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那鸿书第二章短篇信息

 

目录:

尼尼微倾覆的惨象(15~13)(陈终道)

神的慈爱和威严(1~15)(贾玉铭)

种甚么收甚么(1~9)贾玉铭)

尼尼微遭围困(1-13)(文牧)

一夕毁坚城(2)(香港读经会)

此乃命定之事(二章113) (台北基督之家)

尼尼微的陷(1~7)(台北灵粮堂)

尼尼微今昔(8~13)(台北灵粮堂)

 

 

尼尼微倾覆的惨象(15~13)(陈终道)

 

读经提示
1.一15为何忽然向犹大报好信息?与上文有何关系?劝犹太人向神守节还愿有何要训?
2那打碎邦国的是谁?二1何以先知劝尼尼微谨慎防守?
3那使地空虚的已使雅各空虚……”何意?与尼尼微倾覆有何关系?
4.留心尼尼微被敌军攻陷的悲惨景象(二3~10)。
511~13节的狮子指谁?怎么知道它一定不是象征属神方面的人?
6.总结全段,列出要训。
一、向犹大报好信息(~15
本书每段都在描写尼尼微的毁灭。上文先知说明了神本性的圣洁忌邪,不轻易发怒,却也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之后,随即指明尼尼微人将无法逃避神的报应,不论他们想用什么计谋抗拒神,就像醉酒的人那样,根本不能在神跟前站稳。本节却忽然转向犹大人报好信息。当时亚述已吞灭了北方以色列国(公元前722)。南方的犹大也岌岌可危,但因希西家王专心倚靠神,整个局势扭转过来。尼尼微于公元前612年被玛代王西阿萨利斯(Cyaxaras)所灭。这对犹大人正是好消息,所以看哪,有报好信传平安之人的脚登山……”按当时历史的事实,是指传达尼尼微倾覆的好消息的人说的,他们可能要翻过山坡才能向犹大报喜信.所以说他们的脚登山……
现今基督徒为福音争战,也该像当日的希西家王勇抗西拿基立那样。人的讥笑误解,多数人的轻视,家人的反对……像敌军一般,四面围着我们,而人心顽固不肯相信,真像坚固的尼尼微,难以攻破,而这一切都不是凭人的口才、理由可以使人信服的,只能靠神在人的能力以外动工,求圣灵赐人信服的心。
15下:犹大阿,可以守你的节期,还你所许的愿”——本节可有两方面的领会:(1)强敌既已覆灭,可以向神守节欢乐,还愿了。(2)当时战祸的急逼,已影响许多人无心事奉神,甚至所许的愿无法偿还,因犹大人还愿要到圣殿献祭(民六21;撒上一21~28),所以在强敌倾覆后,报好信息的说,可以向神守节还愿了。
要训:(1)遇苦难困境时要专心倚靠神,(2)为福音争战要凭信心,不看环境,不看人。(3)从困境得神解救的,勿忘感恩还愿。
二、警告尼尼微(二1~2
1~2尼尼微阿,那打碎邦国的上来……”——按当时的邦国是指玛代王西阿萨利斯及巴比伦王尼波布利沙(Nabopolassar,见The Ryie Study Bible附注)。他们联合攻破尼尼微,第一节下半先知警告尼尼微要看守保障,谨防道路,使腰强壮,大大勉力,其实是带讽刺口吻的预言,其隐意大概是:尽管你们竭力防守罢!神所用以打碎你的强敌就要到了。你们的努力防守又有什么用处呢?反面描写那攻击亚述的敌人远较亚述强大,尽管他们竭力防守,仍将难免亡国的命运。
2上:耶和华复兴雅各的荣华好像以色列的荣华一祥”——很明显的将雅各以色列作为比较来说明神要怎样复兴他的百姓。可见先知用雅各以色列时,他的观念中必
然把这两个名词各作不同意义的代表,然后指明终必得着一样的复兴。这样雅各和以色列有什么分别?
