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何西阿书第十章拾穗

 

【何十1以色列是茂盛的葡萄树,结果繁多;果子越多,就越增添祭坛;地土越肥美,就越造美丽的柱像。

         “茂盛的葡萄树”。百姓越富有,他们便越是制造偶像(参看八11)。──《雷氏研读本》

         本章严厉谴责以色列民拜无用的偶像,倚靠如泡沫一样迅即消失的王。这一切保障毫无用处,偶像难自保(6节),王必灭绝(15节)。──《启导本注释》

         这既指以色列民族的整体,回顾过往的历史,应该知道神的恩惠,以色列成为茂盛的葡萄树,就不是偶然的了。但茂盛的情形,结果繁多,反使他们更加犯罪,成为他们堕落的原因。

         他们有丰富的收获,地土肥美,出产极多,他们没有向神谢恩,却以为是巴力的赐予。所以在敬奉巴力的事上筑坛并造柱像。这里的祭坛必是膜拜偶像的,柱像也是迦南宗教的特征。──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茂盛的葡萄树。有文本为“不结果子的葡萄树”。圣经常把神的子民比作葡萄树(诗80:8;赛5:1-7;耶2:21;太21:33-41)。这里所描述的葡萄树不是没有果实,而是为自己结果。从主人的角度来看,葡萄树被称为“不结果子”,是因为他没有收获。以色列就是这样。神没有从这个祂曾施行大事的国家得到祂所应得的果实(见赛5:1-7注释)。

         结果繁多。以色列人在名义上是神的子民,但没有结出公义的果实。他们该受耶稣对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所宣判的惩罚(见太21:18,19)。

         KJV版为“为自己结果繁多”。很少人能抗拒荣华富贵。人们本应在神的良善和福惠引导下真心悔改,与创造主更加紧密地同行。可是他们容易忘记祂。他们自私地偏留福惠的果实,没有回报祂。神就是如此经常被人夺走属于祂的果实。拒绝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福惠,就是对神恩慈的滥用。

         增添祭坛。“增添”与“多”的原文词根相同。意思是随着他们福惠的增多,他们的背道也加深了。这里真实表述了上面所象征事情,就是以色列背道的加重。人口的增长和物质的繁荣(见何2:8注释),导致了偶像祭坛的增加。

         柱像masseboth “柱子”(见何3:4注释;参王上14:23)。──《SDA圣经注释》

         「以色列是葡萄树」: 2:21  5:1-7 ,是耶和华栽种的。──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1~15不倚靠神终必自食其果:本段指出北国拜偶像和倚靠君王是枉然的。──《串珠圣经注释》

 

【何十2他们心怀二意,现今要定为有罪。耶和华必拆毁他们的祭坛,毁坏他们的柱像。

         「必怀二意」:指百姓一面敬拜耶和华,另一面拜巴力。──《串珠圣经注释》

         「心怀二意」原意为「分开支配」,好似分配财产,表明内心不专一,没有集中。这是希腊文的译词。这字另一个可能的字源是油滑。所以这表明不真诚、不忠实、不专一。──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他们心。以色列人在事奉神中搀杂了偶像崇拜(见王下17:32,33,41)。神无法忍受这种三心二意的敬拜(见太6:24)。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亲近神,祂才能为我们成就祂的旨意(见箴23:26;耶29:11-14)。

         怀二意。或“光滑的”。

         拆毁。直译为“折断颈项”,常用于礼仪方面(见出13:1334:20;申21:4,6)。何西阿用这句话宣布,犯罪的工具要予以摧毁。祭坛要拆掉。偶像要销毁。“耶和华必拆毁他们的祭坛。” ──《SDA圣经注释》

         「心怀二意」:翻译为「心怀诡诈」比较适当。──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3他们必说:“我们没有王,因为我们不敬畏耶和华;王能为我们作甚么呢?”

