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哈该书第一章拾穗

 

【该一1 「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藉先知哈该,向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说:」

         大利乌王” 一世(舒士他斯伯[Hystaspes])在主前522年登上波斯的王位,并委任犹大王约雅斤的孙儿“所罗巴伯”(代上三17,19)作为新成立之犹大省的省长。“六月初一日”即主前520年八月十九日。“约撒答”。巴比伦入侵期间的大祭司(代上六15)。──《雷氏研读本》

         先知哈该在大利乌王二年(主前五二○年)发出第一个信息。

          「六月」:今阳历八至九月,是巴勒斯坦收割的月分。

          「初一日」:犹太人定每月第一日为圣日,众人按例聚集献祭(民28:11-15; 46:1-3)。

          「撒拉铁的儿子」:按代上3:17-19,所罗巴伯是 大雅(撒拉铁之弟)的儿子,可能是因为撒拉铁早死,其妻与 大雅生子归死者名下(参申25:5-6)。──《串珠圣经注释》

         大利乌王第二年为主前520年。“六月初一“合阳历八月廿九日。犹太人多在月朔(新月第一天)求问先知(看民二十八1115;王下四2223)。──《启导本注释》

         初一日在阴历是新月之日,有证据显示,这一天常为假日,甚至是圣日(诗八十一3;赛一1314,六十六23;何二11;摩八5)。这是让当日以农为生的团体听神话语的好机会,因为耶路撒冷会有节庆。这段时期的六月,相当于我们的八、九月,是葡萄、无花果和石榴收成的时节。

         耶和华的话藉哈该(直译「藉……的手」)临到。这是很普通的希伯来词组,意为「藉……为器皿」。但在先知书里却很少出现,只有一次在玛拉基书一1。一般的表达方式为「耶和华的话临到……」——《丁道尔圣经注释》

         哈该的时候,以色列早已败亡,犹大也已败亡。那时是以色列人从被掳之地归回犹大,在复兴时期第一个先知的声音。在此处只有述明外邦的王,因为波斯是当时世界的强权,所以为重要的历史日期,提出大利乌王第二年。这个大利乌王大概是大利乌王一世(Darius I Hystaspis)。他在位是在主前522486年,他是波斯的王。——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大利乌王第二年 系公元前520519年,依照采用春季开始的或秋季开始的年历来定。

         六月 即希伯来以禄月,始于八月或九月。

         初一日 月初献祭的日子。这是敦促修建圣殿的合适时间。

         省长 位于总督之下。尽管大卫宗族的所罗巴伯对于犹大拥有政治领导权,但他只是异族总督的助理。

         所罗巴伯 又叫设巴萨(见拉18注释)。

         约书亚 他的父亲是被尼布甲尼撒带到巴比伦的俘虏(见代上615注释)。哈该的同时代人,先知撒迦利亚经常提到约书亚(亚36-11)。这里说到所罗巴伯和约书亚的父亲,可能是为了体现他们的权威,因为他们分别是大卫和亚伦的后代。──SDA圣经注释》

         「大利乌」:大利乌(大流士 Darius)一世,公元前522-486年为波斯王。

         「初一」:是月朔之日,在当时是假日。「初一」是阴历的「新月」开始。按犹太教的规定,决定「新月」属公会的责任,当新月的开始决定之后,就立刻派人在全国宣告,燃点火堆报告此消息。因此当天算是一个吉庆的喜日,有设宴庆祝的习例,而哈该就是在这喜庆宴席的日子宣告上主的话。也就是说这一天常为假日,甚至于是圣日( 81:3 1:13-14 66:23  2:11  8:5  ),算是一个节庆的日子,也是让以农为生的团体听神话语的好机会。

         「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公元前520829日。这大约是葡萄、无花果与石榴收割的季节。

