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第十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弥赛亚再临与弥赛亚国的建立】 一、弥赛亚再临前圣城争夺战(1~2节) 二、弥赛亚再临时圣地必发生大变动(3~8节) 三、弥赛亚再临建立弥赛亚国(9~11节) 四、弥赛亚再临歼灭列国大军(12~15节) 五、弥赛亚再临万民归耶和华为圣(16~21节) 贰、逐节详解 【亚十四1】「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你的财物必被抢掠,在你中间分散。」 〔吕振中译〕「看吧,必有一日、是永恒主之日、要来,那时你被掠之物必在你中间被分掉。」 〔原文字义〕「临近」来到,进来,进去;「财物」(原文无此字);「抢掠」掠夺品,战利品,猎物;「中间」当中,在…之中;「分散」分散,分开,分享。 〔文意注解〕「耶和华的日子临近」: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第二次降临的日子已经接近。 「你的财物必被抢掠」:意指耶路撒冷城居民的财物必会被抢劫掠夺(参2节;启十一2)。 「在你中间分散」:有二意:(1)指列国大军在耶路撒冷城中分赃割据财物;(2)指城中居民被敌军分别掳获,有一半被掳到外地去(参2节)。 〔话中之光〕(一)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太六19~20)。 (二)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咷,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你们的金银都长了锈;那锈要证明你们的不是,又要吃你们的肉,如同火烧。你们在这末世只知积攒钱财(雅五1,3)。 【亚十四2】「因为我必聚集万国与耶路撒冷争战,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抢夺,妇女被玷污,城中的民一半被掳去;剩下的民仍在城中,不致剪除。」 〔吕振中译〕「因为我必聚集列国来跟耶路撒冷交战;这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抢掠,妇女被强奸;城中的人必一半出降而流亡,余剩的人民却不至于从这城里被剪除。」 〔原文字义〕「聚集」招聚,采收;「争战」战争,战役;「攻取」捕捉,抓住,取得;「抢夺」抢劫,破坏;「玷污(原文双字)」躺下,同卧(首字);侵犯,奸污(次字);「掳去(原文双字)」前往,出来(首字);放逐,流放,囚禁(次字);「剩下的」剩余,其余,优秀;「剪除」剪除,砍掉,砍下。 〔文意注解〕「因为我必聚集万国与耶路撒冷争战」:意指末世一七之半,那敌基督将必毁约(参但九27),那跟随敌基督的万国大军,必被神激动,聚集前来耶路撒冷与以色列人争战。 「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抢夺,妇女被玷污」:意指一七之后半,圣城必被万国大军攻破,外邦人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参启十一2)。 「城中的民一半被掳去;剩下的民仍在城中,不致剪除」:意指圣城居民的一半,仍旧得以残留在城中,未被完全铲除剿灭。 〔话中之光〕(一)圣城耶路撒冷将来必成为列国大争夺战的中心,殿宇大受损毁,可见神所在意的,并不是物质的建造,而是属灵的建造。 (二)耶路撒冷城也可预表教会,居民预表信徒,妇女预表软弱的信徒;神有时也容许教会遭遇大的试炼,外在的资产被抢夺,信徒被分散,信仰软弱的被玷污,唯有刚强的仍然存留。 【亚十四3】「那时,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国争战,好像从前争战一样。」 〔吕振中译〕「那时永恒主必出去、对那些国家争战,好像交锋的日子祂争战时一样。」 〔原文字义〕「出去」前往,出来;「争战(首字)」战斗,作战,开战;「争战(次字原文有双字)」战斗,作战,开战(首字);战事,战争(次字)。 〔文意注解〕「那时」:意指末世一七之后半,即三年半的大灾难结束之时(参2节)。 「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国争战」:意指神必要藉弥赛亚(耶稣基督)第二次降临,率领天上众军和以色列大军,去与跟随敌基督的军兵和万国大军争战(参启十九11~21)。 