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俄巴底亚书全书综合注解

 

壹、内容纲要

 

【神对以东的判定】

   一、以东的罪性(1~9)

         1.骄傲(1~4)

         2.贪财(5~6)

         3.心术不正(7~9)

   二、以东的罪行(10~14)

         1.像与外邦人同伙欺压以色列人(10~11)

         2.八个「不当」(12~14)

   三、以东的审判──与万国同受罚(15~16)

   四、以东的结局──被以色列吞灭(17~20)

   五、国度就归耶和华(21)

 

贰、逐节详解

 

【俄1俄巴底亚得了耶和华的默示。论以东说:我从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并有使者被差往列国去。说:“起来吧!一同起来与以东争战。

   〔吕振中译〕俄巴底亚所见的异象。我们从永恒主那里听到了信息,同时有使节奉差在列国中,说:『起来!我们起来作战、攻击以东吧!』论到以东说、主永恒主是这么说的〔由本节第二句移此〕:

   〔原文字义〕俄巴底亚」耶和华的仆人;「默示」异象;「以东」红;「信息」风声,消息,传言,报告;「使者」使臣,门的枢纽,愁苦。

   〔背景注解〕以东」:位在死海的东边与南边,与以色列的渊源错综复杂。一如两国始祖雅各和以扫之间的矛盾、摇摆不定的关系,以东有时是犹大的友邦(参申二2~6;王下三9),有时又是死敌(参民二十14~21;摩一11~15)。在新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帝国(主前734~586年)时期,以东是附庸国。俄巴底亚对以东的控诉,看起来最可能和它参与耶路撒冷最后的破坏、人民于主前587586年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所掳有关。然而以东在其中的角色到底如何,未有清楚的记录。

         有使者被差往列国去」:古代近东地区,国家有战事时,必须召唤所有盟邦和附庸国派遣部队并供应物资来联合作战。信使受差遣呼叫大家实践条约的承诺,并指明征召士兵的数量(如:撒上十一3~4,和法老兰塞二世与西台王哈图西利斯三世〔Hattusilis III〕之间的条约)

   〔文意注解〕俄巴底亚得了耶和华的默示。论以东说」:意指先知俄巴底亚有关以东的预言乃是从神所得的启示。

         「我从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意指他从神口中确实听到了详情。

         「并有使者被差往列国去」:意指神差遣天使到邻近以东的各国去。

         「说:起来吧!一同起来与以东争战」:意指天使激动列国出兵讨伐以东。

   〔话中之光〕()神的仆人必须先从神那里听见神的信息,然后才能为神说话,传达给神的众子民。

         ()以东在圣经中预表肉体,属神之人的肉体是灵命的仇敌,所以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参太十六24)

 

【俄2我使你以东在列国中为最小的,被人大大藐视。

   〔吕振中译〕『看吧,我必使你在列国中成为小的;你必极度被藐视。

   〔原文字义〕「最小的」至小,微不足道,年幼;「大大」极度地,非常地;「藐视」轻看,轻忽。

   〔背景注解〕我使你以东在列国中为最小的」:在俄巴底亚的时代,西拉(后称彼得拉)是以东的首都。主前五世纪已逐渐被亚拉伯人侵入,到第四世纪,完全给拿巴提人并吞,仍以彼得拉为首都。主前三世纪至主后一世纪,彼得拉是无比繁荣的城市和贸易中枢,但主后106年,拿巴提归入罗马帝国版图,彼得拉从此消沉以至完全荒,直至主后1812年,这从玫瑰红色山岩雕成的城市才再度被人发现,默然地证实俄巴底亚预言的真确。

   〔文意注解〕我使你以东在列国中为最小的」:意指神要使以东的国力,在当时中东邻近一带地区列国中变成最弱的。

         「被人大大藐视」:意指它的国际地位不被重视。

   〔话中之光〕()肉体和肉体的行为(以东所预表的)是被一般正常的人所藐视的,因为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参罗七18),人若凭肉体行事,不但不能讨神喜悦(参罗八8),也容易得罪人。

         ()我们从前也都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弗二3~4),使我们的灵活过来,得以随从灵而行(参加五1625)

 

【俄3住在山穴中,居所在高处的啊!你因狂傲自欺,心里说:‘谁能将我拉下地去呢?’

