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迦利亚书第十三章短篇信息

 

目录:

撒迦利亚书第十三章读经札记(王国显)

撒迦利亚书第十三章讲义(陈终道)

撒迦利亚书讲义(十三章)(文牧)

炼净的行动(13)(香港读经会)

主兴起,仇敌四散(十三章19)(台北基督之家)

一个洗除污秽的泉源(十三1~6)(台北灵粮堂)

击打牧人羊就分散(十三7~9)(台北灵粮堂)

 

 

撒迦利亚书第十三章读经札记(王国显)

 

弟兄姊妹,这就有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个事情就牵连到以色列全家得救的事,这是罗马书叫我们留意到的。但是他们怎么可能全家得救呢?直到现在他们还是拒绝神的儿子,他们怎么可以全家得救呢?原来在将来那一个时候,神让那个事情是这样发生的。耶路撒冷是被围攻,犹大是被压迫,我们看到末后的时候就了解到那个情形。其实就在十二章,隐隐约约我们也了解到,如果我们对启示录面的事情有点把握的话,在下文,就是十三章末了到十四章的时候,就看到那个事情。当时就是在大灾难的末期,全地都起来压迫以色列,连现在扶持以色列的,也转过来参加到压制以色列的集团。所以,全地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到以色列地。虽然是在这种情形底下,以色列人没有一点退缩,他们虽然是非常非常少数,但是他们还是拼命抵挡。这就是启示录所说的哈米吉多顿战争,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米吉多平原。

 

在那一场战争,我不顺着经文的次序,就按着事情发展的次序来看经文。我们留意十三章,那一个时候神允许列国攻击以色列。第七节,「万军之耶和华说,刀剑哪,应当兴起,攻击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击打牧人,羊就分散,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这里乃是说到神的儿子到地上来,人对付神的儿子,就惹动神的怒气,把他的子民交出去。先是罗马把他们灭掉,他们就分散在列。这些事情都没有放在这,放在这的是越过这许许多多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直接就到了哈米吉多顿战役。他说:「全地的人」,不是全地球,这个「全地」是指着以色列地,犹大地。「三分之二的人战死,三分之一的人存留下来」。这个剩下来的三分之一,在底下就看到,是神在他们身上给他们熬炼,熬炼到一个地步,他们就完全转过来去寻求神,求告神的名。神也在那宣告说:「这些是我的子民」。他们也在那宣告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弟兄姊妹记住,这三分之一乃是大灾难期间所剩下的以色列民,也就是罗马书和以赛亚书所说的「余数」,就是剩下来的人。

 

经过大战剩余的百姓全体悔改归向神

 

这些剩下来的人,在这我们看到,他们完全转过来寻求神,他们是怎么来寻求神的呢?圣经面所记载的事情我不在这说,主要还是在启示录,我把事情发生的顺序指出来,弟兄姊妹们就看清楚这段话翻来覆去所说的宗旨。当列国都来对付以色列的时候,他们在哈米吉多顿那接战。结果以色列支持不住了,他们就从米吉多平原那退回耶路撒冷。从地理上来说,米吉多平原就是在四福音所说的加这个地区。这一直以来都是古战场,最后一个战役也是在那。以色列人抵挡不住,他们就从加利退回犹大,最后是退进耶路撒冷,死守在耶路撒冷。到了这个时刻,他们剩下三分之一的人。耶路撒冷结果还是被攻破了,半个耶路撒冷被占领,那是十四章里面说到的事。

 

到了这个时候,剩下的这些以色列人,他们要么就战死,要么就投降。但是他们又不甘心投降,他们要战死,恐怕连力气都没有。所以,他们到了一个地步,完全动弹不得。这就回到十二章来了,那个时候是怎样的?第十节,「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剩下的以色列人已经到了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是到了尽头。在这一个时候,神就把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因着神的怜悯,有了这样的一个恩典,这些剩下的以色列民,他们会寻求神。但是他们是在那寻求他们祖宗的神,他们还不知道为甚么在过去那些年日,他们受那么许多践踏的原因在哪。现在已经走到尽头,剩下寻求神的一条路,神的怜悯也让他们会去寻求神,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祖宗的神。

