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注目于祂
【仰望主耶稣】
“惟独见……耶稣……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希2:9)
诗:那被藐视弃绝的主,
虽然世界不能再见,
信心慧眼却能脱土,
远瞩所回去的天。
我们是否注目望天呢?哦!我们的心是何等的不稳定,何等靠不住,何等的刻变时翻!圣录不断吸引我们来看,并注目仰望主……圣灵经常的工作,就是要启示基督,荣耀基督。
自己承认完全无能,且绝对的让给主耶稣,这是极好的。我们有权利来忘记自己,忘记我们的罪行,忘记一切的一切,但主耶稣是永不可忘记的。
使徒在希伯来十二章一至二节,劝勉信徒当放下各样的重但,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他的劝法是顶奇妙的,一点都不用着我们作什么,就是好像清除废物一样,把这些东西扔掉就是了。实在说来,只要我们肯仰望主耶稣,这样的丢弃,确是顶容易的。但若不仰望主,那就太难了。
我要特别催促你们的,就是仔细瞻仰基督,好叫我们在地上就能像祂。因为没有别的工作,能使我们的心灵这样充满福乐与激励,使我们这样成圣,使我们这样尝到神圣大爱的实在滋味,使我们这样得到胆量。
担愿主赐恩,叫我们一面安息在祂的宝血中,一面默想祂,吃喝享受祂,以祂为生命。注意这位现在在父神右边,谦卑而蒙福的忍耐之王,父将祂赐给我们,为着保守我们的心,在这愚妄骄傲的世界里,得以纯全正直。
当我们专心以主耶稣为念,我自己一切的渺小,以及一切所作所为,都在阴影中黯然失色,惟有主耶稣自己超然独现。
太注重罪孽也是危险的,这样不能使心灵新鲜,并使人疲累乏力。“各种的恶事禁戒不作。”但积极方面要以基督为专一的目标,也劝别人如此行。我们这样作,罪孽本身是依然故我的,但与我们心灵所在的那个善来对比时,它的力量就相形见绌了。
仰望主就能超越世界的狂风骇浪,行走在惊涛汹涌的大海,犹如渡过微波不兴的水面。
基督若是我的生命,基督与属天的事,就变成我一生的目标,一切众生,都必须有一个目标。只有神有祂至高的特权,不需目标,神可能爱一个目标。但我若无目标,则不能活,好象没有粮食一样。“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象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象,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就是生命。并且有这一个生命,就有这一生命十全蒙福的目标,给这生命去享受与默想在荣耀里的主耶稣。
我们的心虽然知道,无论圣徒们共同的喜乐是何等的甘甜,但在喜乐与苦难中,还要学习仰望主,单独与祂有亲密的交通,心里默默倚靠祂,只求祂的喜悦,这都是我们的分。人若认识主到这地步,也会觉得不是这样作就过不去。―― 达秘《基督是我们的满足》
【望断一切是为要及于耶稣】虽然我们望断自己,却不可让眼目落在虚无和空白中。望断一切是为以及于耶稣的,耶稣是那一位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祂不但给我们有信心的起头,并且要使我们的信心长到丰满的地步;主会独行奇事,好叫我们进入天的境界。─ 史百克《上面来的呼召》
【望断以及于耶稣】「望断以及于耶稣」,有的版本翻译成「仰望耶稣」。然而原文的本意是「眼目从其他的事物上挪开,而专注于某一个点上」。因此,这个字译作「望断」是顶恰当不过了。你必须将你的眼目从你自己身上挪开,你必须厉害地拒绝看你自己,你必须训练你自己,养成不看自己的习惯。同样地,你也不可以受到那些丧气基督徒的感染。不要忘记:最强的基督徒终究不过是人。在我们一生信主的年日中,我们必须望断一切以及于耶稣。甚么时候我们的目光若转移到主以外的事物上的话,我们也就支离崩溃了。虽然我们仍要敬重配得敬重的人,却永远不要将信心建立在人身上,无论他有多么圣洁。─ 史百克《上面来的呼召》
【望断以及于耶稣】「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面的路程;望断以及于耶稣」(来十二1~2)。希伯来书的作者深知奔走这路的基督徒会发现:这条赛程漫长而艰难,而路中人迫切需要的就是「忍耐」──这是属灵生命度量的指标。这条路要测验我们的忍劲,也消磨我们很多的耐力,但是使我们一直持守力劲的乃是:「望断以及于耶稣」。如果我们看自己的话,迟早定会放弃赛程的;如果我们看其他人的话,也逃不出同样的厄运。其实,不少人处心积虑,就是要我们放弃这条赛程。我们如果想出去看看环绕我们的世界,也免不了失去耐性的。─ 史百克《上面来的呼召》
