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读经的方法

 

【读圣经有那些方法?】()熟悉圣经:首先信徒要按着时间和力量,定一个自己能达到的标准,每天按着次序读圣经,目的是要对圣经的内容熟悉。初信者若是每天读新约一章,旧约三章一年可读一遍。其次神的话就 是生命,所以背诵神的话,使信徒有神的话存在心里,使他有信心和亮光。

「当用各样的智 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三16)

()生命读经:生命读经的方法,是借着读经来亲近神,得生命供应,「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此种方法是注重得圣灵的感动和启示,所以不重在解释,故避免使用注释书。对于初学者不妨以新约或诗篇、箴言为材料,按次序,每天读一章或半章,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带着仰望主的心,留意圣灵的感动来读;并找到有特别感动的经文,重复再读并默想,用心灵与思想来接受神藉此段经文所给予的启示、感觉及教导。试着利用这几句经文化成对神的赞美、认罪、求告或代祷,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出来,每日从所读的经文中选一节背诵。这种方法不注重进度,若有圣灵带领可以停留,不必每天换新的经 文,读到味穷时再前进或更换。

()研读圣经:圣经新旧约共有六十六卷,每一卷都有它的著者、受信者及主要教训,我们可以查考知道其内容。圣经也记载许多圣徒的生平及对教会的资讯,我们查考他们的生平可以得到神对待信徒及教会的原则。圣经中论到「天国」「永生」「罪」「世界」「肉体」「信心」「宝血」「圣灵」「祷告」。都有一定的意义,我们若把它们集合在一章分析,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其中的意义。一般初信者圣经根基及生命经历不够,无法自己研读,最好找一些可靠的研 经参考书,如此更可以更多的了解圣经。

 

【甚么是最详细的读经方法】问:读经最详细的读法是什么?——金门张

答:关于读经最重要的还不在于读法,而在于读经的人。一个读经的人,必须是在神面前存着敬畏的心。“你们因耶和华言语战兢的人,当听祂的话。”(赛66:5)有了敬畏的心,再加上一个敞开的灵,就是没有自己的成见、没有自己的解释,单仰望神来指示。因为“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太11:25)。

然后安静在主面前,慢慢的读,仰望圣灵来解开神的话语,这样自然会得着益处,至于读经的方法,简单说来:可分为两种:一是生命的读法,拣选圣经中比较多有生命教训的书卷,如同罗马书、以弗所书等,每早晨只读几节,一字一字在神面前默想过,把所读的化成祷告。这种读法不求解释只求灵感。盼望每天在神的话语里受到感动,能够听见神向你个人说话。盖恩夫人说:“这样读如同蜜蜂采蜜,钻进花朵,吸收花粉,直到吸尽,才飞至第二朵花朵。”二是知识的读法,每日顺着圣经的次序,至少读三章旧约,一章新约。这样每年可以读经一遍。如能购买一本《读经一年一遍》作参考,甚为有益。这种读法不必太过仔细,只要能记住每章的大意就可以了。论到读经最详细的读法,就没有限度了。普通是拣选一卷,然后注意下列八点:

1)译本——用《英文钦定本》、《英文修正本》、《达秘新译本》、《希英对照本》、《杨氏直译本》等,与《中文圣经对照》。

2)字义——参考字义字典等,找出各重要字词的意义。例如“悔改”在圣经中究竟何所指。

3)分段——把书卷分成大小段落。

4)比较——把本卷与其他圣经作一比较,找出类同和相殊之点,然后加以分析,综合和解说。

5)事实——设法找出每章的事实,例如马太所记家谱内有四个妇人,一章并无降生的记载,只说降生前后的光景。

6)专题——找到专题来研究,例如马太的“天国”。

7)教训和亮光——得着属灵的教训和光照。

8)预言和预表——解释各种预言和预表的意义。若能这样详细的读,定能得着许多的益处。── 江守道《问题解答》

 

【心灵和悟性】「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箴三5)

   我们藉两种能力来追求一切的知识和智能,并计划我们所有的生活──一种是聪明、智能,乃经由天性和思考去认识事物;另一种是借着心灵,透过经验来认识。为什么那么多的圣经教导与圣经知识相当没有果效?我深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倚靠自己的聪明。我们需要深深地悔悟,知道我们无法靠自己的聪明真正地认识真理,也知道尝试这么做是何等可怕的自信与自欺。

   「相信」是属于心灵的事。寻求神、事奉神、爱神,也需要献上全心。惟有借着心,才能在心灵和诚实里认识神、敬拜神。因此也只有在心灵里,属天的话语才作工。神差祂儿子的灵进入我们的心,圣灵正是在内在生命的渴慕、爱、意志和降服中,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读经时,「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

   请记住两件事:悟性只能给你属灵事物的描绘和思想,却不能带领你进入实际。当悟性做了它所能做的部分之后,你须用心灵来就近主,让祂把祂的道化作生命和真理在你里面。借着悟性从圣经中吸取的每一个思想,都当以仰赖和信靠的态度带到神面前俯伏下来。全心相信神能、也愿意使祂的话在我们身上成为实际。―― 慕安得烈《内在生活》

 

【神的思想与我们的思想】「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五十五9)

   在地上,智者的话所蕴含的深意,通常异于听者所领会的层面。既是这样,神的话就着祂所言的层面,自然是无限度地高过我们起初所领会的。

   神的话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神的心意化作人类的话语,来讲述一切属天智慧、能力与爱的荣耀。另一种是我们那微薄、偏颇、不完全的悟性对它的领会。即使借着恩典和经历,使神的爱、神的恩典、神的能力或任何与这些真理有连带关系的应许,在我们身上成为实际,然而神话语所蕴含之无限量丰满,仍有待我们去学习。