 

真正认识神的儿子了

 

感谢神!神应允他们的祷告,我们的主来了。我们的主一来,他们就看到一件事,来拯救他们的那一位神,原来就是他们所杀害的神的儿子。就是这里所说的,「他们仰望我,就是他们所的,必为我悲哀。」悲哀到一个程度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弟兄姊妹好好读清楚这话,当主来了,拯救就来了,他们就得拯救了。

 

我们先不看这个,我们来看主怎么拯救他们,那就要来到十四章。在十四章你就看到一件事情,耶路撒冷被攻破,城的一半也被占去了,剩下的民仍然留在耶路撒冷。这时他们求告神,接上十二章施恩恳求的灵那,「结果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国争战,好像从前争战一样。」留意第四节,「那日,他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们要从我山的中逃跑,因为山谷必延到。你们逃跑,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耶和华我的神必降临,有一切圣者同来。」

 

弟兄姊妹注意,当他们到了绝境的时候,他们寻求神,神就来了。怎么来呢?他就踏脚在橄榄山上。弟兄姊妹记得,我们的主升天是在哪?就在橄榄山。使徒行传那两天使对门徒说:「你们看见那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看见他怎样去,他还要怎样来。」他怎样去呢?他被云彩接上去。他怎么来呢?他在云彩降临。在甚么地方发生这些事情呢?上去是在橄榄山,下来也是在橄榄山。

 

现在我们就看到,我们的主带同千万圣者,说准确一点,带同经过审判的那个完全在荣耀的教会,一同降临在橄榄山。当他的脚一踏在橄榄山的时候,橄榄山就从南北分成两半了,当中断裂的地方就成了一个大。这一个大就让剩下的以色列民,从耶路撒冷出来逃跑,避开敌人继续攻击。然后,我们的主就对付掉列国的军队。

 

全家悔改的实况

 

经过这一阵,十二章所说的,余下来的犹太人,他们就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我们从前所杀害的那一位称为耶稣的,他果然是神的儿子,他果然是我们长久以来所盼望的弥赛亚。我们的祖宗和我们长久以来作了一件愚昧透顶的事,我们的祖宗杀了他,我们愚昧到一个地步,一直抵挡他。现在神给我们看见,那拯救我们的,就是他,是我们所的。因此,他们心有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懊悔,痛悔,很严肃地在神面前悔改,悔改到一个地步,他们承认亲手杀害了神的儿子。

 

弟兄姊妹,刚才我说我们要好好地来读这一节经文,为甚么呢?因为这所说的事情,很有相关的意思在那。「他们仰望我,就是他们所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你怎么来领会这个?他来拯救我们,他让我们有路可走,他救我们脱离了仇敌,他救我们脱离了死亡,我们快乐都来不及了,怎么会倒过来要悲哀呢?怎么倒过来要愁苦呢?

 

弟兄姊妹们,他们认识了他们作的事,他们看见了他们长久以来抵挡神的恶果。他们抵挡神到一个甚么情形呢?杀了神的独生子,杀了神的长子。他说:「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谁的独生子?当然从经历上面来说,应该是他们自己的独生子死掉了,他们的前途没有了,他们的盼望没有了,他们的一切理想都成空。因为他有一位儿子,那位儿子没了,所以他悲哀,这个我们完全可以体会。他愁苦,因为长子不在了,这个我们也能体会。

 

但是问题就是,你留意他们这些愁苦,不是因为他们直系亲属身上发生的事,而是发生在神儿子身上的事。对他们来说,神儿子是第三者,第三者的儿子跟你有甚么关联?怎么他的遭遇就好像成了你的独生子和长子的遭遇?弟兄姊妹你细细地摸进去,你体会到他们当时懊悔到一个甚么程度?他们摸到神的感觉,他们领会到我们的主在十字架上喊,「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的时候,神心那个感觉。所以,他们整个以色列就是在这样的心情回转过来,就带出一个甚么样的光景呢?