   〔吕振中译〕你这住岩石的密洞中、建居所于高处的阿〔传统:其居所之高度〕,你心里说:「谁能将我拉下地呢?」你心中的傲慢气把你欺骗了。

   〔原文字义〕「山穴」石穴,山崖上洞穴,隐匿处;狂傲」骄傲,傲慢;「自欺(原文双字)」自我,内里(首字);诱惑,欺哄(次字);「拉下」带下,取下

   〔文意注解〕住在山穴中,居所在高处的啊」:以东地处山区,主要山岭从撒烈溪南边到亚喀巴。这个地区有很多山峰,高达海拔五千七百呎,陡峭的山壁、山洞和裂口可供军队藏匿。

         「你因狂傲自欺,心里说,谁能将我拉下地去呢?」:以东人将城建于峭壁,得享天然保障,使外敌难以入侵,以东因而自恃。

   〔话中之光〕()以东因为骄傲而无法看清现实,我们是否也会因为骄傲而错估时势?

         ()圣经警告我们「骄傲在败坏以先」(十六18),世上所有的骄傲难逃自我毁灭的下场。因此我们应常常注意自己是否「目中无神」,当以为自己所有的是最稳固的时候,可能就是自欺欺人的开始。

 

【俄4你虽如大鹰高飞,在星宿之间搭窝,我必从那里拉下你来。这是耶和华说的。

   〔吕振中译〕即使你高飞如大鹰,即使你在星辰间搭窝,就是从那里、我也必将你拉下你来:永恒主发神喻说。

   〔原文字义〕高飞」升高,高举;「星宿」星星,闪亮处;「搭」放置,设立;「窝」巢;「拉下」带下,取下

   〔文意注解〕你虽如大鹰高飞,在星宿之间搭窝」:形容以东人在高山上建筑居所和堡垒,易守难攻(3),故自以为可以安枕无忧。

         「我必从那里拉下你来。这是耶和华说的」:但只要神一动手,情况就会全然改变。

   〔话中之光〕()无论人的成就有多高,人的建造有多稳,都不能叫我们有恃无恐,唯有神自己才是我们坚实的倚靠(参箴二十九25)

         ()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

 

【俄5「“盗贼若来在你那里,或强盗夜间而来,(你何竟被剪除,)岂不偷窃直到够了呢?摘葡萄的若来到你那里,岂不剩下些葡萄呢?

   〔吕振中译〕贼若来到你那里,强盗若夜间来,哪有不只偷到壳为止的?然而你是怎样被毁灭阿〔此行原在上行之前〕!割取葡萄的若来到你那里,哪有不剩下几粒的?

   〔原文字义〕强盗」暴力夺取,暴力破坏;「剪除」灭亡,归于无有;「够了」充分,足够;「摘」切除,剪除;「剩下」保留,遗留

   〔背景注解〕摘葡萄的若来到你那里,岂不剩下些葡萄呢?」:律法规定收割者必须剩些谷物果子给穷苦人家(参申廿四19~21)

   〔文意注解〕盗贼若来在你那里,岂不偷窃直到够了呢?」:『盗贼』指暗地偷盗的人;全句意指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窃财物的人,必会偷到再也没有值钱之物可偷为止。

         「或强盗夜间而来,你何竟被剪除」:『强盗』指公然抢劫的人;『夜间而来』指避开警卫;『被剪除』指被杀害。全句意指强盗出其不意,突然来临,以致防备不及而遭杀害。

         「摘葡萄的若来到你那里,岂不剩下些葡萄呢?」:『摘葡萄的』意指夺取财物的人;『剩下些葡萄』意指仅剩下一些未被他们看中的劣等货。全句意指敌人前来掠夺财物,几乎全部一扫而光,仅留下一些未被他们注意的而已。

   〔话中之光〕()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大六19~20)

         ()家主若知道贼甚么时候来,就必儆醒,不容贼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路十二39)。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儆醒谨守(帖前五6)

 

【俄6以扫的隐密处,何竟被搜寻?他隐藏的宝物,何竟被查出?

