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牧养和教导 【牧养和教导的相关性】「牧养」偏重于灵命的栽培,「教导」则着重在真理的传授。牧养和教导相辅相成,因为灵命的长大成人,和真理的认识关系密切。信徒对真道和神儿子的主观认识越多,生命就越趋成熟;而生命越长大,也就越能分辨真道(参弗四13~14;来五12~14)。所以我们若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牧养就是教导,教导就是牧养。因此,我们无法把牧养和教导像切豆腐一样,分得清清楚楚。这就难怪使徒保罗在提到主赐给教会的各种恩赐时,原文是把「牧师和教师」用一个定冠词连接起来(弗四11),暗示往往同一个人兼具牧养和教导两种的功能和职分。── 黄迦勒《教会的真理和实行》 【牧养和教导的重要性】生命和真理是教会的两大支柱,缺一就不成其为教会。教会是基督的身体,重在教会应当满有基督复活的生命(参弗一23);教会是神的家,重在教会应当成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参提前三15)。这两面见证的完满达成,有赖牧养和教导。教会的治理和服事,乃是为牧养和教导铺路,营造出一个有利于牧养和教导的环境。换句话说,治理和服事是牧养和教导的基础工作。由此可见牧养和教导的重要性。── 黄迦勒《教会的真理和实行》 【牧养和教导的职分】一般而言,牧养和教导多注重话语上的恩赐,因此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第四章第十一节所列举的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等数种工人,均属于话语方面的执事(非事务方面的执事)。使徒和先知乃是在根基上作工的(弗二20);传福音者和牧师、教师,乃是在立了根基之后来建造的人。神的话告诉我们,「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先知和教师乃是地方教会里面的人,地方教会里面有先知和教师,但是,你从来不能在神的话中看见地方教会有使徒。这是因为使徒乃是为着各地的,不是为着一地的。使徒的使命,乃是奉神的差遣,为神到各处去作工的,或是传福音,或是建立教会。但是他们的范围乃是为着各地的。而牧师、教师的教训,和先知的讲道,乃是为着地方教会的(林前十四26,29)。 一般人多以为长老们只负治理教会的责任,事实上,长老们也负牧养和教导教会的重任(参徒廿28;多一9;彼前五2)。因此我们可以说,具有话语恩赐的长老,也可能兼具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等之一种或数种身份。至于来往各地教会的使徒,若是回到原来长住的地方,也可能兼具长老的身份(参彼前五1;约贰1;约三1)。── 黄迦勒《教会的真理和实行》 【牧养教会的必具条件】圣经以神的群羊来形容教会中的信徒,表示他们具有如下的特性:(一)是有所归属的,他们是属于神的,并非属于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二)是需要牧放、喂养的,他们的灵命需要粮食的供应,不然就不能长进;(三)是需要带领、看顾的,他们的灵命还不到完全能自己照顾自己的程度;(四)有些人甚至会迷失而需寻回,会生病而需医治、缠裹。以上这些情形,说出了一个事实:要在一个教会中牧养神的群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身负牧养教会重任的人,必须具备如下的条件: (一)『爱』是牧养教会的先决条件:主复活升天之前,在托付使徒彼得牧养祂的小羊以先,曾三次问彼得:「你爱我么?」(约廿一15~17)。这告诉我们,「爱」是牧养教会的先决条件。当日以弗所教会的领袖们,又劳苦又有鉴别力,但是因为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就被主责备(参启二2~4)。所以牧养教会最重要的条件,还不在于行为、劳碌、忍耐、正直、智慧,乃在于爱。 牧养教会要爱主、爱惜羊群(徒廿29)。若没有爱,即或你有各样属灵的恩赐,仍算不得甚么(参林前十三1~3)。教会真实的建造,乃是在爱中的建造(参弗四15~16)。 (二)牧养教会必须「真」:使徒保罗说:「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罗十二9),又说:「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弗四15)。牧养教会的人必须有爱心,也须有真心。