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雅书第三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神在严责中带着恩慈】 一、严责耶城人的诸罪,劝他们敬畏,免得步列国之民的后尘(1~7节) 二、定意倾倒烈怒于列国,但悔改的万民必蒙福(8~9节) 三、到那日必要招聚以色列余民,使他们回转归神(10~13节) 四、当那日选民必要欢喜快乐,在万民中得名声(14~20节) 贰、逐节详解 【番三1】「这悖逆污秽欺压的城,有祸了。」 〔吕振中译〕「有祸阿,这叛逆的城、被血污染、欺负人的城阿!」 〔原文字义〕「悖逆」背逆,(翅膀)拍动;「污秽」污秽,玷污;「欺压」压迫,恶待;「有祸了」哀哉。 〔文意注解〕「这悖逆污秽欺压的城」:意指耶路撒冷城民所代表的全国国民:(1)对神刚硬顽梗;(2)对己沾染罪污;(3)对人欺压勒索。 「有祸了」:意指可怕的灾祸即将临头。 〔话中之光〕(一)正如耶路撒冷城的情况一样,她所预表的教会一但与神的关系出了问题,悖逆神、不肯听从神的命令,接下来自然就犯罪作恶、成为污秽,对人也就逾越本分、欺压别人了。 (二)临到神儿女身上的灾祸,都是自作自受的;神虽慈爱,但祂也是公义的,祂不能不对犯错的儿女施行惩治。 【番三2】「他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不倚靠耶和华,不亲近他的神。」 〔吕振中译〕「她不听主的声音,不接受管教;她不倚靠永恒主,不亲近她的神。」 〔原文字义〕「听从」听见,听从;「命令」声音;「领受」接受;「训诲」管教,纠正;「倚靠」信靠;「亲近」靠近,接近。 〔文意注解〕「他不听从命令」:意指不肯顺服神的话。 「不领受训诲」:意指不肯接受神的劝戒。 「不倚靠耶和华」:意指不肯倚靠神的帮助。 「不亲近他的神」:意指不肯与神有亲密的交通。 〔话中之光〕(一)本节用四个「不」形容他们对神的态度:「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不倚靠耶和华,不亲近神」。弟兄姊妹,原来这些在神看来就是不爱神、不信神的表现,我们真是要留心,因为很多的犯罪得罪神的行为,也都是从这四个表现开始的。 (二)不听话又不接受管教,结果便远离神而独立行事,致使神只好「任凭」(参罗一24,26,28)我们,当然也就不能跟神维持亲密的关系。 【番三3】「他中间的首领是咆哮的狮子,他的审判官是晚上的豺狼,一点食物,也不留到早晨。」 〔吕振中译〕「她中间的首领是吼叫的狮子;她的审判官是晚上的豺狼,一点啃骨肉也不留到早晨。」 〔原文字义〕「中间」当中,在…之中;「首领」领袖,族长;「咆哮」吼叫;「审判官」法官,施行判断;「一点食物」(原文无此词);「留」保留,留下。 〔文意注解〕「他中间的首领是咆哮的狮子」:意指他们的首领完全不顾民间疾苦,反而压榨、吞噬那些无助的百姓,正像弱肉强食、贪得无厌的狮子。 「他的审判官是晚上的豺狼」:意指他们的审判官完全不顾公义,贪赃枉法,且会借机作那些不得见天日的勾当。 「一点食物,也不留到早晨」:意指他们不留余地的彻底剥削平民。 〔话中之光〕(一)国家、社会、家庭、教会、职场的兴衰,绝大部份的责任在于有权柄、影响力的領袖或官长。每个人当自我省问:神有把什么样的权柄交在我手中?我是忠心良善的管家?我是个愿意被神煉净以致带出属神影响力的器皿吗? (二)首领和审判官预表教会中的领袖人物,教会的问题几乎大多发生在领袖人物身上,他们把平信徒当作食物,只顾到满足自己,而没有尽到牧人该负的责任。 【番三4】「他的先知是虚浮诡诈的人,他的祭司亵渎圣所,强解律法。」 〔吕振中译〕「她的神言人是卤莽诡诈的人;她的祭司亵渎圣的所在,对礼节规矩横加糟蹋。」 〔原文字义〕「虚浮」恶意,不在乎;「诡诈」行为奸诈之人;「强解」亏负,凶暴地对待。 〔文意注解〕「他的先知是虚浮诡诈的人」:意指他们的先知并没有从神来的话,只能传讲一些虚假不实、似是而非的信息,利用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参提前六5)。 「他的祭司亵渎圣所,强解律法」:意指他们的祭司任意曲解律法上有关献祭的条文规定,将圣的和不洁的祭物混淆,以致玷污了圣殿。 〔话中之光〕(一)今日教会中也有高呼「关怀社会,神学本色化」,并讥笑攻击分别为圣的真理,结果不是教会改变了社会,而是教会被社会同化;不是神学本色化,而是神学全然失色,成为世俗反叛神之文化俘虏和傀儡。 (二)弟兄姊妹,你今天在教会里参与服侍吗?作为服侍神的人真要小心,因为神是祂工人的总监。一个人不是从事圣职接触圣物就会自动成圣,蒙主悦纳,而在于他在神面前是个怎样的人啊!求神感动我们多为服侍的人祷告。 