   〔吕振中译〕然而以扫怎样被搜寻阿!他藏的宝物怎样被查出阿!

   〔原文字义〕「隐密处」(原文无此字);「搜寻」搜出,被找出;「隐藏的宝物」私密之物;「查出」揭开,查询。

   〔文意注解〕以扫的隐密处,何竟被搜寻?」:『以扫』即指以东(参创三十六19);『隐密处』指藏宝之处。全句意指以东人的宝藏,被彻底搜寻。

         「他隐藏的宝物,何竟被查出?」:『宝物』指珍贵值钱的财物;全句意指以东人藏在隐密处的珍宝,被敌人搜出而夺走。

   〔话中之光〕()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路十二2)

         ()我要永远住在你的帐幕里;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隐密处(诗六十一4)。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诗九十一1)

 

【俄7与你结盟的,都送你上路,直到交界;与你和好的,欺骗你,且胜过你;与你一同吃饭的,设下网罗陷害你;在你心里毫无聪明。

   〔吕振中译〕和你结约的人都欺骗了你,他们把你送走、到边界;跟你和好的人制胜了你;和你一同吃饭的〔传统:「你的饭」或译:「吃你饭的人」〕设下网罗陷害你;你〔传统:他〕心里都毫无聪明。

   〔原文字义〕结盟」契约,盟约;「上路」送走,打发,驱逐;「交界」边界;「和好」和睦,友好;「欺骗」诱惑,欺哄;「胜过」有能力,克服;「网罗」网子;「陷害」(原文无此字);「聪明」通达,理解,分辨。

   〔文意注解〕与你结盟的」:指当时和以东结盟的邻国;以东除掌有当地贸易权外,本土亦出产铜矿,故国家非常富庶,邻国乐于与他结盟。

         都送你上路,直到交界」:有三个可能的解释:『你』指昔日盟国把以东遣来求救的使者,(1)打发走;(2)赶离开国境;(3)用计谋引诱他们出来,击杀他们。

         与你一同吃饭的,设下网罗陷害你」:『一同吃饭的』指知心好友(参诗四十一9)。传统或译作『吃你的饭』,即依靠你的。

         在你心里毫无聪明」:意指以东的盟友向他反目,实在是他始料不及的。

   〔话中之光〕()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就是主耶稣),比弟兄更亲密(箴十八24)

         ()知人知面不知心,朋友今日亲我,明日弃我。同主吃饭的人,尚且用脚踢主(参约十三18),所以不要轻易将自己交托给任何人。

 

【俄8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岂不从以东除灭智慧人;从以扫山除灭聪明人。

   〔吕振中译〕永恒主发神喻说:当那日、我哪有不从以东杀灭掉智慧人,从以扫山扫除了聪明呢?

   〔原文字义〕「除灭」消灭,毁坏,毁灭;「智慧人」有学问的,机巧的;「以扫」多毛的;「聪明」理解,智能

   〔文意注解〕耶和华说:到那日」:『那日』指神审判之日(15)

         我岂不从以东除灭智慧人」:以东人的智慧是当代驰名的(参耶四十九7)以东人住在北阿拉伯沙漠边缘,从沙漠商队及铜矿中获利,素以利落的商业、灵巧的外交手腕闻名。全句意指在神审判之日,要显明以东人的愚拙。

         从以扫山除灭聪明人」:『以扫山』指以东人所居住之地;『聪明人』在此与智慧人可视为同义词。本句与前句乃平行同义子句,意思相同。

   〔话中之光〕()敬畏耶和华是智能的开端,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聪明人。耶和华是永远当赞美的(诗一百十一10)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

 

