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西结书第四十一章拾穗

 

【结四十一1「他带我到殿那里量墙柱,这面厚六肘,那面厚六肘,宽窄与会幕相同。」

         这圣殿的墙柱大小相同,门宽十二肘,与摩西会幕的宽度相同(26:16,22,25) ──《圣经精读本》

         殿。指圣所(见王上6:177:50)。

         墙柱。在入口两边,厚六肘(3.1米),和墙一样厚(第5节)。──《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 外圣所的描述和大小】外圣所隐约有一点受巴比伦的影响,并且与米吉多、夏琐、基色的早期城门有具体的对应之处。这些城门都可能是所罗门建造的(王上九15)。例如:米吉多的北门甬道的三个门室,与以西结所描述的完全一致。本节(四十一1)所述的是门廊和至圣所之间的大堂。美索不达米亚无数庙宇都是按这模式设计的(见:出二十六;王上七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四十一1~4圣所的说明。以西结看到的圣殿也与所罗门圣殿一样,分为廊子、圣所、至圣所三个部分。以西结是祭司,故能进入圣所,但停留在至圣所的入口,只有带领他的人进到至圣所继续测量(16;9:7)。在此特别要注意的是廊子、圣所、至圣所的入口分别是宽14肘、10肘、6(40:48;41:2;41:3;)。入口逐渐缩小,象征圣殿的圣洁度也不断提高。下图是以西结圣殿的平面图。 ──《圣经精读本》

 

【结四十一1~26圣殿本身的架构及设备:使者领先知进入圣殿。

         圣殿是长形的,以三道门隔成三部分:即入口处的门廊、外殿及内殿(就是至圣所)。外殿是只有祭司能进入的地方。圣殿三道门的宽度,由殿门的十四肘(参40:48注) 外殿门的十肘(41:2 到内殿门的六肘(41:3),一直逐渐收窄,表示越来越神圣。

         环绕着圣殿外的南、西、北部设有三层的房屋 (参王上6:5-10),每层合计三十间 6 可能作安放圣殿器皿的储物室(参王上7:51),或作收集奉献的库房(参代下31:11; 10:37; 3:10)。每一层的旁屋面积不同,即越上越宽(7 只能由南及北面进入(11)。

         环绕圣殿外的这些旁屋有高六肘的站台(8 站台以外有空地一直伸展到祭司的圣屋(即10节的「对面的房屋」,见附录41,图三)圣殿的后面朝有一间房子,可能也是储物室(12)。──《串珠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2「门口宽十肘。门两旁,这边五肘,那边五肘。他量殿长四十肘,宽二十肘。」

门口全宽十肘,两边只五肘,十分平衡与均匀的正中,可见气象豪大。殿长四十肘,宽二十肘。这平衡的长方形,是会幕,也是圣殿的形状,一似往昔的传统。──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门两旁。指从门到墙的尺寸。

         四十肘。和所罗门的圣殿一样(王上6:2,20),除非以西结采用了长肘(见结40:5注释)。──《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3「他到内殿量墙柱,各厚二肘。门口宽六肘,门两旁各宽七肘。」

此处的门两旁是指侧墙,两边的侧墙的宽度各为七肘。这里还是内殿的门口。内殿应为至圣所(下一节即为说明)。但是此处的「内殿」用词(H-y-kh-l),也可作圣殿的整体,如本书八章十六节。──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他到内殿:这句话与“他带我到那里”明显不同(40:1-3,17,28,32)。以西结是祭司,可以进到圣所,却不能进入至圣所,因为只有大祭司才能进入至圣所。因此,带领他的天使独自进入了至圣所<8:5-26,利未人的祭司职分> ──《圣经精读本》

       他到内殿。天使单独进入至圣所(见来9:7)。

         墙柱。指圣所和至圣所之间的门柱,只有二肘(1米)厚,而圣所入口的柱子(第1节),则有六肘(3.1米)厚。

         门口宽六肘。即墙柱之间的门口。

         门两旁各宽。据七十士译本,七肘(约14英尺)是指从门口到边壁的两肘厚的墙。这两面墙加上门口的六肘,就是房间的宽度。──《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4「他量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他对我说:这是至圣所。

内殿是见方的,长宽均为二十肘,可谓传统的尺寸,因为会幕与所罗门圣殿都有见方的至圣所。这里引导先知的那位特别指明至圣所,也是值得注意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至圣所:长、宽各20肘的正方形。这规模与所罗门圣殿的至圣所相一致(王上6:20) ──《圣经精读本》

