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题目录

 

道成肉身(为人生活)

 

【忧患之子】

“他……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赛53:3

诗:主你奇妙的故事,我正低头在默思;

    今天荣耀当年苦,爱且孤单的道路;

    往事历历满鼓舞,时时刻刻感深处。

    你曾圣别客此地,万恶人间显公义;

    因爱来作忧患子,谁能说尽你恩慈?

“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哦,试想主自己,地上君王不认识祂,可是荣耀的主,正在困倦的坐在井旁。因着口渴,似乎向这世界要一口水──这世界就是祂所造,但不认识祂。

祂出尽代价,把神的爱显在人间。

我爱慕祂那样的爱,使祂为我成为罪。在这件事上,祂的大爱受了十足的试炼,也就是这爱带领祂经过一切。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人到底是怎样的,事实虽然顶可怕,却能深刻的启迪我们。若我受审判,我对我的朋友寄予什么希望呢?最少他们不会离弃我罢。但他们都离开祂跑了!对于审判官呢?我必定盼望他保护无事,但彼拉多竟洗手自示清白,把祂交给百姓!对于祭司我所望为何?他们应为无知的人代求,为无告的人代方,但他们却鼓动百姓,喊着说:“除掉祂,除掉祂!”每一个人都没有公义,但这一位是义者,祂曾在神的爱中,经过了这一切的试炼!

祂的忧患有如深渊,我们从边缘一看下去,真是不寒而懔!对祂不禁肃然起敬……。一看祂受苦之深,恩典就在眼前显得高超绝俗。这就使人觉悟说,只有一位约对完全圣洁的“人”,纔能当得起那样的深忧巨患。

祂指望有人同情,但找不着一个;指望有人安慰,也寻不见一人……。祂受尽人间痛苦忧患,最厉害的考验与磨炼,泰然独处,孤单交行,惊醒祷告……没有人与他表同情;如果有,也只是一个伯大尼的马利亚,此外再没有同情祂的人。但祂自己,却从来没有不同情任何需要祂的人。

祂本是在父怀中的爱子,但祂被离弃,像一个普通的罪人,对于这一点,我们没有一个能测度祂魂中的伤痛。

祂对于圣洁的认识何其高,所以祂在神面前成为罪的感觉也何其痛苦;祂对于神的认识其深,所以祂感觉神的离弃也何其忧伤!

祂是复活,祂是生命。祂是操纵生死的主,竟然在世界为我们踏进死门!祂买我们的代价太大,怎能把我们丢弃。

哦,面貌憔悴的主!曾因赐恩受损污;

我们欢乐等主来,细瞻创痕献敬拜。

面面相对亲近主,更表全心的爱慕!

欣逢再度降临时,所有忧伤成往事。―― 达秘《基督是我们的满足》

 

【主耶稣在青少年时期】

   一、人都喜欢在大庭广众的面前作些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刺激、兴奋),而不喜欢没没无闻地,在亲朋的小圈子里作些日常的『例行』公事

   二、一般人有两种的极端:若不是去作『修道士』,就是想去作『伟大的传道士』

   三、耶稣长大于加利利的拿撒勒;加利利是人所轻看的地方,『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么﹖』它是一个居民大约二三千的山麓小村

   四、『这不是木匠么』(可六3)﹖祂从『木匠的儿子』(太十三55)升格到『木匠』,从学徒开始到自立,被训练、造就,从十二岁到三十岁,十八年之间,破晓即起,亲手作工,供养母亲、弟妹

   五、『木匠』主要制作家具、牛轭、建房子。主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30)。主的木匠店里绝不作次等货色

   六、据传说,耶稣的父亲很早就过世,所以祂在十几岁少年时,就已负担全家的生计

   七、当耶稣出来传道时,在约但河受施洗约翰的洗,圣经说:『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三17)。这句话主要是针对祂自己和祂已往的为人的称赞

── 黄迦勒

 

【平易近人的耶稣】耶稣带着十足平民的色彩:()诞生──客店没有地方!生在马槽!()家庭──木匠之家,无产的工人阶级。()环境──他是个拿撒勒人,脱不了乡土气。()同伴──打鱼的人,贫苦的阶级,罪人的朋友。()生活──飞鸟有巢,狐狸有洞,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桑安柱《银网集》

