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西结书第二十九章拾穗

 

【结二十九1「第十年十月十二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第十年十月十二日”。这个针对埃及的预言(317节)是在主前587年一月发出的,即在耶路撒冷沦陷前七个月,法老围攻后的一年零两日。──《雷氏研读本》

         「第十年十月十二日」:约主前五八七年冬,即耶京陷落前几个月。──《串珠圣经注释》

         这时是主前58717日,距离耶京的沦陷约还有7个月。论埃及的预言见二十九116. ──《启导本注释》

         第十年:指约雅斤王被掳巴比伦的第十年。推罗的灭亡是在第十一年宣告的(26:11),本书之所以如此编排,是因为埃及是在推罗之后灭亡的。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1 年代小注】虽然本段骤然看来,似乎发生在二十四章1节一年之后,解经家经常作出的结论,是二十四章1节的年分是按照非登基年系统,而不是登基年系统计算的(见二十四1;耶二十六1;但二1的注释)。若然,这个默示便是在耶路撒冷被围困开始之后两日宣讲。这说法的可能性较高,因为埃及对围城的回应发生在第一年的夏天。──《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1-2这是约雅敬王第十年,应在败亡被掳之前一年,五八七年正月初七日。照计算,耶利米书卅七章五节,巴比伦军队在耶路撒冷城四周安营,合弗拉这埃及的法老来攻击巴比伦的事,消息传到被掳的人群。他们必体会事态的严重,因为埃及的举动无疑是敌挡神,想破坏耶和华在历史中既定的旨意。但他们必定失败,因为神必败坏他们。──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九1~16论埃及的第一篇预言:法老猖狂自大,而且更持不可一世的态度,试图援救以色列人脱离惊险的局势。耶和华于是针对埃及,声言要惩罚她,使埃及地成为荒原达四十年之久,之后埃及虽然有复兴的机会,但已不比以前,再也无法恢复以前的威势。──《串珠圣经注释》

         宣告了对埃及的审判。埃及法老以造物主自居,而以色列依靠埃及多于信靠神(17:15)。神就摧毁了埃及的骄傲,并审判埃及,使以色列不得再依靠人。若强大的国家或个人,以为那些均出于自己而骄傲,神就会使他降卑,叫他落到悲惨的光景中。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1~32在关于列国的审判预言中,本文属于第二类,详细记录了神将会审判骄傲虚假的埃及。神宣告将要使用巴比伦王,审判骄傲的埃及。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埃及将因巴比伦的入侵而灭亡(29:1-21);②神要审判埃及和其同盟国(30:1-26);③比较埃及与亚述的辉煌与灭亡(31:1-18);④为埃及法老和百姓所作的哀歌(32:1-32)。本文告诉我们,忘记自己的本分而过于骄傲的人,必受神彻底的审判(16:1-3;31-35)。并且,凡与恶人同流合污的,必与恶人一同受惩戒(139:19,20)。因此,圣徒当清醒地认识自己在神面前的位置和使命,不与恶人并肩同行(1:10)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2人子啊,你要向埃及王法老预言攻击他和埃及全地,」

         “埃及”在以色列历史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尼罗河所带来的黑润泥土,吸引逃避巴勒斯坦之饥荒的亚伯拉罕到这里来(创一二10)。约二百年后,约瑟又被卖到埃及为奴,其后他家人也是为了逃避饥荒而跟他下到埃及。这七十个人继续繁衍,增长成为以色列的民族。所罗门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享受与埃及的友好热诚关系;但这是一个例外情况。埃及的示撒在罗波安第五年(主前926年)抢掠圣殿(王上一四25,26)。好几位犹大王都曾寻求埃及的帮助去对抗巴比伦,但结果却是徒然(赛三六6)。主前609年,约西亚在米吉多试图抵挡埃及人的时候被杀(王下二三29,30)。获胜的法老(尼哥二世)讽刺地于主前605年在迦基米施被尼布甲尼撒打败了。耶路撒冷被攻陷后,有些犹太人逃到埃及去(耶四四)。本节的“法老”是尼哥的孙儿合弗拉(Hophra,主前588569年),也是西底家为抵抗尼布甲尼撒而试图向其求助的王(耶三七57;四四30)。──《雷氏研读本》