         “我们没有王”。即没有值得一提的王,因为他们的王所立的,都是无用的盟约。──《雷氏研读本》

         「王能 ...... 甚么呢?」:可译作「但就算我们有王,他能为我们作甚么呢?」。──《串珠圣经注释》

         当他们公然表明不再敬畏耶和华,就是自行转向新的神明,新的宗教。他们的背道是已经完全昭彰了。他们还振振有词:王能为我们作甚么呢?可能指北国的王朝,也可能指耶和华对他们无能为力。原来他们的信仰只是建在功利主义的基础上。──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他们必说。可能在百姓目睹毁灭之时,也可能在他们被掳之时。

         没有王。由于以色列人拒绝神,受到惩罚,他们将看到他们按自己的意愿所设立的国王(见何8:4注释),无法保护或帮助他们(见何3:4注释)。

         这也可能指以色列拒绝神作他们的神和王。这一拒绝,在某种程度上始于对扫罗的选择(见撒上8:7)。它导致属灵的祸患,肉身的痛苦,和最后完全的毁灭。──《SDA圣经注释》

         「我们没有王」:原文前面有「看阿,现在」。

         「我们没有王,因为我们不敬畏耶和华。王能为我们做甚么呢」:可能是当时的俗语。──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4他们为立约说谎言、起假誓;因此,灾罚如苦菜滋生在田间的犁沟中。

         「苦菜」:即「毒草」。──《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原在神的圣约之下。他们既破坏圣约,就是离弃真实的神,去随从虚谎。他们可以破坏圣约,但仍无法摆脱圣约的约束,他们是在誓约之中,否认或违背,只有遭致咒诅。任何其它的誓言都是假的了。

         在神的咒诅之下,灾罚是不可免的。田间不生谷类,只有苦菜。这思想可能引用先知阿摩司的话:公平变为茵蔯(五7),公平变为苦胆,公义的果子变为茵蔯(六12),茵蔯就是苦菜,是有毒的草木。他们既忽略神的公义,就是审判来到,有破坏与毁灭的力量。这也可能指异教蔓延如同杂草一般,遍满田间,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起假誓。在何西阿的日子,以色列的背信弃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拜偶像离弃神;二,对国王不忠;三,对待人普遍的虚伪和无耻。他们在与亚述国王撒缦以色五世签定协议以后,又假意与埃及的国王立约(见王下17:4)。他们既破坏了盟约,又违背神不让他们和外邦人立约的命令(见出23:3234:12;申7:2)。他们对人和神都不忠诚。

         灾罚……滋生。直译为“灾罚发芽或开花”。有人认为这里的“灾罚”是指神对邪恶国家的惩罚,像苦菜那样又苦又毒。但根据上下文,在这里“灾罚”似乎指那里的司法是对真实公义的颠倒和嘲弄(见摩5:76:12)。这种公正的颠倒就像苦菜迅速滋生蔓延。

         苦菜ro'sh 指“有毒的苦草”(见诗69:21注释)。也指蛇毒(申32:33;伯20:16)。──《SDA圣经注释》

         「立约」:当日新王登基时,他要与民立约,保证按照耶和华的心意来秉公行义。 撒下 3:21  这个约(宣誓)在君王不执行的状况下就变成说谎、起假誓了。

         「田间的犁沟」:是当时耕种的灌溉系统。

         「苦菜」:「毒草」。

         「苦菜滋生在田间的犁沟中」:毒草生在灌溉系统中,那所有的田都要长满毒草了。意思就是君王的罪要延祸百姓。

         ◎目前,我们的政治领袖,或者是教会中的领袖,是否在宣誓时也是「立约说谎言,起假誓」呢?我们的领袖(或者我们自己就是领袖),是不是导致自己所领导的人跟着我们遭遇不幸的下场呢?当时,以色列人不敬畏耶和华,跟他们的君王有相当大的关系,虽然以色列人也不是不用负责任,但领袖的责任是否更大一些?──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4 苦菜】希伯来文 rosh 在这里可能是莨菪 Hyoscyamus reticulatus),生长在犁过的田中,特别是接近干草原或是沙漠地区。它长到二呎高,有着多毛的叶子,红微管束的黄花。另一种可能是叙利亚山萝卜(Cephalaria syriaca),种子有毒。浅层的种植有助于散布这些植物,因为只有茎被割断,深根则未受影响(见:伯三十一40)。──《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何十5撒玛利亚的居民,必因伯亚文的牛犊惊恐。崇拜牛犊的民和喜爱牛犊的祭司,都必因荣耀离开它,为它悲哀。