雅各和以色列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只不过雅各是旧名,以色列是他和神摔跤后,神为他改的新名,但那是雅各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创卅二22~28)。在此把新旧名一起提及,似乎要表明神是看顾雅各一生的神,不论他灵性低沉或高峰、失败或成功,神都曾同样看顾他。照样,神对雅各的子孙以色列人——神的百姓,也必同样看顾。
2上:复兴雅各……以色列的荣华……”实际上指以色列在末后日子的复兴。虽然他们从巴比伦回国重建圣殿也可算为小复兴,但直到新约基督升天之前,使徒们还在问说:主阿,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一6)可见复兴以色列的荣华,这预言并未应验。
2下:因为使地空虚的,已经使雅各……空虚。”——吕振中译本作那劫掠一空者已把雅各和以色列劫掠一空,英译本NASB.作“devasator”即蹂躏毁灭者,及“devastated”即蹂躏了,荒废了。
2下:将他们的葡萄技毁坏了”——葡萄是巴勒斯坦地的主要农产品,毁坏了他们的葡萄枝指毁坏了他们的农产品。战争向来影响农耕与收成。
这下半节的总意是:神既已藉亚述惩治了他的百姓以色列,现在该轮到亚述本身受惩治了。亚述得以复兴富强,并非因他们的义,乃因以色列人的恶(参申九4~5),以色列既不肯自己空虚,在神前自卑,神只好容许亚述来使他们空虚了。但这并不表示亚述比以色列更好。亚述只不过按自己的恶性行恶而已,并非有意遵守神的旨意,不过他们的凶恶残暴却为神惩治了他的百姓。反之,神的子民,虽然受管教惩治,仍是神的儿女,他仍会使他们得着复兴。按肉身作神属地子民的以色列民,也必按肉身在地上的列国中复兴他的荣华,那是千禧年中以色列国在地上的荣华。(以色列人个人的灵魂灭亡或得救,一向都是按个人的信心而定,非按种族或国家)。
以色列分国后,以色列一词有时指全族,有时仅指北方的以色列国。在此用雅各和以色列。似指全以色列族。当时虽然只有北方以色列国已亡于亚述,但南方犹大国也仅凭约西亚王的复兴,苟延残喘,也同样饱受异族欺凌。约西亚王之后,只隔了一个约哈斯王朝,到约雅斤时第一批犹大人已被掳至巴比伦,实际上已经在半亡国的状态。先知那鸿既在约西亚王时作先知,按大体而论,整个以色列族已濒临国破家亡,国势空虚的地步了!
但先知的信息,不是偏重宣告雅各家的败亡,而是预言亚述受报应的时候已到。神的百姓尚且因他们的罪受了惩治,何况不认识神的尼尼微呢?这些外邦既蹂躏了神的百姓,怎能逃避神的报应呢?
三、敌军的威武善战(二3~4
3~4他勇士的盾牌是红的,精兵都穿朱红衣服……”——当时的玛代军兵可能喜用红色。红色是各种色素最刺激的颜色,且与血色相近。先知在此特强调其敌军的盾牌与军装都用红色,更增加流血惨烈的景象。
3中:战车上的钢铁闪烁如火……”——可见那些战车是经常磨擦光耀的,意味着他们的士兵是训练有素,早有准备的,——而且有不少犀利簇新的武器。按“The Mac Millan Bible Study 圣经图集,玛代王于公元前614年攻占亚述城,又于公元前612年与巴比伦联合,攻陷尼尼微。
4车辆在街上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战车跑得快如闪电,也就是战马精壮,战车操作极为顺利的意思。所以本节实意与上节相同。他们的车辆既可在尼尼微的街上急行无阻,可见他们前进如人无人之境,以大获全胜的态度攻陷了尼尼微城。
