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弥迦书导论拾穗

 

弥迦书提要

 

壹 关于先知弥迦

一 从本书三章一、八节和七章七节等处看来,显然本书的著者就是先知弥迦。

二 除了本书一章一节和耶利米二十六章十八节外,圣经对于先知弥迦的生平,并无记载。

三 他是在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在位的时候说预言。(一1。)按照时间的推算,他是和以赛亚、何西阿同时代,(参读赛一1,何一1,)可能还有阿摩司。他们都比弥迦早。

四 他是摩沙利人。摩沙利是在耶路撒冷西南部的一个乡村,接近非利士的境界。

五 ‘弥迦’是‘米该雅’的简名;因此有些解经家认为王上二十二章八节的米该雅就是先知弥迦。(他们的根据是:本书三章五、十一节,比较王上二十二章二十八节;本书二章十一节,比较王上二十二章十一、十三、十四节。)其实不然,先知米该雅是音拉的儿子,比先知弥迦早一百多年。

六 ‘弥迦’(或是‘米该雅’)的意义是‘有谁能像耶和华。’这就是先知弥迦的见证。他在本书中一再指出神的圣洁、公义、慈爱和怜悯超越一切,无可相比;所以在本书结束时,他说,‘神阿,有何神像你…。’(七18。)

 

贰 时间和地点

一 根据本书一章一节,我们可以推测先知弥迦作工的时间约有四十年,自主前七五○年起,至主前七一○年止。

二 先知作工的地点是在犹大。可是他说预言的主要对象还是以色列,所以他在一章一节中明说,他得的‘默示,论撒玛利亚,’然后也论耶路撒冷。

 

参 体裁

本书是一卷东方的古诗,里面的诗句是非常简洁、文雅、稳静,到处充满了诗的美丽和精致。它是一班研究‘小先知书’的人们所最爱读的一卷。

 

肆 先知弥迦与先知以赛亚

弥迦和以赛亚是同时代的先知,一个在野,一个在朝。两人可能是相识的。他们预言的内容也是大致相似的,都说到神对犹大和以色列的审判、弥赛亚的来到、神的百姓将来的恢复和国度的建立。所以有人说,弥迦书就是以赛亚书的缩本。两书有许多处的辞句或意义是很相似的,例如:弥迦书四章一至三节,比较以赛亚二章二至四节。

 

伍 几处可注意之点

一 本书中先知的话语有好多处被其他经卷所引用。例如:

()三章十二节,比较耶利米二十六章十八节。

()四章六、七节,比较西番雅三章十九节。

()五章二节,比较马太二章五、六节,约翰七章四十二节。

()七章六节,比较马太十章三十五、三十六节。

二 弥迦作工的时间,正在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年间,也正在以色列王比加、何细亚年间。所以初读圣经者读本书时,最好参考王下十五至二十章;这样,才能明白当时的背景是如何的,先知的话是指什么说的。

三 ‘所以我必使撒玛利亚变为田野的乱堆,又作为种葡萄之处;也必将她的石头倒在谷中,露出根基来。她一切雕刻的偶像必被打碎,她所得的财物必被火烧,所有的偶像我必毁灭;因为是从妓女雇价所聚来的,后必归为妓女的雇价。’(弥一67。)这是预言以色列将受的审判。这事完全应验在何细亚年间。(王下十七118。)

四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弥四1。)这是关乎弥赛亚国度的预言。‘山’和‘岭’都是指着地上大小不同的国权。这预言的大意是:()弥赛亚的国在末后的日子必定建立,耶路撒冷是中心。(1。)()地上的国必围绕主的国。(2。)()国度的特点是公义、和平。(3。)()国度的结果是繁荣、兴盛。(4。)

五 本书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有四处:

()弥赛亚的降生地。(五2。)

()弥赛亚的工作。(二1213。)

()弥赛亚的得胜。(五39。)

()弥赛亚的国。(四15。)

