多年前,李斯博士到北华尔斯布道时,有一位友人提醒他:「李斯博士,你的头发白得好快啊!」这位老人并不作声,当他步上讲台后,他说:「每年到这个时候,就有一种小的白花出现,这些花是紧接在雪季之后,因此当我们看到雪、看到霜的时候,我们仍很高兴,因为深知在雪季之后,夏天就要到来。一个朋友刚刚提醒我说,兄弟的头发白的好快;但请你们不必为我担心,我的白发对我来说就是一项祝福,它告诉说我兄弟的『冬季』即将过去;虽然现在我正面对人生的寒气及风霜,但那夏天──永恒的夏天──即将来临。」─《清晨露滴》

 

【幸福就在眼前】经文:『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诗卅九6)
      据说,美国宪法公布后,富兰克林就宪法的意义发表演讲多次。有一次,有一个听讲者匆匆走到讲台前面,大声问道:「这些都是空话,你保证的幸福究竟在那里﹖」富兰克林对他笑一笑,恳切地回答说:「朋友,宪法只保证美国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过,你仍得自己去追求幸福﹗」由富兰克林的这段轶事可以知道,光有良好的制度是不够的,光懂得金玉良言也是不够的;要追求幸福,惟有起而行,并付诸实践,才能获得。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将陷于胡思乱想、空思妄想,无济于事。我们不只要有所求,同时还要有所为;只是等待幸福的来临,不作积极的努,幸福仍是遥不可及﹗
      极一时荣华的拿破仑,当他被放逐到圣赫拿之后,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的一生,连六天的幸福日子都未曾有过。」
      但是既聋又哑,在肉体上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海伦凯勒却说:「我已感觉出人生是何等的美。」
      其实,我们的世界所需要的,不是天才或聪明过人的人,而是实践家:行动的人。因为,使文明往前进进步的不是梦想家,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家。自古以来,有成就的人不仅是个坐而构思筹划的人,他必须也是一个奋起坐而起行的人。

 

【撒旦会议记录】撒旦向全世界的邪灵招开了一之会议。一开始牠便说:  「我们不能继续让基督徒返教会。不能继续让他们读圣经并从中知道真理。我们更不能让他们可以与他们的救主耶稣有一个亲密的关系。因为只要他们与耶稣相知相爱,我们的势力就必定荡然无存。所以让他们返教会但偷去他们的时间以致他们虽彷佛活在耶稣中,但却无法与耶稣基督建立真实的关系。这就是我今次开会的目的了。」
      接着继续说:「分散他们对救主的专注及维持他们所有时间都是在那种与主耶稣似有实无的关系中!」
      其中一个邪灵叫道:「我们可以怎样做到呢?」
      撒旦回答:「不断让他们忙碌着一些对他们生命不必要的事,并且为他们炮制无穷无尽的计谋去充斥他们的思想。」
      继续说:「引诱他们不断的消耗、消耗、消耗,不断的借、借、借。」

    「说服他们的妻子们去做一份长时间的工作及他们的丈夫一星期做足七日,每日工作至少10-12个钟以致他们大家完全无法享受生活及无时间陪伴他们的儿女。只要他们的家庭快快被破坏,他们自己就连这个可以舒缓他们从工作中得的压力的地方都无了。」
      「极度刺激他们的思想以致他们无法听到神微少的声音。诱使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开着听着收音机或其他音响器材。让他们的TV电视机、VCR录像机、CDs激光碟及PCs电脑不停在他们的家播放,不单如此,更要在他们身边所有接触的环境包括餐厅、店铺都不停播放着不属神的音乐。这样就会阻塞他们的脑筋及打挎他们与耶稣的联合。」
      「为他们的咖啡桌工作桌充斥各种各类的杂志及报纸。要用各种各类的新闻24小时的将他们的脑筋捣碎。用各类型的广告牌入侵他们的驾驶时候。」
      「在他们的信箱及行街时塞满不同种类无用的宣传单张、新闻信息、优惠赠卷、产品试用及思想传播叫他们睇都睇死他们、用都用死他们为止!」
      「不断让那些骨廋如柴又美丽的模特儿充斥在杂志及电视上好叫他们的丈夫们相信外边的女士总是更有吸引力,以致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妻子不满足。让他们的妻子又因忙碌过度到不能在晚上时爱他们的丈夫,不单如此,让她们亦有头痛。若果她们不能给予她们丈夫需要的爱,他们就会开始另觅新欢,这样可以很快的破坏他们的家庭。」
  「给他们制造一个名叫圣诞老人的人物扰乱他们正确教导他们子女圣诞节的真正意思。在复活节时为他们设计复活蛋及复活兔以致他们不会再讲耶稣的救赎及耶稣胜过死亡和罪的能力。」
      「就是他们的娱乐也不要放过,让他们玩乐得过份而倦死。让他们因太忙碌而无法到大自然欣赏神的创造。取而代之,给他们各种各类新奇的公园、运动项目、电影、音乐会,最重要是叫他们过度沉迷。忙碌、忙碌、忙碌!」
      「在他们快乐的属灵同伴相遇中,引导他们参与那些闲言闲语,好批评中,以致他们忙碌于那些而离开我们最讨厌他们的良知道德。」
      「切记用那些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甚至他们会认为有意义的事挤拥他们的生命以致他们毫无时间去寻求耶稣的能力。不要多久,他们就会很快的用自己以为有的能量(己力)来生活甚至不释牺牲他们的健康及家庭,只是为了那些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甚至他们会认为有意义的事,这是必定可行的,这是必定可行的。」
      这个似乎是一个可行的计划!
      邪灵们已经热烈地开始好叫那些全世界信耶稣的人愈来愈忙碌,愈来愈匆忙,走来走去,都不知道正在做什么?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愈来愈少时间给神及神为我们预备的家庭。更加无时间去告知其他人关于耶稣的能力可改变生命。
      我想问题是:「撒旦的计划是否真的会成功呢?」你的决定将会成为牠计划的成与败。
      你可知道Busy的意思吗?
      B –eing 正在
      U –nder 处于
      S –atan's 撒旦的