「好像从前争战一样」:意指好像从前在以色列历史上,正当面临灭亡危机之际,神伸手为他们争战,扭转乾坤一样(参出十四24~25;结三十八21)。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你们今日将要与仇敌争战,不要胆怯,不要惧怕战兢,也不要因他们惊恐;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与你们同去,要为你们与仇敌争战,拯救你们(申二十3~4)。 (二)我观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祂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君王,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要与骑白马的并祂的军兵争战(启十九11,19)。 【亚十四4】「那日,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 〔吕振中译〕「当那日祂的脚必站在橄榄山,就是在耶路撒冷前面东边的;这橄榄山必从半截里裂开,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山谷;山的一半必向北挪开,而其一半则向南挪开。」 〔原文字义〕「前面」面,脸;「这山(原文双字)」山岭(首字);橄榄(次字);「中间」一半;「分裂」劈开,破开,穿透;「极」极度地,非常地;「大」巨大的;「挪移(首字)」离开,移动;「挪移(次字)」(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那日」:意指攸关神选民存亡危机之日。 「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必要第二次降临,脚踏在圣城东面郊外的橄榄山上。 「这山必从中间分裂」:意指橄榄山必裂为两半(笔者亲眼看到该山某处已出现明显的裂痕)。 「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意指橄榄山分别向南北方向移动,以致山的中部出现东西横贯的极大裂谷。 〔话中之光〕(一)祂站立,量了大地,观看,赶散万民。永久的山崩裂;长存的岭塌陷;祂的作为与古时一样(哈三6)。 (二)祂发怒,把山翻倒挪移,山并不知觉。祂使地震动,离其本位,地的柱子就摇撼(伯九5~6)。 【亚十四5】「你们要从我山的谷中逃跑,因为山谷必延到亚萨。你们逃跑,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耶和华──我的神必降临,有一切圣者同来。」 〔吕振中译〕「那么我的山之平谷就必被堵塞住(传统:你们必逃跑);因为山的平谷是延到旁边的。平谷被堵住,必像犹大王乌西亚的日子因地震被堵住一样。永恒主你的神(传统:我的神)一定来临,有众圣徒和他(传统:你)同来。」 〔原文字义〕「逃跑」逃离,消失;「延到」碰触,伸出;「亚萨」附近,他保留;「乌西雅」耶和华是我的力量;「年间」日子;「逃避」(原文与「逃跑」同字);「大地震」震动,摇撼;「降临」来到,进来,进去;「圣者」神圣的,圣洁的。 〔文意注解〕「你们要从我山的谷中逃跑」:意指橄榄山裂成两半所产生的东西横贯山谷(参4节),刚好可供耶路撒冷城中居民从谷中逃跑。 「因为山谷必延到亚萨」:意指那日裂开的山谷必会一直延伸到亚萨(原文字义『祂保留』,目前无人知道亚萨究在何处,神保留这个秘密,以备神选民能成功逃脱)。 「你们逃跑,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别处圣经仅《阿摩司书》提到『大地震』(参摩一1注解);本句也暗示弥赛亚再临时脚踏在橄榄山上,造成大地震,致使山分裂成两半,中间出现极大的山谷(参4节)。 「耶和华我的神必降临,有一切圣者同来」: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第二次降临;当祂再来时,将会有众天使与祂同来(参太二十五31;可八38;犹14)。 〔话中之光〕(一)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太二十四19~20)。 (二)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太十六27)。 【亚十四6】「那日,必没有光,三光必退缩。」 〔吕振中译〕「当那日必不再有(传统:必没有光)寒冷或冰霜(传统似可译:只有宝物凝结)。」 