         「藉」:原文并不是单纯的介系词,乃是「借着....的手」。

         「省长」:是波斯的行政官员,不过当时所罗巴伯与撒马利亚省之间的关系目前并无法确定。很可能所罗巴伯只是暂时性被任命的省长,而非一个常设的行政长官。巴比伦于主前五八七年掳掠耶路撒冷后,开始立省长( 40:5 )当时立基大利作犹太城邑的省长,可是基大利于当年七月被杀,杀害基大利的众人因畏惧怕报复而逃往埃及( 41:1-43:13 ),自此犹大省的名称就不再见,直到公元前五二零年六月初一日在此再行出现。古列灭掉巴比伦建立波斯帝国后,曾叫将从前巴比伦人在圣殿所掳的器皿「按数交给犹大的首领设巴萨」( 1:8 ),设巴萨便将这金银器皿和被掳的人带到耶路撒冷( 1:11 ),大利乌王追述此事迹时又称设巴萨为省长,且说他建立了耶路撒冷神殿的根基( 5:14-16 )。哈该书说的则是省长是「所罗巴伯」,很有可能设巴萨是古列王给所罗巴伯起的波斯名字。

         「所罗巴伯」:是「约雅斤王」的孙子,公元前597年,约雅斤王被掳到巴比伦( 王下 24:15 )。根据 代上 3:19 的家谱,所罗巴伯是约雅斤第三个儿子毗大雅的儿子。约雅斤的长子撒拉铁没有孩子,很可能所罗巴伯是透过收养或者「小叔代兄长留后」的传统算为「撒拉铁」的后裔。「所罗巴伯」是巴比伦名字意思就是「巴比伦的种」。「约雅斤」是公元前五九七年被掳到巴比伦( 王下 24:13-16 ),在公元前五六一年获得巴比伦王特殊恩宠抬头,脱去囚服,终身得在巴比伦王的面前吃饭( 王下 25:27-30 )。波斯王古列于公元前五三九年偷袭巴比伦成功后对于萧规曹随的犹大王身宠有加,所以「所罗巴伯」得以被委任为犹大省长。所罗巴伯出生于巴比伦,从小就在当时是帝国之都的宫廷中长大,他了解当时重建圣殿必不会遭朝廷反对,因此他和大祭司约书亚以及先知哈该有可能先有几次对谈,并决定在六月一日宴席上宣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这也解释为什么哈该不像其他先知一样需要说明他是如何受召或得到默示。

         「撒拉铁」:希伯来文是「从神那里求来的」的意思。是「约雅斤」的长子。

         「大祭司约书亚」:是约萨达的儿子,西莱雅的孙子。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被毁时,西莱雅是当时的大祭司,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哈马地的利比拉处死,约萨达则被掳到巴比伦。约书亚以大祭司的身份与所罗巴伯一起归回耶路撒冷。在以斯拉与尼西米记中,这人被称为「耶书亚」。「约书亚」、「耶书亚」与希腊文的「耶稣」,意思都是「耶和华拯救」之意。

         ◎这个月称为「以禄月」,前一个月称为「埃波月」。尼布甲尼撒王在埃波月攻入耶路撒冷摧毁圣殿,公元七十年,罗马人也是在埃波月攻入耶路撒冷摧毁圣殿。──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1 年代小注】以精确日期引出一段先知叙事,是被掳归回后的常见写作手法。此处提到的君主是大利乌一世,于主前五二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得到波斯王位。之前帝国问题丛生,先是高马他于三月十一日反叛,并于七月一日篡位,直到刚比西斯逝世,为时七个月。即使大利乌巩固政权以后,反抗活动依然继续,记载于闻名的贝希思敦铭文。哈该记载的日期是主前五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该1 所罗巴伯】是大卫王位的继承人(约雅敬的孙子;参:王下二十四章注释),在波斯王大利乌一世之下担任犹大省长。周遭的人对他寄以厚望,把他当成民族救星。当然有些人指望他能建立应许的国度,带领人民脱离波斯的奴役。所罗巴伯的职责虽属凡俗,但是以斯拉书却将他与祭司约书亚相提并论,许为重建耶路撒冷圣殿的幕后主力。所罗巴伯得波斯王授权治理,他的责任是保障法律与安定民心,并且征收税金。他固然是大卫继承人里最后一位作省长,考古学家发现一枚示罗密的印章(在代上三19列为所罗巴伯女儿),上面称她为艾拿坦的妻子或手下。一般认为是艾拿坦继任所罗巴伯为省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该1 约书亚】是被掳后初期的大祭司。祖父西莱雅在耶路撒冷沦陷于巴比伦手中,被尼布甲尼撒处决(王下二十五1821;请注意,以斯拉也来自西莱雅家族,参:拉七1)。犹大王位继承人所罗巴伯作省长,但是因为犹大仍受波斯掌控,因此他的权力有其限制(免得逾越波斯王权)。因此以色列群体的统治权分别归属于省长与大祭司,给了后者显要的地位。我们对约书亚所知不多,只知道他是率领建造圣殿的领袖之一,当时的经外作品并没有提及他。──《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该一2「“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这百姓说,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