【俄9提幔哪!你的勇士必惊惶,甚致以扫山的人,都被杀戮剪除。

   〔吕振中译〕提幔哪,你的勇士必惊慌失措,以致人人都被杀戮所剪除、不在以扫山。

   〔原文字义〕「提幔」南方;「勇士」强壮的,大能的;「惊惶」被打破,被惊吓,不知所措;「杀戮」屠杀;「剪除」砍下,断绝。

   〔文意注解〕「提幔」:『提幔』乃以东一要城,在西拉城东面八公里(五英里)。约伯的家乡乌斯,有些人认为位在以东境内,而他的朋友以利法是提幔人。在此段记载中,『提幔』是以东国的同义词。

         你的勇士必惊惶」:意指军队的士气低落,惊惶失措,进退维谷,以致军事失利。

         「甚致以扫山的人,都被杀戮剪除」:『以扫山』指以东人所居住之地(8),亦即以东地;全句意指以东人因军事失利,乃至被敌人杀戮剪除。

   〔话中之光〕()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耶九23~24)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十六32)

 

【俄10「“因你向兄弟雅各行强暴,羞愧必遮盖你,你也必永远断绝。

   〔吕振中译〕因你对兄弟雅各所行的强暴、羞愧必笼罩着你,你也必永远被剪除。

   〔原文字义〕雅各」抓住脚后跟的人,取代者;「强暴」暴力,错误,残酷,不公义;「羞愧」羞耻;「遮盖」隐藏,披上;「断绝」剪除,砍下。

   〔文意注解〕行强暴」:此处形容暴力所用的措辞,含义广泛,包括谋杀、强暴、重伤害、流人血。在此的用法,作为『震撼措词』来显示出伤害的严重程度,和以东受惩罚之合理。

         因你向兄弟雅各行强暴」:『雅各』指以色列人,与以东人本为兄弟,有血统之缘,理应彼此相顾(参申二十三7),以东人却大大伤害了以色列人。

         「羞愧必遮盖你」:意指在遭受神的审判和惩罚时,不能坦然以对。

         「你也必永远断绝」:意指以东必永被切开,即永远无法复国。

   〔话中之光〕()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箴十七17)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太五22)

 

【俄11当外人掳掠雅各的财物,外邦人进入他的城门,为耶路撒冷拈阄的日子,你竟站在一旁,像与他们同伙。

   〔吕振中译〕当外族人掳掠雅各财物的日子,外人进入他城门,拈阄要分耶路撒冷,你站在一旁那日子,你也好敌人之一阿!

   〔原文字义〕外人」疏离;「拈」抽签,掷签;「阄」小卵石,所得的分;「同伙」联合,一体。;「

   〔文意注解〕当外人掳掠雅各的财物」:意指当以色列人大难临头,财物被敌人掳掠时。

         「外邦人进入他的城门,为耶路撒冷拈阄的日子」:意指当外邦大军攻破耶路撒冷城,分赃掠物之际。

         「你竟站在一旁,像与他们同伙」:意指以东人不但袖手旁观,不曾向以色列人伸出援手,甚至还可能趁火打劫(13),像与敌人同伙一样。

     〔话中之光〕()我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参林后六14)。信徒若在暗昧的事上与他们同伙,必然陷入他们的罪中。

         ()同流而不合污,何其难哉!信徒若要避免外邦人的结局,就要避免与他们同伙。

 

【俄12你兄弟遭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犹大人被灭的日子,你不当因此欢乐;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说狂傲的话。

   〔吕振中译〕当你兄弟的日子、他遭遇祸患之日,你不应该瞪着眼看着呀。当犹大人被灭的日子,你不应该因着他们而沾沾自喜呀;当灾难的日子、你不应该夸口说大话呀。

   〔原文字义〕「遭难(首字)」大祸,灾难,不幸;「瞪眼看着」看见,察看;「犹大」赞美的;「被灭」消灭,消失;「遭难(末字)急难,困境,受压制。

   〔文意注解〕你兄弟遭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意指当以色列人遭受大灾难、面临毁灭之际,以东人不该袖手旁观,冷漠无情。