 

【甚么都不回答】当我们受无理的待遇,或蒙不白之冤时,首先表现的就是表白与声辩,为自己说几句话。我们的主,却甚么都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太廿七12~14)。主之一言不发,乃是祂甘心乐意接受神为祂所预定的一切。因祂知道所临到的十字架,是神的旨意。祂不讲理由,不论是非,祂看见这乃是出于神,并不是理由、是非的问题。─ 杨浚哲《关锁的园》

 

【从神得到慰藉】「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约八1)。这里我们看见一个孤单到无家可归的人,如何得到他的慰藉:退到隐密之处,依偎于天父的慈怀。─ 桑安柱《这时候》

  

【耶稣降生与荣耀归神的关系】当耶稣基督降生在地上的时候,天使曾唱歌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路一14)。甚么叫做荣耀归与神呢?比方说,我们今天到处都在用电,但我们对电到底知道多少?不多!我们只知道电有能和热。但怎能知道电有能和热呢?让它从物体中通过,热和能就出来了;所以你若要了解电,一定要让电来通过一个物体。天上的神乃是灵,既然祂是灵,你眼睛看不见,那你怎么知道神有慈爱、全能、公义呢?地上的人对神只是观念,却没有实际的认识,但是天上的神,祂体验到人的需要,于是祂道成了肉身,也就是成为人,到世界上来,祂对人说,没有人见过神,只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耶稣基督来到世界上做甚么呢?祂是要把神表明给人认识,我们看见祂,就能够认识神。所以说,耶稣基督的降生,是为着神,就是彰显神的荣耀。─ 吴勇《生命之光》

 

【耶稣比摩西和亚伦更美】希伯来书将摩西和亚伦拿来与耶稣做比较,他们是亲兄弟,性格相异其趣,可是天天却生活在一起,事奉在一起。他们俩人的职分有甚么差异呢?摩西是管理者,代表权柄和管治,他口中所出的话不外乎「你要这样作,你不可那样作。」摩西在以色列中管治一切,而且要执行神的权柄。但是神的性情不只是像摩西那样,所以还要有亚伦来彰显祂。亚伦这个人对人满了爱、满了怜悯。祭司体系不过是神爱人、神怜悯人的一个发表而已。神把摩西和亚伦放在一起,神若独有其中之一,是无法在祂百姓之中成事的。神必须把同情的心,和管治、强权结合在一起。假如你能把这两个功能调和得好,你就可以牧养出非常好的以色列民了。─ 史百克《上面来的呼召》

 

【真实的人生总不失败】从有世界以来,没有一件真实的工作落了空,也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生遭了失败。我们应当彻底明白「失败」和「成功」这两个相反的名词的真义。不要用属地的标准去测量它们,要用那永存的标准。有一位在乡村的木匠家中度过三十年卑微、劳苦、无人记载的岁月,后来又成为多经忧患的人,在各城中游来游去,不住的勤劳作工,末后死在那孤独、悲惨、羞辱、伤心的十字架上。这位的人生是否失败了呢?没有失败。这是神的儿子的人生,祂就是要我们在这些事上追随祂的脚踪。─《灵食拾英》F.W. Farrar

 

【耶稣怎么能复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七章曾经说,祂的命不是被夺的,而是祂自己舍的。而人的命都是被夺的,我们人都不愿意死,这乃是人之常情。但是死是很公平的,它会临到一个穷人的身上,也会临到一个富人的身上;死也是很冷酷的,任你怎么哭求,它也不会动心。而耶稣说,祂的命并不是被夺的,而是祂自己舍的。就像警察抓犯人,是因为他有了把柄纔可以抓。这个把柄是甚么?就是人的罪。同样地,死为甚么会夺人的命呢?因为我们有罪,所以就不能不死。可是耶稣基督则不同,因为祂没有罪,所以祂到死的里面去,仍然可以从死的里面出来。─ 吴勇《生命之光》

 