 

从各人的心的深处发出的悲哀

 

我们先留意十一节,那日,耶路撒冷必有大大的悲哀,如米吉多平原之哈达临门的悲哀。这个我们可以领会到。为甚么耶路撒冷大有悲哀呢?从它的描述来说,因为以色列在哈米吉多顿已经被击败了,他们有三分之二的人死在刀剑底下,所以,整个余下的人都很愁苦,很悲哀。但是他们那个时候的悲哀,不是因为哈米吉多顿所发生的事,乃是他们看见神的儿子降临,结果他们就引出一个悲哀,如同哈米吉多顿被击败时候的悲哀,那个情形比哈米吉多顿打败还要严重一点。

 

就引出一个光景,第十二节,「境内,一家一家的都必悲哀。大卫家,男的独在一处,女的独在一处。拿单家,男的独在一处,女的独在一处。利未家,男的独在一处,女的独在一处。示每家,男的独在一处,女的独在一处。其余的各家,男的独在一处,女的独在一处。」弟兄姊妹你看到他们当时的悲哀,悲哀到一个地步,男的独在一处,女的独在一处。如果发生这样一种光景,那个悲哀的程度是很深的。在这样的情形底下,人所有的一点点感情,都没有地位再存留,以至他们已经不再在生活中,各家在困难当中互相扶持。因为他们都看到那个事情不是某某人的事,是我的事,是我的愚昧,是我得罪神,所以能单独在一个地方,不能再有人的柔情,也不可能再有人的体贴,也不可能再有人的安慰,你就晓得是落到这样的一种光景

 

这种光景是怎么来显明的?我们看看主当时给撒利亚说这个话的时候,他要撒利亚特别这样的记录,甚么意思呢?他说:「境内一家一家的都必悲哀」,大卫家,王家;拿单家,先知;利未家事奉神的人;示,大卫家的对头,说得明确一点,就是平常与大卫顶撞,也就是拒绝神旨意的人;还有其余的各家,就包括全以色列的余数,男的独在一处,女的独在一处,作甚么呢?悔改,悲哀,愁苦。因为他们作了一件好像不可能得着赦免的事情,因为这个不是道德的问题,也不是刑事的问题,乃是直接与神对抗的问题。这个时候他们看见,他们整个悔改是因着这样的一个悔改。以色列剩下的余数就引出一个事实,就是全家悔改归主。用新约的话来说,是以色列全家得救,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真切的悔改得着完全的赦免

 

弟兄姊妹现在看到,我们的主降临,能让以色列产生那么大的力量来践踏仇敌。以色列怎么能让神来作成这个事情呢?这很清楚让我们看到,彻底的悔改,绝对的悔改。如果是人的悔改,不解决问题,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挽回不过来。但是感谢神!当人是这样地转向神的时候,十三章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一件很宝贵的事情,「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我们晓得,这一个泉源,叫作洗罪的泉源,除掉罪恶和污秽的泉源,这一个泉源就是神的儿子所流的宝血,就是神的儿子钉十字架的事实。我们感谢神!神的儿子钉十字架这件事情,成了一切拯救的根据。以色列得拯救以前,这个不在撒利亚书面,是我们这些称为教会的,先享用了这一份恩典。

 

赎罪日的应验

 

现在是说到以色列的前途,所以,神儿子的赦免的恩典显出来的时候,连他的罪过都得赦免。这是甚么?从整个耶路撒冷的悲哀,直到现在,我们很清楚看到这是甚么?这是赎罪日的应验。神给以色列人七个节期,到这个时候,是赎罪日的应验。赎罪日这个节期到这个时候,完全显明它的意义。神的百姓与神和好,神的子民和神中间再没有间隔。神的子民来到神的面前,是绝对服在神的权柄底下。尊他为主,尊他为王,超越过一切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因此带出底下一件事情,人完全毫无保留尊神为大,再没有假先知胡言乱语,再没有假师傅作一些无聊的带领。因为到了那一个日子,神的子民中间没有个人能容让假先知和假师傅的胡言乱语。因为在他们自己的经历头,他们已经知道他们和神中间所有的一切是怎么一回事,没有个人可以在神说过的话以外,来加添或者减少甚么。