         「犹大人被灭的日子,你不当因此欢乐」:意指当以色列人亡国之时,以东人不该幸灾乐祸,欢欣雀跃

         「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说狂傲的话」:意指当以色列人遭遇灾祸之时,以东人不该口出狂言,嘲笑辱骂。

   〔话中之光〕()弟兄为患难而生(箴十七17)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

         ()我们不应该以别人遭遇不幸而感到高兴,尽管那是他们应得的,因为只有神才是有资格可以审判人(参箴二十四17)

 

【俄13我民遭灾的日子,你不当进他们的城门;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他们受苦;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伸手抢他们的财物。

   〔吕振中译〕当我人民遭遇患难的日子,你不应该进他的门呀;当他遭遇患难的日子,你也不应该瞪着眼看他受苦呀;当他遭遇患难的日子,你不应该伸手抢他的财物呀。

   〔原文字义〕「遭灾」危难,灾殃,灾祸;「受苦」坏的,恶的;「伸手」伸展,打发;「抢」(原文无次字)

   〔文意注解〕遭灾」:在本节中重复提到三次,按原文『遭灾』与『以东』字根相似,乃谐音字。

         「我民遭灾的日子,你不当进他们的城门」:意指当以色列人遭受灾难之际,以东人不该尾随甚或加入敌军行列,进到以耶路撒冷为代表的众城里。

         「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他们受苦」:意指当以色列人遭受灾难之际,以东人不该冷漠无情地看着他们受苦(12)

         「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伸手抢他们的财物」:意指当以色列人遭受灾难之际,以东人不该趁火打劫,抢劫他们的财物(11)

   〔话中之光〕()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彼前三8)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后一4)

 

【俄14你不当站在岔路口,剪除他们中间逃脱的;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将他们剩下的人交付仇敌。

   〔吕振中译〕你不应该站在岔路口,剪除他们中间逃脱的人呀;当灾难的日子、你不应该将他们残存的人交付仇敌呀。

   〔原文字义〕岔路口」分开的道路;「剪除」砍下,砍除;「逃脱的」逃亡者;「遭难」困境,危难;「剩下的人」幸存者;「交付」关锁,交给。

   〔文意注解〕你不当站在岔路口,剪除他们中间逃脱的」:意指以东人不该站在以色列人逃走的十字路口上,肆意杀戮其中一些逃难的人。

         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将他们剩下的人交付仇敌」:意指当以色列人遭受灾难之际,以东人不该拦截他们逃难的路径,除了杀死其中一些人之外,还把剩下的人捉送给以色列人的仇敌。

   〔话中之光〕()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落井下石,是堕落之人败坏的本性;但我们蒙恩之人,应当富有同情心,因为神救了我们,使我们能脱离凶恶,所以我们也当关心别人的处境。

 

【俄15耶和华降罚的日子临近万国,你怎样行,祂也必照样向你行;你的报应必归到你头上。

   〔吕振中译〕因为永恒主的日子已临近要惩罚列国了。你怎样行、也必怎样向你行,你的报应必还归你头上。

   〔原文字义〕「降罚的日子」那日;「临近」接近的;「报应」,对待,报酬,回报应得之分。

   〔文意注解〕耶和华降罚的日子临近万国」:意指末世当神审判并惩罚万国的日子来到时。

         「你怎样行,他也必照样向你行」:意指以东人怎样向以色列人所行的,神也必照样向以东人施行报应。

         「你的报应必归到你头上」:意指以东人恶行所该得的报应,决不至于错过。

   〔话中之光〕()本节将「万国」和「你」(指以东)视同惩罚的对象,可见本书不单是针对以东人说预言,也是对全世界的人说预言;以东人所受的审判和结局如何,万国所受的审判和结局也如何。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五10)

 

