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书第二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尼尼微的倾覆】 一、尼尼微遭敌国攻击(1~5节) 二、尼尼微被攻陷劫掠(6~9节) 三、尼尼微变一片废墟(10~13节) 贰、逐节详解 【鸿二1】「尼尼微啊,那打碎邦国的上来攻击你。你要看守保障,谨防道路,使腰强壮,大大勉力。」 〔吕振中译〕「(希伯来文经卷作鸿二2)尼尼微阿,那击碎(传统:击散)邦国者上来攻击你呢!你务要固守堡障,防卫道路,紧束腰身,拼命奋力哦!」 〔原文字义〕「尼尼微」(原文无此字);「打碎」分散,摔碎;「攻击」(原文无此字);「你」面;「看守」保护,保守;「保障」要塞,防御工事;「谨防」小心留意,监看;「强壮」坚定,加强;「大大」极度地,非常地;「勉」加强,使坚固。 〔文意注解〕「尼尼微啊,那打碎邦国的上来攻击你」:『那打碎邦国的』指巴比伦和玛代联军;『上来攻击你』按原文意指与你当面对敌。当时,亚述乃是最强的国家,但在主前612年,巴比伦和玛代联合起来与亚述对抗,联军并且逼近亚述的首府尼尼微。 「要看守保障,谨防道路」:这是一种略带讽刺的语气,通常军力强盛的一方进攻较弱的一方,现在亚述被迫采取守势,企图作困兽之斗。 「使腰强壮,大大勉力」:意指束起腰来,集中并加强力量,准备打仗。 〔话中之光〕(一)这话也可用来警戒我们信徒: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二)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弗六14)。 【鸿二2】「(耶和华复兴雅各的荣华,好像以色列的荣华一样;因为使地空虚的,已经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虚,将他们的葡萄枝毁坏了。)」 〔吕振中译〕「[因为永恒主必恢复雅各所夸耀的、正如以色列所夸耀的一样;因为那些劫掠一空者已把雅各和以色列(希伯来文:他们)劫掠一空,将他们的葡萄枝毁坏了。]」 〔原文字义〕「复兴」返回,转回;「荣华」威严,卓越;「空虚」被倒空,荒废;「毁坏」毁灭,破坏。 〔文意注解〕「耶和华复兴雅各的荣华,好像以色列的荣华一样」:『复兴』原文过去式,宜译作『转离』(钦定本英译turned away),因为当时北国以色列已经灭亡,并且未曾复国;『雅各』指南国犹大(参赛四十三1;四十四1;四十六3;俄18);『以色列』在本节指北国以色列;『荣华』与本节后面的『葡萄枝』原文谐音,可视作双关语,而葡萄树象征全体以色列人(参诗八十8),葡萄枝则象征全体以色列人的荣华。全句意指神曾经藉亚述人毁坏了南国犹大的荣华,正如他毁坏了北国以色列的荣华一样,暗指现在该是亚述人得报应的时候了。 「因为使地空虚的,已经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虚」:『因为』是解释上句的意思;『使地空虚的』指亚述人;『已经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虚』亦即毁坏了南北两国的荣华。 「将他们的葡萄枝毁坏了」:意指亚述人毁坏了南北两国的荣华。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哈三2)。 (二)我在他们中间寻找一人重修墙垣,在我面前为这国站在破口防堵(结二十二30)。 【鸿二3】「他勇士的盾牌是红的,精兵都穿朱红衣服。在他预备争战的日子,战车上的钢铁闪烁如火,柏木把的枪也抡起来了。」 〔吕振中译〕「其勇士的盾牌是红的,其军人都穿着朱红衣;当豫备出战时、战车的钢铁闪烁如火,骏马(传统:柏木)昂昂腾跃着。」 〔原文字义〕「勇士」强壮者,大能者;「精」能力,武力;「预备争战」准备好,被坚固;「闪烁如火」火,火焰;「柏木把的枪」柏木;「抡起来」挥动,抖动。 〔文意注解〕「他勇士的盾牌是红的,精兵都穿朱红衣服」:『他』指上来攻击尼尼微的巴比伦和玛代联军(参1节);『勇士和精兵』形容联军的训练有素,勇饶善战;『盾牌是红的』或指盾牌沾满血迹,或其金色盾牌在阳光照耀下反射成血红色;『穿朱红衣服』指联军的军装颜色(参结二十三14~15)。 「在他预备争战的日子,战车上的钢铁闪烁如火」:意指联军战车上的金属部分,在开赴战场之前磨得闪亮,摆阵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如火。 