         至圣所20平方肘(第716K),和所罗门的圣殿一样(王上6:20)。──《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4  圣殿中为何要设立“至圣所”?】贯穿新旧约的中心主题是神的圣洁。最圣洁的地方是殿中最里面的至圣所(参出26:33-34)。这是停放约柜的地方,也是神荣耀的居所。这个地方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主持为全民族赎罪仪式的时候才能进去。──《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5「他又量殿墙,厚六肘,围着殿有旁屋,各宽四肘。」

       殿墙。其厚度(3.1米)和外院的围墙一样(结40:5),与史载古代东方大量的建筑一致。──《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511 建筑设计】以西结形容圣殿的附属建筑。本段包括了好几个建筑学的专门术语,其中不少的意思都未能肯定。然而其中大部分的形容,却令人联想到所罗门圣殿的部分(王上六58)。以西结虽然勾画了圣殿周围的附属建筑,却没有描述其功用,列王纪上的作者也没有。埃及的宗教中心里面的类似建筑,显示这种单层或多层房屋是庙宇的藏宝库。例如:梅雷他和兰塞二世(主前十三世纪)所建筑的庙宇,其仓库有庙宇本身三至四倍大。这在美索不达米亚也很普遍。──《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四十一5~12关于旁屋的说明。旁屋是围着圣殿的南、北、西三面修建的,与殿壁相对应共有三层,各层有30间房间。这些旁间用于保管圣殿的器皿及献祭时使用的器皿,也用来储藏什一奉献和各种礼物(3:10)。有些学者推测说,祭司长和利未人也使用这些房间作住所(134:1)。旁屋的规模与所罗门的圣殿有些相似,只是在数字上有些差异(王上6:5-10) ──《圣经精读本》

 

【结四十一6「旁屋有三层,层迭而上,每层排列三十间。旁屋的梁木搁在殿墙坎上,免得插入殿墙。」

每层有三十间,不同的译本有不同的算法。照希伯来文的文法,可作两种译法,三层每层三十间,或三十又三间。拉丁文古代译本作三十六间,因为三十间之外,再加两个三间。这样三十六间每层应为十二间。在犹太注释书中,有三十八间,三层每层有五间,共十五间各在北南两边。西边有八间(在下端两边各有三间,在上端两边各有二间)共计应为三十八间。可见计算起来各不相同。旁屋的梁木搁在墙坎上,不插入,怕被弄污,不洁净。所罗门的圣殿也是如此。──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旁屋。与所罗门的圣殿相似。四肘的宽度显然指一楼的屋间。──《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7「这围殿的旁屋,越高越宽,因旁屋围殿悬迭而上,所以越上越宽,从下一层,由中一层,到上一层。」

越高越宽,是由于旁边有阶梯盘旋而上,看起来似乎很宽。照犹太注释本,悬迭而上的是在殿的东北角,即在右边,然后转向南边,再向东才到上一层。所罗门的圣殿似无这样阶梯。列王纪上六章八节,只有门内旋螺的楼梯,可能仍与以西结书相似。──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旁屋越高越宽,而殿壁则越高越薄。所以旁屋的大梁没有插入圣殿的墙,只是搭在台阶式的圣殿外壁上。旁屋的大梁没有插入殿墙,表明不允许外在要素侵犯圣洁之神的圣殿。 ──《圣经精读本》

 

【结四十一8「我又见围着殿有高站台。旁屋的根基,高足一竿,就是六大肘。」

       围着殿有高站台。即殿宇所坐落在高地基。这一站台似乎超越屋子外墙(第9,11节)五肘(2.6米),在屋子外围形成一个过道。

         大肘'assilah)。意为“关节处”。含义不明。可能是建筑术语。──《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9「旁屋的外墙厚五肘。旁屋之外还有余地。」

这外墙大概是指殿墙。这些旁屋是向东的,还有余地空间,空间也许并不很大,但将旁屋分开,稍有距离,也为必要。──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余地:旁屋的门向着圣殿的南面和北面的余地,余地就在环绕四面的殿壁,是圣殿院子的通路。 ──《圣经精读本》