【俄16你们犹大人在我圣山怎样喝了苦杯,万国也必照样常常的喝;且喝且咽,他们就归于无有。

   〔吕振中译〕你们犹大人怎样在我圣山喝了苦杯,列国也必怎样不断地喝,边喝边说醉话,若无其事的样子。

   〔原文字义〕喝」喝,喝神忿怒的杯;「苦杯」(原文无此字);「常常」终日,每天,不停地,连续不断地;「咽」吞,吞下,说醉话;「归于无有」无误,没有,若无其事。

   〔文意注解〕你们犹大人在我圣山怎样喝了苦杯」:意指以色列人怎样在耶路撒冷和全国各地受到神的惩治,喝了神忿怒降罚的杯。

         「万国也必照样常常的喝」:意指到那日(15),万国也必照样受神的惩治,连续不断地喝神忿怒降罚的杯。

         「且喝且咽,他们就归于无有」:意指万国所受神的惩罚永续不断,直到完全灭亡。

   〔话中之光〕()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按她所行的加倍地报应她;用她调酒的杯加倍地调给她喝(启十八6)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诗十六5)。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诗二十三5)

 

【俄17「“在锡安山必有逃脱的人,那山也必成圣;雅各家必得原有的产业。

   〔吕振中译〕但在锡安山必有逃脱的人,那山必成为不可侵犯的;雅各家必占有那曾强占他们、之人的土地〔改点元音翻译的〕。

   〔原文字义〕锡安」干枯之地;「逃脱的人」躲避,拯救;「得」承受;「产业」基业。

   〔文意注解〕在锡安山必有逃脱的人,那山也必成圣」:『锡安山』指耶路撒冷所代表的以色列全地;『逃脱的人』指余民;『成圣』指分别出来归神为圣。全句意指神为以色列人保留一班余民,使他们归回原来所居住之地,并且得以复兴,完全归神为圣。

         「雅各家必得原有的产业」雅各家指全体以色列人;原有的产业指原来所分得的迦南美地。全句意指以色列人必得以回归迦南美地,在那里得着复兴。

   〔话中之光〕()耶和华啊,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哈三2)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十六5~6)

 

【俄18雅各家必成为大火,约瑟家必为火焰,以扫家必如碎,火必将他烧着吞灭。以扫家必无余剩的。这是耶和华说的。

   〔吕振中译〕雅各家必作为大火,约瑟家必作为火焰,以扫家必像碎秸,火必将他烧着而吞灭:以扫家必无残存的人;因为永恒主说了。

   〔原文字义〕「大火」烈火;「约瑟」耶和华已增添;「火焰」火头,火舌;「以扫」多毛的;「吞灭」吞噬,烧灭;「余剩的」余数,余民,逃脱者。

   〔文意注解〕雅各家必成为大火,约瑟家必为火焰」:『雅各家』和『约瑟家』在此为同义词,意指全体以色列人必向仇敌发出忿怒的火焰。

         「以扫家必如碎,火必将他烧着吞灭」:『以扫家』指以东人;全句意指以色列人忿怒的火焰,必使以东人如碎秸焚烧净尽。

         以扫家必无余剩的。这是耶和华说的」:意指神判定以东人必无人幸存。

   〔话中之光〕()自从挪亚时代的洪水除灭罪恶的世界以来,神就不再用水(参创九11),而改用火。神一面用火炼净祂所要的人(参彼前一7),另一面则在将来用火烧尽祂所不要的人(参彼后三10)

         ()我们属神的人应该像火焰,首先将自己献上为祭(参罗十二1),让神的火来烧我们;这火要使我们灵里火热,常常服事主(参罗十二11);然后使反对我们的人感到如同炭火堆在他的头上(参罗十二20)

 

