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神的关系综合
【一个完全的心】
“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代下十六9)。
我们知道,作世界的事务,必须用整个的心才能作得好。这个原则,在属灵的境界里更是如此。神曾命令我们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六5)。在耶利米书二十九章十三节说:“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
如果有热心的基督徒,只专心注意他们日常的工作,在事奉神的事上却很随便,这是希奇的事。他们不认识,无论在什么情境中,都该全心全力献上事奉神。
我们从前面的经节能看见,用全心来寻求神,是绝对必须的。“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全心向他的人”(照原文另译)。
这句话对于我们是何等的鼓励,要叫我们带着一个正直的心,谦卑等候在神面前。我们可以相信说,他的眼睛是察看我们的,要在我们和我们的工作上,显出他的大能来。
基督徒啊!你有没有在敬拜神的时候学习这功课,每个早晨将自己献上,为要遵行他的旨意呢?用全心来祷告,用诚实的全心将自己献给他,然后在信心里盼望神的能力在你里面作工,也借着你作工。
请你记得,要达到这个,必须先安静在他面前,直到你充分地领会,他实在是秘密地在你心里作工。“我等候神”(诗六十九3)。
“把我藏在他帐幕的隐密处”(诗二十七5)。── 慕安得烈《敬拜的秘诀》
【满足】
“祂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诗107:9)
诗:我心满福气─ 天上永远有欢喜!
我魂享安息,天界运用它能力。
神只能在基督里打到安息。我们只管偏察天下,我们就看见,除主耶稣以外,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满足我们的心。
当我们的心,给神以基督丰满的福乐充满时,就不会回头去自寻苦恼。
所有能使我在天上蒙福的东西,现在都已具备了。你们如果要晓得,什么能叫一个基督徒,在世或离世都喜乐,那就是他现今所得着的基督。也就是他后来在天上所要得的基督。他已有了一个家在那边,他所爱,所认识最深的那一位主,正在那边等候。事实上是:你们的心太大,是世界不能满足的;但当这心让基督充满时,却嫌太小,因为基督是充满万有者,祂会使你完全满足。
“这些事,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主没有从世界得到喜乐,祂在父里面已有完全的喜乐。祂的喜乐,在于结果子归荣耀与父。为此,主在这里给我们看见,我们现今在地上,如何因结果子而得到喜乐与祝福。“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这乃是主喜欢我们具有的──满足的喜乐。这喜乐不是从世界来的,乃是主自己所有的那种喜乐。祂切望我们也得着祂自己的喜乐。
所有不认识基督的人,若不在失望的光景中,就是颠倒在叫人到底失望的事情上。
倘若基督的爱没有充满我心,我就必定到世上浮华都市中去求满足,我的心必定被我的事业抓住。如果我的灵是给基督的爱所包围,就必有活水的江河涌流。
所有见证、讲道、教训,即使内容都不错,但心灵若不是先已必先饮得满腹,不然的话,心灵必定枯干。
这世界顶会一目了然,知道某人是不是以神作中心,人若以神作中心。他的心必定不苦闷,乃是完全以神为乐,并绝对以神为满足。这就叫他在生活上,有与众不同之处。
前途漫漫旷野处,荒漠旱地是否苦,不竭甘泉流自天,复生你灵满新鲜。
“你们若是爱我,就必喜乐,因我到父那里去。”主既然爱了我们,祂就与我们联结,并且愿意我们因祂喜乐,你想,祂给我们的是何等的地位!就是叫我们能够说:“我今欢乐,因祂已得了荣耀。”我们心满意足,因为那爱我们,叫我们有喜乐的基督,是心满意足的,我们看见主在祂当得的荣耀里!我们别不他求了。主期望我们因祂的喜乐而喜乐!―― 达秘《基督是我们的满足》