       外墙。旁屋的外墙,厚度比圣殿的主要承重墙要少一肘。

         还有余地。见第8节注释。──《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0「在旁屋与对面的房屋中间有空地,宽二十肘。」

 

【结四十一11「旁屋的门都向余地,一门向北,一门向南,周围的余地宽五肘。」

这旁屋的门是否通往南北呢?照列王纪上六章八节,只描写旁屋门内有楼梯上高层。但此处只指门外通向各方的余地。这里的余地有五肘,如果加上二十肘,共有二十五肘正符合在四十章所记述的尺寸。──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四十一12「在西面空地之后有房子,宽七十肘,长九十肘,墙四围厚五肘。」

西面空地之后的屋子,有很大的面积。这房子是甚么性质呢?似乎仍是旁屋。这西面的屋似对着禁区,所喟禁区,就是圣殿的本身。希伯来文的用词(G-z-d-h)在中译词显然是省略了。英译词直接译为「圣殿」。

「这房子是对着圣殿的」七十士译本特别注意这样的描述。圣殿成为禁区,因为人必须敬拜与献祭,才可进入,由祭司引导,圣所不能随意进入,至圣所更加不准。所以在量度方面,只在圣殿之后面空地来看。西面是圣所的位置。──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在西面空地之后有房子:此建筑位于圣殿后面,即西院子是与圣所不相连的建筑。所罗门圣殿也有类似的建筑,其用途不明确(王下23:11;代上26:18)。但是根据人们进入此建筑时使用了完全与殿分离的路来看,可能这是一种仓库,目的是为要输送圣殿内的垃圾或污秽之物。 ──《圣经精读本》

       房子。没有说明这所房子的用途。它可能相当于古代圣殿的游廊(见代上26:18)。

         空地gizrah)。其词根是gazar(“分割”)。故意为“分割的空间”。它在圣殿的西端,圣殿和房子之间,也许沿着圣殿(见对第10节的注释)的北面和南面。──《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3「这样,他量殿长一百肘,又量空地和那房子并墙,共长一百肘。」

       那房子。约200英尺,从圣殿的后墙到房子西墙的外面。──《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3~14整个圣殿的长度是一百肘(见附录页42,图四),圣殿以西直至尽头(包括20肘的空地、储物室的宽度及两堵五肘厚的内墙)共长一百肘。──《串珠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3~15关于圣殿规模的说明:圣殿长为100肘。即廊子的墙厚5(40:48)+廊子宽12(40:49)+殿门的墙厚6(1)+殿长40(2)+内殿墙厚2(3)+至圣所宽20(4)+圣殿墙厚6(5)+旁屋宽4(5)+外墙厚5(9)100肘。圣所的东边内院也是一百肘,这表明圣殿的整体规模构造紧密。神的救赎计划<7:6,认识救赎史>,也极其严谨丝毫也没有漏洞,故此我们可以更加信靠神,并拥有确信得救的确据。 ──《圣经精读本》

 

【结四十一14「殿的前面和两旁的空地,宽一百肘。」

 

【结四十一14~15圣殿东部连同空地是一百肘宽;在西面储物室连同内墙也是一百肘宽,形成一个极其均衡的结构,和谐而不凌乱。──《串珠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5「他量空地后面的那房子,并两旁的楼廊,共长一百肘。」

         内殿和外殿:内殿指至圣所,外殿指圣所。内外四墙和门都用木板遮蔽,窗棂都有蔽子,就无须用木板遮蔽。遮蔽圣殿内墙的木板上,穿插雕刻着基路伯和棕树。 ──《圣经精读本》

       那房子。这是房子的外围尺寸,包括其五肘厚的墙。──《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5 第二座房子和楼廊】第二座建筑物究竟是什么,主要是得视乎和合本译作「楼廊」的晦涩字眼当如何解释。这些楼廊是在建筑物的外面,若非三个一组,就是分作三层,内院外院都能看见。部分学者的结论认为其功用是游廊或走道(或二者皆然)。──《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四十一15~26关于圣殿装饰和器皿的说明。遮蔽殿壁的棕树上,雕刻着有二脸的基路伯<10:9,关于基路伯>。这种装饰也出现在所罗门圣殿(王上6:29)。在基路伯的二脸中,人脸象征智慧,狮子的脸象征勇气。这些反映出基路伯具有胜战所有恶势力的资质。耶和华面前的桌子如同摆陈设饼的桌子(25:30;4:7) ──《圣经精读本》

