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第七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神对有关禁食问题的答复】 一、伯特利人打发人询问神,他们是否该继续禁食(1~3节) 二、神的回答表示祂不悦纳他们的禁食悲哀(4~14节) 1.他们的吃喝是为自己,并非向神禁食(4~6节) 2.他们不听神屡次藉先知向他们所说的警告(7~12节上) 3.故此神向他们发怒,也不听他们的呼求(12节下~14节) 贰、灵训要义 【敬虔的外貌与实意(参提后三5)】 一、神不喜悦人单有敬虔的外貌(1~6节) 1.伯特利人打发人问神是否该继续禁食(1~3节) 2.神说他们仅为自己吃喝,并非向神禁食(4~6节) 二、神喜悦人听从祂的话──有敬虔的实意(7~12节) 1.他们在被掳前不听神藉先知所说的话(7节) 2.神曾屡次差遣先知告诫他们要持守公义和仁爱(8~10节) 3.他们始终不肯听从神的话,惹神发怒(11~12节) 三、神惩罚不听话的人──没有敬虔实意的人(13~14节) 1.人既不听神的话,神也不听人的呼求(13节) 2.是神使他们被掳,使美好之地荒凉(14节)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迦利亚书注解》 叁、其他纲目 【讲题一:斥责假冒为善的禁食】 经文:迦7:1-7 一、有关信息的话语临到先知1 二、有关斋戒的疑惑问题求问2-3 三、有关禁食的错误行为悲哀4-7 ── 毛南春阳 【讲题二:斥责以色列人不听话】 经文:迦7:8-14 一、神的吩咐: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8-10 二、神的烈怒:众民心硬犹如金刚石11-12 三、神的审判:他们被旋风吹散荒凉13-14 ── 毛南春阳 【第六大段 恢復的子民和恢復的属靈实际(第七章至第八章)】 壹、 神的百姓被吹散到万国去的原因 一、 主责备主的百姓从前先知的话也该听从 『大流士王第四年九月,就是基思流月初四日,耶和华的话臨到撒迦利亚。那时伯特利人已经打发沙利亚和利坚米勒,并跟从他们的人,去恳求耶和华的恩,并问万军之耶和华殿中的祭司和先知說:「我歷年以來,在五月间哭泣斋戒,现在还当这样行吗?」万军之耶和华的话就臨到我說:「你要宣告国内的众民和祭司,說:『你们这七十年,在五月、七月禁食悲哀,豈是丝毫向我禁食吗?你们吃喝,不是为自己吃,为自己喝吗?当耶路撒冷和四围的城邑有居民,正兴盛,南地高原有人居住的时候,耶和华藉从前的先知所宣告的话,你们不当听吗?』」』(亚 7:1~7) (一)伯特利居民來问先知从前守节哭泣禁食是否还当继续 (二)主的回答你们守节禁食并没有实际 二、 主的百姓心里刚硬违背主的命令,所以被吹散到万国去 『耶和华的话又臨到撒迦利亚說:「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說:『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憐悯弟兄。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他们却不肯听从,扭转肩头,塞耳不听,使心硬如金钢石,不听律法和万军之耶和华用靈藉从前的先知所說的话。故此,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烈怒。万军之耶和华說:「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來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我必以旋风吹散他们到素不认識的万国中。这样,他们的地就荒凉,甚至无人來往经过,因为他们使美好之地荒凉了。」』(亚 7:8~14) ── 史伯诚《撒迦利亚书纲要》 【荒凉之痛伤(七1~14)】 一、国难日与痛祷日(七1~2) 1.