「柏木把的枪也抡起来了」:意指无数木造的长杆形枪矛,挥舞起来好像柏木林在风中摇摆,相当惊人。有些译本将本句翻成『战马腾跃』(如吕振中译文、RSV等)。 〔话中之光〕(一)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乃在乎耶和华(箴二十一31)。 (二)要靠着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弗六10~11)。 【鸿二4】「车辆在街上〔或译:城外〕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 〔吕振中译〕「在城外、街上有战车狂奔着,在空旷地方东跑西窜;其形状如火把,其飞跑如闪电。」 〔原文字义〕「街上」外头,街道;「急行」行动疯狂;「宽阔处」广场;「奔来奔去」来回奔跑;「形状」外表,景象;「飞跑」奔跑。 〔文意注解〕「车辆在街上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本节可用来解作攻守双方的军力安排和调度,照中文和合本译文,当指尼尼微城内守军正在忙碌着调遣车辆到各要冲地点;但按照原文,街上也可译成『城外』,宽阔处可译成『开阔处』,故可解作联军的车辆正在来回疾驶示威。 「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本句若是用来形容守军,意指他们的车马跑来跑去,仓皇失措,忙乱无章;若是用来形容联军,则意指他们的行动快速,声势惊人。 〔话中之光〕(一)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14)。 (二)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赛四十31)。 【鸿二5】「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冑;他们步行绊跌,速上城墙,预备挡牌。」 〔吕振中译〕「王招集了他的贵族(与素译作『他记起祂的贵族来』一语同字);他们东摔西倒而步行,急急忙忙上城墙,挡牌便立起。」 〔原文字义〕「招聚」回想,记得;「贵冑」伟大者,威严者;「绊跌」蹒跚,跌倒;「速上」加速,赶快行动;「预备」被建立,有准备的;「挡牌」防堵,关闭。 〔文意注解〕「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冑;他们步行绊跌」:本句的原文虽然没有『尼尼微王』一词,但有此意。由于情势危急,尼尼微王招集军事首领(或高官),商量对策,而他们仓皇前来,一路上跌跌撞撞,显明此刻他们已经沉不住气了。 「速上城墙,预备挡牌」:意指在城墙上配置精兵,并且设置防御性的障碍物。 〔话中之光〕(一)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3)。 (二)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弗六16)。 【鸿二6】「河闸开放,宫殿冲没。」 〔吕振中译〕「河闸都打开,宫殿就瓦解了。」 〔原文字义〕「闸」大门;「开放」开,松开;「冲没」融化,流动,消散。 〔文意注解〕「河闸开放,宫殿冲没」:『河闸』指引底格里斯河水入城,供城内居民饮用的水闸;守军万没有想到闸门被敌军攻破,水流成灾,甚至淹没宫殿。 〔话中之光〕(一)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诗二十九10)。 (二)魔鬼利用世界的潮流和异教之风,要把我们冲去,所以我们应当快快长大,不再作小孩子,就不会中了牠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而不至于被摇动,飘来飘去了(参弗四14)。 【鸿二7】「王后蒙羞,被人掳去;宫女搥胸,哀鸣如鸽。此乃命定之事。」 〔吕振中译〕「女神像(传统读音作『呼扎白』。意难确定)被褫了衣裳,被掳了去;她的宫女哀鸣,如同鸽子的声音,才着胸膛。」 〔原文字义〕「王后(Huzzab)」站立,竖立;「蒙羞」暴露,移动;「被人掳去」被带走,带上去;「宫女」婢女,侍女;「搥」敲打;「胸」心;「哀鸣(原文双字)」引导,驱赶(首字);声音,响声(次字);「此乃命定之事」(原文无此词组)。 〔文意注解〕「王后蒙羞,被人掳去」:『王后』原文『站立者』,指站立在王右边的王后,或可解作『女神竖像』,被敌人掳去,蒙受羞辱。『蒙羞』的原文有『暴露』之意,故有些译本翻作『衣裳被剥』。 