【眼目不要被属灵的事物而忽略了基督】希伯来信徒的危险,不是属世的事物,而是属灵的事物。我们这些过了河的真希伯来人,要注意不被那些属灵的事物所吸引,而忽略了超越一切的基督本身。
※ 若是我们愿意知道基督徒的真地位,我们只须注目基督,因为「祂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王明道
※ 我们若注目仰望主,一切就都变得简单了;不只道路看得分明,我们作事的动机,也必不致疑惑。―― 达秘
※ 人们谈论牺牲,试问如果舍去的是粪土,有甚么牺牲可言呢?我们若认真的注视基督,身外之物就要变成粪土,弃之也就不难了。物之于我,其价值如何,乃视我心如何把它衡量为根据。─ 达秘
【注目基督会使我们像祂】以信心仰望基督,祂荣美的形像确实会刻印在我们心中。这就是保罗所说的:「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林后三18)的意思。这种转变是由圣灵作成的,而我们的本分只是注视祂,不断的注视祂,这是很有福气的一件事。我们坐在照相机面前拍照,我们的形像便印在胶卷上;我们坐在基督面前,我们就变成了照相机,祂的形像便印在我们的心灵上。─ J.R. Miller《治死方生》
【看向基督】我听说有这么一位外科主治医生,当他要敷里很痛的伤处,或要接合折断的肢体,常会告诉病人:「现在看看伤口,只要看看它像什么样子,然后就注意看我。」所以当你已经看过你的心正处在什么景况中,就要举目看向基督,不要看别处。——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画家与杰作】经文: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1—2)
当列奥多·达·芬奇的那幅杰作,“最后的晚餐”成功之后,引起众人的喝采。修道士们对这幅画进行仔细的评论,有的说这个地方最精采,有的说那个地方最美丽,最后,大家对于所画的那块台布一致认为最细致,色彩顶夺目。但达·芬奇听了这些称赞以后,心中极其难过,因为他画的目的,是要夫子的脸能突出描绘得最能吸引人,最能感动人,但是他们却去夸奖台布。因这台布的美丽,却把夫子的爱脸给遮住了。于是拿起画刷将那幅画中的台布花纹全部刷掉,好使夫子的脸更能得着人的崇敬。
保罗曾经对哥林多教会信徒说过:“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保罗真的不知道别的吗?不,他是个博学多才,曾经在著名的教法师迦玛列门下受过极严紧律法的教育。但他不宣传律法,因为律法只能使人知罪(罗
3:20),律法只能叫人受刑(罗
4:15),唯有基督耶稣和祂的十字架,才能拯救罪人,祂才是救恩的核心,“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并没有赐下别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
4:2)。明乎此,所以保罗在任何环境中,那怕失去自由,他也是以耶稣的事劝勉众人(徒
28:23)。“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徒
28:31)
但愿我们效法保罗,在一切工作上都叫人看见主耶稣基督并单单注目在祂。每一次讲道,就要刷去那些台布的花纹,叫人能容易看见基督。
"不见一人,只见基督”。──《为甚么要用比喻》
【眼睛单纯】1801年四月二日,英国舰队攻击丹麦海军舰队,因为丹麦与法国的拿破仑联盟。炮火非常激烈,持续三小时。英国舰队统帅帕克(Sir
Hyde Parker)升起39号信号旗,下令停止攻击(那时没有电子通讯,以旗语信号连络指挥)。
纳尔逊(Horatio
Nelson)将军“提醒”他舰上的通讯军官说:“有时我有`盲目’的权利,实在看不见那信号。”(七年前在科西嘉(Corsica)海域,与法国舰队战斗中,纳尔逊的右眼受伤。)继续奋战,打败丹麦海军。
纳尔逊借口视而不见,违命得胜,虽然英勇,却不足法。但主耶稣说:“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太五:22于KJV译本“瞭亮”作“单纯”,读为:“If
thine eye be single, thy whole body shall be full of light.”圣徒的眼睛单纯仰望主,必然得胜。── 于中旻《喻道集锦》
【单单看见夫子 】“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太17:8)
