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书第三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尼尼微的结局】 一、因强暴与恶行遭神惩处(1~7节) 二、无敌的强国被攻破毁灭(8~17节) 三、悲叹尼尼微的结局(18~19节) 贰、逐节详解 【鸿三1】「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强暴──抢夺的事总不止息。」 〔吕振中译〕「有祸阿!这流人血的城!尽是谎诈,充满着劫掠;抢夺的事总离不了。」 〔原文字义〕「充满」充满,盛满;「谎诈」说谎,谎言;「强暴」劫掠;「抢夺」(原文无此字);「止息」离开,移动。 〔文意注解〕「祸哉!这流人血的城」:指以尼尼微城为王都的亚述国,素以草菅人命、嗜杀成性著称。 「充满谎诈和强暴」:意指与对手来往,总以欺骗和暴力为手段;亚述国向来在商业贸易和军事征战上,充满诡诈和暴力(参王下十八19~35)。 「抢夺的事总不止息」:意指亚述国上述不法的事从未止息过。 〔话中之光〕(一)说谎言的,你必灭绝;好流人血弄诡诈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诗五6)。 (二)主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的王啊,你们应当知足。要除掉强暴和抢夺的事,施行公平和公义,不再勒索我的民。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四十五9)。 (三)尼尼微这血腥之城正是这邪恶世界的缩影,将来神必使更严重的刑罚临到这世界。 【鸿三2】「鞭声响亮,车轮轰轰,马匹踢跳,车辆奔腾,」 〔吕振中译〕「阿,鞭子的劈啪声!阿,车轮之轰轰响!骏马踢跳飞跑!战车颠簸跳动!」 〔原文字义〕「响亮」响声,噪音;「轰轰(原文双字)」与「响亮」同字(首字);震动,摇摆(次字);「踢跳」急速,疾驰;「奔腾」崩跳。 〔文意注解〕「鞭声响亮,…马匹踢跳」:意指鞭策战马,快速疾奔,来势汹汹的模样。 「车轮轰轰,…车辆奔腾」:意指战车飞驰时响声隆隆,迅速前冲,威势震慑人的模样。 〔话中之光〕(一)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乃在乎耶和华(箴二十一31)。 【鸿三3】「马兵争先,刀剑发光,枪矛闪烁,被杀的甚多,尸首成了大堆,尸骸无数,人碰着而跌倒,」 〔吕振中译〕「军马腾跃着冲锋;刀剑闪闪发光,枪矛烁烁发亮;被刺杀的众多,尸首堆栈惨重;尸身任数不尽,人都跌在尸首堆上!」 〔原文字义〕「争先」上去,超越;「发光」火焰,刀的亮点;「闪烁」闪电;「被杀」刺穿,杀戮;「大堆」大量,众多;「尸骸」尸骨,死尸;「无数」末端,尽头;「人碰着而跌倒(原文双同字)」跌倒,蹒跚,动摇。 〔文意注解〕「马兵争先,刀剑发光,枪矛闪烁」:意指骑兵挥动刀光枪影,向前冲杀的模样。 「被杀的甚多,尸首成了大堆」:意指倒在他们刀剑之下的敌军不计其数,到处都是尸首,甚至重迭成堆。 「尸骸无数,人碰着而跌倒」:意指兵士践踏在尸体上前进,甚至有些被绊倒。 〔话中之光〕(一)掳掠人的,必被掳掠;用刀杀人的,必被刀杀。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启十三10)。 (二)你若惧怕任何武器、军队或有权势的人,请谨记,只有神能真正救你脱离恐惧和欺压。我们要信靠神,因为只有祂掌管历史、世界和我们的生命。 【鸿三4】「都因那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惯行邪术,藉淫行诱惑列国,用邪术诱惑〔原文是卖〕多族。」 〔吕振中译〕「都因丽质艳姿的淫妇行邪术的老手(希伯来文:主母)淫行之繁多;她用她的淫行诱骗(希伯来文:出卖)着列国,用她的邪术迷惑万族之民。」 