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迦利亚书第九章注解

 

内容纲要

 

【弥赛亚第一次降临前后】

   一、弥赛亚第一次降临之前(1~8)

   二、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的情景(9~10)

   三、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所带来的福分(11~17)

 

贰、逐节详解

 

【亚九1「耶和华的默示应验在哈得拉地大马色,世人和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华,」

   〔吕振中译〕神托永恒主的话在哈得拉地,落到大马色;因为属于永恒主的是亚兰的城市(传统人的眼目)、和以色列的众族派。

  〔原文字义〕默示(原文双字)」负担,承受,重任(首字);言论,言语(次字);「应验」安息之地,休息;「哈得拉」居住;「大马色」安静的粗麻纺织者;「眼目」眼睛,泉源;「仰望」(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耶和华的默示」:意指神放在心里的负担,祂在将来要付诸实行或促成的事,启示给先知撒迦利亚,由他传达给神的选民。

         「应验在哈得拉地、大马色」:『哈得拉地』原属亚述帝国,相继被巴比伦帝国、玛代波斯帝国占领,现今在叙利亚境内,哈马(2节;摩六14)的北面;『大马色』原为亚兰国首府,现为叙利亚首都。全句意指本段经文(1~8)的预言将会应验在以色列人的世仇大敌上,在耶稣基督降生之前,都将沦亡于希腊(13)亚历山大大帝。

         「世人和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华」:意指不仅是全体以色列人,甚至连列国万民也都将转眼注目仰望救主耶稣基督。

  〔话中之光〕()耶和华是信实的神(参申七9),凡祂所启示的话(负担),都必得着应验,决不至于落空。

         ()耶和华又是大能的神(参诗八十九8),祂亲口应许,也必亲手成就(参王上八24)

 

【亚九2「和靠近的哈马,并推罗、西顿;因为这二城的人大有智慧。」

   〔吕振中译〕还有交界的哈马,推罗和西顿,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智慧。

  〔原文字义〕靠近」接壤;「哈马」堡垒;「推罗」岩石;「西顿」打猎;「大」极度地,非常地。

  〔文意注解〕和靠近的哈马,并推罗、西顿」:这些地方是在亚兰国之南,腓尼基人所住之地,靠近地中海东岸,现为黎巴嫩辖境。当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攻占叙利亚之后,挥兵南下,直捣地中海东岸各地。

         「因为这二城的人大有智慧」:『二城』指推罗和西顿,它们是海口大港,居民腓尼基人以贸易经商著名于世,而腓尼基人所用的字母乃是西方世界字母之母,堪称智慧之城。注意,本句所提的城是复数,其动词却为单数,故推罗、西顿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单位,圣经中常将此二城连在一起提说(参拉三7;耶二十五22;二十七34;珥三4;太十一2122;十五21;徒十二20)

  〔话中之光〕()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九10)

         ()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箴三7)

 

【亚九3「推罗为自己修筑保障,积蓄银子如尘沙,堆起精金如街上的泥土。」

   〔吕振中译〕推罗为自己建造了堡障,堆积银子如尘沙,精金如街上的泥土。

  〔原文字义〕修筑」建造,重建,建立;「保障」防御工事,围墙;「积蓄」堆积;「尘沙」干地,灰尘;「堆起」(原文无此字);「泥土」泥巴,松土。

  〔文意注解〕推罗为自己修筑保障」:『推罗』城建造在岩石上,故名『推罗』即岩石之意;城墙用岩石修筑,非常高大,易守难攻,历经数次战役,得免被敌人攻占,但最后仍被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攻破。

         「积蓄银子如尘沙,堆起精金如街上的泥土」:腓尼基人擅长贸易经商,历世历代,积存了无数的财富,故本句用金如土、银如沙来形容。

  〔话中之光〕()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的享受的神(提前六17)

         ()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十三5)

 