六 ‘耶和华必将以色列人交付敌人,直等那生产的妇人生下子来。’(五3。)这是一处极重要的预言,关乎以色列何时才能脱出仇敌的手,回到蒙福的地位。这预言的应验是双重的:第一次应验是在一千九百多年前马利亚生下主耶稣;那时如果以色列人接受祂作救主,他们必得拯救。最可惜的事就是,他们不仅没有接受祂作救主,反而把他们的主基督钉在十字架上,致使他们分散在列国,备受歧视、虐待,比以前亚述和巴比伦的时代痛苦更甚。第二次的应验是末后的日子,有一个‘妇人生了一个男孩子。’(启十二5。)第一次的妇人和孩子都是个人的;第二次的‘妇人和‘男孩子’都是团体的,那‘妇人’指教会,那‘男孩子’指教会从痛苦和艰难中所产生的一班得胜者。得胜者一显露后,就被提到宝座之前;接下去就天上有争战,撒但被摔下,基督带了千万圣者降临,使以色列从仇敌手中得拯救,回到蒙福的地位。

七 末后以色列遗民的工作的效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如从耶和华那里降下的露水,又如甘霖降在草上;’(五7;)另一方面‘如林间百兽中的狮子,又如少壮狮子在羊群中。’(8。)在国度开始建立的时候,他们的责任是向普世传福音,对于悔改的人就像露水和甘霖,对于拒绝悔改的人就像撕裂的狮子。(参读诗二69,启二2628。)

八 本书七章五、六节是将来‘降罚的日子’中必有的现象。主在路加二十一章十六节曾题起过,保罗在提后三章一至四节也曾题起过。那时神的选民在地上一无倚靠,只有专一信赖神。那时候的环境也逼着他们非倚靠神不可。所以先知作总结说,‘至于我,我要仰望耶和华,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应允我。’(弥七7。)

九 ‘先知说,因此我必大声哀号,赤脚露体而行。’(一8)先知带领百姓为罪哭泣、痛悔,他自己必须先‘哀号。’行动的劝导是强于话语的劝导,以身作则的推动是胜于苦口婆心的推动。神的仆人总得有保罗那样的经历-‘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十一29。)

 

陆 信息

本书主要的信息是:神对祂的选民:()因恨罪必须加以管教;()因慈爱又必须予以宽恕和拯救;()因所立的约又必须予以恢复和繁荣。

 

柒 钥字和钥节

一 钥字:‘争辩。’(弥六2。)

?钥节:

()‘山岭和地永久的根基阿,要听耶和华争辩的话;因为耶和华要与祂的百姓争辩,与以色列争辩。’(六2。)

()‘至于我,我要仰望耶和华,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应允我。’(七7。)

()‘我的仇敌阿,不要向我夸耀;我虽跌倒,却要起来;我虽坐在黑暗里,耶和华却作我的光。’(8。)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必再怜悯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1819。)

 

捌 分析

本书根据内容可以分作四大段:责备、安慰、争辩、赦免。

 

1 责备(一至三章)

一 小引。(一1。)

二 神在审判中降临,严责以色列家。(一24。)

三 审判的原因。(一5。)

四 预言撒玛利亚的毁灭。(一67。)

五 预言犹大将受侵略。(一89。)

六 因选民受审判而引起的惊惶。(一1016。)

七 严责以色列家对神背叛,对人不义。(二。)

八 严责首领和官长。(三111。)

九 预言耶路撒冷的毁灭。(三12。)

 

2 安慰(四至五章)

一 注意从四章起语气忽然改变。责备以色列家的神,在此以将来荣耀的前途来安慰祂的子民。(四15。)

二 虽然以色列家分散,但他们终必聚集。(四68。)

三 虽然被掳是肯定的,但他们终必得拯救。(四913。)

四 因为有一位拯救主(耶稣基督)要来。(五14。)

五 以色列将来的恢复和荣耀。(五515。)

 

3 争辩(六章)

一 在安慰之后还有一番争辩。神的争辩是带着何等的恳切、忍耐和忧伤。(15。)

二 神所争的、所要求的是灵和诚实的敬拜和事奉。(68。)

三 以色列的罪恶无可推诿。(916。)

 

4 赦免(七章)

1 先知‘听耶和华争辩的话’之后的叹息。(16

2 先知(代表将来的遗民)专一仰望神,(7,)警告仇敌,(8,)谦卑承认以色列的罪,(9,)为着将来绝对信靠神。(1017。)