   对于神的话,我们应该学习两样功课:一样是认识自己的无知,另一样是以信心带着企盼的态度。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不敢倚靠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神的事,而像小孩一般来就近神的话,因为耶稣说:「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路十21)。也让我们深深地相信,圣灵已经在我们里面,要显明神的事(林前二 11~12)。神必垂听我们谦卑、充满信心的祷告,借着圣灵无止尽地启示我们神的奥秘,使我们长久信心之企盼终成为经验,而真确地进入神的思想里。―― 慕安得烈《内在生活》

 

【里面与外面】「无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里面么?」(路十一40)

   外面的样式,乃里面隐藏之生命的体现。通常对外形的认识,先于对里面的认识。基督徒生活的伟大奥秘之一,是明白并维持里面与外面的正确关系。亚当在伊甸园里的堕落,归因于他把自己交付外在可见之世界的权势,而没有回到里面隐密处的内在生命里寻求快乐。所有虚假的宗教─从堕落的偶像崇拜,至腐败的犹太教与基督教,皆起因于以悦人眼目、心思或合人口味的外面事物,取代内在实质、心灵与生命隐密处的智慧。

   新约圣经最大特点,在于它蕴含内在生命的启示(来八10;结三十六26~27;约十四16~20)。基督教系存于心灵;神差祂儿子的灵进入人心,神的爱也从心灵流露出来,叫我们得着真实的救恩。在内室里,与暗中察看的父有隐密的交通,则内室成为内在生命的训练学校与表征。每天真实而忠诚地过内室的生活,将会使内在隐藏的生命有能力、有喜乐。

   在基督教的活动里(包括读经、祷告),最大的危机是花在外面形式的时间与兴趣多于内在的实质。所以要转向你的心灵,你的心将会在里面找到它的救主、它的神。你之所以看不见、摸不到神,是因为你在外面、在书本、在教会、在外面的活动里找祂。除非你先在心中找祂,否则你将无法找到祂。―― 慕安得烈《内在生活》

 

【读经要管束流荡的心思,用灵享受主的话】我们的魂,好像捕蝇纸一样,是有黏性的,很容易黏住我们的灵。只有神的话纔能把我们的魂与灵分开。许多时候神临到我们,我们的灵对神就有响应;但是我们的魂同样也会反应,多半是在心思中起作用。我们的心思一动,我们立刻就开始流荡了。为此我们需要神活的话,刺进我们的深处,我们纔会从流荡的心思中得释放(来四12),这就是我们需要圣经的原因。我们读经的时候,如果圣经不是活的,也不是带着动力,那么一定是我们有甚么不对了。虽然有很多基督徒,把圣经当一本精印的书来看。我们却要天天支取享用神活的话。

 

【要发现圣经里面属灵的事实】圣经中包含了许多属灵的事实。人里面的眼睛瞎的时候,就读不出那些事实。比方说,地心吸力是一个事实。在牛顿以前,一直是有地心吸力的,但是几千年来,人都没有发现。等到有一天,牛顿睡在树底下,一个苹果落到他面前,他才发现地心吸力的律。所以,问题不是没有事实,问题是这事实有没有被发现。

 

【要应用灵读主话纔能产生作用】你知道要叫电通到这里来,必须用两条电线,要有天线,还要有地线。我告诉弟兄姊妹,要让主通到我们里头来,也需要两条线;圣经就是地线,圣灵就是天线,这两线并行,就把主通到我们里面来了。主今天已经在我们的灵里,今天你要动用你的灵,运用你的灵来读主的话,这样一来,主的话就把主的灵完全响应起来了,一响应就变作你里头的供应。

 

【知识的读经法有时反而无益】有位弟兄喜欢查经,结果愈查眼睛愈亮,查到一个地步,他说,我从前不知道,现在明白了。他就像夏娃一样,夏娃在没吃善恶知识树果子之先,是浑浑噩噩的,但是把善恶知识树的果子一吃,眼睛开了,就知道甚么是善恶。这个弟兄把圣经读清楚了,他再来聚会,看看这个弟兄,不象样子;看看那个姊妹,也不对劲了;再看看长老、同工,觉得更差;结果他的眼睛明亮了,他的里头反而死了。他说,算了罢,我不去聚会了,我就自己在家里读经好了。结果读不过半年,读到电影院去了。这就是圣经的知识害了他。

 

【查经若只用头脑,结果反而不好】宋尚节博士有一个晚上聚会时,他从讲台后边跑出来,长袍里塞了一本圣经,比着样子说:『查经,查经,越查知识越多,肚子越大;越大,越大,就成了犹大!』查经真是会叫头脑越过越大。圣经告诉我们说,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又说,字句是杀死人。主说:「你们查考圣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查经是一件事,到主这里来得生命又是一件事。

 

【读经不可抱着好奇心】有许多人读圣经,是抱着好奇的心去寻求神的话,是一直在那里寻找奇怪的事。例如有人花很多功夫去证明分别善恶树就是葡萄树,这样的读经并没有用处。

 

【读经须跟着圣灵的思想往前】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信主的人,他特意从埃及走到巴勒斯坦,他要按着以色列人所经过的四十二个站走去。以色列人回头,他也回头;拐弯,他也拐弯。他跟着这条路线走,果然走到了。后来他写了一本书,说他那时是怎样走的。他的路不是他自己定规的,他是跟着摩西走。我们读圣经的的确确也该这样。我们不要自己定规路线,我们必须跟着圣灵走。圣灵这样想,我也这样想。像一条水流一样,圣灵是主流,我是支流。圣灵像一条大江,我像一条小溪。溪水与江水合流,大江往东流,小溪也往东流。小溪虽小,但若能跟着大江流去,就也能达道广阔的海洋。所以读经的人,必须是客观的人,必须是不凭着自己的思想的人。人在读圣经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思想,可是人的思想必须和圣灵的思想有同一个方向,同一条路线。

