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题目录

 

如何相信

 

【信心增长的条件】信心的增长有三个条件:()必须把心中一切所知道的罪除掉,因为每一样罪都能毁坏我们属灵的生命。()必须把神的应许记在心中。信心的对象和根据是神自己的话语。()立志遵行神的话。遵行神的话就是信心的操练。─ 王明道

 

【人相信是因圣灵的运行】我深深的相信,人每一次靠着圣灵将神的话传给人听,圣灵定规跟在话的后面作运行的工作。因为传了一次二次几次之后,到了有一个时候,忽然人就接受、相信、得救了。在人身上虽然是在相信之后,纔发生主观的改变,但在神这一边,每一次祂的话进入人的耳朵是不落空的。因为圣灵用神的话在人里面运行,是在未得救之先的。所以传福音的圣徒们,请不要因人未信主而灰心,你尽管传好了,没有一次是落空的。─ 俞成华《生命的信息》

 

【信心的程度在乎对神的认识】我们以对神认识的多少来测量我们的信心。认识神越多,自然就信祂更深。神是无限量的,所以我们对神的认识也是无限量的。

 

【使信心增长的路】亚伯拉罕与神相交极其亲密,神甚至称亚伯拉罕为朋友。这是因为亚伯拉罕借着常与神相交,看见神的荣耀,听见神的慈言,同时又向神吐露他的爱慕和疑难,并从神得到解答和安慰,结果就使他渐渐地多认识神,难怪亚伯拉罕到后来能很自然的相信神。因此,我们若要因信而往前,惟一的办法,乃是活在与神的交通中。与神交通越亲密,信靠神就越自然,不必勉强用力,不必立志挣扎,因为深知神是信实的神。同时我们也要小心,因为信心乃一直被养活在与神交通的空气中。一失去与神的交通,信心立刻就干涸。─ 陈则信《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学习》

 

【遇见主是信心的开端】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他原来在大河那边事奉别神(书廿四15)。据遗传外史所记载,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以制造偶像为业。以亚伯拉罕的家世,和他所处的黑暗环境,怎能转而信奉又真又活的独一真神呢?原因无他,乃是因着荣耀的神向他显现,对他说话(徒七2~4)。这是亚伯拉罕信心的开端。藉此我们能看明信心并不发自我们,信心乃根源于向人显现并对人说话的神。因此圣经纔说,信心是神所赐的(弗二8)。─ 陈则信《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学习》

 

     真实的信心,就是光相信神的话,而不相信自己的经历,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不相信黑暗的环境。倪柝声

 

     相信主,不是相信祂给我们一件一件的东西,乃是相信祂来作我们自己所不能作的。倪柝声

 

     信心不是看他自己的感觉如何,乃是看他所相信的神的如何。倪柝声

 

     信,就是停止自己的活动,等候神来作!倪柝声

 

     经历应当能加强信心,但需要有时刻不断的信心,纔能运用经历。达秘

 

     我们要的不是一个伟大的信心,而是一位伟大的神。戴德生

 

     那位为我们的,比一切反对我们的更伟大。戴德生

 

     假信心通常会为自己预留后路,以防神到时没有显大能;真信心只乐于走一条单程路,不介意没有第二个后备方法或权宜之计。―― 陶恕

 

     信心乃是重新校正我们的目光,使焦点离开我们所见的事物,而落在神的身上。―― 陶恕

 

     信心是引导我们的视线归正,叫我们视线的中心,不再是我们所注意的自己,而是以神作为我们注意的中心。―― 陶恕

 

     真正的信心要求我们相信神所说关于祂自己的每一件事,也相信祂所说关于我们的每一件事。―― 陶恕

 

     信心之赌注是将一切都押在神的信实上。―― 潘霍华

 

     「信心」的三大要素是:认识、承认和接受。―― 慕迪

 

徒廿七章保罗被押解坐船赴罗马去受审,航行途中,『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处此场合,保罗却说:『我信神祂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徒廿七2025)。保罗的信心是不看环境的信心,只相信神的话。

 

在生意买卖人当中,往往只要一通电话,就可订购许多货物,而不需要订立合同,也不需签章立据,彼此之间讲究的是信用。但我们今天对我们的主,有没有『一句话』(路七7)的信心呢?

