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第三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关乎重建圣殿的异象(三)】 五、大祭司约书亚穿新衣的异象──除掉神子民的罪孽(1~10节) 1.神责备那与大祭司约书亚作对的撒但(1~2节) 2.神命给约书亚换穿华美的衣服并戴洁净的冠冕(3~5节) 3.耶和华的使者告诫约书亚谨守神的命令才可管理圣殿(6~7节) 4.神应许亲自设立并雕刻那预表基督的石头(8~10节) 贰、灵训要义 【大祭司约书亚穿上华美的衣服】 一、耶和华的使者预表主耶稣基督作神子民(大祭司约书亚)的中保(1~2节) 1.在神面前作神子民的辩护者,抵挡撒但的控告(1节) 2.神接受基督的辩护,责备撒但(2节上) 3.神判定祂子民是从火中抽出的一根柴──蒙恩者(2节下) 二、主耶稣基督的救赎已经除去神子民的罪污(3~5节) 1.神子民照着污秽的本相站在主的面前(3节) 2.主的救赎使神的子民得以脱离罪孽(4节上) 3.神子民因着接受主的救恩,得以穿戴基督──华美的衣服和洁净的冠冕(4节下~5节) 三、主耶稣基督对神子民蒙恩后的期许(6~7节) 1.遵行神的道路(7节上) 2.谨守神的命令(7节中) 3.管理并看守神的家(7节下) 四、预言那要来的基督(弥赛亚)和祂的救恩(8~10节) 1.大祭司约书亚和他的同伴(所罗巴伯)是作预兆的(8节上) 2.神要使大卫的苗裔──基督,即弥赛亚发出(8节下) 3.神要亲自雕刻那有七眼的石头(9节) (1)是神在约书亚面前所立的石头──道成肉身(9节上) (2)石头上有七眼──祂满有圣灵,乃是活石(9节中) (3)神要亲自雕刻这石头──使祂受苦,钉十字架(9节中) (4)要在一日之间除掉这地的罪孽──为人担罪,完成救赎(9节下) 4.神人和睦,平安归于祂所喜悦的人(10节)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迦利亚书注解》 叁、其他纲目 【讲题一:穿上新人的约书亚】 经文:迦3:1-5 一、大祭司约书亚被撒但控告1-2 二、大祭司约书亚站着事奉神3-4 三、大祭司约书亚戴洁净冠冕5 ── 毛南春阳 【讲题二:忠心仆人的赏赐】 经文:迦3:6-10 一、告诫约书亚:遵行谨守的命令6-7 二、应许约书亚:除掉这地的罪孽8-9 三、祝福约书亚:同享神赐的福乐10 ── 毛南春阳 【大祭司的异象】 读经:亚3:1-7 时间与背景:以色列民从被掳之地回国重建圣殿 一、大祭司站在神面前,信徒得救之后个个都是祭司的职分,“惟有你们是君尊的祭司……”(彼前2:9) 二、“撒但……与他作对”要认识撒但的诡计,祂是“昼夜控告我们的弟兄”(启12:10)专与圣徒作对头。(参路18:1-8) 三、神的恩典,他责备撒但,因神拣选了耶路撒冷,正像我们在神面前蒙恩典,乃是“用火抽出来的一根柴”(亚3:2) 四、神的吩咐: 1、脱去他污秽的衣服“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林后7:1)“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不能见主”(来12:14) 2、穿上华美的衣服,戴上洁净的冠冕,即是披戴基督“穿上新人”“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弗4:20-24 罗6:5) 五、神的告诫(劝勉和儆戒) 要遵行主的道,谨守主的命令—— 1、可以管理神的家; 2、看守神的院宇; 3、可以在这些站立的人中间来往——与众圣徒有正常的交通。 ── 王国恩 【脱旧穿新(三1~5)】成圣的工夫,我们靠自己作不到,越挣扎,越可怜。这是主作的。 一、脱去污秽衣服——指消极方面 1、撒但作对 2、神不受理——变控告为代祷 二、穿上光明衣服——指积极方面 三、戴上洁净冠冕(三5)──信徒的生命生活圣洁高尚,这就是信徒的洁净冠冕。 ——贾玉铭《圣经要义》 【勖勉造就(三6~10)】在基督里受的勖勉和造就。许多人失败的原因,是因靠自己——律法的义,不靠基督的义。 一、勖勉(三6~7) 二、造就(三8~10) ——贾玉铭《圣经要义》 【安慰的预言(三6-10)】——「诰诫」(三6-7)及应许(三8-10)。 一、管理神家(三7a)━━以色列当遵守神的律法,就可以代替神「管理」(tadhin,意「治理」,特别指「惩罚性」,如创十五14;伯三十六31,或「保护性」方面的管理,(如创三十6;箴三十一9)他的家(以色列国称为「神的家」)。此点必使以色列人获得无限的鼓舞与振奋。 二、看守院宇(三7b)━━并可以「看守」(tishmor,意「看顾」,如创二15;或「守望」,如士一24)神的殿,不叫人亵渎之(如主后来洁净圣殿的作为)。 三、自由敬拜(三7c)━━可在这些站立的人(指服事神的天使,在异象中,天使具有人的形象)中来往,即参与天使们自由地敬拜、无惧地接近并与他们一同事奉神。 四、苗裔发出(三8)━━约书亚与其余的祭司,就是作「预兆的」(Mophthim,意指「将来事物之预表」(参赛八18,二十3;结十二6,廿四24),指祭司们为以色列祭司国度的标志(他们的出现表示祭司国度要恢复了)。神又必使他的仆人(「我的仆人」亦是弥赛亚之名称,参赛四十二1,四十九3、5,五十二13,五十三11;结三十四23、24)称「苗裔」(zemach,英译shoot,「大卫的」是补字)出来,这是弥赛亚来临的应许(参赛四2,六十一11;耶二十三5,三十三15)。 五、立定石头(三9a)━━神应许在约书亚面前选立(将「所立」译作「选立」)石头(「石头」亦是弥赛亚之名词,参赛八14,廿八16;但二35;诗一一八28),在「那」(补上这指定词)石头上有七眼,象征全知,也指出石头带有神的属性(犹太传说七眼代表归回时代的七大领袖:约书亚、所罗巴伯、以斯拉、尼希米、哈该、撒迦利亚及玛拉基)。神应许给约书亚一块全知的石头,这石头代表弥赛亚,这也是但以理预言那打碎列国的石头(但二35),藉此叫约书亚安心,神的国度必然建立。 六、除掉罪孽(三9b)━━神亲自雕刻这石头(指神亲自引导弥赛亚,使他完成神的救赎伟工),并在一日之间除掉罪孽。 七、平安丰盛(三10)━━「当那日」(旧约常用之词汇,统称「耶和华的日子」,分审判及福气两部份,此处是论祝福即禧年国部份,此时是描绘弥赛亚时代的气象)。神便赐平安丰盛给以色列,坚定拣选之福乐(参王上四24、25;弥四4)。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第二大段