【亚九4「主必赶出她,打败她海上的权力;她必被火烧灭。」

   〔吕振中译〕但是你看,主必夺取她的产业,将她的资财击落海中,她本身呢、必被火烧灭。

  〔原文字义〕赶出」占有,剥夺;「打败」击打,残杀;「权力」力量,能力;「烧灭」吞噬。

  〔文意注解〕主必赶出她」:意指按照神所定的旨意,推罗王终于被希腊亚历山大大帝赶下王座。

         「打败她海上的权力」:意指推罗的庞大海上舰队也被击溃(参结二十六17)

         「她必被火烧灭」:据说推罗城被希腊大军放火烧毁,以致其他各城都不敢再顽抗。

  〔话中之光〕()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点不能帮助(诗一百四十六3)

         ()我的神阿,我素来倚靠你。求你不要叫我羞愧,不要叫我的仇敌向我夸胜(诗二十五2)

 

【亚九5「亚实基伦看见必惧怕;迦萨看见甚痛苦;以革伦因失了盼望蒙羞。迦萨必不再有君王;亚实基伦也不再有居民。」

   〔吕振中译〕亚实基伦看见必惧怕;迦萨必翻腾、非常难过;以革伦必因失所望而蒙羞。王必灭没于迦萨;亚实基伦必不再有居民。

  〔原文字义〕亚实基伦」邪恶的火,我将被衡量;「惧怕」畏惧,害怕;「迦萨」强壮;甚」极度地,非常地;「痛苦」扭曲,旋转;「以革伦」移民,连根拔起;「盼望」期待,希望;「蒙羞」枯干,干涸。

  〔文意注解〕亚实基伦看见必惧怕;迦萨看见甚痛苦」:『亚实基伦』、『迦萨』、以革伦,以及亚实突(6)都是非利士人的大城;本句意指非利士人因看见推罗城被火焚毁的结局,故面对一路挥军南下的希腊大军,大感恐慌,因体认到自己无力抵挡而极度痛苦悲哀。

         「以革伦因失了盼望蒙羞」:意指在『以革伦』的非利士人因失去了免于被毁灭的盼望,以致羞于顽抗。

         「迦萨必不再有君王;亚实基伦也不再有居民」:意指『迦萨』的非利士人不再被自己族人掌权统治,仅能作傀儡;而『亚实基伦』的非利士人则被掳分散或沦为奴隶。

  〔话中之光〕()不信的外邦人,「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弗二12)

         ()信徒和不信的外邦人不同。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一20)

 

【亚九6「私生子〔或译:外族人〕必住在亚实突;我必除灭非利士人的骄傲。」

   〔吕振中译〕杂种人必住在亚实突;这样、我就剪除了非利士人的骄傲。

  〔原文字义〕私生子」婚外所生的孩子;「亚实突」强而有力的;「除灭」剪除,砍下;「非利士人」移居者;「骄傲」升高。

  〔文意注解〕私生子必住在亚实突」意指亚实突的非利士人必与外族人杂居通婚,而不能维持纯种本族。

         「我必除灭非利士人的骄傲」:意指神必要使他们长久被外族统治,藉此除掉非利士人的狂妄自大。

  〔话中之光〕()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

         ()必有万军耶和华降罚的一个日子,要临到骄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为卑(赛二12)

 

【亚九7「我必除去他口中带血之肉和牙齿内可憎之物。他必作为余剩的人归与我们的神,必在犹大像族长;以革伦人必如耶布斯人。」

   〔吕振中译〕我必除去他们口中带血的肉,和他们牙齿间可憎的禁物;他们必作为余剩之民归于我们的神;必像个族系在犹大中;以革伦人必像耶布斯人。

  〔原文字义〕除去」转变方向,出发;「可憎之物」可憎的事物;「余剩」保留,遗留;「以革伦」移民,连根拔起;「耶布斯」被践踏,打谷场。

  〔文意注解〕我必除去他口中带血之肉和牙齿内可憎之物」:意指神必要废除他们长久所信奉的偶像假神祭祀之礼,故不再吃带血之肉和拜过偶像的祭物。

         「他必作为余剩的人归与我们的神」:意指大多数非利士人必将消失其民族性,其中有少数余民归化而信奉以色列人所敬拜的真神。

         「必在犹大像族长」:意指这些归化信奉真神的余民,必将融入犹大支派中,而成为尊贵的一部分家族。

         「以革伦人必如耶布斯人」:意指住在以革伦的非利士人,必如当年住在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并没有被大卫王赶走或剪除,而是被同化成为以色列人的一部分。