【番三5】「耶和华在他中间是公义的,断不作非义的事,每早晨显明祂的公义,无日不然,只是不义的人不知羞耻。」 〔吕振中译〕「永恒主满有公义在她中间;祂不作非义之事;他天天早晨显出他的公平,其光并无不继;但不义的人却不知羞耻。」 〔原文字义〕「公义的」公正的,正当的;「非义」没有公理,不公义;「显明(原文双字)」放,设立(首字);亮光(次字);「公义」公平,合理;「无日不然」缺少,失败。 〔文意注解〕「耶和华在他中间是公义的,断不作非义的事」:意指公义的神在祂的子民中间,断然不会行任何不义的事。 「每早晨显明祂的公义,无日不然」:意指每日从早到晚不停地显明祂的公义,从未间断。 「只是不义的人不知羞耻」:意指不义的人,虽然所行的受到良心的责备,却丝毫没有羞愧的感觉。 〔话中之光〕(一)许多基督徒只在自己受委屈时想到神是公义的,在自己顺情欲行事时,却忘了神是公义的! (二)许多基督徒也只想到神的恩典每早晨都是新鲜的(参赛三十三2),却没有想到每早晨都显明祂的公义。 【番三6】「我耶和华已经除灭列国的民,他们的城楼毁坏,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凉,以致无人经过,他们的城邑毁灭,以致无人,也无居民。」 〔吕振中译〕「我剪灭了列国;他们的城角楼荒凉;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废,全无经过的人;他们的城市被毁坏,没有一人,没有居民。」 〔原文字义〕「除灭」剪除,砍下;「城楼」城角;「毁坏」荒凉,骇人的;「荒凉」荒废;「毁灭」被荒废。 〔文意注解〕「我耶和华已经除灭列国的民」:意指耶和华神已经对周边列国宣告刑罚(参二4~15),定意要除灭他们的百姓。 「他们的城楼毁坏」:意指神定意要摧毁列国各城的防御工事。 「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凉,以致无人经过」:意指神定意要使各城城内的街道变为一片废墟,以致无人从那里经过。 「他们的城邑毁灭,以致无人,也无居民」:意指神定意要使各城全然摧毁,以致城内再无居民。 〔话中之光〕(一)神定意除灭列国的民,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犯罪作恶,为自己招来毁灭性的后果;另一方面也是为着神的百姓,为他们伸冤。 (二)然而,神也是公义的(参5节),神的百姓若不谨慎自守,恐怕难免神的惩治。 【番三7】「我说:你只要敬畏我,领受训诲,如此,你的住处,不致照我所拟定的除灭,只是你们从早起来,就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 〔吕振中译〕「我心里想着说:她一定会敬畏我,会接受管教;对我所发给她的一切命令一定会目不转睛而注视的(传统:她的居所是一定不会被割断的),哪知他们却变本加厉使他们一切行为都腐化呢!』」 〔原文字义〕「敬畏」惧怕,害怕;「领受」接受;「训诲」管教,纠正;「所拟定的」被指派,被任命;「除灭」砍掉,剪除;「败坏」毁坏,破坏。 〔文意注解〕「我说:你只要敬畏我,领受训诲」:意指神只要祂的选民肯敬畏祂,并且肯接受祂的劝戒。 「如此,你的住处,不致照我所拟定的除灭」:意指只要神的选民遵行上述这么简单的要求,神就不会按照预定的计划将他们所住的城摧毁。 「只是你们从早起来,就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意指神的选民不肯听劝,反而从早到晚不间断并且热心地从事那些拜偶像等败坏自己的事,为自己积蓄神的忿怒。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又吩咐我们遵行这一切律例,要敬畏耶和华我们的神,使我们常得好处,蒙祂保全我们的生命,像今日一样(申六24)。 (二)敬畏神并领受祂的训诲,乃是保守自己不沾染罪污的路;换句话说,不敬畏神,也不领受祂的训诲,自然就会败坏自己。 【番三8】「耶和华说:你们要等候我,直到我兴起掳掠的日子,因为我已定意招聚列国,聚集列邦,将我的恼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倾在他们身上,我的忿怒如火,必烧灭全地。」 〔吕振中译〕「永恒主发神谕说:『由此看来,你们要等候着我,等有一天我起来作证(传统:起来掠夺)。因为我已决定聚集列邦,招聚列国,将我的盛怒、我猛烈的怒气、都倒在他们身上;因为在我的妒愤中全地都必被烧灭。」 〔原文字义〕「兴起」起来,站立;「掳掠」战利品,掠物;「定意」判决,合宜;「列国」国家,人民;「列邦」王国;「恼怒」厌恶,愤恨;「烈」忿怒,怒火中烧;「怒」怒气,鼻孔;「倾」倾倒,浇灌;「忿怒」狂热;「烧灭」吃,吞噬。 