 

【与神交通、接触神的话,须要用灵】怎样就叫作『用灵』呢?让我来形容一点。比方说,你和你所亲近的人,或是父母,或是儿女,或是夫妻谈话的时候,那个谈话就不太重在头脑明白领会多少,而多是在于感情的接触,感情的作用。你们是彼此用情感来说话,彼此用情感来接触话,摸着话。同样的原则,你和神交通读祂的话语,也不重在头脑的明白,头脑的研究,头脑的思索,乃是重在用灵来接触,用灵来摸。

 

【默想和读经】一位活在交通中的姊妹,述说进入交通的经历。她说,引人进入交通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方法是一面读经,一面默想﹕拣选一小段紧要又能实行的圣经,先读一读,再仔细去尝他,消化他,从里面将精华取出来。尝得有味时,就不必再往下读了,味穷时再读下去,仍旧照以前的方法去尝他。婴孩吃奶是一个很好的比方﹕起初他运用舌头来吸奶,及至奶汁流出来的时候,他只要吃下,不必再吸取了,不然就要将奶汁浪费。读经不要太多,因为叫我们得益处的,不是量多,乃是读法适宜。另一个方法是默想,不在读经时举行,随时随地都可举行。运用信心,将你放在神的面前,这样就能遏制往外游荡的觉官,使我们不至分心,远离外面的纷扰,而往里面迈进,在深处亲近神。

 

【读经须用信心】信心与道调和(来四2),如人吃饭,须有胃汁与食物调和,方能消化。

 

【要用心灵接受主的话】我们所吃的东西,是进入肚子里面;所读的书,是进入脑子里面;所赚的钱,是存入银行里面。但是吃喝主的话,是进到心灵里面,作生命的供应。

 

【读经主要不是为研究道理】我们初步读经不是研究道理,必须如同小孩吃鱼一样,不可吃鱼尾、鱼头或骨多的部分,乃是吃鱼腹部,肉多的部分;鱼骨与难吃的地方,让给大人吃。开始学习读经的基督徒,也该是如此。难解的地方暂不去钻研,而去吸收那些易于领会的地方。

 

【充分认识神纔能有效取用祂的话】一个人所讲的话的价值,系取决于听者对这个人的认识。如果有人给我一个承诺:「我要把我所有的一半给你。」究竟说这话的人是一个仅拥有几块钱的穷人,或是一个百万富翁要和我分享他的财富,这两者有何等大的区别哩!作有效读经的首要条件之一,是认识神乃全能的那一位,并认识祂话语的能力。

 

【摇苹果树的读经法】人们常问:研究圣经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马丁路德以一个比喻回答之。他说读圣经如同摇苹果,首先摇动整棵树,使最熟的果子掉下来;其次摇动大枝,收集落下来的苹果;再次摇动较小的枝子;然后摇最小的枝子;最后才寻找留在树上的,个别去摘。他解释说:「首先要研读整册圣经、快读;其次摇大枝,是对每一卷书殷勤研究;摇较小枝乃对每一章书的研究;更小枝是指每一段落的研究;最后的是思考每一个词的意思。」果能如此,我们必能吃的饱、营养好、长的壮。

 

【戴德生的读经法】戴德生从年少的时候,就按次序有系统的读圣经。他在六十八岁作见证说:他四十年之久,读过圣经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四十遍,大约每天读旧约三章,新约一章,诗篇一篇。有时因思想贯串,读得多些;有时因为多默想,读得少些。每年总把圣经读一遍。在他看来,读圣经不但养活灵性,而且作他生活工作的指导。圣经于他,真是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他常说:「有一位活神,这位活神在圣经里说话,神说一句,就算一句,凡神应许的,无不成就。活神仍然活着,圣经是活神所说的活话。凡神所说的,是靠得住的。」戴德生生平习惯早起、守晨更。无论在任何环境中,决不改常。他说:「那有先开音乐会,然后才调和乐器呢?每天读经、祈祷,先与神调和,然后再与人见面、办事。」在戴牧师看来,研究圣经,在乎遵行圣经的话;所以他解经讲道,都注重实行这一方面。正是因为他实行他自己所知道的,顺服圣经的命令、应许,所以他能明白圣经的深奥。知道即去行,越行越知道。如经上所记,你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一遍又一遍】路德马丁常说:「要明白神的话,非亲自经验不可。圣经不只叫人记得、懂得,乃是要人生活觉得。」又说:「我年轻的时候,将圣经读过一遍又一遍,以至十分熟悉。只要你一提某一节,我立刻就知道是在何处。我是先熟悉圣经的内容,然后才把注释拿来读,因为其中有许多,是使我良心不能赞同的,有的竟与圣经的本文相冲突。亲眼看见,总比别人的眼 睛看好些。」

慕安得烈在荷兰的乌屈契读书时,父亲曾在信中叮咛他说:「无论人介绍你看什么书,都不可忽略读圣经。这件事必须每日去作,并且要用谦卑和许多的祷告来仰望圣灵的引导。」

 