 

   在恩典的学校中,学生是从两方面学习信赖,一方面是神的话;另一方面是与神同行。── 贵钩利曼德尔《十字架的道路》

 

【学习功课信任天父】一天,一个学生到教授面前,满口埋怨说:「这些功课真不晓得学来作甚么用,又难学,又难懂!」那教授手挽他的手,很诚恳温柔的说:「是的,我现在虽不能使你知道学的课程,对你有什么用处,但你该知道我是你的朋友,你该信任我,我知道你将来需要的是什么!」那学生心里很以为然,他信任他的老师,现在教他学的将来必有益。

    基督徒在人生进大学校,随时地都有功课可学,我们当信任我们的天父,他给我们学的功课,虽然不懂不明,但是他知道我们将来的需要,凡他所命令的,或顺利或苦难,不可不学。——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先观察后信任】古语说:愚者昧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就是说:蠢人在事情成功以后还不知所以然;聪明人只要看见动机就知结果。

    孟孙打猎,捉到一只小鹿,叫秦西巴先把牠带回去。那小鹿的母,跟着车子哀鸣,叫动了秦西巴的心,他把小鹿放了。孟孙回来,问:「小鹿呢?」答说:「我看牠的娘跟着叫,心里不忍,将牠放掉了。」孟孙大怒,将他赶走了。过了几个月,又去请秦西巴回来,做他儿子的先生。人问孟孙为什么这样做,孟孙说:「秦西巴爱小鹿,岂不也爱我的儿子吗?」孟孙真会观察,会信任,真是知人善任。——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信心加上知识】信徒若只站在初阶上止步,不前进,不努力,不求渐渐的多知道他,真知道他,必定落伍,越老越胡涂。不但不能称为先知先觉,反要成了不知不觉。

鲁国有一人,独居一室,隔壁有个寡妇,因风雨坏了房子,半夜敲他的门,请求进来躲避风雨,那个人因避嫌严词拒绝。那寡妇说:「你没有听过柳下惠坐怀不乱吗?何不学他的榜样呢?」那人答道:「柳下惠可行,我却不可行,我就是用闭门不纳的法子学柳下惠。」孔子后来听见了,就称誉他说:「善学柳下惠,莫若鲁男子。」

这个故事可以叫我们思想思想,鲁男子立志学柳下惠是信仰;闭门不纳是行为;知道「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是知识。有许多人因不善学人而堕落了,那就是因为缺乏知识。——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要凭信心不凭眼见】魔鬼时常引诱人说:『看得见的是真,看不见的是假。』他叫人对真理,始终存怀疑的念头。其实看不见的,纔叫我们相信,若看得见,则用不我们相信了。比方这里的电灯已发出光亮,那用我们相信?但魔鬼对人说:你看不见,不可相信,且亦不必相信,这是诳人的。空气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我们相信有空气么?盖我们已受空气的作用,已得空气的好处,故虽看不见,而亦相信了。── 李既岸《约翰壹书的信息》

 

【信心在于意志】真信心是在意志上,不在情感上。宣信说:「人类的意志在人里面是一左右灵力的大机器。神要推动一个人时,他先推动他的意志。」意志是管理人天性的能力,管理人一切的心思、意念和行动,是人里面的王,也就是那个「自我」。

真理告诉我们,生命不活在情感中,而活在意志中。只要我们的意志持定在他的旨意,在他的话语上,情感就不会丝毫地混乱,或影响生命。

意志像是育婴院里的一个聪明的护士长,情感像是一班喧扰的小孩子。护士长规定了她所认为管教小孩子最好和最合适的方法。小孩子虽然叫嚣反对,不受约束,但是护士长明白责任是她自己的,不管他们怎样叫嚣,她只安详地用爱心执行她的方法。结果小孩子们不久都会就范,纳入正轨,大家都会和谐快乐地过生活。一旦护士长让步,让小孩子们去当家,必会闹出乱子来,甚至无法收拾。许多人心里所以混乱,都是因为他们让感情代替意志作主。