  〔话中之光〕()世人以多数人的选择为归向,但圣经所启示的原则乃是「余剩的人」;剩下的余数(参罗九27),才是得救且得胜的人。

         ()神的话说:「我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罗十一4)。但愿我们也能在茫茫人海中,作个极少数的「七千人」中之一。

 

【亚九8「我必在我家的四围安营,使敌军不得任意往来,暴虐的人也不再经过,因为我亲眼看顾我的家。」

   〔吕振中译〕我必在我家四围扎营来抵挡敌军(或改点元音作我必在我家四围扎营作为防卫者),不使人来回经过;不使再有压迫者从他们身上经过;因为如今我亲眼看到了。

  〔原文字义〕家」家庭,房屋,住处;「四围」(原文无此字);「安营」扎营,衰微;「敌军」看守者;「任意往来(原文双字)」经过,穿越,往前(首字);返回,转回(次字);「暴虐的人」压迫者,强求者,催逼者;「经过」经过,穿越,往前;「看顾」看见,察看,觉察。

  〔文意注解〕我必在我家的四围安营,使敌军不得任意往来」:意指亚历山大大帝所率领的希腊大军,虽然从北方的叙利亚地区一路攻打下来,却因为神对以色列民的特别看顾与保护,而得以幸免于难,不受敌军的攻击。

         「暴虐的人也不再经过,因为我亲眼看顾我的家」:意指由于神亲自看顾,使得凶暴残虐的亚历山大大帝,不但不攻击耶路撒冷,反而友善地对待以色列人,并且挥军转向,再度北上攻打波斯,而不再经过以色列家所住的地区。

  〔话中之光〕()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盘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是我的避难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脱离强暴的(撒下二十二2~3)

         ()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我还惧谁呢(诗二十七1)

 

【亚九9「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祂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

   〔吕振中译〕锡安子民哪,尽情快乐吧!耶路撒冷子民哪,欢呼吧!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得胜而胜利(与素译『拯救』一词同字)!谦卑谦卑地骑着驴,骑着驴驹、母驴的崽子。

  〔原文字义〕锡安」干枯之地;「民」女儿;「大大」极度地,非常地;「喜乐」欢喜,欢欣,快乐;「耶路撒冷」平安的训诲;「欢呼」喊叫,吹出响声;「公义的」公义的,公正的;「拯救」拯救,解救;「谦谦和和」贫穷的,困苦的,谦卑的;「驴」公驴(首字);母驴(次字);「驹子(原文双字)」公驴(首字);儿子,少壮的(次字)

  〔文意注解〕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锡安』和『耶路撒冷』是同义词;本句意指耶路撒冷的居民应当欢喜快乐,因为弥赛亚,就是主耶稣基督,将要降生,并且来到他们中间。

         「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你的王』指神百姓的君王,就是弥赛亚;本句预言弥赛亚第一次来临,在神的众百姓面前出现。

         「祂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本句形容这位弥赛亚与前一节『敌军任意往来,暴虐的人』(8)正好相反:(1)祂持守公义,绝不任意妄为;(2)祂施行拯救,绝不凶暴残虐。祂的来到,是要显明神的公义,将神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参太一21)

         「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这句话在主耶稣和门徒们进耶路撒冷城时得着应验(参太二十一1~11),表明弥赛亚第一次来临,并不是以色列人所误以为的,威风地骑着马来率领祂的百姓,使脱离外邦人君王的暴政;而是温和谦卑地骑着驴驹子,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使祂的百姓得以脱离黑暗和撒但的权势(参徒二十六18)

  〔话中之光〕()主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29)

     ()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35)

 