我们不只敬拜神要以灵以真(约四24),并且对待别人也要以爱以真。任何只会作表面工作,在表面上讨人欢心的,一切的劳苦都将归于徒然,因为只有出于深渊的,纔会引起深渊响应(参诗四十二7)。 (三)牧养教会必须肯「舍己」:主耶稣说:「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约十11~12)。牧养教会的人,遇见任何的难处,首先所该想到的,是羊群而不是自己;是如何保全羊群,而不是如何保全自己。── 黄迦勒《教会的真理和实行》 【在教会中作教导的人须知】在教会中的教导,不同于世俗的教导。后者只是教授客观的知识和技艺,而我们是要把真理知识融合在生命中,使其灵命和认识一起长进。圣经多处告诉我们作教导的人所该注意的事: (一)自己先在真道上受教:要教导别人之先,自己必须在真道的话语和善道上得着教育(提前四6)。许多人自己不先受教,就想要教导别人,结果常将不该教导的教导人(多一11),或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太十五9;参西二22)。 (二)只能教导圣经所启示的真道:「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的得以完全」(提后三16~17)。在教会中的教导,必须根据圣经,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千万不可越过基督的教训(参弗六4;约贰9)。 (三)要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传道人虽然都是根据圣经,但许多人谬解圣经,甚至有些人为利混乱神的道(林后二17),这是我们所当禁戒的,总要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作神无愧的工人(提后二15)。 (四)要把神的道传得全备:有些传道人为着怕引起人的反对,或有顾忌,只传讲一部分的真理,而对某些真理则相当避讳,但使徒保罗作了教会的执事,却是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的,他尽心竭力要把神的道传得全备(参徒廿27;西一25)。 (五)要自己谨慎所传的道:主警戒祂的门徒,不要像文士和法利赛人那样能说不能行(参太廿三3),因为他们只是教导别人,却不教导自己(罗二21)。主的工人,必须「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前四16)。切记,自己要显出榜样,在教训上正直、端庄(多二7),又要自己坚守所教的真道(多一9)。 (六)要学习别人怎样教导:神把许多工人摆在教会中,我们要记念他们怎样教导(参林前四17),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的为人(参来十三7),从他们身上吸取教导别人的要诀。 (七)要劳苦、忠心:惟有那些劳苦传道教导人的,纔配受加倍的尊敬(参提前五17)。主只能将教导别人的职分,交托给那忠心的人(参提后二2)。所以我们一旦受托,就当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我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参林前十五58)。 (八)要存心忍耐、善于教导:在教会中的教导,诚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此使徒保罗劝勉我们:「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后二24~25;参四2)。 (九)要谦虚、接受别人的教导:在教会中并不是教导的人,永远一直教导别人,受教的人永远一直受教。总要记取,我们是「彼此教导,互相劝戒」(西三16)的。── 黄迦勒《教会的真理和实行》 【牧养和教导的目标】具备了前面所述「牧养的条件」和「教导须知」,我们仍须要有一定的目标,纔能把教会建造起来,合乎神的心意: (一)牧养和教导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2),凡不以此为目标的工作,都是徒劳的,也都是虚空的。为着达成这一个目标,当然也就连带产生了如下的讲究。 (二)牧养和教导的眼前目的,是为要成全圣徒,使各尽其职(参弗四12)。由于教会中的信徒都是基督身上的肢体,而每一个肢体在身体上都有它的功用,所以若不是每一个信徒都能为神所用,就不能显出是一个身体。