有一位很聪明的青年人,要过一个凭生命而有的新生活;但他发现自己有难改的怀疑习惯,使他非常沮丧。在这种情感之下,件件事都会令他怀疑,他越想挣扎胜过,越觉得怀疑重重。后他明白了意志的秘诀,就把意志放在信心上说:「我要信!我要信!」因此,冲动的情绪未几都归于和谐。他将意志单纯地放在所信的事物上,决志相信神所说的,不理感觉如何。这样他就开始过着凭生命而有的新生活。

有一位姊妹被一将要发生的灾难所搅扰。她心中的每一个情绪都起来反抗这个搅扰。她想若再这样听凭自己的情感作主的话,势必使她完全灰心失志。她就学了操练意志的秘诀,对自己的情绪丝毫不予理会,只坚定倚靠神的话,来应付灾难引起的每一个思念。她将神的话反复地背诵,并说,愿你的旨意成全,愿你的旨意成全!结果他发现,连她的情绪也喜欢神的旨意了,就是哥林多后书第十章四至五节所说的;「……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意志降服神,放在神的旨意,神的话语上,心思、情感也就都顺服了。

还有一位女子,她有隐藏的罪。照着情感来说,她爱这个罪。但照意志来说,她恨恶这个罪,要拒绝这个罪。她晓得她自己是在感情控制之下,无法征服这个罪,除非感情有所改变。但她学了管理意志的秘诀,就走进内室祷告说:「主阿,你知道在情感的支配下我爱这罪;但我内心的己恨恶它;除非我的意志让你作主,我就无法胜过它。现在我将意志交在你手中,让你作工。我再不支配我的意志,让你管理,使我能作你所喜悦的事。」

她这样将意志奉献给主,让主占有,她就立刻得到释放。神的旨意克服了她的情感,靠着圣灵的能力,她照着神所喜悦的去行。

芬奈伦说:「真正的宗教(信仰)单寓于意志之中。以意志去爱神,是全部的宗教(神学)。」我们都当祷告说:「主阿,求你占有我的意志,在我心中动工,使我所想所行的都讨你喜悦。」

倪弟兄说,如果我们肯相信,肯运用我们的意志,拣选神所为我们成功的那件事,那件事就要在我们的生命上变成经历。

在感觉上所得着的必须在意志里保守,在意志里所保守的,才真成功为信徒生命里的一部分。

神的旨意只给那些立志遵行的人知道。

信徒如果没有达到他的意志与神的旨意完全和谐的地位,就他还没有经历到属灵生命的最高点。

神要信徒借着自己的意志,使用他全人所有的本能,以与神同工,以被圣灵充满。──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神的要求是相信不是感觉】一次慕迪在美国非拉铁非城内传福音,正对讲台首排坐着一位妇人,注目倾听,似乎句句都是说到她的里面。会后,慕迪问她:「你是基督徒么?」她答:「尚未,但我盼望是。我已寻求耶稣三年了。」「这里定规有错。」妇人惊奇地说:「你不信我么?」「不错。你想你在寻求耶稣。可是一个迫切的罪人,不必用三个年头来遇见一位迫切的救主阿!」「那么该作什么呢?」「问题就是在此。你一直想要作些甚么。其实,你只要相信主耶稣就好了。」那位妇人反驳地说:「阿!我简直讨厌这个相信,相信,相信!我不懂得什么是相信。」慕迪答说:「好罢,我们就把它改作倚靠好了。」「假如我说我要倚靠他,他会救我么?」「你真地倚靠他;他必定拯救你。」「好罢,我真心倚靠他,可是我并不觉得有什么进步。」这时慕迪知道了她的症结所在,立刻答说:「阿!我懂得了。三年之久,你一直在注意感觉,并没有注意主耶稣。信心是朝上看,不是往里看。不要理会感觉,要像约伯一样地说:『他纵然杀我,我仍要倚靠他』(伯十三:15)。」妇人对他看了几分钟,伸臂拉着他的手说:「慕迪先生,我倚靠主耶稣,他已救我灵魂了。」她跑了过去,也对几位长老说了同样的话。她走出门口,和教会一位执事握手,再说:「我倚靠主耶稣;他已救我灵魂了。」