         「万军之耶和华」:意即全能者或统治万物者。

          「建造耶和华殿 ...... 来到」:百姓可能从耶路撒冷被毁那年(主前五八六年)算起,认为迄今未满耶利米先知预言百姓被掳异地的七十年(耶25:11-12), 圣殿的重建也要等到七十年届满才开始。哈该指出这是推延建造圣殿的借口(见4)。──《串珠圣经注释》

         所谓「万军」,不只指以色列的军队。也可指天上的众星。万象是万军(赛四十26,四十五1213也再提「万象」。)在被掳时及被掳后,不再有约柜与圣殿。

         「万军」就成为宇宙性的范围。又有人认为「万军」既是阴性多数字,只作「权力」解,应译为全能的神,祂有一切的权能,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在天地之间,又在高天之上,祂的权能是无穷尽的。

         「这百姓说」,是指以色列人。「我的百姓」是神对他们亲密的称呼。「这百姓」就不然,是一种谴责的口吻(赛六9)。

         他们说,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这是很现实的看法。事实上,他们的确有太多的事没有做。百物待兴,不知从何做起。他们要忙于生计,自顾不暇,那有余力来建造圣殿呢?──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万军之耶和华 见耶73注释。

         时候尚未来到 百姓因为未能完成圣殿的重建就编造了这个理由。他们显然歪曲了耶利米七十年的预言,说被虏的时期还没有完全结束。他们声称从公元前587|586圣殿毁灭算起,要等到公元前518|517年才结束,比本卷信息的时间(公元前520|519年)稍晚。他们宣称,他们在重建圣殿时所遭遇的困难,是神对他们匆促从事的责备。但大流士王废除了圣殿破坏者斯默狄斯对圣殿建造的禁令,使犹太人有充分的理由恢复建殿的工作。──SDA圣经注释》

         「这百姓」:不称「我的百姓」,有责备的意思。──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2~626节责备当时的领袖乃富有人,不以兴建神的殿为首要,让神殿的工程搁置了十六年(拉三2∼四5)。但他们自己却住豪华房子。──《启导本注释》

 

【该 3「那时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哈该说:」

       耶和华的话 见番11注释。

         先知 哈该和同时代的撒迦利亚都称自己是先知(亚11;见哈11注释)。──SDA圣经注释》

 