〔文意注解〕「耶和华说:你们要等候我」:意指神的选民既然不肯听从神的话,那就只能等候神所预定的刑罚了。 「直到我兴起掳掠的日子」:意指神所预定刑罚的日期一到,神将使祂的选民被人掳掠。 「因为我已定意招聚列国,聚集列邦」:意指神已经定意使用列国,将他们聚集来攻打神的选民。 「将我的恼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倾在他们身上」:意指神选民对神的劝告置若罔闻的态度,使神恼怒至极,故此神要藉列国的攻击将祂的怒火倾倒在选民身上。 「我的忿怒如火,必烧灭全地」:意指神的怒火必要烧毁选民所住的全地。 〔话中之光〕(一)凡不在意也不听从神的教训的,就必为自己积蓄神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参罗二5)。 (二)我们的神乃是烈火(来十二29),极其可怕,因此,我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窃窃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参彼后三11~12)。 【番三9】「那时,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好求告我耶和华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我。」 〔吕振中译〕「因为那时我必改变万族之民,使他们有清洁的口,他们都呼求耶和华的名,并肩来事奉祂。」 〔原文字义〕「清洁」净化,洁净自己;「言语」嘴唇,语言;「求告」呼唤,呼求;「同心合意(原文双字)」一(首字);肩膀,背(次字);「事奉」工作,服事。 〔文意注解〕「那时」:原意指神发怒施刑罚烧毁圣地的日子(参二1~2),但下面的一段话却描述弥赛亚国到来之时的情景,因此『那时』可指末日基督再临之时。 「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万民』不仅指神的选民,也指万国万族的民;全句意指凡是信服主耶稣基督的万民,他们的舌头被分别为圣,说出蒙神悦纳的言语。 「好求告我耶和华的名」:意指都尊神的名为圣(参太六9),奉祂的圣名求告祂。 「同心合意地事奉我」:意指凡属神的人,都同心合意地事奉神。 〔话中之光〕(一)神施行管教有一个目的:要炼净属乎祂的百姓,使祂的民回转归向祂,不但归向祂,而且是被洁净的归向祂。 (二)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彼前三10)。 (三)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林后十三11)。 【番三10】「祈祷我的,就是我所分散的民,〔原文作女子下同〕必从古实河外来,给我献供物。」 〔吕振中译〕「从古实河外那些恳求我的、我那被分散的子民、必带供物来献与我。」 〔原文字义〕「祈祷我的」恳求者,敬拜者;「就是」(原文无此字);「分散」分散,打碎;「民」女儿;「古实」黑;「外」对面,彼方;「献」带来,奉上;「供物」礼物,祭物。 〔文意注解〕「祈祷我的,就是我所分散的民」:神『所分散的民』有二意:(1)指神藉被掳分散到列国的以色列民,现在回归到圣地;(2)指神在建巴别塔时所分散在全地的万民(参创十一9),亦即整个外邦人的后裔,他们当中有归信主耶稣基督的。全句意指凡属神并祈祷神的人。 「必从古实河外来」:『古实』的含意是遥远之地;『河』原文复数词,指众河流。全句意指自遥远的各地必有敬虔的人前来祈祷献祭。 「给我献供物」:意指向神献上礼物,寻求和神交通、敬拜神。 〔话中之光〕(一)恶人献祭,为耶和华所憎恶;正直人祈祷,为他所喜悦(箴十五8)。 (二)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6)。 【番三11】「当那日你必不因你一切得罪我的事,自觉羞愧,因为那时我必从你中间除掉矜夸高傲之辈,你也不再于我的圣山狂傲。」 〔吕振中译〕「当那日、你必不因你的任何行为、就是你背叛了我而行的、而感到惭愧;因为那时我必从你中间除掉你那耀武扬威的骄傲者,而在我圣山上你必不再昂然高傲。」 〔原文字义〕「得罪」背叛,违反;「自觉羞愧」使蒙羞,羞愧;「除掉」结束,挪去;「矜夸」狂喜的,欢天喜地的;「高傲」骄傲,升起;「狂傲」自高自大,高举。 〔文意注解〕「当那日」:意指弥赛亚国到来之时,亦即指末日基督再临之时。 「你必不因你一切得罪我的事,自觉羞愧」:意指这些真实悔改归向神的人,他们的罪恶已经蒙宝血洗净,神已彻底赦免,所以能够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参来四16)。 