第二晚,她又坐在前排正中,满面光彩,永生光辉从她眼中透出。会后,她进了谈道室,还去帮助别人信主。她的双臂围着一位女友,说道:「只要倚靠他,我发现的确是这样的。」此后,她成为一位非常得力的个人谈道者。

人是因信得救,非因感觉得救,神的要求是相信,不是感觉。你只要符合信的条件,神必成就他的应许。然而这也不是说,永无感觉。相信的人自然会有赦罪的平安,圣灵的喜乐,以及其它许多恩典充满心中。但是要紧的是先相信,后感觉。

倪弟兄说,信心不是看他自己的感觉如何,乃是看他所相信的神如何。信心能够取得神在过去所已为我们成功的,也能够取得神在将来所将为我们成功的。

我们若不能凭着信心与基督同在,我们也就不能凭着感觉与基督同在。

要得经历的人,应当先不顾自己的经历,只相信神的话,才能得着经历。──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三个人在窄墙上跟着走】有一位朋友对倪弟兄说,倪先生,我很愿意接受神的儿子作我的生命,我也曾跪下祷告过,告诉神说,我愿意接受基督作我的生命。但是又人告诉我,基督进到我们里面都会有一种热辣辣的感觉。怎么我跪下来的时候,心里冷冰冰的,祷告完了之后,心里仍是冷冰冰的,叫我怎么能说,我是接受了神的儿子作生命呢?倪弟兄就对他说,圣经从来没有说,人接受神儿子作生命的时候,必须心里是热辣辣的,或者心里是冷冰冰的。圣经只说要信,是凭信心,不是凭感觉。若只凭感觉来断定有没有得着,而不是因信神的话,那就等于以神为说谎的。神说话了,就是给了,与你的感觉没有多大的关系。

有一年,在烟台有一位弟兄,对倪弟兄说,我是相信神的儿子作了我的生命,可是我并不觉得荣耀,是不是我还没有真接受?倪弟兄就对他说,我用一个比方来说明,这好像三个人在一道很窄的墙上,一个跟着一个往前走。甲走在最前面,代表神儿子作我们生命这个事实。乙走在当中,代表我们的信心。因着神所完成的事实,所以跟着我们就有信心。丙走在最后,代表人所有的荣耀感觉。这个荣耀的感觉,是当人信了主后而产生的,所以行在最后。当三人同往前行的时候,当中的乙只能看见前面的甲,正如我们的信心,是因看见神所作的事实而有的。神已赐了他的儿子,作我们的生命。我们看见了这个事实,所以就产生了信心,所以乙只能看前面的甲。我们有了信心之后,才产生出神儿子荣耀的感觉,所以丙所看见的乃是乙,而不是甲。若是乙不看甲,而转过来看丙,他就会从墙上跌落下来,因为没有事实根据的信心,就是虚浮的信心。乙若跌落下来,丙也就跟着跌落下去,那就是什么荣耀的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不是去注意什么荣耀的感觉,只跟定信心往前就够了。神在基督里已经作成了一切,基督也已经死而复活,化身在圣灵里了,成为赐生命的灵了,他现在就是准备要作到你身上,只要你一信就成了。若是神没有赐下他的儿子,就是你有荣耀的感觉,那个感觉也是靠不住的。──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热水瓶的祷告】倪弟兄在上海时,有一天和一位十分关心自己属灵光景的弟兄谈话。他说:「这么多人都过着美丽的圣徒生活,但我一直为自己惭愧。我自称为基督徒,但是当我把自己和别人比一比,我就觉得我一点也不是。我真愿意认识这钉十字架的生命,和这复活的生命,但到如今,我还不认识,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认识。」当时,另有一位弟兄也在那里。他们两人说了差不多两个钟头,想让这位弟兄看见,离开基督,他就什么也得不到;但是他们的企图并不成功。他说:「人所能作的,最好就是祈求了。」他们就问他说:「如果已经把什么都给你了,为什么你还要祈求呢?」他回答说:「他还没有都给,因我还发脾气,失败频仍,所以我要多多祈求。」他们问:「那么你有没有得着你所祈求的呢?」他回答说:「我很难过,直到如今,我仍甚么也没得到。」到了这时,他们就指给他,关于称义,他不需要作什么;照样对于他的成圣,也用不着他作什么。