【该一4「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

         “天花板的房屋”。即嵌镶板的房屋。显示出他们的奢华,因为昂贵的木材必须从外地运来。“这殿”。圣殿,建筑工程约十六年前已经开始了(拉三25)。──《雷氏研读本》

         「这殿仍然荒凉」:在此之前十六年圣殿已开始重建,但根基刚立定便遭外敌拦阻,工程一直搁置下来。

          「天花板的房屋」。百姓用上乘木材装修屋内,使住家华丽舒适(参王上7:7; 22:14)。──《串珠圣经注释》

         “天花板的房屋”:指用上等木材装修,设备舒适的大屋。圣经中多用以形容王的宫殿(王上七37;耶二十二14)。──《启导本注释》

         「天花板的」(希伯来文 sa{p{an)这字,既指「盖住」,也有「镶板」(参 RSV)之意,其字根提供了「天花板」(参 AVRV)这名词。哈该或许是指,百姓已经建筑了他们的房子,而不是说他们要用板子装璜他们的家;但也有可能指省长的住所正在重建,且要像所罗门宫殿的华丽。若是如此,这信息针对所罗巴伯与约书亚,便格外有意义。而花钱住华厦和支持神的工作之间的冲突,今天还存在于我们中间。──《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们认为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现在神责问他们,难道他们自己住天花板的房屋已经到了时候吗?「天花板的房屋」一种是指以木板作房顶(列王记上六章十五章的「棚顶」),另一种是指香柏木板作为墙壁的表面(七7)。圣殿荒凉,仍是一堆废墟,是在主前587年焚毁的(耶卅三10-17;结卅六3538,尼二317)。

         「你们」是在加重语句的口气,两次重复,更加着重。如译出来可作「你们」要住在天花板的房屋,对你们真是时候吗?神无意要人们住在破漏无房顶的屋子,但祂不愿人们忽略圣殿。他们应该注意优先的次序。先重建圣殿,然后再造自己居住的房屋,两者都不能因陋就简,都要造得好,只是次序有先后,不可将本末倒置。──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天花板 参耶2213-15──SDA圣经注释》

         「你们」:原文出现两次,是加强语气之用。

         「天花板」的房屋:原文是「遮盖」,引申为「用木板或镶板遮盖」。这里既然是责备,指的应该就不只是「有屋顶的房子」,而是「用高贵木料遮盖墙壁或屋顶内面的房子」。哈该并不是批评人住在天花板的房子,而是提问他们既然能装潢自己的家,怎么任凭神的圣殿荒凉,是把神放在怎么样的地位上?

         ◎如果以当时的政经局势来说,经济状况不好,百废待兴,似乎真的不是建圣殿的时候。但百姓中似乎已经开始有人住起豪华的房子了,于是神出面责备以色列人不在乎圣殿的建造。

         ◎可以想象:当时有人怀疑重建圣殿花费这么庞大是否值得,何况这是波斯王古列下的命令,到底是不是神的意思?( 1:2-3  44:28 45:13 )也许有人认为波斯王建圣殿的诏书还没有下来,钱还没有足够,或心灰意冷,或有人觉得从耶路撒冷被毁(公元前五八六年)到当时(公元前五二十年)未满耶利米先知预言的七十年( 25:11-12),有人甚至认为,新的圣殿为神迹式的出现,因为以西结所描述的圣殿,是「显」给他看的( 40:1-43:27 ),并没有提到重建一事,因此他们觉得「时候未到」。我们是否也常常觉得生活要做的事情太多忙不过来了,我们是否按照自己的想法而制造不同的「推托」或「借口」,而忘记将优先次序应按照神的意思放置正确?──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4 镶盖的房屋】(吕译)「镶盖」一字也有「覆盖的」、「有天花板的」(和合本)意思,重点在于已经完工。他们的家并不是还在「施工中」,而是已经完全建好,然而圣殿还是一片残垣。这个字并没有华丽或奢侈的意思,但是镶盖的东西也确实如此。当时的民宅用木头镶板是不寻常的。所罗门的王座也是「镶贴的」(王上七7,和合本:「遮蔽」)。──《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该一5「现在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

         「省察」:与2:15, 18节的「追想」原文为同一字。哈该多次劝勉百姓要省察自己的行为1:7; 2:15, 18──《串珠圣经注释》

         「要省察」在本书中出现好几次(在一7,二1518)。这是有责备与警告的话在后面。「省察」是指细心思想,详加视察与分析。摩西说,「我今日所警教你们的,你们都要放在心上。」(申卅二46)省察是放在心上,不可等闲视之,应当郑重其事,十分认真与谨慎。省察的是当时的情势,可否随意推辞?可否自圆其说?可否自找理由?可否逃避责任?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你们所作的是甚么?为甚么?为谁辛苦为谁忙?经过思想之后,就有自知之明,确认自己的错误,自己的失败、自己的轻忽。──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万军之耶和华 见耶73注释。