 

绝对尊神为大

 

所以,引出一件很明显的事情,在地上没有人敢再说我是先知。因为当我们的主明明地显明的时候,也不需要再有先知。如果你出来说,神现在兴起我来作先知,谁首先来对付我呢?我家的人,我的父母,我的儿女,他们就要起来对付我。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说:「我们不过是蒙恩的人,我们不是先知,我们就是听话的。」也许起初还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两个手臂有点伤痕,人家就问他两个手臂是怎么受伤的。他就老老实实说:「这是我在亲友家中所受的伤。」为甚么在亲友家中受伤?我乱说话,我凭自己说话,我说神托我说话,家人就不容让我这样放肆。弟兄姊妹们,我们看到当以色列全家悔改转向神的时候,为甚么他们能在国度面作主要的百姓?为甚么在第八章面,那些人要拉住以色列人,领他们去见神?他们凭甚么可以有这样的本事呢?就在这,他们那个时候是绝对尊神为大。

 

我特别题到这让弟兄姊妹来注意,在教会的传统,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称为弟兄的,他们把这段话说反了。他们说这二手臂受伤的人是预表主钉十字架所受的伤,不少神的儿女也是这样听,又这样说。弟兄姊妹,是的,从上下文很清楚就看到,这是说出那些冒充先知的人,他们所受到的对付。为甚么人会这样看呢?也不能说没有一点依据,就是下文。但是弟兄姊妹我们要留意,如果我们细心读圣经的话,就看到从接下去的那一句话开始,就是说另外一件事,不是同一件事。但是下文说的那件事的确是说到主,并且所说的话在福音书也给引用,来指明我们的主当时的一些经过。

 

我们感谢神!当我们细细来读的时候,我们读到下面这段话,乃是说出经过了神的管教的百姓,神在他们身上有许多造就和熬炼,把他们造就到一个地步,仍然是那一句话绝对地拣选神。这是整个的过程。我想,弟兄姊妹特别留意到,「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必分散了,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身上。」那个微小者是谁?你看到这是说到一个小团体,接下去就看到,这个小团体就是那余数,就是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人。为甚么说他们是微小者呢?这是和当时围攻耶路撒冷的列国来作比较,他们的确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感谢神!神把他们造就熬炼,成为神所喜悦的。

 

 

撒迦利亚书第十三章讲义(陈终道)

 

3.洗罪泉源(十三1~9

十三章一至九节

读经提示

11节的那日是指什么时候?(参十二34689……

2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应照字面领会,抑象征教会(参十二10)。

3.按3~4节为什么那日若有人再说预言的,必羞愧或该受死?(参启廿二18~19;申十三1~5

4击打牧人羊就分散应验于新约何章何节?(主预言门徒分散记于福音书何处?)

5.列出本章中认为难明之问题,试行解答。

68节的预言已否应验?何时会应验?启示录中有何近似的记载?


1.洁净大卫家(十三1~6

十三1~2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

大卫家在此实际上指犹大人或全以色列人,虽然上章曾分别提及大卫家拿单家利未家”……以代表全以色列人,但本节却以大卫家概括了全以色列人。因基督按肉身说是属犹大支派,大卫的子孙,且按历史事实,当时把基督钉十架,又用枪扎他的,正是大卫家的子孙和耶路撒冷的居民(约十九14~15)。但当时他们并非仰望所扎的人。而是昂首讥消他们所钉所扎的主耶稣,故本处所论不是指历史上那一次主耶稣受死流血,为万民开了洗罪的泉源而说的。因在基督受死之前已有门徒,已提及教会(太十八15~20)。他们并没有枪扎基督或把他钉死,然后又仰望他们所扎的人,所以这里所说的开一个洗罪的泉源不是指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那一次,而是特指基督降临时,为以色列人预备的一次悔改机会而谈的,是还没有应验的预言。

