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得奖赏

 

【公义的冠冕】不是那些成就许多事工或作过很大牺牲的人能承受「公义的冠冕」,乃是那些在生活上最像基督的人能承受它。这个冠冕就是公义的生活本身开了花朵,发射出荣耀和美丽来,并不是豫备出甚么好看的东西来放在我们的头上。公义的冠冕就是在生活和品行中的公义,在神的笑容之下发射出属天的光辉来。我们应当知道只有勤劳不息的工作并不能得着这个冠冕,只有英勇的战斗也不能得着这个冠冕。我们必须成为圣洁,使我们的性情全然成圣,在生活和品格上满有公义。我们所以得冠冕,并不是因为我们作了甚么,乃是因为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人。─《灵食拾英》J.R. Miller

 

【得救和得奖赏不同】这里可以用一个比喻:某富翁设立一义务学校,来学者不收膳学费,一切费用都由这富翁代出。校中学生,果有成绩突出的,就特别有奖赏。得救可比进义务学校,肯来主耶稣那里的人,主都救他,所有得救的代价,都是主代付。作义务学校学生是顶容易的,不必花甚么,来就够了。得救也是顶容易的,不必作甚么,信就够了。但是,学生要得奖赏是很不容易的,应当下一番工夫。信徒要得赏赐也是不容易的,应当有许多善行。

         人未信之前,主为之负责;既信之后,当自负责。得救的事是完全主为之代作,人相信就够了;得奖的事是完全信徒自作,单相信是不够的。罪人不能行善以得救,圣徒不能相信以得赏。得救在乎信心;得赏只视行为。无信不得救;无行不得赏。如果我们谨慎读过新约,我们就要看见得救和得赏,如何为神所分开。得救是为罪人;得赏是为圣徒。此二者都是神的命令──罪人当得救,圣徒当得赏。不顾此二者之一,都不能不无重大的损失。我们不可将救恩与赏赐,混在一起。―― 倪柝声《启示录释义》

 

【鐡的冠冕】「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二十二12

你曾听过鐡冠冕吗?我知道有鐡十字架、鐡制的马、鐡鞋、还有鐡盔、鐡的足踝,但是有谁听过鐡制的冠冕呢?冠冕是用黄金、宝石镶制的,是给国王及皇后戴用。它们是荣耀和美丽的象征,代表着欢乐,冠冕上的鑚石宝玉闪烁而大放光芒。但是鐡就不代表荣耀和欢乐了,而是意味着艰辛和痛苦。当我们提到鐡时,我们会说「像鐡一般的坚硬」,谈到暴君,我们常说他像是带着鐡棒统治的。我们也形容一个人具有鐡一般的力量,或说战斗舰为「装甲舰」,当人们在经历痛苦中备偿失望或悲伤时,「鐡」便会进入他们的心灵中,我们经常可看到鐡的十字架在坟墓上,但是有谁见过鐡冠冕?

有许多人见过的,成千的人们每年都到意大利北部蒙察这个小镇来看这顶鐡冠冕。这是全世界最古老也最有趣的一项冠冕,它属于伦巴底这个小王国的,伦巴底国王及皇后戴过它,查理大帝戴过它,圣罗马帝国统治全欧洲时的统御者戴过它,拿破仑大帝更是骄傲地戴着它。

我曾见过它,是特意去看它的。当时真担心它会叫我失望,因为保存这顶鐡冠冕的旧教堂已经空空洞洞,而我也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告诉我一些有关它的事,我徘徊在旧教区里,直到我来到一个隐蔽且有许多石柱及一扇似乎从来没有人打开过的大鐡门后,在那里我发现一个金色的大箱子,像一艘汽船那么大,我一直确信那顶鐡冠冕一定在这里没错。忽然间来了一个神父,我给了一些钱之后他很高兴的为我摇钟并叫来信教堂的司事,他还带来了供神用的香祭和蜡烛,以及一把大的鐡钥匙和一把小的银钥匙。那扇神秘的大门打开了,我们便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因为除了在这里崇拜的仪式里是没有人能看到那鐡冠冕的。不久那口金箱子被打开来还有几个金色的门也开了,我想:「现在我们应该看到那顶鐡冠冕了」,但是那里却甚么也没有。这时候那位神父拿起藏在金箱子后面的另一把钥匙,移开一个盛黄金的立体盘子,就是那顶鐡冠冕,我当时实在失望因为它不过像其她的皇冠一样,用金做成,镶上钻石和宝玉,根本不是鐡做的。这时候神父就牵住我的手领我爬上教堂的阶梯,因此我可以从上面俯看那顶冠冕,然后我看到一小圈的鐡围绕在冠冕的里面,大约像人的小拇指那般宽,而像一块钱币那么厚。就是因为有了这圈鐡才使这冠冕更加受重视,因为传说这圈鐡是主耶稣十字架上的一根钉子,接着这箱子就被关上,鐡门上了锁,我走出了教堂,心中依然想着这件不可思议的事。

究竟我讶异些什么?当然我实在难以相信这一小圈的鐡是取自基督的十字架,纵然假使它真是从十字架上取下的,没有什么好崇敬的,因为我们并不崇拜十字架,或是鐡,或者是木十字架,我们崇拜的是死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稣基督,但是我实在怀疑是否所有真实的冠冕没有掺杂一些鐡在里面,你知道没有其它冠冕会比上这些为国王戴过的。学者戴过冠冕、运动家戴过、艺术家也有冠冕、基督徒也戴冠冕,并且他们为这冠冕而争战并受苦,基督徒们牺牲并忍受艰苦,因为鐡代表了痛苦与忍受,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尽忠至死的基督徒已被应允赐与一顶生命的冠冕。不要期望赢得一顶以金色阳光编织成的灿烂冠冕。记得任何一顶真实的冠冕必有一些鐡的成份在里面。——修·提·卡尔《圣经真道故事》