         省察 神呼吁人对自己做出认真的反省(见赛118注释)。──SDA圣经注释》

         「省察」:「放心思」、「要思想」的意思。

         「你们要省察」:这词组是哈该书的特征,在短短两章书中一共享了五次,有时翻做「追想」,并有两次在原文加重语气可译做「请」。( 1:5  1:7  2:15  2:18  2:18 )在这边有责备和警告的意味。

         「要省察自己的行为」:直译为「要把心放在自己的做事方式上」。──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5~11耽延圣工的后果:百姓只顾自己生活舒适,却得到相反的后果:劳碌多、所得少。──《串珠圣经注释》

 

【该一6「你们撒的种多,收的却少;你们吃,却不得饱;喝,却不得足;穿衣服,却不得暖;得工钱的,将工钱装在破漏的囊中。」

         本节证明马太福音六章1933节的真理。“破漏的囊”。疲弱的经济状况导致物价上涨。──《雷氏研读本》

         百姓专顾自己,结果徒然劳力得不到神的赐福,收成不多。这是不听命的结果(申二十八3839)。“工钱装在破漏的囊中”:饥荒歉收,物价上涨,入不敷出。──《启导本注释》

         如果他们可以住天花板的房屋,似乎不致那么穷困。首先,这里所说的,是指经济的衰退,通货膨胀,物价高涨,工钱好似装在破漏的袋中,很快地消耗殆尽了。这里又可能指着他们在物质生活不满足,正如阿摩司书第八章十一节: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这里先知好似说:你们建造房屋,却得不着真正的安全。所以这里与其描述实际的情形,不如说是一种咒诅,好似在申命记第廿八章卅八节:「你带到田间的种子虽多,放进来的却少,因为被蝗虫吃了……」:「他们吃,却不得饱;行淫,而不得立后,因为他们离弃耶和华不遵祂的命。」(何四10)这些都是咒诅的话,是圣约所具有的条款。这些咒诅不是警戒的话,呼吁他们悔改,而是追忆历史的往事,确有事实例证。犹大败亡的事足可证明,以色列人背约,而遭受咒诅。──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撒的种多  百姓中的工人在上一次的旱灾中收成甚少,因为神收回了祂的福气(见该215-17;参申2838-47;箴1124)。

         破漏的囊 比喻犹太人因没有热心为主服务而遭致的困窘。这是实利主义的处世哲学必然的后果。关于属灵和属世事物价值的比较,以及事情的轻重缓急,见太624-34192122注释)。──SDA圣经注释》

         「工钱」:这时候仅有少量的硬币流通,工钱还是使用V字形的银片或铜片来支付。每片金属片有大致上的固定价值,但使用时还需要经过秤重的手续。──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7「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

 

【该7 先知的建造圣殿角色】主前第七世纪的亚述先知勉励以撒哈顿王与亚述巴尼帕王,重新建造某些神明的庙宇。国王一定要有神明来的讯息,才能自由开始准备工作。只有居住在那座庙堂里的神明,才有权下令动工。──《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该一7~8这里再重复第五节的话,但是重点不同。第五节省察,在心中仔细考查过去的行为。现在的省察,是在心中确实定意上山取材,作建殿的工作,不容迟延,应该切实在决意中有行动。重建圣殿使神因此喜乐,好似献祭蒙神悦纳,所以喜乐是悦纳,神接受他们的奉献。神而且得着荣耀,此处是指人荣耀神(参阅赛廿六15;结廿八22,卅九13)。耶和华的荣耀,常指神在敬拜的礼仪中显现,在圣所与敬拜者同在。这是耶和华的应许,重建圣殿,必蒙神的悦纳,必显现祂的荣耀。这段话就此结束,有结语:「这是耶和华说的。」原意为:「耶和华低语」,表明祂的心意。有时安慰,有时谴责,有时保证,都有祂无限的心意。──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该一8「你们要上山取木料,建造这殿,我就因此喜乐,且得荣耀,这是耶和华说的。」

         香柏木从前已经从利巴嫩购买回来(拉三7),但似乎被用来建造他们自己的房子而不是建圣殿。──《雷氏研读本》

         「上山取木料」:建造圣殿的材料不限于木材,石块大概在附近可找到。──《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已从黎巴嫩购得香柏树(拉三7),从耶城附近山上取的大概是其他木头和石块。──《启导本注释》

