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题目录

 

遵行神的旨意

 

     未曾清楚明白神的旨意之先,不要跑得太快,恐怕你跑错了路;已经清楚知道神的旨意以后,不要走得太慢,恐怕撒但和你的肉体拦阻你,使你不顺服神。王明道

 

【遵行神的旨意】英国名牧师司布真,一次有人请他到美国去讲道,说了许多动人的条件,内中有一条说:若他到美国去,就能在一个坐一万人的礼拜堂讲道。他回答说:「我的志愿不是在大礼拜堂,向一万人讲道;我惟一的志愿,是照着神的旨意行。」

    可见神不但对全人类有其计划,即对个人亦有其旨意。各人寻出神的大计划中,关于我的一部份是甚么,而乐意去遵行,那就是作大事,那就是幸福。神的大计划如同火车,站在火车头前,与火车抵抗的,是愚拙人,必有灾祸。乘上火车,与火车同行,是聪明人,即是幸福。——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遵行神旨就必饱足】人们靠食物以养生,耶稣则靠遵行神命以过活(约四34)。这是我们所当效法的。现说一故事,使我们可多得点亮光。兄弟有半年时间,在山东做游行奋兴布道工作。有两位弟兄同工。一次预备往一乡间教会去,早上八时行路,那时正是阴历新年,天下大雪,沿途没有食物店子,直至是日下午六时纔到一小镇,不料那教会传道先生不在那里,没人招呼,乃即往外面购买食物,以充饥肠。其后好不容易的购得些几乎发霉的馒头回来。因为肚子很饿,显不得讲求生,然吃之却津津有味。肚子饱了,开堂布道,格外有力。因而联想到主以遵行神旨为食物,神旨有时甘甜,令你得喜乐,格外有力,勇往直前;但神旨有时很苦,令你灰心失望,不肯前进。但无论如何,必须接受,像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喜欢接受食物一般。我们要有一个饥渴慕义的心,虚空自己,接受神的管教。── 李既岸《约翰贰书的信息》

 

【几乎太迟】1920年代,英国经济衰退,很多人失业。工会发动罢工,人民生活愈加困难。在苏格兰劳瑞牧师(David Laurie)的教会中,有很多信徒是矿工。
   连着两个晚上,当劳瑞牧师祷告的时候,神告诉他去帮助一个家庭。他并没有去。第三天晚上,劳瑞不能入睡。他跟妻子说过,就起身送一点钱给一个贫困的家庭。时间已经将近午夜,他并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将钱投进那家门上的信箱,然后转身回家。
   半小时后,有人在敲门。他开门看见,正是他送钱去的那个人。进门后,那人说:“牧师啊,今夜我差一点犯下了杀人的罪。我有五个孩子,我和妻子三天没有吃的;神好像是撇弃了我们不管,我不忍看孩子们继续忍饿,所以决定如果今天半夜之前,神不听我们的祷告,就是我们全家同归于尽的时候。当我手中拿着剃刀,在屋里走来走去,忽然听见有脚步声,又看见有甚么对象从信箱送进门内:信封里是三个金镑,正好济我们的急。我打开门看,认得是您的背影,您已经不见了。”“
   这次的经历,不仅救了那贫困的一家人,也改变了劳瑞的事奉,他明白了作神使者的意义。在听从神的声音上,稍稍迟延,几乎铸成大错。

  “我急忙遵行你的命令,并不迟延。”(诗一一九:60)迟延与违背的结果常是一样的。── 于中旻《喻道集锦》

 

【只要确定是否神的旨意】在一次战事中,有一个上校得知团长下令攻击某个据点。这命令实在是错误的,上校知道了这事,并且知道结果是必死无疑。但他只有一个问题要问传令兵,就是要询问那命令是否真的。一确定真有此命,他就不关心别的。他们奉命发动攻击,并且全部罹难。那必须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必须只关心命令,就是神的旨意,不关心事物或难处。我们若这样作,撒但就绝对无法在我们身上下手。―― 倪柝声《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