〔原文字义〕「没有(原文双字)」不,无(首字);变为,发生,存在(次字);「三光」(原文无此字);「退缩(原文双同字)」变浓,浓缩,凝结。 〔文意注解〕「那日,必没有光」:本句的原文是『那日,必没有』,究竟指没有甚么,众说纷纭,实在难有定论。按上下文看,想必与神选民的逃跑(参5节)有关,而为着方便神选民大规模的逃跑,必须引起敌人大军阵营混乱(参13节),无法及时应变。因此,本句合理的解释,应当是指由于大地震所造成橄榄山山崩地裂(参4节),扬起极大的尘埃遮天蔽日,黑暗笼罩圣城一带地方。故本句仍照中文和合本译文:『那日,必没有光』。 「三光必退缩」:原文也无『三光』,但接续前面的意思,中文和合本译文显然合情合理,故指日、月、星辰都暂时退避无光。这样的解释,也符合主耶稣亲自说的话:『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太二十四29)。 〔话中之光〕(一)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太二十四29)。 (二)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八9)。 【亚十四7】「那日,必是耶和华所知道的,不是白昼,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才有光明。」 〔吕振中译〕「必有一直不断之日,是永恒主所知道的:没有白昼,也没有黑夜:在傍晚时、就径有光。」 〔原文字义〕「知道」认识;「白昼」日子;「黑夜」夜;「晚上(原文双字)」傍晚,日落(首字);时候(次字);「光明」亮光。 〔文意注解〕「那日,必是耶和华所知道的」:意指那个日子与时辰唯独耶和华知道(参太二十四36)。 「不是白昼,也不是黑夜」:意指由于黑暗笼罩,分不出是在白天或是在黑夜。 「到了晚上才有光明」:意指经过一段时间,最终尘埃落定,才又重见光明。 〔话中之光〕(一)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二十四36)。 (二)那创山、造风、将心意指示人、使晨光变为幽暗、脚踏在地之高处的,祂的名是耶和华万军之神(摩四13)。 【亚十四8】「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冬夏都是如此。」 〔吕振中译〕「当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其一半向着东海而流,其一半向着西海而流:夏天冬天都有水。」 〔原文字义〕「活」流动的,有生命的;「东」前面的,东方;「西」后面的,西方;「冬」收割时期,秋天;「夏」夏天,夏季水果。 〔文意注解〕「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活水』指涌流不息的泉源;全句意指随着山崩地裂,地下水流有所改变,从耶路撒冷的圣殿那里有泉源流出活水来(参结四十七1)。 「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东海』指死海,『西海』指地中海;全句意指有一半的水向东流入死海,另一半的水向西流入地中海。 「冬夏都是如此」:意指全年四季都没有所谓的枯水期,一直涌流不息。 〔话中之光〕(一)诸天哪,要因此惊奇,极其恐慌,甚为凄凉。这是耶和华说的。因为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二12~13)。 (二)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七37~38)。 【亚十四9】「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祂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 〔吕振中译〕「将来永恒主必作王管理全地;当那日永恒主必独一无二,祂的名必独一无二。」 〔原文字义〕「独一无二」一,唯一的,仅此一次。 〔文意注解〕「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全地』指巴勒斯坦地(参10节);本句意指当弥赛亚(耶稣基督)再临时,祂要在圣地建立弥赛亚国,并且亲自作王。 「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意指在弥赛亚国度里,必不再有任何偶像假神,惟有祂乃是独一无二的真神。 