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第十一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牧人见弃──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被弃】 一、预言迦南美地被毁坏(1~3节) 二、牧人和群羊的比喻(4~17节) 1.群羊被人买卖欺压,因神不再怜恤他们(4~6节) 2.先知以「荣美」和「联索」两根杖牧养将宰的群羊(7节) 3.先折断「荣美」的杖表明神废弃与万民所立的约(8~13节) 4.后折断「联索」的杖表明神废弃与选民的情谊(14节) 5.另兴起一个愚昧的牧人,不再看顾群羊(15~17节) 贰、逐节详解 【亚十一1】「利巴嫩哪,开开你的门,任火烧灭你的香柏树。」 〔吕振中译〕「利巴嫩哪,开门哦,任火烧灭你的香柏树哦!」 〔原文字义〕「利巴嫩」洁白;「烧灭」吞噬。 〔文意注解〕「利巴嫩哪」:『利巴嫩』属迦南美地的一部分,位于其北部,但从未被以色列人占领过,今用来代表迦南美地全境。 「开开你的门」:意指任人侵入屋内,不再防范与保护;此处暗示神不再保守祂的选民。 「任火烧灭你的香柏树」:『香柏树』高大、贵重,用来代表:(1)神选民中的领袖阶层;(2)迦南美地的珍贵资源。全句意指神收回保护的手,任令神选民的仇敌进来毁坏。 〔话中之光〕(一)神固然乐意保守祂的儿女,但当祂的儿女不专心倚靠祂,甚至背弃祂的时候,祂就被迫缩回祂保护的手。 (二)坚心倚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你(赛二十六3)。 【亚十一2】「松树啊,应当哀号;因为香柏树倾倒,佳美的树毁坏。巴珊的橡树啊,应当哀号,因为茂盛的树林已经倒了。」 〔吕振中译〕「松树阿,哀号哦!因为香柏树倒下来了,壮丽的全毁啦!巴珊的橡树阿,哀号哦!因为茂密(或译:破斯喇)树林倒下来了!」 〔原文字义〕「倾倒」倒下,躺下;「佳美的」伟大的,威严的;「毁坏」毁坏,摧毁,暴力相向;「巴珊」多结果实的;「茂盛的(原文双字)」难以接近的(首字);剪除,被拦阻,圈住(次字);「倒」沉,坠落。 〔文意注解〕「松树啊,应当哀号」:『松树』比香柏树较次级,用来代表神选民中的族长、长老等人物;全句意指神选民面临悲惨的局面,身为首领者应当感到悲伤。 「因为香柏树倾倒,佳美的树毁坏」:意指连比他们较宝贵的人都遭难了,怎能不悲痛呢? 「巴珊的橡树啊,应当哀号」:『巴珊』位于加利利海以东,属迦南美地的一部分,用来代表迦南美地全境;『橡树』比一般林木的价值更高,用来代表家长。全句意指神选民中各家家长都当悲伤。 「因为茂盛的树林已经倒了」:『茂盛的树林』象征以色列全民;全句意指神的选民遭到敌人的蹂躏。 〔话中之光〕(一)在教会中,从主多得荣美如香柏树的,就多受责罚;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二)神拣选我们,为要使用我们作建造教会(圣殿)的材料,但当我们的情况堕落、不符神所预期的时候,祂就宁可不使用我们而任令我们被毁坏。 【亚十一3】「听啊,有牧人哀号的声音,因他们荣华的草场毁坏了。有少壮狮子咆哮的声音,因约旦河旁的丛林荒废了。」 〔吕振中译〕「听阿,有牧民者的哀号声呢!因为他们的壮丽全毁啦!听阿,有少壮狮子的哮叫声呢!因为约但河旁的丛林全毁啦!」 〔原文字义〕「哀号」嚎叫;「荣华」荣耀,尊荣;「草场」(原文无此字);「约旦」下降;「丛林」升高,骄傲;「荒废(原文与「毁坏」同字)」毁坏,摧毁,暴力相向。 〔文意注解〕「听啊,有牧人哀号的声音」:『牧人』在此代表牧养神百姓的君王;全句意指以色列王宫有哀哭的声音可以听见。 「因他们荣华的草场毁坏了」:『荣华的草场』象征以色列国土;全句意指以色列全境遭到敌人入侵并摧毁。 「有少壮狮子咆哮的声音」:『少壮狮子』平时出没丛林之间,伺机攫食无助的羊,故用来代表那些欺凌平民的首领;他们如今因缺少吞噬的机会,而到处游行,其饥饿咆哮的声音随处可闻。 「因约旦河旁的丛林荒废了」:『约旦河』流经迦南美地,其河旁有丛林供野兽栖息;『丛林荒废』预表以色列国土被敌人破坏净尽。 