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生命读经

 

【生命路线的读经法】生命的路线是注重灵命的享受和滋养,因此不像知识路线的读法那样使用心思和悟性,虽然多少需要用到我们的心思和悟性,但主要乃在于运用心灵与诚实(参约四23~24),仰望神借着祂的灵,把祂的话向我们解开,使我们得蒙光照。

   生命路线的读法,可以选读一些比较有滋养性的经文,且一次不宜读太多,三至五节圣经便已足够。一面读经,一面默想,一面赞美,一面祷告;把读经、默想、赞美和祷告调在一起。

   ()默想和祷告:诗人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默想),这人便为有福」(诗一2);又说:「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与『默想』同字),在你面前蒙悦纳」(诗十九14)

   神的话装进人的心灵里,必须借着默想来唤起其中所蕴含的属灵能力,使之运行,纔会带来真正的祝福,并成就神发它去成就的事。心灵的默想意味着渴慕、接受、降服与爱。默想就是借着祂自己的话把心转向神,努力把神的话接植于我们的情感、意志和生命里。

   慕安得烈说:「进入真实默想的要素有三:(1)来到主面前,把自己交给祂;因为只有进入祂的同在和交通里,神的话纔发生功效。(2)要全然安息,停下智能的努力,安静等候神的灵;在安静默想中,信心得以运作,顺服的心得以生发。(3)默想必须带向祷告,照着在圣经上所看见、所接受的,明确地祈求并支取。默想的价值在于为祷告铺路,使神的话得以解开,证明其大能。」

   慕勒说:「我每天清早默想新约,在每一节圣经中寻求,要从它里面得着祝福,使我自己的灵魂得着粮食。这样默想几分钟之后,总是很快的、或多或少的转向祈祷、认罪、感谢,或代祷,或恳求。只有在里面的人借着默想神的话而得着了滋养,在那里遇见了神对我们说话,勉励、安慰、教训、降卑、责备我们之后,纔是祈祷最好的时候。」

   ()借着祷告吃喝神的话:生命路线的读经法,绝对不能缺少祷告。但这时的祷告,却又稍微不同于平时。这时,我们须要把所读到的经文,直接当作祷告的话,或把默想神的话所产生的感觉或感动,化作祷告的话。如此,神的话就成为我们灵命的供应。── 黄迦勒《灵命基要信息──读经》

 

【读经当为生命而非为知识】因为自己要求明白圣经,曾写信询某信徒以查经之法?他举了几个例示我,但他有更重警勉我的话说:「读经当是为生命,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他那些查经的举例,我都忘了─底子也许存在那里。若得他本人的同意,下期或可发表。─他这警勉的话,却使我牢牢记住了。所以为我的生命的养育,随时只求其自然的灵性教益,纵不能解,就不求甚解。因着为别人的益处,还须用心查考,但不是为的有了知识,就可以夸耀。  ―― 李渊如《读经漫谈》

 

【光研究圣经而不用灵来摸,结果甚么也没得到】你读约翰五章卅九、四十节,当主耶稣在地上时,那些犹太首领、文士、法利赛人,都很澈底的研究旧约,但按属灵的一面来说,他们甚么也没有得到。只有字句而没有灵。所以主耶稣说,你们查考(在原文作研究)圣经,却不来就我得生命。你一遍又一遍地研究圣经,却不在灵中摸主,这是错的。

 

【要用灵来读圣经】圣经这一本书,不只是话语,不只是文字,不只是用纸所印的书;圣经这一本书,以它基本的性质来说,乃是灵。所以一切要读这本书的人,非用灵来摸它不可,非用灵来读它不可。不管一个人学问多深,研究、分析的力量多好,如果缺了灵,就没有法子在神面前读圣经。─ 倪柝声《读经之路》

 

【吃神的话】「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十五16)

   这节经文提到三件事:()得着神的言语─这只会临到那些殷切寻求的人。()接着是吃─充作个人所需的食物,把神的话吸收进去。()然后欢喜快乐。这里的中心思想是吃。寻找、得着是在吃之前,欢喜快乐则在吃之后。得着的唯一目的与作用是吃;欢喜快乐的唯一原因与生命泉源也是吃。

   吃神的话与得着神的话之间的区别,就好比桌上的面包与收藏在谷仓之小麦的差别。除非一个人每天吃身体所需的面包,否则所有播种、收割、收藏所付出的殷勤劳苦,所有悉心照料而得的丰厚赏赐与他无益。在得着、收割、收藏的过程里,要求份量多、速度快。然而在吃的过程里却恰恰相反─每次吃的份量少,细嚼慢咽,持之以恒。

   读经的时候,你必须借着慎思,得着神的言语,精通神的话,好贮藏在心思和记忆里,供自己和别人使用。在这过程里,通常会带来极大的喜乐─收割与得胜的喜乐、得着财宝与克服困难的喜乐。但是我们必须记得,这样得着并据有神的话还不是吃它,只有借着吃,才能带来属天的生命和力量。