3 神完全赦免祂的百姓,并向他们施慈爱。(1820。)

—— 倪柝声《圣经提要》

 

壹、书名

 

【本书书名】本书以先知弥迦的名字名书。弥迦(Mika)为米该亚革(Mikayahu)的简称,意思是“谁能象耶和华”。《耶利米书》二十六18提到他。一个人的名字常常代表这个人的父母或他自己的价值观,从“弥迦”一名,可知他不同于罪人和假先知,矢誓忠于耶和华。──《启导本圣经注释》

【卷名】《弥迦书》按照其作者先知弥迦的名字命名。“弥迦”(Mikah)是Mikayah的缩略形式,意思是“有谁象耶和华?”希伯来文圣经中,《弥迦书》位于小先知书之六,象英语圣经一样。在七十士译本中,它位于第三,在《阿摩司书》和《何西阿书》之后,也许是因为它的篇幅。──《SDA圣经注释》

 

贰、作者

 

【本书作者】本书作者弥迦是犹太人,摩利沙是他的家乡,这个小乡村在古城希伯仑西,距耶路撒冷西南约35公里。

弥迦作先知侍奉的时期历犹大国约坦、亚哈斯及希西家三王(主前742-687年)。他预言撒玛利亚被毁。此事发生在主前722年,可见弥迦的侍奉早在主前722年以前已开始,与何西阿为同时代人。他在希西家时代和以赛亚一同作先知。但书中未提乌西雅王,可能开始工作迟于以赛亚。他目击北国首都撒玛利亚沦入亚述大军之手,但他是否能见到自己国家的首都耶路撒冷为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军队所包围,则无法知道。主前701年,耶城被围,获神奇妙拯救,西拿基立铩羽无功而返,事见《列王纪下》十九章及《以赛亚书》三十七113。但本书未言此事,可能他在主前701年以前逝世。

弥迦出身农家,与先知阿摩司一样,对当日社会贫富悬殊,政治贪污的情况,忧心忡忡。北国以色列日渐富裕,靠商贸起家的富豪和巧取强夺的地主,生活糜烂,对穷人剥削逼害。南国犹大也繁荣一片,物质生活糜烂带来难数罪恶。希西家作王后确具改革决心,拨乱反正,清除圣殿中的异教敬拜,烧毁柱像和拜偶像的邱坛,颇具中兴气象。但历朝罪恶积祸太甚,弥迦预言的刑罚虽延迟来到,但神并未收回。民心已腐,政治和宗教上的改革与真正的悔改,中间还有一大段距离, 人民在内心上并无彻底革新。

乡村农民生活因亚述军队的掳掠而益水深火热。富人与官吏可在城堡中安居,但农民全无保障,朝夕生活在恐惧中。──《启导本圣经注释》

【作者】弥迦被称为摩利沙人,可能来自犹大南部靠近非利士的摩拉特迦特村。不要把他同在亚哈时代作先知的暗拉的儿子米该雅混淆起来(王上22:8-28)。除了《弥迦书》本身所透露的以外,我们不了解先知的其他情况。书中没有提他父亲的名字,可能他出身贫寒。他无疑是犹大人,因为他只提到犹大的王(弥1:1)。他与约坦的前任乌西雅时代开始工作的以赛亚和何西阿同时代,但比他们年轻(赛1:1)。据传统说,他在撒玛利亚陷落以前希西家在位的早年死于他的出生地。

  弥迦的语言是有韵律,有节奏的诗体。他的风格表现出一种现代的背景,因为它质朴,简明,直率。先知以经常使用修辞格和双关语着称。他对罪恶表现出勇敢,严厉和不妥协的态度,然而他心肠软,常后悔难过,富有同情和爱心。──《SDA圣经注释》

 

叁、写作时地

 

【时间和地点】

一 根据本书一章一节,我们可以推测先知弥迦作工的时间约有四十年,自主前七五○年起,至主前七一○年止。

二 先知作工的地点是在犹大。可是他说预言的主要对象还是以色列,所以他在一章一节中明说,他得的‘默示,论撒玛利亚,’然后也论耶路撒冷。

── 倪柝声《圣经提要(第三卷)