一至三节乃预言神选民所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将会被毁坏,其原因乃由于当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被以色列民弃绝(参12~13节),引起神的忿怒,不再怜恤他们,而将他们交给邻近强国(参6节)。 〔话中之光〕(一)当教会的属灵情况荒凉旷废时,传道人应当哀号,因为他们在神面前负有很大的责任;可惜今天有很多传道人,一处教会的情况不行,就另找别处。 (二)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亚十一4】「耶和华──我的神如此说:『你──撒迦利亚要牧养这将宰的群羊。」 〔吕振中译〕「永恒主我的神这么说:『这定被杀戮的羊群、你务要牧养。」 〔原文字义〕「撒迦利亚」(原文无此字);「牧养」木放,看顾。 〔文意注解〕「耶和华我的神如此说」:意指神将祂的心意告诉先知撒迦利亚,而由先知撒迦利亚将神的话记录下来(参4节下~14节)。 「你撒迦利亚要牧养这将宰的群羊」:意指在本段预言中,由先知撒迦利亚充当那真牧人──弥赛亚──的角色,以第一人称『我』代表弥赛亚说话;弥赛亚(耶稣基督)第一次降临,原是要施恩牧养神的群羊,但因他们弃绝真牧人,以致他们将会被神惩罚,沦落到即将被宰杀的命运里。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约十11,14)。 (二)今天有许多的牧师(按原文与「牧人」同字),并不好好牧养神的群羊,却像雇工一样,不顾念众信徒,遇到难处,就自己逃之夭夭(参约十12~13)。 【亚十一5】「买他们的宰了他们,以自己为无罪;卖他们的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我成为富足。牧养他们的并不怜恤他们。』」 〔吕振中译〕「那些买了他们的、杀戮他们,而被算为无罪;那卖了他们的则说:『愿永恒主受祝颂、使我致富』;而『牧养』他们的竟不顾惜他们。」 〔原文字义〕「宰」杀害;「罪」冒犯,有罪;「称颂」祝福,屈膝;「富足」富有;「怜恤」怜悯,顾惜。 〔文意注解〕「买他们的宰了他们,以自己为无罪」:『买他们的』指外邦侵略者,他们占领并取得管辖权,任意残害以色列人,还以为是自己当得的权利,为所欲为,毫无罪恶感。 「卖他们的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我成为富足」:『卖他们的』指以色列人中的首领们,他们把一般百姓当作私有财物,买卖转移权利,从中致富,还以为是出于神的恩赏,因此感谢赞美神。 「牧养他们的并不怜恤他们」:『牧养他们的』指以色列人的政教领袖;全句意指统治和看顾以色列人的政教领袖,实际上并不以怜恤对待他们。 〔话中之光〕(一)有人传异教(异端),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3,5)。正像本节经文所说,他们从羊群(众圣徒)身上取利,还为此颂赞神。 (二)挂名的牧师,表面上好像是在牧养众信徒,实际上并不怜恤他们,甚至出卖他们,而毫无愧疚感。 【亚十一6】「耶和华说:『我不再怜恤这地的居民,必将这民交给各人的邻舍和他们王的手中。他们必毁灭这地,我也不救这民脱离他们的手。』」 〔吕振中译〕「因此我必不再顾惜这地的居民,永恒主发神谕说。看吧,我必将人各交于其牧民者(传统:其邻舍)手中,各交于其王手中。他们必砸毁这地;我必不援救人脱离他们的手。』」 〔原文字义〕「怜恤」怜悯,顾惜;「居民」居住,留下;「各人(原文双字)」人,人类(首字);任何人,每个人(次字);「邻舍(原文双字)」朋友,同伴(首字);手(次字);「毁灭」打碎;「脱离」带走,夺取,营救。 〔文意注解〕「耶和华说:我不再怜恤这地的居民」:『这地的居民』指上下一体,全部以色列人;他们不仅首领不良,一般平民也偏离正路,故神不再怜恤他们。 「必将这民交给各人的邻舍和他们王的手中」:『各人的邻舍』指邻国;全句意指神必将以色列人交给邻国和他们的王,任令他们为所欲为。 「他们必毁灭这地」:意指邻国必蹂躏迦南美地(参1~3节)。 「我也不救这民脱离他们的手」:意指神也不施以援手,拯救以色列人脱离苦难。 〔话中之光〕(一)神不仅是慈爱的神,祂也是公义的神;慈爱是祂的心,公义是祂的作为。