四、倾覆的情景(二5~10
5~7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胄,他们步行绊跌,速上城墙,预备挡牌,河闸开放,宫殿冲没,王后蒙羞,被人掳去,宫女捶胸,哀鸣如鸽。此乃命定之事。
5上:招聚贵胄”——可见已到危急,缺乏守军,准备作孤注一掷的地步。
5中:步行绊跌”——是描写战败慌乱的情景。
5下:速上城墙”——古时战争必须保护城墙。有些大城城墙宽厚达数十尺,敌军需用绳梯爬墙,很容易被守军击杀,而进攻这类坚固的敌军常特建与城墙同样高度的攻城塔,用人力推近城墙攻打,这些描写表示军情十分危急。
6上:河闸开放”——古代大城喜欢建造在大河附近,甚至跨越在大河之中(如巴比伦大城),以便引导河水围城的四周;作为保护。尼尼微的水引自底格里斯河(Tigris),上游有河闸控制河水。可能玛代军兵夺取了控制河水的水闸,开了水闸,因而使全城泛滥,甚至宫殿冲没,全城溃没。
6下:宫殿冲没”——The Ryrie Study Bible,宫殿很可能是指伊斯塔庙,若然则王后可能指庙中女神,而所谓宫女可能指庙中服役的女尼。
8~9尼尼微自古以来,如同聚水的池子……”形容她一向是商业与政治的中心,也是权力与财富积聚的所在,各种各样的人都在此争取今世的富贵荣华,但旦战祸来临,人民都四散逃亡,无数的金银宝器任人抢掠,而抢掠的人也无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10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人心消化人膝相碰,腰都疼痛,脸都变色。
全节形容全城空虚,人心惊惶的情形,消化即溶化。战祸之可怕令人整个精神崩溃,双膝相碰,又引起腰痛,都是精神过度紧张和惊恐的结果。可见世上金银财富,并不能保障生命的安全,不论古今都是如此,在真正面对生死的危难时,平素凶暴残忍的人,也都显得胆怯可怜。
五、被吞灭的狮子(二11~13
这几节中先知把全盛时期的亚述比作狮子,它四周的邻邦就像被撕碎的食物一般,任它吞吃。
11狮子的洞和少壮狮子喂养之处在那里呢?……”——亚述不再是百兽之王,连自己的洞穴都没有了,可以安全喂养小狮的地方也没有了,全国已彻底沦亡!
12公狮为小狮撕碎食物……乞满他的洞穴。”——指亚述强盛时侵吞各国的财富,积存为自己享用。
13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这就是亚述倾覆的原因,她虽像一只猛狮,却是被神吞灭的狮子。从此,亚述不再成为世上的国度。
13末:你使者的声音,必不再听见。”——既没有国家,当然也就没有使者,但本句可与西拿基立之使者辱骂神之声音对比(赛卅七9~13)。这是敌挡神的人的下场。
这一小段可给我总结几点要训:
1.世上的邦国,兴衰都在神的掌握之中。
2.不要为恶人心怀不平,神必按各人所行的,照他的时候施行报应。
3.在别人受神管教时,自己应知警惕,不要自以为义。在自己受管教时,要及时悔改,不要怨天尤人,要省察罪恶求神赦免;不要因所受管教灰心。要知道神是我们永远的父。
4.不要爱世界和其上的情欲,不要与世人同流合污,因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约壹二15~17)。
5.没有神的人纵然是勇士,在急难中也会慷慨无措,但信靠神的人,有主所赐平安(约十六33)。