正在这时,有一蒙主重用的弟兄过来参加谈话。桌上有一热水瓶,这位弟兄拿热水瓶来,对他说:「这是什么呢?」「热水瓶。」「不错。假如这个热水瓶会祷告,它这样祷告说:『主阿!我非常愿意作一个热水瓶,你肯不肯使我成为一个热水瓶?主阿,求你给我恩典使我成为一个热水瓶。』请你说,你听了这样的祷告,你要怎样说呢?」他说:「我想,热水瓶绝不会这样愚蠢。这样的祷告,毫无意义,它就是一个热水瓶阿!」于是这位弟兄就说:「你正在作同样的事,神早已把你摆在基督里,当基督死的时候,你也死了。他从死里复活,你也复活了。现在你不能再说:『我要死,我要钉十字架,我要有复活的生命。』神说:『你已经死了!你有了新的生命!』你的一切祈求就像那热水瓶的祷告一样可笑。你用不着向主祈求什么,你只要相信他已经把一切都作好了。」主借着这些话开了他的眼睛。他流着泪说:「主阿,我赞美你,你已经把我摆在基督里了,他的一切也是我的!」他得着了启示,信心有了把握,生活起了变化。──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把眼镜扔到闽江里去】倪弟兄有两位同工,一是姓倪的弟兄,一是姓李的姊妹,两个都是近视眼,也都是先后都去配了眼镜。这位李小姐在主面前祷告说,主,你曾开了瞎子的眼睛,难道不能医好我的近视么?叫我一个女人,带了一副眼镜,到乡下去布道,非常不便当。主,求你医治。她是在一条开往乡下的小火轮上祷告的。她祷告完了,知道神听了她的祷告,有了信心,就把眼镜摘下来,扔到闽江里去,她的眼睛也不近视了。

这个消息传到那位倪弟兄耳中。有一天,他来对倪弟兄说,神既然治好了李小姐的近视,神也必定会医治我。我有信心。倪弟兄对他说,你说神会医治你,就证明你没有信心,你不会得医治。过了两天,他也去乘小火轮,把眼镜也扔到闽江里去了。一个月后,倪弟兄去看他。他说,他的近视始终没有进步,好像神还没有医治他。倪弟兄说,倪弟兄去看他。他说,他的近视始终没有进步,好像神还没有医治他。倪弟兄说,如果你是聪明人,赶快再花十二元去配一副眼镜。他说,他要到古田去布道,四个月以后回来,他的眼睛必定会好。他说,他有信心。倪弟兄说,你认为过了四个月后,神才会医治你,你是把信心放在将来,这不是信心。

李小姐的信心是信神已经作了。她说,感谢主。你叫我不近视了,所以我把眼镜扔了。这种信心是正当的信,信神已经作了,已经成了,已经是了。对于我们的得救,以及得胜的问题也是这样。并不是盼望神能救我,也不是盼望两天之后才能得胜,乃是说,主,我感谢你。我的罪已经赦免了。我感谢你,主,不是我活,乃是你在我里面活。你相信已经……了,你相信是……了,你这个人得救了。──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他想布道好了眼睛就要好】倪弟兄曾碰到一位病人,问他怎样?他说,我信神要医治我。倪弟兄说,神才不医治你;因为你没有神的话。

有一位弟兄,眼睛近视,要去配眼镜。有人告诉他说,你应当相信神,不配眼镜。他想他的信心也许比别人大,他就祷告。后来有人请他去布道。他想布道完了,眼睛就要好。他也请倪弟兄为这事祷告。倪弟兄就对人说,我替他预言,神不医治他。人问为什么?倪弟兄说,因他没有神的话,所以他的信心不是信心,乃是感觉。并且他所有的,实在不是信心,乃是盼望。没有神的话,怎能信得来呢?