「祂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意指在弥赛亚国度里,必不再有任何偶像假神的名被人提起,惟独尊称真神的名。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要作王,直到永远。锡安哪,你的神要作王,直到万代。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诗一百四十六10)! (二)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前一17)! 【亚十四10】「全地,从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临门,要变为亚拉巴。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就是从便雅悯门到第一门之处,又到角门,并从哈楠业楼,直到王的酒醡。」 〔吕振中译〕「此地全部必四围延展像原野,从迦巴到临门、耶路撒冷的南方;但耶路撒冷必屹然高耸,仍居本位,从便雅悯门到第一门(或译:门)之处,到角门,又从哈楠业谯楼到王的酒池,」 〔原文字义〕「迦巴」山;「临门」石榴树;「变为」转动,转向;「亚拉巴」平原,旷野,贫瘠,不毛之地,焚尽;「高位」升高;「便雅悯」右手之子;「处」立足的地方,地方;「角」角落;「哈楠业」神已眷顾。 〔文意注解〕「全地,从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临门,要变为亚拉巴」:『迦巴』按其地理位置是南国犹大的北方边界,原属便雅悯支派境内(参书二十一17);名为临门的地方有数处,但本句指明是『耶路撒冷南方的临门』,故应当指南国犹大的南方边界之地,原属犹大支派(参书十五32),后转让给西缅支派(参书十九9);『亚拉巴』宜按字义解,即指平原。全句意指耶路撒冷四周原为丘陵山地,在弥赛亚国度时期,要变为一片平原。 「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意指耶路撒冷城在四围一片平原之中屹然高耸,明显突出。 「就是从便雅悯门到第一门之处,又到角门」:『便雅悯门』(参耶二十2)又称羊门(参尼三1),位于城的东北角,靠近圣殿;『第一门』又称古门(参尼三6),位于城的西北角;『角门』指城墙西面转角处的门,距离以法莲门约四百肘(参王下十四13)。本句是从耶路撒冷城的北面来描述城的东西宽度。 「并从哈楠业楼,直到王的酒醡」:『哈楠业楼』(参尼三1)位于城的最北面;『王的酒醡』可能靠近王园西罗亚池(参尼三15),位于城的最南面。本句是从耶路撒冷城的西面来描述城的南北距离。 〔话中之光〕(一)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赛四十4)。 (二)那时,人必称耶路撒冷为耶和华的宝座,万国必到耶路撒冷,在耶和华立名的地方聚集。他们必不再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行事(耶三17)。 【亚十四11】「人必住在其中,不再有咒诅。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 〔吕振中译〕「必有居民住在里面;那里必不再有毁灭归神的事:耶路撒冷人必安然无惧地居住着。」 〔原文字义〕「住」居住,留下;「其中」(原文无此字);「咒诅」禁忌,网状物;「耶路撒冷」平安的训诲;「安然」平安,安全。 〔文意注解〕「人必住在其中」:意指有相当庞大数目的人口定居在城里。 「不再有咒诅」:意指不再因触犯神而遭受天灾人祸等责罚。 「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意指城内居民必十足享受与『耶路撒冷』名实相符的平安。 〔话中之光〕(一)咒诅是因为人得罪了神而招来的(参创八21);不再有咒诅,表示神与人相和(参罗五1),相安无事。 (二)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同耶和华安然居住;耶和华终日遮蔽他,也住在他两肩之中(申三十三12)。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路二14)。 【亚十四12】「耶和华用灾殃攻击那与耶路撒冷争战的列国人,必是这样:他们两脚站立的时候,肉必消没,眼在眶中干瘪,舌在口中溃烂。」 〔吕振中译〕「永恒主用疫症击打那些攻击耶路撒冷的列族之民、必是这样:他们两脚还站立的时候、祂就使他们的肉腐烂掉;他们的眼还在眼窝里就腐烂掉;他们的舌头还在口中就腐烂掉。」 