         “牛犊”是耶罗波安在“伯亚文”所设立的(伯亚文是何西阿为伯特利所起的轻蔑的称谓)。参看第四章15节和列王纪上十二章29节的脚注。──《雷氏研读本》

         「伯亚文」:见4:15注。

         百姓所拜的牛犊不能自保,所以当亚述攻占以色列时,百姓反要为它担忧(参赛46:1-2)。

          「荣耀」:大概是指牛犊的金和庙里的珍宝。──《串珠圣经注释》

         撒玛利亚的居民在北国首都,以他们为首的叛逆神,他们的责任是无可推诿的。撤玛利亚人是拜牛犊的一群(八56)。「伯亚文」是指伯特利。从北国建立之后,伯特利与但已成为拜牛犊的圣所之地。牛犊为多数字,是指异教的神明,而又是阴性,也是很特别的,因为别处都是阳性(出埃及记卅二章亚伦所制的牛犊是阳性单数字,耶罗波安的牛犊也是阳性多数字)。──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撒玛利亚。是北方以色列王国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牛犊`egloth)。 “小母牛”。该词的阳性形式在《何西阿书》的其他地方指牛犊像。这里使用阴性可能表示对耶罗波安一世所立偶像的蔑视,或这些神的无能;因为,与其说这些牛犊会帮助百姓,倒不如说百姓害怕这些牛犊被掠走。在七十士译本里,“牛犊”不是复数,而是单数。与本文“他”吻合(第5,6节)。

         伯亚文。直译为“恶势力之家”,或“罪恶之家”(见何4:15注释)。伯特利(“神之家”),原是具有神圣纪念意义的一个地方,因为它与先祖雅各有关,后来却变成牛犊崇拜的两个中心之一(王上12:26-33)。

         祭司。希伯来语是kemarim。在《旧约》中,还出现在王下23:5,译为“拜偶像的祭司”,和番1:4,译为“基玛林”。──《SDA圣经注释》

         「惊恐」:有「寄居」、「寄居者」的意思,也有「使....兴奋」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指「以色列人因伯特利的牛犊兴奋」或「牛犊将成为寄居者(被掳)」。

         「荣耀」:很可能是指铺在牛犊身上的金叶子。何细亚时代因为要向亚述缴重税,可能把牛犊身上的金叶子都刮下来。

         「悲哀」:「哀悼」的意思,这个词原先是用来指百姓哀悼巴力的死亡(旱季的时候),现在则是用来哀悼牛犊的荣耀离开。──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5~6“伯亚文”指伯特利(九15注),“伯亚文的牛犊”就是以色列人设在伯特利以取代对耶和华敬拜的金牛犊。这偶像在亚述来攻时,不但不能保护人,人反为它担忧,且迫而献出作礼物。“耶雷布王”:看五13注。──《启导本注释》

 

【何十6人必将牛犊带到亚述,当作礼物,献给耶雷布王。以法莲必蒙羞,以色列必因自己的计谋惭愧。

         “耶雷布王”。参看第五章13节的脚注。──《雷氏研读本》

         「耶雷布王」:见5:13注。

         先前人将礼物、祭品带来献与牛犊,现在牛犊却被当作礼物献与亚述王,显示牛犊逊于亚述王,既不能保护以色列,且带来莫大的羞辱。

          「计谋」:原文或作「木偶」。──《串珠圣经注释》

         牛犊是以色列人的偶像,现在由他们带到亚述,当作进贡的礼物,表明完全的降服,也承认他们所敬拜的,是次于亚述的神明。

         以法莲蒙羞,是因亚述得了荣耀。「计谋」一词,也可作「偶像」解,因为这字可译为「树干」。如果参照四章十二节,木偶的同义是木杖,那就是树干子。以法莲自取羞辱,因为他们必以自己的偶像为耻。──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人必将牛犊带到亚述当作礼物。 本节是对上一节的解释。以色列的国神牛犊,将会作为战利品被带到亚述。在古时,战胜一个国家,就意味着战胜该国的神(见王上20:23,28;王下18:28-35)。

         耶雷布王。见何5:13注释。没有特别指出把金牛犊掠到亚述就是应验了这个预言。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亚述人不会让这么值钱的东西完好地留在伯特利。

         计谋。可能指耶罗波安一世把以色列从犹大分裂出的阴谋(见王上12:26-30)。──《SDA圣经注释》

         「带到....作礼物」:指的是战败国的偶像被带到战胜国当成贡物,表示战败国的神明次于战胜国的神明,所以战败国的神明也要向战胜国的神明称臣。

         「计谋」:「商议」、「计划」,原文也可以读成「用树干造成的偶像」,两者解释都可以通,或者何西阿根本就是一语双关。──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7至于撒玛利亚,他的王必灭没,如水面的沫子一样。