「宫女搥胸,哀鸣如鸽」:『宫女』又可解作敬奉女神的女祭司,或庙妓,或喻指百姓,他们无能为力,在此种情形下,只能搥胸细声哀哭。 「此乃命定之事」:原文无此句,是中文和合本译文加上去的,用来解释本节开头意义不明之字,表示这种败亡的羞辱,早已被神命定。 〔话中之光〕(一)求你作我常住的盘石。你已经命定要救我,因为你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诗七十一3)。 (二)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就是造就以色列的如此说:将来的事你们可以问我,至于我的众子,并我手的工作,你们可以求我命定(赛四十五11)。 【鸿二8】「尼尼微自古以来充满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现在居民却都逃跑。虽有人呼喊说:站住!站住!却无人回顾。」 〔吕振中译〕「尼尼微像个水池!都是水阿(传统:自从┅┅的日子),她!其人民(希伯来文:祂们)都在流亡出来呢!有声音喊着说:『站住!站住!』却没有人转脸回顾。」 〔原文字义〕「尼尼微」假神的住处;「自古以来」日子;「充满人民」(原文无此词组);「聚水」水,众水;「池子」池塘;「逃跑」逃难,奔逃;「站住」站立,持续;「回顾」转向,回头看。 〔文意注解〕「尼尼微自古以来充满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本句原文并无『充满人民』,故可有两种解释:(1)尼尼微城人口汇集,如同池子聚满了水;(2)尼尼微城居民素来生活安逸,如同平静的池水。 「现在居民却都逃跑」:意指现今城破兵败,居民争相逃亡,如池水泄去。 「虽有人呼喊说:站住!站住!却无人回顾」:本句形容居民往城外流窜,如池子决堤,池水往外倾泻,不可收拾。 〔话中之光〕(一)仇敌起来攻击你,耶和华必使他们在你面前被你杀败;他们从一条路来攻击你,必从七条路逃跑(申二十八7)。 (二)你们务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林前十六13)。 【鸿二9】「你们抢掠金银吧!因为所积蓄的无穷,华美的宝器无数。」 〔吕振中译〕「『抢银子!抢金子!』储备的无穷尽,各样宝器很丰富阿!」 〔原文字义〕「抢掠」抢劫,掠夺;「积蓄」储备,排置;「无穷」末端,尽头;「华美」荣耀,富足;「宝」珍贵的,悦人的;「无数」(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你们抢掠金银吧」:『你们』指攻入城内的联军;败军和居民只顾逃命,顾不得财宝了,而战胜者只顾劫掠财宝,顾不得追杀敌人了。 「因为所积蓄的无穷,华美的宝器无数」:意指亚述国历代所掠夺并积储的钱财和宝物非常庞大,战胜的军兵拿不胜拿。 〔话中之光〕(一)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太六19~20)。 (二)少有财宝,敬畏耶和华,强如多有财宝,烦乱不安(箴十五16)。 【鸿二10】「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人心消化,双膝相碰,腰都疼痛,脸都变色。」 〔吕振中译〕「空空如也,空空、荒芜!人人胆战心惊,双膝软颤,腰都扭转难过,脸都失色变青!」 〔原文字义〕「空虚(原文双字)」空虚(首字);空无所有(次字);「消化」溶化,溶解;「双膝」膝盖;「相碰」蹒跚,摇摇晃晃;「疼痛」剧痛,发抖;「变色(原文双字」聚集,召集(首字);光,热(次字)。 〔文意注解〕「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意指尼尼微城内军民都逃走几乎净光,财宝被劫掠一空,一片废墟。 「人心消化,双膝相碰」:意指幸存的亚述人正处于极度惧怕的状态中。 「腰都疼痛,脸都变色」:意指如经历产难的痛苦,浑身无力,脸色苍白。 〔话中之光〕(一)人们面对强敌,难免丧胆;惟独迦勒另有一个灵,专一跟从神(参民十四24),毫无畏惧,并且安抚别人,认为足能得胜(参民十四30)。 (二)专心跟从神乃是消除恐惧,避免「人心消化」的秘诀(参书十四8)。 【鸿二11】「狮子的洞和少壮狮子喂养之处在哪里呢?公狮母狮小狮游行、无人惊吓之地在哪里呢?」 〔吕振中译〕「狮子的洞在哪里?少壮狮子的穴(传统:喂养之处。今调换字母译之)在何处?公狮母狮漫游之地、少狮子之所在、无人惊吓之处、都在何方呢?」 