约书亚的異象(第三章)
論及恢復时代的祭司体系】 壹、
撒但在神面前控告约书亚 一、大祭司的职分 『天使[原文是他]又指给我看:大祭司约书亚站在耶和华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约书亚的右边,与他作对。耶和华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华责备你!就是拣选耶路撒冷的耶和华责备你!这不是从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吗?」』(亚 3:1~2) (一)担当神儿女的一切责任 (二)和神儿女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二、神为约书亚责备撒但 三、这不是从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吗 (一)被擄归回子民的价值 (二)荒凉的火焚烧神的儿女 (三)约书亚带領归回子民事奉的宝贵意义 贰、
脱去污秽,穿上荣美 『约书亚穿凓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說:「我使你脱離罪孽,要给你穿上华美的衣服。」我說:「要将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他们就把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华美的衣服,耶和华的使者在旁边站立。』(亚 3:3~5) 一、 脱去污秽就是脱去罪孽 二、 穿上华美就是穿上基督和基督的救恩 三、 戴上洁净冠冕是戴上基督的荣耀 參、
耶和华使者的教导 『耶和华的使者告诫约书亚說:「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說:你若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我也要使你在这些站立的人中间來往。』(亚 3:6~7) 一、 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命令,就可以管理我的家 二、 我要使你在这些站立的人中间來往 肆、
基督和圣靈的职事 『大祭司约书亚啊,你和坐在你面前的同伴都当听。(他们是作预兆的。)我必使我仆人大卫的苗裔发出。看哪,我在约书亚面前所立的石头,在一块石头上有七眼。万军之耶和华說:我要亲自雕刻这石头,并要在一日之间除掉这地的罪孽。』(亚 3:8~10) 一、大祭司和他的同伴都是作兆头——主的代表—— 二、「大卫的苗裔」——復活的基督 三、有七眼的石头——圣靈和圣靈的职事 (一)亲自雕刻这石头 (二)一日之间除掉这地罪孽 (三)神的百姓承受救恩产业 『当那日,你们各人要请邻舍坐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說 的。」』(亚 3:10) ── 史伯诚《撒迦利亚书纲要》 【亚三章纲目】 五、第四异象:撒但敌对约书亚──大祭司赎罪与治理神的家(3:1~10) 1.异象(3:1~5) 2.诰诫(3:6~7) 3.应许(3:8~10) ── 梁家声《撒迦利亚书读经讲义》 【第三章纲目】 贰、八个异象 1:7-6:15 四、第四个异象 3:1-10 (一)撒但与大祭司约书亚作对,耶和华责备撒但。 3:1-2 (二)神使大祭司约书亚(代表以色列人)脱离罪孽,让他穿上华服。3:3-5 (三)天使告诫约书亚:只要守住神的命令就可以管理圣殿。 3:6-7 (四)预言弥赛亚将到,神要除去犹太地的罪孽,使犹太地和平。3:8-10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你的蒙恩全靠神 撒迦利亚书3章】 一丶神知撒但与人作对3:1 二丶神帮百姓责备撒但3:2 三丶神命仆人脱去污秽3:3-4 四丶神赐美衣戴上华冠3:5 五丶神教仆人遵守真道3:6-7 六丶神对众人所说当听3:8 七丶神藉基督赎人罪孽3:9 八丶神爱赎民得享安息3:10 ──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撒迦利亚书第3章 控约书亚】
──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三章 大祭司异象】 1) 撒但与祭司作对、1 2) 耶和华开口责备、2 3) 脱去污秽的衣服、3 4) 戴上洁净的冠冕、4/5 5) 使者在旁边站立、6 6) 受托付管理神家、7/8 7) 大卫后裔生基督、9 8) 圣民除罪得安息!10 ── 郭提多《那鸿书读经讲道辅导题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