 

神的慈爱和威严(1~15)(贾玉铭)

 

神的慈爱和威严(1:1-2:15)


    在本书第一章里,显然清楚地表现了神的慈爱与威严。保罗曾言:“可见神的恩慧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11:22)。当迅雷暴风时,可看神的严厉,当甘霖沛降时,又见神的慈爱;在西乃山下,听神传律法的声音,甚觉神的威严,在会幕中听神呼唤的声音(1:1),便觉神的慈爱;于红海中所显的云柱火柱,在埃及人一方面看是黑暗的,是表显神的威严,在以色列人一方面看是光明的,是以表显神的慈爱。有人多看神的慈爱,有人多看神的威严,未免各有所偏,故本章特显神的慈爱和威严。
 
一、神的威严
    ()忌邪施报(1:2)
    神是忌邪施报的,尼尼微人拜偶像,他决不容人拜偶像犯罪。
    ()怒如烈火(1:26)(l2:29)
    他发烈怒,谁能当得起呢?他的忿怒如火倾倒。
    ()有罪必罚(1:3)
    耶和华……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大有能力(1:4-6)
    他斥责海,使海干了,使一切江河干涸。”“大山因他震动,小山也都消化。
    ()消灭势力(1:7-14)
    尼尼微人哪,设何谋攻击耶和华呢?他必将你们灭绝净尽。
 
二、神的慈爱
    在本段内有几节书,十分安慰神儿女的心。
    ()神不轻易发怒(1:3)
    不轻易原文是的意思,神不快发怒,有时向其儿女动怒,是由于爱而动怒,怒也是爱的表显。
    ()认识投靠他的人(1:7)
    ()在患难日为人的保障(1:7)
    ()既受苦者不再受苦(1:12)
    ()报告平安喜信(1:l5)
    看哪,有报好信、传平安之人的脚登山。指:有信心登上属灵的高山。犹大啊,可以守你的节期,还你所许的愿吧!因为那恶人不再从你中间经过,他已灭绝净尽了。受苦能使脚印深,越受苦所留的脚踪,即更能深印在人的心里。
  
三、神的慈爱与威严
    ()慈爱中的威严
    在尼尼微人身上,可以看见神慈爱的威严。
    ()威严中的慈爱
    在以色列人一方面,可以看见神的威严中的慈爱。神的子民虽然犯罪,受神责打,但神的责打无非是慈爱,在他们经过责打后,神的慈爱即更彰显了。神对儿女,无非是慈爱,他的威严,也是慈爱,所以说:“神就是爱。
    耶和华不轻易发怒,”“虽然使你受苦,却不再使你受苦。”“看哪,报好信、传平安之人的脚登山,何等佳美。

 

 

种甚么收甚么(贾玉铭)

 

种什么收什么(2:1-3:9)


    坐在崇高宝座上的神,不但是慈爱的,也是公义的,人往往只看神的慈爱,而忽略神的公义。殊不知因为神是爱,他就不能不义,若是不义,即不能有真正的爱。义的表显也有两方面:“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此事可从尼尼微人的命运来证明。
  
一、尼尼微人种的是什么
    ()是使地空虚的(2:2)
    第二章第二节,即清楚论尼尼微遭罚的最大原因。按首句耶和华复兴雅各的荣华,好像以色列的荣华一样。解经者或以此言耶和华既废除雅各的荣华,也必废除尼尼微的荣华,使之空虚。但细按本处所言,应作亚述既羞辱犹大(二支派)像羞辱以色列(十支派),使他们空虚。耶和华对其子民,不过稍微恼怒,他们竟过分加害(1:15),甚至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虚,将他们的葡萄枝毁坏了。他们真是使地空虚的,能不受相当果报吗?
    ()是聚水的池子(2:8-9)
    尼尼微自古以来……如同聚水的池子。这不但指着城内居民繁多,也是指着积蓄的金银无穷,华美的宝器无数(2:9)。因为城中充满抢掠的事,总不止息。他们也增添商贾,多过天上的星”(3:16)。这可见他们是只知爱世界,贪钱财。
  ()是狮子的洞(2:11-13)
    狮子的洞和少壮狮子喂养之处,在哪里呢?公狮、母狮、小狮游行,无人惊吓之地在哪里呢?”这是说尼尼微的强暴,真是如同狮子,任意咆哮,公狮为小狮撕碎许多食物,为母狮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满他的洞穴。因此耶和华必吞灭他的少壮狮子,从地上除灭他所撕碎的。
    ()是流血的城(3:1)
    尼尼微从来不知有多少激烈的战争,有多步残忍的举动,流了多少无辜人之血。有多少无理无法、不公不义、惨无人道的行事,以致全城充满杀人流血的罪,成了一个流血的城
    ()是美貌的妓女(3:3-4)
    尼尼微多有淫行,如同一个美貌的妓女藉淫行诱惑列国。这不但是指城中充满淫乱污秽的事,且是借着信仰上的淫乱,如拜偶像之恶俗等,显出了极大的诱力,使列国受其败坏。
    ()是掳掠的强盗(3:1)
    城中充满谎诈和强暴;抢夺的事总不止息
    ()是惑人惯行邪术的(3:4)
    尼尼微人惯行邪术用邪术诱惑多族。这是说亚述不但用兵力、强权、败富,并邪淫的宗教等征服各国,且是借着艺术、美术,以及败坏世界风化道德等事,与种种邪术。诱惑、欺骗多族。
    ()是悔改后之悖逆者(参太l2:43-45)
    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3:l9)
  