〔原文字义〕「灾殃」瘟疫,传染病,屠杀;「攻击」击打;「争战」发动战争,服事;「肉」血肉之体;「消没」朽坏,溃烂;「眶」凹洞,洞穴;「干瘪」(原文与「消没」同字);「溃烂」(原文与「消没」同字)。 〔文意注解〕「耶和华用灾殃攻击那与耶路撒冷争战的列国人,必是这样」:意指凡是前来用武力攻击耶路撒冷的外邦敌人,神必以下述的灾病击打他们的身体。 「他们两脚站立的时候,肉必消没」:意指当他们的两脚还在站立的时候,他们身体的皮肉必已腐蚀溃烂,而无法继续进攻。 「眼在眶中干瘪」:意指他们的眼球在眼眶中必已干枯失明,而无法看见攻击的目标。 「舌在口中溃烂」:意指他们的舌头在口中必已迅速烂掉,而无法咒骂亵渎。 〔话中之光〕(一)有脚却不能走,有眼却不能看,有口却不能言,这是偶像假神的特征(参诗一百十五4~7);敬拜偶像假神的外邦人,企图攻击真神的选民,其结局一如所拜的偶像假神。 (二)肉身是世人犯罪的工具;神惩治人乃是釜底抽薪,对付其犯罪的能力。 【亚十四13】「那日,耶和华必使他们大大扰乱。他们各人彼此揪住,举手攻击。」 〔吕振中译〕「当那日必有很大的纷乱惊慌由永恒主降与他们:他们各人必都揪住别人的手,各人的手必都举起来互相攻击。」 〔原文字义〕「大大」许多,大量;「扰乱」骚动,骚乱,不安;「彼此」互相;「揪住」使出力量,坚定,牢靠;「攻击」(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那日,耶和华必使他们大大扰乱」:意指正当外邦联军前来攻击耶路撒冷城的时候,神必使他们之间产生极大的混乱。 「他们各人彼此揪住,举手攻击」:意指敌人中间自相残杀。 〔话中之光〕(一)彼此相恨相残,乃是不信之人的本性(参多三3);不幸的是,在教会中却也常见到,蒙恩的人分门别类,彼此攻击(参林前一11;雅三14)。 (二)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加五15)。 【亚十四14】「犹大也必在耶路撒冷争战。那时四围各国的财物,就是许多金银衣服,必被收聚。」 〔吕振中译〕「犹大山地的人也必攻打被敌人占据的耶路撒冷,那时四围列国人的资财、就是极多的金、银和衣服、就必被收聚为战利品。」 〔原文字义〕「争战」战斗,作战,开战;「四围」周围,四方;「财物」财富,力量;「收聚」聚集,招聚。 〔文意注解〕「犹大也必在耶路撒冷争战」:意指神的选民必要请缨前来,为保卫耶路撒冷奋勇争战。 「那时四围各国的财物,就是许多金银衣服,必被收聚」:意指当时包围耶路撒冷城各国联军,他们所携带的金银衣服等大量财物,都必成为掳物。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在世界上,原则上不与世人相争,也不抢夺世人的财物,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神似乎容许祂的儿女索取世人的财物(参出十二35~36),作为已过被他们奴役的报偿(参出一11,13)。 (二)掳掠人的,反被人掳掠;抢夺人的,反被人抢夺(参启十三10)。 【亚十四15】「那临到马匹、骡子、骆驼、驴,和营中一切牲畜的灾殃是与那灾殃一般。」 〔吕振中译〕「并且也必有疫症、像上述那疫症、来击打马匹、骡子、骆驼、驴、和军营中一切牲口。」 〔原文字义〕「临到」(原文无此字);「营(原文双字)」他们,那些(首字);营地,营盘(次字);「灾殃」瘟疫,传染病,屠杀。 〔文意注解〕「那临到马匹、骡子、骆驼、驴,和营中一切牲畜的灾殃是与那灾殃一般」:意指临到敌人身上的灾病(参12节),也必同样地临到他们用来运输的各类牲口,以及营中食用的一切牲畜。 〔话中之光〕(一)正如神用灾殃攻击敌人的肉身,彻底摧毁他们犯罪的能力一样,神也用灾殃攻击他们所使用的牲口,以阻止他们犯罪的行动。 (二)神的审判与惩罚面面兼顾,无微不至,绝无漏网之鱼。 【亚十四16】「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并守住棚节。」 〔吕振中译〕「列国中一切残存的人、从前曾来攻击耶路撒冷的、将来必年年上来敬拜至大的王、万军之永恒主,并守住棚之节。」 〔原文字义〕「攻击」(原文无此字);「剩下的人」留下来,剩余;「上来」升上,攀登;「敬拜」下拜,俯伏;「守」守节;「住棚」棚子;「节」节庆集会。 〔文意注解〕「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意指战后残留的各国联军幸存者。 「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意指他们必因在战争中亲眼目睹各种神迹奇事,有感于以色列人的神乃是又真又活的大能神,且是治理万国的大君王,故归信祂,并且每年上到耶路撒冷来敬拜祂。 