【俄19「“南地的人,必得以扫山;高原的人,必得非利士地,也得以法莲地和撒玛利亚地;便雅悯人必得基列。

   〔吕振中译〕南地之人必拥有以扫山以为业,低原的人必拥有非利士人之地;他们必拥有以法莲乡间之地,和撒玛利亚乡间之地;便雅悯人必拥有基列。

   〔原文字义〕「得」得为业,承受;「高原」低地,山区;「非利士」移居者;「以法莲」两堆灰尘,我将获双倍果子;「撒玛利亚」看山;「便雅悯」右手之子;「基列」多岩之地

   〔文意注解〕南地的人,必得以扫山」:意指原属南国犹大地的人,必要占据以东地。

         「高原的人,必得非利士地」:按原文意指原来居住在山区和沿海平原之间狭长山地的犹大人,必要占领非利士地。

         「也得以法莲地和撒玛利亚地」:意指收复原属北国的以法莲地和撒玛利亚地。

         「便雅悯人必得基列」:意指便雅悯人必分得约旦河东面的基列。

   〔话中之光〕()以色列复国并经过六日战争之后,本节的预言仅一部分得着应验,而全部预言的应验,则需等到弥赛亚国的降临才得着实现。

         ()在属灵的应用上,神应许我们信徒必得着整块迦南美地(就是基督)作为我们的产业,而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就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参弗一14),因此我们必须天天在圣灵的帮助底下经历基督,好让基督占有我们的全人,也就是在我们身上实现了得着产业。

 

【俄20在迦南人中被掳的以色列众人,必得地直到撒勒法。在西法拉中被掳的耶路撒冷人,必得南地的城邑。

   〔吕振中译〕以色列人流亡在哈腊〔传统:这一大队的人。今参王下:迹译之〕的必拥有〔传统作关系代名词〕腓尼基〔希伯来文:迦南人〕、直到撒勒法;耶路撒冷流亡在西法拉的人必拥有南地的城市。

   〔原文字义〕迦南」热心的;「被掳的」流亡;「众」军队,城壕,外郭;「撒勒法」提炼厂;「西法拉」分离的

   〔文意注解〕在迦南人中被掳的以色列众人,必得地直到撒勒法」:意指原属北国以色列而被掳分散到各国的,将回归占领迦南地直到腓尼基的推罗、西顿一带地区。

         「在西法拉中被掳的耶路撒冷人,必得南地的城邑」:意指被掳到小亚细亚一带地区的耶路撒冷原居民,将回归分得以色列南部的城镇。

 

【俄21必有拯救者上到锡安山,审判以扫山。国度就归耶和华了。

   〔吕振中译〕必有拯救者上锡安山来统治以扫山,王位就归永恒主。

   〔原文字义〕「拯救者」救主,拯救,解救;「审判」判断,刑罚;「国度」王权,王位。

   〔文意注解〕必有拯救者上到锡安山,审判以扫山」:『拯救者』原文作复数,神兴起他们(如旧约的『士师』),拯救以色列和审判以东,以建立神的国度。

         国度就归耶和华了」:意指最后神的国度就要在地上得以实现。

   〔话中之光〕()以色列人将要取得原有的产业,并要向外扩张。神要重新在耶路撒冷掌王权。这时耶路撒冷刚刚陷落,先知的预言让那些无力对仇敌报仇以追求公义,又没有复兴希望的犹太人来说,应该是带来相当大的安慰。

         ()将来有一天,当主再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十一15)

 

叁、灵训要义

 

【预言以东将受神惩罚,以及犹大的复兴】

  一、序言(1)

         1.本书的作者、预言的来源及对象

         2.以东受列国群起攻击是出于神的旨意

   二、预言以东将受神惩罚(2~14)

         1.神责备以东并要施行惩罚(2~4)──以东自以为居于险要地带,骄傲自恃,但当神的刑罚临到时,必被外敌攻陷

         2.以东要完全被剿灭(5~6)──窃贼或强盗只会把贵重物品拿走,摘葡萄的也会剩留一些果子,但当仇敌来到以东境内时,必把他抢掠一空,不留一物

         3.以东被出卖不能自救(7~9)

         4.以东受惩罚的原因(10~14)──以东人在主前五八六年犹大国被巴比伦所灭时,不单没有施以援手,更加以苦害,因此,以东不能逃罪,必受惩罚

   三、预言耶和华日子的景况(15~21)

         1.神要审判列国(15~16)

         2.犹大复兴与弥赛亚国度的建立(17~21)