慕安得烈说,在亚伯拉罕的生活中,给我们看见什么是信心。「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亚伯拉罕俯伏在地,神又对他说」(创十七:1,3)。信心乃是当神亲近我们,因他活的能力对我们说话,并接触我们的时候,在我们心中的一种接受;在这种接受里面,我们把自己降服于神的话和工作,并接受神的话和工作。因此,很明显的,信心有两个东西要对待,第一是主的同在,其次是主的话;只有主活的同在,才能使主的话语成为活的。信心真正的意义,乃是「就着神的话接受神。」惟有我们与神自己有直接活的接触时,神的话才能有效地作工,并为神开启我们的心。──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有了神的话病状是虚假的】张弟兄问倪弟兄一个问题说,一个人生病,有了主的话,得了医治,但是病状还在;这是怎么一回事?倪弟兄答说:今天在宇宙中只有神和神的话是真实的,其他都是虚假的。张弟兄说,我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我从一九三六年吐血,一九三七年躺了一年,得了主的话,蒙了医治。后来回到烟台,李、赵弟兄都走了,讲台事务都落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都很年青,传起福音,真是拼命。有时讲得精疲力竭,咳,一口血吐出来。从那时,直到一九四八年,病状还在。在上海全国性交通聚会时,病状更厉害。倪弟兄说,有了神的话,病状是虚假的,不要相信这一个。从一九四八年到现在一九八六年,三十八年了,我已活了七十多岁,病状再没有了。倪弟兄这个答复真是好。他真是一个认识神的人。──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罗马八章十一节的话是真的】倪弟兄作他的见证说:我记得,有一次我病在这楼上。有一天有一位弟兄替我量热度,查脉搏,热度很高,脉搏很快。前几夜,我一连几夜不能睡,真是临近死门了。那天夜里我祷告,到第二天下午,我得了主的话,主已经听祷告了。主给我罗马书第八章十一节:「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借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那一天,我以为特别要睡得好;那知,我那一天特别睡得不好。第二天那位弟兄再替我量寒热,热度更高,脉搏更快。撒但顶忙,他一点不慢地来说,这是什么应许呢?神应许你活过来,你看,你那里活过来呢?撒但说的话很有道理。在这个时候,神立刻给我两节圣经。一处是约拿书第二章八节:「那信从虚无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原文)这是约拿在大鱼的腹中说的。外面的景况,外面的情形,都是虚无的,都是虚谎的。一处是约翰福音第十七章十七节:「你的道就是真理。」神说,我的话就是真的,其余的话都是假的。如果神的话是真的,那么我热度的高就是假的,我脉搏的快就是假的,我夜里的睡不好也是假的。所以我立刻感谢神说,罗马书第八章十一节的话是真的,其余的病状都是假的。我就是这样的相信,我就是这样宣告。到了下午,我的热退了,脉搏也慢了。到了夜间,我也能睡了。

慕勒说:「我倚靠你的话」(诗一一九:42)。我们信神的话有多少就是我们的信心有多少。信心与感觉、印象、可能性、眼见都没有关系。我们把它们与信心并列,我们就是不信神的话,因为信心用不着这些东西。信心单信神的话。当我们凭他的话,抓住他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得了安慰。

倪弟兄说,真实的信心,就是光相信神的话,而不相信自己的经历,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不相信黑暗的环境。

任何时候,你遇见试探或者试验,总要相信:神的话,神的事实,比你的感觉更靠得住。你只管满心相信神的话,神要负责叫你有经历。──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总有一点余剩】倪弟兄说到和教士,有一次,她什么都用光了。这时候,她去读圣经,对神说,神阿,求你给我一句话。我并不要你现在把一千元放在我面前,我要你给我一句话。神就叫她想一段圣经,就是诗篇第二十三篇。她得着的一句是:「使我的福杯满溢!」她此时不但不满,并且是到底的空了。但是她有了神的话,就写了一首英文诗,其中有几句说:有了耶和华作了我的牧者,总有一点余剩!虽有了这么多的难处,总有一点余剩!有了神作我管钱的人,总有一点余剩?她写了这首诗,寄给她一位朋友。她的朋友过了一些时候,回她一封信说,读了你的诗,我想神真是赐福给你,所以你有许多的余剩。岂知她是莫名一文了。但是神的话落了空么?不!过二天,神借着人供给了她。