         「沫子」:原文作「木枝」,形容以色列无依无靠的情况。──《串珠圣经注释》

         撒玛利亚的牛犊,是他的王。这样的王,这样的偶像必然灭没。水或指亚述侵略者的武力,或指世界情势的洪流,也许指迦南神话传说中罪恶神明的力量。「沫子」或木头,有时也指神的忿怒,神的忿怒以外邦侵略罪恶的权势,将以色列冲没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沫子。希伯来语是qeseph(“折下的树枝”,见太15:13,与七十士译本同)。比喻百姓所信赖的国王轻信,不稳,无能。──《SDA圣经注释》

         「撒马利亚,她的王」:指的不是何细亚王,而是指「牛犊」,牛犊有如是撒马利亚的王一样。

         「沫子」:「木头碎渣」、「木屑」。

         「水面」:「众水」、「大水」。

         「水面的沫子」:「水里的木头碎渣」,当然一下子救被冲走了。──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8伯亚文的邱坛,就是以色列取罪的地方,必被毁灭,荆棘和蒺藜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他们必对大山说:“遮盖我们!”对小山说:“倒在我们身上!”

         “丘坛”。源于迦南人,这些丘坛用作地方的圣所和进行生殖膜拜的场所。“他们必对大山说”。参看启示录六章16节,这些话在大灾难期间得到最终的应验。──《雷氏研读本》

         「伯亚文」:原文仅作「亚文」,可译作「罪恶」或「偶像」。拜牛犊的祭坛被毁,地方变成废墟,长出荆棘和蒺黎。百姓叫山遮盖他们,是因为不敢面对神忿怒的审判。──《串珠圣经注释》

         “伯亚文”原文作“亚文”,为沦为拜偶像之地的伯特利的称呼,有罪恶的意思,这些地方都将变成废墟。“遮盖我们”、“倒在我们身上”是人到绝境的呼号,世界到末日时也会遇此情景(启六16)。──《启导本注释》

         伯特利成为可咒诅的,称为伯亚文──罪孽之处所。「邱坛」是迦南地敬奉异教神明的地方,大多在高地山岗之处。「取罪」原文仅为「罪」,可能不是指他们犯罪的动作,而是犯罪的对象,仍指偶像。当耶和华的日子来到的时候,人们进入岩穴,藏在土中,进入石洞与土穴,躲避耶和华的惊吓和祂威严的荣光。──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伯亚文。可能指伯特利(见何4:15注释)。有文本为“亚文”( 'awen,“邪恶”),指“邪恶的”邱坛,在那里违法向外邦的神献祭。百姓在邱坛,而不是在唯一合法事奉的地点耶路撒冷向神献祭(见申12:1-14),开始离开了神。后来随着背道的加剧,这些邱坛上实施了最邪恶的偶像崇拜和最无耻的罪行(见何4:13注释)。

         荆棘。形象描述了完全的荒凉。

         遮盖我们。百姓十分痛苦和沮丧。他们在绝望希望早点死亡。他们不愿再看到这么揪心的场面,忍受如此的灾难。他们宁愿被埋在大山或小山之下。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救主用类似的话语,预言了公元70年罗马人毁灭耶路撒冷时的惨状(路23:30);约翰也这样描述了世界末日人们的绝望(启6:16,17)。我们现在求耶稣用祂赎罪的宝血“遮盖”我们的罪,难道不比因忽略这一点,而将来不得不呼吁大山和小山倒在我们身上遮盖我们,要好得多吗?我们对耶稣的恳切祈祷,现在肯定会蒙垂听,但是向大山小山的呼吁,将是徒然的。──《SDA圣经注释》

         「邱坛」:「高处」,是迦南宗教的专有名词,位于高地,上面有祭坛、石柱和树荫。这里是用来敬拜巴力用的。

         「大山....遮盖....小山....」:指以色列人在神的审判中没有荫庇,无处可逃,所以宁可被山压死,也希望能稍稍躲避耶和华的震怒。可参考 2:10   23:30  6:15-16也有类似的记载。

         ◎虚幻的偶像终究是没有意义的,以色列人敬拜顺从自己的欲望,敬拜虚幻的偶像,导致自己的羞辱。虚幻的东西当然会如水里的木头碎渣被冲走。问题是,我们是否也敬拜着一些虚幻的东西?让这些虚幻的东西导致我们无法敬拜独一的真神,终究为我们带来羞辱?金钱、权力、名声、爱情、物质....都可以是现代的金牛犊。──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9「“以色列啊!你从基比亚的日子以来,时常犯罪。你们的先人曾站在哪里,现今住基比亚的人,以为攻击罪孽之辈的战事,临不到自己。