关于弥迦书的写作日期,一般推测为撒玛利亚城沦陷的前后,即主前七三五至七○○年。有关之根据如下:

 1 弥迦在犹大王希西家时宣讲预言一事 有耶26:18-19的记载为证;

 2 弥6章提及以色列 似乎暗示她若肯及时悔改,必能脱离神的审判,故最合理的推论,即弥迦的工作始于撒玛利亚倾覆(主前七二二年)之前;

 3 弥迦和以赛亚虽为同期的先知(参赛1:1   但弥迦书中未提及乌西雅王,可见他的工作比以赛亚开始得较迟;

 4 书中未提及希西家在位时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入侵(主前七○一年),因此弥迦可能在这之前离世或停止作先知。

  ──《串珠圣经注释》

写作日期:主前700──《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

 

肆、主旨要义

 

书之要旨,是主的权衡,即主再来时所施行之权衡。从犹大国被掳以前的先知俄巴底亚书里,我们已看到主再来的日子,也即主的日子之兆端,圣经首次用主的日子,即在俄巴底亚书里(1:15)。约珥书则多论主的日子之景况。本书是论主的日子之权衡,即主的权衡,在他的日子,如何施行。其如何为得胜的牧者,天国的君王;如何审判仇敌,拯救选民,建立他荣耀的国度,使他的日子,在他的和平国度里,有怎样的福乐。 --贾玉铭《弥迦书要义》

 

伍、写本书的动机

 

目的为要阐述神训斥其民,宣告罪的某种刑罚和必要来临的拯救,这拯救将以真神弥赛亚的出现为中心。──《新旧约辅读》

 

陆、本书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讀彌迦書?】

任何人若想要明白有誰能像我們的神──祂恨罪而管教祂的子民又因祂的慈愛而寬恕和拯救,并復興,就必須讀本書。

弥迦的信息在这世代同样发人深省,他使我们认识在一个荒凉黑暗的时代中,神的子民不能只有外貌而无敬虔的实意,我们必须因着神的赦免、饶恕、施恩、怜悯、应许、诚实和慈爱(1820),于我们生命和生活中表现出属灵生命之内涵,「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8)

── 杨震宇《每日读经》

 

柒、本书的特点

 

【主题特色】

 神的子民本该按神的公义和主权革除社会陋习,过圣洁无瑕的生活,但犹大反要因自己的过犯遭受神审判。然而神应许赦免和拯救至终必临,而弥赛亚就是整个救赎的中心。

 弥迦书由三部分的信息所组成,每部分都以「听」字为首(1:2; 3:1; 6:1   三部分的信息按内容、语气和宣讲的时间都有不同,但却贯穿同一中心思想;威吓和应许、审判和怜悯等重点都交迭出现在三部分的信息里。

 所宣讲的预言俨然成为历史事实是弥迦书的另一特色,弥迦书中被应验的预言有:

 1 撒玛利亚的倾覆(1:6-7);

 2 耶路撒冷的沦陷及圣殿的被毁(3:12; 7:13);

 3 百姓流亡巴比伦(4:10);

 4 选民从被掳之处归回(4:1-8; 7:11; 14-17);

 5 弥赛亚君王降生于伯利恒(5:2)。

 在语言方面,弥迦所表达的是率直、粗犷、愤慨和令人信服的语气。全书主要斥责人民在道德、宗教方面的恶行,而少涉及政治状况。

  ──《串珠圣经注释》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内容 弥迦书的三个重要引句常常出现在圣经中。其中一个引句拯救了先知耶利米的性命(耶二六18引述弥三12)。祭司和文士引述弥迦书五章2节来回答希律有关弥赛亚出生地点的问题(太二5,6)。基督第一次差遣门徒的时候引述弥迦书七章6节(太一○35,36)。弥迦书第四章是圣经描述以色列将来之荣耀的一章重要经文,而弥迦书六章8节是许多信徒所喜爱的经节。本书的主要部分都以“听”一词介绍出来(一2;三1;六1)。──《雷氏研读本圣经注释》