         可能指耶路撒冷附近山上的“王园林”(见尼28注释),从那里可以较快地伐取木材。

         「上山取木材」:这里并无上山取石块,原因有二,一方面耶路撒冷并其附近尽是石山,而且多非常坚硬的花岗岩;另一方面,建筑第一圣殿的石头被拆毁后仍散落在城中( 4:1)。这情景在五十多年后的回国时代,仍是如此。──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9「“你们盼望多得,所得的却少;你们收到家中,我就吹去。这是为甚么呢?因为我的殿荒凉,你们各人却顾〔原文是奔〕自己的房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即使是他们收割到的一点点农作物,神也要“吹去”,藉以惩罚百姓不建圣殿的悖逆的罪。──《雷氏研读本》

         「顾」:原文作「奔」;百姓热心地为自己的居所奔波劳碌,却任由神的殿荒凉!──《串珠圣经注释》

         经济衰退,一般人收入并未增加,反而减少。物质的丰富,在于属灵的佳况,忽略神的殿,怎会不穷困呢?(参阅何二8)。

         应当知道一切美物都是神所赐的。家与殿是有密切的关系,神的殿荒凉,人的家也不可能兴盛。顾到家的怎么会消失呢?是神在背后鉴察,祂也采取行动。但是我们不可单顾自己的家。「你们各人却顾自己的房屋。」在中文有小注:「顾」原文作「奔」。原来可这样翻译:你们奔跑,各人到自己的房屋。那就是说:你们奔走忙碌,各人只为自己的家,对神的家却置之不理,这是神不喜欢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盼望多得  显然返乡的囚虏对回到犹大后和平与兴旺的盼望过高,没有为面临的艰难做好准备。

         为什么呢  这里明确指出他们的歉收不单是自然的原因,而是出于控制自然力的神。他们忽略了祂的居所。

         喻指百姓急于为自己建造宽敞舒适的房屋。──SDA圣经注释》

         「顾」:原文是「奔跑」的意思,形容百姓对建造自己房子的热诚。

         ◎百姓只顾自己生活的舒适,反得到的结果是「劳碌多,所得少」。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在此提醒我们连所罗门都在诗篇写到:「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127:1 ──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10「所以为你们的缘故,天就不降甘露,地也不出土产。」

         所以这是你们应负责的,无法推诿,不可佯作无知,因为神的手已经向他们施行审判,农作物收成不佳。他们应该明白,为甚么在收割的前三月,神使雨停止,又以旱风霉烂攻击他们,菜果被剪虫所吃,这是阿摩司所描述的(四6-10)。

         甘露十分重要,尤其在八、九月,正在成熟的榖类不致被炎热烘干,没有汁浆而枯干。所以土产要有丰收,要靠天上降下的甘露。──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不降」:原文是「闭塞」,有如律法中( 26:19  28:23 )所提到的一样,因他们罪的缘故使他们头上的天变为铜铁滴雨不降,也无露珠。

         「甘露」:可以防止成熟的谷子在热天枯萎,尤其是八、九月。──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10~11干旱的夏天缺乏“甘露”,使饥荒的灾情更加严重。──《雷氏研读本》

 

【该一11「我命干旱临到地土、山冈、五谷、新酒和油,并地上的出产、人民、牲畜,以及人手一切劳碌得来的。”」

         「干旱」 原文与9节的「荒凉」有同一字根;因神的殿荒凉,干旱便临到农作物和牲畜,百姓尝到贫困滋味。──《串珠圣经注释》

         干旱也临到山冈。可见山冈已开垦供种植。《马太福音》六33的原则可应用于每一个时代。──《启导本注释》

         (h]o{reb[)与荒凉(h]a{reb[)两个字音十分近似,可能作者有意以谐音说明信息的内容。圣殿荒凉,人就只好期待着神的刑罚,地上干旱,树木枯干,粮食缺少,生计断绝。不在心灵敬畏神的,怎可希望神在物质上赐福呢?