   那么究竟甚么是吃呢?乃是将神的话,用心灵的意志和爱,安安静静地领受,把它吸收到里面的最深处,成为生命的要素与成分。真正有助于灵命之健康与成长的,不是看我从神话语收集而得之真理的份量有多少,不是看我对读经的兴趣与成就,也不是取决于观察力、领悟力的增强,乃是借着赐生命之灵的大能,把神的话吃进心里,化为自身的一部份。而吃神的话必须小量摄取,每次只能照一个人所能领受和消化的份量摄取,而且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慕安得烈《内在生活》

 

【默想】「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默想),这人便为有福」(诗一2);「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与『默想』同字),在你面前蒙悦纳」(诗十九14)

   神的话装进人的心灵里,必须借着默想来唤起其中所蕴含的属灵能力,使之运行,才会带来真正的祝福,并成就神发它去成就的事。心灵透过悟性接受道,又透过默想持住道,将它据为己有。人的智能负责收集并预备喂养我们的食物;默想则把这些食物接受并吃进去,吸收并使它成为生命的一部份。

   心灵的默想意味着渴慕、接受、降服与爱。一个基督徒必须慎思、默想,直到养成一种全心降服于神每一句话的神圣习惯。默想就是借着祂自己的话把心转向神,努力把神的话接植于情感、意志和生命里。

   进入真实默想的要素有三:()来到主面前,把自己交给祂;因为只有进入祂的同在和交通里,道才发生功效。()要全然安息,停下智能的努力,安静等候神的灵;在安静默想中,信心得以运作,顺从得以生发。()默想必须带向祷告,照着在圣经上所看见、所接受的,明确地祈求并支取。默想的价值在于为祷告铺路,使神的话得以解开,证明其大能。―― 慕安得烈《内在生活》

 

【要用祈祷默思法读经】由少读而多读,由多读而少读,这样变化有多少次,这是因为听了人说多读就多读,人说少读就少读。少读多读,都曾得益处,都曾感难处。近两年来,在经历中,明白至少每日当有一次像勒先生每日用祈祷默思的工夫去读经。─广西梧州宣道书局有先养心灵论的小册,就是翻译慕勒先生每日读经法。福建福音书局的复兴报第八册,也译了这一段事─只是还未能像莫勒那样的祈祷默思!近来又觉悟了,该当如何的努力呢?  ―― 李渊如《读经漫谈》

 

     神的灵和神的话是不可分开的,否则,若不陷入「惟灵」的狂热极端,就会落到研究学问之「惟理」的范畴里,结果是脱开了祂的引导和对祂的倚靠。―― 达秘

 

【有完全生命的书】若圣经如同一堆收聚的宝石,那你可以拣选好的,把不好的放在一边。但是圣经却如同植物,各部都有生命的联属,凡尊重生命的,都不忍去掉或添上一些。人可以将头发及指甲割掉一些,而绝不会害及生命。但各肢体皆有生命的联属,若你将我的小指砍掉一个,虽然我仍能活着,但是少了一指就成了不完全的人。圣经也是如此。它是一个身体,借着一位圣灵而写,都是神所默示,有完全的生命。(现在有自命为新派的,竟把圣经中许多要紧的道理取消,说它是不合科学的)

 

【正常读主话之后,灵里的感觉大不一样】我们洗过了澡,身上并没有水留下,但洗过了总和没有洗大相同。照样,我们这样用灵来接触主的话,事后头脑里好像没有留下甚么,灵里感觉却大不一样。

 

【享受主的话不一定记得读了些甚么】当我们真是用灵来享受主的话,这正如你吃了一顿丰美的早餐一样,吃的是甚么可能都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吃过之后,总觉得里面充实了,有力量了,不饥渴了,舒服了,有一种说不出的光景。

 

【读经不仅是为着认识神,也是为着接触、享受神】你到饭馆去,侍者拿来一张菜单给你看,你是去读菜单呢?还是去吃饭?但是今天许多基督徒到属灵的餐馆里是读菜单。你光把主耶稣当作话来认识,却没有把主耶稣当作灵来接触,来享受,来经历。

 

【读经不重在明白,乃重在享受】我们读经绝不该是到圣经里面寻求知识,探讨学问。这就如你坐在饭桌上吃饭一样,不是为着研究甚么饭、甚么菜,乃是要在那里简简单单的把那些饭食吃下去,好得着营养,得着供应。照样,这一本圣经也是属灵生命食粮的宝藏,所以每一次你打开来读的时候,也都该有一个态度说,我是要从这个宝藏里面,再取出一点生命的食粮来供应自己。

 

【神给的两面属灵产业】神所给我们的属灵产业,一面是看不见的圣灵,一面是看得见的圣经。一面是圣灵在我们里面,一面是圣经在我们外面。历代基督徒的经历都证实,一个正确的基督徒,对这两面该是绝对平衡的。里面的圣灵和外面的圣经,外面的圣经和里面的圣灵,这两面要绝对的平衡,任何一面的偏,都要出很大的毛病。――《圣经是甚么》