【亚九10「我必除灭以法莲的战车和耶路撒冷的战马;争战的弓也必除灭。祂必向列国讲和平;祂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

   〔吕振中译〕他(传统我)必砍毁以法莲的战车,砍死耶路撒冷的战马;作战的弓必被砍拆。他必向列国讲和平;他的统治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

  〔原文字义〕除灭」砍掉,剪除;「以法莲」两堆灰尘,我将获双倍果子;「战马」战车马,燕子;「讲」说话,讲论;「和平」和平,完全,健全,平安;「权柄」统治权;「管」(原文无此字);「极」极端,中止,终点。

  〔文意注解〕关于本节经文的解释,有两种解法:(1)按上下文看,宜解作当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所显出的光景,但不能按字面解;(2)有关普世和平的预言,需要等到弥赛亚第二次再来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应验。

         「我必除灭以法莲的战车和耶路撒冷的战马,争战的弓也必除灭」:意指战车、战马、弓等一切战争的工具,都将归于无用。(1)当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祂绝不使用武力,绝不以战争的手段扩展神的国;(2)当弥赛亚第二次再来时,神百姓的仇敌已被歼灭(参启十九17~21),故不再需要战争的武器。

         「祂必向列国讲和平」:意指:(1)当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主要的任务是使神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带来和平(参弗二13~18)(2)当弥赛亚第二次再来时,将会实现普世真正的和平(参赛九6「和平的君」)

         「祂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意指:(1)当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神国度的福音将会传遍天下(参太二十八18~19;徒一8)(2)当弥赛亚第二次再来时,神的国度必从巴勒斯坦地区扩展到全世界(参诗七十二8;启十一15)

  〔话中之光〕()属神的人应当向不信主的外邦世界传和平的福音(参徒十36;弗二17)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十二18)

 

【亚九11「锡安哪,我因与你立约的血,将你中间被掳而囚的人从无水的坑中释放出来。」

   〔吕振中译〕锡安哪、你,你也如此,为了和你立的约之血、我必将你中间被掳被囚的人从无水坑中释放出来。

  〔原文字义〕立约」契约,结盟,保证;「被掳而囚的人」囚犯;「坑」地牢,监狱,坑;「释放」打发,送走。

  〔文意注解〕锡安哪,我因与你立约的血」:『立约的血』指被杀祭牲的血,作了神与祂子民立约的凭据((参出二十四5~8;来九20),预表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是『成圣之约的血』(参来十29),在神面前永远有功效。

         「将你中间被掳而囚的人从无水的坑中释放出来」:『被掳而囚的人』泛指身陷在不由自主之困境中的人们;『无水的坑』指不能自力脱离的困境。全句意指信实的神必要履约施救援。

  〔话中之光〕()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来十19~20)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五1)

 

【亚九12「你们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转回保障。我今日说明,我必加倍赐福给你们。」

   〔吕振中译〕被囚而有指望的人哪,返回堡砦哦!我今日郑重地说明我必加倍地还报你们。

  〔原文字义〕指望」指望,期望,绳子;「转回」转回,返回;「保障」堡垒;「说明」显明,告诉;「加倍」双倍,重复;「赐」(原文与「转回」同字);「福」(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你们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转回保障」:意指在困境中而不放弃指望的人,都终必得到释放,且要蒙神保守。

         「我今日说明,我必加倍赐福给你们」:这是引述先知以赛亚的话:『你们必得加倍的好处,代替所受的羞辱;份中所得的喜乐,必代替所受的凌辱。在境内必得加倍的产业,永远之乐必归与你们』(赛六十一7)

  〔话中之光〕()主阿!如今我等甚么呢?我的指望在乎你(诗三十九7)

         ()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八24~25)

 