         这里的描述,由植物至动物,再至人类,都会遭灾,以致人一切的努力都归徒然。干旱不仅无水,也表明地土失去生产力,动物没有生殖力,繁茂兴盛的现象都不可能有了。

         这都是说明神的怒气,因为祂的公义是罚恶的,祂断不以有罪为无罪。人的劳碌又有多少效果呢?人手也指人力,人力本是十分有限。──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命」:原文的「命」字是「呼召」的意思。

         「干旱」、「荒凉」:原文中是发音相近的相关语。

         ◎这段让我们想起当日五月花号登陆新大陆之后,首先就是建筑教堂。当然,不是说教堂就是等同于圣殿,但是这些信仰的先辈重视神的事情超过重视自己的房子、土地,这种精神也就是先知哈该在此处希望以色列百姓活出来的。今日的我们,是否能够活出「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的生命呢?

         ◎这段让我想起( 3:40 )耶利米说「我们当深深查考自己的行为,再归向耶和华。」有时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就像此时的犹太人,这些并非来自仇敌,也非土地不好,乃是由于神的惩罚,因为只为自己的事情,而并没有把神的事放在心中。这时的我们以为自己的钱囊是稳固的,其实却是破漏不堪,因为「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 1:21 )。──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12「那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并剩下的百姓,都听从耶和华─他们神的话,和先知哈该奉耶和华─他们神差来所说的话;百姓也在耶和华面前存敬畏的心。」

         「剩下的百姓」:指被掳回归的百姓。

          「耶和华他们神的话」:即「先知哈该奉耶和华他们神差来所说的话」,强调哈该的话有来自神的权威。──《串珠圣经注释》

         先知哈该奉命传道,主要的对象是政治领袖所罗巴伯,和宗教领袖约书亚,并剩下的百姓。这些人是余民,他们的归回是神的应许。

         他们在耶和华面前存敬畏的心,因为他们不敢轻忽,知道神罚恶的公义。敬畏神是有两种涵义,在智能文学中(如箴言、约伯记等),敬畏是有道德的性质,因敬畏神的人远离恶事。但在申命记的观念,敬畏是敬拜的礼仪方面,有敬虔的态度与行动。──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剩下的百姓  被掳的人中只有少数回到犹大(见拉264注释)。

         听从 哈该的呼吁产生了效果(12-15节)。重建的工作积极展开了。──SDA圣经注释》

         「剩下的百姓」:「余民」, 6:11-13 的应验。当百姓愿意顺服神的命令时,神就称呼他们「余民」。

         「存敬畏的心」:这句话「的心」是中文另外加上去的,原文只有「敬畏」一词,也可以翻译成「畏惧」或「害怕」。──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12~15一篇讲道很少会带来这样实时而实际的效果(纵然哈该知道那是耶和华的作为,14节)。第1节所记载的事件与第15节的事件只是相隔二十三天。──《雷氏研读本》

         领袖与百姓积极的反应:对于哈该的斥责,百姓上下都存着敬畏神的心听从(12),而神亦应许与他们同在(13),于是他们开始预备重建的工作(14-15)。──《串珠圣经注释》

 

【该一13「耶和华的使者哈该奉耶和华差遣对百姓说:『耶和华说:我与你们同在。』」

         “使者”:对先知的称呼。神必与各人同在的信息是对一切顺从神旨的人极大的安慰。有的人把这篇信息并在第一篇中,但此处既有与其他四篇同样的“耶和华说”开头,应当作第二篇,是鼓励的信息。──《启导本注释》

         哈该是耶和华的使者,除此处以外,是其它别的经文所没有的。以赛亚曾提神的仆人是祂差遣的使者(赛四十二19)。以色列人是神的仆人,不可再耳聋眼瞎,最后总该有回应了。

         耶和华的使者,常指天使。于是有人将这节经文译作:「哈该说,耶和华的使者奉差遣对百姓说……」这是可能的译法。在撒迦利亚书中,确有使者为先知解释异象,但是哈该书并未提及天使。