【道成肉身的意义】话,怎样是人类思想的表达;祂(主耶稣),照样是神的思想和旨意的表达。祂是把神已经存在、却尚未启示出来的思想和旨意,向我们显明出来。神并不是仅仅给我们一本写在纸上的圣经,祂更是把一个活的人,差到我们中间,借着这位人子在地上具体的生活细节,把神的性情,和祂向人类爱的旨意,给我们显示出来。─ 宣信《基督的生命》

 

【耶稣在拿撒勒隐藏的年日】「这不是那木匠么」(可六3)?这句话透露了些许的亮光,使我们瞥见了祂那十八年的岁月(从十二岁到三十岁)。耶稣生命的较大部份是亲手作工谋生活;那神的儿子生活在有规律的步调中,和每一个工作的人相类似。这是个美丽的传说:当耶稣仍是孩童时,祂的挂名父亲约瑟去世了,所以祂的工作非仅要养活自己,而且要维持拿撒勒这个小家庭的生活;马利亚及家中的幼小成员都仰赖于祂的劳苦。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并不坚持;但我却坚持说,祂为着自己的生活而工作。哦,这件事实在给予我们多大的力量及安慰。十八年之久,祂所作的是你我有些人所说的「例行公事,普通工作」;神子在生活的细节中克尽职责。必须先有拿撒勒的木匠店,然后纔有客西马尼园及各各他的十字架;祂若不是从小就住在神的旨意中,就不能对神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 坎伯摩根《摩根讲道精选》

 

【道成肉身的意义】神是隐藏的,人不能用感觉来认识神,只有神将祂自己显明出来。所以神必须借着圣经来讲话。但是,神如果只向我们说话,我们只能明了神的思想,这还是抽象的明了神。所以神不能只用口述向我们表明,神必须用具体的启示向我们表达祂自己。这具体的启示,就是「道成肉身」。只有祂儿子耶稣基督降世,「住在我们中间」,纔能将神完整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得到了主耶稣,就是得到神自己。这是基督教唯一的、最大的、启示的奥秘。─《五十灵筵》于中一

 

     主耶稣越忠心,就越受藐视和反对;越温柔,就越受顶撞与轻看。然而这一切都不能使祂改变,因为祂所有的都是单单为神而作。达秘

 

     主耶稣这一个「人」,是在神与人的喜爱中长大的;因为祂从来不为着自己作过任何一件事,祂从不为自己而活。达秘

 

【耶稣降生与平安归人的关系】当耶稣基督降生的时候,天使曾唱歌说:「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路一14)。「平安」这两个字,也可以解释做「和好」。人是神所造的,却不认识神、不要神,人是背向神的。耶稣来到世界,是要人能与神和好。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祂两只手,一只手是钉在木头的那一边,一只手被钉在木头的这一边。祂好像一只手拉着神的手,一只手拉着人的手,使人能与神和好。所以平安归给世人,就是要人与神和好。为甚么人没有平安?因为人离开了神,就有许多不能解决的忧愁、困难、痛苦、烦恼。所以耶稣来到地上,要把这一切挑在祂的肩头上面,只要你相信祂,祂就替你解决你的痛苦,祂就作为你一切问题的答案,所以你就会有平安。─ 吴勇《生命之光》

 

【气船(道成肉身)】撒都说:有一次我在希马拉雅山里,要过一条河,那里没有船,我也不会泅水;正在寻思应当怎样作,恰巧遇见个人,我对他说:『我愿渡到那边去,这里没有桥,也没有船。』他说:『空气可以渡你过去。』我就很奇怪:我可呼吸空气,不信空气能够渡我过河。这时,却见那人拿出一张皮袋来,装满了气,叫我坐上,我就上去,竟很平安渡过去了。』空气只有装在皮里,才可载人;照样,神是灵可以帮助人,必须成为人身,道成肉身。凡愿渡这世界之河走向天堂去的,她都携带他们。耶稣说:『人看见了我,就看见了父。』我们在基督耶稣的肉身里,可以看见活神天父。