【「验」与「历」】某传道人前往看望一位老姊妹,见她正在虔读圣经,圣经旁边或写一个「验」字,或写一个「历」字。传道人觉得十分奇异,就再仔细翻看那本圣经,发现那本圣经从头到尾,几乎每页边上都写有「验」字或「历」字。传道人就问那位老姊妹,这是什么意思?老姊妹满面欢容答道:「凡我写有『验』字的,表示这句圣经我已亲自试验过,知其所言确实;凡我写有『历』字的,表示此句圣经是我亲自阅历过,知其所言确是这样。」今日读经的人很多, 可是活在圣经之中的人太少了。

 

【又是一次欢聚】德国有一著名的大学教授,名叫本博格尔,学问渊博,生活深为全校学生所钦佩。有几个好奇的学生,很想探听他所以有这样生活的秘诀;其中有一学生就去隐匿教授书室之中,看他每天晚上看些什么。教授走进书室,为时已迟,似很疲累,但他坐了下来,打开圣经,十分虔诚,读了一个钟头,然后低头默祷。祷后合起圣经说道:「主耶稣!我们又是一次欢 聚!」借着读经与主欢聚,吸取生命的供应,活出他的见证。

 

【你怎样研究圣经】有一位大学生,一天,教授命他作一篇评论莎士比亚的一篇文章。他就跑到图书馆去,搜罗了许多名人对这戏剧的评论,有的说好,有的说坏,他越读越坠入五里雾中,越弄不清楚。当时来了一个朋友,对他说:「你对于评论那戏剧的书,似乎很有研究,但不知那篇戏剧你读过了没有?」这一问倒提醒了他,老实说,那戏剧的本书,他还没有读过一遍。那天他将那篇剧本,从头到末了,读了一遍;又到戏院里看那一出戏。后来他才认识了那曲戏的价值,那篇文章也自然的写出来了。今天有许多反对神的人,甚至批评圣经的传道人,对圣经的本身内容,还没有读过一遍,就自己研究制造一些评论圣经的书,甚至反对圣经,对于圣经的真理,本身不去经验他,如何能讲论圣经,如何能明白圣经呢?再谈不上去批评圣经了?——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介绍三位名牧的读经法】从已往的事迹,有许多人因患病,或被囚,或别的原因,只能携带一本圣经,然而却能有惊人的成就。

天路历程的作者本仁约翰,因被囚禁,只能携带一本书——圣经。他专门读圣经,竟作出天路历程,这几乎与圣经永垂不朽,成为译本和销数仅次于圣经的流通最广的书。

英国名牧施道克,每年暑假读许多书,好预备一年的讲章。有一年暑天,甚么书都不带,只带一本圣经,每天诵读。他说:「那一年的讲道,材料最富,能力最大。」他的著作很多,中文译本有基督模范,基督伦理标准(广学会出版),保罗生平录(汉口圣教圣会出版),这都是由他在圣经中用功所得的成绩。

英国名牧穆尔特博士,他是最主张读圣经而明白圣经的人。他说:「人若将圣经某一章读上五十遍,即能明白那一章,将圣经某一卷读上五十遍,即可明白那一卷。」他自己曾这样的实行,将所得的结果作成了书,名旧约的述要,上下二册,及新约述要一册。这三本书广学会出版。——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路德马丁论读圣经】路德马丁常说:「要明白神的道,非亲自经验不可,圣经不只叫人记得,懂得,乃是要人生活觉得。」

    又说:「我年轻的时候,将圣经读过一遍又一遍,以至十分熟悉,只要你一提某一节,我立刻就知道是在何处。我是先熟悉圣经的内容,然后才看注释,我往往把注释丢开,因为其中有许多,是使我良心不能赞同的,因为与圣经的本文相冲突。亲眼看见,总比别人的眼睛看好些。」——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戴德生的读经法】戴德生牧师从年少的时候,就按次序有系统的读圣经,他在六十八岁时曾作见证说:他四十年之久,读过圣经从创世记至启示录四十遍,大约每天读旧约三章,新约一章,诗篇一篇。有时因思想贯串,读得多些,有时因为多默想,读得少些。每年总将圣经读一遍。在他看,读圣经不但养活灵性,乃是作他生活和工作的指导,圣经与他,真是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他常说:「有一位活神,这位活神在圣经里说话,神说一句,就算一句。凡神应许的,无不成就。活神仍然活着,圣经是活神所说的活话。凡神所说的话,是靠得住的。」

    戴牧师生平习惯,早起,守晨更。无论在任何环境中,决不改常。他说:「那有先开音乐会,然后才调和乐器呢?每天读经,祈祷,先与神调和,然后再与人见面,办事。」在戴牧师看来,研究圣经,在乎遵行圣经的话,所以他解经讲道,都注重实行这一方面。正是因为他实行自己所知道的,顺着圣经的命令,应许,所以他能明白圣经的深奥。知道即行,越行越知道。如经上所记:你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科尼基论读圣经】主后一千七百年,英国有位文艺批评家,名科尼基。他论到圣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圣经若没有圣灵,就如同在月光之下,看日规一般。(按日规乃是依日影测日之高度以定时刻之仪器。)」这就是说:研究圣经,若是单凭人力,欣赏它文艺的地位,考察它历史的正确,这不过如同在月光下,看日规之不可以测准时刻一样。惟有属灵的人,圣灵开启了他的心眼,才能理会属灵的圣经。——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不便公开诵读的圣经节】不信者动辄攻击圣经,说在许多章节之内,是充塞着猥亵。这我们不必讳言,在大庭广众中宣读讲说。确有许多不便,但这些章节,绝对不能视为淫邪,因为是人类罪恶真实的写照。在完善的医书里面,也是有许多不便公开宣读,甚至父也不便示之于子,但人若因之而删去,这人岂不是绝顶胡涂吗?圣经亦然。譬如罗马人书第一章,在公开讲演中,是不能多讲的。在宣读时还要略去两节不念才好。然而这两节对于异教徒是有无限的价值的。有一个不信者,向基督徒挑战说:「有谁敢高声念创世记俄南的事吗?」他自呜得意,以为这一下可以难倒圣经了。殊不知他自以为聪明,竟将这章圣经在公开的会场念了出来,竟救了好多人脱离罪恶,却收了劝惩的效力。