 

【结二十九2 主前六世纪初埃及的状况】主前六世纪初期之时,埃及是在扎伊尔斯王朝,即第二十六王朝的统治之下。亚述衰亡之后,埃及试图像以往几个世纪一样,控制黎凡特地区。然而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却在此时趁虚而入,成功地侵入了本区,于主前六○五年迦基米施之役,决定性地击败了埃及。埃及的法老王森美忒库二世在位之时(主前595589年在位),大部分工夫都花费在试图收复上一任法老尼哥二世(主前610596年在位),被尼布甲尼撒于迦基米施一役所夺取的腓尼基和巴勒斯坦失地。主前五八九年法老阿普里斯(合弗拉)即位。耶路撒冷被围第一年的夏季,他派遣军队进入巴勒斯坦。巴比伦人只得暂停围城。这支军队,加上开往推罗,迅速取得了当地控制权的埃及海军(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记载),逼使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撤退。但埃及亦被迅速击败(战场大概是在迦萨附近),当年夏末恢复围城。──《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29:2-21>

结二十九2-21  神借谁的手惩罚了埃及?】埃及有伟大的艺术宝藏,发达的文明和举世闻名的军事力量。不幸的是它邪恶,自高自大,拜偶像并残酷对待奴隶。因着这些罪,神谴责了埃及。在公元前605年迦基米施战役中,巴比伦把埃及连同亚述一并打垮。当时亚述处于世界的领袖地位。──《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3「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埃及王法老啊,我与你这卧在自己河中的大鱼为敌。你曾说:这河是我的,是我为自己造的。」

法老被描写为大鱼,实际是鳄鱼,在尼罗河中。大鱼原意可译为「野狗」(赛十三22,卅四13)。此字若指海中的动物,就是「大鱼」(创一21;耶五十一34),也可指「蛇」(出七9起)。如果这字为鳄鱼,也是正确的,因为在尼罗河中多鳄鱼。

「河」是多数,可能专指埃及南部的三角洲地带,是当时政治中心,四围有尼罗河的支流。法老喻为河中的大鱼,也是表明他的骄妄,因为他迷信武力,自视太高。他居于河中,卧在那里,似甚舒适与自在。──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以自己为神明的法老认为他就是尼罗河的创造主,但他与真正的创造主是无可相比的。──《雷氏研读本》

         法老被称为「大鱼」,此名与「拉哈伯」(参赛30:7; 51:9)有关,原本大概是指尼罗河的鳄鱼,亦是近东神话中的怪物,传说被杀后给旷野的禽兽作食物(参诗74:14)。

          「河」:即尼罗河。──《串珠圣经注释》

         大鱼:指支配尼罗河和其支流的埃及。埃及是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的文明发祥地,在政治、宗教上给以色列带来了巨大影响(12:10;1:15-22;14:26-28)。自王国分裂之后,为了抵御亚述和巴比伦的侵略,犹大诸王常常向埃及求助(36:6;37:6-7)。本文将埃及比作最强大的大鱼。 是我为自己造的:埃及失去了整个宇宙均由神所造的被造意识,才说出此番妄语<28:3,攀比意识与被造意识>。圣经明确指出“万有都是本于他、依靠他、归于他”(11:36) ──《圣经精读本》

         法老。关于这个称号的意义,见创12:15注释。当时在位的法老是合弗拉(公元前589-570年)。希腊人称之为亚比里斯。

         大鱼tannim)。“豺狼”。有些希伯来语文本是“龙”。后来有些文本是埃及所常见的鳄鱼。

         这河是我的。据希罗多德说(ii.170),亚比里斯自夸坚不可摧,连神也不能夺无他的权力。埃及的墓碑充分证明了法老的傲慢。──《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3 法老的身分】当时统治埃及的法老是阿普里斯(合弗拉),于主前五八九至五七○年在位。但以西结所针对的大概是所有的法老,不是其中一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3 卧在河中的大鱼】有关将埃及形容为混沌怪兽的象喻,可参看:以赛亚书三十7的注释。比较具体的解释,本节所用的字眼很容易可以解作鳄鱼。作者的用意大概兼有两个解释的成分。──《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4「我耶和华必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又使江河中的鱼贴住你的鳞甲,我必将你和所有贴住你鳞甲的鱼,从江河中拉上来,」