【信徒所以会离开神的原因】如果一个信徒的目的不是神自己,而是在寻求神时所得的快乐或好处,当主许可严酷的情形或不公平的事临到这个信徒时,这个「寻求神的人」就会离开主而往他处去寻找快乐。当神不再取悦他,他就转向世界、世人或其他信徒,盼望在其中找着满足。─ 盖恩夫人《灵命的历境与危机》
※ 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都是敬畏神、遵行祂旨意的,我们便能讨神的喜欢,也讨人的喜欢,因为神所喜欢的和人所喜欢的都是一样。但事实告诉我们,世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悖逆神的。─ 王明道
※ 正统,或是正确的见解,不过是宗教的极小部分。没有正确的理解,不会有良好的态度。然而没有良好的态度,仍然可以有正确的理解。人可以对神没有爱,也没有良好的态度,而对于祂却仍有正确的理解。撒但就是一个例证。─ 韦斯利
※ 人对于神的认识,必须真有经验,方为真认识。可惜许多信徒对于神的认识,不过是仅仅风闻有神,而缺少经验中的认识。―― 贾玉铭
※ 多人虽信耶稣为救主,却未得耶稣为自己的救主;虽信耶稣为人死,却未得耶稣为己死;虽信耶稣为生命,却未得耶稣为个人的生命。―― 贾玉铭
【神如何看待我们】神是戴着『基督色』的眼镜来看你,祂现在看你,是以你在祂面前的永恒『地位』来看你;祂所看到的是祂圣洁无疵的独生子,祂也是这样来看你的。── Raymond C. Ortlund《穿上新人》
【主一得着我们就永不放手】任何人结了婚还可能离婚,但是你和神联结,就再也离不开了。你说,神阿,我不喜欢你;可是祂说,我喜欢你。你说,我不要你;可是祂说,我要你。所以一个人信了耶稣,从一面来说是荣耀的;从另一面来说是麻烦的,他被耶稣捆绑了,他被耶稣占有了。
【我们对主多变,但主对我们永远不变】我们这个人真是不可靠,就如同有的人说,某人的脸和台湾的天气一样。台湾的天气就是最多变的。你不要说别人,我们每个人向着主都是这样,常是多变的。惟有主是永不改变,并且对我们的多变,也真是满了忍耐。
【我们认识神有多少,就享受神有多少】真理是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客观能成为我们主观的有多少,是在乎我们能支取多少而定。例如,地球上充满了空气,肺大的便多吸些,肺小的便少吸些。神是大有能力的,为甚么我们不能得祂的大能力呢?是因我们的信心小。为甚么我们的信心不够大呢?恐怕是因我们对神的认识不够多吧!―― 无名氏《认识神的大名》
【我们不该只在有难处时才找神】我们对神不该像一位作家所说的:「有些人把神当作是律师一样,有难处的时候才去找祂。」── 葛培理《浩劫前夕──苦难的透视》
【人神两便】有一个农人,因为他的爱妻患病甚剧,就求神拜佛,并且许下一个愿;如果得神庇佑,他的妻子得占勿药,他愿意把一头肥母牛卖了,得款来酬谢神恩。说来奇怪,他许愿后不久,妻子的病竟然在医生手中渐渐的医好了。
这个农夫的烦恼来了,他实在舍不得把这头可爱的母牛卖掉,他妻子的病,虽然是医生医好的,但因他是十分迷信的,恐怕违背诺言,神会给他带来灾祸。再三考虑,终于把他的母牛带去市场,不过也带了一只大母鸡同去。
在市场上,有一个人看中了他的牛,就开口问价;「这只牛要多少钱?」
「五块钱。」农人毫无表情地说。
「他一定是个傻瓜。」这个人心想,一面打开钱袋,拿钱出来交易,但在他钱还未拿出之前,这个农人补充一句话说:「但我这头牛一定要和母鸡一倂卖出的。」
「那么你这只母鸡要卖多少钱呢?」这个卖主给他弄得有点莫名其妙。
「三百块钱!」农人回答。
三百元买一只母鸡,这个价钱实在不近人情,但和这只牛连在一起,化三百零五元,实在也不算贵,终于这件交易成功了。
这个农人心安理得地,拿卖牛的五块钱去拜神还愿,又拿卖鸡的三百元,去买回一头新的母牛。
以上的故事,是人对神底爱心的写照。也是一般不爱神底基督徒的讽刺。由于这故事所得的教训如下;
①俗语说:「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这句话是描写一般人对于神的态度。平安稳妥的时候,对神是十分冷淡,几乎完全忘却,一旦祸患来到,就特别热心起来,恳切祈求和许愿。有许多基督徒也很像这农人一般的对待救主和真神。
②这农夫是向假神许愿,他尚且谨守,我们是向真神许愿,岂可以不谨守,诚诚实实的还愿么?