    有几本书,若让少女在她们的私室读,是很有益的。若在人多之处,恐怕有人提便害羞不愿听。有许多章是成年男女应该思想注意的,不过在公众中却不便讨论一字。——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读经谨防神速】圣经固然要殷勤努力去研究,但不可躐等求速。属灵的知识长进,也是按着自然律,按步就班地循序渐进的。切不可像孟子所说的:一个胡涂农夫;栽了秧,在旁边看着,嫌秧长得太慢,就用手向上拔,想助它长。许多信主的弟兄和姊妹,一开始读圣经,就恨不得几天,顶多几个月之内,就想将全部圣经都明白过来。如一遇见奥秘难明之处,就诧异,甚至灰心,放下圣经再不读了,稍一思想,就知道这种态度和行为,太不合情理。像圣经这么一部著作,岂是几天几个月就能毕业的吗?遇着圣经有深奥难明的道理,那有什么希奇?假若你开始读圣经,一见就能明白,一读就能懂得,没有一点深奥困难,几个月就能毕业,那才是希奇阿!像那样的一部圣经,还值得研究吗?开始读圣经,要如同吃鱼一样的方法:要谨慎吃,防备骨刺着喉咙。不可因为有刺就不吃肉,吃肉的时候,遇着刺,就将刺放在一边,仍要去吃肉。更不可只吃刺,不吃肉。你若恒久忍耐,殷勤查考,你就会看见刺一天少一天,而且刺将要变成肉。

    圣经是终身研究的书,绝不可见难即退,也不可浅尝辄止。——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研究圣经要用二部圣经】每个基督徒,若要认真研究圣经,至少要有二部圣经。一部当作研究课本,诵读默想时,有什么感想,就随时写在圣经的空白上。有那一节圣经特别感动你,就用笔,最好是颜色笔作一记号,或将圣经标点一遍。这本圣经就成为自己灵修生活的日记,终身保存,以作纪念。

另一部圣经切不可写字或作记号,将这一本专门用作每日灵修。每天追求听见神的信息,将神的话当作灵食灵水。养活灵性。为什么不可写字不可作记号呢?为了免得看见以前的记号和以前所写的感想,就回忆以前,妨碍今天的思想,为要每日得新鲜的饮食,不炒现成饭。

总而言之。有两部圣经,一部保存以前所得的,一部收取今日的新鲜思想。买两部坚实的圣经,作终身的产业吧!——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读经如吃饭】一位牧师在青年团契讲道完毕后,一青年上前来问牧师说:「你在讲道中,面容上有一种喜乐,我为什么却没有?」牧师说:「你的晚饭吃过了没有?」「吃过了。」「午饭和早饭呢?」「也吃过了。」「昨天的,前天的三餐饭呢?」「天天都吃过了。」于是牧师便转问那青年说:「今天你读过圣经没有?」「没有!」「昨天呢,前天呢?」「都没有,我只在礼拜天礼拜时跟着大众读了一节。」牧师说:「这不算!身体需要吃饭,灵魂也需要吃饭的!圣经就是人的灵食。你曾向神说过:神阿!我的灵性饿了,需要灵食,求你赐给我。你曾这样祷告过没有?」「没有!从来都没有!」「啊!难怪,你的灵性将要饿死了,饥饿的人那有快乐呢?」——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兴登堡读圣经】德国的福音报曾载:兴登堡(一九三二年被选为德国大总统)是一位真实的基督徒。当他八十诞辰,在军乐洋洋中,他站在高台上,却脱帽拱手的祈祷。他常说,「一切赞美荣耀都归于神的恩典,我只不过用神给我的恩赐,尽我的本份而已。」他每天都读圣经,最喜欢的经节是诗篇六十二篇第一节「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上帝」。他临终前尚不忘读经,读到尼希米四章十七十八节「修造城墙的,扛抬材料的,都一手作工,一手拿兵器。修造的人,都腰间佩刀修造,吹角的人在我旁边。」他念了,还用红线画在旁边,足见他晚年对读圣经的毫不马虎。——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九点钟过后】曾文正公在四面受敌时,能依然抽暇读书。

孙中山先生身为元首,总搅万几时,还在百忙中读书。

曾任德国外长的史特莱斯曼,本是出身寒苦,身为政要之后,仍就暇隙,自修治学。他有几句名言:「除星期日的晚间外,我每晚在九点钟以前此身此时还是属国家的。九点钟以后,我就回家坐在静寂的书房里,便把国事丢在脑后,享受我的读书生活。我深信忙于公务的人,不但要接触他本身当时的文化,且要接触其他时代的文化,惟有如此才有高超的识见,了解未来的问题。」

基督徒不也应当工作时工作,灵修时灵修吗?——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读经如同读情书】牧师问一青年女子如何读圣经。她说:「昨天我收到一封信,是我的未婚夫写来的,他是我心中疼爱的人,我不知如何爱他,他寄来的信,我读了又读,不忍放手,觉得个个字都是可爱的。」

     读圣经也应当如此存心,读圣经如同读情书,读家信,因为我们敬爱天父,敬爱那位爱我们为我们舍命的主。——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藏在心里】「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一位年老的苏格兰人说:「实在是一样好东西,放在对的地方,为着一个好的目的。」