            Y – oke 辖制

 

【属灵的人在外表上与常人无异】在前一个世纪,有一个弟兄,是主所大用的人。有一天,他到一个人家里作客。有一位青年姊妹也在那一家作客。那位姊妹看见他也来作客,觉得希奇得很。她想,不知道他吃面包用不用奶油。她以为他既是一个属灵的人,总应当与别人两样一点。但是希奇,他不像她理想中的一个属灵的人。他还是一个人!她失望了,因为他是一个人!她坐在那里看,他吃面包也用奶油,他也一边吃一边谈话,没有甚么特别。她在那里想,为甚么属灵的人也与一般人一样呢?她不知道他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并不是在于吃面包用不用奶油,也不是在于用膳时说不说话,而是在于他特别认识神,他特别认识神的生命。

 

【稳行在高处()

经文:哈巴谷书 3:17-19

纲要:

    ()因着 神是我们最深的喜乐与满足──「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 神喜乐」

    ()因着 神是我们奔行天路一切力量的泉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

    ()因着 神是我们的高台与夸胜──祂「使我稳行在高处」

―― 于宏洁

 

【稳行在高处()――持定救恩稳固根基】

经文:赛 28:16 林前 16:13 8:38-39 91:14 14:21

纲要:

    ()主是一切救恩的稳固根基──祂是"试验过的石头,稳固的根基,宝贵的房角石"

    ()要靠主站立得稳──你们务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

          (1)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5:1)

          (2)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 10:12)

          (3)穿戴全副军装,抵挡魔鬼一切攻击( 6:13-14)

    ()与主之间的关系要稳定

          (1)随时归回,转向主── "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2)除去帕子,与主无间隔── "无论是生、是死、是...都不能叫我们与 神的爱隔绝"

          (3)存心顺服,讨主喜悦──"因为他专心爱我,我就要搭救他...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 于宏洁

 

【稳行在高处()――建立稳定的属灵生活】

经文:罗 12:1-2 15:16 13:3,4:7 6:8

纲要:

    ()每日对主的更新与奉献 ( 5:3 29:38-39 12:1-2)

    ()每日灵粮的得着 ( 16:4 11:3 17:11 15:16)

    ()属灵同伴的扶持与成全 ( 2:46 13:3)

    ()敬虔的操练 (提前 4:7-8 4:7 约壹 2:27 6:8)

          (1)顺服恩膏 - 活在今天的亮光里

          (2)与神同行 - 在主的面前过生活

―― 于宏洁

 

【稳行在高处()――培养健全的性格(3):面对失败】

经文:提前 1:15-16 约壹 1:9 32:3-5,51:1-13,17

纲要:

    ()「承认失败」的勇气

    ()「面对失败」的态度

          (1) 悬崖勒马,以免一错再错

          (2) 立时归回,认罪悔改

          (3) 具体、真实、合乎中道

    ()「转败为胜」的挑战

          (1) 记取教训 - 避免重蹈覆辙

          (2) 靠主更新,凭信往前

―― 于宏洁

 

【信徒的生活与三一神的关系】

   一、遵圣父旨意行事为人(帖前二12;四1)

   二、与圣子联合行事为人(西二6;参西一10;约贰1;林前四17)

   三、凭圣灵引导行事为人(加五25)

―― 陆德礼《歌罗西书注释》

 

【旧生活与新生活的比较】

   一、旧生活                                                         二、新生活

         1.在黑暗权势下面(西一13)                             1.蔡子的国度里(西一13)

         2.过的是犯罪生活(西一14)                             2.罪过得了赦免(西一14)

         3.因恶行作神敌人(西一20~21)                       3.与神和好了的(西一20~21)

         4.过的是旧人生活(西三9)                               4.国着新人的生活(西三10)

         5.属于首先的亚当        5.属于末后的亚当(罗五12~17;林前十五45)

         6.属于肉体方面的(林前三1)                           6.属于灵界方面的(林后三1)

         7.体贴肉体随从肉体(落八5;加五16~17)    7.体贴圣灵随从圣灵(罗八5)

―― 陆德礼《歌罗西书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