         “基比亚”。象征粗野和残酷的淫行(士一九)。──《雷氏研读本》

         「基比亚」:代表以色列人纵欲行恶(见9:9注)。

          「你们 ...... 那里」:原文可译作「他们仍旧是这样」。下半句原文并无「现今」,宜译作「岂没有战争临到在基比亚作恶的人么?」(参士20章)。──《串珠圣经注释》

         “基比亚”:看九9注。基比亚的陷在罪恶中,招来杀身的战祸(士十九∼二十章),战争将同样临到以色列民,难逃基比亚人的厄运。──《启导本注释》

         现在基比亚的人,是现今的以色列人,仍无法逃脱神的审判。基比亚的人好似娥摩拉的人,是以赛亚专指责的耶路撒冷人,应在神审判之下(赛一10)。

         「罪孽之辈」是指不义之子,是奸恶的(13节上)、背逆的(结廿八15起)、凶恶的(诗八十九22;撒下七10)。这种人必然被耶和华除掉。这些罪孽之辈是指「现今住基比亚的人」。他们住在那种环境,无法脱去原有的传统与生活方式,仍属罪孽的百姓。战事来到,他们必被攻击。──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基比亚的日子」:指 19:1-21:25 的事件。其败坏是出埃及到现在都没有行过、没有见过的。 19:30  基比亚事件导致便雅悯支派几乎全部灭绝,这也暗示以色列的命运将「近乎灭绝」。

         「曾站在那里」:应该是「停留在那里」、「坚持着同样的态度」。──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9~15●9~15这段应该是发生在公元前723722年之间。其中的战争用未来式宣布。

         ◎我们也常常忘记神会用战争惩罚罪恶,我们反战、不希望战争,就蒙住眼睛以为战争不可能发生,也忘记神的公义属性。这段经文正好可以提醒我们。──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10我必随意惩罚他们。他们为两样的罪所缠,列邦的民必聚集攻击他们。

         「两样的罪」:可能指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敬拜巴力,及背弃神所拣选的君王(即作南国王的大卫后裔;参3:5; 8:4)而另立国君的罪。

          「所缠」:原文或指列邦把以色列人捆绑。──《串珠圣经注释》

         “两样的罪”:意思不明,可能指的仍是前节所说从基比亚的日子以来所犯的罪。“两样”原文有“重大”和“羞耻”的意思。也可指拜巴力和在大卫后裔之外另立国君两大罪(八4)。──《启导本注释》

         「随意」是「随我的意思」,但是这字在希腊文译词中作「来」字。「我必来惩罚他们」,或「我来的时候,就惩罚他们。」惩罚或为「管教」,与七章十二节的用字相同。

         他们为两样的罪所缠,那两样很可能是指但与伯特利的牛犊(王上十二28起),但是在何西阿书似乎从来没有提起但,只提伯特利(伯亚文;五8,十5)。于是根据上文说的基比亚事件,有两样的罪,一样是强暴的罪,另一样是内战、自相凶杀的罪。或者两样的罪是指基比亚先人所犯的,与现今在基比亚居住的人与罪孽之辈并列。──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聚集。神将用外国侵略者作为惩罚的工具(见赛7:20注释)。正如其他支派在基比亚聚集要消灭便雅悯支派,各国也将聚集要消灭以色列的十个支派。聚集征服以色列的人员,就象其他支派征服便雅悯时那样,将是压倒的多数(见士20章)。

         两样的罪。以色列受惩罚是因为她的罪。百姓如同套上轭的牲口,将被迫拖着自己的惩罚。神的子民抛弃了神的真光和轻松的轭(见太11:29,30注释),并受制于自己罪恶的行径。他们将在罪中灭亡。──《SDA圣经注释》

         「我必随意」:「我必按我的意念」,七十士译本作「我必来」。

         「两样的罪」:「双重的罪」(以前的基比亚罪行与现在的基比亚罪行)。

         「列邦的民必聚集攻击」:就像当日以色列各支派聚集攻击便雅悯支派一样。暗示以色列也将遭遇灭族之祸。──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11「“以法莲是驯良的母牛犊,喜爱踹谷,我却将轭加在他肥美的颈项上。我要使以法莲拉套,犹大必耕田,雅各必耙地。