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满足神公义的要求,才能领受祂无限丰富的慈爱。 (二)当神的儿女忘记神的慈爱,任意而为,伤害到神的公义时,神便不能再继续怜恤我们,而将我们交在魔鬼的手下──世人的手中,藉他们来管教我们。 【亚十一7】「于是,我牧养这将宰的群羊,就是群中最困苦的羊。我拿着两根杖,一根我称为荣美,一根我称为联索。这样,我牧养群羊。」 〔吕振中译〕「于是我替贩卖群羊的人(传统:群羊中最困苦的)牧养这定被杀戮的羊群。我取了两根杖:一根我给叫做『温和愉快』,一根我给叫做『联系和谐』;这样、我就牧养了群羊了。」 〔原文字义〕「困苦的」困苦的,贫穷的,谦卑的;「荣美」喜悦,愉悦;「联索」捆绑。 〔文意注解〕「于是,我牧养这将宰的群羊」:意指先知撒迦利亚接受神的命令,充当弥赛亚(耶稣基督)的角色(参4节)。 「就是群中最困苦的羊」: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的降临,是为着以色列民中无依无靠的困苦人,他们是卑贱的、饥饿的(参路一52~53),是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参路一79)。 「我拿着两根杖」:『杖』指牧羊人的杖,原是为着指引与保护群羊。 「一根我称为荣美,一根我称为联索」: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牧养祂的群羊,目的是要以恩慈对待他们(参约一16~17),使他们合而为一(参约十七20~23)。 「这样,我牧养群羊」:『这样』指手拿双杖所象征的样式;全句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降临牧养以色列人的目的。 〔话中之光〕(一)我们活在世界上,本来不过是将宰的群羊,在死荫之下任凭魔鬼作弄,困苦不堪,无能为力。感谢主,祂来拯救我们,并且牧养我们,这是何等的恩典! (二)主耶稣以「荣美」和「联索」两根杖来牧养我们,使我们与神和好,与人相安和谐。如此的蒙恩生活,何等荣耀与美好! 【亚十一8】「一月之内,我除灭三个牧人,因为我的心厌烦他们;他们的心也憎嫌我。」 〔吕振中译〕「一个月之内我抹除了那三个牧民者;因为我的心厌烦他们,他们的心也憎嫌了我。」 〔原文字义〕「除灭」消除,抹去,隐藏;「厌烦」缩短,无效益,收割;「憎嫌」感到厌恶,憎恶。 〔文意注解〕「一月之内」:意指在短期间之内。 「我除灭三个牧人」: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定罪并废掉以色列人中间三个不称职的牧人,大多数解经家认为他们乃是指君王、祭司、先知等三类牧养以色列人的职位。 「因为我的心厌烦他们」: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厌弃他们。 「他们的心也憎嫌我」:意指以色列人的政教领袖们也嫌弃弥赛亚(耶稣基督)。 〔话中之光〕(一)那些在羊群中作威作福的神职人员请注意:神能设立你们,神也能废除你们,所以千万不要惹神的心厌烦。 (二)在教会中服事神儿女的人,一旦他们的心向着神发生了问题,他们的心或偏于邪(参林后十一3),马上他们在神面前就失去了价值。 【亚十一9】「我就说:『我不牧养你们。要死的,由他死;要丧亡的,由他丧亡;余剩的,由他们彼此相食。』」 〔吕振中译〕「我就说:『我不牧养你们了;那将要死的、由他死吧;那将要被抹除的、由他被抹除吧;那些余剩的、由他们彼此吃彼此的肉吧。』」 〔原文字义〕「牧养」木放,看顾;「丧亡」消除,抹去,隐藏;「余剩的」遗留,留下;「相食(原文双字)」吞噬(首字);血肉之体(次字)。 〔文意注解〕「我就说:我不牧养你们」: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定意放弃那些顽强抵挡祂的人,不以他们为牧养的对象。 「要死的,由他死;要丧亡的,由他丧亡」:意指任由他们自取灭亡。 「余剩的,由他们彼此相食」:意指任由他们自相残杀、相咬相吞。 〔话中之光〕(一)任何属神的人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被神放任不理;我们一旦失去了神的牧养、保守与引导,就只好自生自灭,前程堪虞。 (二)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加五15)。 【亚十一10】「我折断那称为荣美的杖,表明我废弃与万民所立的约。」 〔吕振中译〕「我把我的棍杖、『温和愉快』、折断了,表示要废弃我的约、就是我跟万族之民所立的。」 〔原文字义〕「折断」砍掉,砍下;「荣美」喜悦,愉悦;「废弃」破碎,破坏,分开;「立」割约,立约;「约」契约,结盟,保证。 〔文意注解〕「我折断那称为荣美的杖」: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不再以恩慈牧养。 「表明我废弃与万民所立的约」:『万民』有二意:(1)指分散万国的以色列人;(2)指包括因以色列人而蒙福的列国万民。全句意指弥赛亚(耶稣基督)废掉恩典之约,不再使他们享受特权。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用祂自己的宝血所立的新约,何等荣美,难怪称作「更美之约」(参来八6)。 (二)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祂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来十28~29)! 【亚十一11】「当日就废弃了。这样,那些仰望我的困苦羊就知道所说的是耶和华的话。」 〔吕振中译〕「就在那一天那约就废弃了;这样、那些贩卖群羊的人(传统:群羊中最困苦的)、就是那些观看我的、就知道所说的是永恒主的话了。」 〔原文字义〕「废弃」破碎,破坏,分开;「仰望」保守,遵守,信奉;「困苦」贫穷的,谦卑的。 〔文意注解〕「当日就废弃了」:『当日』指弥赛亚(耶稣基督)被弃绝而钉在十字架上之日;『废弃』指恩典之约支离破碎,而不再完整了。 「这样,那些仰望我的困苦羊就知道所说的是耶和华的话」:『这样』指以色列人不再受恩典之约的约束和保护;仰望我的困苦羊指信靠祂的人,亦即主耶稣的门徒──新约的信徒。全句意指新约的信徒日后就知道有关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遭遇的预言乃是出于神的。 〔话中之光〕(一)在艰难困苦中要仰望主耶稣基督,祂是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参来十二2)。 (二)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来十23)。 【亚十一12】「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作为我的工价。」 〔吕振中译〕「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好,就给我工价;不然,也就罢了。』他们就称了三十锭银子、作为我的工价。」 〔原文字义〕「以为」眼睛;「美」好的,令人愉悦的;「工价」雇用,工资;「罢了」中止;「给」秤重。 〔文意注解〕「我对他们说」:先知撒迦利亚代表弥赛亚(耶稣基督)对以色列人的政教领袖说话,让他们对他们所弃绝的真牧人作出估价。 「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本句是要显明他们存在心里的实际情形:他们愿意付出代价除掉弥赛亚(耶稣基督)呢?或是任其自然,让神自己来表白(参徒五35~39)呢? 「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作为我的工价」:结果他们定意付代价除掉弥赛亚(耶稣基督),而所定的代价仅相当于一个奴仆的身价(参出二十一32),并且也应验在犹大卖主的事上(参太二十六14~15)。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的身价竟然仅仅相当于一个奴仆的身价!正如主耶稣自己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二十28)。 (二)人子固然要照所豫定的去世,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路二十二22)。 