进神殿见神面——“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赛五十六7) 2.见神面求神恩——“去恳求耶和华的恩”(七2) 二、表面禁食与精神禁食 1.表面禁食无继续之必要 2.精神的禁食则可永远地进行——(赛五十八6~9;珥二12~13) 3.身被掳与灵被掳 ——贾玉铭《圣经要义》 【犹太人特别纪念日—按月份排】 一、主前586年4月9日(八19)━━城被攻破(参耶卅九2,五十二6-7;王下廿五3-4) 二、主前586年5月7日(七3、5;八19)━━圣殿、皇宫及全城被焚毁(参王下廿五8-9) 三、主前586年5月10日(七3、5;八19)━━同上(参耶五十二12-13)(事实上,耶路撒冷从5月7日至5月10日都在火海中,参王下廿五8;耶五十二12) 四、主前585年7月3日(七5、八19)━━省长基大利被杀(参耶四十一1;王下廿五25-26) 五、主前588年10月10日(八19)━━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围攻耶路撒冷,十八月后攻陷圣城(参耶卅九1;王下廿五1)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神的三个责备(七4~7)】 一、他们的悲哀非向神所发出的(七5) 二、他们的生活是为己而非为神(七6)(参林前十31) 三、他们悲哀之初因乃是在国亡之前(城邑有居民,正兴盛;南地高原有人居住),他们(国家)不听那时先知的话语而有今日国破家亡的情形(七7)。这三个问题显露他们如今应前车可鉴,当听现时先知的话,要醒悟过来为神而活(彷一1-6的主旨)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神的烈怒的结果(七13~14)】 一、神不再听他们的呼求(其实他们早有其它先知所给的警告,如耶十一11、14;十四11、12) 二、他们分散在列国中(归回者还算少数,其余的仍散布在列邦国中) 三、「巴力斯坦地」(意「美地」,本节说是「美好之地」。如耶廿三19;诗一0六24)成为荒地(最后一点可能是先知感怀性的补语)。在归回时期,巴力斯坦地逐渐有人垦荒种植,这是神开始施恩的象征,也是日后更大复原的预尝,只要他们肯听律法和先知的话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真诚敬拜(七1~14)】 一、背景(1~3)──事情的发生与一至六章相隔约两年,伯利恒打发代表来向祭司询问有关斋戒的事情 二、敬拜的仪节与属灵的实在(4~7) 三、真实的敬拜(8~10)──正如弥迦书六8所宣讲的真理,真实的敬拜可归纳于两方面 1、高举公义与公理(9上) 2、在实际生活上实践爱心与怜悯(9下~10) 四、追述被掳是选民顽梗叛逆的结果(11~14) ──《新旧约辅读》 【亚七章纲目】 十一、四篇信息(七至八章) 1.第一篇信息:劝告以色列人要离弃仪文宗教的虚妄,转向敬虔生活的实际 (7:1~7) (1)被掳之人在五月间哭泣斋戒的传统(7:1~4) (2)他们的悲哀非向神所发的(7:5) (3)他们的生活是为己而非为神(7:6) (4)他们那时因不听先知的话而有今日国破家亡的情形(7:7) 2.第二篇信息:告诫以色列人,他们被旋风吹散,他们的地荒凉,乃因不听神
的话(7:8~14) (1)神的吩咐(7:8~10) (2)民的悖逆(7:11~12) (3)神的审判(7:13~14) ── 梁家声《撒迦利亚书读经讲义》 【第七章纲目】 参、关于禁食与道德问题的信息 7:1-8:23 一、禁食日期的问题 7:1-3 (一)时间:大利乌王第四年九月,基思流月初四日。 7:1 (二)背景:巴比伦的犹太裔官员差遣他的发言人来敬拜神,并且问祭司与先
知是否要持续进行五月间的哭泣斋戒。 7:2-3 二、探讨禁食的内在本质,要求以日常的公平正义来替代特殊的禁食礼仪。7:4-14 (一)神要先知质问百姓和祭司:这七十年来的禁食悲哀是向神还是为了自己?