 

【结四十一16「内殿,院廊,门坎,严紧的窗棂,并对着门坎的三层楼廊,从地到窗棂(窗棂都有蔽子),」

这些圣殿内部的装置,都有精心的设计,以木质加以护,正如列王纪上六章九节,七章三、七节所叙述的。木料也在约雅敬的王宫建筑物中,可参阅耶利米书廿二章十四节;哈该书一章四节。内殿的实况就有以下的描述,院廊门坎与窗棂,当然都是木质的,楼廊也是如此。窗棂可能是居高的地位,所以从地门窗棂,就会通到门,这是在下节提及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四十一16 窄窗】这些窄窗(和合本:「严紧的窗棂」)大概是开在比附属房室为高的墙上,与所罗门圣殿相似(王上六2935)。结构相信与在宁鲁德之亚述遗址所发现的「窗前女士」雕刻的三重槽舌设计相似。这雕刻来自主前第一千年纪初期。──《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四十一16~26圣殿的装饰和器皿。圣殿内四周的墙都是用木板遮蔽(16-17),而且都在其上刻有棕树及二脸的基路伯图(18-19)。──《串珠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7「直到门以上,就是到内殿和外殿内外四围墙壁,都按尺寸用木板遮蔽。」

 

【结四十一1720 棕树和基路伯形象】棕树和基路伯很清楚是回顾所罗门圣殿的形像(王上六2935)。但这些基路伯只有人脸和狮脸,不像所罗门圣殿的有四个脸面。但基路伯已非独自站立,而是刻于墙上,这可能是头部较少的原因。基路伯的两旁是棕树设计,这是象牙雕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常见题材。叙利亚阿斯兰塔什出土的主前第一千年纪象牙雕刻,以及巴勒斯坦孔蒂拉特阿吉鲁出土之铁器时代储物罐上的绘画,都有同样的形像。──《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四十一18「墙上雕刻基路伯和棕树。每二基路伯中间有一棵棕树,每基路伯有二脸。」

         墙上雕刻基路伯和棕树:在主要的建筑或装饰品上进行雕刻是东西方的共同点。有些人认为这些雕刻是从巴勒斯坦的考古学遗物中发现的象牙雕刻,但更有可能是如所罗门圣殿雕刻那样镶金的雕刻(王上6:29-32) ──《圣经精读本》

         基路伯是最高天使。──《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18-19根据列王记上六章廿九节,所罗门圣殿中,周围的墙上都刻二基路伯和棕树,且有初开的花。但这里在以西结书中只有基路伯与棕树,却没有初开的花。

基路伯有两个,这两处的记载都一样。在列王纪上六章,只提到各有两个翅膀,并没有提到他们各有两个脸面。在以西结书一章与十章,他们应有四个脸面,向四个方向。这里只有两个脸面,人脸与狮子脸。他们是相对的,都朝着棕树。

棕树是代表生命树的,有近东传统的背景。基路伯的形态,与第十章的似不相同,因为在第十章基路伯有轮子可以转动。在这里墙饰上并无轮子。──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四十一19「这边有人脸向着棕树,那边有狮子脸向着棕树,殿内周围都是如此。」

         这边有人脸……向着棕树:这里的基路伯与以西结异象中的基路伯有些不同。在1章中基路伯的形象如人、狮子、牛、鹰,但在本节中只描述了人和狮子的形象。人的形象象征理性和智慧,狮子的形象象征能力和勇气。他们各自象征胜利和凯旋的棕树,这表明他们有信心战胜黑暗的势力,拥有胜利的确信。圣徒作为基督的精兵,在与撒但的属灵争战中,当持有刚强壮胆的心和得胜的确信(6:10-17;提后2:3) ──《圣经精读本》

 

【结四十一20「从地至门以上都有基路伯和棕树。殿墙就是这样。」

在殿内的地皮,至门以上。「至门以上」在十七节也曾提及,都有这样的装饰。殿墙是指大厅的墙,即内殿的圣所。七十士译本加注「圣所」,这样加注似极为合理,内殿需要有这墙饰。──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四十一21「殿的门柱是方的。至圣所的前面,形状和殿的形状一样。」