         「和所有贴住你鳞甲的鱼」:可能指埃及的居民或盟友。──《串珠圣经注释》

       钩子钩住你的腮颊。希罗多德(ii.70)描述了埃及人如何用诱饵在尼罗河中捕捉鳄鱼。神会摧毁这个自夸之君主的狂傲。

         江河中的鱼。可能代表埃及的军队或埃及的同盟。法老不会单独毁灭。他会和他的盟友一同灭亡。──《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4 鱼的象喻】希腊史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在尼罗河捕猎鳄鱼的过程。猎人在钩子上穿上猪肉为珥,让它在河心漂浮。猎人接着在河边殴打活猪。鳄鱼听闻猪叫便会应声前来,看见猪肉便一口吞下。猎人便可以拉回钓线,将吞了钩子的鳄鱼拉上来。──《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4~5当时人们使用特殊的钩子钩住了大鱼,本文象征埃及法老和百姓将会被巴比伦军队所征服。结果,他们将会象离开河水的鱼一样,在饥荒、困乏和废墟中,遭受痛苦。旷野:  位于沙漠,与富饶而凉爽的尼罗河相对比,象征死亡、饥饿与干渴。这意味着尼布甲尼撒的入侵使埃及失去了尼罗河的富饶,在沙漠中曝尸旷野(4:9)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5「把你并江河中的鱼都抛在旷野,你必倒在田间,不被收殓,不被掩埋。我已将你给地上野兽、空中飞鸟作食物。」

「抛」字的涵义是「弃掉」(卅一12,卅二4)。从江河中取出,鱼无水必枯死,陆地上水族是不能存活的。所以他们必因此枯干而死亡。但是死亡之后不掩埋,只有供鸟类与野兽来吞食(卅一13及卅二4)。

这里可能指他们被掳到外邦,离开本地,好似鱼离开尼罗河,无法存活。他们必倒毙在旷野,甚至暴尸遍地,死后再受辱,因为这是耶和华的刑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抛在旷野」:使尸首暴露旷野是残酷的行动,因为埃及法老相信惟有好好存放尸首才有长生不死的机会。──《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6埃及一切的居民,因向以色列家成了芦苇的杖,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芦苇」是十分脆弱的枝条,因此芦苇的杖是没有权力可言,而且随时会折断,轻易可受损。──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芦苇的杖”。埃及给予以色列的帮助,不过如一根脆弱的芦苇杖一样,容易折断(杖应该是给人支持的)。──《雷氏研读本》

         「芦苇」:是指埃及对以色列反复无常的外交政策,埃及一向不是全心全意的支持以色列,结果受损失的还是以色列家。──《串珠圣经注释》

         埃及……成了芦苇的杖:象征埃及虽与以色列缔结了同盟,却丝毫也未能帮助他,反而带来了损害。B.C.701,当亚述攻打犹大的时候(36:1,6),以及B.C.588当巴比伦围攻耶路撒冷的时候,法老军队丝毫也未能帮助以色列(37:5,6)。这些均表明,圣徒当单单信靠我们的山寨、救恩的盘石神(28:2;19:14;28:1;62:7;78:15;26:4) ──《圣经精读本》

         芦苇的杖。这是当地的比喻。尼罗河边长着大量的芦苇(见出2:3)。神早已警告不要依赖埃及的帮助(赛30:6,7;赛31:3;耶2:36;参王下18:21;参赛36:6)。西底家与埃及结盟,注定要惨遭失败(耶37:5-7)。──《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6 苇杖的象喻】芦苇无论是用作手杖还是拐杖,都只会断折导致损伤,不能提供实在可靠的支撑。在以赛亚书三十六6亚述人用同样的话形容埃及。对于盛产芦苇的埃及来说,这个形容倚靠埃及的象喻十分中肯。从具体的角度而言,法老手执好几支令牌,作为职权的代表。瓦思was)令牌底部开叉,顶端的柄子刻成狗头的形状。赫卡heqa)令牌则造成牧羊人之曲柄杖的形状。这些令牌虽然一般不是用芦苇制造,古墓的发现却肯定至少在一个案例中,法老的令牌有一支是苇杖。──《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7「他们用手持住你,你就断折,伤了他们的肩;他们倚靠你,你就断折,闪了他们的腰。