耶和华以前藉先知说的话,百姓也应该要听。 7:4-7 (二)神以前告诉以色列人要按公义审判,要慈爱怜悯,不可欺压谋害。 7:8-10 (三)以色列人不听神的命令,导致被分散到列国,土地荒凉。7:11-14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假心待真神 撒迦利亚书7章】 一丶苦难之中寻求神7:1-2 二丶自我评估真求神7:3 三丶虚心假意追求神7:4-6 四丶不听先知不求神7:7 五丶欺负孤寡藐视神7:8-10 六丶塞耳不听不理神7:11-12 七丶被神拒绝不听神7:13 八丶被掳荒凉因离神7:14 ──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撒迦利亚书第7章神重实际】
──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七章 外表与实质】 1) 恳求神恩打发人、1/2 2) 哭泣斋戒年年行、3 3) 责备禁食心不诚、4/6 4) 先知的话当听从、7 5) 理应慈爱和怜悯、8/10 6) 心里刚硬不听从、11/12 7) 民背道神发列怒、12/13 8) 悖逆为被掳原因!13/14 ── 郭提多《那鸿书读经讲道辅导题纲》 撒迦利亚书第七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神对有关禁食问题的答复】 一、伯特利人打发人询问神,他们是否该继续禁食(1~3节) 二、神的回答表示祂不悦纳他们的禁食悲哀(4~14节) 1.他们的吃喝是为自己,并非向神禁食(4~6节) 2.他们不听神屡次藉先知向他们所说的警告(7~12节上) 3.故此神向他们发怒,也不听他们的呼求(12节下~14节) 贰、灵训要义 【敬虔的外貌与实意(参提后三5)】 一、神不喜悦人单有敬虔的外貌(1~6节) 1.伯特利人打发人问神是否该继续禁食(1~3节) 2.神说他们仅为自己吃喝,并非向神禁食(4~6节) 二、神喜悦人听从祂的话──有敬虔的实意(7~12节) 1.他们在被掳前不听神藉先知所说的话(7节) 2.神曾屡次差遣先知告诫他们要持守公义和仁爱(8~10节) 3.他们始终不肯听从神的话,惹神发怒(11~12节) 三、神惩罚不听话的人──没有敬虔实意的人(13~14节) 1.人既不听神的话,神也不听人的呼求(13节) 2.是神使他们被掳,使美好之地荒凉(14节)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迦利亚书注解》 叁、其他纲目 【讲题一:斥责假冒为善的禁食】 经文:迦7:1-7 一、有关信息的话语临到先知1 二、有关斋戒的疑惑问题求问2-3 三、有关禁食的错误行为悲哀4-7 ── 毛南春阳 【讲题二:斥责以色列人不听话】 经文:迦7:8-14 一、神的吩咐: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8-10 二、神的烈怒:众民心硬犹如金刚石11-12 三、神的审判:他们被旋风吹散荒凉13-14 ── 毛南春阳 【第六大段 恢復的子民和恢復的属靈实际(第七章至第八章)】 壹、 神的百姓被吹散到万国去的原因 一、 主责备主的百姓从前先知的话也该听从 『大流士王第四年九月,就是基思流月初四日,耶和华的话臨到撒迦利亚。那时伯特利人已经打发沙利亚和利坚米勒,并跟从他们的人,去恳求耶和华的恩,并问万军之耶和华殿中的祭司和先知說:「我歷年以來,在五月间哭泣斋戒,现在还当这样行吗?」万军之耶和华的话就臨到我說:「你要宣告国内的众民和祭司,說:『你们这七十年,在五月、七月禁食悲哀,豈是丝毫向我禁食吗?你们吃喝,不是为自己吃,为自己喝吗?当耶路撒冷和四围的城邑有居民,正兴盛,南地高原有人居住的时候,耶和华藉从前的先知所宣告的话,你们不当听吗?』」』(亚 7:1~7) (一)伯特利居民來问先知从前守节哭泣禁食是否还当继续 (二)主的回答你们守节禁食并没有实际 二、 主的百姓心里刚硬违背主的命令,所以被吹散到万国去 『耶和华的话又臨到撒迦利亚說:「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說:『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憐悯弟兄。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他们却不肯听从,扭转肩头,塞耳不听,使心硬如金钢石,不听律法和万军之耶和华用靈藉从前的先知所說的话。故此,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烈怒。万军之耶和华說:「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來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我必以旋风吹散他们到素不认識的万国中。这样,他们的地就荒凉,甚至无人來往经过,因为他们使美好之地荒凉了。」』(亚 7:8~14) ── 史伯诚《撒迦利亚书纲要》 【荒凉之痛伤(七1~14)】 一、国难日与痛祷日(七1~2) 1.进神殿见神面——“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赛五十六7) 2.