「因为那时我必从你中间除掉矜夸高傲之辈」:意指在这些前来敬拜神的行列中,没有那些狂傲自大的人,而都是谦卑信服主耶稣基督的人。 「你也不再于我的圣山狂傲」:意指众人都存着谦卑的心来到神面前。 〔话中之光〕(一)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9)。 (二)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神,人的行为被祂衡量(撒上二3)。 【番三12】「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困苦贫寒的民,他们必投靠我耶和华的名。」 〔吕振中译〕「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困苦贫寒的人民;他们必避难于我耶和华名内;」 〔原文字义〕「困苦」可怜的,低下的;「贫寒的」贫穷的,软弱的;「投靠」寻求,信靠。 〔文意注解〕「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困苦贫寒的民」:意指凡是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的人(参太五2~6),都是神国度合格的子民。 「他们必投靠我耶和华的名」:意指这些必专心倚靠神。 〔话中之光〕(一)虚心(原文「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3)。 (二)至于神,祂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们的盾牌(撒下二十二31)。 【番三13】「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必不作罪孽,不说谎言,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而且吃喝躺卧,无人惊吓。」 〔吕振中译〕「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必不行非义之事,不说谎言;他们口中必不见有诡诈的舌头;因为他们必得吃草、必得躺卧,也没有人惊吓他们。』」 〔原文字义〕「剩下的人」余留者,余民;「罪孽」没有公理,不公义;「诡诈」背叛,欺骗;「惊吓」战兢,害怕。 〔文意注解〕「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必不作罪孽」:意指以色列归回的余民必不再敬拜偶像假神,作那些迷信偏邪,得罪神的事。 「不说谎言,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意指他们真诚对待神和人,表现于口中的言语,乃是清洁,没有欺骗和诡诈。 「而且吃喝躺卧,无人惊吓」:意指他们日夜生活于平安之中,尽情享受神丰富的供应和保护。 〔话中之光〕(一)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三十二2)。 (二)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三十15)。 【番三14】「锡安的民哪,应当歌唱,以色列阿,应当欢呼。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满心欢喜快乐。」 〔吕振中译〕「锡安的子民哪,欢呼哦!以色列阿,呐喊哦!耶路撒冷的子民哪,满心欢喜快乐哦!」 〔原文字义〕「锡安」干枯之地;「歌唱」发出震耳呼喊,胜过;「欢呼」喊叫,喝采;「欢喜」欢乐,夸胜;「快乐」欢喜。 〔文意注解〕「锡安的民哪,应当歌唱」:本节的『锡安、以色列和耶路撒冷』乃是同义词,指神的子民;全句意指神的子民应当以歌唱表现出欢乐满足的心情(参弗五19)。 「以色列阿,应当欢呼」:意指神的子民应当向神欢呼以感谢祂的救恩(参罗十一26)。 「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满心欢喜快乐」:意指神的子民应当心中洋溢着欢喜快乐,因为处境安详无虞(参15节)。 〔话中之光〕(一)「应当歌唱!…应当欢呼!…应当满心欢喜快乐!」原文是命令句的型式。可见,基督徒在正常的光景之下,应当常常喜乐(参腓四4)。 (二)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10)。 【番三15】「耶和华已经除去你的刑罚,赶出你的仇敌,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你中间,你必不再惧怕灾祸。」 