【亚十一13】「耶和华吩咐我说:『要把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窑户。』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 〔吕振中译〕「永恒主吩咐我说:『要』把人所给你估价的高贵价银『投入银库(传统:窑匠)』。我便将那三十锭银子投在永恒主殿中银库里丢给窑户了。」 〔原文字义〕「吩咐」(原文无此字);「估定」珍视,看重;「美好」荣耀,庄严;「价值」价钱,珍贵的东西;「丢给」投掷,扔;「窑户」陶匠。 〔文意注解〕「耶和华吩咐我说:要把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窑户」:这是预言出卖主耶稣的犹大,后来将他所得的三十块钱丢回给祭司长和长老,而他们转将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参太二十七3~10)。 「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先知撒迦利亚以行动来预表并印证神所说的预言。卖主的犹大的确是将那三十块钱丢在殿里(参太二十七5)。 〔话中之光〕(一)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太二十七5~7)。 (二)弟兄们,圣灵藉大卫的口,在圣经上,豫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这话是必须应验的。…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徒一16,18)。 【亚十一14】「我又折断称为联索的那根杖,表明我废弃犹大与以色列弟兄的情谊。」 〔吕振中译〕「我又折断我的第二根棍杖『联系和谐』,表示要废弃犹大和以色列之间的弟兄情谊。」 〔原文字义〕「折断」砍掉,砍下;「联索」捆绑;「表明」(原文无此字);「废弃」破碎,破坏;「弟兄的情谊」兄弟关系,手足之情。 〔文意注解〕「我又折断称为联索的那根杖」:那根联索的杖(参7节)本来是要使神的选民合而为一,如今因为他们弃绝弥赛亚(耶稣基督),以致被主折断。 「表明我废弃犹大与以色列弟兄的情谊」:意指折断那根联索的杖,乃是表明弥赛亚(耶稣基督)废掉神选民中间的情谊,引起了如下的连锁反应和结果:(1)被掳归回的余民,以原属南国犹大者居多,至于北国以色列的十个支派起初归回的并不多;(2)无论是归回巴勒斯坦的的犹太人,或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转而逼迫犹太人信徒(参徒六12~14;九1~2;二十一28~30等);(3)神与人有了中间隔断的墙(参弗二13~14)。 〔话中之光〕(一)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因祂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弗二13~14)。 (二)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5~16)。 【亚十一15】「耶和华又吩咐我说:『你再取愚昧牧人所用的器具,」 〔吕振中译〕「永恒主又吩咐我说:『你再取愚妄牧民者的器具。」 〔原文字义〕「吩咐」(原文无此字);「愚昧」愚昧的;「器具」器具,器皿,物品。 〔文意注解〕「耶和华又吩咐我说」:神在此预言神选民弃绝弥赛亚(耶稣基督)之后的发展。 「你再取愚昧牧人所用的器具」:『牧人所用的器具』或指牧杖;此处预表原先神所设立的好牧人,就是弥赛亚(耶稣基督),将会被愚昧的牧人所取代。 〔话中之光〕(一)人既丢弃好牧人,神就用愚昧的坏牧人来对付人。人自取其咎,怪不得神。 (二)一切不称职的牧人都是愚昧的。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箴九10);传道人若要得着牧养的智慧,就要多多操练敬虔(参提前四7~8)。 【亚十一16】「因我要在这地兴起一个牧人。他不看顾丧亡的,不寻找分散的,不医治受伤的,也不牧养强壮的;却要吃肥羊的肉,撕裂牠的蹄子。」 