编者按:希马拉雅山中滩多流急,不宜行船,居民多取山羊之革,缝而为袋,紧扎各孔,独留一腿以便吹气,气满扎紧,用以渡水。如要行远载重,则用羊革多个— 通用十六个— 以木联之,名曰『沙克』。

 

【道成肉身的救主】阿比斯(Shah Abbis)是一位爱民的波斯王,他喜欢穿着便衣访察民情。一天,他到了一处穷人的公共浴堂,与烧火的火夫交谈,吃饭时分享火夫的粗食,二人竟成莫逆之交。之后某一天,他向火夫吐露了自己的身分,以为这个穷火夫一定会向他求什么赏赐,那知这火夫十分惊讶地定睛看着他,庄严地说:「你离开皇宫与尊荣,来到这黑暗地方,与我并坐在一起,关心我的忧喜。对别人你可能要赐给他好些贵重之物,但对我来说,你已将你自己给了我,我只求你永远不要收回你对我的友谊。」我们所接受的主正是一位离开天堂,来到这黑暗世界的主,被钉在十字架上。祂把祂自己全然给了我们,一无保留!

 

【众人的耶稣】有一位韦尔斯老妇人说耶稣是韦尔斯人。一个英国人对她说:「不,祂是犹太人。」但她断定说她知道祂是韦尔斯人,因为她能听懂祂所说的话。

 

【我可以经常拥抱您】经文:「看哪, 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启廿一3)
      小女孩对母亲说:「妈妈!我喜欢你多于喜欢神!」
  妈妈说:「你怎能这样说话呢?」
      「我是认真的!」
      「为甚么呢?」母亲奇怪地问。
      小女孩回答说:「因为我可以经常拥抱您。」
      小女孩的心声正是人寻求亲近神的心声,道成肉身正好让我们能接触神。

 

【以天父的事为念,也顺从肉身父母】

读经:路二41~52

   一、主耶稣孝顺肉身的父母:

         1.人误会以为主不孝顺父母(约二4)

         2.主先作『木匠的儿子』(太十三55),后成为木匠(可六3)

         3.主在十字架上把母亲交托给约翰(约十九26~27)

   二、圣经教训我们要孝顺父母:

         1.孝顺服母是神的命令(弗六1~3)

         2.圣经的榜样――以撒(创廿二1~12)

         3.圣经的警戒――(创九20~27)

   三、主耶稣以天父的事为念:

         1.主藉查考圣经来明白神的心意

         2.圣经是『人被圣灵推动』说出神的话(彼后一21)

         3.圣经都是神的呼出(提后三16~17)

   四、我们要勤读圣经:

         1.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太四4)

         2.不正常吃饭会饿死

         3.要趁着年青勤读圣经(太廿七5;路十37;约十三27)

         4.要趁着年轻记念造物主(传十二1)

── 黄迦勒

 

【效法主耶稣为人的榜样】

读经:罗八29;路二49~52;可六3

   一、『效法』的意义

         1.效法不是模仿,不是外表穿着、举止、语调、语气、作法等的学样

         2.效法乃是『模成』,是里面生命的活出,和圣灵藉外面环境的琢磨

         3.真实的效法是自自然然的,而不是勉勉强强、古里怪气的

         4.主耶稣为人的榜样,乃是一面镜子,藉以核对我们凭甚么而活

   二、祂以天父的事为念,但也顺从肉身的父母

         1.思念天上的事(西三2),但也不轻忽作人的本份

         2.神的家(教会)和自己的家并重(参哈一7~9)

   三、祂的智能和身量一齐增长

         1.身体健壮,正如灵魂兴盛一样(约参2)

         2.在敬虔上操练自己,也要操练身体(提前四7~8)

   四、神和人喜爱祂的心一齐增加

         1.凡事讨神的喜悦,而又为人所称许(罗十四18)

         2.祂不是一个属灵的怪人

   五、祂先作木匠,后出来传道

         1.从十二岁到三十岁,十八年间默默地尽祂作长子、长兄的责任

         2.祂先作人子,后作神子(并不是说祂原来不是神子,乃是说祂道成肉身以后);先有隐藏的生活,后有公开的生活

── 黄迦勒

 