这里所指的,是以色列人在亚述的胁迫下,投靠埃及,但是埃及不能给予以色列真正的倚靠。现在以色列人在巴比伦的威胁之下,又想投靠埃及。但埃及仍未能真正的助力。(参赛卅六6;王下十八21

「肩」在七十士译本作「手」,手才可抓紧,但手已受伤,无力把握了。闪了腰,不能直立,无法坚持下去。──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以色列投靠埃及,但埃及也自身难保,结果以色列连同埃及一起受损。──《串珠圣经注释》

         神屡屡命令以色列不可依靠埃及(2:22;30:2;31:1-3)。但是,以色列却充耳不闻,与埃及缔结同盟,请他们予以军事援助(37:5,6)。结果,埃及就怂恿以色列背叛巴比伦,使以色列遭到巴比伦的侵略。(王下24:20;25:1,2)。我们的周围充斥着看似卓绝而强有力的人物、理论或思潮,很多时候这些只是绊倒人的石头。──《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8「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刀剑临到你,从你中间将人与牲畜剪除。」

 

【结二十九9「埃及地必荒废凄凉,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因为法老说:这河是我的,是我所造的。

埃及因河流使地丰饶,但如今河水干涸,遍地只成荒废凄凉之地,因为生机隔绝,出产中止,食物短缺,民生的问题堪虞。神的公义再一次显露。──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九10「所以我必与你并你的江河为敌,使埃及地,从色弗尼塔直到古实境界,全然荒废凄凉。」

「从色弗尼」是在南部,都将毁坏。希伯来文的塔,是密夺(Migdol)。将这字意译为「塔」,是后期的用语,专指东部边界防守的据点。

「色弗尼」是南部,自埃及将埃塞俄比亚(或埃提阿伯)的统治者逐出之后,疆土再向南延伸,一直到古实境界。──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从色弗尼塔”。直译作:从密夺至色弗尼。密夺位于埃及的东北边界,色弗尼在南面边界的阿书安(Assuan,今天的阿斯旺)附近。尼布甲尼撒征服埃及后,把许多埃及俘虏带到巴比伦去。──《雷氏研读本》

         「从色弗尼直到古实境界」:应作「从米吉多到色弗尼,直到古实境界」:米吉多在埃及极北界,色弗尼在埃及极南界,靠近古实。这里是指埃及从南至北全地必成荒废。──《串珠圣经注释》

         巴比伦王征服埃及地后,还把部分埃及人掳到巴比伦去。埃及人在“四十年”后返国(二十九1113)。色弗尼塔在埃及地。──《启导本注释》

         从色弗尼塔到古实境界:色弗尼塔是埃及北端的城邑,而“古实”则位于埃及南端。因此,这句话是指埃及全地均将成为荒场。 ──《圣经精读本》

         Migdol)。在这里是一个地名(“密夺”)。这句可译为“从密夺到色弗尼”。尼罗河三角州东部有几个地点似乎也叫密夺。如果它就是耶利米提到的密夺,那可能就是现在位于皮鲁西恩(Pelusium)南面的海尔丘(Tell el-Heir)(见耶44:146:14)。

         色弗尼。在埃及的最南端。现在的阿斯旺位于其废墟附近。密夺和色弗尼分别在埃及的北端和南端。──《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10 色弗尼塔】新国际本作「密夺到亚斯文」。密夺是「塔」的意思,是埃及东北部边塞好几个军事基地的名字。虽然不能确定本节所指的是哪一个地点,这字总是标明埃及东北面的疆界。色弗尼(现称亚斯文)在尼罗河的第一大瀑布的北邻,是埃及传统的南界(与古实/努比亚接壤)。如是者从密夺到亚斯文(或「从『塔』到色弗尼」)就是指整个埃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11「人的脚,兽的蹄,都不经过,四十年之久并无人居住。」