〔吕振中译〕「因为你看,我在这地兴起一个牧民者:被抹毁的、他不看顾,流荡(传统:青年)的、他不寻找,受折伤的、他不医治,能自立的、他不供养,而肥壮者的肉、他反而吃掉,甚至它们的蹄子、他也撕裂!」 〔原文字义〕「兴起」建立,确立,站起来;「看顾」照料,照顾,造访;「丧亡的」消除,隐藏;「寻找」寻求,渴求;「分散的」摇动,散落;「医治」医治,使痊愈;「受伤的」折断,打碎;「牧养」容纳,维持;「强壮的」站,立定;「吃」吞噬;「肥」肥的,胖的;「撕裂(原文双同字)」撕裂,撕开;「蹄子」足蹄。 〔文意注解〕「因我要在这地兴起一个牧人」:意指神将兴起一个愚昧的牧人(参15节),专门恶待神的选民。这『一个牧人』,可能是指历世历代残暴对待神选民之暴君的集合体,或更可能指末世大灾难期所出来的敌基督。 「他不看顾丧亡的,不寻找分散的,不医治受伤的,也不牧养强壮的」:意指他不是正规的牧人,不从事牧人所该作的事。 「却要吃肥羊的肉,撕裂牠的蹄子」:意指他反而像盗贼和豺狼一样(参约十10,12),伤害群羊。 〔话中之光〕(一)传道人在教会中的职责乃是:看顾丧亡的,寻找分散的,医治受伤的,牧养强壮的。 (二)不顾念羊,反而偷窃、杀害、毁坏(参约十10),这种牧人,在今日的教会中屡见不鲜。 【亚十一17】「无用的牧人丢弃羊群有祸了!刀必临到他的膀臂和右眼上。他的膀臂必全然枯干;他的右眼也必昏暗失明。』」 〔吕振中译〕「有祸阿,无用的牧民者!撇弃羊群的!刀剑必击打他的膀臂,击打他的右眼!他的膀臂必枯槁瘦削,他的右眼必昏暗失明!』(接续亚十三7~9)」 〔原文字义〕「无用的」虚无,没有价值;「丢弃」撇下,离弃;「全然枯干(原文双同字)」枯萎,干涸;「昏暗失明(原文双同字)」逐渐微弱,逐渐衰弱,逐渐变暗。 〔文意注解〕「无用的牧人丢弃羊群有祸了」:意指凡是虚有其表,不顾羊群,而未能尽职的牧人有祸了。 「刀必临到他的膀臂和右眼上」:『膀臂』是为拿牧杖;『眼』睛是为看清羊群和草场。全句意指牧人既然不能看顾羊群,就不必要保留他身上看顾的能力,使他变成废人。 「他的膀臂必全然枯干;他的右眼也必昏暗失明」:意指有手却不能举杖,有眼却不能看见,全然失去牧人的资格。 〔话中之光〕(一)神若托付祂的羊群给任何人,必先供应他看顾的能力──膀臂和眼目。神是先有供应,后有托付;但人若不肯受托,恐怕会受亏损。 (二)只要我们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主必会加倍的赏赐我们;但我们若在主眼中又恶又懒,成为无用的仆人,主必会严严地惩罚(参太二十五23,26,30)。 叁、灵训要义 【从神的观点看教会中该有的事奉】 一、事奉的目的(1~3节) 1.培育建造教会的材料──香柏树、松树、橡树(1~2节) 2.反之,便是浪费宝贵的材料──烧毁、毁坏、使之倾倒(1~2节) 3.喂养可以用来献祭以满足神的群羊──维持荣华的草场(3节) 4.反之,便是让魔鬼(狮子)吞噬了──牧人哀号,草场毁坏(3节) 二、事奉的危机(4~6节) 1.宰羊是为神呢或是为己呢──事奉的对象是将宰的羊(4节) 2.是否以群羊为得利的门路,并不怜恤他们,还以为自己无罪(5节) 3.没有善尽牧养的责任,反致群羊被神厌弃(6节) 三、事奉的原则(7节) 1.牧养群中最困苦的羊──以需要为主 2.使用「荣美」的牧杖──恩典之约 3.又用「联索」的牧杖──弟兄相爱 四、事奉的失败(8~14节) 1.折断「荣美」的牧杖(8~13节) (1)对神:彼此厌烦;对人:相咬相吞(8~9节) (2)因为没有全然信靠(仰望)神信实的话(10~11节) (3)因为藐视主,给自己引来悲惨的结局(12~13节) 2.折断「联索」的牧杖──废弃弟兄情谊(14节) 五、事奉的警戒(15~17节) 1.千万不可使用愚昧的牧杖(15节) 2.千万不可丢弃群羊(16节) (1)不看顾丧亡的,不寻找分散的,不医治受伤的,也不牧养强壮的 (2)却要吃肥羊的肉,撕裂牠的蹄子 3.无用的牧人有祸了,必被神惩治(17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迦利亚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迦利亚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