二、尼尼微人收的是什么
    ()已过的
    1、神的忿怒(1:6)“他发忿恨,谁能立得住呢?他发烈怒,谁能当得起呢?”“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海作他的壕沟,又作他的城墙。古实和埃及是他无穷的力量,弗人和路比族是他的帮手。”(3:8-9)(参耶46:25-26;结30:14-16)
    2、国家的倾覆——“河闸开放,宫殿冲没”(2:6)凡看见你的,都必逃跑离开你,说,尼尼微荒凉了。有谁为你悲伤呢?”(3:7)
    3、人民的死亡——城民被杀的甚多,尸首成了大堆,余者尽都逃散(2:3)。宜译柏木也震摇起来王后蒙羞,被人掳去,宫女捶胸,哀鸣如鸽,此乃命定之事”(2:7)
    ()将来的(12:41;鸿2:4)
    ()永远的
    种什么收什么,这固然是神的公义,其中更当注意的是:
    1、种得少,收得多
    2、种时短,收时长
   亚述王啊,你的牧人睡觉,你的贵胄安歇,以致你的人民散在山间,无人招聚,你的损伤无法医治。”“那打碎邦国的上来攻击你。”“此乃命定之事。

 

尼尼微遭围困(1-13)(文牧)

 

那鸿作诗载述尼尼微遭围困,这首诗的其中一个悲惨之处就是,虽然战争尚未开始,这位诗人却已经经历他所写的所有恐怖。他描述一直不断的围攻;他细说发生在尼尼微街道上的战争,这种战争是他早已见过的,正如亚述人过去在犹大乡村的街道上进行的战争。但也可能那鸿知道某些尼尼微的情形;或者他到过这座伟大的城市,或者他仅仅是从某些曾住在那里的人得知,总之他的话显示他对这座城市有所了解,如她的防御系统,她易于受进攻的某些弱点。

公元前第七世纪的尼尼微城是古代最不寻常的城市之一。她的某些遗现在还能够看到,位于现代的摩苏尔(Mosul)的东面,横过底格里斯(Tigris译者注:圣经译作提格立)河,南距巴格达二百五十里。她的内城建筑在底格里斯河东岸上,被一幅巨大的保卫城墙围绕着,周长约八里。城墙的高度在廿五至六十尺之间,城墙前一段距离有一条护城壕,进一步保护这城。巨型城墙下有若干城门可通往城内,这些城门都备有重型防御事工。从西墙那边有底格里斯河保护;在东面,正墙之外有一系列的防御垒和壕沟,防御敌人进攻。