〔原文字义〕「美貌(原文双字)」好的,令人愉悦的(首字);恩宠,恩惠(次字);「淫行」行淫,通奸;「惯行邪术(原文双字)」女巫,降神者(首字);魔法,巫术(次字);「诱惑」卖;「邪术」魔法,巫术。 〔文意注解〕「都因那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惯行邪术」:意指尼尼微城内女神庙的庙妓,既美貌又淫荡,并且善于施行邪术。 「藉淫行诱惑列国,用邪术诱惑多族」:意指她们利用性与邪术诱惑列国列族之民。 〔话中之光〕(一)信徒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羣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时候已经够了,不可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参彼前四3~4)。 (二)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萡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林前六9~10)。 【鸿三5】「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我必揭起你的衣襟,蒙在你脸上,使列国看见你的赤体,使列邦观看你的丑陋。」 〔吕振中译〕「万军之永恒主发神谕说:看哪,我与你为敌;我必揭露你的裙子到你脸上,使列国见你的下体,使列邦看你的阴部。」 〔原文字义〕「万军」军队,群;「我与你为敌」(原文无此词组);「揭起」揭开,暴露;「赤体」赤身,下体;「丑陋」羞辱,耻辱。 〔文意注解〕「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意指基于1~4节所描述亚述国的罪行,神宣告要出手攻击他们。 「我必揭起你的衣襟,蒙在你脸上」:意指神要暴露亚述国的丑态,使他们蒙羞。 「使列国看见你的赤体,使列邦观看你的丑陋」:意指使列国不齿亚述国的所作所为,使其沦为列国的笑谈。 〔话中之光〕(一)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我劝你…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启三17~18)。 (二)看哪,我来像贼一样。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启十六15)! 【鸿三6】「我必将可憎污秽之物抛在你身上,辱没你,为众目所观。」 〔吕振中译〕「我必将猥亵物扔在你身上,没辱你,使你成了有目共睹的笑柄。」 〔原文字义〕「可憎污秽之物」可憎的事物;「抛」丢,投掷;「辱没」当成傻瓜,被轻视;「众目所观(原文双字)」放置,设立(首字);外貌,观看(次字)。 〔文意注解〕「我必将可憎污秽之物抛在你身上」:『可憎污秽之物』指:(1)偶像假神和拜偶像的物品;(2)尸首和泥土、灰尘;(3)女人经血和行淫的秽物。 「辱没你,为众目所观」:意指在列国万民面前展览亚述国丑陋的一面,藉以羞辱她。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说:以色列啊,你若回来归向我,若从我眼前除掉你可憎的偶像,你就不被迁移。你必凭诚实、公平、公义,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列国必因耶和华称自己为有福,也必因祂夸耀(耶四1~2)。 (二)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徒十五19~20)。 (三)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愁苦必加增,在我心中、家裡、职场还有什么有形或无形的偶像吗?