③这农夫是用巧妙的方法来骗他们的假神,表面上是还愿了,实际上是欺骗。我们有没有向我们的神作同样的事呢?我们捐款的时候,有没有把假钞票和破烂的,市面上不肯通用的钞票献上呢?我们有没有向人讲双关的诈语,或闪烁的言词,表面看来是真实,里面是包藏欺骗和谎言呢?
④这农夫有祸患时,是热心爱他的神,平安的时候却热心爱他的钱财了。他作在假神的身上是这样,我们对我们的真神是否也是一样呢?主耶稣教训门徒说:「你们的义必要胜过法利赛人」。但请问我们的义和爱是否胜过世人呢?
⑤这农人还愿底目的是免祸,我们奉献是为免祸,还是求福(利),或是出于敬神的心呢?——苏天佑《故事深思》
【叩门】经文:“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
3:20)
举世著名的一幅名为“世界之光”画中,耶稣一手提着灯一手在屋外叩门。有人注意到那门上没有画上把手,以为画家一时疏忽掉,就善意地去向画家提意见。画家说:“这并不是我的疏忽,我正要告诉你们;耶稣苦心站在门外叩门,但是这扇门只有从里面才能开启,如果里面的人愿意的话”。
老底嘉教会的信徒,为什么会不冷不热呢?虽然有各种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把主关在门外。一个没有主在其中的教会,还自以为“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但在主眼里看来,他“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
基督徒们:我们为什么还是不冷不热?我们应该反躬自省,究竟是把主接心里还是把主拒在门外?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开门的主动权在你手里,主从不强迫。只要你被他的慈声所感动,一举手之劳,就会立刻把心扉打开,让主进你的心中,使你黑暗的内室变成光明。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
8:12) ──《为甚么要用比喻》
【没有空处】美国开国元老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在第三任总统之前,曾任副总统(1797-1801, John Adams任内),有多方才干,极受人推重,而崇尚简朴。
有一天,他穿着旧工作服,到巴勒摩的著名旅馆找房间。旅馆主人不认得他,推说没有空处而拒绝。当杰斐逊离去后,有人告诉包亦敦(Boyden),他拒绝了给副总统住宿。包吃了一惊,急忙派人去追寻,告诉他随意要多少房间都可以。那时,杰斐逊已经另在别的旅馆安置;告诉来人说:“请回去告诉包亦敦先生,多谢他的盛意;但如果没有空处收容一个肮脏的工人,他也该不能收容副总统。”“
圣经说到主耶稣:“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0,11)── 于中旻《喻道集锦》
【与上帝站在一起 】“但义人得救,是由于耶和华。”(诗37;39)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时候,林肯手下的一位将领,因见形势恶劣,胜负难分,心中甚觉胆怯。自我安慰似地对林肯说:“我想上帝可能是和我们北方站在一起的。
林肯却回答说:“我并不关心这些,我所知道的,是我们站在上帝一方就是了。”
在信徒的经历中,只有这样的信心,才能在表面的失败中看到真理的得胜,不怕暂时的挫折,不怕艰难险阻,一直战斗到真理的最后胜利。
大卫深信自己是站在上帝一边,在扫罗的迫退下,不失忍耐和信心,终于获得胜利。
救主深信自己站在上帝一物在十字架惨痛中就大喊“成了!”震塌阴间的权势。
当上帝使我们经过表面的失败时,你能深信自己确实站在上帝一边吗?