当读者研读那鸿书第二章这篇戏剧化的诗时,应以尼尼微城那种强盛和设备优良的防御体系作为背景。他的诗中有突兀的短句,在感觉上和音调上传递混乱和战的景况。他开始振臂高呼:「……看守保障,谨防道路,使腰强壮……(1),但没有任何防御可能保卫神即将来临的审判。敌人的战车和步兵迫近城墙;不久他们就要冲过街道,把尼尼微城施给别的城市的可怕咒药,倒过来施给他们。河闸开放(6),引进泛滥的洪水;一度曾经引以自豪的宫殿,在耻辱中被征服。那座从西亚细亚的城市抢掠大量财富的城市,现在它自己遭受掠夺,它的大量金银财宝被长驱直进的入侵者抢去(9)。一度能防御敌人、好像狮子洞那样安全的尼尼微城,被猛兽撕碎(11-12);那鸿的暗喻中用狮子这个记号嘲笑尼尼微的神祇伊斯他,因它传统上用狮子为记号。

尼尼微被掠夺象征了邪恶被打败。知道尼尼微的被劫掠是该城罪恶造成的直接结果,而这种认识并没有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也没有值得庆祝的余地。那鸿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事件是宣告神的话:「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13)那鸿以突出的方式宣告,暴力和邪恶的果子最终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地回到坚持作恶的人身上。

 

 

一夕毁坚城(2)(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求你助我相信你的应许,投靠在你大能的荫下。

 

那鸿书在二至三章的下半部分中,以精湛的文字技巧,营造了充满张力的气氛,描述尼尼微城的陷落。尼尼微城是亚述帝国最后的国都,在亚述如日中天的岁月里,尼尼微城的内城圆周约长12公里,人口达十多万,在古代是宏伟的大城。亚述的铁蹄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纵横天下,甚至在公元前722年攻陷北国以色列的国都撒马利亚,兵锋直迫南国犹大。然而,先知向犹大众民宣告,他们不必陷入灰心绝望中,反倒可以守节期,因为他们的敌人「灭绝净尽」(115,这节经文在希伯来圣经中是第二章的第1节)。先知向尼尼微发出战书,预言那「打碎邦国的」要上来攻击它。先知以嘲讽的口吻叫尼尼微城养精蓄锐,谨慎防御(1),不过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神要复兴以色列的荣耀(2)。

接下来,先知详述尼尼微城的陷落。入侵者的军兵攻破坚固的城墙,涌入城中,挥动红色的盾牌,驾驶战车在街上横冲直撞。亚述的王室贵冑仓促奔逃,走上城墙抵挡敌人的弓箭。然而,环绕城墙的护城河却被攻破,河闸开放,洪水冲没宫殿,居民无法抵御,被迫逃亡(3-7)。历史记载尼尼微城陷落的情景,正如先知那鸿所预言的(西番雅书也有相同的预言)。公元前612年,米底亚人、巴比伦人和西古提人的联兵围攻尼尼微,由于河水泛滥,冲裂了防御工事,结果攻陷了这城,在城中掠夺一空,多少的金银财宝顿成过眼烟云,辉煌大城变作颓垣败瓦(8-10)。

最后,先知讲了一个狮子的比喻,以狮子的巢穴代表尼尼微城,狮子代表城中的居民,虽然曾经四处掠夺杀戮,始终要被神所除灭撕碎(11-13)。神严厉地向尼尼微说:「我与你为敌。」宣告把他们全然剪除。故此,神的子民不须惧怕敌人的威吓,因为全能的神必会看顾他们。

无论是多么坚固的城邑,都不能承受神的公义审判,因为祂是全能的主。对于饱受亚述蹂躏的犹大来说,这无疑是极具安慰的信息。这份安慰,正是来自大能者为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应许。

 

 

此乃命定之事(二章113)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一章圣经强烈地形容尼尼微的倾覆。

作者用对比的方式记下:尼尼微曾有的强盛,和后来的空虚荒凉!作者用万兽之王「狮子」来比喻尼尼微过去的辉煌、强盛,几乎是无人能挡的!「他勇士的盾牌是红的,精兵都穿朱红衣服。在他预备争战的日子,战车上的钢铁闪烁如火,柏木把的枪也抡起来了。车辆在街上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多么士气如虹的景象啊!但是,忽然之间情况变了,而且完全不一样了,「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胄,他们步行绊跌,……河闸开放,宫殿冲没。……王后蒙羞,被人掳去;宫女捶胸,哀鸣如鸽。……尼尼微自古以来充满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现在居民却都逃跑。虽有人呼喊说,站住!站住!却无人回顾。」到底怎么回事呢?仿佛还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忽然全倾覆了!