我自己或家庭有曾因「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参约壹二16)而受亏损的吗?愿主光照、赦免洁净我,使我悔改归向爱我的神,并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使我个人、家庭、工作上都 不再蒙羞,乃能再蒙耶和华的憐恤与医治復元。 【鸿三7】「凡看见你的,都必逃跑离开你,说:尼尼微荒凉了!有谁为你悲伤呢?我何处寻得安慰你的人呢?」 〔吕振中译〕「将来凡看见你的都必躲避你,说:『尼尼微毁灭了;有谁为她悲伤呢?』我可从哪里寻得安慰你的人呢?」 〔原文字义〕「逃跑」逃跑,撤退;「离开」(原文无此字);「荒凉」摧毁,毁坏;「悲伤」举哀,拍动;「寻得」寻求,渴求。 〔文意注解〕「凡看见你的,都必逃跑离开你」:意指人都无法忍受所看见的情景,因而迅速逃离。 「说:尼尼微荒凉了」:意指此景此情,令看见的人都得到同样的结论,认定亚述国已经完全败落了。 「有谁为你悲伤呢?我何处寻得安慰你的人呢?」:意指亚述国的下场乃罪有应得,没有人肯为她表同情。 〔话中之光〕(一)万军之耶和华起誓说:我怎样思想,必照样成就;我怎样定意,必照样成立(赛十四24)。 (二)万军之耶和华既然定意,谁能废弃呢?祂的手已经伸出,谁能转回呢(赛十四27)? (三)神的统治覆盖整个世界,即使在不认识祂的人中,祂的治权仍在。神是全能的,没有人能阻挠得了祂的计划。敌挡神的,必被征服。要以人的能力敌挡神,必然徒劳无功。 【鸿三8】「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海〔指尼罗河〕作她的濠沟,又作她的城墙。」 〔吕振中译〕「你哪能比挪亚们(即:底庇斯)强呢?挪亚们(即:底庇斯)坐落在尼罗河流之间,周围有水;海做她的外郭(『海』指尼罗河而言。『外郭』或译:濠沟)水做她的城墙?」 〔原文字义〕「挪亚们(原文双字)」扰乱(首字);滋长,虔信(次字);「强」美好,令人满意;「坐落」居住,坐;「濠沟」防御,堡垒。 〔文意注解〕「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挪亚们』又称挪的亚扪(参耶四十六25),是古代上埃及国的首都,据说其历史来源可追溯至『含』的后代(参创十6~20)。本句意指尼尼微的下场,不会好过挪亚们,亦即亚述国的下场不会好过上埃及国。 「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意指挪亚们坐落在尼罗河的众支流(运河)之间,水运四通八达。 「海作她的濠沟,又作她的城墙」:『海』指尼罗河;本句意指尼罗河是她的天然屏障,有坚强的防御工事,却仍难免被敌国所覆灭(参10节)。 〔话中之光〕(一)先知以埃及的京城挪亚们的遭遇作为警告,挪亚们虽有理想的天然保障,并有忠信的盟邦支持,结果仍虽免国破人亡。尼尼微必也难逃厄运,无可抗拒,注定灭亡。 (二)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啊,你不是天上的神吗?你不是万邦万国的主宰吗?在你手中有大能大力,无人能抵挡你(代下二十6)。 (三)世上的国无论如何强大,防御工事无论如何坚固,神若定意使其败落,就必存立不住。 【鸿三9】「古实和埃及是她无穷的力量;弗人和路比族是她的帮手。」 〔吕振中译〕「古实和埃及是她的力量,就是无穷尽的;弗人和路比族是她的(传统:你的)助手。」 〔原文字义〕「古实」黑;「埃及」两个海峡;「无穷(原文双字)」没有,无(首字);末端,尽头(次字);「弗」一鞠躬;「路比」干渴;「帮手」帮手,帮助。 〔文意注解〕「古实和埃及…弗人和路比族」:指当时北非洲的四个强国:『古实』又称埃提阿伯(参徒八27),即今苏丹;『埃及』曾经奴役过以色列人,是世界上历史最老的文明古国;『弗人』是含第三子的后裔(参创十6),其领土可能指现今的索马里;『路比族』(参代下十二3),指吕彼亚人(参徒二10),其领土即现今的利比亚。 