         「四十年之久」:按4:6, 犹大也必荒废四十年之久,可见这词或有长久荒废的意思。──《串珠圣经注释》

         四十年:这是埃及受到刑罚而沦为废墟的年数,有以下多种解释:B.C.603,埃及在迦基米施战役中惨败给巴比伦,而沦为弱小的国家。从那之后,埃及就在社会、政治上孤立,而无所作为。(王下24:7;46:2,26)。②尼布甲尼撒在征服耶路撒冷的十六年之后,攻打了埃及。40年是指从那时到波斯王古列征服巴比伦期间(Brown)。根据灵意解经,40年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指遭受苦难的期间。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1112 荒凉分散四十年】四十年是一代人从兴旺到死去的时间。换言之,所指的是暂时的全国性惩罚。在摩押一个碑文中,摩押王米沙宣称他们的地共被以色列霸占了四十年。史料有迹象显示尼布甲尼撒于在位第三十七年(主前568年)出兵侵略埃及,至于他有多成功,或有否掳去部分的人口,却没有现存的资料。孟斐斯于主前五二五年被波斯王刚比西斯所攻取,法老森美忒库三世被俘。于是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大部分的时间之内,埃及都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只有在主前四六○年左右反叛独立了一段短时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12「我必使埃及地在荒凉的国中成为荒凉,使埃及城在荒废的城中变为荒废共有四十年。我必将埃及人分散在列国,四散在列邦。

分散在列国列邦,原是预言以色列的情况(廿二15及十一16),现在是专指埃及(三十2326)。埃及的命运,几乎与以色列的相同,他们二者都在耶和华公义的审判之中。荒凉与分散,对埃及那么庞大的国家与地土来说,似乎夸张,其实不然。耶利米的预言中,说得更透彻。──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荒凉的国、荒废的城:指埃及的周边国家或城市,或指埃及的附属国,或反巴比伦同盟国(Hengstenberg)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13「主耶和华如此说:满了四十年,我必招聚分散在各国民中的埃及人。」

埃及在四十年后归回,这四十年的期限,原是以色列历史的经验。以色列神选民的历史是救恩历史,他们的复兴,也是有关于埃及。(参耶四十六26;十一章17,二十3441,廿八25)。──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四十年”。由于波斯对臣服的国家实行怀柔政策,所以被掳的人得以重返家园。──《雷氏研读本》

         满了四十年:  预言因着波斯王古列对殖民地国家的文化政策,埃及人也象以色列百姓一样,得到释放而回归本国(1:1-4) ──《圣经精读本》

<syncBible ref=29:13-16>

结二十九13-16  埃及果真荒凉了四十年之久吗?】很难确切指出埃及的四十年“荒凉期”是甚么时间。尼布甲尼撒约于公元前572年攻击了埃及,并掳了很多人去巴比伦,幸免被掳的人逃往邻国避难。约33年后波斯帝国国王塞鲁士占领了巴比伦,允许被征服的埃及人返回家园。也许加上七年的重组以及旅途中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四十年。自从那时起,埃及再未恢复到以往的世界霸主的地位。上埃及是在尼罗河三角洲以南的地区。──《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14  我必叫埃及被掳的人回来,使他们归回本地巴忒罗,在那里必成为低微的国,」

「巴忒罗」原意为南地,是所谓「本地」〔参十六3〕埃及人的发源地是在北方的三角洲,以后才发展到南地。这样看来,埃及的复兴可能只限于北方,所以在那里只是一个低微的国。──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归回本地巴忒罗」:巴忒罗是北埃及,传说是埃及的发源地。──《串珠圣经注释》

         巴忒罗。该希伯来词源于埃及词Pa'-ta'-resy,和上埃及阿卡德语的Paturisi──《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14 巴忒罗】巴忒罗(NIV:「上埃及」)是孟斐斯以南的所有埃及领土的统称。一个埃及的古老传统坚称国家的发祥地是在南部的上埃及地区。亚述王以撒哈顿自称为穆苏尔(Musur;即埃及北部)和巴图里西(Paturisi;即巴忒罗)之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15「必为列国中最低微的,也不再自高于列国之上。我必减少他们,以致不再辖制列国。」

