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約拿書全書綜合綱目

 

壹、綜合靈訓要義

 

【約拿的學習】

   一、約拿在海上(一章):學習人絕對不能走自己的道路

   二、約拿在魚腹中(二章):學習認識救恩出於神

   三、約拿在尼尼微城(三章):學習忠實地傳揚神的話

   四、約拿在城外(四章):學習認識神的憐憫和恩典

 

【約拿的「跑」】

   一、拿一章:約拿跑離神(Running away from God)

   二、拿二章:約拿跑近神(Running close to God)

   三、拿三章:約拿為神跑(Running with God)

   四、拿四章:約拿為己跑(Running against God)

 

【事奉神的人必須對付「己」】

   一、必須對付自己的道路(2~3)

   二、必須對付自己的看法(1~2)

   三、必須對付自己的榮耀(3~4)

   四、必須對付自己的舒適(5~11)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貳、綜合其他綱目

 

【驚奇中的驚奇】

   一、約拿書雖屬小先知書中的一卷,但約拿並不是小先知(參太十二41)

   二、先知書通常都充滿了預言,但約拿書按原文只有五個字的預言(拿三4)

   三、通常先知書中的先知,多敘述他們榮耀的事蹟,但約拿書卻敘述約拿的黯淡面──背叛、頂撞、埋怨、沮喪、倔強、自憐、發怒、求死…

   四、約拿書所描述的主角就是你自己──你就是這種人──本卷書以問話作為結束,聖靈的用意是要我們反覆思想

   五、約拿書中惟一的預言竟沒有應驗

   六、約拿書所用描述的筆法是「反襯的描述」或作「反諷的描述」

         1.約拿蒙神呼召作一件榮耀的工作,但約拿竟放棄那件工作(拿一2~3)

         2.當外邦人正在求告神時,約拿卻在睡覺(拿一5)

         3.按理應該是我們鼓勵外邦人禱告,居然是外邦船長求約拿起來禱告(拿一6)

         4.約拿一面悖逆神,一面卻承認神是他的主,說他敬畏神(拿一9)

         5.約拿背叛了神,神卻打發魚來救他(拿一17)

         6.約拿在那惡貫滿盈的尼尼微城裏只說了五個字(原文),就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拿三4~5)

         7.神的怒氣離開尼尼微時,約拿竟然大大發怒(拿三10~1)

         8.約拿因為神不降災竟大大不悅,但為自己脫離苦楚就大大喜樂(拿四16)

         9.神安排大風、大魚、蓖麻、蟲子、炎熱的東風、日頭,它們都順服了,而神的僕人約拿卻向神發怒(拿四9)

── 陳希曾《與主同軛──約拿書剪影》

 

【充滿驚奇的書】

   一、約拿是先知(王下十四25)

   二、小先知書中的大先知(太十二40~41)

   三、只記載先知的反叛、失敗和軟弱

   四、全書沒記載約拿是先知,所以約拿也代表每個讀約拿書的人

   五、全書只有一句預言,原文只五個字: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

   六、預言沒有應驗

   七、全書充滿反諷

         1.神僕曠職

         2.外邦人禱告,神僕睡覺

         3.外邦人求神僕起來禱告

         4.外邦人悔改許願獻祭,神僕不肯悔改

         5.水手顧惜神僕性命,神僕卻不顧惜萬人性命,神忿怒離開尼尼微,萬人得救,神僕反而大怒

         6.神僕因尼尼微人背叛,故不顧惜;神僕自己也背叛,神差大魚來救

         7.神僕背叛神,但又稱神為主(9)

         8.在福音空前成功時,竟然發怒求死

         9.小勞苦竟得大效果,只走一半路,說五個字,全城悔改

         10.自己蒙恩(蓖麻蓋頂),大大喜樂;別人蒙恩(得救),大大發怒

── 葉特生

 

【約拿的為己】

   一、走自己的道路(拿一2~3;詩一百零七11~1217)

   二、隨自己的意思(拿四1;雅一20)

   三、顧自己的榮耀(拿四3~4;參約三17;腓一18;路十五710;腓二57)

   四、求自己的安逸(拿四5~11)

── 賴以安

 

【本書屬靈的教訓】

   一、人必須順從神,無法抗拒或逃避

   二、神有拯救的大能,拯救所有的人與一切。祂甚至也拯救違命的人如約拿,罪大惡極之地如尼尼微大城

   三、先知(也包括所有屬神的人)真正的責任,是見證神的愛,但神的愛有公義的成分

   四、審判是有條件的,真正的悔改可消除可怕的刑罰。神不改變,祂的後悔只是情緒的,不是意志的。改變的是人,所以人必須悔改,回心轉意。神有赦免的恩典

   五、每一個人的心,都有屬靈的意識,可以認識神,也有屬靈的容量,可以接受神。水手與尼尼微城的人雖都信奉異教,但若聽見神的信息,或以言語,或以現象(或環境)來表達,還是可以明白,而且有正當的態度回應