悔改的结果当然是罪得赦免。上章既提雅各家悔改,在此提及得洗除污秽的应许是很自然的次序。

所以,那日与第十二章十一节的那日相同,但不是指基督第一次降世受死的时期,乃是指第二次再来由空中降至地上时的事。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固然是开了一个洗罪的泉源,(一个可以得着赦罪的机会和途径)但那不是只为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也为万民。主耶稣自己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十二32)。他又在称赞伯大尼之马利亚奉献香膏时说:“……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太廿六13)。主又在升天之前吩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所以基督在十架上流血赎罪所开的洗罪泉源,不单是为犹太人的,更是为万民的。

但在此既只提大卫家与耶路撒冷居民洗除罪污,完全未提及教会,暗示此时教会已被提不在地上;并且这里所说那日我必从地上除灭偶像的名,不再被人纪念,也必使这地不再有假先知与污秽的灵……”,这些预言绝未应验,反之,今天正是假先知和污秽的灵工作最活跃的时候。但基督二次降临时,要战胜一切仇敌而除去各种偶像与污灵(启十六13~16,十九11~16)。换言之,不论旧约中有信心的人,如亚伯拉罕、摩西(罗四11~12;来十一8~1024~26)或现今的基督徒(林后五7),或大灾难中得救的人如本章所描述的,都凭相同的原则得救——“本乎恩、因着信(弗二8),靠着同一救赎之恩得赦罪——就是基督流血赎罪之恩。

十三3~6若再有人说预言,生他的父母必对他说,你不得存活,因为你托耶和华的名说假预言……”

生他的父母未必是什么专家,未必有辨别诸灵的恩赐,怎么能那么有把握的判定他们儿子所说的是假预言?因为神的启示已经完全,无可增减(启廿二18—19),只要紧握着圣经的真理可以确知那些自认为受灵感说预言的人是假先知。分辨假先知重要关键,不在于他们表面的态度、爱心、和所说的话有否引用圣经,乃在乎他们所传所信的与圣经基本原则是否相背。

神的预言既已完全启示给人,无人可增减,则仍有自称先知的再说预言,不论能否应验也都是假的了(申十三1~5~6)。所以本段中撒迦利亚在描写那些假先知到那日的狼狈惊煌的情形。那日一切人都重视神的事过于亲情的关系,即使亲生父母也会起来刺透那说假预言的儿子,但这不是说在弥赛亚国度中还有假先知,乃是描写在国度建立之前,基督降临的那日,那些原本作假先知迷惑选民的人(太廿四24~25),后来向人否认自己是先知的情形,甚至自认是农奴,也不敢说自己是先知。

可见当人真正经历了他救恩的喜乐,认识了基督的全然可爱,就不再羡慕那些超自然的经历,有了全能全知的主,小小超自然的能力之显现,或神奇的经历还算什么呢!

2.牧人与余民(十三7~9

这几节的预言,与上文的论题并不连贯,在此包括两项在时间上可能相隔颇久的预言:

关于好牧人的被击打(十三7

十三7“……攻击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击打牧人,羊就分散……”

新约福音书(太廿六31;可十四27)既引用在主耶稣身上,所以当然是指基督被捕时门徒逃散的事。但若这牧人是指主耶稣,神怎会呼唤刀剑来攻击他自己差来的好牧人?这可能是模拟弃绝神的牧者之人其口吻说的。

下句我要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英译NASB.作“I will turn My hand against the little one”),与中文圣经极近。由于反手加在……”在语气上是反面的,是则神怎会转手对付他所打发的牧人和他的百姓?实意应指神任凭他的牧人与子民受击打。固然一方面成就神原定的旨意,另一方面也使那些悖道的百姓受到当受的管教,这话不论对教会——神属天的子民,与以色列人

——神属地的子民都同样适合,每当神的百姓信仰灵性日渐堕落,拒绝神的忠心牧人时,一方面固然牧人受击打,跟着就会是群羊分散与受熬炼(亚十三9),最后,以色列人还会经大灾难而悔改,成为真以色列人(罗二23~29,四11~12)。