基于这个缘故,在教会中的牧养和教导,必须用各种的方法,使全体圣徒都在生命、知识、才干等方面,都被装备、成全,而达到可以尽功用的地步,并且要使每位信徒都能投入事奉神的大工。 (三)牧养和教导必须使全体都长进到连于元首基督,这样纔能「靠祂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如此,「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参弗四15~16)。教会全体要尽功用,必须每一个肢体都连于元首,和头有正常的关系,彼此之间纔能有正常的关系。如此,在爱的和谐与协调中,各个肢体都在增长,当然整个身体也就长大而得以建立了。── 黄迦勒《教会的真理和实行》 【蜜露】我曾到过一个地方,那儿的空气似乎充满上帝的气息,仿佛在空气中有湿气存在。我记得有一次我进入靠近赫门山的学校,听见蜜蜂的声音,问那是什么意思。 「啊!」他们当中一个说:「他们正在追逐蜜露。」 「蜜露是什么东西?」 他摘了一片栗树的叶子要我用嘴尝尝它。我尝了一下,味道好像蜂蜜,询问之下才知道康涅狄克山遍山遍谷刚落完所谓的「蜜露」,在这地区大约落下了好几百吨的蜜露,至于从那里来的,我可不知道。 你想想看,如果地球上既无露水也不下雨,那还值得我们住吗?同样,一个教会若没有从天上降下来的甘露;没有露雨沛然而降,就如同地上没有雨露一般,成了不毛之地。——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如何寻找渴慕的人】蒙洛·吉布逊博士在芝加哥布道时,曾在问题解答的聚会里问一个问题:「如今,我们如何发现谁是渴慕的?我刚刚才这么想,该如何发现,如果有一个男孩,带着一桶清澈的水和一个长柄杯,经过礼堂的通道,我们很快会发现谁是口渴的人。口渴的弟兄姊妹一定会伸出手来要水,可是,如果他走过通道,桶里是空空的,那么我们将不会发现谁是口渴的,人们会往桶里看,发觉那里并没有水,所以,」他说:「那就是我们的服事没有蒙福的原因。我们来的时候带的是空桶,别人看见里面没有什么,他们就不再往前。」——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谁需要培灵】某教会的福音事工小组为了让信徒得到复兴,在开会讨论来年的圣工计划,预算在一年之内至少举行两次培灵会,一次在新春,另一次在秋季。教会也成立了培灵会筹备小组,策划有关事宜。小组成员十分热心地去筹备,印发单张、书签和海报,提醒会友预留时间赴会。他们也邀请了一位事奉了十多年的牧师为讲员,并且逼切地为此事祷告。 培灵会一连三天是在周五至周日举行,无论对学生或就业人士都什为方便。在培灵会的头一晚,果然坐无虚席,整个礼堂都坐满了人,有些会友更邀请了其他教会的肢体共同分享属灵的筵席。讲员所释放的信息也适合会友的需要,使他们得益不少。第二晚因为是周末,人数更多,几乎要加添椅子,但讲员却留意到一个现象,在两晚的培灵会中,会友包括老、中、青,也有几名小学生,但奇怪的是为何没有教会的长老和执事呢?他们可能太忙碌吧,连周末都要工作。但到了第三晚,会众仍是那些人,牧师呼唤他们考虑献身全时间事奉。有几名青年响应,愿意摆上,牧师也为他们按手祷告。 散会后,讲员好奇地问这教会的牧师为什么三个晚上都看不见他们的长执呢?牧者很不好意思的说,长执们认为培灵会是为会友而设的,他们信主这么久,不必培灵了!他们信主的年日比讲员还长,经历比他更丰富,所以他们可以不必来!这是贵教会的现象么?「所以我们应该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来六1)——苏美灵《故事百感》 【慕道班】有几位青年从香港到北美洲升学,负责接他们飞机的,是某教会的青年团团友。由于中国学生在北美人生路不熟,所以很多华人教会或者大学的中国学生查经班,都会有一些弟兄姊妹自愿专门指导这些信徒东南亚来的中国学生,告诉他们一些大学生须知,在什么地方买东西、寄信、洗衣服或买书籍等等,使他们适应大学的环境。美国的大学通常是每周上课五天,到了礼拜五,学生们便计划如何度周末。很多人驾车往其他的州去游览,或者露营。这几个学生在每一个周末没有什么地方去,于是青年团的团友邀请他们参加周末的慕道班,希望藉此将福音介绍给他们。他们答应了,因为实在不知如何打发时间。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晚上,负责接送他们的弟兄会在七时半来,于是他们衣着整齐,全副西装,皮鞋擦得光亮,头发梳得贴服,预备去了。那弟兄来到看见他们如此隆重打扮,便觉得奇怪,因为他自己只不过穿一件平价T恤和旧的牛仔裤。他们到了教会,「慕道班」便开始了。此时这几个青年才知道弄错了,原来他们以为是「舞蹈班」,所以盛装赴会,但神却在这些青年心中工作,使他们听到福音而蒙恩。试问有什么人是借着「舞蹈班」信主的呢?