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建基 【怀疑之堡】上帝的每一个儿女都有一个权利,就是知道他们已经得救;可是,我发现许多人仍然住在怀疑的城堡中。今天,人得救不是因着信,而是因着怀疑;很少人敢说:「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我们发现,今天大多数的基督徒,从头到脚在战栗发抖——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救了。——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不完全的悔改归正】有一些人已经和神远离有好一段时日,现在也离神很远,但当他们一回转向神走了几小步,马上认为他们的回转是完全的。在这方面,最聪明、最明理的人却和一些乡间粗汉一样无知荒谬,以为在王宫里只要看见王就必蒙恩惠,却不去省察自己的行为。他们已弃绝了较邪恶的罪,他们的生活方式比以前要好,然后他们就对自己下了个判断,根据的不是那唯一确定的准则——福音,而是和过去生活的比较。借着这些他们使自己相信他们安全了,而不再进一步关心他们得救的问题。这种光景恐怕比明显的罪人更危险,因为后者可能不时感到良心不安,并且努力要改好;可是前者不完全的归正所带来的却只是扼杀了良心的自责,而拥有虚假的安全感,并且使他们心灵里的疾病无法得医治。 【如此信仰】一农人生病,到庙中拜菩萨祈愿,应许菩萨在他病愈后献给他一条牛。后来他的病果然好了,心中甚觉惋惜,深悔当时许错了愿,一条牛的价值太高了,他怎么舍得呢!但又不敢不还愿,因为怕菩萨会降灾给他。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法:他把牛牵到市场去卖,同时还带去一只鸡。『你的鸡要卖多少钱?』『一千元!』『你真是发神经病!那有一只鸡值一千元之理!』『你听着,我的鸡是和牛一起卖的,鸡虽然要一千元,但牛只要十元就行。你不能单买鸡或牛,要买一起买。』买者听了他的『妙价』,心里真觉得莫名其妙,但仔细算一算,鸡和牛的价钱合起来仍算便宜的,所以便把牠们买下来。付了一千零十元价款。这农人把十元拿到庙里献给菩萨,他说:『菩萨阿!我把卖牛的钱全部献给你了!』── 施达雄《迈向成熟──雅各书之精致讲章》 【假重生的母亲】从前有个牧师去看一位太太,见她十分谦恭和蔼。当地前往厨房取茶之时,牧师对她女孩子说:『你的母亲真好阿!她很谦和。』孩子说:『牧师不知道,你来了,她就好,你一去她是顶厉害,常常生气打我骂我。』这就证明这位太太是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徐保真先生说:『人若重生了,不但人知道,就是他家中的猫狗也知道。』因为重生的人,再也不虐待牲畜,何况人呢! 【外湿内干的石头】凭着头脑所得的知识!不能下到喉咙里去。一次在一池子里面捞出一块石头。打碎一看,只有表皮湿了一点,里面和中心,都是干的。这块石头虽在水里,水却不在石块里面。照样有一些人虽在基督教的团契里,明白了许多关于基督的事,但他们的里面却是干的。基督的圣灵活水却是不在他们心中。 【同一个人前后两种像貌】从前有一名达文西,作了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内容,是主耶稣离世前最后的一次与门徒聚餐。达文西想找一位『举止文雅,道貌不凡』的青年人作为模特儿,来描绘耶稣的像貌。他物色了很久,最后在一所礼拜堂的唱诗班席位中,发现一位面貌柔顺清秀的青年名叫潘迪奈。这位青年人不只是面貌清秀,而且品学兼优,歌声优美。达文西出资请他到自己的画室,充当基督画像的模特儿。达文西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耶稣的画像。他继续完成其他门徒的画像,再过了两年以后,这位大画家在绘画最后一位门徒――犹大时,为找一位面貌表情酷似这个叛徒的人,却花了不少时间,物色了很久,最后才找到一个面貌苍老、憔悴、酗酒的青年人。达文西觉得这个人正好可作犹大的模特儿,遂出资请他到画室坐一坐,等这个人在画稿前坐定,大画家依照他的面孔描绘犹大的像貌时,这个人竟然哭泣流泪。他不是别人,就是几年前的潘迪奈;他近几年来离开信仰,渡过酗酒无业流浪的罪恶生活,竟使原有基督像貌的他,一变而为酷似卖主求荣的犹大。