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饼 【主的晚餐的意义】(一)记念主:主为甚么要我们这样作呢?主说:「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十一24)。所以晚餐的第一个意义是为着记念主。主知道我们会忘记祂。虽然我们所得着的恩典是这么大,我们所得着的救赎是这么奇妙,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人是会忘记的;我们稍微不小心一点,就会忘记主的拯救。 主要我们记念祂,不只因为我们会忘记,也因为主自己需要我们记念祂。换句话说,主不愿我们忘掉祂。我们记念不记念祂,祂本可以不在乎,但是祂降卑祂自己,喜欢来得着我们的记念。祂是降卑祂自己来作救主,祂也是降卑祂自己来要我们的心。祂愿意我们一个礼拜过一个礼拜的一直活在祂面前,一直记念祂,好叫我们得着属灵的好处。这也是蒙恩的方法之一,我们能从这里面接受主的恩典。 主要我们记念祂,这是祂爱的要求。因为我们若是不常常记念祂,常常把主的救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很容易与世界的罪恶调和,也很容易在神的儿女中分门别类,我们所受的损失就非常大,所以主要我们记念祂。当你记念主是如何替你死的时候,世界罪恶的力量在你身上就不能继续。这是擘饼记念主的一个好处。再者,当每一次我们聚会记念主的时候,主总是叫我们再一次温习祂在十字架上爱的故事。主爱我们,为你,也为所有属祂的人舍弃自己。所有属神的人,都是祂所爱的,自然而然,所有神的儿女也都是你所爱的,因为你不能恨祂所爱的人。 许多人懒惰不结果子,是甚么缘故?是因为忘记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彼后一8~9)。所以主要叫我们常常记念祂,爱祂。要记念这杯是用祂血所立的新约,是为我们流出来的;这饼是祂的身体,为我们舍去的。这是我们擘饼所要注重的第一点。 (二)表明主的死:林前十一26:「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主来。」「表明」也可译作「宣告」,意思就是把主的死宣告出来给人知道。我们吃主的晚餐,不只是记念祂,并且是宣告祂的死。你看见这杯里的酒,你就看见血;你看见这饼,你就看见肉。主的血在一边,主的肉在另一边,血和肉分开了,这就表明主的死。这个饼是碾碎了的谷类;这个杯是榨过了的葡萄。一粒麦子若不碾碎,仍旧是一粒,不会成为饼;一挂葡萄若不是榨了,就不会成为酒。如果谷保全它自己,饼就没有;如果葡萄保全它自己,酒就没有。我们在这里吃这个已经碾碎的谷,我们喝这个已经榨过的葡萄,这就是表明主的死。 从人看来,主耶稣已经不在地上了,可是,十字架的标记──饼和杯──却一直存留在这里。我们每次看见饼和杯,就是看见主在十字架上的死。这个十字架的标记告诉我们,主替我们死这件事是必须记得的。 「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来。」主耶稣是还要再来的,这句话十分安慰我们。这句话和晚餐连在一起,特别有意思。教会一个礼拜过一个礼拜,虽然已经将近两千年了,但是我们还一直在吃同样的晚餐。一直等到有一天主一来,我们就不再吃这晚餐了。当我们面对面看见我们的主的时候,晚餐就过去了。 所以,晚餐的第一个意义是记念主,第二个意义是表明主的死,一直到主来。人记念主自己,自然而然就会记念主的死;人记念主的死,人的眼睛自然而然就望着国度──有一天主要来,主要接我们到祂那里去。十字架总是引到再来,十字架总是引到荣耀。── 黄迦勒《真理基要信息》 【主的筵席的意义】教会的擘饼,除了主的晚餐之外,还有另外一方面,那就是「主的筵席」(林前十21)。「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么?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么?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林前十16~17)。主的筵席有两个意义: (一)交通:主的筵席的第一个意义是交通。林前十一章乃是说信徒与主的关系,而第十章乃是说信徒与信徒彼此的关系。晚餐乃是我们记念主,筵席乃是我们彼此交通。筵席乃是说:「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么?」这里着重的点,不是在领基督的血,而是同领基督的血。这一个「同领」,就是交通。 这里说「我们所祝福的杯」,这「杯」是单数的。所以我们是从一个杯里面,一同领受基督的血。大家从一个经过祝谢的杯里分领基督的血,这个意义就是交通。 (二)合一:第二个意义是合一。「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么?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在这里我们看见,神的儿女是合而为一的。林前第十一章里的饼是指主耶稣肉身的身体说的;第十章里的饼乃是指着教会说的。