     许多人把圣经放在他们的头脑里,或是放在袋子里,可是我们得把它从头脑中往下移入我们的心里。——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心经】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误将新旧约圣经的『圣』字,读作『心』。圣经变成『心』经。大概古昔诗人的意思,也必定是这样的,因为他在诗篇第一一九篇一一一节说:『我以你的法度为永远的产业,因这是我心中最喜爱的。』——倪柝声《造就故事(卷一)》[译]

 

【读经的方法是什么】慕勒说:一八四一年,当我居留在尼士威夫(Nailsworth)时,主在他美好的旨意中,教训了我一个真理,使我比以前更清楚认识,每一天的大任务就是要叫我的灵在主里有喜乐。以前十年我的常例,总是每早穿好衣服,然后总祷告。但是如今我知道最重要的还是先阅读和思想主的话;如此,我的心才得到安慰、鼓励、警戒、谴责和指导;这样藉神的话,我的心才能实际地与主交通;我就开始每天早晨从新约圣经起头揣摩。头一件事就是用几句简单的话,求主赐福他宝贝的话,就开始揣摩其中的意思,希望在每一节当中找到福气。我这样作,并不是预备讲道,也不是要向众人教授我所得的,完全是为我个人的灵性得益处。

若有人问我,读圣经的方法是什么?第一,为着要使自己对圣经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所以,一定要按着次序读完全卷。让我以爱心奉告,还没有如此读经的人,读经必须从新约开头读起。读旧约要有固定的时间,另定一个时间读新约,每次读到什么地方,要留记号,为什么必须这样作呢?因为圣经中的排列,有一个特别的计划。圣经以神创造天地为始,以世界的末日为结束。当你读到这本宝贝的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抱谦虚的心,跪在主前,求主帮助;如此,主的灵会以他的恩典教训你。假如圣经中有些地方是你不明白的,千万不要灰心,总要一次又一次地来到神面前;他必要照他的意思逐渐带领你,使你更知道他的旨意。这样借着谦卑祷告,得以对神有更多的认识;这并不是单单充满脑筋的,乃是加强你的心志,使你得着安慰、喜乐、力量。

倪弟兄说,神不许我们忽略读经和祷告;但是我们如果倚靠读经和祷告,以为它们能使我们得胜,我们就错了。我们的帮助乃是在基督里面,他总是我们读经和祷告的目的。(这是我们一切读经方法的总纲。)── 林元度《真理与灵命造就故事》

 

【立刻把资料记下来】在芝加哥有一间马绍尔腓尔特百货店,被称为世界第一流的百货店。老板腓尔特出生贫困农家,经历了许多艰苦,而得成功。每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必定回答说:『立刻提出小簿子记下来。』从幼小时,他就把簿子、铅笔,放在口袋里,将所发现的事物一一记入。走路时,看看商店橱窗,电线杆上的广告,在汽车里听人说话,所有可资参考的事物都一一记入。

   因而,他成了万事通,许多人向他请教,他有着广博的知识,许多人信任他。但并非有学问就能这样。头脑虽好,也要有随时拿出笔记与铅笔的好习惯。

   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嗽石说:『人类是易忘的动物。』我得为现在及将来,效法『立刻拿出笔记簿』的榜样。―― 川部金四郎《清晨心路》

 

【地图背面一个大人】某晚,一位父亲想要安静看书,小女儿则在旁边吵着要玩。父亲想出一个方法,拿了一把剪刀,将一世界地图剪成许多小片,然后对他小女儿说:「孩子,若是你把这些碎片小心拼合,便有一张世界地图出来。」父亲以为小女儿必要花去许多时间,纔能拼得出来,好让他能安静多看些书。可是小女儿只花些许时间,就把地图拼好。父亲一看,果然在地板上铺好了一张世界地图。父亲十分惊奇,就问怎能拼得如许之快。小女儿回答:「因为这张地图的背面画着一个大人,我把这个大人的像先拼好,然后翻过来,这张地图便出来了。」照样,圣经也是启示一位伟大人物耶稣基督,人若找到了祂,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红线】据说英国海军船上每一条绳子都有一根红线贯穿其间,因此虽然绳子被砍成一吋吋的片断,仍然可以看得出,这条绳子是属于政府的。照样,也有一根红绳贯穿整本圣经─每一卷书都指向基督。

 

【澳洲金矿】许多年前,专门研究矿学的人到达澳洲考察之后,写了一本报告书,说到那边拥有金质地层,按照他们断定,必定藏有金矿。报告书送到各处,没有人对此发生兴趣。过了数年,有几位看羊的小孩子从墨尔本(Melbourn)来,袋中藏着几块金色的东西。看见的人就说:「你们不知道么?这就是黄金。你们从那里得来的?」他们回答说:「从墨尔本得来的,上面还有很多。」第二天就有许多人赶赴墨尔本,以后去的人逐渐增多。圣经中的金矿就是基督;当你读经时,应当时时注意,所读的这一段,说到基督的那一方面,这样必能发现其中的丰富。

 

【读经需要深入】一位姊妹很懂营养之道,虽然收入不丰,全家老少却是面色红润,健康过人,从不生病。她的方法是每天买几根牛骨头放在蒸锅里煮汤,直至骨髓都熬出来了为止,所费不多而营养丰富。原来营养最好的部分不是骨头外面的肉,而是骨头里面的髓。我们读经也一样,不但读易懂的、有趣的,也读枯燥的,研究难懂的,推敲甚精微之处。更需要不惮烦的彻底的研究某些课题。因为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就在那里。可惜一般信徒读经,多不深入,轻轻带过,不求甚解。甚至有不读圣经的基督徒。