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 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 诗篇86:6-12 ── 佚名《喻道小品》
【废物中找珍宝】经文﹕“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了废掉那有的”(林前1﹕27-28)。
“因我看你为宝为尊﹐又因我爱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换你的生命”(赛43﹕4)。
居里夫妇开始用来提取镭的﹐是被人们视为废物的提炼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如果你读过“居里夫人传”(商务版157页)可以发现这样的文字﹐“奥地利政府决定把一吨这样他们认为‘无用的材料’惠赠认为用得着它的两个疯子使用。若是这两个人将来还要更大量的这种材料﹐他们可以在最优厚的条件下供应。”多么轻蔑的讽刺﹐奥地利政府显然以为这种“废物”是十足的垃圾﹐谁如果以为从当中还可以弄出一点什么来﹐那就等于“疯子”。但是世界上第一克比黄金还珍贵千万倍的纯镭﹐就是在居里夫人苦战四十五个月之后从大量“无用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问题很显然﹐这些“废物”看是谁来掌握﹖在奥地利政府官员手里﹐确实是残渣﹐是垃圾﹐不足轻重﹐一文不值的废物。可是一旦掌握在居里夫人手里﹐她就会把残渣废物变为比金子还高贵千万倍造福于人类的纯镭。真正疯子不是居里夫妇﹐乃是归于奥地利人自己。
诗人仰观伟大的星宿﹐不由地对造物主说﹕“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眷顾他”(诗8﹕4)。
人算什么﹖答案是﹕“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岂不知是“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正如保罗所说﹕“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渣滓。”问题就在于你肯不肯把这个废物“自己”交出来﹖保罗在大马色路上投降了﹐完完全全缴械﹐把已交在主手里。结果出现了奇异的改变﹐还是让保罗自己说话﹕“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
神就在这个“渣滓”罪魁身上提炼出“成了何等人”﹐使千千万万人﹐因着他听见福音﹐归向了救主耶稣基督。
我们还记得﹐在当日有一个孩童手里仅有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正如安得烈所说的“还算什么呢﹖”可是当他交在主的手里﹐祝福掰开﹐便使成千上万的人(包括妇孺)都得到了饱足。我还是重复那一句话﹐问题的关键在乎你﹐肯不肯交出来﹖交在主手中﹐情形就会大变样﹐祂不仅祝福﹐祂还要擘开﹐结果使饥饿的都得了饱足。请问你肯吗﹖为什么不让慈爱的主﹐在你身上变少为多﹐变废为宝呢﹖──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许多信徒不喜欢信得入迷】每个人都能接受运动迷。球迷的『迷』(fan)这个字,就是狂热(fanatic)来的;所以运动迷就是对自己支持的队伍着迷的人。我知道有些喜欢慢跑的人,也堪称为慢跑迷。不论艳阳高照,或刮风下雨,他们总是照跑˙无误。美国邮政总局有一个知名的口号,『或下雨,或飘雪,或降霜,或下冰雹,或黑夜,都不能拦阻勇敢的邮差迅速达成任务。』我觉得这口号也极适用于描述那些慢跑者,这也是我称他们为『慢跑迷』的原因。现然在生活中大部分的领域里,我们都能接受狂热份子。然而一谈到宗教这个最重要的话题,人们立刻对宗教狂退避三舍。── 博爱思《雅各书的信息──我信!然后呢?》
【我们应当为主狂热】狂热的方式不一,有的非常安静。我认识一位年轻女子,她有犹太人的背景。有一次她回家参加犹太人的成年礼。她姐姐事先请求她说,『拜托你回来的时候,千万别破坏了这次成年礼。』她的意思是,『千万别谈耶稣。』这位女子要我们替她代祷,她说,『我无意扫大家的兴。但是别人若问我,「好久不见,有甚么新闻妈?」我该怎么回答呢?』她只有一个答案,『惟一的新闻就是耶稣。』我可以说那位女子是狂热份子,但院我们也都像她一样,在这方面为主狂热。── 博爱思《雅各书的信息──我信!然后呢?》
