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西结书第三十一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

 

贰、灵训要义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赛亚书注解》

 

叁、其他纲要

 

【讲题一:埃及以前的荣美】

经文:结31:1-9

   一、埃及的树插入云中成为荣美1-4

   二、埃及的树发旺树大成为荣美5-7

   三、埃及的树枝条蕃多成为荣美8-9

── 毛南春阳

 

【讲题二:埃及现在的衰落】

经文:结31:10-18

   一、埃及心骄气傲,被砍断弃掉10-12

   二、埃及高大自立,被交与死亡13-14

   三、埃及荣耀威势,被扔到阴间15-18

── 毛南春阳

 

【骄傲的代价(三十一118)】

   一、亚述的华美(19

   二、大树的败亡(1014

   三、列国的反应(1518

——《新旧约辅读》

 

【第五次向大树所传的圣谕(卅一1-18)】

   一、骄傲导致失败

   二、强者的灭亡也是弱者的损失

   三、大树的比喻,象征人类渴慕永恒,渴慕生命的延续,不因死亡中断

——《每日研经丛书》

 

【第卅一章 警告埃及】

枝条荣美

影密如林

   一、述亚述之荣美

         ()出产丰富

         ()荫下居住

         ()成就出众

   二、因骄傲必遭亡

         ()列国侵凌

         ()地土荒废

         ()民入阴府

   三、诸树一同倒下

         ()亚述鉴戒

         ()未受割礼

         ()一同躺卧

── 张志新《以西结书查经分章大》

 

【审判埃及的信息()

   1. 借亚述喻埃及的败亡 31:1-18

         (a) 以香柏树喻亚述强大 31:1-9 「亚述王曾如…」:意指亚述所曾得享的荣华与权势,像巨大的香柏树一样坚固。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亚述」原文可能是一种柏树的名称,代表埃及。】 「众水、深水」:指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周围的底格里斯河与它的支流。 「超过田野诸树」:一般的香柏树可长到 24 米,超过诸树木。 「枝子繁多」:意味着亚述领土的扩张,统治力量与权势也扩大。 权柄当用以图谋万人的和平与繁荣,因为那权柄只不过是神委任给人的。 (b) 埃及也如亚述般遭灭 31:10-18 「列国中大有威势的」:指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下阴间」:指亚述被巴比伦军队所摧毁的日子。  当我们取得成功,甚至赢得世人喝采的时候,要更加警醒,才不至于因骄傲而跌倒。

   2. 神为埃及王作的哀歌 32:1-16「我必用多国的人民」:可能指由多民族组成的巴比伦军队,将攻打埃及。 「走兽」:指专事暴虐和不义的埃及领袖。「使埃及河澄清」:指埃及地荒废凄凉,人烟断绝,再无人脚、兽蹄搅浑河水。  历史的演变及自然界的蜕变都是为了宣告神在世界的作为。

   3. 埃及群众必一同被杀 32:17-32 「有名之国的女子」:指埃及众多殖民地或同盟国的百姓 「强盛的勇士」:死于法老之前的外邦暴君和其党羽。「使人惊恐」:神曾经使用法老审判了恶人。 神喜悦谦卑之人,却要败坏骄傲的人。