「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我们就是这饼,这饼就是教会。 所有神的儿女都是合一的,像这个饼是一个饼一样。我们只有一个饼,你擘了一点吃,他擘了一点吃,我们各人所擘来吃的那一点,假定能收得回来,仍然是一个。虽然这一个饼是分散在各人里面,但是在圣灵里仍旧是一个饼。物质的饼,吃了就完了,我们没有方法叫它回来,但是,在属灵上这饼还是一个,在圣灵里是合一的。基督像饼一样,本是一个。神把基督分给你,神也把基督分给他,一位的基督现在散住在许多人的心里,可是基督在圣灵里还是一位。分开的饼,在圣灵里仍然是一个,并没有分。所以我们在擘饼的时候,必须承认神的众儿女是合一的。这一个饼,就是代表神的教会是合一的。 每一次擘饼的时候,我们不只要记念主,不只要表明主的死,我们的心也都得向着弟兄姊妹们。所有神的儿女,都是在这一个饼里面。像第一次主的筵席设立在那一间楼上一样,那一间楼是借用的,主今天也不过是用这个地方来摆设祂的筵席。这筵席是属乎主的,接纳不接纳的权柄在乎主,我们没有权柄。我们不能拒绝主所接纳的人,我们也不能接纳主所没有接纳的人。我们只能拒绝不是属乎主的人。我们只能拒绝虽属乎主却进入罪不出来的人,因为他与主的交通已经断了,我们纔与他没有交通。因此,在接纳擘饼的事上,应当谨慎,要作得合乎主的心意。── 黄迦勒《真理基要信息》 【擘饼聚会该注意的事】(一)感谢赞美而非祈求:在擘饼聚会中,我们乃是蒙主血洗净的人,不是求主用血洗净的人;我们乃是得着主生命的人,不是求主给我们生命的人。所以在这一个聚会中,正常的音调乃是祝谢,乃是赞美。在这一个聚会中,不是祈求,也不是讲道,而只注重感谢,只注重赞美。 (二)一周一次:主设立晚餐的时候说,「你们要常常这样行」(「每逢」在原文有「常常」的意思)。初期的教会,是在七日的第一日擘饼(徒廿7)。我们的主不只是死了,并且是复活了,我们是在复活里记念主。七日的第一日,是主复活的日子,在七日的第一日,我们最要紧的事是记念主。 (三)我们的态度要「配」:林前十一27~29:「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不按理」在原文的意思是「不配」。吃的时候,最要紧的是配。这不是说人配不配,而是说态度配不配。我们领受这一个身体的时候,如果随便的吃,不分辨是身体,那就不应该。所以,主要我们省察。我们的态度不可马虎、随便、轻看、放松。我们在这里要作得与主的身体相配。主是把祂自己的血和肉给了我们,我们应该虔诚的接受,虔诚的记念主。── 黄迦勒《真理基要信息》 【主的桌子】问:主的桌子尚未设立,主日我们聚会,先纪念主,后赞美父,只是没有饼杯。请问这种聚会是否蒙主悦纳?是合乎圣经吗?——金门张 答:在教会正式建立以前,弟兄们可以聚集纪念敬拜,因为“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加5:22)。反而这种心愿是神所喜悦的。但愿神早日建立你们,使地上多有一处,见证主的死和再来。── 江守道《问题解答》 【「为的是纪念我」】当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时,曾炸沉或重创很多军舰,死伤数万人,灾情惨重!那天「阿里桑那」号因停泊于港内浅水,所以船虽被炸沉,巨大的烟囱却仍高高露出水面;船上一千多官兵都葬身海底。战争结束后,美政府决定不打捞它,就让它永远躺在原处作为纪念物,并有计划的在岸上建造一座纪念馆,在船附近建造一大型瞭望台,使来自各地游客能因亲眼看到「阿里桑那」血腥的结局,而体会到战争之残酷,和平之珍贵。 基督教也有两个纪念物,帮助我们因看到这些纪念物而想起耶稣。 第一个纪念物是饼和杯。每逢我们拿起饼和杯时,就当感谢主的大爱。耶稣设立圣餐时,一连讲了两次「为的是纪念我」。是的,祂要我们常纪念祂。 第二个纪念物是十字架。世界上许多机构都用十字架做标志,但十字架对一个蒙恩得救的人却是提醒他,耶稣为他被钉死十字架上,他当时刻感谢牠;他更要因为耶稣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而颂赞祂,知道基督是活的主,是永在的君王。这样,每逢我们看见这纪念物十字架时,心灵的感受自必与别人不同。——张钦煌《小吗哪》 【免得我忘记】加拿大卡城(Calgary)(Bow
Rv.)(Memorial Drive);白杨数万株高耸两旁,每株代表一名在两次世界大战、韩战及其他维持和平任务时阵亡勇士。树表生命,寓意他们英灵不死,其舍生事迹当受后人歌颂。当地政府并规定每年十一月十一日为纪念日,市民均佩带深红色罂粟花。此道建于一九二二年五月,一九九○年扩建。桥头立碑百余言,最引我注意的系其三字主题: Lest We Forget 免得我们忘记。 善忘乃人之通病,故必需藉不同办法来补救。甚至连上帝也因他子民常忘记他的命令,必需用种种方法来叫醒他们,例如:吩咐把他的话系在手上,写在门框上(申六:6~9);立石为记(书四:1~7)。主耶稣离世前夕设立圣餐也是要藉该仪式提醒我们勿忘他的救恩。守圣餐所唱的「领我到各各地」(赞美58首),正是再次感动我们想起主背十架,免得我忘记客西马尼,免得我忘记你对我的大爱。