关于余民之得救(十三8~9

全地的人有两种解释:

指普世人,经过大灾难以后,三分之二的人被剪除,三分之一的人仍存留。按启承录所记载在大灾难被杀的人数来说,大约与三分之二很接近。注意:既以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来计算,就表明是按大约的计算,不是按精确的计算。按启示录第六章八节有四分之一的人被杀,启示录第九章十五节又有三分之一的人被杀,即被杀四分之一后的三分之一,这样启示录第六章八节与第九章十五节合起来,已大约死了原来人口的半数,但还有其他灾害所死的人,加起来的数目必然接近或稍多过三分之二。这样余下的人约有三分之一,与这里的三分之一相合。并且按事件发生的时间来说也相合。

这样,在经过大灾难之后,基督降临时,还有应得救的人,也都必得着救恩。那时神所拣选的子民——真以色列人的全家就都得救了。

另一解把第九节的全地领会作单指以色列人的全地,这样全地的人就等于全以色列人,也就是说经过大灾难后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但将全地限于指全以色列地,这种解释有欠稳妥之处。正如有些解经者把挪亚洪水解释为仅限于中东一带的地方,而不是指全世界。其理由是当时人对世界的观念不等于现在人的世界观!但全部新约圣经的作者和当时代的人,对世界有多大的观念也都与现代人不同,最少当时的人还不知道有美洲的存在。这样,是否整部新约圣经的对象,以及所提及关乎全地万国民众的事都与西半球的人无关无分?(参本讲义西番雅书一章二节之解释)
── 陈终道《撒迦利亚书讲义》

 

 

撒迦利亚书讲义(十三章)(文牧)

 

希望的来临(十三1-9)

. 赦免的泉源(1)。赦免,对一个犯罪的城市来说,现在有了盼望。在城里,将有一个泉源,它流着永远的水,洁净市民的罪。这座城的敌人已经被除掉,生活可以得到照顾。他们需要的赦免,是屠杀(参见十二10-14)所犯的罪。

. 洁净信仰(2-6)。耶路撒冷所受的咒诅,其中一项是敬拜偶像和假先知的行为。那些从木头或金属变出来的偶像将被消除;以色列古代敬拜耶和华的信仰将要恢复。那些为私利的假先知也将被除掉。

. 洁净领袖(7-9)。前几节的散文现在被抒情诗所取代,在诗中牧人的比喻再次出现。好像假先知将要消除,同样假牧人(君王、统治者)也要被消除。

牧人无疑是神选民的统治者。上下文假定这个牧人是假牧人,虽然经文中没有特别陈明。耶和华的刀剑将攻击牧人,结束这种虚伪牧者的统治。但是先知意识到,对牧人的审判将会对羊群有影响,这里所指的羊羔(「微小者」,7)指明他们的无辜。许多羊将要死亡,但是有三分之一生存者将会经过试炼后而更加坚强。这诗歌的结论(9节下半)暗示所立的约将恢复和神将作羊群的好牧人。

 

 

炼净的行动(13)(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本章经文继续第12章灵性复兴的主题,表明在末后的日子,当神的子民真的彻底悔改后,神便会亲自进行炼净的工作。

1.     神供应洁净之源(1):在本书卷的第四个异象中,约书亚污秽的衣服曾被脱去,象征以色列人的罪得洁净(参第3章)。现在神说,在末后的日子,会开一个「泉源」,洗净他们的罪。

2.     神除灭虚假宗教(26):神要除灭偶像、假先知和污秽的灵,使它们不再被人纪念。在复兴的日子里,人不会再被假先知迷惑,并且要将他们处死(参申136111820),即使是亲生父母也不可容忍他们!那时假先知不敢再哄骗人,甚至会否认自己曾作「先知」!第6节说假先知的胸口上有伤痕,这是来自他们在异教崇拜中自割身体的行动(王上1828),但倘若有人问及这些伤痕时,他们也不敢直言原因,以避免被人揭发假先知的身分,招来杀身之祸。