「并守住棚节」:意指他们借着欢度住棚节,承认神支搭帐棚与属祂的人同住(参约一14原文;启二十一3)。 〔话中之光〕(一)这些列国中剩下的人,同样适用于余数的原则,他们和大多数的外邦人不同,想必是受感认识以色列人的神乃是独一无二的真神(参9节),因此悔改认罪归神为圣。 (二)这些外邦人信徒,原本应当为自己的罪行受罚,是火湖的材料,如今竟因悔改得以存活,当然心存感激,向神献上由衷的敬拜。 【亚十四17】「地上万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的,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 〔吕振中译〕「将来地上的万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来敬拜至大的王、万军之永恒主的、必没有霖雨降在他们地上。」 〔原文字义〕「万族」部族,家族;「雨」雨,阵雨;「降」(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地上万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的」:意指全世界各地各族之中,若还有不承认、不敬拜以色列的真神者。 「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雨』在此象征神的降福;本句意指神必不会降福给他们。 〔话中之光〕(一)在恩典时代里,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参太五45)。但在末日神的审判与刑罚中,凡不敬拜真神的人,便不能再享受神的宽容了(参启二十11~12)。 (二)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来三13)。 【亚十四18】「埃及族若不上来,雨也不降在他们的地上;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耶和华也必用这灾攻击他们。」 〔吕振中译〕「埃及族若不上来,若不来朝,那么在他们身上就必(此处原有『没』字)有永恒主所用来击打列国人的疫症:因为那些列国人不上来守住棚之节。」 〔原文字义〕「埃及」两个海峡;「这灾」瘟疫,传染病,屠杀;「攻击」击打。 〔文意注解〕「埃及族若不上来,雨也不降在他们的地上」:『埃及族』在此代表所有的外邦人;全句意指凡是不承认、不敬拜以色列的真神者,神必不会降福给他们。 「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耶和华也必用这灾攻击他们」:『不上来守住棚节』表示不相信、也不敬畏真神的人;『这灾』原意灾病(参12,15节),也可解作无雨之灾(参17~18节)。全句意指凡是不相信、也不敬畏真神的人,必得不到神的降福,甚至会被灾病攻击。 〔话中之光〕(一)在圣经中,埃及表征生活的世界,埃及族表征专注于生活追求与享受的人们;基督徒若为着生活,而忽略了在主日上来聚会敬拜神,恐怕得不着神的降福(降雨),结果信仰与生活两头皆空。 (二)住棚节又名收藏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期,欢乐着感谢神丰满的赐予;神的儿女享恩应知感恩,否则,恐不能长久享恩。 【亚十四19】「这就是埃及的刑罚和那不上来守住棚节之列国的刑罚。」 〔吕振中译〕「这必作为埃及的罪罚,和所有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的罪罚。」 〔原文字义〕「刑罚」罪,神对罪的处哩,赎罪祭。 〔文意注解〕「这就是埃及的刑罚和那不上来守住棚节之列国的刑罚」:本节乃总括17~18节的话,对不相信、也不敬拜真神的人,必以灾病来刑罚他们。 〔话中之光〕(一)人若离弃真神,必被真神所离弃(参代下十五2),必为自己招来刑罚和灾祸。 (二)圣灵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提前四1)。 【亚十四20】「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的这句话。耶和华殿内的锅必如祭坛前的碗一样。」 〔吕振中译〕「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刻有『成圣别归永恒主』这句话。当那日永恒主殿院内的锅必如祭坛前的碗一样。」 