【与新约的关系】

  一、本书预言弥赛亚将出自伯利恒,而且要作王掌权;耶稣生于伯利恒(太2章),是犹太人和万民的王,要掌权作王到永远(启19~21章)。

  二、 神要求的是一个全人的信仰,行公义、好怜悯、谦虚谨慎地与 神同行(6:8);新约基督徒更应当如此,要有信心,也有好行为的见证(雅1:27)。

  三、 神聚集以色列家的余民,引导治理他们,在意想不到时,就率领百姓闯过城门,使国度实现(2:12~13);天国不断扩展,在末世时,耶稣将聚集信徒,建立天国(太13章;帖前5章)。

  四、和平之君必征服仇敌,完全掌权,使百姓得享永远的平安(5:4~7);耶稣赏赐平安(约14:2720章),将来更要完全捆绑恶者,进入永恒的国度(启20~21章)。 ──《圣经新译本》

 

玖、钥节

 

钥节:

()‘山岭和地永久的根基阿,要听耶和华争辩的话;因为耶和华要与祂的百姓争辩,与以色列争辩。’(六2。)

()‘至于我,我要仰望耶和华,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应允我。’(七7。)

()‘我的仇敌阿,不要向我夸耀;我虽跌倒,却要起来;我虽坐在黑暗里,耶和华却作我的光。’(8。)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必再怜悯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1819。)── 倪柝声《圣经提要(第三卷)

【本书钥节】

「当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在位的时候,摩利沙人弥迦得耶和华的默示,论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万民哪,你们都要听!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侧耳而听!主耶和华从他的圣殿要见证你们的不是。」(弥一12

「我说:雅各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你们要听!你们不当知道公平么?」(弥三1

「以色列人哪,当听耶和华的话!要起来向山岭争辩,使冈陵听你的话。」(弥六1

「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必再怜悯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你必按古时起誓应许我们列祖的话,向雅各发诚实,向亚伯拉罕施慈爱。」(弥七1820

── 杨震宇《每日读经》

 

拾、钥字

 

钥字:‘争辩。’(弥六2。)── 倪柝声《圣经提要(第三卷)

【本书钥字「要聽」或「當聽」(1,三1,六1) 。人若愿倾听顺服神的话,必能得着神的应许和祝福。── 杨震宇《每日读经》

 

【弥一1何谓弥迦书?作者是谁?】

答:1  弥迦书Book Of Micah是旧约十二小先知书的第六卷(何、珥、摩、俄、拿、弥)。书中记载以色列与犹大两国罪孽所受的责备,预言撒玛利亚,耶路撒冷的毁灭,以色列将来的恢复和荣耀前途,以及神对他们召恩不义崇邪的争辩,与复许施恩完全的赦免。本书旨在教诲神的子民离恶从善,免于神的忿怒而受罚。

2  本书体裁是一卷东方的古诗。其中诗句简洁,稳静文雅,格调新颖。文笔非常优美,言词充满了热情,是全旧约中最精炼的作品之一。它与约珥书,以赛亚书,同为犹大国的首期先知书。其中有好些话语被其他经卷所引用,如弥四13与赛二24;弥三12与耶廿六18;弥四67与番三19;弥五2与太二56;约七42;弥七6与太十3536,等处经文意思比较相同。尤以预言弥赛亚之首次降世地点,在旧约圣经中只有本书题及,而应验在新约圣经中。(弥五2;太二56)。