埃及自高,由于他们物产丰富,尼罗河的水源使三角洲及流域地带极为富饶。但是神的刑罚使地荒废,是神减少他们,使他们成为征小,就无可自夸了。可见他们自夸骄妄(本章39节),完全是空洞的〔参十七2224,廿一31〕。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最低微的。这在历史上已经实现。埃及在此后半个多世纪中受外国所统治。虽然她存在的时间比统治它的外国更久,但她再也没有恢复到从前的权势和威望。──《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15~16埃及将无法再建立以往的威势,以色列见到埃及的没落,失去投靠的对象,便想到自己失信于耶和华。──《串珠圣经注释》

         埃及的命运之所以如此悲惨,是因为:①极度骄傲;②诱惑以色列百姓犯罪。因此,神就借着此番惩戒使埃及降卑,也使以色列不得再依靠埃及。倘若圣徒依靠神以外的存在,他自己和所依靠的对象均会灭亡。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16「埃及必不再作以色列家所倚靠的;以色列家仰望埃及人的时候,便思念罪孽,他们就知道我是主耶和华。

 

【结二十九17「二十七年正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这是约雅敬王的第二十七年,日期应为主前五七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尼布甲尼撒终于离开推罗,不再围攻,围攻的时间是从五八五至五七二年。──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二十七年正月初一」:即主前五七○年四月;这是本书所提及的最晚年分,可见本段大概是先知最后一篇的预言。由于尼布甲尼撒费了十三年才攻下推罗(参二十六章注),推罗早已将一切贵重的财宝用船运走,尼布甲尼撒在物质上毫无收获。后来进攻埃及,便掠夺埃及财物作为酬赏军队的战利品。──《串珠圣经注释》

         “二十七年”(比较一2):时为主前571年。

以西结并不是在耶京被围困的当时(主前587年)得着这些信息的,而是在十七年之后才得着(比较二十九1)。此信息也是本书最晚的一篇预言。当时巴比伦王已围攻推罗城13年之久(主前585572年),无功而回,转而发兵攻打埃及。他后来攻下埃及,将所得的战利品酬劳众部将。──《启导本注释》

         二十七年:B.C.570,约雅斤与以西结被掳到巴比伦已是第二十七年。从时间上来看,此预言比上文的预言(1-16)16,之所以编排在此处,是为了连接上文的审判与本文的内容,使人易于理解。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17 年代小注】这日是主前五七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推罗之围结束后一年或二却十分清楚。埃及于主前五二五年被刚比西斯征服,其后两个世纪是波斯的藩属。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29:17-18>

结二十九17-18  埃及的命运已经定了──】以西结是在公元前571年发出这一预言的,实际上也是他发出的最新预言。在长达十五年耗资巨大的围城之后(公元前586-571年),尼布甲尼撒终于征服了推罗。他不甘心自己受到的损耗,于是挥军南下,征服了埃及来弥补在征服推罗中蒙受的一切损失。以西结在这里的预言要描述的是,谁将把审判带给埃及。神正在使用尼布甲尼撒这么一位恶人,充当惩罚推罗、犹大和埃及这些邪恶的国家的工具。当巴比伦没有认识到神的帮助的时候,神也会同样地审判巴比伦。──《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17~21论埃及的第二篇预言:埃及代替推罗成为巴比伦的战利品。──《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记录了埃及将会因尼布甲尼撒的入侵而灭亡。尼布甲尼撒虽然攻打了推罗,却终未能攻下来,就进军埃及。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18人子啊,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使他的军兵大大效劳,攻打推罗,以致头都光秃,肩都磨破;然而他和他的军兵攻打推罗,并没有从那里得什么酬劳。」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为围攻推罗,付上极重大的代价,他们为筑工事,可以攻破推罗,发动极大的劳力。军兵们扛木料等重负,甚至在肩荷时,肩上的皮肉磨破,头部顶重量,头发磨去,成为光秃。──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头部光秃,肩部磨破」:是长期戴头盔及搬运军器所致,形容巴比伦军队的辛劳。──《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18~20尼布甲尼撒虽然围攻推罗十三年(主前585572年),但在经济上却没有任何得益。参看第二十六章314节的脚注。由于尼布甲尼撒没有战利品赏赐给士兵(对推罗来说,在被围攻期间把财宝从海路运走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他攻打埃及,从中取掠物作“军兵的酬劳”。──《雷氏研读本》