「是她无穷的力量;…是她的帮手」:上述四国都曾经是定都挪亚们的古代上埃及国(参8节注解)的籓属国,彼此结盟,攻守相助,联合起来力量非常强大。 〔话中之光〕(一)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 【鸿三10】「但她被迁移,被掳去;她的婴孩在各市口上也被摔死。人为她的尊贵人拈阄;她所有的大人都被链子锁着。」 〔吕振中译〕「然而她却成了流亡人、被掳到外国去了;她的婴孩在各街头上被摔死了;人为她的尊贵人拈阄,她所有的大官都被锁才锁着。」 〔原文字义〕「迁移」放逐,流放;「被掳去(原文双字)」行走,来(首字);俘虏(次字);「市口上(原文双字)」极点,高处(首字);街道(次字);「摔死」摔成碎片;「尊贵人」有份量,有尊荣;「大人」巨大的;「链子」脚炼;「锁着」绑住,锁住。 〔文意注解〕「但她被迁移,被掳去」:意指挪亚们的力量虽然强大(参9节),但仍旧免不了被敌国征服(参耶四十六25),居民被掳去,甚至王都也被迁移到别地。 「她的婴孩在各市口上也被摔死」:古代战胜军将战败国的男婴摔死在岩石或城墙上,以灭绝兵源,惨忍至极。 「人为她的尊贵人拈阄」:意指她的王公贵冑,被敌人以拈阄方式分配给占领军的官长们以供使唤。 「她所有的大人都被链子锁着」:意指她所有的上层阶级人物全都被锁炼捆绑着,这是形容沦落到被人奴役的光景。 〔话中之光〕(一)人在尊贵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类一样(诗四十九20)。 【鸿三11】「你也必喝醉,必被埋藏,并因仇敌的缘故寻求避难所。」 〔吕振中译〕「你,你也必喝醉,昏昏醚醚;你必寻求逃难所、以避仇敌。」 〔原文字义〕「喝醉」喝醉,沉醉;「埋藏」隐藏,遮掩;「避难所」安全地,保护。 〔文意注解〕「你也必喝醉,必被埋藏」:『你』指尼尼微人;『喝醉』指喝神忿怒的杯,受神刑罚;『被埋藏』指被迫躲藏起来,企图逃避神的惩罚。 「并因仇敌的缘故寻求避难所」:意指被敌人追捕,如同惊弓之鸟,到处逃窜,寻找能够安全容身之处。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诗十六5)。但祂要向恶人密布网罗,有烈火、硫磺、热风作他们杯中的份(诗十一6)。 (二)我的神,我的盘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是我的避难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脱离强暴的(撒下二十二3)。 【鸿三12】「你一切保障必像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无花果,若一摇撼就落在想吃之人的口中。」 〔吕振中译〕「你所有的堡垒、简直是无花果树,有早熟的无花果;倘若被摇撼,就落在想吃的人口中。」 〔原文字义〕「保障」防御工事,要塞;「摇撼」颤动,摇动;「想吃之人」吃,吞噬。 〔文意注解〕「你一切保障必像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无花果」:树上熟透的果子非常容易掉落,故本句用来形容没有安全的保障。 「若一摇撼就落在想吃之人的口中」:意指她的保障经不起外力撼动,敌人轻易垂手可得。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啊,你是我的力量,是我的保障,在苦难之日是我的避难所(耶十六19)。 【鸿三13】「你地上的人民如同妇女;你国中的关口向仇敌敞开;你的门闩被火焚烧。」 〔吕振中译〕「看哪,你的兵众在你中间简直是妇人女子;你国土的门户都向仇敌敞开着;你的门闩、火烧烧毁了。」 