3  本书著者,系摩利沙人弥迦Micah(意有谁能像耶和华)写于耶路撒冷,约自主前750710年。其工作时间约有40年。他的信息是兼向犹大与以色列而发的,其主要对象是以色列。时当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在位,以色列王比加,何细亚的年间。他与南国犹大先知以赛亚,北国以色列先知何西阿同时代,(赛一1;何一1),但比他们的工作时间都晚。弥迦先知与王上廿二8的米该雅先知Michael意同,其间相隔一百多年,弥迦故乡摩利沙,在非利士边境上,靠近迦特,离耶路撒冷西南约廿五哩。他虽属于犹大国的乡下人,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人格高超,忠诚勇敢,爱国爱民,满有才能。与神的关系极为密切,为当时代众人所难望其项背者,(弥三8;六8;七18)。我们研读弥迦书时,应与列王纪下十五至廿章一同思想研读,才能明白其时代的背景如何。——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本书时代背景】弥迦出来工作的时候,南国北国处于特别的环境,北国物质非常丰富。当时由耶罗波安第二世在位执政,他将国家发展到非常兴盛;故此北国的人觉得甚么都可以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没有一点依靠神的心。而南国的一位好的君王乌西雅刚刚逝世,乌西雅王亦把南国带领得非常兴盛。而且他非常敬虔,带领犹大人亲近耶和华;但乌西雅死后,他的儿子约坦接续为王,约坦虽然未曾离开正路,但他却是一位非常软弱的王。约坦死后,亚哈斯继位,情形就有了转变;亚哈斯有本事及野心,但却没有敬畏神的心,使全国走上背叛的路。亚哈斯死后,希西家接续为王,他是一位非常敬虔的王,一开始便敬畏神,但由于百姓在亚哈斯时代离开神太远,故不能把百姓带到神面前,罪恶仍十分普遍,希西家很追求神,但臣仆却非常败坏。故此在这时候,南北国非常败坏,而此时,东方又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兴起。亚述演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久之后亚述会毁灭北国以色列;就在这时候,神在北国兴起何西阿先知,而南国神兴起以赛亚及弥迦两位先知,分别向国人说话。

         按时间而言,弥迦出道较以赛亚稍迟,但可能两人有段时间曾经是同工。当年南北国非常混乱,兴起了很多先知;在先知中,真正敬畏神的可能只有少数。而在百姓中自称是先知的却有许多人,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替自己讲说话。在这时期中百姓没有敬畏神的心,而北面又有一个强盛大国来威胁。百姓中许多假先知只知为自己说话。弥迦正于这时出来工作,可以想象得到他的工作实在不容易;因为君王领袖不看重他,百姓也不接纳他,好像旷野孤独的声音,但神却与他同在,神将信息给他。——鲍会园《乱世中的呼召──弥迦书的研究》

 

【摩利沙人弥迦】弥迦住在耶路撒冷一小地方,圣经翻作「摩利沙」。摩利沙离耶路撒冷南五六十华里,靠近迦特的境界,(一14)称这地方为「摩利沙迦特」。摩利沙处于犹太人与迦特的地方,故站于一处独特的地方,两处均较重视此地。

         弥迦作先知的特性,他非常忠心事奉神,虽然四周有人反对,他却忠心完成神的心意;

         第一、他有使命感,他知道在混乱的时代,神有工作要他完成(一18)虽然工作有困难,但仍然要做。

         第二、他有正义感,神是公义的,如果我们从神领受信息,这信息应该是正义的,但在传达时就不容易。

         第三、他与百姓有真正的认同,他站在百姓的地位;百姓所遭遇的,正是他所遭遇的。

         第四、他有勇气在这特殊的环境下为神工作;在本书中,他责备两种人,责备这两种人都不容易,(三5)指他责备的第一种人是假先知。弥迦亦有勇气责备百姓的领袖,(三1)。——鲍会园《乱世中的呼召──弥迦书的研究》

 

【要旨】书之要旨,是“主的权衡”,即主再来时所施行之权衡。在他的日子,如何施行。其如何为得胜的牧者,天国的君王;如何审判仇敌,拯救选民,建立他荣耀的国度,使他的日子,在他的和平国度里,有怎样的福乐。——贾玉铭《圣经要义》

 

【表征】本书所论,皆为神的圣言圣事,而且也是凭着灵能灵力。“我藉耶和华的灵,满有力量、公平、纔能,可以向雅各说明他的过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恶(三8)。”这是证明他所讲的,不但是神的言语,且是借着圣灵的能力,故可称为主的先知、主的真仆人。——贾玉铭《圣经要义》

 