 

【结二十九18 头都光秃,肩都磨破】尼布甲尼撒的士兵头秃肩破,是因为堆土攻打推罗的重担要他们来负起。建筑斜坡登上城墙的攻城坡道,需要数以吨计的泥土来建筑。此外,他们又曾经尝试建造一条堤道出到岛城的部分。运泥的篮子是放头上或肩头上扛抬。──《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18 没有酬劳】士兵的酬劳通常是人口、牲畜、财物等战利品。然而推罗因为投降巴比伦,因此可以豁免被毁之殃。是以推罗没有被洗劫。──《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18~19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登基第七年到第二十年,对推罗整整攻打了13(26:7-9)。城中的富豪预知推罗终将会沦陷,就将财产和宝物预先藏到其他岛屿,也使家人躲到加尔各答。结果,尼布甲尼撒就只能空手而归(B.C.573)。巴比伦王实行神对推罗的计划,神就应许要将埃及的财宝赐给他,以作为酬劳。尼布甲尼撒在攻陷推罗之后,攻打了埃及,征服了许多城池,获得了很多战利品。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19「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将埃及地赐给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他必掳掠埃及群众,抢其中的财为掳物,夺其中的货为掠物,这就可以作他军兵的酬劳。」

 

【结二十九19 尼布甲尼撒和埃及】尼布甲尼撒终究会发动侵略,试图征服埃及,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当时玛代人已经统一了底格里斯河东岸的全区,有效地截断了巴比伦与东方的直接贸易。埃及及其腓尼基盟友则不断在西方和阿拉伯的商道,制造政治和贸易问题。长期(按照希腊史家米南德的记载,一共是十三年)围城困住了推罗,并且毁坏了腓尼基的大部分地区(主前584571年)。尼布甲尼撒三十七年的片断年表、希罗多德的记载,以及以西结书二十九1921都提到他在主前五六八年侵略埃及,但没有提供细节,只说他击败了沙漠诸部落。这场战役之后,巴比伦很可能在西乃半岛的城堡之中,设立了戍防的部队。──《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19-20尼布甲尼撒是神审判的工具,耶和华竟称他为「我仆人」(耶廿五9,廿七6,四十三10)。神将埃及地赐给巴比伦王。关于埃及的败亡,早在十五年前已经预言了(廿九1-16,卅20-26,卅1起),现在都必应验。在五六八至五六七年,尼布甲尼撒果然侵略了埃及。巴比伦军队没有在推罗得酬劳,酬劳在埃及。可见他们在推罗为围攻而付的劳苦并非徒然。──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结二十九20「我将埃及地赐给他,酬他所效的劳,因王与军兵是为我勤劳。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是为我勤劳:神之所以说巴比伦是为自己勤劳,是因为他们虽然不是为神而攻打推罗,但神却使用他们而审判了骄傲的推罗。即使人的动机是错误的,神都会借着它而成就自己美善的旨意(45:1-7;1:15-18) ──《圣经精读本》

 

【结二十九21当那日,我必使以色列家的角发生,又必使你以西结在他们中间得以开口,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当那日,就是尼布甲尼撒打败埃及的日子。对埃及的审判终于实现与应验了。以色列家的角必发生。角是力量的象征(参诗十八3)──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以西结书》