         神没有把沉重的轭加诸以法莲(以色列)“肥美的颈项上”,但由于她滥用神的仁慈,所以神要让她肩负重担。──《雷氏研读本》

         初受驯服的小母牛在谷场上践踏谷粒,使谷粒从穗中松脱,工作轻省,且可自由吃谷(参申25:4),这比喻百姓从前得神眷顾,不需劳苦便有丰收,但现在因犯罪离弃神,便要辛劳才可口。

          「使 ...... 拉套」:指农夫赶牛耕田。──《串珠圣经注释》

         作者多次提到犹大,说明写作的地点或在犹大。有的译文作“以色列”。本节用小母牛的比喻,指出过去蒙神恩典,生活轻松的百姓,现在须耕田、耙地,劳苦度日。──《启导本注释》

         以法莲与雅各都指北方,但是犹大却是南方。有的以为犹大实则是以色列,因此三者都指北国的整体。这里是强调他们蒙拣选,为神的子民。但是拣选为的是服事,他们必须在农田里殷勤作工。耕地耙地也在以赛亚书廿八章廿四节提及。──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母牛犊`eglah,见第5节注释)。以法莲在这里被比作受训踹谷的母牛犊。踹谷的牛不是套在一起,而是分开工作的。它们或者用蹄踹谷,或者拉碾谷的木橇或车。没有给在它们上口套(见申25:4),所以它们可以随意吃一点。以色列的历史就是这样。她原被安置在应许之地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就像母牛犊踹谷,可以随便吃。但不幸这些物质的享受未能使她更亲近创造主,反而使她自满和悖逆(见申32:15注释)。

         肥美的颈项。形势发生了变化。亚述的轭很快就要放在以色列肥美的颈项上。

         使以法莲拉套。让以法莲成为坐骑或拉车。

         耕田。他们要被迫从事烦累的劳动。犹大将因罪而分尝辛劳,承担耕田的重活。雅各在这里可能指十个北方支派。他们将从事耙地的工作。本来自由的以法莲,将被套上苦役的轭。──《SDA圣经注释》

         「驯良」:指受过训练,可以服劳役的。

         「喜爱踹谷」:也是指以色列像受过训练的母牛犊,喜欢帮人工作。当然,工作时也可以吃谷子。 25:4

         「我却将轭加在牠肥美的颈项上」:可能是抄本的问题,译为「我要将美好的轭加在他的颈项上」。可能比较好。

         「拉套」:「套上轭」,被指挥来工作的意思。──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11 踹谷、耕田的比喻】可能是让幼龄的公牛先在踹谷场上开始工作,练习套轭。这个较为简单的工作,有机会让小牛获得牧草作为奖赏(申二十五4),使牠们更为听话(见:耶五十11)。一旦到了可以轻松驾驭的阶段,就可加上橇,好习惯拉动重担(撒下二十四22)。这也就预备牠们更加规律的工作,在荒地中犁出沟(王上十九19;耶四3)。同样的,神选择让听话而强盛的以色列来完成神的计划。──《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何十12你们要为自己栽种公义,就能收割慈爱。现今正是寻求耶和华的时候,你们要开垦荒地,等他临到,使公义如雨降在你们身上。

         百姓必须秉公行义,这是归向耶和华的表现。(参2:19; 12:6; 5:14-15)。──《串珠圣经注释》

         栽种公义,可能指以正当的方法来撤种,所撒的种一定要完好,而且将稗子除去(太十三2427)。公义不仅指正当与合宜,也指道德与良善的行为。「信实」在此处译为慈爱,是生命必有的果效,所以信实是公义的结果。

         开垦荒地,这荒地或指未开垦的处女地,根据用字,这似乎可作两者译,因为在旧约中甚少出现(耶四3;箴十三23),但一般解经者只作「处女地」。──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栽种公义。以色列应当播撒能结出公义的种子。这里的告诫再次体现“耶斯列”一名的含义(见何1:42:23注释)。

         收割。母牛犊(第11节)说明了以色列因罪而陷入的境况。先知在这里描述了神希望以色列人因信靠顺从而达到的状况。何西阿用农业生活中的比喻(第12,13节)呼吁人悔改,进行真悔改所带来的改革。神向祂的子民保证,如果他们在生活上实行祂的旨意,公正地对待他们的同胞,他们就会得到报赏(见诗19:11;箴11:18),远超过他们所做的一切善行,就像农民能得到比播撒的种子多得多的收获一样(见可10:28-30)。我们可能用泪水来播撒公义的种子,但主安慰应许我们将会在欢乐中收获(见诗126:5,6)。