【亚九13「我拿犹大作上弦的弓;我拿以法莲为张弓的箭。锡安哪,我要激发你的众子,攻击希腊〔原文是雅完〕的众子,使你如勇士的刀。」

   〔吕振中译〕我拿犹大做我上弦的弓,拿以法莲做张了弓的箭。锡安哪,我必激动你的众子去攻击希腊的众子(传统你的众子、希腊阿),使你如勇士的刀剑。

  〔原文字义〕(首字)」弯起,踩踏,前进;「犹大」赞美的;「上弦的弓」(原文无此词);「拿(次字)」充满,盈握,成就;「张弓的箭」弓,彩虹;「激发」激动,鼓励,兴起;「攻击」(原文无此字);「希腊」起泡,泥土,卑鄙的人;「使」建立,设立;「勇士」强壮的,大能的。

  〔文意注解〕我拿犹大作上弦的弓;我拿以法莲为张弓的箭」:『犹大』和『以法莲』是南北两国时期的代表支派;『上弦的弓』和『张弓的箭』表示做好准备,随时要射出箭。全句意指神已经将以色列人装备好,要使用他们起来对抗外敌。

         「锡安哪,我要激发你的众子」:意指神要使祂的子民兴起,激励他们勇敢以赴。

         「攻击希腊的众子,使你如勇士的刀」:在弥赛亚第一次降临以前,希腊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者,『希腊的众子』即指希腊人,『如勇士的刀』乃形容勇敢善战;本句有二意:(1)主前175~163年,以色列人发动马加比革命,挣脱希腊人的暴政统治;(2)预表新约的信徒装备好神的话──它如两刃的利剑(参来四12),攻击希腊神话所代表的一切迷信偶像假神(参徒十七16~31)

  〔话中之光〕()要靠着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弗六10~11)

         ()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弗六13)

 

【亚九14「耶和华必显现在他们以上;祂的箭必射出像闪电。主耶和华必吹角,乘南方的旋风而行。」

   〔吕振中译〕永恒主必显现在他们以上;他的箭必射出如闪电;主永恒主必吹号角,乘南方的旋风而行。

  〔原文字义〕显现」看见,觉察;「他们以上」(原文无此词);「射出」前往,出来;「吹」吹奏,发出响声;「角」号角,公羊的角;「旋风」暴风,龙卷风。

  〔文意注解〕耶和华必显现在他们以上」:『他们』有二意:(1)指锡安的众子(13),就是神的子民,神的显现必为他们带来引导与祝福(参出十三21~22;创十七1~2)(2)指希腊的众子(13),就是神子民的仇敌,神的显现对他们乃是审判与打击(参玛三2;出十四24~25)

         「祂的箭必射出像闪电」:意指神若动手攻击,无人能闪避,无坚不摧(参诗十八14)

         「主耶和华必吹角」:意指神已发出争战的信号,祂要亲自动手攻击(参番一16)

         「乘南方的旋风而行」:『南方的旋风』指行动迅速且威势惊人(参赛二十一1);本句意指神的攻击行动快如迅雷。

  〔话中之光〕()你不要怕他们,因那为你争战的是耶和华你的神(申三22)

         ()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撒上七12)

 

【亚九15「万军之耶和华必保护他们;他们必吞灭仇敌,践踏弹石。他们必喝血吶喊,犹如饮酒;他们必像盛满血的碗,又像坛的四角满了血。」

   〔吕振中译〕万军之永恒主必围护他们;他们必吃喝,必践踏甩机;必吃喝闹嚷嚷、如同喝酒;盛满满如血祭碗,湿透着血如同祭坛角。

  〔原文字义〕保护」保卫,庇护,环绕;「吞灭」吞噬,烧毁;「践踏」制服,奴役;「弹」弹弓;「石」石头;「血」(原文无此字);「吶喊」咆哮,吼叫,喧闹;「盛满」充满;「坛」祭坛;「四角」角落。

  〔文意注解〕万军之耶和华必保护他们」:本节的『他们』显然是指神的子民,故本句意指在神子民和仇敌的争战中,神必亲自作他们的盾牌和保护(参诗一百十五9)