【历史背景】弥迦在犹大王约坦(公元前742735年)、亚哈斯(公元前735715年)和希西家(公元前715686年)在位时,向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传讲信息。从早一个世代的阿摩司那里,我们第一手了解到撒玛利亚的道德腐败(参︰摩二67,四69,五1012,八46)。根据比阿摩司晚一代的何西阿,同样令人遗憾的情形在当时仍持续着。而从稍后以赛亚和弥迦提供的内幕资料得知,此现象亦盛行于撒玛利亚淫乱的姊妹城耶路撒冷。贫富的强烈对比因有权势者的诸多不义而更形恶化,富人与有权者结合势力,强夺他人产业,使被欺压者沦落至经济无法自立的景况(二1389,三13910)。诡诈的行径充斥,因为法官可以用钱收买,而穷人却无力匡正不公义(六1011,七14)。道德之沦丧十分严重,甚至宗教领袖们也随之堕落。有恩赐的先知(二611,三57)和教育良好的祭司(三11),出卖自己以投社会名流之所好,犹如妓女和鸨母的关系一般。人们蜂拥至圣殿,献上供物时亦毫不吝惜,看来举国上下都很敬虔,但是要人爱神、爱邻舍的道德之约,却被有权势者要践踏穷人的约所取代(二~三章)。亚哈王错误的信仰生活在一个世纪多的时间里,影响了全国(六16)。

  正如耶和华等候亚摩利人恶贯满盈,才将其交付约书亚处置,并使亚摩利人的地业全失;耶和华在此也同样等候以色列的罪恶时机成熟,才将其交付亚述大军。亚述军队在公元前八世纪后半,蹂躏犹大全地,掳走了各城巿乡镇的百姓。假先知们被己身的贪婪所蒙蔽,对于以色列的罪恶和狂暴军队间的关联视而不见;但真先知却知道是耶和华在军队之上指挥(参一37),实现祂一开始与以色列立约时便警告过的咒诅(六15{\LinkToBook:TopicID=197,Name= A 如何存活(六18}1316{\LinkToBook:TopicID=198,Name= B 咒詛應驗(六916};见注释)。今日的教会需要像弥迦的人,能够了解西方世界对其基督教传承嗤之以鼻的态度,其实与周遭国际危机息息相关。──《丁道尔圣经注释》

 

【写作背景】 弥迦为「米该亚」的简称,意即「谁能像耶和华」。先知弥迦的家乡为摩利设(一1, 14),位于犹大境内,距耶路撒冷西南约卅三公里(二十英里)。全卷书中未提及他父亲的名字,可能显示先知出身卑微。

     先知弥迦的信息淋漓透彻地揭露了富豪、地主对一般人民和佃农无情的剥削、逼害;所讲的预言主要针对犹大国,且以「向雅各说明他的过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恶」(三8)为自己的要务。

弥迦所属的主前八世纪的后半期,即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之时,正值以色列与犹大历史上的危急时期。犹大王乌西雅之子约坦登基,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生活奢侈,大兴土木,使贫者愈困。而当时的亚述在提革拉 列色三世的统管下,成为一等强国,促使亚兰和以色列企图逼胁犹大联盟抗亚述(王下十五37; 十六56)。

     亚哈斯时,犹大求援于亚述王提革拉 列色三世,结果被逼向亚述纳贡;到犹大王希西家即位的初期,犹大国仍藉每年纳贡来换取暂时的安宁。

希西家时,犹大虽有改革,无奈王公大臣政见分歧,或主张归顺亚述,或主张联埃及抗亚述。主前七二二年,亚述王撒珥根二世攻陷北国首都撒玛利亚,北国遂亡。到撒珥根二世之子西拿基立即位时,正逢犹大联埃及叛亚述,于是西拿基立在七○二至七○一年举兵西进,占领了犹大一部分领土(见王下十八1316; 赛卅六12),但终折回本国。

     在这期间,希西家虽有宗教上的改革,如废邱坛、毁柱像等,但亦于事无补。犹大举国的道德和属灵状况普遍低落,宗教变得形式化,图藉礼仪来取悦于神,并受异邦宗教影响,有献人祭的作法。地主则压逼穷人,侵吞孤儿寡妇的财产。──《串珠圣经注释》

 

【参考资料】

一、本书书名

本书以先知弥迦的名字名书。弥迦(Mika)为米该亚革(Mikayahu)的简称,意思是“谁能象耶和华”。《耶利米书》二十六18提到他。一个人的名字常常代表这个人的父母或他自己的价值观,从“弥迦”一名,可知他不同于罪人和假先知,矢誓忠于耶和华。