         耶和华说,我与你们同在。这常是祭司的言词,特别是救恩的信息。常为保证的言语,使人有信心的确据。神与人同在,还不只是保证安全的话,而且这也含有祂恩慈的行为。──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使者 使者的原文在旧约中既指人,也指天使。哈该自称“耶和华的使者”,与其他先知不同(见玛11注释)。

         我与你们同在 神接纳了他们的悔改,向他们保证祂的保护(见诗2349115;赛432)。只要百姓决定顺从神,责备的信息就马上变成鼓励的话。神与百姓同在的保证,给他们带来了所有其他福气的应许,因为这些福气是与神的同在伴随在一起的。──SDA圣经注释》

         ◎人都会犯错,但是当先知直指人心的错误时,属神的人就懂得认错改变,把神当神,顺服神的命令。

         ◎神给百姓的鼓励很简单,只是一句「我与你们同在」,这让我们想起耶稣的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28:20 全能的神与我们同在,的确是最好也最重要的保证了。──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14「耶和华激动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并剩下之百姓的心,他们就来为万军之耶和华他们神的殿作工。」

         「激动」:意思是使人乐于负起某项任务。──《串珠圣经注释》

         犹大省长 见本章1节注释。

         剩下之百姓 见本章12节。

         万军之耶和华 见耶73注释。

         作工 百姓受到了激励,注意了神的信息。哈该和撒迦利亚所带来的启示,有力地推动犹大领袖响应呼吁,开始建殿的行动。──SDA圣经注释》

         「激动」:「唤醒」。──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一14~15这里是一次从神而来的复兴,由所罗巴伯及先知哈该等人发起。从先知传信息到百姓群起响应建殿而聚集之间,只有二十三天时间!由此可见,先知的信息很有力量。“六月二十四日”合阳历九月廿一日。──《启导本注释》

         看见哈该的信息发生功效,众人都愿意听从耶和华的话。但是真实的行动,还得再由神做进一步的工作,祂激动他们的心,神曾激动玛代人从事战争(耶五十一11)。他曾激动亚述人攻击以色列(代上五26),激动非利士人攻击犹大(约兰王)(代下廿一16)。现在神激动这些余民来兴建圣殿的工作,必更加积极。

         他们为耶和华的殿作工,「为」字或译「在」(be),好似圣殿的外壳仍旧保存,他们进行的是修复的工作。那时是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廿四日,距原有的信息共相隔廿二日(参阅一1)。──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哈该书》

 

【该一15「这是在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六月 见本章1节注释。大流士王第二年 系公元前520519年,依照采用春季开始的或秋季开始的年历来定。但如果哈该采用的是犹太年历,始于秋季的七月,六月就是公元前519年了。如果按春季开始的年历,六月就在公元前520年。如果哈该所说的重建始于大流士王第二年,等同于以斯拉所说圣殿停工直到大流士第二年(拉424),而以斯拉所采用的是秋季开始的年历(见霍恩和伍德所著《以斯拉第七章的年代》),那哈该所采用的就是秋季开始的年历。可是秋季开始的年历意味着本卷所提供哈该信息年代顺序的编排,在圣经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尽管不是不可能存在的。大多数解经家认为这有悖于先知信息的功效,故普遍认定哈该所用的是春季开始的年历。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约为公元前520921日。

         二十四日 哈该在前面提到初一日(1节)。鉴于规划和采集材料所需要的时间,犹大和耶路撒冷百姓的反应还算是快的。──SDA圣经注释》

         「大利乌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公元前520921日。

         从哈该发预言到百姓展开行动,总共花了23天。当时正是收割农忙之时,百姓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处理完农事或者做一些组织与规划,然后才来建造圣殿。

         ◎当月第二十四天所罗巴伯以及以色列百姓就动手做工,其对神话语响应之迅速令人讶异。反观我们是否有存敬畏的心听从神的话,并如此迅速的响应呢?

         ◎面对每天的工作与忙碌,我们是否太汲汲营营与世俗的事,而忽略了属灵的事?「建造圣殿」的意义对我们个人而言是甚么?── 蔡哲民《查经资料》

 

【该15 年代小注】此处的日期大约为主前五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亦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