 

【盖蜡烛铁帽】有一研究科学的人来问一位牧师说:「我将新旧约原文圣经从头至尾,仔细读了十七遍,并与科学细细比较,所说的基督救赎之道,并不像你所讲的那样。太奇怪了!」牧师说:「没有甚么可奇怪的。我在几天以前,一个晚上,想点蜡烛,总点不着,非常奇怪。仔细一看,原来忘记揭开盖在上面的铁帽。假使我不揭开铁帽,就是点了十七次也是不会亮的!所以,凡是用科学知识、成见,去读圣经的,心眼必被遮蔽,就如蜡烛盖上了铁帽一样。」读经不可以有自己的观念、成见、看法;否则,这些东西会成为你里面的帕子,叫你读了仍不懂得。

 

【圣经诊病】病者请医生来诊病。医生要诊查他的病源,用手抚摩病人的身体,一面抚按,一面问痛不痛。摸到病人觉得痛的地方,就知道病在那里。我们读经时无论读到那章那节,都当求问这节的训诲,是否就是我的光景;如果受感,觉得伤痛,就请暂且勿读下去,安静在神面前思想,把感觉化为祷告,或认罪,或祈求,或感赞。

 

【在乎你肯不肯用记忆力】从前有人对我说:「我去主日学和查经班亦等于零,因为我很善忘,听了等于不听,所以我不去了。」我对她说:「若有人说妳的坏话,或当众侮辱妳,妳会记得吗?」她说:「一定会!到死时我都记得。」我说:「对了,这点可以证明妳有记忆力,若妳能记忆坏的东西,亦能记忆好的东西;妳既能记忆别人的谗言,也能记忆经训,两种都是记忆力,在乎妳肯不肯用它。」

 

【要花工夫勤读圣经】为甚么许多人研读圣经所获甚微呢?正如枫糖浆的价格何以如此高昂,出于同一道理。要知道,三十五加仑的枫液只能提炼出一加仑的枫糖浆。如果要改制一块枫糖,那么便还得再损失一些。因此,同样的,学习圣经的真理,不是一蹴可及的。你必须殷勤追求,纔会尝到其中的甜美。许多神所隐藏的真理,则必须先学会顺服,始能了解。

 

【再挖深些】不久之前,死去一个大财主。他的致富之道,非常奇怪。他年轻时,从事挖金,天天盼望发现产量丰富的矿床。年复一年,指望落空。于是他转变方针,专门发掘他人认为出产已竭,废弃不采的金矿。渐渐他就发现,若在那些所谓金产枯竭的矿层中,继续向外开展,或是再挖深些,往往能够找到丰富的金苗。圣经乃是属灵的金矿,蕴藏极其丰富,尽管开采,只要能往深处开发,必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天天梳头】从前乡间劳苦妇女,无暇梳头,每年只梳一次,一梳就觉痛苦异常。到了城中,看见妇女每天梳头,心中窃思,城中妇女何以天天梳头,不畏痛苦呢?岂知天天梳头,成为习惯,轻而易举,不感痛苦;若每年只梳一次,则感痛苦。读经亦然,天天读经,天天蒙光照,天天有对付,天天遵行神的话,成为习惯,便觉容易。

 

【读圣经的秘诀】谁是殷勤的人,谁就得着最多的恩典。难怪,有一次史百克问坎培摩根(G.C. Morgan)说:「你读圣经的秘诀到底在那里?」他回答:「如果有人要我讲一卷书,那么这卷书没有读上四十遍,我绝对不站起来讲。」结果到了晚年,在一生读了六十年的圣经以后,摩根作见证说:「有七年之久,我把圣经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好好地全部读过,每一卷书如不读上五十遍,我就绝不提笔做任何笔记。」所以难怪有人称他是「解经之王」,迄今给我们许多的帮助。

 

【扫阳光】从前有弟兄二人,住在一间小房子里,觉得非常黑暗。他们看见外面的阳光,很是羡慕。两人就商量说:「我们可以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弟兄二人,拿着扫帚和畚箕,走到外面去扫阳光。扫的时候,畚箕里面好像装满了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母亲看见就很奇怪,问说:「你们在作甚么?」他们回答说:「房间里太黑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母亲说:「傻孩子,你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扫呢?」弟兄姊妹,我们天天盼望光照,但是我们的心门却一直关着;如果你肯把心门打开,虽然只露一点缝儿,主的恩光就要照亮你,除去你的黑暗。读经也是这样。读的时候我们的心若是归向主、注视主,自然会有亮光。「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林后三16)

 

【三位名牧的读经法】从已往的事迹,有许多人因患病,或被囚,或别的原因,只能携带一本圣经,然而却能有惊人的成就。

   《天路历程》的作者本仁约翰,因被囚禁,只能读一本书──圣经。他专门读圣经,竟作出《天路历程》,这几乎与圣经永垂不朽,成为译本和销数仅次圣经的流通最广的书。

   英国名牧施道克,每年暑假读许多书,好预备一年的讲章。有一年夏天,甚么书都不带,只带一本圣经,每天诵读。他说:「那一年的讲道,材料最丰富,能力最大。」他的著作很多,包括:《基督模范》、《基督伦理标准》、《保罗生平录》等,这些都是由他在圣经中用功所得的成绩。

   英国名牧穆尔特博士,他是最主张读圣经而明白圣经的人。他说:「人若将圣经某一章读上五十遍,即能明白那一章,将圣经某一卷读上五十遍,即可明白那一卷。」他自己曾这样的实行,将所得的结果作成了书,名《旧约的述要》,上下二册,及《新约述要》一册。

 