──《以西结书主日学课程》


  D.  第四次宣布  (卅一1-18)
               这是被掳后第十一年三月初一日所宣布的,距离耶路撒冷城破只差一个月。耶路撒冷城破,埃及被打败也为期不远了。
   a.  埃及本来的威势(v.1-2)。「 十一年三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你要向埃及王法老和他的众人说:在威势上谁能与你相比呢?」,神指出埃及本来是无人能及的,它是威震四方的。
   b.  当以亚述为鉴(v.3-17)。神希望埃及能以亚述为鉴戒,这曾统治四方的亚述已倒下,世上没有不倒的政权。
   (i).亚述的威荣(v.1-9)
           高大(v.3)。「亚述王曾如利巴嫩中的香柏树,枝条荣美,影密如林,极其高大,树尖插入云中」,亚述本是高大的,它的势力可以直插云霄。
        丰富(v.4-5)。「众水使他生长;深水使他长大。所栽之地有江河围流,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诸树;所以他高大超过田野诸树;发旺的时候,枝子繁多,因得大水之力枝条长长」,亚述得天独厚,坐落在古伊甸之地,土地肥沃,众水使它生长,壮大。 
        成荫(v.6)。「空中的飞鸟都在枝子上搭窝;田野的走兽都在枝条下生子;所有大国的人民都在他荫下居住」,它强大到一个地步,成了兽和鸟的荫庇,就是成了各国人的荫庇。
        突出(v.7-9)。「树大条长,成为荣美,因为根在众水之旁。神园中的香柏树不能遮蔽他;松树不及他的枝子;枫树不及他的枝条;神园中的树都没有他荣美。我使他的枝条蕃多,成为荣美,以致神伊甸园中的树都嫉妒他」,它是非常突出的,所有的树都不及它,附近的国都比不上它,引至各国嫉妒它,它成了中东及欧洲第一个大帝国。
   (ii).亚述的刑罚 (v.10-17)
               可是这高大华美的亚述有什么下场呢?它被神刑罚。
        交给强大的敌人(v.11)。「 我就必将他交给列国中大有威势的
人;他必定办他。我因他的罪恶,已经驱逐他」,神要怎样惩罚亚述呢?神要把它交给一强大的人,就是比亚述更强大的。这强大的敌人要把它驱逐,把它赶散,皆因它犯罪。
        荣华尽失(v.12-14)。「外邦人,就是列邦中强暴的,将他砍断弃掉。他的枝条落在山间和一切谷中,他的枝子折断,落在地的一切河旁。地上的众民已经走去,离开他的荫下。空中的飞鸟都要宿在这败落的树上,田野的走兽都要卧在他的枝条下,好使水旁的诸树不因高大而自尊,也不将树尖插入云中,并且那些得水滋润、有势力的,也不得高大自立。因为他们在世人中,和下坑的人都被交与死亡,到阴府去了」,当这强大的势力来到时,要破坏一切,好像树枝被折断,散落在山谷和河水旁一样。它的百姓被赶出,离开它的荫下,只剩下飞鸟和野兽居其中,显得荒凉。这曾高插云霄的亚述如此败亡,荣华尽失,其他的就再不敢高傲了,它成了警戒。        下到阴间(v.15-17)。「主耶和华如此说:他下阴间的那日,我便使人悲哀。我为他遮盖深渊,使江河凝结,大水停流;我也使利巴嫩为他凄惨,田野的诸树都因他发昏。我将他扔到阴间,与下坑的人一同下去。那时,列国听见他坠落的响声就都震动,并且伊甸的一切树,就是利巴嫩得水滋润、最佳最美的树都在阴府受了安慰。他们也与他同下阴间,到被杀的人那里。他们曾作他的膀臂,在列国中他的荫下居住」,亚述的刑罚就是要落到阴间,它这样的下场轰动世界。
        他下阴间使人悲痛(v.15)。「主耶和华如此说:他下阴间的那日,我便使人悲哀。我为他遮盖深渊,使江河凝结,大水停流;我也使利巴嫩为他凄惨,田野的诸树都因他发昏」,因为它曾成为人的倚靠,使人从它得益,故一旦它被击败,这些倚靠它的人就感到悲哀,一切都好像停顿,凝结住,人人都感到困惑不解。
        他下阴间使人震惊(v.16)。「我将他扔到阴间,与下坑的人一同下去。那时,列国听见他坠落的响声就都震动」,因为亚述灭亡,阴间也都震动,希奇这么强的帝国竟然会崩解。
        他下阴间使人得安慰(v.16)。「并且伊甸的一切树,就是利巴嫩得水滋润、最佳最美的树都在阴府受了安慰」,与此同时,却也有得了安慰的,就是那些本来也美好长在伊甸,利巴嫩,已经下到阴间的,现在看到亚述也如此,就得了安慰,不再因自己下了阴间而自怨了,因见大家的下场都是一样。 
        下阴间与别人一样(v.17)。「他们也与他同下阴间,到被杀的人那里。他们曾作他的膀臂,在列国中他的荫下居住」,亚述的附庸国曾作它的膀臂,帮助过它,而亚述也曾作过这些国的荫庇,保护过他们。无论是帮人的,被帮的,结局都是一样,没有一个例外。敌挡神,与神为敌,高傲自大,欺凌别人的,结局也必如此。
   (iii) 埃及应以亚述为鉴  (v.18)
        「在这样荣耀威势上,在伊甸园诸树中,谁能与你相比呢?然而你要与伊甸的诸树一同下到阴府,在未受割礼的人中,与被杀的人一同躺卧。法老和他的群众乃是如此。这是主耶和华说的」,亚述的结局是有目共睹的,埃及应以此为鉴,不然,即使丰富像伊甸的树也必倒下,与其他被杀的人一样。历史的宝鉴以事实提醒高傲
与神为敌的人,勿让历史重演。  ── 刘锐光《以西结书信息大纲》

 

【骄傲之愚  以西结书31章】

   一丶有权有势无有谦卑31:1-2

   二丶因水生长无有认识31:3-4

   三丶飞黄腾达无有明白31:5-6

   四丶超越所有无有感恩31:7-9

   五丶被神拆毁无有懊悔31:10-11

   六丶失去所有无有流泪31:12-14

   七丶不如从前无有看见31:15-16

   八丶结局悲惨无有归回31:17-18

──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以西结书第31警告埃及】

枝条荣美

影密如林

一、述亚述之荣美

二、因骄傲必遭亡

三、诸树一同倒下

1.出产丰富

2.荫下居住

3.成就出众

1.列国侵凌

2.地土荒废

3.民入阴府

1.亚述鉴戒

2.未受割礼

3.一同躺卧

──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三十一章  骄傲结局】 

   1) 法老王无以伦比、1/2

   2) 如香柏荣美高大、3/4

   3) 飞鸟在其上搭窝、5/6

   4) 人民在荫下居住、6/9

   5) 因骄傲交给列国、10/11

   6) 败落成诸树鉴戒、12/14 

   7) 下阴间列国震动、15/16

   8) 与诸树同下阴间!17/18

── 郭提多《读经讲道辅导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