 

【俄巴底亚vs.以东人──神的仆人vs.属肉体的人】

   一、本书的两种读法

         1.一般基督徒是从历史和地理的层面去了解本书

               (1)1~14节是在甚么时候和甚么地方发生的

               (2)15~21节将在甚么时候和甚么地方发生

         2.最好是从应用的层面来读圣经

               (1)以经上所写的事作为鉴戒(林前十11)

               (2)从话中取得亮光,明白圣灵的意思,而应用在自己身上

   二、本书有正反两个主角

         1.正面的主角──「俄巴底亚」

               (1)旧约圣经至少有十三位同名的俄巴底亚(俄巴底、俄巴底雅、俄巴第雅)

               (2)欲知是谁,通常是写「某某人的儿子俄巴底亚」

               (3)本书仅写「俄巴底亚」,似乎有意用来代表一切正面的基督徒

               (4)俄巴底亚的字义是「耶和华的仆人」,可视为神所喜悦之人的代表

         2.反面的主角──「以东人」

               (1)以东人乃是以扫的后裔(参创廿五30)

               (2)以扫是雅各的孪生兄弟(参创廿五25~26)

               (3)在圣经里通常用以东人表征「肉体」:以东字义「红」,指贪爱世界(红豆汤);以扫字义「有毛」,指野蛮(不喜欢顺从圣灵的引导)

               (4)以东人可视为轻看长子名分的信徒的代表,亦即神所定罪之人的代表

               (5)然而以东人若肯悔改,仍可被神接纳──「第三代子孙可以入耶和华的会」(申廿三8)

   三、从本书中的一些对比看出俄巴底亚和以东人的不同点

         1.神意和人意:

               (1)俄巴底亚「得了耶和华的默示,从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1)

               (2)以东人「心里说」(3)

                     a.狂傲自欺──居所在高处、在星宿之间搭窝(3~4)

                     b.隐藏私密──被搜寻查出(5~6)

                     c.属地智慧──反而被人算计、欺负(7~9)

         2.锡安山和以扫山:

               (1)锡安山──受苦、遭难、被掳掠、被抢夺(10~16)

               (2)以扫山──高大险峻、宏伟、眼前平安无事且富裕(3~7)

         3.犹大人和外邦人:

               (1)俄巴底亚为犹大人的遭难而鸣不平(10~16)

               (2)以东人与外邦人结盟、和好、一同吃饭(7),面对犹大人的遭难,不仅袖手旁观,甚至还与欺压的人同伙(10~16)

         4.神的日子和人的日子:

               (1)俄巴底亚指出「耶和华降罚的日子临近」(15);今日在圣山上喝苦杯,那日必得享受(11~17)

               (2)以东人在神子民遭难、遭灾的日子(和合本共八个日子,原文有十个)幸灾乐祸(10~14);今日抢夺别人,他日必归无有(10~18)

         5.神的国和万国:

               (1)俄巴底亚指出「国度就归耶和华了」(21)──「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启十一15);今日看似被人侵占、欺凌,他日必得国度,且要扩充到丰满的地步(19~21)

               (2)以东人与万国为友;今日看似得着万国,他日必受审判,归于无有(15~16)

   四、神的呼吁

         1.「起来罢,一同起来与以东争战」(1~2)

         2.乃是与己争战,不是与别人争战

         3.不要倒敌为友(7) ,倒友为敌(11~14)

         4.要知道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3~6):高处、星宿之间、拉下你来、隐藏的宝物被查出

   五、今日基督教的潮流趋势

         1.以人意代替神意

         2.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搭建自己居所(3~4),而瞪眼看别人受苦遭难(11~14)

         3.讨好人却不讨好神:「结盟和好」(7),而不顾神认为「不当」的事(12~14节八个不当)

         4.讲求聪明智慧,实则不聪明(7~8)

         5.只顾今天,不顾将来(11~15)

         6.只顾生活享受,不顾神国(16~21)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俄巴底亚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俄巴底亚书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