【藏在心里不能夺去】某城有回教出身的女子,一次听见福音,被主遇见,她就得救了。后来,有一基督徒送她一本新旧约全书。她以圣经为至宝,就用一个盒子藏在她的衣箱里,常常取出,单独在房子里一段一段的细读。一天,那基督徒知道这事,就问她为甚么这样的用功?她说:「我的亲属一知道我有基督教的圣经,就必拿去;但我要把经言读熟,藏在心里,他们就不能夺去了。」歌罗西书三章十六节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

 

【圣经的奥秘】戴马格博士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一天,他因着一些奥秘的圣经问题,去麻烦他的教授时,他的教授转身对着他说:「戴马格先生,你总要让神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吧!」

 

【圣经与注解】马丁路得说:「当我年幼时,将圣经念了又念,差不多都可以背诵出来。然后我又读圣经注解,但不久就把注解丢在一旁,因看见里面有好些是良心不能容纳的解说,与本意相反。」这告诉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虽不要藐视别人的注解,但仍要慎思明辨。()不可读注解过于读圣经;务要自己去看圣经原文,少看别人的注解。

 

【藏在心里】「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一位年老的苏格兰人说:「实在是一样好东西,放在对的地方,为着一个好的目的。」许多人把圣经放在他们的头脑里,或是放在袋子里,可是我们得把它从头脑中往下移入我们的心里。─《慕迪喻道故事》

 

【对神的话要到熟练的地步】「熟练仁义的道理」(来五13)。一个人只要认识英文字母就可以打字;但是没有人请他做打字员。有人一分钟打两个字,有人一分钟打一百二十个字,分别很大。我们对神的话要达到两个地步:第一是熟悉 熟能生巧,「巧」就是活泼的作用;第二,我们需要主的话每天题醒我们(赛五十4),因为我们很容易忘记。只有当我们对主的话「熟练」之后,每遇到需要的场合,立刻就有主的话涌流出来,在我们心中引导我们。如果遇到问题才临时翻看圣经,那就来不及了。

 

【举例解说解经之律】林前二章十三节:「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这句话的小字是:「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按原文的字义,小字译得更好。因为林前三章是指着人说的,所以二章末了不能是指着事说的。根据解经的律,在一段圣经里,将一个同样的字解得不同,是不可以的。由此可见,保罗是将属灵的事,交通给属灵的人。(『讲与』或『解释』这个辞,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连在一起』、『调在一起』、『配在一起』,所以可以译作『交通』。) 倪柝声《读经之路》

 

【读经要进入圣经的思想】读圣经最少有两个需要:第一需要我们的思想进入圣经的思想,第二需要我们的灵进入圣经的灵。写圣经的人,他在写那一段话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你也怎样想,你的思想要进入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怎样开始,你的思想也怎样开始;他的思想怎样发展,你的思想也怎样发展;他想到甚么理由,你也能想到甚么理由;他想那里有一个甚么教训,你也能想到那里有一个甚么教训。换句话说,你的思想像一个齿轮一样,他的思想也像一个齿轮一样,他的轮齿和你的轮齿是合得起来的。你的思想进入了圣经的思想,这样,你纔能明白圣经的话到底是甚么。

 

【读神的话须有三得】马丁路得曾经说过,基督徒读神的话,需要有三个「得」:第一是懂得,我们如果不懂得神的话,那读有甚么意思呢?第二要记得,把祂的话藏记在心,免得我们得罪祂。第三是觉得,意思就是在神的话语上有经验,不是一套空泛的理论,乃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经历;把神的话作为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觉得。─ 寇世远《属灵的耳目》

 

【读经要能摸着圣经的灵】圣经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这本书里面,神的灵出来了。有一件事是世界上的人所没有法子明白的,就是在圣经的话语里有灵。所以你读圣经的时候,最要紧的是你的灵能出来,能摸着圣经的灵,你纔能领会圣经说的是甚么话。比方说: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把人家的玻璃窗打破了,那个人家的主人就出来很重的责备这个孩子。孩子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也把她的孩子责备一顿。在这里,我们觉得那个房主人责备孩子和那个母亲责备孩子不一样。外面同样是责备,但是里面责备的「灵」却不一样。那个房主人的责备是生气,他的灵是怒气的灵;那个母亲那样责备她的孩子,她在那里有爱,有教育,也有盼望。那个灵完全不一样。

 

【考查圣经】(约五39)

   一、莫间断(徒十七11;书一8)

   二、除邪念(彼前二1~2;雅一21)

   三、务循序(参路廿四2744)

   四、当揣摩(诗一2)

   五、须虔心(诗十九7~11;尼八5)

   六、宜专诚(诗一2;提前四1315)

   七、多祈祷(诗一百十九1218;廿五4;雅一5~7)

   八、要明白(徒八30;路廿四45)

   九、应相信(约二十31;来四2;帖前二13)

   十、该牢记(诗一百十九11;卅七31;参路二1951)

   十一、当遵行(书一8;雅一2225;诗一百十九9;王上二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读经的途径】

   一、发现特点

         1.集中注意

         2.熟读经文

         3.深入背景

         4.得到印象

         5.找出特点

         6.发现亮光

         7.明神目的

   二、明白灵意

         1.放弃成见

         2.不凭天然(林前一2;二14)

         3.随灵引导

         4.查出原意

         5.找出主流

         6.得着启示

         7.知神意念

   三、摸着生命

         1.人要属灵(林前三1~2;来五12~13)

         2.用灵知觉(约四24)

         3.进入灵界

         4.摸到实际

         5.遇见生命(约一114)

         6.与神对面

         7.认神自己

── 田雅各《怎样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