【耶稣之诞生】

   一、天使三次报信

         1.给童女(路一26~38)

         2.给约瑟(太一16~24)

         3.给牧人(路二8~14)

   二、世人三次拜主

         1.有牧人(路二15~20)

         2.有西面(路二25~35)

         3.有博士(太二1~1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基督降生】(加四4~5)

   一、降生的事实――神差遣祂的儿子(约三16;约壹四2~3)

   二、降生的方法

         1.为女子所生(加四4;创三15;赛七14;路一24~38;二1~20)

         2.且生在律法以下(加四4;太五17)

   三、降生的目的

         1.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加四5;三1013;徒四12)

         2.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四5;三25;约一12;约壹三1~3)

   四、降生的时候――时候满足(加四4;可一15;提前二6;多一3;参但九25~26)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各界对于耶稣之降生】(路二1~20)

   一、世人漠视(1~7;赛五十三1~3)

   二、天使尊崇(8~14;来一6)

   三、牧者赞美(15~20)

── 丁良才《经题模范》

 

【牧人之于耶稣降生】(路二8~20)

   一、牧人所见的(8~9)

   二、牧人所听的(10~14)

   三、牧人所行的(15~20)

── 丁良才《经题模范》

 

【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九58)

   一、客店不招待祂(路二7)

   二、本城想驱逐祂(路四28~29)

   三、本国想除掉祂(约一11;十九14~1519~22;参太二2)

   四、世界不认识祂(约一10;路九53;约一12~13)

── 丁良才《经题模范》

 

【耶稣没有地方】(皆因世人不认识祂)

   一、在客店(路二7)

   二、在本城(路四28~29;太十三57~58;约七5)

   三、在本国(约一11;十九15)

   四、在世界(约一10;路九58;连安葬祂的坟墓也是别人的,太廿七59~60)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学耶稣的样式】(太十一29;彼前二21后半)

   一、在信心上(来十二2)

   二、在爱心上(弗五2;四2;约壹四19)

   三、在圣洁上(约壹三3;林后六17~18;七1;彼前一15~16)

   四、在卑微上(腓二5~8)

   五、在忍耐上(帖后三5;来十二3;彼前二28)

   六、在宽容上(西三13;弗四32;太六14~15)

   七、在受苦上(彼前二21;赛五十三3;约一11;十五25;十七14;十五2018)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当以耶稣的心为心】(腓二5)

   一、耶稣的怜悯(太九36;可六34;十48,参49)

   二、耶稣的谦卑(太十一29;腓二7~8;约十三3~51214~15)

   三、耶稣的喜乐(路十21;太十一25)

   四、耶稣的伤感(约十一3335;路十九40~41;太廿三37)

   五、耶稣的胆量(太廿三13~35)

   六、耶稣的威怒(可三5;来一9;林前十三6)

   七、耶稣的真诚(约十四6;一1417;约壹五20;启三7)

   八、耶稣的勤劳(可三20~21;约九4)

   九、耶稣的祷告(路三21;五16;六12;九29;廿二324144;廿三34)

   十、耶稣的慈爱(约十五13;罗五7~8;弗五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效法主】

耶稣是我们的好榜样(比方欲画方圆,须靠标尺;要写好字,须摹好帖)

   一、效法主的柔和(太十一29)

   二、效法主的存心(腓二5)

   三、效法主的行事(约十三15)

   四、效法主的克苦(彼前二21)

   五、效法主的圣洁(约壹二6;三3)

── 丁良才《经题模范》

 

【耶稣为罪人之友】(路七36~50)

   一、容让罪人之就己(39节;十五1~2)

   二、受纳罪人之敬意(37~38)

   三、赦免罪人之愆尤(49节;可二7~10)

   四、解除罪人之烦恼(50节;太十一28)

   五、挣断罪人之缧绁(约八3436那女人作了新人了;林后五17)

   六、亲作罪人之救主(路十九10;徒四1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使拉撒路复活的耶稣】(约十一4~44)

   一、哀哭的耶稣──与人同情(35)

   二、祈祷的耶稣──与神交通(41)

   三、得胜的耶稣──无所不能(43)