         由于“角”象征能力(比较耶四八25),所以这预言是有关以色列最后终于重新取得能力。──《雷氏研读本》

         一如在28:24-26,先知以鼓励选民的话作为结语。

          「角」:象征能力(参王上22:11; 48:25)。

          「使以色列家的角发生」:以色列必蒙复兴。

          「得以开口」:预言获得应验,先知不再遭听者讥笑,能挺身发言。──《串珠圣经注释》

         “角”代表能力(比较耶四十八25)。预言以色列得着复兴。──《启导本注释》

         使以色列家的角发生:犹大虽然被巴比伦所摧毁,而失去了自己的力量和权势(2:3),但是最终以色列必将复兴。“角”象征权势和力量。因此,本节既预言了以色列将来的复兴,也预言了弥赛亚的再临。 ──《圣经精读本》

         。象征力量(见申33:17;诗92:10)。当以色列学会单单信靠神,而不依靠人的势力,比如埃及时,切断的角就会重新长出来。

         开口。可能不是指结24:27被迫的沉默,而是指先知作为百姓教师的工作。──《SDA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21 角的象喻】动物的角是牠们能力的标志,所以是力量的象征。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祇很多都绘成有角的。如此,使角生出,就是象征以色列恢复原有的能力。再者,君王的冠冕亦经常安设了角,因此,角可以是特指君王(见:但七7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结二十九  <syncBible ref=29>埃及为何受到神的审判?以色列与埃及的关系如何?】

    在第二十九卅二章中共有七个预言,都是关于对埃及的审判。这是以西结大约在公元前587年发出的第一个预言。希西家、约亚敬和西底家(犹大王)虽知道神的警告,但仍向埃及求助。发布这预言有三个重要原因:(1)埃及在古代是犹太人的敌人,曾奴役他们400年;(2)埃及拜许多神;(3)埃及的财富和权力使他们看上去像个很好的联盟伙伴。埃及向犹大提供帮助,只是因为从中有利可图。当埃及人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时,他们会背弃协议,而不管曾经作出的任何承诺。──《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29, 30章)】

 1 神为什么要审判埃及?参29:3, 6; 30:6。当你在人生的旅途上,要寻找倚靠时,这里的信息对你有否任何提醒?

 2 当你眼见弟兄姊妹遇到困难,想伸手援助时,应有什么态度?是把他们领到你自己面前,还是引领他们去投靠,仰望神?引领别人仰望神是否表示你不应亲自帮助他们?

 3 巴比伦王如何成为神的工具?他得到什么报赏?你对这种报赏的方式是否满意?在整件事上,神的公义又如何彰显出来的?

 ──《串珠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  埃及为何受到神的审判?以色列与埃及的关系如何?】在第2932章中共有七个预言,都是关于对埃及的审判。这是以西结大约在公元前587年发出的第一个预言。希西家、约亚敬和西底家(犹大王)虽知道神的警告,但仍向埃及求助。发布这预言有三个重要原因:(1)埃及在古代是犹太人的敌人,曾奴役他们400年;(2)埃及拜许多神;(3)埃及的财富和权力使他们看上去像个很好的联盟伙伴。埃及向犹大提供帮助,只是因为从中有利可图。当埃及人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时,他们会背弃协议,而不管曾经作出的任何承诺。──《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二十九1~三十二32论埃及:这4章经文共收集了7篇预言,是先知在不同场合说的,当中只有一篇没有道出先知说预言的日期(30:1-19)。

 以色列与埃及有很悠久的关系,双方可谓爱恨交缠。事实上自从以色列人出埃及以来,此关系一直没有间断。主前八至六世纪,以色列位于两个强国中间,东北有亚述和巴比伦,西南则有埃及,夹在两强中间的以色列有时须与埃及结盟以防外患,有时则要直接与埃及作对以保国土。

 先知在这里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论埃及,可见两国关系的复杂性。本段除了29:17-21属较晚期的预言外, 其余都是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军围困时的预言,当时的法老是合弗拉 (参耶44:30 他曾出兵暂时给耶京解围,不久巴比伦再度围攻,埃及撒军(参耶37:5-8); 以西结大约于此时说预言攻击埃及,指出强大的帝国亦遭神的审判,埃及的命运操纵在以色列的神手中。

 七篇预言计有:

 1 29:1-16;

 2 29:17-21;

 3 30:1-19;

 4 30:20-26;

 5 31:1-18;

 6 32:1-16;

 7 32:17-32。──《串珠圣经注释》