【必须认识神才能正确地对待神】从前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常常带着宫女,化装成平民,到各地出巡。有一次她到乡下去巡视的时候,遇到狂风暴雨,只好躲在一栋房子的屋檐下。她差宫女去向农家借一把伞。而农家不知道她是女皇,怕她们借了不还回来,迟疑半天,就去找了一把又旧又破的伞,借给她们。第二天,由钦差大臣把伞送了回去,并送了一些礼物。那农家纔知道昨天借伞的人是英国女皇,就非常后悔,如果早知道她是女皇,就会拿出最好的伞借给她。所以要认识神,你纔知道该怎样对待神。─― 吴勇《生命之光》
【人们以外面的形式代替了真神】人类容易把一些形式和礼仪代替真正的信靠神,甚至有时会到一个荒唐的地步。句说有个海员把主祷文刺在背上,作为抵挡灾难的护身符。
他说母亲在临终时吩咐他永不可与家中那本常用圣经的底页分离,因为上面印有金色字体的主祷文。有一段时期,他每次出海都随身携带着它。但有一次,他与另一海员打斗起来,不知怎的,身上的经文跌入海里去了。从此,一切事情似乎都不如意。一位朋友听闻他的烦恼,又侄道那底页经文的事,就劝他把主祷文纹在背上。他接受了这劝告,在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
可怜的是,今天仍有许多人像这个迷信的水手那样,他们把信心放在仪文、礼节、会籍或其他外表的东西上,却忽略了把他们生命和心灵交托在那一位全能的神和祂的爱与能力中。
【善恶树的原则是独立,生命树的原则是倚靠神】当初人类堕落,吃了善恶树的果子,那个原则就是向神独立。善恶树的原则就是说,人不需要神,不必有神,不必靠神,不必和神有接触,人在神之外还可以生活,还可以作事,这一个就是善恶树独立的原则。生命树恰恰相反,它的原则乃是倚靠、不独立。在宇宙中,凡是死的东西都是独立的,与别人没有关联;活的东西却必须倚靠。比方一棵树,它必须倚靠土壤;一条鱼,牠必须倚靠水。当牠们活着的时候,一天都少不了这些。但是当牠们一死,土或水对牠们就都无所谓了,牠们就可以向土或水独立了。
【真正可悲的事是甚么?】在布鲁塞尔的大教堂内有一幅油画,是欧洲文艺复兴前的美术作品,它画着马利亚愁苦地抱着耶稣的尸体,还写着这样的几个字:「你们看,在世上还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么?」这完全反映了他们在信仰上只有人而没有神,一切是根据人的思想和感情来作出发点,完全把神的心思撇开了。我们可以想,若是主不在十字架上替我们死了,我们在神面前有路可以走吗?主的死叫我们痛心的,不该是主死了,更不是一个「母亲」失去了一个「儿子」,而是我们这些罪人叫主不得不为我们死。离弃了「主作中心」的原则,用许多主以外的东西(包括人物在内)代替了主,这是造成历史上所谓黑暗时代的最主要原因。─《五十灵筵》王国显
【没有基督的基督徒】麦雅各在新西兰时,有一个妇人,她的丈夫是一教会里面的长老。她自己在教会里不只是一领导的女人,也是一位管理的女人。她的命令,人都得听从;她所定规的事,人都得执行。她已经作了多年的教友。有一天,麦雅各讲到没有基督的基督徒。他说:「没有基督的基督徒,只是挂上一个基督的名,此外甚么东西都没有。这样的人,与主的血没有关系,是未得救的人。」这位妇人听了很生气,认为有生以来没有听过这样坏的道理。但她盼望,他在晚上讲的时候,也许会好一些,也就再去听他一次;那知她大失所望,早晨已经讲得太坏了,晚上更坏。她气得要发疯了,巴不得跑过去打他几个耳光。此后还有三星期的聚会,她就定意不再去听了。
然而「没有基督的基督徒」日日夜夜在她耳里响着。后来她渐渐看见,她就是一个没有基督的基督徒,心里也就越想越难过。虽然作了多年的教友,也是妇女中一位领导的工人;但她仍是一个没有基督的基督徒。那时她就起首祷告,求神救她;但她不肯在神面前承认她是一个没有基督的基督徒;神也不答应她的祷告。一直到了她里面难过得不能再忍受了,就呼求神说:「哦,神阿!我是一个可怜、没有基督的基督徒,求你救我罢!」就是这一句她原来不肯说的,拦阻了她的得救;一说了,神就救她。后来她对麦雅各说这事时,满面都是眼泪。她觉得像她那样的人不只她一个。她巴不得一切像她的人,都能得着基督,作一个有基督的基督徒。
※ 凡日光没法照到的房屋,便需要医生;照样,不肯让主真光照射的,其灵魂必有病痛。―― 司布真
※ 人与神不和,是自掘坟墓;人叛逆神,是自外生成。你在家中,与家主不和,岂能享家庭之乐?你在国中,叛逆国府,岂能在国中安乐?你在世界,若与万有的主宰不和,岂能有幸福、快乐、平安?─ 陈崇桂
※ 有人得罪我,我就像一只绵羊;若有人得罪神,我就像一只猛狮。─ 加尔文
【神是烈火】
读经:来十二29;申四24
一、神在火里向人显现
1.神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出三2~6;徒七30)