为什么在很多「现代化」的教会团契里,举行了不少舞蹈班而不是慕道班呢? 经训:「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提前二7)——苏美灵《故事百感》 【速成学校】美国是一个民主和自由的国家,宪章包括言论和思想的自由,只要你不妨碍别人性命的安全,你可以作任何事情,但并不表示你可以任意妄行。所以「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多数是美国人造出来的。美国的学校分公立和私立,公立是免费的,但私立,尤其是教会所主办的,学费相当昂贵,每年由三千至八千美元不等。有些父母宁愿多花一些钱,都希望子女受到传统的基督教教育。但由于美国太自由,所以在某些州里,有些独立的教会为要将传统教导下一代,他们坚持自己办学。他们不属任何大宗派,如长老会、卫理公会或浸信会。但奇怪的是:他们竟然可以在短短十数天之内营业。原来做生意的方法也层出不穷。有一间名为「基督教速成教育公司」备有大批办学用品,如现在的教科书、簿册、文具、国旗、折椅……任何学校用品样样齐备。教会若不能及时请到适当的教师,这公司甚至可以随时派一班受过速成训练的基督徒教师来。所以教会学校可以随时开张大吉,而这些老师的资格是救恩学士(B.A.IN SALVATION)。万一遇上政府官员到访视学的话,他们可以随时避开。因为美国的学生不必穿校服,没有人可以查得出他们是学生。这当然是一项悲剧,但很多基督徒父母实在不知道要将子女送到哪里去受教育。 经训:「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15)。——苏美灵《故事百感》 【即席救恩】(INSTANT SALVATION)美国是一个讲求效率的国家,什么东西都是自动化的;也是一个按钮的世界,街上有很多自动售货机,付了银钱,一按钮立刻可以取货。还有很多即席的产品,例如速溶咖啡、速溶奶粉、即席午餐,现成海洋(INSTANT OCEAN)为养鱼用的,甚至连结婚离婚也是即席的,只需五十元便可,不必上法庭。但谁不知道竟然有即席救恩,而提倡此道理的教派说:信耶稣还有膳食供应,可以解决你心灵和肉体的需要。所以很多人听道理一次便立刻「得救」,名字写在教会名册内,但他们却不会再回来的。这个教派的领袖宣称他拯救的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传道人、布道家或牧师还多。 不错,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但信主之后并不只是在教会的名册上有个名字便算了,最重要的是在天上的生命册上榜上有名。所以举手表示信主的人好像被人用网网了一大堆鱼,但这些鱼很快便一条一条的漏出去。所以今天我们传福音固然重要,但善后的栽培工作更加重要。主的门徒跟从主三年之久,仍然会跌倒、失败和犯罪,即使一个信了主三年的人也要在主的道理上扎好根基,免得即席救恩,也变成即席灭亡! 经训:「我们应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来六1)。——苏美灵《故事百感》 【保罗怎样坚固教会】 读经:帖前第三章 一、前论 1.第一章讲保罗怎样「生」帖撒罗尼迦教会 2.第二章讲保罗怎样「乳养」帖撒罗尼迦教会 3.第三章讲保罗怎样「坚固」帖撒罗尼迦教会 (1)第二节:打发提摩太前去坚固他们 (2)第八节:你们若靠主站立得稳我们就活了 (3)第十三节:求主使他们心里坚固 二、保罗坚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方法 1.每个信徒都有主所托付的小羊,故要从保罗学习事奉 2.「人」去劝慰――环境不许可自己去,就打发合适者 3.「信」去劝勉――文字工作的重要性 4.为他们「祷告」――代祷的紧要 三、保罗向着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存心与态度 1.切切关心他们――二次提到「不能再忍」,意即无法抑制 2.以他们的属灵光景为重――舍己、忘己 (1)只要他们站立得住,自己就活了 (2)得知他们的好消息,甚是喜乐,并感谢神 3.昼夜切切的祈求神 四、保罗坚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内容 1.预告必受苦难――不是环境的平安,而是心境 2.增强信心――不仅信靠神的全能,且信神的全智 3.爱心增长、充足――由反应的爱,到为人牺牲的爱 4.不摇动的盼望──每一章都提到主的再来和降临 ── 黄迦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