3.     神炼净祂的子民(79):这里提及被炼净的对象是神的子民,表明神对属祂的人有很严谨的要求。「我的牧人」也即「我的同伴」(7)。「牧人」虽然与耶和华有密切的关系,但却被羊攻击、背弃。神要那些抛弃牧人的羊(以色列民)承担苦果,面对四散流离、亡国被掳的命运。其实,主耶稣正是神所差来的好牧人,但祂却被攻击,以致死在十字架上,为此,那些攻击、背弃祂的人也要承受苦果。先知指出,审判的结果是三分之二的人会被除灭,而剩下的余民会经历艰难的熬炼(参结521112)。余民被炼净之后将会经历灵性的更新,重建与神的关系,那时神会重申他们子民的身分,而他们亦会重申对神的认信。

「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生命有很多需要神炼净的地方,神也透过很多不同的方法炼净我们。在旧约历史中,当神的子民叛逆犯罪,神曾用各种方法熬炼他们,如外邦的欺压、亡国与被掳、艰苦的生活等。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513以「修理枝子」来比作对生命的修剪;诗人也指出神熬炼我们的生命后必再领我们进到「丰富之地」(参诗661012)。神既然视我们为祂的儿女,就必会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珍惜神给我们的磨练,让我们的生命经历更大的成长。

 

 

主兴起,仇敌四散(十三章19)(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章圣经让我们看见:神是光,当主兴起的时候,黑暗就不再存在。

主说:「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不但罪恶污秽要除尽,「那日,我必从地上除灭偶像的名,不再被人纪念;也必使这地不再有假先知与污秽的灵。」偶像、假先知和各样污秽的灵都被除尽。感谢主,主兴起仇敌就四散了!在我们每天生活中也恳求主兴起,求主也为我们开一个洁净的泉源,就是耶稣基督在十架上所流的宝血,唯有宝血能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污,让我们能从一切罪恶辖制里被释放、被救赎出来,弟兄姊妹,快从宝血里支取能力。

接下来又是一段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击打牧人,羊就分散!」耶稣在被捕前不久曾引用这段经文,而在主耶稣被捕后,也正如经文所预言的,门徒四散了!然而这段经文后续又说:「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是谁击打好牧人呢?竟然是耶和华神,父神为何要击打好牧人呢?原来,祂背负了我们世人所有的罪污不义,是因祂受的鞭伤我们才得医治,祂受的刑罚我们才得救赎,感谢主!

最后讲到「审判」,主虽然有救赎之恩,但关键在:人是否认罪悔改、接受救恩,恩典门外的必被剪除,恩典门内的,不仅蒙救赎,而且经历熬炼,成为神手中荣耀的精金,因为:「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

你知道吗?父神付了极大的代价---祂独生爱子的命---将我们从罪中救赎出来,是对我们有个荣耀的盼望:祂要我们成为宝贵的精金!因此祂熬炼我们!

你也正在一个环境的熬炼中吗?主一定会带你走过来的,因为祂对你有一个荣耀的盼望,祂对你有一个全盘的计划,而且,祂永不失败!

回应:主耶稣,愿属祢的子民经过信心的熬炼,得着属天的冠冕;也求祢亲自保守祢的选民,在磨难的日子站立的住,见证神宝贵尊名。

祷读:撒迦利亚书十三章9

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 神。

 

 

一个洗除污秽的泉源(十三1~6)(台北灵粮堂)

 

主题信息        一个洗除污秽的泉源    祷读        亚十三1

 

在本卷书第三章提到有一块神亲自雕刻的石头,要「在一日之间除掉这地的罪孽」(亚三9),此处则提到有「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1节),这二者当然都是指着耶稣自己。

一、必给耶路撒冷开一个泉源

「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1节)用水来洁净是旧约的礼仪之一,祭司进圣所之前也要先在洗濯盆自洁。这个洁净的泉源早就预备好了,直等到犹太人一明白真理后,他们就能经历这个除罪与洁净的果效。