 

【圣经如铁轨,圣灵如火车的锅炉】基督徒恰如一列火车,里头需要有火来烧汽,作推动的能力。但是这列火车,也需要在外面有铁轨。光有里头的火与汽,而没有外面的铁轨,这列火车,就不一定能推动,就是能推动,也常会出毛病。但是光有外面的铁轨,而没有里面火烧的汽,这列车虽在正轨上,却不能动。所以一列火车要能推动,并且推动得好,就必须有这里外两面的配合。外面要有铁轨来规律,里面也要有火烧汽来推动。圣灵在我们里面,和圣经在我们外面,对于我们刚刚好就是这样。――《圣经是甚么》

 

【要认识圣经,需要操练灵和训练头脑】我们要认识圣经,有两面的讲究。神在宇宙中定规一切事,几乎都有这两面的原则。比方有天就有地,有阴就有阳,有里面就有外面,有外面就有下面,都有两面的讲究。一个人要认识圣经,也是这样,一面是头脑的讲究,一面是灵的讲究。没有一个人这两面缺了一面,而能好好的认识圣经。一个人要认识圣经,一定要在头脑方面受过训练,也要在灵的方面受过训练。――《圣经是甚么》

 

【灵摸着圣经和头脑明白圣经不同】比方对于电这个东西,你明白它是一件事,你触着它又是一件事。明白电是在于你的头脑,触着电是在于你的身体。有的时候电是在这里,但是你的身体和电之间有一块木板隔着。你的头脑虽然对电学很明白,但是你的身体却不能触着电。相反的,有的人头脑对电学虽然不明白,一点不懂,但他的身体却触着电了。他所以能触着电,因为有电在这里,并且他的身体和电是通的,一碰就触着了。这是个很恰切的比方。我们对于圣经正是这样。我们的头脑明白圣经是一件事,我们的灵触着摸着圣经又是一件事。――《圣经是甚么》

 

【圣灵和圣经二者不可缺一】我们不能只有圣灵而没有圣经,也不能只有圣经而没有圣灵,二者缺一都不可。我们的生命应该在这二者间保持平衡前进,好像火车必须沿着平行铁轨前进一样。圣经是圣灵所特选的器皿。惟有敬虔地接触圣经,我们纔能分辨出祂的声音。借着圣经,圣灵可以进入我们的心,好像太阳的热力因着光线透过敞开的窗子,可以进入室内一样。── 迈尔《神引导的秘诀》

 

【须注意圣经和圣灵的平衡】神给了我们两个大的恩赐:一个是圣经,再一个是圣灵。圣经是话,圣灵是灵。圣经在我们的外面,圣灵在我们的里面。我们需要认识这本圣经,我们更需要接触这个灵。你看火车轨是两条,我们走路也是要用两条腿,缺一不可。感谢主,有圣经,还有圣灵,叫我们又能清楚,又能活。这是平衡,这是保障。

 

【祷告和读经相辅并行】下面两处圣经给我们看见,祷告和读经是相辅并行的。诗篇一百十九147~148,有一个活在神面前追求神的人,他是用他在神面前的呼求,就是祷告,来配合他对神话语的追求。约翰十五章七节,主的话给我们看见,一个能得着祂垂听的祷告,乃是以两件事为根据:一件是我们必须住在祂里面,一件是祂的话也必须住在我们的里面。

 

【读经和祷告是一体的两面】对于一个正常的基督徒,读经和祷告这两件事乃是生活的两面,是缺一不可的。在神的定规里面,宇宙中差不多的事都是两面的。譬如上下、左右、阴阳、昼夜、男女;再如人身体有两条腿,站也便当,走也便当;不仅如此,我们的手、耳朵、眼睛、鼻孔,都是两只、两面的。

 

【读经和祷告必须平衡】我们走路的时候,必须两只脚同时并用,并且要保持平衡,不能用右脚走二十步,用左脚只走两步。我们作基督徒,要活在神面前,读经和祷告也必须同时并用,保持平衡。

 

【读经和祷告不分先后,乃是并行】读经和祷告这两件事,没有办法定规该那一个在先,那一个在后,两者必须是并行的。就如我们每一次走路,很自然的就是这样走了,从来没有管它是先起右脚,还是先起左脚。

 

【读祷享受主之后,要有消化】读祷是能享受主,但若光靠读祷,而没有属灵的消化,就像吃饭,吃饱了不消化,下面胃口就不清了。人一面要吃喝,一面要活动以促进消化。这属灵的运动,消极方面是『杀死』,消除不当有的东西,顺着感觉去对付;积极方面是『供应』,接受主的带领。

 

【祷读可以帮助聚会】那么多的会所,处处都需要站讲台的人,所以同工们就和萝卜一样,一栽到坑里去就拔不出来了!每一次谈同工调动的时候,大家都有个口号:『一卯顶一榫,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自从实行祷读以后,就接几封很好的信说,现在这些同工可以拔出去了,现在萝卜可以拔出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