见神面求神恩——“去恳求耶和华的恩”(七2) 二、表面禁食与精神禁食 1.表面禁食无继续之必要 2.精神的禁食则可永远地进行——(赛五十八6~9;珥二12~13) 3.身被掳与灵被掳 ——贾玉铭《圣经要义》 【犹太人特别纪念日—按月份排】 一、主前586年4月9日(八19)━━城被攻破(参耶卅九2,五十二6-7;王下廿五3-4) 二、主前586年5月7日(七3、5;八19)━━圣殿、皇宫及全城被焚毁(参王下廿五8-9) 三、主前586年5月10日(七3、5;八19)━━同上(参耶五十二12-13)(事实上,耶路撒冷从5月7日至5月10日都在火海中,参王下廿五8;耶五十二12) 四、主前585年7月3日(七5、八19)━━省长基大利被杀(参耶四十一1;王下廿五25-26) 五、主前588年10月10日(八19)━━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围攻耶路撒冷,十八月后攻陷圣城(参耶卅九1;王下廿五1)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神的三个责备(七4~7)】 一、他们的悲哀非向神所发出的(七5) 二、他们的生活是为己而非为神(七6)(参林前十31) 三、他们悲哀之初因乃是在国亡之前(城邑有居民,正兴盛;南地高原有人居住),他们(国家)不听那时先知的话语而有今日国破家亡的情形(七7)。这三个问题显露他们如今应前车可鉴,当听现时先知的话,要醒悟过来为神而活(彷一1-6的主旨)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神的烈怒的结果(七13~14)】 一、神不再听他们的呼求(其实他们早有其它先知所给的警告,如耶十一11、14;十四11、12) 二、他们分散在列国中(归回者还算少数,其余的仍散布在列邦国中) 三、「巴力斯坦地」(意「美地」,本节说是「美好之地」。如耶廿三19;诗一0六24)成为荒地(最后一点可能是先知感怀性的补语)。在归回时期,巴力斯坦地逐渐有人垦荒种植,这是神开始施恩的象征,也是日后更大复原的预尝,只要他们肯听律法和先知的话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真诚敬拜(七1~14)】 一、背景(1~3)──事情的发生与一至六章相隔约两年,伯利恒打发代表来向祭司询问有关斋戒的事情 二、敬拜的仪节与属灵的实在(4~7) 三、真实的敬拜(8~10)──正如弥迦书六8所宣讲的真理,真实的敬拜可归纳于两方面 1、高举公义与公理(9上) 2、在实际生活上实践爱心与怜悯(9下~10) 四、追述被掳是选民顽梗叛逆的结果(11~14) ──《新旧约辅读》 【亚七章纲目】 十一、四篇信息(七至八章) 1.第一篇信息:劝告以色列人要离弃仪文宗教的虚妄,转向敬虔生活的实际 (7:1~7) (1)被掳之人在五月间哭泣斋戒的传统(7:1~4) (2)他们的悲哀非向神所发的(7:5) (3)他们的生活是为己而非为神(7:6) (4)他们那时因不听先知的话而有今日国破家亡的情形(7:7) 2.第二篇信息:告诫以色列人,他们被旋风吹散,他们的地荒凉,乃因不听神
的话(7:8~14) (1)神的吩咐(7:8~10) (2)民的悖逆(7:11~12) (3)神的审判(7:13~14) ── 梁家声《撒迦利亚书读经讲义》 【第七章纲目】 参、关于禁食与道德问题的信息 7:1-8:23 一、禁食日期的问题 7:1-3 (一)时间:大利乌王第四年九月,基思流月初四日。 7:1 (二)背景:巴比伦的犹太裔官员差遣他的发言人来敬拜神,并且问祭司与先
知是否要持续进行五月间的哭泣斋戒。 7:2-3 二、探讨禁食的内在本质,要求以日常的公平正义来替代特殊的禁食礼仪。7:4-14 (一)神要先知质问百姓和祭司:这七十年来的禁食悲哀是向神还是为了自己?
耶和华以前藉先知说的话,百姓也应该要听。 7:4-7 (二)神以前告诉以色列人要按公义审判,要慈爱怜悯,不可欺压谋害。 7:8-10 (三)以色列人不听神的命令,导致被分散到列国,土地荒凉。7:11-14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假心待真神 撒迦利亚书7章】 一丶苦难之中寻求神7:1-2 二丶自我评估真求神7:3 三丶虚心假意追求神7:4-6 四丶不听先知不求神7:7 五丶欺负孤寡藐视神7:8-10 六丶塞耳不听不理神7:11-12 七丶被神拒绝不听神7:13 八丶被掳荒凉因离神7:14 ──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撒迦利亚书第7章神重实际】
──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七章 外表与实质】 1) 恳求神恩打发人、1/2 2) 哭泣斋戒年年行、3 3) 责备禁食心不诚、4/6 4) 先知的话当听从、7 5) 理应慈爱和怜悯、8/10 6) 心里刚硬不听从、11/12 7) 民背道神发列怒、12/13 8) 悖逆为被掳原因!13/14 ── 郭提多《那鸿书读经讲道辅导题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