怎么回事呢?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

这是多可怕的一个光景啊,全能的神不是帮助我们的、不是祝福我们的、不是带领我们得胜的、不是赐我们力量、为我们开路的,而是「与我们为敌的」!我们诚实的面对自己:我们有什么能耐与万军之耶和华为敌?我们凭什么与全知全能的创造真神为敌,我们求祂帮助都来不及了,怎敢与祂为敌?但是你知道圣经是怎么说的吗?主说:「此乃命定之事」,也就是说,事情会发展成这样不是突如其然的,不是忽然变成这样的,乃是一步一步,清清楚楚发展成这样的,是必然的,是明明知道会这样,却偏偏这样行,以至于会有如此下场的!

今天神的话是否也提醒我们,不要明知故犯,神是轻慢不得的,不要像亚述人,落得如此下场,「此乃命定之事」!

回应:天父上帝,我不敢与祢为敌,我渴慕与祢有亲密生命的关系,帮助我不致活在与祢为敌的光景中,给我属灵的敏锐度,让我懂得讨祢的喜悦。

祷读:箴言四章23

23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译: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尼尼微的陷(1~7)(台北灵粮堂)

 

主题信息        尼尼微的陷        祷读        鸿 2

 

鸿二 1-13是那鸿对尼尼微大城被围困、倾覆的生动描述。

「尼尼微啊,那打碎邦国的上来攻击你。你要看守保障,谨防道路,使腰强壮,大大勉力。」(鸿二 1)穷兵黩武专门「打碎邦国的」亚述,如今也要被「那打碎邦国的」巴比、玛代、西古提军队合上攻击,这事发生在主前一二,所以,先知语带讽刺的要亚述作好作战准备。

遭亚述蹂躏、毁坏、擄掠的以色和犹大,如今因那毁坏者遭毁灭,以色和犹大必要重新被建兴。雅各的荣华,好像以色的荣华。雅各就是以色,二者是同义字;但是有时雅各专指犹大(赛四三 1,四四 1,四 3;俄一18)。V2先知那鸿从信心的眼光看眼前的光景,他发出盼望的呼声~耶和华选民的荣耀必然恢

V3-7是描述向坚固著称的尼尼微大城,现今遭蜂涌敌军围困的危急、惊惧、混景象,以及大城被攻陷擄掠的生动画面。V3-4城外穿红制服的巴比与玛代军队,在阳光下挥动的盾牌反照着闪的红光,急的战也像火把般闪耀,手中的武器也已拿起,凶猛大军已集结城外预备好要攻灭尼尼微。V5-7城内的防守者,则是惊慌地召聚贵冑速商对策,惊惧地速上城墙预备抵御,但为时已晚。瞬间,尼尼微城重要的防御工事~护城河的河闸被敌军打开,放水灌城,冲没宫殿。王后被剥去华服,蒙羞被,使捶胸举哀,像鸽子般哀哭声鸣叫。以及急转直下的战争景象。亚述过去怎样擄掠、欺压国,今天她也怎样遭擄掠、蒙羞。

以亚述强盛的国势,尼尼微城在当时可能被看作是坚可摧、永久屹的城,但在的震下,她急急溃散。另外,面对亚述强国的威胁,曾藉以赛亚警告犹大要倚靠埃及,要求问、倚靠以色的圣者(赛卅一1)。

默想

..那打碎邦国的上来 ..」,耶和华是话的神,也是有动的神,凡等候祂的必羞愧。4-5「还是你藐视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 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我常觉得别人都与我作对?环境都?愿主帮助我察自己与这些人、事、物的关系,有没有得罪神、未对付的罪(骄傲、苦毒、伤害、饶恕..)或错误动机?愿主光照、赦免洁净我。真是为义受 苦,也愿主帮助我要自己伸冤,可让步,听凭主

看似坚可摧的尼尼微城毁于一旦,人的骄傲和力量何其脆弱?我羡慕的是地上会毁坏的城(财富、名声、成就、地位、尊荣..),还是天上永存的城?