   六、約拿自己的經歷,也是極好的功課,給予歷代信徒學習:

         1、第一章:逃避神(叛逆),跑在神的背後(Running from God

         2、第二章:親近神(禱告),跑到神的面前(Running to God

         3、第三章:服事神(傳道),跑在神的旁邊(Running with God

         4、第四章:認識神(受教),跑在神的前面(Running ahead of God

   七、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主耶穌引用本書,以約拿的神蹟,來描述祂在墳墓三日的經歷,記載在福音書內,兩次在馬太福音(十二39,十六4),一次在路加福音(十一29)。路加福音論猶太人對耶穌講道的反應

──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約拿書》

 

【本書的預表】

   一、預表以色列人

   二、預表主耶穌

     1、約拿是神所揀選的,預表耶穌也是神所揀選的。

       2、約拿被拋在海中,是自動的,是甘心的。預表主耶穌降世受死,也是自動的,是甘心的。

      3. 約拿被拋在海中後,風浪就平息。主耶穌被掛在木頭上,就使人得平安,這都是聖經中的記載。

      4. 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腹中,預表主耶穌三日三夜在地裏頭。

      5. 約拿被魚吐在旱地上,預表主耶穌得勝死亡,後死亡裏復活,他不單自己復活,亦叫凡信他的人復活,亦能使信他的人復活。不但將來復活,現在就可使我們與主同復活。

      6. 約拿被吐在旱地後,就往尼尼微城傳道,預表主耶穌復活後,福音就傳遍了天下。

——楊濬哲《約拿書七講》

 

【以「約拿的神蹟」來說明主自己的經歷】

   一、約拿為受命向尼尼微傳道,而有以後的經歷。主耶穌為向以色列甚至普世傳道,有非常的經歷

   二、約拿被水手拋棄,主耶穌被猶太人棄絕

   三、約拿埋在海裏,主被埋在地

   四、二者被拋棄之後,就帶來平安

   五、約拿需要救恩,而主完成救贖

   六、罪在約拿裏面,罪在耶穌身上,祂來擔當

   七、約拿救了全船,主卻救了全世界

──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約拿書》

 

【復活的傳道人】

   一、未經復活之悖逆

         1、不聽主命

         2、不知警醒

         3、掀起風浪

         4、罪身須投身於海

   二、由死復活的經過

         1、徹底悔悟己罪

         2、禱告達到主殿中

         3、生命有了真經驗

   三、復活以後的工作

         1、對異邦人

         2、又對猶太人

         3、工作靈力頓增

         4、工作大有功能

——賈玉銘《聖經要義》

 

【悔改的禱告(一17~二10)】

一、約拿以為逃避神、遠離祂是幸福的,而順服神是苦難的開始

二、約拿在神的刑罰和管教中看見神的恩典和慈愛

三、約拿的禱告反映他對詩篇的熟悉

四、約拿在魚腹中如同經歷死亡的痛苦,故稱之為陰間的深處(二2

五、約拿兩次提到聖殿(二47),殿是人親近神的地方,可見他在孤單中感受到遠離神的可怕,因而渴想親近神

六、約拿提到外邦人時,對他們仍未有好感,這成為後來他不能忍受他們悔改的先兆,這是一次不徹底的悔改(二8

──《新舊約輔讀》

 

【在魚腹中 (一 17~二 10 )】

  一、有大魚吞了約拿→耶和華安排的(一 17

   二、約拿在魚腹的禱告(二 19

       1、前言(二 2

         1)遭患難求告主→神應允

         2)從陰間呼求→神垂聽

     2、描述現況(二 34 

       1)被神投下深淵(海的深處)

       2)大水環繞之

       3)波浪洪濤漫過約拿之身 

      4)從神眼前被驅逐

     3、約拿的反應:仍要仰望神的聖殿( 4)

     4、描述現況(二 56

        1)諸水環繞約拿,幾乎吞沒約拿

        2)深淵圍住約拿,海草纏繞其頭

        3)下到山根,地的門將約拿永遠關住

     5、頌贊:耶和華卻救其性命( 6) 

     6、表達心意( 79)

     7、結語(二 9)——救恩出於耶和華

   三、魚把約拿吐在旱地上→因為耶和華吩咐魚(二 10

── 蔡哲民《約拿書查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