         慈爱。希伯来语是chesed(见诗36篇补充注释)。参罗路哈玛一名的意义(见何1:62:23注释)。

         开垦。这是神呼吁生活的改革,根除罪恶的杂草,就像农民开垦荒地,为播撒种子做好准备那样。神恳劝以色列清除崇拜中的一切背道和生活中的一切罪孽,诚心归向祂。以法莲的土地在罪中荒芜太久,必须让神来开垦,清除杂草和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罪恶之根。必须进行灵性上的更新和重大的宗教改革。

         这个强烈的呼吁指出,仁慈的门户依然敞开,好让以色列人悔改。但不幸的是这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罪孽中已变得十分顽梗,呼吁起不了作用(见何4:17注释)。然而何西阿的直率的信息并非完全无效,因为也许帮助了许多人在危难之时保持了忠诚。

         寻求耶和华。如果他们寻求耶和华,祂就会重新认他们为自己的子民(见何1:92:23注释)。

         公义如雨。见赛45:8注释。──《SDA圣经注释》

         「为自己栽种公义」:直译是「为自己用正确合宜的方法耕种」。

         「现今正是寻求耶和华的时候;你们要开垦荒地」:七十士译本作「开垦知识的处女地,并要寻求耶和华」。

         ◎工作本来不是一件坏事,能够做自己应该做、而且有能力做的事情是一件美事。如果能在神计划的工作中追求公义、享受慈爱、认识神,那是神的恩典。──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12~13人要是做得好岂不蒙福?以民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开垦荒地”),神的祝福必如春霖降落,大地可重获生机,可惜过去种下的都是奸恶。──《启导本注释》

 

【何十13你们耕种的是奸恶,收割的是罪孽,吃的是谎话的果子。因你倚靠自己的行为,仰赖勇士众多。

         「谎话」不是指对人的,而是对神的,指不忠于圣约,正如十二章一节的用意。这是拒绝耶和华的知识,是上节「寻求」的相反。他们献祭,不是向神的,而是对巴力。所以完全是虚谎的行为。「谎话」一词是单数字,是指行为的整体。这里所谓的「果子」并非可吃的,只是指结果或后果。

         「行为」在原意上为「道路」或方针(战略的方针计划)。但七十士译本作「战车」。「战车」既是军事力量,或可作「力量」,以色列人倚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有了战车,就有安全感。──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你们耕种的是奸恶。以色列百姓以前的行为与神现在劝他们所表现的相反(见12节)。他们所耕种的奸恶不可避免的结出了罪孽的果实(见伯4:8;箴22:8)。他们相信自己的智慧,结果使他们落入灾祸和战争之中(见箴14:12)。

         谎话的果子。以色列因伪善和偶像崇拜而对神不诚实。其后果就是希望成为泡影,一无所有,完全绝望。

         因你倚靠自己的行为。以色列放弃神公义的道路,随从自己的罪恶。徒然信赖埃及和亚述的帮助,依靠血肉制的膀臂,就这样离开了神(见耶17:5注释)。──《SDA圣经注释》

         「奸恶」是「公义」的相反,「罪孽」是「慈爱」的相反,「谎话」与「神的知识(真理)」相反。

         仰赖自己的「行为」:应该是抄本问题,七十士译本译为「战车」。

         ◎亚哈王时代,以色列有两千辆战车,是当时附近国家中拥有最多战车的。公元前722年,亚述王攻陷撒马利亚,还掳获了五十辆完整的战车。──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十14所以在这民中必有哄嚷之声,你一切的保障必被拆毁,就如沙勒幔在争战的日子拆毁伯亚比勒,将其中的母子一同摔死。

         是次战役只在这里提及,结果是一些残忍的暴行。──《雷氏研读本》

         「沙勒幔」:有说为亚述王撒缦以色五世的简称,此人曾成功地攻取撒玛利亚城;有说为摩押王色拉缦努,他曾在约但河边争战(参摩2:1-3)。

          「伯亚比勒」:此地及发生于该处的战役均无可稽考。

          「将其中 ...... 摔死」:描写战争的残酷。──《串珠圣经注释》

         沙勒幔的事只见此处,无法考据。有人认为可能是撒缦以色五世(主前727722年)。此人为举军攻打以色列国的亚述王(王下十七35)。但所记对待平民的暴行,在古代战争中并不罕见(参王下八1213;诗一三七89等)。──《启导本注释》