倪弟兄说,我们如果有了神的话,我们就不知有了多少源头,乌鸦也要供给你,溪水也要供给你,只剩下一把面的寡妇也要供给你。就是这些都没有的话,神也能开天窗,从天上降下供给你。这是信心。──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获得得救的证实】张宜纶弟兄是倪弟兄的内弟。他藉倪弟兄的帮助获得得救的证实。一次,倪弟兄问他:「你得救了么?」他回答说:「我不知道。」倪弟兄又问:「你为什么没有得救?」他又回答说:「我不知道。」倪弟兄又问:「你信约翰福音第三章十六节么?」然后你弟兄把这一节分成两部分,逐一地问:「『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你相信么?」「我信。」「你得救了么?」「我不知道。」于是倪弟兄强有力地对他说:「神是这样说了。你若不信他所说的,就是以他为说谎的!」这话除去了他心中的帕子,点活了他的灵,立即感到里面有膏油的涂抹,完全相信他已得救了。──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相信神的话获得永生】一八八二年元旦,宾路易师母的内心渴望晓得,究竟自己是否是神的孩子。她提起搁置架上甚少阅读的圣经,顺手一翻,目光就落在这些话语上:「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赛五十三:6);再随手翻阅,就有这样的话;「信的人有永生」(参约三:36)。立刻她就扪心自问,我是否已经相信神将我的罪孽都归在十字架上神的羔羊身上。她沉思而觉惊奇,经上实在说,你若相信神的话语,就已获得永生。马上她就发出呼声说:「主阿,我实在相信!」神的灵立刻和她的灵同作见证,她是神的一个孩子,有极大的平安充满了她的心。

倪弟兄说,除了神的话以外,没有第二个可靠的证据。如果你信神的话,这就是证据;最大的证据就是神说了。──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把所有神的应许视作信用良好】慕迪年青时,曾在芝加哥一间商店作店员。店主常拥有一些分类且作记号的账单。他向慕迪解释:期票上作B记号的表示信用不好;作D记号的表示有疑问;作G记号的表示信用良好。他叫慕迪也要如此分类处理。

照样人对神的应许,有的注上信用不好;有的注上疑问;但是我们该把所有神的应许,都注上信用良好,因为神是信实的大能者。创世记一开头用的神字是Elohim,意即信实的大能者。他是立约的神,也是守约的神,从不爽约;创世记第九章里神立了约就立虹为记,和启示录第四章里有虹围着宝座,都是说出这个;「我必不背弃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诗八十九:34

慕迪认识一位元老姊妹,她在圣经的每一个应许旁边,注明TP两个字母。T的意思是「试验了」,表示她已亲自试验过,知其所言确实;P的意思是「经历了」,表示她亲身经历过,知其所言确是这样。神的应许每一个都是可试验,可经历,确是如此。

倪弟兄说,我们对于神的应许,必须用信心接受。我们对于神的事实,不只当用信心接受,并且还要享用神所已经成功的事实。── 林元度《真理灵命造就故事》

 

【甚么纔是真正的信心】许多时候,信徒还没有得着神应许的话,就自以为有信心。其实,这不是信心,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信心与心理作用不同。信心必须先有了神的话,而以神的话为信心的凭据;心理作用是神并没有说「有」,而自以为「有」。比方:并没有人请我今天去吃晚饭,我说,我信某人今天会请我吃晚饭,这就是心理作用,并不是信心,因为某人并没有说。如果某人说了今天要请我吃晚饭,我信某人今天请我吃晚饭,这纔是信心,因为某人是说了。所以我们必须有神的话,然后可以说能信;没有神的话,就不能信。