二、本书作者及写作背景

本书作者弥迦是犹太人,摩利沙是他的家乡,这个小乡村在古城希伯仑西,距耶路撒冷西南约35公里。

弥迦作先知侍奉的时期历犹大国约坦、亚哈斯及希西家三王(主前742-687年)。他预言撒玛利亚被毁。此事发生在主前722年,可见弥迦的侍奉早在主前722年以前已开始,与何西阿为同时代人。他在希西家时代和以赛亚一同作先知。但书中未提乌西雅王,可能开始工作迟于以赛亚。他目击北国首都撒玛利亚沦入亚述大军之手,但他是否能见到自己国家的首都耶路撒冷为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军队所包围,则无法知道。主前701年,耶城被围,获神奇妙拯救,西拿基立铩羽无功而返,事见《列王纪下》十九章及《以赛亚书》三十七113。但本书未言此事,可能他在主前701年以前逝世。

弥迦出身农家,与先知阿摩司一样,对当日社会贫富悬殊,政治贪污的情况,忧心忡忡。北国以色列日渐富裕,靠商贸起家的富豪和巧取强夺的地主,生活糜烂,对穷人剥削逼害。南国犹大也繁荣一片,物质生活糜烂带来难数罪恶。希西家作王后确具改革决心,拨乱反正,清除圣殿中的异教敬拜,烧毁柱像和拜偶像的邱坛,颇具中兴气象。但历朝罪恶积祸太甚,弥迦预言的刑罚虽延迟来到,但神并未收回。民心已腐,政治和宗教上的改革与真正的悔改,中间还有一大段距离, 人民在内心上并无彻底革新。

乡村农民生活因亚述军队的掳掠而益水深火热。富人与官吏可在城堡中安居,但农民全无保障,朝夕生活在恐惧中。

一、          本书信息

面对当前形势,弥迦知道此时最需要先知的声音,勇敢负起神交托的责任,放胆向全民预言灾祸的来临。他斥责假先知噤若寒蝉(二611;三58)。鞭挞贪得无厌的富户、投机取巧的商贾、贪污的官吏,欺诈的祭司阶级和枉法的司法人员,要求他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在”(六8)。

弥迦知道北国以色列上层社会的罪恶和民间基层的枯朽,必招日趋强大的亚述帝国的觊觎。神将使用亚述刑罚并消灭这些犯罪作恶的人,这些人不顾正义,欺压贫苦,自己度骄奢生活,玩弄法律,神必予制裁(一34)。他宣布撒玛利亚遭毁灭(一67),那些建造在国中的繁华城市,连耶路撒冷都要变为乱堆(一815;三12)。

不过,先知在黑暗中仍见到几许亮光(七7)。他在45两章预告了神的赦免和救赎,以及弥赛亚国度的来临(四7;五2);并且预言有一位和平的君将在伯利恒降生,牧羊耶和华场上的羊群(五15)。弥迦是一位甚具影响力的先知,在他以后的耶利米引用过他关于耶路撒冷前途的预言(耶二十六18)。新约也引用他预言弥赛亚降生的话,宣告了这位弥赛亚就是耶稣基督(太二6),祂要建立神的国,奠下教会的基础,来确立神在地上公义与和平的统治。──《启导本弥迦书注释》

 

【重要资料

要  旨:

警告神的子民,审判即将来到,但凡悔改的,都必被赦免。

作  者:

摩利沙人弥迦,摩利沙在耶路撒冷西南约32公里处。

写作对象:

北国以色列人及南国犹大人。

写作时间:

可能在约坦、亚哈斯和希西家作王期间(公元前742-687年)

背  景:

当时的政治情况,记录在列王纪下1520章;历代志下2630章。弥迦与以赛亚和何西阿是同时代人。

钥  节: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6:8

主要人物:

撒马利亚人、耶路撒冷人

主要地方:

撒马利亚、耶路撒冷、伯利恒

特  色:

这是希伯来诗歌的典范。全书分三部分,每部分皆以“听”开始(1:23:16:1),以应许结束。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