〔吕振中译〕「永恒主已除掉那些判罚你、已扫除你的仇敌。永恒主在你中间、作以色列的王(传统:以色列的王永恒主在你中间),你必不再惧怕(有古卷作:见)灾祸。」 〔原文字义〕「除去」转变方向,挪去;「刑罚」判决,(审判的)刑期;「赶出」转,转离;「灾祸」坏的,恶的。 〔文意注解〕「耶和华已经除去你的刑罚」:本节说明神的子民应当满心欢喜快乐(参14节)的四个理由,本句是第一个理由;本句意指不再有罪的刑罚,对神坦然无惧。 「赶出你的仇敌」:这是第二个应当欢喜快乐的理由;本句意指不再受仇敌的欺压蹂躏,对人没有顾虑。 「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你中间」:这是第三个应当欢喜快乐的理由;本句意指神的同在乃是生活的保证,对事物一无所缺。 「你必不再惧怕灾祸」:这是第四个应当欢喜快乐的理由;本句意指不再有天灾人祸,对环境安然无忧。 〔话中之光〕(一)你若实在听从祂的话,照着我一切所说的去行,我就向你的仇敌作仇敌,向你的敌人作敌人(出二十三22)。 (二)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我还惧谁呢(诗二十七1)? 【番三16】「当那日,必有话向耶路撒冷说:不要惧怕。锡安哪,不要手软。」 〔吕振中译〕「当那日、必有话向耶路撒冷说:『锡安哪,不要惧怕!你的手不要软下去!」 〔原文字义〕「惧怕」害怕,敬畏;「软」下沉,放松。 〔文意注解〕「当那日」:意指弥赛亚国到来之时,亦即指末日基督再临之时(参11节)。 「必有话向耶路撒冷说:不要惧怕」:意指神的子民心中有平安的把握。 「锡安哪,不要手软」:意指神的子民应当刚强壮胆。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你们今日将要与仇敌争战,不要胆怯,不要惧怕战兢,也不要因他们惊恐(申二十3)。 (二)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来十35)。 【番三17】「耶和华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祂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 〔吕振中译〕「永恒主你的神在你中间是行拯救的勇士;而他必因你而高兴欢喜,使你日新于他爱中(传统:他必静默无声于他爱中),还要因你而踊跃欢呼,」 〔原文字义〕「施行拯救」拯救,解救;「大有能力」强壮的,大能的;「欢欣」欢乐,喜悦;「喜乐」喜悦,欢乐;「默然」沉默,安静不语;「喜乐(次字)」欢喜,欢欣;「欢呼」响亮的呼喊。 〔文意注解〕「耶和华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意指大有能力的神,是神子民救恩的保证。 「祂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本节说出神欢欣喜乐的三个理由,本句是第一个理由;本句意指神必因『你』──单单为『神子民』而欢欣喜乐。 「默然爱你」:这是神欢欣喜乐的第二个理由;本句意指神因祂对祂子民的爱而欢欣喜乐,祂的爱无何能阻隔并胜过(参罗八35~39)。 「且因你喜乐而欢呼」:这是神欢欣喜乐的第三个理由;本句意指因神子民的喜乐而欢欣喜乐。 〔话中之光〕(一)在原文译本里,神默然爱我们,就是指到神用祂的爱使我们安静。到底一种怎样的爱能让人安静下来呢?岂不是一种让人在其中能得到完完全全的安全感、一种安稳港口式的爱吗? (二)人遭忧患时,往往感到神不爱我、不顾我,好像神向我隐藏,甚至不听我的祷告。殊不知这正是神的大爱──祂正在默然爱你。 【番三18】「那些属你,为无大会愁烦,因你担当羞辱的,我必聚集他们。」 〔吕振中译〕「像在制定节期的日子一样(传统意难确定。参何12:9)。我必捡起灾祸、使它离开你;我必举起羞辱、使它离开你(经文有残缺,意难确定)。」 〔原文字义〕「那些属你,为无」(原文无此词组);「大会」指定的聚会;「愁烦」痛苦,受苦;「担当」上升,重担,举起;「羞辱」责备,毁谤;「聚集」招聚。 〔文意注解〕「那些属你,为无大会愁烦」:意指属神的子民在过去(特别是在被掳期间),因为中断了耶和华的节期而心中感到愁烦和悲伤。 「因你担当羞辱的」:意指那些为着遵守神的律法而曾被人羞辱的神子民。 「我必聚集他们」:意指神必将上述这些子民再度聚集在一起。 〔话中之光〕(一)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西二16)。 (二)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十25)。 