这个真实的故事提示我们,信仰不是五分钟的热度,而是一生一世无悔的抉择。 【我们在主的眼中真是基督徒吗】有一位青年人奋发努力赚了大钱,于是按着自己的梦想,购买一艘游艇,自封为船长。有一天,他在艇上设宴招待贵宾,幷且穿上传长的制服,然后向众人说:『我是船长。』这时有一位退休的船长过来对他说:『孩子,在你看来自己是船长,但是在我们船长的眼光中,你不是船长,那制服是无用的,因为你不会开船。』当我们说:『我是基督徒』时,在主耶稣的眼中我们果真是吗? 【信仰与生活幷不一致】有一位母亲,请她读小学的儿子帮忙倒垃圾,小儿子很不耐烦的对他母亲说:『不行!我明天要考生活与伦理。』过了两天,考卷发下来,这个小儿子考了一百分,他得意洋洋的拿着考卷回家炫耀一番。母亲看一看这一份考卷,发现其中有一则选择题,题目是:『当母亲有事需要帮忙时,我们应该是(1)找理由不作;(2)可作可不作;(3)主动帮忙。』这个小儿子选择第(3)个答案――主动帮忙。于是这位母亲叫他到跟前来,指着这个答案说:『真的是主动帮忙吗?』这个小儿子却理直气壮的回答她说:『唉呀,那只是考试的答案而已嘛!』许多信徒常有一个毛病,就是他们常以为信仰归信仰,生活归生活,并不把他们的信仰应用在他们的活上。 【信主以后被主复兴,不必从新再立根基】假如弟兄们要盖一个新会所,也立好根基;但是因着发生一点事情,停了工,没有往上建。以后又受到激励再来建造,他们是不是从头开始,另立根基呢?当然不会这么笨。这种事只要重复几次,工地到处就只有根基,没有墙壁,没有屋顶,更没有房子,所有的都是一道一道的根基。这样作事,当然很笨;可是有许多基督徒,连我们在内,在已过基督徒生活中,常作这种笨事。我们得救的几年间,立过不少的根基。每次复兴之后,常会逐渐冷淡下去。过了不久,又受到激励复兴起来,总是坚决的彻底的回到最起初的地方,从头作起。其实不需要我们从头作起,只要简单往前就好了。今天基督教许多所谓的复兴,不过是激励人一再回头建立根基。 【错误的信仰】真理知识是信仰中极重要的一环,一个人对真理若不了解,就比较容易被异端、错误的信仰所困扰,甚至陷入错误的信仰生活而不自觉。曾有一位姊妹作见证说:「我丢了五百元,内心真难过,经过祷告祈求后,走到街上。感谢赞美主,我捡到一千元,比我丢的还多...」这是多么可怕的错误信仰形态! 【自欺欺人的信仰】一间小杂货店的老板立下一个规矩,在开店之前,店员一定要先和老板一同祷告。一天早晨,他在住的地方大声对店员说:「吉米,咖啡豆里加了黑豆没有?牛奶掺了水没有?牛油内加了南瓜没有?」店员回答说:「都加了。」「好,进来和我一同祷告。」任谁都知道这样的信仰是自欺欺人的。 【要建好信仰的根基】根基倘若不稳,信徒遭遇一点小事也会有溃败的遗憾。某处建礼拜堂时,特请了一位元造桥工程师设计,把房子设计得像桥梁般坚固。其最大的特色是,房子的底梁造成船形,地震时房屋只会移动,不会倒塌。工程师说房子屹立三百年绝无问题。 我们眼见多少信徒因为信仰的根基不稳,而一时失去了信仰,甚或永远地失去了信仰!所以教会当为信徒的基要信仰作有系统的教导和讲解,让信徒对整本圣经至少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使基督徒生命的根基建立在盘石上。 【实践你的信仰】美国林肯总统签署人权宣言解放黑奴的公告后,北方铁路沿线各站,都张贴这样的布告。姑且设想,有一位黑奴,他看过张贴的布告,已得知内容。或许他知道这是个事实;或许同意该公告是公义的,可是他仍然像奴隶一样,继续服事他的主人,那么他对这份档的信心就算不得什么了。 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单单知道历史上的基督生平,或头脑上同意祂的教训和祂的使命,对一个人的生命仍然没有什么帮助,除非他能全然地信靠主的恩慈。 【信仰的七个基础】 一、神是(出三14) 二、神创造(创一1) 三、神说(创一3) 四、神来(约一14) 五、神拯救(林后一10) 六、神同在(约十四16) 七、神再来(徒一11) ── 何卫中 【信仰神有甚么好处】(诗廿三篇) 一、得满足(1节) 二、得平安(2节) 三、得醒悟(3节) 四、得引导(3节) 五、得勇气(4节) 六、得幸福(6节) 七、得归宿(6节) ―― 施达雄《如何准备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