二、必从地上除灭偶像

所要洁净的罪是些什么呢?这里特别提到偶像的罪与假先知的罪。崇拜偶像是以色列人被掳的最根本原因,虽然被掳归回后,他们弃绝偶像,主后七十年之后他们被驱赶离散至世界各地,以经卷与遗传作为他们信仰的轴心,但近年来巫术仍在他们中间有复苏的迹象。因此,先知预言「那日,我必从地上除灭偶像的名,不再被人纪念。」(2节)

三、必使这地不再有假先知

不但除灭偶像,也要除灭假先知――「也必使这地不再有假先知与污秽的灵。」(2节)接着他描述假先知的一些症兆,「穿毛衣」是旧约中先知的记号,「两臂中间……伤」则是异教先知刺身的记号。这些人以这些记号误使人以为他是先知,而将百姓引入错谬虚妄,导致污秽的邪灵有机会辖制人心。在犹太人离散史中,经常有假弥赛亚运动,都是宗教领袖附加一些神秘因素,影响不但广泛,而且时间久远,余波荡漾,导致犹太人失去寻求真正的弥赛亚的机会。

所有这些,在圣灵引导犹太人归向弥赛亚耶稣的时候,都要被除去。只有一个泉源,是神亲自为他们开的泉源,方能除罪。

默想

我相信唯一的除罪泉源就是基督,不但犹太人得以洁净,众人也都在此泉源中得洁净。

回应

亲爱的主,你就是这泉源,求主除去以色列的偶像与假先知,释放他们由污秽的灵出来,在泉源中得洁净。也求主除去我们这块土地的偶像与假先知(行各样法术巫术的人),将百姓由污秽的灵中释放出来,得以被你洁净。

 

 

击打牧人羊就分散(十三7~9)(台北灵粮堂)

 

主题信息        击打牧人羊就分散        祷读        亚十三9

 

这段经文是提到以色列的「余民」,请参考第八章18节(祷读本第27天)所提到「余剩的民」(亚八6)。

一、刀剑攻击牧人

首先「万军耶和华说:刀剑哪,应当兴起,攻击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7节)也就是说以色列的领袖们会遭攻击,一旦领袖遭攻击,百姓就会分散,而愈是「微小者」,受到的伤害就会愈大。在新约中耶稣曾经引用「击打牧人,羊就分散」,来说明他受难时门徒将四散(参太廿六31;可十四27)。因此这里的牧人被击打,也包括耶稣的受害。但同时也说明在历史中,以色列人将不断经历领袖丧亡的悲剧,因为他们真正的领袖应该是弥赛亚耶稣,却被他们自己击打。

二、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

因着领袖被击打,羊的命运就很悲惨,「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8节)三分之二是多数,而三分之一则是少数,这就是所谓「余民」的概念。在历史中,犹太人的离散史是一曲悲歌,他们在列国中被丢来丢去,生存于欧洲一片反闪主义的浪潮中,生命飘摇不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屠杀犹太人高达六百万,占当时全球犹太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文所说的三分之二被杀只是代表多数之意)。

三、三分之一仍必存留

但是仍有三分之一被存留,也就是有少数被存留,而这剩下的少数,却要「……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会经历历史集体的熬炼,也会经历个人生命的熬炼,最终他们的生命是金子、是银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9节)如同八章所论「余民」,这些人不仅是打仗没死,而是在信仰上忠贞,他们才能算亚伯拉罕真正的子孙,才能继承约中之福;他们虽是少数中的少数,但他们「是神的子民」。依新约中保罗的立场,这些「余民」就是归信耶稣弥赛亚的犹太人(参罗十一5)。

默想

我相信主爱犹太人,虽然他们历经各种试炼,但至终他们中间的「余民」将得着救恩,承受应许。

回应

亲爱的主,求你在试炼犹太人中间,为他们存留「余民」,在经过一切试炼之后,得以归向你。也求主在外邦中为我们存留「余民」,让我的同胞一样可以领受救恩,承受亚伯拉罕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