 

【神的话是信心的凭据】当你凭你的感觉来相信的时候,你一看环境,你的信心立刻就没有了。比方:我的父亲买了一块地,把契纸给我,叫我到某地去找,要我掌管这产业。我到了乡下,碰见一个流氓问我说,先生,你来作甚么?我说,我来找我父亲的地的。他说,这那里是你父亲的地?是我父亲的地阿!我如果想,恐怕我父亲的话靠不住,这地是他的罢,就只好回家去。如果我说,不,我的父亲不会错,凭着这张契纸,这地是我的,他就只好走了。圣经就是神所给你去掌权的契纸。你信这本书 圣经 上所记的,他 撒但 就得走。可惜有许多的人经不得撒但一点的试探,就把神的话丢了,就失了信心。

 

【神说了就必兑现】如果我们有了神的话,就全世界的人,都不能推翻我们所信的,因为神说了,就必兑现。如果神说了,我们还没有信心,那就是把神的话不算数。比方:我给你一张千元的银行本票去兑换现金,你怎知必是兑得千元呢?是因上头写着是千元。神说有多少,就是有多少;神说怎样,就是怎样。

 

【应当一无挂虑】有一次倪弟兄遇见一件过不去的事,毫无出路可想,就想起了主的话﹕应当一无挂虑。于是走到沪西的荒野地上去祷告,祷告了十几遍,仍然没有平安。他就想,难道这节圣经只可以讲给人听,自己实行是不可能的么?那时神就对他说﹕我说,应当一无挂虑,你就有平安;现在你说,你没有平安...”他就跳起来说﹕神啊,你说我有平安,我就有平安。我自己不说什么了。他这样相信了,就回家,他立刻就有平安,并且这平安是他一生很少经历过的。所以,用神的话来祷告时,必须先信神的话。如果想要有了事实再相信,必无成就的可能。

 

【神的话不比人的话靠得住吗】一位少年,在一次晚间聚会之后,十分苦恼的跪在那里祈祷。第二日晚间,又在那里祷告。原来他已信主,只是他仍没有赦罪的确据。叨雷先生引用神的话语说明赦罪的事,仍然不能帮助他。后来他就起来要回家去。临行之时,他请叨雷为他祷告。叨雷立刻应许了他。少年走了几步,叨雷唤他回来,说道﹕“你信我能为你祷告么?”他惊讶的回答说﹕“当然相信。”叨雷就说﹕“何以你能相信?”他说﹕“因你这样的应许了我!”叨雷就说﹕“神的话不比我的话更靠得住么?”少年立刻领悟,就在那时,他得着赦罪的确据,知道自己有了永生。

            我们多少时候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别人,也相信别人的代祷,却不想念他所祷告的神,也不相信神所说的话。

 

【怕不能信到底】从前慕迪在英国时,去看一位刚信主的朋友。那人很灰心的说﹕“刚才我在奋兴会中受感信主,只怕日子一久,又要跌倒,不能相信到底。”慕迪抬头看见他的家中悬挂一大钟,就问那朋友说﹕“你相信钟现在走么?”他说﹕“我信。”慕迪又问﹕“明后天仍走吗?”他说﹕“这没有问题。”慕迪说﹕“我再问你,今天主救你么?”他说﹕“是的。”“为什么你不信明天后天主还是救你呢?”那人想了一下,立刻领会,确信已经得着永生的救恩了。后来那朋友把那大钟运到美国,送给慕迪,作他自己永远得救的记念。

 

【信心的基础】

   一、神无所不通的知识(罗十一33;但二20)

   二、神永远不变的诚实(诗八十九34;一百卅二11首二句;罗三3~4;提后二13;多一2首句;来六17~19;十23;约壹一9)

   三、神言之不尽的良善(诗六十九16;卅六7;四十二8;廿五6)

   四、神极大无比的能力(林前二5;弗一19;帖后一11;耶卅二17)

   五、神无所不包的慈爱(罗八32;约三16;约壹三1;四9~10)

── 丁良才《经题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