〔原文字义〕「洞」穴,住处;「喂养之处」草场,牧场;「游行」行走,来去;「惊吓」战兢,害怕。 〔文意注解〕「狮子的洞和少壮狮子喂养之处在哪里呢?」:亚述国素以狮子为国徽,他们饲养猛狮以供玩赏。本句意指他们的骄傲如今到哪里去了? 「公狮母狮小狮游行、无人惊吓之地在哪里呢?」:意指圈养大小狮子,供牠们漫游,不受人们搅扰的洞穴,现在在哪里呢?本句意指亚述人悠哉游哉的根据地,现在没有了。 〔话中之光〕(一)昔日圈养猛狮之地,今日化为乌有;国家兴衰无常,唯有敬畏神才能蒙神保守。 (二)同样的道理,任何人今日所夸,明日消逝无踪。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 【鸿二12】「公狮为小狮撕碎许多食物,为母狮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满牠的洞穴。」 〔吕振中译〕「公狮为小狮子抓撕了足够肉食,为母狮掐死活物;把抓撕的充满其洞穴,把撕裂的塞满其穴窟。」 〔原文字义〕「撕碎」撕碎,拉扯;「许多食物」充分,足够;「掐死活物」勒死;「撕碎的」猎物,食物;「掐死的」被撕裂的动物;「充满」充满,满;「洞穴(原文双字)」凹洞,洞穴(首字);住处,居所(次字)。 〔文意注解〕「公狮为小狮撕碎许多食物,为母狮掐死活物」:『公狮』表征亚述王;『小狮』表征亚述王的臣民;『母狮』表征亚述王的亲信贵冑。全句意指亚述王向来鱼肉多国,将掳获物供养他的亲信和臣民。 「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满牠的洞穴」:意指将掳掠品充满亚述本国。 〔话中之光〕(一)弱肉强食。但欺压贫寒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箴十四31)。 (二)耶和华说,你们要洗濯、自洁,从我眼前除掉你们的恶行,要止住作恶,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辨屈(赛一16~17)。 【鸿二13】「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必将你的车辆焚烧成烟,刀剑也必吞灭你的少壮狮子。我必从地上除灭你所撕碎的,你使者的声音必不再听见。』」 〔吕振中译〕「万军之永恒主发神谕说:看哪,我与你为敌;我必将你的(传统:她的)车辆焚烧成烟,刀剑也必吞灭你的少壮狮子;我必从地上除灭你所抓撕的,你使者的声音必无可再听见。」 〔原文字义〕「万军」军队,群;「我与你为敌」(原文无此词组);「车辆」战车,马车;「焚烧」燃烧,烧毁;「烟」烟,烟雾;「吞灭」吞噬,毁灭;「除灭」砍掉,剪除;「撕碎的」猎物,食物。 〔文意注解〕「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意指神宣告不再容忍亚述国,因为他作恶多端(参三1~4)。 「必将你的车辆焚烧成烟」:意指神要摧毁亚述国的武装力量。 「刀剑也必吞灭你的少壮狮子」:意指神要藉别国的军力除灭亚述国的精兵。 「我必从地上除灭你所撕碎的」:意指神要使亚述国的掳掠品化为乌有。 「你使者的声音必不再听见」:『使者的声音』指亚述国派到所征服各国的官员们催征贡物的咆啸声音;全句意指亚述国将要覆灭。 〔话中之光〕(一)凡是抵挡神,与神为敌的,必在神面前站立不住;任何在话语和行为上反对神的,必要败落、倾倒(参赛三8)。 (二)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林前十五24)。 叁、灵训要义 【神所命定的事(参二7)】 一、尼尼微自作自受(1~5节) 1.征服人者,必被打碎邦国的所征服(1节) 2.使地空虚者,必变成空虚荒凉(2,10节) 3.以战争为手段者,必在争战中败亡(3~5节) 二、尼尼微疏于军备(6~9节) 1.没有注意自然灾害(洪水)的力量(6节) 2.宫内宫外,人人缺乏战争意识(7~8节) 3.只顾积蓄金银财宝(9节) 三、尼尼微与真神为敌(10~13节) 1.靠人不靠神,结果人心消化(10节) 2.欺压人而得罪神,结果树敌无数(11~12节) 3.与神为敌,结果被神撕碎(13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那鸿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那鸿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