〔原文字义〕「地上」当中,内部;「国中」土地;「关口」大门;「敞开(原文双同字)」开,松开;「门闩」闩,栏;「焚烧」吃,吞噬。 〔文意注解〕「你地上的人民如同妇女」:意指尼尼微城的守军和居民,如同软弱无力的妇女,抵挡不了敌人的攻击。 「你国中的关口向仇敌敞开」:意指亚述国的重要防线,经不起敌人的冲击,立刻溃散,缺口大开。 「你的门闩被火焚烧」:意指锁紧城门的横闩,一旦被火焚毁,立即失去作用,以致城门大开;本句乃形容尼尼微城的防御失效。 〔话中之光〕(一)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诗一百二十七1)。 【鸿三14】「你要打水预备受困;要坚固你的保障,踹土和泥,修补砖窑。」 〔吕振中译〕「受围困用的水、你尽管打呀!你的堡垒、你尽管加强设备阿!你尽管踹泥、尽管践踏泥土!尽管抓紧砖模阿!」 〔原文字义〕「打」汲取;「预备受困」围墙,防御工事;「坚固」坚定,加强;「保障」防御工事,要塞;「踹」践踏;「修补」(原文与「坚固」同字);「砖窑」砖模。 〔文意注解〕「你要打水预备受困」:这是一种嘲讽式的建议,意指你要多多贮备用水,以备敌人长期围困时之需。 「要坚固你的保障,踹土和泥,修补砖窑」:意指你要加强防御工事,修补并加固城墙;纵然如此,仍恐无济于事。 〔话中之光〕(一)祂使力强的忽遭灭亡,以致保障遭遇毁坏(摩五9)。 【鸿三15】「在那里,火必烧灭你;刀必杀戮你,吞灭你如同蝻子。任你加增人数多如蝻子,多如蝗虫吧!」 〔吕振中译〕「就在那里、火就要烧灭你了,刀剑就要剪灭你,吞灭你、像蝻子吞吃五谷。任你增多如蝻子吧!任你增多如蝗虫吧!」 〔原文字义〕「烧灭」吃,吞噬;「杀戮」砍掉,剪除;「吞灭」(原文与「烧灭」同字);「蝻子」蝗虫的一种。 〔文意注解〕「在那里」:意指就在你认为充分预备要迎战敌人的地方。 「火必烧灭你,刀必杀戮你,吞灭你如同蝻子」:如火烧禾秸,也如刀戮肉身,又如吞噬蝗虫幼子;这三样都形容被敌人攻克,易如反掌,只能束手待毙。 「任你加增人数多如蝻子,多如蝗虫吧」:意指尽管增加防守的军力,即便人数多到不可胜数,仍然于事无补。 〔话中之光〕(一)尼尼微遭遇的一切,非人力能够挽回,因这是出于神的计划,神亲自对付刑罚他们。 【鸿三16】「你增添商贾,多过天上的星;蝻子吃尽而去。」 〔吕振中译〕「任你增加你的行商多过天上的星辰吧!蝻子脱了壳、就飞走了。」 〔原文字义〕「增添」增多,变多;「商贾」行贩,商人;「蝻子」蝗虫的一种;「吃尽」剥去,侵袭。 〔文意注解〕「你增添商贾,多过天上的星」:意指尽管增添作生意的商人,即使多过天上的星星,为国家赚取无数钱财,仍归徒然。 「蝻子吃尽而去」:意指像蝗虫吃光一切,在敌人劫掠下都会成空。 〔话中之光〕(一)众多的商贾,捞足了赀财,仿佛吃饱了庄稼的蝻子,裹载着所得的宝物,逃难去了,恨不得自己能生翅膀飞去。 【鸿三17】「你的首领多如蝗虫;你的军长彷佛成群的蚂蚱,天凉的时候齐落在篱笆上,日头一出便都飞去,人不知道落在何处。」 〔吕振中译〕「你的守卫(意难确定)虽多如蝗虫,你的招募员(意难确定)虽多如蚂蚱群──天凉时驻扎在篱笆上,日头一出,便都飞走,其住处在哪里、就无人知了。」 〔原文字义〕「军长」书记,元帅;「蚂蚱」蝗虫的一种;「齐落」衰微,扎营;「飞去」撤退,逃跑。 〔文意注解〕「你的首领多如蝗虫;你的军长彷佛成群的蚂蚱」:意指文武官员多得不可胜数,平时筹划备战,战时帷幄运筹,看似培养有素,实则经不起考验。 「天凉的时候齐落在篱笆上,日头一出便都飞去,人不知道落在何处」:意指这些文武百官,平安时齐集王前,危难时便临阵逃跑,不知去向。 〔话中之光〕(一)成群的首领,军长,是聚集吞噬别人资源的,他们一来,声势好像能遮天蔽日;现在谁也顾不得打仗,防守疆土,都悄然飞散了,以至「人不知道落在何处」,安静作寓公去了。 (二)虽然亚述是当时的军事强国,但神要彻底摧毁这看来无可匹敌的国家。神不会容许任何人或势力篡夺祂的权柄、藐视祂的权威。 (三)任何狂傲、扺挡神权柄的人都必要面对神的忿怒,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逃离祂的审判,即使是强大的民族或元首,也不例外。然而,信靠神的人必可平平安安直到永远。 【鸿三18】「亚述王啊,你的牧人睡觉;你的贵冑安歇;你的人民散在山间,无人招聚。」 〔吕振中译〕「亚述王阿,你的牧民者在睡觉呢!你的贵族在安歇着呢!你的人民四散在山间,无人招聚呢!」 〔原文字义〕「亚述」一个阶梯;「睡觉」睡觉,昏昏欲睡;「贵冑」伟大的,威严的;「安歇」定居,躺下;「散在」分散,传播;「山间」山岭;「招聚」聚集,召集。 〔文意注解〕「亚述王啊,你的牧人睡觉;你的贵冑安歇」:意指亚述王手下的指挥系统,现在已经完全解体,战场上找不到官长们了。 「你的人民散在山间,无人招聚」:意指亚述国的士兵和平民,被驱散在山林和田野,没有人招聚他们重整旗鼓了。 〔话中之光〕(一)富裕强盛日久,国家耽于安逸,就自然腐化衰败,终难免趋于解体。他们的罪恶,积成神审判时的毁灭。 【鸿三19】「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凡听你信息的必都因此向你拍掌。你所行的恶谁没有时常遭遇呢?」 〔吕振中译〕「你的破烂无法减轻,你受的击伤很厉害呀。凡听见你这消息的都拍掌笑你,因为你不断的坏行径、谁没受过害呢?」 〔原文字义〕「损伤」破裂,压碎;「医治」医治,缓和;「伤痕」击打,伤害;「极其重大」软弱,生病;「信息」报告;「恶」恶的,坏的;「时常」连续性,重复;「遭遇」经过,穿越。 〔文意注解〕「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意指这一战使亚述国受创极其深重,没有办法再复原了。 「凡听你信息的必都因此向你拍掌」:意指凡听见亚述国败战的消息的人,都必鼓掌叫好,额手称庆。 「你所行的恶谁没有时常遭遇呢?」:意指许多人都受够亚述国的恶行,巴不得她早日得到报应。 〔话中之光〕(一)在历史中有同样滚动的激流使许多大国都荒废了,富者的奢侈,贫者的穷困,街上不道德的事屡见不鲜。人们也不再尊重主日的安息,不法的事增多,我们看看神是否立即反对我们,我们应以国民的身份影响别人,以圣徒的立场祷告代求,或者可将这种情形改变。 (二)尼尼微的结局,就是一切敌挡神之人的结局。他们虽然也曾在世上兴盛过,甚至摧残凌辱过神的子女,但神允许他们暂时得势,只不过为要成就祂自己的旨意,管教祂的儿女。他们的得势绝不是表示神已经不再掌权,任凭恶人行恶了。神对待一切恶人都是一样,他们最终结局都是相同地永远灭亡。 叁、灵训要义 【尼尼微的罪行与结局】 一、尼尼微的罪行 1.流人血,充满谎诈和强暴,不止息的抢夺(1节) 2.穷兵黩武,杀人无数(2~3节) 3.多有淫行,惯行邪术,藉淫行和邪术诱惑列国和多族(4节) 4.与神为敌,在神眼前满了丑陋、可憎、污秽(5~6节) 5.狂傲自大,未从邻邦强国吸取教训,自以为国力强大无敌(8~9节) 6.被胜利冲昏了头,树敌无数(11节) 7.误以为防御工事坚固难攻,实则不堪一击(12~14节) 8.周围邻国受够其恶行,恨之入骨(19节) 二、尼尼微的结局 1.灾祸临头,其见不得人的丑陋,被神暴露无遗(1节上,5~6节) 2.荒凉旷废,无人同情(7节) 3.重蹈邻国历史覆辙,举国上下被掳、搜捕,无处可躲(10~11节) 4.水火夹攻,城防失守,全军覆没,人民无力御敌(12~15节) 5.历年所积蓄财宝,尽都被掳掠(16节) 6.首领、军长、牧人、贵冑全都四散,指挥系统完全解体(17~18节) 7.人民逃避山间,无人招聚(18节) 8.受创极其深重,无法再恢复原状(19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那鸿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那鸿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