当列奥多·达芬奇的那幅杰作“最后的晚餐”成功之后,引起了众人的喝采。大家对这幅画进行仔细的评论:有的说 这个地方最精彩,有的说那个地方最美丽,最后,大家对于所画的那块台布都一致认为最细致,色彩夺目。但达芬奇听了这 些称赞以后,心中极其难过,因为他画的目的,是要使夫子的脸能描摹得最吸引人,最能感动人。但是他们却在夸奖台布。因为台布的美却把夫子的爱脸给遮住了,于是拿起画刷将那幅画中的台布线纹,全部刷掉,好使夫子的脸能得着人的崇敬。
惟愿我们所作的一切工都能使人看见夫子,并单单地看见夫子。每一次讲道,都能刷去那些台布的花纹,叫人能容易看见基督。── 佚名《喻道小品》
【死人呢或是活的基督呢?】曾有一位宣教士在传福音时说到:「我曾旅行到一个地方,那里有两条分岔的路,当我在找路标时,发现了两个人,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活着,我该向那个人问路呢?是死的还是活的?」有人回答﹕「是活的。」宣教士继续说﹔「那么你们为何要跟随那些已死的所谓圣人和宗教领袖,而不跟随活着的基督呢?」
【单要看祂!】有一个提琴家第一次举行他的演奏会,老师对他说:「当演奏时,你不要因台下的人惊慌,我要坐在楼上的前厢,我若是没有特别的表示,意即并无错误,你可放心演奏下去。你要注意我!」那位老师的得意、认可、欣赏、愉快的笑脸,虽然坐在楼上没有出声,但却帮助了他的学生,在那个晚上一举成名。
【单单注目在祂身上】有一个孩子,他希望成为一个大音乐家。他曾在许多大音乐教授门下辛勤的学习,以至在所知道的人中,没有人能再帮助他。不久,听说在纽约市有一位名音乐家,他就去拜访他 ─ 那是一位退休的老人。他问:「老伯伯!你可以收我做学生么?」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说:「孩子,不行!我已退休了。」孩子说:「你可以让我弹几下钢琴么?」老人说:「自然可以。」老人倾听着孩子弹了几分钟之后,他走来轻拍着孩子的肩膀说:「孩子,我收你!」
几年的岁月中,老音乐家把全部精神心力灌注在这年轻人的身上,教导他。真正的音乐,是人类实际的故事,融化在人生的历史里。
一天,老人说:「孩子,你成了。」他们租了一座大音乐厅,并向爱好音乐的人们宣布了演奏的消息。那天晚上,大厅里满了人,当孩子演奏精采的乐章时,一波一波的喝彩声,从人群中传来。然后,伟大乐章的演奏完毕。孩子的身体靠近琴键,全神倾注在上面。在终曲之前,许多大人物像小孩子般叫起来,妇女们把钱囊放在他的足前。孩子并没有注意这些;只是向包厢注视着那白发的老教授。老人点着头说:「孩子,你在对的路上,就这样继续下去,就这样继续下去!」
耶稣今天站在天上的「包厢」上,只要把你的眼睛注定在祂身上,「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定睛于基督】一个农夫教导他的儿子怎样把畦犁得直,他说:「你只要望着田那边的某一个目标笔直犁过去,你犁的畦就会整齐了。田的那一边有一条牛,你就望着那条牛犁吧!」过了一会儿,这位作父亲的发现他儿子所犁的畦不但不直,还像个问号!他的儿子的确是遵照他父亲的吩咐去犁的,但问题是所望的目标─牛─不断移动着。感谢神,我们的眼目所仰望的基督永不转移,祂像亘古不动的盘石,成了我们信仰上又深又牢的根基,我们只要定睛在祂身上,我们就能稳当地在信仰之路上奔跑,既不疲惫,脚也不致失跌。
【看向基督】我听说有这么一位外科主治医生,当他要敷裹很痛的伤处,或要接合折断的肢体,常会告诉病人:「现在看看伤口,只要看看它像什么样子,然后就注意看我。」所以当你已经看过你的心正处在什么景况中,就要举目看向基督,不要看别处。
※ 希腊亚历山大王年轻时曾驯服一匹野马,他观察那匹马的习性,发现牠怕见到自己的影子,每当他见到自己的影子就乱蹦乱跳。所以他就控制马首,使牠一直面向太阳,就驯服下来了。我们不要看自己,一直注视公义的太阳,就不会灰心丧胆。
※ 摩西看见一个埃及人打一个希伯来人弟兄,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动了肉体,把那埃及人打死了。他就因此逃亡到米甸旷野,一住四十年。神就在那里训练他的信心眼睛,不再看左右环境,单单抬头仰望祂。
※ 神吩咐挪亚所造的方舟,只在上边留有透光处,别处均无窗户,因之在方舟里,只能往上看,不能左右看,更不能朝下看。
【人因见主所受的益处(赛六1~8)】
一、觉知罪恶(路五8;参赛六5;伯四十二5~6)
二、得享喜乐(约二十20;徒八39;十六34;参诗四6~7;十六11;廿一6)
三、成为圣洁(林后三18;约壹三2~3)
四、忍受苦难(来十一27;提后三21)
五、为主作证(徒四13,21)
六、羡慕天家(腓一23,21;林后五8)
── 丁良才《经题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