 

【所该羡慕的是属天的头衔】英国有某公爵,其长子得了很重的肺结核病,将近就木。那公爵是信主的,他见其子将死乃叫其幼子前来对他说:你兄死后,你将承继我而得公爵的高位了。但这个暂时的,属世的头衔,你不必十分羡慕牠,不过有一个永久的属天的头衔,你都要得牠。──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

 

【冠冕】经文:“……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林前 9:25)
  多少英雄为要得到冠冕而战死沙场,多少伟人拜倒在闪金的冠冕之下而丧失品格。冠冕是人心目中的荣耀和权柄。
  现今在德国米兰山的一个村镇天主教堂之中还放着一顶欧州最古老的铁冠,这顶冠冕原来是伦巴地国王戴的,最后一个戴的是赫赫有名的拿破仑,当一八零五年五月拿破仑在米兰地方召开了一个庄严的军事会议,他把这顶铁冠戴在自己头上,口中还诵着骄傲的宣辞上帝已将这铁冠给我戴了,凡有谁摸这冠冕的有祸了。但事与愿违,不出几年拿破仑的铁冠终于被英国的公爵军队打落于地。
  在苏格兰爱丁堡行宫,藏珍楼里有一顶用黄金作的,罗怕、布罗斯英雄冠冕,这顶冠冕的黄金是苏格兰贵族妇女们将自己的钗钚,首饰献给当时的作战英雄罗伯、布罗斯而铸成的,但戴它的人早已死了。
  在德国亚亨,爱斯拉沙伯天主堂内,也有一顶冠冕,戴过的人至少有三十个,这些人戴着它经胜利,遭患难,受困苦,直到失败与死亡,其中戴过它的有一个就是查理曼大帝,他的坟墓就在这顶冠冕的附近。似乎说明二者的距离并不太远。
  法国巴黎卢维尔收藏了许多皇帝的冠冕,其中有一顶是维多利亚女皇的新冠,全部由宝石珍珠制成,中间有一颗是心形的红宝石,据说是黑太子爱德华亲手制成的,人们估计这顶冠冕的价值不下五百万美元。
  但是你知道吗?世界上最有名最被人纪念,最被人谈论,最能感动人的冠冕,还是一千九百多年前我主耶稣戴过的荆棘冠冕,那个冠冕是罗马兵丁编的,上面不是宝石,黄金,全部是刺,其上并没有炫耀什么权势,却满了血,向人见证主的大爱,它的价值就不是以千万黄金来计算,乃是以亿万人的性命来计算。见了这个冠冕,万口无不颂赞,万膝尽皆跪拜,因为祂为亿万人换来了荣耀的冠冕。
  亲爱的信徒们;愿我们为那永不衰残的冠冕而努力。
  主说: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 3:10)
  祗有属世的冠冕容易被夺去,正如大卫夺去亚们王的金冠冕(撒下 12:30)。唯有天上的冠冕才是永存。──《为甚么要用比喻》

【勇敢】

·   经文:提后二:1~3

·   金句: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

  美国有位名叫雷诺兹的著名新闻广播员,曾在一本报导大战的书中,谈及战时他在伦敦目睹的一件事。

  有次他在伦敦街道上,看到马路对面一个大门前有个退役军人转业的守卫。那人年纪不小;战时民生凋敝,他的制服已破旧不堪。

  正当雷诺兹注视他时,有位军官从另一头走来,经过老卫兵身边,举手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走过去。

  雷诺兹心想,难道军官要向老卫兵敬礼吗?

  不久又有一位官阶更高的英国皇家空军军官走过,同样在经过老卫兵身旁时,向他举手致敬。

  雷诺兹很惊讶,他带着好奇心看下去。

  远远的又走来一位官至少将的军官,经过老卫兵身旁时,同样对他举手致敬。

  雷诺兹惊奇之余,便横跨马路,打算把这个老头瞧个仔细。走近一看,立刻瞥见他外衣左胸挂了一条勋章的绶带,深红色,是维多利亚十字勋章,那是英勇行为可获得的最高荣誉奖章。

  只要带上这种绶带,海陆空三军的最高长官,也须向他致敬。── 包恪廉,《天色常蓝》,海天书楼,蒙允刊登

默想:未被人认识的英雄,在上主那里都有荣耀冠冕。

 

【得救与得赏赐的差别(多三8)

   一、得救是关系万人的(约三16;来二9)──得赏赐是指为信徒的(林前三8~9;启十一18)

   二、得救是信徒已有的(约三16;五24;罗五1;西一12~14)──得赏赐是将来才得的(西三24;路十四14)

   三、得救是在乎信心的──不是出于行为(弗二8~9;罗六23;多三5;加二16)──得赏赐是在乎行为的(罗四4;林前三8;九24;启廿二12)

   四、得救是不会失去的(约十28~29;六37)──得赏赐是可能失去的(约二8;路六3522~23;弗六8;太十42)

   五、得救是人人一样的(林前十二12~14;罗八16~17)──得赏赐是人人不同的──是照各人忠心的比例(太廿五2123)

   六、得救是救主已成的──与基督耶稣降世多有关系(来九26;十101214)──得赏赐是主临才定的──与耶稣二次再来多有关系(启廿二12;太十六27;林前三11~12)

── 丁良才《经题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