         「他们必吞灭仇敌,践踏弹石」:意指神的子民在攻击敌人的行动中,敌人的弹石射不中他们,故他们能顺利的击溃仇敌。

         「他们必喝血吶喊,犹如饮酒」:本句原文无『血』一字,故应解作:神的子民吶喊冲锋陷阵,犹如饮酒般的轻松克敌。这种情形,有点像中文的『谈笑用兵』。

         「他们必像盛满血的碗」:本句原文也无『血』一字,故可解作:神的子民争战结果大获全胜,满载而归。

         「又像坛的四角满了血」:本句原文仍无『血』一字,故可解作:神的子民战后向神献祭,祭坛四周堆满祭物,以表达他们无限的感恩之情。

  〔话中之光〕()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将我隐藏在你翅膀的荫下(诗十七8)

         ()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们脚下。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和你们同在(罗十六20)

 

【亚九16「当那日,耶和华他们的神必看祂的民如群羊,拯救他们;因为他们必像冠冕上的宝石,高举在祂的地以上〔或译:在祂的地上发光辉〕。」

   〔吕振中译〕当那日、永恒主他们的神必使他们胜利(与『拯救他们』一词同字),他必牧养他的人民如同群羊一般;因为他们必像冠冕上的宝石在他的土地上闪闪发光(或译高举)。

  〔原文字义〕神」神,统治者,审判官;「拯救」拯救,解救。

  〔文意注解〕当那日」:意指神的子民争战得胜的日子(15)

         「耶和华他们的神必看祂的民如群羊,拯救他们」:本句回顾神子民争战得胜的原因,乃在于神看祂的子民如群羊,是神在敌人面前为他们摆设筵席(参诗二十三5),又为他们与仇敌争战,拯救他们(参申二十4)

         「因为他们必像冠冕上的宝石」:本句说明神特别看顾祂的子民并拯救他们的原因,乃因他们在神的心目中,就像祂冠冕上的宝石,特别珍贵。

         「高举在祂的地以上」:本句按原文又可译作:『在祂的地上闪烁发出亮光。』意指在神的造物中独具荣美宝贵的身分与地位。

  〔话中之光〕()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二十三14)

         ()耶和华神啊,你看顾我好像看顾高贵的人(代上十七17)

 

【亚九17「他的恩慈何等大!他的荣美何其盛!五谷健壮少男;新酒培养处女。」

   〔吕振中译〕哦,他们的俊美何等的光采!他们的美丽何其耀目阿!五谷使壮丁精力旺盛,新酒使处女容光焕发。

  〔原文字义〕恩慈」良善,好的事物;「荣美」美;「健壮」结果实;「少男」青年人;「培养」(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他的恩慈何等大」:本节不是称颂神,而是欣赏神所高举的子民(16),故本句应译作:『他是何等的善』(参诗一百三十三1),形容神子民的内在性质臻于至善。

         「他的荣美何其盛」:本句应译作:『他是何等的美』(参诗一百三十三1),形容神子民的外在表现达到至美。

         「五谷健壮少男」:意指如同年轻男子因充分得到养分的供应,而显出健壮有活力一样,神的子民也因为神的喂养无缺,而显得有生气。

         「新酒培养处女」:意指如同年轻女子因充分得到新酒的能力,而显得容光焕发一样,神的子民也因为神的浇灌与滋润,而显得有丰采。

  〔话中之光〕()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诗一百三十三1)

         ()我的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9)

 

叁、灵训要义

 

【弥赛亚(耶稣基督)首次降临所启示的新约】

   一、启示新约蒙恩的人(1~8)

         1.蒙恩的原则──无论世人或选民都须仰望耶和华(1)

         2.倚靠自己智慧、能力、钱财的人都要灭亡(2~6)

         3.少数的原则──余剩的人得救(7)

         4.在神的家中蒙神保守(8)

   二、启示新约的救主(9~10)

         1.谦和骑驴的王──凭公义施行拯救(9)

         2.在平安中掌权的王──除去敌对,传讲和平(10)

   三、启示新约的救恩(11~17)

         1.立约的血是得释放的凭据(11~12)

         2.不再受仇敌的攻击和辖制(13~15)

         3.得神宝爱和看顾,满有荣美的形像(16~17)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迦利亚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迦利亚书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