回应

亲爱的主,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祢旨意的,是永远常存,求主帮助我住在地上以祢的信实为,敬畏、知道祢是永存且有动的神,我愿意一生学习耐性等候祢,默然倚靠祢善。(诗卅七)也求主帮助我的国家,倚靠无定的钱财、邦或合国,乃愿意谦卑寻求祢的面, 得着治的智慧与权柄,愿祢荣耀掌权在我们当中。

 

 

尼尼微今昔(8~13)(台北灵粮堂)

 

主题信息        尼尼微今昔    祷读        鸿 13

 

强大坚固、可侵犯的尼尼微城,她长期以平静安稳、充满人民像充满水的池子一般,但现在居民溃败、逃跑,像决堤的池子,奔四窜,无人能止住。城中居民在被屠城的危急中惊慌逃命,无人相顾。

「你们抢掠金银罢,因为所积蓄的无穷,华美的宝器无数。」(鸿二 9)入侵者在得胜中彼此呼啸着抢城中的战品。亚述过去以凶残暴力侵吞、抢夺的华美财宝,积聚无,充满大城,今天因着这些积蓄无穷的宝藏,尼尼微反成入侵者觊觎的物。在一片凶残殺戮、抢夺擄掠声中,人民、财宝计其的骄傲大城,一夕之间成空虚荒凉的城,余剩的居民也在极的惊惧中,毫无防御之。征服者成被征服者,残的蹂躏者今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狮子的洞和少壮狮子喂养之处在那里呢?公狮母狮小狮游行无人惊吓之地在那里呢?公狮为小狮撕碎许多食物,为母狮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满他的洞穴。」(鸿二 11-12)亚述向以勇猛、凶残的狮子作她国家的徽号及表征。先知以一反讽的口吻表达,犹如狮子,专将的财物充满其中的尼尼微大城,现在在那呢?过去凶猛、残、肆无忌惮的亚述,如今又在那呢?那狮子曾在此殺了掠物,为自己预备充足的食物,犹如亚述曾使尼尼微充满她擄掠的战品。

V11-13 先知预言尼尼微的今昔,借比亚述今日的荣华和将败亡景象的讽刺,而这转变的关键是:「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鸿二 13a)原,那位全能的主宰从没有片刻从人類歷史中缺席,「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诗十四 1-7)亚述和她的军队,怎能抵挡耶和华和祂的万军呢?是神定意要攻击她,而且要把她全然剪除,「..你使者的声音,必不再听见」。(鸿二13b 尼尼微的今昔让我们再一次思,人和其所引以为傲的成就是何等渺小!约壹二 17「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史是一面镜子,也是神的「讲台」和「舞台」,你听祂声音,看祂作为的法则吗?

默想

「…自古以来…,现在却…」,我看重的是世界或耶和华神所看为宝贵的?诗一二七1「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 警醒。」我心中引以为傲、引以为满足的是么?它代替神吗?这地上还有么今生的骄傲还深深捆绑、影响我生命的?愿主帮助我多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约27

抵挡神必无法逃脱神公义的审判,弥8「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么呢?只要你行公义, 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回应

亲爱的主,在这仇敌藉「忙」吞吃我们命定和祝福的世代,求祢帮助我常将祢摆在我面前,儆醒地看重祢所看重的,让我有限的日、体都能学习专注作祢要我作的,以致于祢藉我手所成就的建造都徒然,并使我在地上的日可以心欢喜,,肉身也安然居住。也求主光照我们国家执政掌 权者,能公义,好悯,存谦卑的心与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