「Lest I Forget」——张钦煌《小吗哪》 【圣餐】(林前十一23~32 一、信徒所记念的――耶稣基督(24~25节) 二、信徒所表示的――钉十字架(26节) 三、信徒所盼望的――救主再来(26节末句) ―― 丁良才《经题模范》 【领圣餐之要义与价值(太廿六26~30;林前十一23~32)】 一、听从主命(太廿六26~27) 二、记念救主(林前十一24~25) 三、表明主死(林前十一21) 四、领受主恩(约六48,51,33) 五、增加灵力(约六55~56) 六、明认属主──主设立圣餐时,只有属自己的人同在(约十三1,30) 七、宜献心身(林前六19~20;林后五14~15;罗十二1) 八、信徒相交(林前十16~17) 九、证主再来(林前十一26末句) ―― 丁良才《经题模范》 【领圣餐之功效(林前十一26)】 一、谦逊(林前十五3;彼后三18) 二、爱人(约十五13;约壹四19) 三、热心(林后五14~15) 四、忍耐(来十二2~3;彼前二21~23) 五、盼望(约十四2~3;罗八32) 六、快乐(彼前一8) ―― 丁良才《经题模范》 【为的是记念我(林前十一24)】 本题于圣餐礼拜时演讲最为适宜 一、记念主的慈爱(加二20) 二、记念主的圣范(约十三14~15) 三、记念主的吩咐(约十三34耶稣爱犹大,爱彼得;太十二20;罗十四1;十五1~3) 四、记念主的祷告(约十七9~15) 五、记念主的应许(约十四3,16~17,25,28;太廿八20) ―― 柏秀荣 【擘饼】 读经:太26:26~30,路22:14~23,24:1、30,徒2:42,20:7~8,林前10:14~17, 11:17~30 一、主在地上三次的擘饼 擘饼的基本意义——擘开的生命 1.在旷野的擘饼——无穷生命供应无限需要(太14:18~20) 2.复活之后的擘饼——开启盲眼认识复活基督(路24:28~30) 3.最后晚餐设立饼的擘饼(太26:26~36)(路22:14~20) 二、废了逾越立了擘饼 1.最后晚餐是主在地上过最后一个逾越节 2.逾越节的重要 (1)羔羊的被杀——羔羊是逾越的中心 (2)涂血和吃肉 (3)出永死入永生,越过最后审判的命运 (4)世世代代过逾越节的命令 3.主在地上的最后晚餐废了逾越,立了饼杯 (1)永远的最后的晚餐 最长的黑夜等候永远的天明——主的死与复活 (2)主废了逾越 a.祝福了逾越的杯——大家分着吃的原因 b.不再吃逾越直到成就在神的国里 (3)立了饼杯 a.逾越饼后立了饼杯 b.一饼、一杯的严肃 c.关于主舍命流血价值的命令 d.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 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e.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 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f.为世人流血和血在圣徒中的宝贵 「为多人流出来」和「为你们流出来」 g.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敬拜父 三、主的晚餐(林前11:1~22) 与神的儿女同享主饼杯的丰富 1.主的晚餐 (1)享受身体的丰富 (2)享受神家的丰富 (3)享受新约的丰富 2.「神的教会」最主要的聚会 (1)「被卖的那一夜」——最长的一夜that [same] night (2)晚餐是代表家、代表安息 3.「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1)记念主为我们舍身的大爱——永远新鲜的爱 (2)吃饼、喝杯才是记念主 (3)一直的提醒——主要求记念是主最大的请求 4.碾碎的麦子和榨过的葡萄 5.记念主——不能再有分门别类的事 6.记念. 7.主——不能和任何一位圣徒有间隔、有争竞、有嫌隙 8.每次记念主都是「陈列主的死」 9.「直到祂来」——每次记念主都引到荣耀的盼望 10.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和干犯主的身体、主的血 11.省察和吃喝自己的罪 四、主的桌子——主的见证 1.一同交通于主的身体与一同交通于主的血 2.我们人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 3.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 4.桌子的严重和见证的严重 ―― 史伯诚 【主餐】 1. 主餐的设立和意义⊙ 太
26:17-30; 可
14:17-26; 路
22:14-20; 林前
10:16-17, 11:23-26 2. 领主餐前的属灵预备⊙ 林前
5:7-8, 11:20-22, 27-28 3. 对妄用主餐的审判⊙ 林前
10:3-5, 16-22, 11:29-33 4. 举行主餐的频密程度⊙ 徒 2:42,
46, 20:7 ――《主题汇析圣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