── 丁良才《经题模范》

 

【耶稣哭】(约十一35)

   一、祂体贴朋友的忧愁(约十一33~35)──除了罪以外主耶稣真是人(来二17;四15),人不得不体贴朋友的忧愁;神有一个儿子是无罪的,祂却没有无忧愁的儿子

   二、因罪恶所致的败坏(约十一33)──述说始祖在伊甸园犯罪以前和犯罪以后的境况(创二17;罗五12)

   三、因神工所受的损伤──比如神撒了好种,仇敌却撒了稗子(太十三24~30)

   四、因人不动心的刚硬(路十九41~44;太廿三37~39)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基督四次往伯大尼去】

   一、有恩惠的师尊(路十38~42)

   二、能体恤的朋友(约十一1~44)

   三、肯牺牲的救主(约十二1~1123~29)

   四、升高天的基督(路廿四50~53)

── 丁良才《经题模范》

 

【法利赛人之反对主】

   一、议论──因耶稣给瘫子赦罪(路五1721)

   二、埋怨──因耶稣与税吏同席(路五30)

   三、盘诘──因耶稣不随众禁食(路五23;可二18)

   四、罪责──因门徒在圣日搓麦(路六1~2)

   五、谋害──因耶稣在圣日医病(路六611;可三6)

人无论如何反对主,主总是得胜的

── 丁良才《经题模范》

 

【耶稣之对待仇敌】(约十三15;参罗十二14~21)

   一、规劝(约五16~47;十31~38)

   二、指责(约十八22~23)

   三、躲避(路四2729~30;约八59;十39)

   四、哀哭(诗十九41~44)

   五、恩待(路廿二51)

   六、祈祷(路廿三34;太五44)

   七、舍命(罗五810;约十五13)

── 丁良才《经题模范》

 

【耶稣为门徒洗脚】(约十三1~17)

   一、洗脚的原因(1~3节;参路廿二24~30)

   二、洗脚的方法(4~5节;参『彼此洗脚』;加六1~2)

   三、洗脚的表意(6~11节;约十五3)

   四、洗脚的教训(12~17节;腓二5;罗十二10;彼前五5;雅一2225;参路六46)

── 丁良才《经题模范》

 

【耶稣与彼得的对比】

   一、耶稣祷告:彼得睡觉(太廿六38~39,参40~41)

   二、耶稣容让:彼得力争(约十八48,参10~11)

   三、耶稣忍耐:彼得发咒(太廿六67~68,参7274)

   四、耶稣得胜:彼得失败(约十八4~6;参路廿二60~6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耶稣忍受罪人的顶撞】(来十二3;十三13;参太19~39犹太人以耶稣为仇敌)

   一、宗教的仇敌(太廿一12~17;约九14~16;太十一19)

   二、民族的仇敌(约四5~1039~42;参八48;十一47~53)

   三、道德的仇敌(路十五1;十九7;太九9~13;路七39)

   四、真理的仇敌(约七1250~52)

   五、父神的仇敌(约五18;太十二22~24;约十30~33)

── 何清源

 

【第一段  道成肉身】

     神定规要在人的形状里表现他自己

     人在神的观念中是奇妙的

     人是神创造的中心

     人是一个尊高的受造之物

     人是神的代表是神自己的表显

     人是神起初原则的具体表现

     神所注重的乃是一个活的人

     人是神一个新的起头

     神拣选人

     撒但要夺取人

   十一  属天的人——基督

―― 史百克《救赎八段》

 

【第二段   主在地上的生活】

     一般的认识

     圣灵的见证

     有属灵的意义

     是一个奥秘

     使人困惑不解

     是受圣灵的管治

     是由圣灵管理一切

―― 史百克《救赎八段》

 

【记念救主降生七要】

   一、要归主为圣(路二23;林后六17~18)

   二、要尊主为大(路一3846;西一18;来一2;徒十九17)

   三、要以主为乐(路一47)

   四、要见主为慰(路二25~29)

   五、要拜主为王(太二1~211)

   六、要得主为宝(腓三7~8)

   七、要事主为荣(徒廿22~24)

── 司徒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