【番三19】「那时,我必罚办一切苦待你的人,又拯救你瘸腿的,聚集你被赶出的,那些在全地受羞辱的,我必使他们得称赞,有名声。」 〔吕振中译〕「看吧,那时我必惩办一切苦待你的人;我必拯救那瘸着走路的,招聚那被赶散的;在羞愧中的我必使他们在全地上得称赞、有名声。」 〔原文字义〕「罚办」制作,处理;「苦待」压迫,苦待;「瘸腿」跛行,跛脚;「受羞辱」羞耻;「称赞」赞美;「名声」名字。 〔文意注解〕「那时」:也就是『当那日』,意指弥赛亚国到来之时,亦即指末日基督再临之时(参11,16节)。 「我必罚办一切苦待你的人」:意指神必要审判并惩罚那些曾经恶待神子民的外邦人。 「又拯救你瘸腿的」:意指神必要拯救神子民中间无法正常地奔走人生道路的人。 「聚集你被赶出的」:意指神必要聚集神子民中间被掳赶出迦南地的人,使他们归回故土,安居乐业。 「那些在全地受羞辱的,我必使他们得称赞,有名声」:意指神必要使那些被掳分散各地、受尽外邦人羞辱的神子民,在全地外邦人中间有杰出的表现,因而受他们的推崇和尊敬。 〔话中之光〕(一)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十二19)。 (二)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荣耀、羞辱,恶名、美名(林后六3~4,8)。 【番三20】「那时,我必领你们进来,聚集你们,我使你们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就必使你们在地上的万民中有名声,得称赞。这是耶和华说的。」 〔吕振中译〕「那时我必将你们带来,那时我必招聚你们;因为我在你们眼前恢复你们的故业时我必使你们在地上万族之民中有名声、得称赞。』这是永恒主说的。」 〔原文字义〕「领」(原文无此字);「被掳」监禁,俘虏;「归回」返回,转回;「名声」名字;「称赞」赞美。 〔文意注解〕「那时」:请参阅19节『那时』的注解。 「我必领你们进来,聚集你们」:意指神必要聚集神的子民,使他们回到迦南美地,或更进一步得有分于弥赛亚国度。 「我使你们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就必使你们在地上的万民中有名声,得称赞」:意指当神使被掳的选民归回故土,或得有分于弥赛亚国度时,在地上万民中间受到尊敬和推崇。 「这是耶和华说的」:意指前述8~20节的预言乃是信实公义的神说的,因此必要得着应验。 〔话中之光〕(一)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彼前四16)。 (二)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提后四7~8)。 叁、灵训要义 【耶和华的日子】 一、耶和华兴起掳掠的日子(1~8节) 1.耶城(指一般百姓)对神悖逆、对己污秽、对人欺压(1~2节) (1)不听从命令 (2)不领受训诲 (3)不倚靠耶和华 (4)不亲近她的神 2.首领和审判官吞噬平民百姓(3节) 3.先知虚浮诡诈,祭司亵渎圣所(4节) 4.不义的人不知羞耻,违背神的公义(5节) 5.不敬畏神的人不怕被神除灭,在一切事上败坏自己(6~7节) 6.当那日神的烈怒如火,必烧灭全地(8节) 二、耶和华除去刑罚的日子(9~20节) 1.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求告耶和华的名(9节上) 2.同心含意地事奉神(9节下) 3.向神祈祷,给神献供物(10节) 4.一切狂傲、得罪神的事都被除掉(11节) 5.贫寒困苦(灵里贫穷),专心倚靠神(12节) 6.必不作罪孽,口中没有诡诈的舌头(13节) 7.满口欢呼歌唱,满心欢喜快乐(14~17节) (1)神已除去刑罚(15节上) (2)神已赶出仇敌(15节中) (3)神已作王,不再惧怕灾祸(15节下) (4)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16~17节上) (5)神已在你中间默然爱你(17节下) 8.在万民中有名声得称赞(18~20节) (1)神必聚集属祂的人(18节) (2)神必罚办一切苦待的人,拯救瘸腿的、被赶出的、受羞辱的(19节) (3)神使被掳之人归回(20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西番雅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西番雅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