〔原文字义〕「圣」分别,神圣;「碗」碗,盆子。 〔文意注解〕「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的这句话」:『马的铃铛』是为引起前来耶路撒冷朝圣的客旅注意;『归耶和华为圣』意指分别为圣归给神。全句意指当那日人人都应当被提醒必须分别为圣归给神。 「耶和华殿内的锅必如祭坛前的碗一样」:『殿内的锅』是最通俗常见的敬拜者烹饪用具,最容易沾染污秽;『祭坛前的碗』是装祭牲的血,用来洁净祭坛和献祭的人,被视为最洁净的器皿。全句意指当那日圣殿内所有的器物都必须保持洁净,都分别为圣归给神。 〔话中之光〕(一)你们要归我为圣,因为我耶和华是圣的,并叫你们与万民有分别,使你们作我的民(利二十26)。 (二)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 【亚十四21】「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 〔吕振中译〕「凡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成圣别归万军之永恒主;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些锅,在里面煮肉。当那日、在万军之永恒主的殿院中必不再有贩卖的人(与『迦南人』一词同字)。」 〔原文字义〕「圣」分别,神圣;「取」拿,接受;「煮」煮沸,翻腾;「肉」(原文无此字);「迦南人」贸易者,商人,被屈辱,低地。 〔文意注解〕「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意指不仅圣殿之内的器物,甚至连整个圣地所有的器物也都必须保持洁净,都分别为圣归给神。 「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意指凡是献祭的人都必须使用经过分别为圣归给神的锅来烹煮食物。 「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迦南人』原意指赚钱不择手段的商人,转用来代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全句意指当那日一切沾染世俗的不敬虔人,都不许进入圣殿里面。 〔话中之光〕(一)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罗六13)。 (二)神的殿和偶像有甚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林后六16~17)。 叁、灵训要义 【弥赛亚再临前后】 一、弥赛亚再临前(1~2节) 1.财物被抢劫、分散(1节) 2.万国聚集大军攻取圣城(2节上) 3.房屋被抢夺,妇女被玷污(2节中) 4.城中居民一半被掳,一半仍存留(2节下) 二、弥赛亚再临时(3~15节) 1.弥赛亚必亲自为选民争战(3节) 2.祂的脚必站在橄榄山上(4~5节) (1)使山裂为两半,中间自东至西成极大山谷(4节) (2)剩下居民从谷中逃跑(5节上) (3)弥赛亚率领圣者显现(5节下) 3.那日圣地必有大改变(6~8节) (1)那日遍地黑暗,日月星三光退缩(6节) (2)那日唯独神知道,到晚上才有光(7节) (3)那日有活水从圣城常年流出,东西分道(8节) 4.建立弥赛亚国(9~11节) (1)祂必作全地的王,独一无二(9节) (2)圣城四周国境变成平原,唯独圣城高耸(10节) (3)圣城百姓安然居住,不再有咒诅(11节) 5.祂必歼灭列国大军(12~15节) (1)祂必用灾病攻击列国大军(12节) (2)祂必使列国大军自相残杀(13节) (3)选民必要奋起争战,掠夺敌军财物(14节) (4)敌营牲口也必患灾病(15节) 三、弥赛亚再临后(16~21节) 1.列国剩下的人必来圣城朝拜真神,并守住棚节(16节) 2.地上万族凡不敬拜真神者,必要受神刑罚(17~19节) 3.当那日,圣地中一切人和器物都归神为圣(20~21节) (1)马的铃铛上必刻有『归耶和华为圣』(20节上) (2)圣殿、圣城和圣地一切的锅都必归神为圣(20节下~21节上) (3)圣殿中必不再有凡俗的迦南人(21节下)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迦利亚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迦利亚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