         意思不详,「至圣所 ...... 一样」:或作「在至圣所前面的柱,形状也是一样」。内殿门口前设有一木坛(或「桌子」),称为「耶和华面前的桌子」(22),亦即陈设饼的桌子。(参出25:23-30; 24:5-9;王上6:20)殿内的三扇门都是两扇并闭的,而且雕有棕树和基路伯图(23-25 入口处的门廊有窗棂,两旁都雕着棕图(26)。──《串珠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22「坛是木头作的,高三肘,长二肘。坛角和坛面并四旁,都是木头作的。他对我说:这是耶和华面前的桌子。

在列王纪上六章二十节,坛是用香柏木作的。但此处只说是木头。坛的尺寸在四十章四十二节的「桌子」是凿过的石头,高一肘,长一肘半,可见是不完全相同的。

桌子是祭坛,正如四十章四十二节。但该处是预备祭牲的桌子,此处是实际献祭的坛。只是此处二者似为并用。这是在耶和华面前,那么这桌子不是祭坛,而是陈设饼的桌子,作为纪念的(参利廿四7-9)。──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这“坛”只是圣殿本部内的一件家具(外面有另一座坛;四三1317),每边宽三英尺半(1米)的正方形,高约五英尺(1.5米)。──《雷氏研读本》

         坛是木头作的:历史上所罗门圣殿和所罗巴伯圣殿的院子中央,都有铜作的大祭坛。以西结在异象中,圣殿里也有类似的祭坛(40:47;43:13-17)。如本节的描述,至圣所前面有一木头做的坛,这与所罗门圣殿中的金香坛相对应。但是,为了不致让木坛被火焰烧掉,是否镶了金就不太明确。格外关注所罗门圣殿和以西结圣殿关系的人采取这些主张,而有些人却认为此坛象征基督的十字架之死,所以只是用木制的(彼前2:24)。耶和华面前的桌子:有些人把木祭坛视烧香的香炉,但有些人却理解为纯粹的桌子,即摆陈设饼的桌子。若是后者,那么每当安息日时就摆设十二个陈设饼。 ──《圣经精读本》

<syncBible ref=41:22>

结四十一22  坛的尺寸可能有所指──】所列出的面积可能刚好是在主面前放陈设饼的桌子尺寸(参出25:30),或是烧燔祭的坛的尺寸(参出30:1-3)。──《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23「殿和至圣所的门各有两扇。」

 

【结四十一23-24在列王纪上六章卅一节起,与此处记述的相仿。门有两扇,每扇又分两扇,而且是折迭的。这门扇在门链上可以自由转动,或向前,或向后,两扇折迭的门也可有转动的余地。看来两扇是向内转,通往内里。另两扇是向外转,可以出来,走向殿墙。──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如果要进至圣所,就得通过圣殿门、廊子、圣所之间的门、至圣所和至圣所之间的门。这些门的作用是隔断外部的视线,更加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此门才能进入神的圣殿、圣所、至圣所。圣所和至圣所的门上雕刻着基路伯和棕树,与圣殿内部的墙上所雕刻的相同。这强调神的圣洁及来到神面前的人都当圣洁。──《圣经精读本》

 

【结四十一24「每扇分两扇,这两扇是折迭的。这边门分两扇,那边门也分两扇。」

 

【结四十一25「殿的门扇上雕刻基路伯和棕树,与刻在墙上的一般。在外头廊前有木槛。」

在所罗门的圣殿,门扇有包金,但在此处没有提到。基路伯和棕树,是第一座圣殿有的,此处只是重复。这些门饰与墙饰是一样的。在外头廊前有木槛,使人们在行走时十分谨慎,尤其是至圣所,是禁区,人们不可随意侵入。「木槛」有的译作盖顶,不易明白,「木槛」较为明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木槛`ab)。只出现在本节和王上7:6。似乎是一个建筑术语,词义现已失传。──《SDA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26「廊这边那边都有严紧的窗棂和棕树,殿的旁屋和槛,就是这样。」

这是指外面的廊子,可在列王纪上七章六节记述中可以明白,廊子有保护的顶盖。木槛或指栋梁。也有人译为门坎,即廊前有木槛,与中译词相同。在廊前或将入口关闭,就使人无法进入。──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严紧的窗棂。或“格子窗户”(见王上6:4注释)。──《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41章)】

 本章详述圣所和至圣所的构造,为何偏偏只字不提约柜、施恩座及法版等物?

这与新圣殿所处的时代有没有关系?参耶3:16-17; 11:1-2; 21:22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