2.神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出廿四17)
二、人遇见神这圣火必有的光景
1.火会使人发热、发烧(诗卅九3)
2.火会使人发光照耀(出卅四29)
3.火会炼净人的不洁(赛六5~7)
三、信徒必须在今日先经历火,到那日才能耐火
1.主耶稣来,要用火给人施洗(太三11;玛三2~3)
2.祂巴不得我们都给火点着了(路十二49;启三15~16)
3.我们迟早都要经过火的试验(彼前一7;林前三13~15)
4.当主再来的时候,一切有形质的都要被火销化,只有圣洁和公义才能存留(彼后三10~13)
四、我们如何才能经历火
1.要将自己献上,当作活祭(罗十二1)
2.真实的奉献必然带下属天的火(王上十八38)
3.然后我们的心灵里面才会火热(罗十二11)
4.如此,凡碰到我们的人就会觉得如同炭火堆在他的头上(罗十二20)
五、须要注意的点
1.不要使用『凡火』(利十1~3)
2.要继续不断的挑旺这火(提后一6;利六9,12)
── 黄迦勒
【信徒该向神献的祭】
一、灵祭(彼前二5)──属灵的祭物,如祷告、颂赞等
二、活祭(罗十二1)──全人的奉献,如身体、时间、才能等
三、颂赞祭(来十三15)──唱诗、赞美等
四、捐输祭(来十三16)──甘心乐意的捐献
五、福音祭(罗十五16)──传福音领人归主
── 张志新《彼得书信》
【你于主如何】
一、你若离弃主,主必丢弃你(代下十五2末句;廿四20;代上廿八9;撒上十五23)
二、你若寻求主,主必惠临你(代上廿八9;耶廿九13;箴八17;太七7~8;约六37)
三、你若转向主,主必转向你(玛三7;亚一3)
四、你若呼吁主,主必应允你(赛卅三3;廿九12;诗五十15;代上七14)
五、你若尊重主,主必重看你(撒上二30)
六、你若亲近主,主必亲近你(雅四8;诗廿七8)
七、你若敬爱主,主必喜爱你(箴八17;约十四21,23;十六27)
八、你若顺从主,主必保佑你(代下十五2)
九、你若承认主,主必承认你(太十32~33;可八38;提后二1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神看我们什么】
一、神看我们存心动机为什么?(撒上十九7)
二、神看我们心思意念想什么?(腓四8;诗篇四十八9)
三、神看我们行事的目的得什么?(腓三7-9)
四、神看我们心中所愿的为什么?(诗篇五十一6)
五、神看我们生命度量需要什么?(约十10)
六、神看我们祷告祈求向祂要什么?(腓四6)
七、神看我们今日跟随是要得什么?(太廿29;约六2;彼前二21)
—— 王永悦
【三等人之对待耶稣(太二1~20)】
一、文士藐视耶稣(4~6)
文士是在耶路撒冷,他们离伯利恒虽然不远,却没有人前去拜访
二、希律妒恨耶稣(3,7~8,16~20)
三、博士敬拜耶稣(1~1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三等人对待耶稣(太二1~20)】
引论:认识、知道耶稣是一回事,是否专心敬拜、皈依又是一回事,知行如何合一﹖
本论:(一)文士知道却藐视耶稣――能教但不能行
(二)希律王知道却嫉妒耶稣――知其可贵但因与己利冲突而拒绝
(三)博士知道而敬拜、奉献――以耶稣为王,为弥赛亚
结论:我们有时是否似文士﹖似希律王﹖而我们该效法的是博士
―― 施达雄《如何准备讲道》
【对待神】
A.{\Section:TopicID=4745}亲近神⊙{\ShowRefList} 利 10:3;
诗 65:2, 4, 73:28; 赛 55:3;
耶 3:22, 30:21-22; 来
7:18-19, 10:22; 雅 4:8
B.等候神
{\Section:TopicID=4747}1. 等候神⊙{\ShowRefList} 诗 5:3,
27:14, 33:20, 37:7, 34, 38:15, 40:1, 59:9-10, 119:166, 130:5-6; 箴
20:22; 赛 8:17, 26:8, 30:18, 51:5, 64:4; 哀 3:24,
26; 何 12:6; 弥 7:7; 番 3:8; 可
15:43; 启 6:9-11
{\Section:TopicID=4748}2. 等候基督⊙{\ShowRefList} 路 2:25,
12:35-40; 罗 8:23-25; 林前 1:5,
7, 4:5; 加 5:5; 帖前
1:9-10; 多 2:13; 来 9:28;
雅 5:7-8; 犹 21
C.{\Section:TopicID=4791}仰望神⊙{\ShowRefList} 代上
16:11; 拉 8:22; 诗 34:5,
123:1-2; 赛 17:7
――《主题汇析圣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