         「这民」必指军队,因为抵御外侮,全国皆兵,恐怕仍无法抗拒侵略者的狂澜。一切的保障,可能是指八章十四节的坚固城,也都被拆毁,他们的防守战完全失手而败北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哄嚷。收获在即,战争和毁灭的喧嚣已经传过来了。

         沙勒幔。一般认为是亚述国王撒缦以色五世的缩写形式。也可能指沙龙。他谋杀了耶罗波安二世的儿子撒迦利雅,统治以色列只一个月,就被他的后任谋杀了(见王下15:8-15)。或摩押王撒拉玛努(Salamanu)。

         伯亚比勒。希伯来语是beth 'arebe'l(“比勒的家”)。可能指《马加比上》9:2所提到的是亚尔伯拉(Arbela],现在的Irbid),在加利利拿弗他利境内。也可能指约旦河东的另一个Irbid。有趣的是,七十士译本为“耶罗波安的家”,可能指沙龙谋杀撒迦利雅,结束了耶罗波安二世家族的统治。

         摔死。亚述人以在战争中残忍而闻名(见何9:13注释)。──《SDA圣经注释》

         「保障」:指「堡垒」或「坚固城」。

         「沙勒幔....拆毁伯亚比勒」:应该是当时人熟悉的战役,不过目前我们无法考据这场战役的状况。

         「将其中的母子一同摔死」:古代战争中并不罕见的屠城灭族手段。── 蔡哲民《查经资料》

 

【何14 沙勒幔在伯亚比勒】现代历史学家并不清楚这个事件。何西阿用来作为彻底毁坏的量度,近似于耶利米将人们的注意力指向示罗(耶七1214,二十六6)。沙勒幔这个名字有好几种看法,包括撒缦以色三世,因为他于主前八四一年对叙利亚首都大马色的征伐中,很可能远及以色列。或是于七二二年围攻撒玛利亚的撒缦以色五世。另一种可能是古代摩押王撒码努(Salmanu);他被列在主前八世纪向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进贡的小王朝之一。列王纪下十三20提到摩押劫掠兵团在以色列,可能支持这一见解。至于伯亚比勒,这个遭受浩劫的地点被指认为是伊尔比德市 Irbid)邻近,接近低加波利的培拉(Pella),就在约但河畔巴珊的对岸。──《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何十14沙勒幔是谁?伯亚比勒位于何处?】

       答:沙勒幔--Shalman尊敬之急。先知何西阿说到:「就如沙勒幔在争战的日子拆毁伯亚比勒,将其中的母子,一同摔死。」有谓此人是摩押的撒勒幔奴Salamanu。亦有谓是亚述国王撒缦以色Shalmaneser(意即拜火者)第四世的简写。他曾两次攻打以色列国,在犹大王何细亚的日子,首次上来攻击撒玛利亚,何细亚给他进贡;第二次围困撒玛利亚第二年,城未攻取而亡,被他的将帅撒珥根篡位,又围困一年才被攻取,将何细亚及以色列人掳到亚述去了(王下十七36,十八911)。至于伯亚比勒--意即神埋伏之家,其地点或在约但河之东,或属加利利之一镇,位于提比哩亚北边十二里。上述之人与地名的推断均无实据,只供读者参考而已。――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何十15因他们的大恶,伯特利必使你们遭遇如此。到了黎明,以色列的王必全然灭绝。

         大恶是指他们从事战争的罪恶,大恶原意为恶中之恶,可说是罪大恶极,他们怎能逃脱可怕的审判呢?「伯特利」与「使你们」在音韵上十分相近,成为相对的用字。「伯特利」必指北方,有的就译为「以色列家」。有的根据字义,译为耶和华的家(八1的用意),或耶和华的殿(九4),可能是指耶和华的地(九3)。「灭绝」原意为静默,静止行动,甚至全然毁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何西阿书》

       伯特利。见何4:15注释。迫近的囚掳是百姓的罪孽所造成的。牛犊崇拜的主要地点伯特利,是他们所面临许多灾难的缘由。

         黎明。正如黎明迅速送走夜间的星辰,国王(很可能是以色列的末代国王何细亚)很快就会被剪除。北方王国快要走到尽头。──《SDA圣经注释》

         「伯特利必使你们遭遇如此」:可以翻译为「愿他使你们在伯特利遭遇如此」。

         ◎我们是否也常忘记神是造物者,是我们的依靠?即使其他次要的条件都很好,却失去神的保护,还是会遭遇严重的后果。这一点,处于安逸日子中的我们,能体会领悟吗?── 蔡哲民《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